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学科试卷一、课内阅读:(共39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5*3=15分)1. 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A. “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2.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 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 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3. 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
B.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
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4.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1)请将.膏(3)石砾.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5)和.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A.zhǐ j í shu ò mǎo fǒu zh ìB.zhǐ ji è l ì liǔ fǒuzh ì C.zh ī j í shu ò liǔ xi àch ì D.zh ī ji è l ì mǎo xi àch ì5. “红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年级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B.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的高台C. 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D. 考古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2.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这一年属于公元前A.19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3.“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血缘凝聚宗族B.王位家族世袭C.中央集权强化 D.等级制度森严4. 《史记正义》采用条目加注释的形式对《史记》进行解释。
“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
”据此推测其所注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5.右表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卿世禄制6.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7.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贵贱有“序”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
《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
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较为彻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迅速推广 D.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0. 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隋朝2.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A.封邦建国B.建立周王统帅的军队C.制定周礼D.建立庞大的都城3.西周初年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降族D.先代贵族4.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A.嫡长子B.兄弟C.功臣D.诸子中贤能者5.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6.“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里“朕”应该是A.夏启B.嬴政C.刘邦D.李世民7.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8.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宗法制D.世袭制9.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中央任命B.世代相袭C.地方推荐D.考试选拔10.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融合11.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负责A.决策B.审议C.执行D.司法13.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作用是A.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贵族势力受到削弱D.中央机构更加完备1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15.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A.设内阁,置六部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D.设总理衙门16.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一英语2020.9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 分)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7.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What room does the man want?A. Simple.B. Double.C. Twin.2.What will the man buy?A. Vegetable.B. Meat.C. Bread.3.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A. Go fishing.B. Go jogging.C. Go camping.4.How much is the change?A. $8.B. $ 42.C. $50.5.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is afternoon?第二节(共1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5 分)听下面4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 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 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6 至7 题。
6.When will the woman go to see the movie?A. Friday.B. Saturday.C. Sunday.7.Where will the woman sit for the movie?A. In the front.B. In the middle.C. At the back.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 至9 题。
8.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On the 13th.B. On the 14th.C. On the 15th.9.What is the man doing?A.Persuading the woman to accept his suggestion.B.Making an apology to the woman.C.Inviting the woman to lunch.听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 至12 题。
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赣榆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2.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初三年级历史试卷 第1页 共6页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成绩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装◆◆◆◆◆◆◆◆◆◆◆◆◆◆◆◆◆◆◆◆◆订◆◆◆◆◆◆◆◆◆◆◆◆◆◆◆◆◆◆线◆◆◆◆◆◆◆◆◆◆◆◆◆◆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年级9月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 A. 公元前六世纪初 B. 公元前六世纪末 C. 公元前五世纪初 D. 公元前五世纪末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右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代希腊 3.当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请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 )文字写的? A .象形文字 B.拉丁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诞生于古代( ) A .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印度 D .希腊 5.右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6.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创始人是( )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玄奘 7.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 .麦加大清真寺 B .洛阳白马寺 C .巴黎圣母院 D .希腊帕特农神庙初三年级历史试卷 第2页 共6页8.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75%的酒精溶液是一种以乙醇(C2H5OH)为主要成分的医用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C2H5OH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有机化合物D.无机物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陶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SO4B.SO2C.KClO3D.O24.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O、Fe、ZnCl2B.SO2、S、NaNO3C.CaO、C、BaCO3D.SO2、Fe、HNO3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NaCl溶液C.NaOH固体D.乙醇6.生石灰(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属于碱性氧化物,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H2SO4B.SO2C.H2O D.NaOH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Fe2(SO4)3=2Fe3++3SO2-4B.CaCl2=Ca2++Cl-C.K2SO4=2K++SO2-4D.FeSO4=Fe2++SO2-48.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的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C.氧化物都是电解质D.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10.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 点燃C+2Mg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电子转移B.元素化合价变化C.氧元素参加反应D.原子重新组合12.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 + 2KBr = Br2 + 2KCl B.2NaHCO3Na2CO3 + H2O + CO2↑C.4Fe(OH)2+ O2+2H2O=4Fe(OH)3D.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3.下列5 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 ⑤N2O5。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答案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A C C B C B B C B B D D A A A 案
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号
答A D D B C A C B A B A D D D C 案
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 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
形成原因:彰家天下观的 价值追求。
解体原因: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特点; 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清 朝国力的衰落;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殖民扩张的冲击。
特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 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坏境。 原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 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14 分)(2)特点: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
31.(12 分)6--13 世纪: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背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整个 欧洲,影响法律的制定;东罗马帝国为加强对域内众多民族的统治,制定适用于各民族的自 然法。 14--17 世纪早期 :自然法是人性的体现。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 主张以人为中心。 17 世纪--18 世纪:自然法是人类意志的体现。背景:启蒙运动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 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32.(8 分)(1)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 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 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33.(9 分)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C.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2.“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描绘的是()A.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B.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C.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D.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5.关于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7.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
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B.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C.唐朝北方邢窑的青瓷、南方越窑的白瓷享有盛名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粉彩)瓷器9.《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故乡在我国的()A.陕西省B.云南省C.广东省D.河南省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170万年B.80万年C.70万—20万年D.3万年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4.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的原始人类,正确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④半坡人⑤河姆渡人A.③①②⑤④B.②③①⑤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①④⑤5.目前所知的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良渚遗址D.陶寺遗址6.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7.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某原始居民的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水稻的堆积层。
该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8.下列原始人类的房屋构造为我们今天阁楼和楼房样式提供启发和灵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9.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生产最早的地区之一。
其中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0.我国原始农耕的共同特征是()①出现人工栽培技术②大量使用磨制石器③出现原始的家畜饲养④定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根据三个关键词判断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12.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2分) 1.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A .私有财产的出现B .社会分工的发展C .农业畜牧业产生D .阶级和国家产生2.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流传至今。
