从历史看今日中国的战略方向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应该如何走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应该如何走摘要:本文以研究新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建设方向为目的。
论文借鉴和引用文献资料,采用总分格式进行研究和陈述。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情况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国家自身的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军事新中国成立已经走过61年,在这六十一年里,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度、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在此期间,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越南自卫反击战等战争。
在这61年的发展和探索中,新中国的发展有成就也有失败,但不变的是全体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因而导致了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表明,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新中国的腾飞。
1/7页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走呢,“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等----(摘自《邓小平文选》)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应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坚持改革开放。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加促进新中国的发展、强大,而一昧的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的落后,脱离于世界大繁荣之林。
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理解怎样把握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由光明日报编辑部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多学科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端学术论坛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接受访谈、发表见解。
怎么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20世纪初起的最近一百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变局之一,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变化时期。
就中国历史来说,1901年《辛丑条约》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辛亥革命探索建立民主制度失败,巴黎和会中国蒙受屈辱,这是近代中国最沉沦的时期。
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领导人民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就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来看,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何成“变”在何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就变在前所未有、百年罕遇,变就变在立破并举、涤旧生新。
这个大变局,概括起来说,就是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即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快“自西向东”位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全球治理的话语权越来越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加彰显,世界各国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成为主基调。
从两个大局看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
从两个大局看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作者:刘建飞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3期编者按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如何认清这两个大局及其相互关系,精准定位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更好地谋划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_刘建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出发点。
”要胸怀两个大局,首先要认清两个大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而精准定位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
一、两个大局的核心要义及相互关系两个大局表达的是中国与世界的状况,是同一时空下的两大趋势,各有内涵,但又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核心要义体现在“全”字上。
它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更意味着这个梦想不是单一方面指标所能体现的,而是全方位的复兴。
要实现这个梦想,我国的发展必须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全面推进,缺一不可。
与此同时,还要在国防、国家统一、外交、党建、改革开放、科教人才等方面也全面跟进。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胸怀战略全局,要求我们必须将全局中的各个局部统筹兼顾,综合考量,决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以牺牲其他局部来换取本位局部的突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要义体现在“变”字上,而且这个“变”是百年未有的,是大趋势性的,特别是跟“局”密切相关。
这个大变局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世界格局,主要是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
总的态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地位在相对下降,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地位在上升,而且已经到了能够预期发生质变的状况,这是自西方兴起以来500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主要特征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 方位与主要特征
陆立军1,王祖强2
(1 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 321004 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杭州 ) 311121
摘要: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基础性、导向性工作。重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 济发展新特征、全域城市化、改革全面深化、产业高级化、高水平国际化、美丽中国建设、橄榄型社会结构、文化 强国建设、政治文明纵深发展等十个方面,探析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各领域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 征和新趋向,可以对“新时代”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唯gdp论英雄更加关注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绘出了一道漂亮的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曲线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显著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呈现出产业结构深度优化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时代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1005 - 2674 2018 05 - 047 - 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 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 重大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水 平是确定历史方位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两者的交汇处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马克 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 -1858)》中把劳动者经济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划分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标 准,[2]指明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和自由人的联合体。恩格斯在《反杜林 论》中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勾画人类历史发展的图画时,生产方式和 交往方式共同构成一组坐标。[3]重温《资本论》及其创作史,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认准自身所处的 历史方位,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路线、方针、政策至关重要,甚至是第一位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就在空间与时间、世界与历史的坐标上标示出当代中 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历史机遇的重要论 述,既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脉相承,又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创新。
今日中国,仍需抗战精神(今日谈)文本文档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69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别有用心者的成功法则。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能识破他人的心眼,抵御他人给予的钱、物、色等的诱惑,则自然能保持清廉清正、两袖清风。如果识不破,或者“识得破却忍不过”,就会走上贪腐之路,乃至不归之路。唯无瑕者可以戮人,唯自净者可以净人。不给别人送礼的念头,不给自己收礼的理由,让很多共产党人清廉一世,清白一生。陈云对待礼物的态度是“不可商量的”,必须退回;罗瑞卿见到有人送礼,就一句话“礼退回,人处分”;杨业功坚持不见送礼者,房门上书“携礼者莫入”;郑培民有集邮的爱好,却一生隐藏;汪洋湖有吃鱼的习惯,在水利厅工作从不吃鱼……他们以不贪为宝,以气节为尚,以清廉为名,是共产党人应该常照的一面镜子。
(摘编自9月1日《学习时报》)
不给别人送礼的念头(悦读)
刘光平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4日 05 版) 常听人说起一个似是而非的歪理,叫“被动腐败”。持此论者认为,那些落马的党员干部本身并不想贪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家都收礼送礼,到你这儿说“不”,显得不近人情、自命清高,不仅不利于开展工作,还会影响自己发展。此种“被动腐败”说,实在荒唐可笑。违规违纪,乃至贪污腐化,不在于别人,全在于自己。拒绝犯错误,就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作者:杨煌来源:《中华魂》2017年第10期在举国上下热烈迎接十九大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新中国第68个国庆节!今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即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顺利前行!一、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回顾68年的历程,就是一部共产党人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
建国之时,我们只能造桌子椅子,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开启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新中国的成立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民族实现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国家获得了新生,“而今迈步从头越”,强国梦廓清了羁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让我们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
今天,我们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上天,我们占据了量子通讯的世界最前沿,蛟龙入海,中国海洋科技达到新的深度,高铁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牌,中国自己的大飞机翱翔蓝天,中国自主研制的航母下海,改革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从抗日战争看今日中日关系
田中角荣访华
江主席对日国事访问
胡主席对日“暖春之旅”
● 2008年, 512汶川地震日本派出救援 队,中日关系缓和。 ●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钓鱼 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受到日本 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后又受到日 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 船、检查。 ● 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国的即时援助, 改变了很多日本本土人民对中国的看法。 国家形象显著提升。
汶川地震中的日本救援队
2011中国赴日本地震救援队
二、影响中日关系的
三大症结
1.日本缺乏对侵华战争历 史的正确认识 2.钓鱼岛与领海主权归属 3.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 海,“协防”台湾
第一大症结:
日本缺乏对侵华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
第二大症结: 钓鱼岛与领海主权归属
第三大症结:
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海,“协防”台湾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
谢谢!
1.中日关系的前天
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 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 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 和尚东渡日本。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 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 化观念和社会结构。“两千年友好”,使 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 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 日 本 遣 唐 示 意 图
中日甲午战争
南京大屠杀
3.中日关系的今天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
联合声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 ● 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 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 ● 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 元首首次正式访日。中日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 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破冰之旅”。 ●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 “融冰之旅”。 ● 2007年12月,福田康夫“迎春之旅”。 ●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展开对日“暖春之旅”,这是中国国 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日。胡锦涛同福田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 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
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是指国家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经济社会危机,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维护的各类必需品的存储体系。
历史上,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建立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
本文将追溯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历史沿革,并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历史沿革1949年-1978年:初创阶段建国初期,由于内战、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国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尚未建立起来。
在这一时期,各地区自行建立了一些粮食、棉纱等物资的储备,但整体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层面的储备体系。
1979年-2000年:建立基本框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国家层面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储备制度”,设立国家粮食储备局等机构,逐步建立了以粮食、石油、棉花等为主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国家储备开始遵循“国有、县储、输菜”的原则。
2001年至今:完善体系、多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完善和扩大。
建立了全国性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了粮食、石油、棉花、稀土等多种物资。
国家层面的储备机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1.科技化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物资储备系统可能会更加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物资需求的精准预测和管理。
2.多元化储备:未来物资储备可能会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更多种类的重要物资,如医疗物资、能源资源等。
3.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未来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可能会更多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安全和稳定。
4.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物资储备应当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总的来看,中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展示了一个不断完善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资储备体系将不断优化,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解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解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要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和意义,首先需要探究其历史背景。
本文将从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起点、乡村经济的困境、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四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进行解析。
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放松对农村的经济限制,给予农民自主经营的权力。