这种文字是A .象形文字B .楔形文字C .腓尼基文字D .甲骨文3.图1左侧为公元前7到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A .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 .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 .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D .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4. 观察右图,对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①所处历史时代基本相同 ②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两端 ③通过丝绸之路间接交流 ④建立平等友好外交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依据右侧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A .法兰克王国 B .奥斯曼帝国 C .古罗马帝国 D .俄罗斯帝国●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 在其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 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图16.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
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B.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廷帝国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7. 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云南境内发掘出距今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可以得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A项正确;《周易》中记载“神农”而非“黄帝"教民种植五谷,并且其中没有提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项错误;良渚遗址分布在浙江一带,属于太湖流域,其发现的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不能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C项错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是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不是中国的甲骨文,D项错误.2。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
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④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都城是今河南安阳,因此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同时甲骨文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C正确;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①错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资料除了甲骨文还有其它考古文物,③错误,排除A、B、D。
3。
如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①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②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③大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④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知,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北,黄河流域以南呈零星分布,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①正确;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知,遗址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但其他地区都有分布,②错误;据图、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不能推断这些遗址属于哪个石器时代,③错误;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到,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的地带,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④正确;故选D;A、B、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2.2021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
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④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如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①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②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③大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④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21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
这表明良渚文化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5.《三字经》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年,迁夏社。
”材料中的“子”指的是A.尧B.舜C.禹D.启6.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为了巩固统治,商朝实行了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礼乐制7.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
”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
作者意在说明A.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B.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C.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D.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8.史料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A.姬姓王族B.周天子姻亲C.战争功臣D.先帝后裔9.史料记载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与周朝措施的共同点是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10.南宋朱熹《陈氏家谱旧序》载:“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11.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这一做法A.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B.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C.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D.使“四书”成为儒学基础读物12.依据地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并吞战国,海内为一”D.“田氏代齐,六卿分晋”1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主张中最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A.“兼爱、非攻”B.“民贵君轻”C.“制天命而用之”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14.对下栏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A.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B.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C.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D.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15.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周公作礼乐B.孔子办私学C.百家争鸣D.始皇焚诗书16.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这些变法运动是A.周王室为了巩固王位世袭制的需要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努力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D.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行动17.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据此分析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实行了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18.我国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由此可见,秦始皇的做法有利于( )A.扩大政治统治基础B.确保天下共主地位C.防止官僚贪污腐败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19.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社会动荡与社会变革D.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开放20.如图是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银币之一,纪念币正面有“陈胜吴广-公元前3世纪”字样。
该纪念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夏末的农民起义B.商末的农民起义C.西周末农民起义D.秦末的农民起义21.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④“废井田,开阡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以列侯所献酎金(助祭宗庙所用的黄金)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削弱了王国势力。
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还有A.尊奉黄老之道B.实行郡国并行制C.颁布“推恩令”D.设置西域都护府23.“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A.阴阳相生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D.以德治国24.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
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
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A.“推恩令”的颁布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C.“丝绸之路”开通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25.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
这反映了A.无为而治推动思想统一B.法制建设有利文教发展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D.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二、材料分析题26.历代疆域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结合所学,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材料二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
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
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
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史料类型。
(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5)依据材料五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27.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应时代的政治局势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
(2)从资料中画线部分选出属于商鞅变法经济政策的内容(写出相应序号)。
这些经济政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云南境内发掘出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可以得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A项正确;《周易》中记载“神农”而非“黄帝”教民种植五谷,并且其中没有提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项错误;良渚遗址分布在浙江一带,属于太湖流域,其发现的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不能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C项错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是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不是中国的甲骨文,D项错误。
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都城是今河南安阳,因此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同时甲骨文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C正确;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①错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资料除了甲骨文还有其它考古文物,③错误,排除A、B、D。
3.D【详解】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知,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北,黄河流域以南呈零星分布,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①正确;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知,遗址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但其他地区都有分布,②错误;据图、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不能推断这些遗址属于哪个石器时代,③错误;据“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到,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的地带,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④正确;故选D;A、B、C错误。
4.D【详解】根据材料“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良渚文化已经有了阶级的区分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故答案为D;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良渚文化在长江流域,A错误;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时期时代,B错误;秦朝才建成君主专制国家,C错误。
5.D【详解】夏朝时期夏大禹把王位传给启,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D正确;尧、舜和禹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A、B和C项错误。
【点睛】本题注意区别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出现时间。
6.B【详解】商朝为巩固统治,实行内外服制度管理地方,B正确;禅让制在夏朝建立之后就被世袭制取代,排除A;C、D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7.A【详解】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
”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可知,《史记·殷本纪》与殷虚甲骨文者记载相符的有百分之七十,《史记·楚世家》记载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这说明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A正确;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B说法错误;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