这一举措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乡村经济的困境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工业需求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这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紧缺,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中,乡村经济困境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城乡差距的扩大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而农村仍然严重依赖农业,经济结构单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中,城乡差距的扩大是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农村缺乏现代化的环保措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中,治理生态环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五、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决定加大对农村发展的力度。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历史问题的正视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六、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乡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增效、农村全面发展,使农村不再是城市的“附庸”而是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和发展空间。
这一目标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七、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发展。
从海洋发展史角度看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从海洋发展史角度看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摘要: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000多个岛屿,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长期以来陆权比较强势,海权相对弱势。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
”纵观世界各强国,无一不是以海立国,以海兴国。
世界海洋强国的发展史,实质上都是海洋的掠夺史和海上霸权的争夺史。
通过对海洋发展史研究,总结经验,制定合适的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相对被动海洋战略做出迎接挑战的准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发展战略,战略目标从世界强国盛衰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海洋主动性是影响国家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洋权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政治主动性、军事主动性、经济主动性和外交主动性。
力争海洋主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日益清晰的一条强国思路。
当今世界,陆地资源紧缺,而海洋中储有大量的战略性资源,日益成为各国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造成了争夺海洋的激烈场面。
因此,制定海洋强国战略、争取海洋主动性,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也是当今中国面临历史机遇且能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一、海权论思想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
公元前古罗马的西塞罗在总结了古希腊、迦太基和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通商要道的斗争经验后,也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的理论。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
16世纪英国的罗利爵士,19世纪近代美国海军理论奠基人马汉等人,都普遍把争夺海洋、控制海洋与控制贸易、控制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争夺海洋的实质。
19世纪末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创立海权论,他认为,海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强国地位的更替,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
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一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数量、政府政策等因素对海权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找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提出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由现代化问题而提出来的。
围绕现代化问题,各国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就不同社会制度而言,有资本主义各国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有正在探索的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就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发展中国家正在探索的各种现代化道路。
自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国家后,就提出了现代化问题,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再从变法维新到推翻帝制,再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证明:只有通过革命铲除“三座大山”,才能为现代化打开通道。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逐步选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这一探索既有显著成绩,也有重大失误。
中国领导人在经历了成功与失误的比较之后,终于认识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对这条道路作了系统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以下五大部分组成:(一)时代特征与发展阶段这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坐标。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作者:暂无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第7期文|龚云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19 49年,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近70年,共和国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始终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是中国现实的需要,具有最大的正当性。
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民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在95年的奋斗历史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离不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是任何力量所不能够改变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选择抛弃了背离民心的中国国民党。
淮海战役中中国百万农民用小推车表明了自己的选择。
已故陈毅元帅曾经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晚年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是百分之百的事实,百分之百的事实。
”1949年7月1日,民主党派领袖在祝贺中国共产党28年诞辰的贺电中指出:“假使中国人民没有共产党,就不知道黑暗的日子何时始能终了,贵党之诞生,实为新中国出现的信号,中国人民为贵党之诞生而狂欢,正是理所当然。
我们充分相信,中国人民必然永远地团结在贵党领导下,人民民主的工业化的中国必然建造成功,而贵党又必然与中国人民同寿同荣。
”民主党派的心声,也代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华盛顿大学教授狄忠蒲在近期出版的书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仍然享有高得惊人的民众支持率,并未有脱离中国人民。
古代中国战争与战略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战争与战略思想的演变战争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和战略思想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从古代到今天,中国的军事战争和战略思想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演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战争和战略思想的发展阶段。
在这段时期,中国各国开始崛起,各国之间互相争夺领土和资源,战争不断。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各国开始研究和发展战略思想,探索与实践不同的战争策略。
其中,孙子《孙子兵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战略理论,如“乘胜追击”、“以逸待劳”、“固若金汤”等等,这些理论至今仍在军事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汉朝时期,战争和战略思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汉朝时期,武嬴政权的建立和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导致了中国战争和战略思想的一种演变,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战争理念。
由于对日趋增长的海上贸易有迫切需要,汉朝时期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连弩”等先进的战术手段。
其中,“木牛流马”是一种重要的机械机构,它可以用来使士兵快速移动和士兵的休息地点更加隐蔽。
此外,在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智慧的官员出现。
这些人员包括韩信、霍去病、司马迁等等。
他们的战争策略和思想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战争和战略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和改进。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在这个时期,军队得到了大量补充和增强,国家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开始使用火药,这种手段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唐朝时期还发明了“草船借箭”、“烽火戏诸侯”等著名的战术,在战争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宋代时期,中国战争和战略思想又迎来了新的一段历史。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关键的影响。
战争和战略思想的演变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防御性的战略思想。
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今日中国》——六十年硕果累累甲子岁再创辉煌
3660年一甲子。
对于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己任的《今日中国》杂志(原名《中国建设》),60年的风雨历程,从诞生到开花结果,不断羽翼丰满、走向成熟,60岁是焕发出第二个青春的开始。
《今日中国》1952年创刊之初,只有一个英文编辑部6位工作人员;60年之后的今天,她已经拥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德文、土耳其文和中文、藏文《布达拉》8个文版编辑部,工作人员超过150人,读者更是遍及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和刊网融合战略,《今日中国》不仅在国内期刊中率先走出国门,到海外建立分社,近年又接连创办了西文秘鲁版和土耳其文版,目前正策划在阿联酋、巴拿马和委内瑞拉出版新的版本,而且穿越数字空间,日益成为中国对外说明自己、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六十年硕果累累 甲子岁再创辉煌建国初期宋庆龄创办《今日中国》杂志60年的历史,始终和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孙中山夫人宋庆龄。
作为本刊创办人,宋庆龄的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这本刊物;事实上,《今日中国》杂志本身所从事的对外传播工作,始终是宋庆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由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国福利会副主席的宋庆龄在1952年亲自创办。
当时的办刊宗旨为“重点报道中国社会、经济、文教、救济和福利方面的发展,以使国外最广泛的阶层了解中国建设的进展,人民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宋庆龄提出的“真实报道”成为《中国建设》和后来的《今日中国》最基本的原则,“内容充实,文章通俗”则成为刊物的写作风格,并一直被坚持到今天。
宋庆龄十分关心杂志质量的提高,经常为杂志撰写重要稿件。
每次收到新杂志,总是仔细阅读并及时评述,提出改进意见。
在对外发行方面,她也身体力行,多年来坚持每月将几十本杂志以“林泰”的名义寄给国外的朋友,以扩大杂志的影响。
宋庆龄十分看重与读者的交流,为杂志社留下了“每信必复”的好传统。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突破困境——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林宏宇可以说,世界诸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最为恶劣。
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分布着利害交织的15个国家,其中2个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1.8万多公里海界对面的6个国家中,至少有4个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也与日俱增,这种压力首先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频繁爆发,如最近发生的“黄岩岛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这种严峻形势更加凸显。
当前中国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可谓冷战结束20年来最为严峻的时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形势呢?我们该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呢?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当前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源于近代以来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笔者认为,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演变大约可分为3个阶段:(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亚“朝贡体系”崩溃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中国近代以来地缘环境的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经过激烈的抗争,古老的中国终于突破西方的围堵,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重塑了东亚地缘战略环境结构。
(二)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1991年冷战结束,这是一个调整的阶段,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调整其国际角色,较好地适应了美苏争霸的地缘战略环境,并成功转型生存下来。
(三)从1991年起至2030年左右为第三阶段,这是中国努力突破西方新的一轮围堵,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
这个阶段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将呈现从动荡渐趋于稳定的特点。
当前的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正处在第三阶段的“时间中值”位置上,也即由不稳定趋向稳定的时间节点上。
这个节点在宏观上表现为当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遭遇现存的国际体系的空前挑战,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周边地缘环境中诸多不稳定因素能量的集中释放,周边安全问题频发。
论述类文本《在文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长沙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湖南省长沙浏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因交流而繁荣,文明因互鉴而兴盛。
文化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发展自己,文化安全只有在文化发展中才能实现。
从历史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而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在于其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博采众长的基因。
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到汉民族主动接受草原民族文化的“胡服骑射”,再到中华文化对各国文化的兼收并蓄,多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从现实看,今日之中国,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从近代以来的被动卷入到今天的主动拥抱,充分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力。
近代以来的屈辱史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唯自强而后安,唯开放而后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亦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发展自己,唯有开放环境下的斗争和磨砺才能使自己强起来。
文化发展同样如此。
我们珍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在文化开放发展中强基固本,使其根深叶茂,焕发旺盛生机。
在此意义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与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内在一致的。
只有强基固本,才能抵御外来文化病毒的侵袭;只有把文化深层次的优质基因激活,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具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文化,与其背后一整套知识体系建构是分不开的。
我们今天维护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要站在人类文化制高点谋划文化发展,回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解释力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特别是文化启蒙以来西方世界创设的一整套现代性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影响着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图式,相应地,人们也习惯于在西方知识谱系内寻找自己的存在坐标,这正是西方文化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理基础。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9讲 24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 井冈山根据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 地的建立
命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意义
点燃了“_工__农__武__装__割__据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 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1.提炼信息 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材料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 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第九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 民族的独立与人民解放
课题24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 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选择性必修 1.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2.了解中国近现代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
拓展深化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 (1)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国民革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全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易于组织发动。 (3)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 (4)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发展 革命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东北
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
标志
改旗易帜
中国道路为什么好?
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作者: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来源:《中华魂》 2020年第11期文/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敢问路在何方?走什么样的路,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
100多年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远赴欧美“西天取经”,东渡日本寻求救国道路,演绎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之歌。
百年流逝,世事变迁。
今日中国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兴趣和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向中国寻求发展之道。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这条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带领人民走出来、干出来的。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一条走得对、行得通的强国之路。
面向未来,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始终保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行。
一中国道路来之不易道路千万条,管用第一条。
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开创出一条最合适的道路,才能越走越畅通、越走越宽广,否则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误入歧途。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围绕“走什么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刚开始,我们只能以苏为师,照搬照抄苏联经验,但很快就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走过弯路,但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果断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看今日中国的战略方向研究我国当今地缘政治、军事等关系时,常常涉及“战略方向”。
战略方向,是根据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确立的军事战略进攻方向或防御方向。
在中国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以及周边国家和世界强国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战略方向是不同的。
研究当今中国的战略方向,不得不对历史上战略方向的确定和变化有所了解和借鉴。
在判断和把握当今中国战略方向上,保守僵化或变化不定,都是不可取的,一旦造成重大失误,将会危及国家安全或损害重大国家利益。
中国的形成有赖于地理环境“国”在古代也是“廓”,城廓,即城市国家。
古代人类社会有一个从聚落、部落、民族、城市向国家聚合变大的过程。
为什么中国这么大,在清朝鼎盛时期疆域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这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
我们看“中国”地理:东边是大海,再往东是太平洋,唐宋之前造船和航海技术落后,很难从海上出去或入侵,可以看作是中国稳固的大后方;北边是大漠和寒带,向北直抵北冰洋,至今都是人际罕至的荒原和原始森林;向西从北往南数,是阿尔泰山脉、准葛尔盆地沙漠、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一线把中国与中亚和南亚次大陆隔开,其中有为数不多的通道;向南是中南半岛和南海,再向南进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
“中国”以中原和黄河流域为中心区,后来发展到长江流域,岭南、蒙古和东北,几度盈缩,基本形成现在的版图。
由于四周的大海大洋(东面)、荒原森林(北面)、沙漠戈壁(西北面)、高大山脉(西南面)、热带山岳丛林(南面),把“中国”团团包围其中,如同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要从里面出去不容易,从外面进来也不容易。
这一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是中国形成的客观条件。
中国的形成有赖于地理环境,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外国(外族)很难侵入,域外文明也难以打断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而数千年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则有赖于中华各民族互相交往、迁徒、杂居,不断地融合、吸收、同化。
在数千年里,中华各民族既斗争又融合,华夏与戎、夷、羌、狄都是不断变化的,史前的所谓“东夷”“西夷”,后来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炎黄子孙”只是泛指,有一些民族并不是炎帝黄帝的后代,如“蚩尤”和“三苗”。
后来西南的夷、巴、濮、滇,东边的东夷和南方的百越,也都融合到华夏族(汉族)里了。
在中国这个“大盆地”里,初始以血缘为纽带的各民族,逐步转变到以地缘为纽带的住民。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她被融入了古代中国大多数的民族。
与汉族同时期或不同时期(大多在唐宋时期形成)的少数民族,也在中国这块宝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战略方向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在中国这个“大盆地”里,历史上从来都是以占据中原和黄河流域的政权为正统。
除了元代和清代共300多年由少数民族掌权外,其余三四千年,都由汉族掌权。
中原政权与“大盆地”外缘的其它国家(外族)的关系,形成战略方向。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重要战略方向大约有六个。
一是向北,往蒙古漠南—漠北(大漠泛指今俄蒙边界一带)方向,这是主要战略防御方向。
历朝历代在这一方向建造边城,最终连接成了万里长城。
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中原政权在强势时,经常发动防御性进攻行动,一般不过大漠,也有一些行动直指漠北,兵锋抵达贝加尔湖。
因为这一方向大多是荒原,冬季极其寒冷,不便于人口生存和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原军队没有必要在此方向常驻,只要铲除了威胁,就会收兵回撤。
汉时把匈奴驱离此方向,赢得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边界和平。
汉唐时采取和亲政策,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
无论是采取战争手段或和亲政策,都是防御性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这个方向的安定。
二是向西,往新疆(古西域)—中亚方向,这是主要战略方向。
中原政权强势时取攻势。
唐朝的朝鲜族大将高仙芝率领以汉军安西部队为主的多民族联合部队,西进至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古阿拉伯)军队交战于怛罗斯城,兵败撤退。
怛罗斯就此成为古代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分界线。
中原政权弱势时取守势,即使西域不保,也要确保陕甘川一线不丢失,否则中原政权失去西部屏障,国家安全和稳定将被动摇。
三是西南,云贵川—西藏方向。
这一方向在历史上往往被忽视,甚至形不成一个战略方向。
一是天高地远,二是蛮荒瘴野,三是当地民族分散、力量薄弱,不构成对中原政权的威胁。
吐蕃(今西藏)至唐代才被松赞干布统一,并与唐朝政权和亲成功。
吐蕃势力只在极短时期对中央政权形成威胁,如在安史之乱后攻占长安(因从青海方向入侵,可以看作西域方向)。
云贵高原山高地远,与内地相对隔离,中原政权少有军队主力向这个方向进击的。
宋元时,蒙古蒙哥大汗为配合主力进攻南宋荆襄防线(今长江中游地区),以一部兵力从川西进行战略迂回,攻占云南大理,然后从云、贵、桂进击南宋军队背后;清初时吴三桂军队为追击南明政权,深入广西、云南、缅甸一带,都算得上是战略行动。
四是南方,岭南—广交(古交趾,今中南半岛越南一带)方向,这是重要的战略进攻方向。
据传,秦始皇曾派50万大军过五岭,进入广交,完成统一大业。
以中原政权的视角看,楚国(今长江中游及以南以东部分地区)就算是偏远蛮夷之地,越过楚国征战岭南,算得上是“远征”。
汉代名将马援攻占越南一带,应为战略深远突击。
一段历史时期里,东南半岛上各国,如安南(今越南)、缅甸、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向中原政权朝贡;作为强势的中原政权也不愿劳力费神地去攻城略地,多采取睦邻政策保持宗藩关系求得相安无事。
五是向东—海洋方向。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原政权没有把它作为战略方向,反而认为这是战略后方,我既出不去,敌也进不来。
其实从唐宋起,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已能支撑中国力量远涉重洋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了。
明代郑和下西洋踪迹所至,都是唐船曾经到过的地方,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的壮举,是中国古代远洋事业最后的辉煌。
与之同时,明朝实行的是海禁政策,至“隆庆开关”,主要是防备倭寇窜扰。
为了消灭反清复明势力,清朝实行了更为严厉的闭关锁国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30里至50里,“不准片帆下海”。
直到鸦片战争被英军攻破海防开禁。
明清的海禁从战略层面上看,都是重在防御。
唐朝发生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海战,南宋发生在山东半岛的陈家岛海战,元朝灭南宋的广东崖山海战,明朝壬辰战争的朝鲜半岛露梁海战,清朝郑成功、施琅对台湾的解放,特别是郑和下西洋,捎带着就在马六甲打了三场海战,大获全胜——这些说明古代中国不是没有能力打出去,而是不想打出去。
试想郑和的27000名水兵、200余艘巨舰组成的强大舰队,不是下西洋去宣传“大明威德”,而是直指东洋,消灭倭患根源,日本近代以来还能这么猖狂吗?农耕民族在国家性格上趋于内向,安于“一亩三分地”。
所谓的“天下”即中国,甚至即中原。
当时的“国际”视野,也就类似“战国七雄”之间的国家关系,视野没有越过中国这个“大盆地”边沿。
最后,向东北—东北亚方向,包括我国东北、朝鲜半岛、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日本。
这一方向自古以来战略地位变化最大。
按理朝鲜半岛纵深不大,也就“三千里江山”;日本与东北亚大陆隔着一条海峡;西伯利亚人烟稀少,是俄罗斯传统的犯人流放之地;我东北与关内相比,也是人烟稀少之地,是活不下去的关内人“闯关东”的目的地。
但在历史上,这个方向往往成为中原政权的重要战略方向,甚至在某个时期成为主要战略方向。
隋、唐两个朝代的70年间,有隋文帝、唐太宗等6任皇帝发动9次战略性战役行动,平定辽东和朝鲜半岛。
隋朝就是因4次向朝鲜用兵,导致国库空虚,人丁锐减,义军蜂起,拖累至死。
唐太宗、高宗本来在主要方向上向北进击东突厥、薛延陀,向西进击吐谷浑、吐蕃、西突厥,因朝鲜半岛局势不稳,回过头来平定动乱,造成战略上的被动。
唐太宗也因亲征高句丽劳累过度去世。
明朝发生的万历壬辰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尽管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壬辰战争还打赢了日本,但对中央政权的拖累和伤害都是致命的。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东北亚方向攻守不当,往往累及中央政权。
历史上战略方向的确定给当今的启示一、中国的战略方向总体上是防御性质的历史上外国(外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和侵袭,主要来自北方和西方。
比如北方,秦汉时的匈奴、东胡、鲜卑、乌恒,魏晋南北朝时的柔然、鲜卑、乌恒,唐代的契丹、突厥,宋代的辽、金、蒙古,明代的北元、女真,清代的俄罗斯,民国的前苏联;又如西方,汉代的西域(月氏、大宛等国),隋唐的回纥、西突厥、吐蕃、大食(泛指阿拉伯),宋代的西夏、回纥、西辽,清代的准噶尔、沙俄、英国势力,民国的前苏联。
为了威胁和防御入侵之敌,在中原政权强势时,大多采取攻势行动,如汉代卫青、霍去病,唐代李世民,明代朱棣多次征伐西域、漠南漠北,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但要看到,这种大规模的攻势行动,其实是以攻为守,达到攻占敌进攻的前进基地,消灭或驱除了战患即班师回朝,并没有想驻留夺占的地域;或以夺占的地域为前进基地,继续向外扩张。
这一点与俄罗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扩张,征伐兼并别国领土是大不一样的。
俄国历史上就有扩张传统。
16世纪莫斯科公国不断兼并周边各国,最终推翻了蒙古金帐汗国,建立了俄罗斯;然后在沙皇时期不断南下、东进,形成了世界第一大国版图。
美国建立之初只有13个州、80万平方千米,后来大规模杀害印第安人,强占印第安地盘;又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2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使当时国域扩大了近一倍;发动对墨西哥战争,抢占德克萨斯等23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几乎鲸吞了墨西哥一半多的国土;又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购买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阿拉斯加;就连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和关岛,也是连骗带抢到手的。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本想通过征伐统一欧洲,可是在莫斯科吃了败仗,一蹶不振。
德国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次王朝战争,统一、稳定和扩大了德意志版图;接着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可都失败了,被打回原形。
日本对琉球、台湾、辽东,甚至我整个东北地区(伪满州国)、部分华北地区,都实际占领过;二战失败后,在美国纵容下至今占着琉球不放。
中国历史上总体处于战略守势。
这与儒家的与邻为善的家国思想分不开。
只要能采取睦邻、和亲等政策,决不对外用兵。
如朱元璋主动提出17个“不征之国”,居然包括对我早居野心的日本。
为数不多的攻势行动,就好比足球的“防守反击”,是为了增大防御空间(纵深)和弹性。
有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说法,首要的还是“御”,防御,往往在国门之外御不住,要到国门之内来反击。
以对朝鲜半岛为例,汉时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就建制了乐浪、真番、林屯、玄莬四郡,实行中央对郡县的直接领导。
由于半岛“三国”和“新三国”时代的动乱,中央政权施政范围步步回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