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光的反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4课  《光的反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教学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纸盒游戏,推测光的传播的路线。

1.教师出示纸盒,学生通过小孔,第一次观察纸盒内的物体。

2.打开纸盒上的小门,学生通过小孔,第二次观察纸盒内的物体。

3.学生试着解释两次实验不同现象的原因。

4.教师追问光的传播路径,学生推测。

二、演示实验,感知光的反射的现象。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进行演示实验。

2.学生上台实验、观察现象并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3.教师呈现光的传播路径,并板书揭题。

三、打靶活动,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

(一)平面镜打靶活动1.教师出示打靶装置,引导学生思考打靶的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指导。

3.学生汇报打中靶心时光的路线图,教师板书。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功打靶的方法:调整和改变了什么?5.教师追问:“为什么射入的光方向改变了,就可能打中靶心?”学生提出猜想。

6.教师启发学生并演示记录光的路线图的方法。

7.教师提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8.各组展示实验记录单,并汇报实验发现。

9.生生研讨,形成结论,教师板书。

(二)白纸打靶活动1.将平面镜换成白纸,进行打靶活动。

2.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推测。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解释现象形成结论。

4.教师板书并小结光的反射现象。

四、回归生活,发现光的反射的应用。

1.教师激趣:同一束光照射平面镜和白纸,光的反射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组实验,交流发现,并提出猜想。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5.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
A.地球类的活动
6.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 )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
7.地下熔岩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 C )
A.地震
B.喷泉
C.火山
8.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喷射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
二、判断题。 1.火山的形成和地球的内部运动有关。( √ ) 2.火山喷发现象只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是不会有火山 喷发现象的。( × ) 3.火山喷发是偶然的,人们不能预测。( × ) 4.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 )
三、选择题。
1.火山喷发大多数发生在( D )
A.海洋中
B.沙漠和荒野中
二、重点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一、填空题。 1.火山大致可分为 死火山 、 活火山 、_休__眠__火__山___ 三类。
2.通过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我们推测出:在地球的深处, 越深的地方,温度 越高,压力 越大 。 3.火山喷发是一种 自然 现象。当地壳不能阻止岩浆向 上运动时,岩浆就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流向 地表 ,然后 突破地表急剧地 喷发出来 。
岩石是( B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四、简答题。 1.长白山天池是如何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 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 成湖。
2.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
危害:人员伤亡,毁坏家园,导致地震等其他灾害。 益处:肥沃土壤、珍贵矿产、清洁能源。
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一、知识速记 1.地球内部运动引起 地震 和 火山喷发 。 2.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 地质灾害 ,但是火山喷发也有 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有丰富的 矿物质 。 3.火山喷发时会从火山口流出大量浓稠的 岩浆 。由此推 测,地球内部的温度比地表要 高 。 4.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 口叫作 火山口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整个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整个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1课时课题:第二单元: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班级里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互动新授(一)明确行、列的意义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位置等)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

(学生练习)(二)认识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读议结合,合作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
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
教学
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三、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二、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读。)
9.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你能感受到吗?
10.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4(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4(2021新版)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教材分析】《地球的表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首先,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旅途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而且也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够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橡胶篮球、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形特点记录表、班级大记录单(猜想地形形成原因)、记号笔[学生]立体中国地形图和立体世界地形图各一张、五种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纸条、记号笔、活动手册或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一个橡胶篮球、教学课件]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1)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2)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教师小结:我们远看去似乎是光滑的,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人教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2 第4课时 教案

人教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2 第4课时 教案

第四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18页:B. Let’s learn. Group work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围绕“My week.”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Let’s learn和Group work两个板块。

Let’s learn是基础板块,呈现了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五个动词短语及图片,以及Amy与Chen Jie两个人的问答对话。

其中read books和play football是在上一课时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动词短语,在这里再次重点呈现,显示他们是本单元要求四会的重点内容,do homework在上一课时的听力训练中也呈现过,学生们不陌生,另外还有wash my clothes和watch TV也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自己经常做得事情,因此,学生们在接受这些新短语时,情绪会很激动、很兴奋,完全适应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合理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教学效果必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重点句型呈现的是Do you often wash your clothes on the weekend? Yes, I do.这是以助动词都开头的一般疑问句以及肯定回答形式。

学生们可以借助图卡或词卡训练替换句型中的动词短语部分,进行交替问答活动。

Group work是关于Let’s learn内容的拓展训练板块。

是以小组游戏形式介绍自己在周末经常做的一些日常活动。

训练句型模式是:I often do homework, read books, watch TV and draw pictures on the weekend. / I often wash my clothes, clean my room and play the pipa on the weekend. / I often read books on the weekend. 这三句话均是陈述句,第一、二句话是陈述多种活动的表达方式,即前面几个动词短语并列呈现用“,”隔开,后面两个用“and”连接;第三句话只陈述一个活动,中间能够“,”隔开。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的第四课《物体的传热本领》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的第四课《物体的传热本领》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能力是不一样的。 2.根据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材料可以分成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3.能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解释导热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 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能分析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科学态度】: 1.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活中热传递科学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三)、选择题 1、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 这是因为( )。 A.大理石的温度低 B.木头和塑料吸热性能好 C.大理石吸热性能好 2、下列材料中,制作锅铲的手柄最适合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3、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吸热性能差 C.这些材料完全不吸热 4、分别用纸板和金属片盖住两个相同的盒子,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用温 度计测两个盒子内的温度,结果( )。 A.盖纸板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B.盖金属片的盒子内的温度高 C.两个盒子内的温度一亲高 5、诺诺想制作一个保温盒,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保温盒盒体的是( )。 A.铁盒子 B.玻璃容器 C.泡沫箱
(3)北方人冬天出行时,大多数人会穿羽绒服,这是因为 ( )。 A.羽绒服很厚,保暖效果好 B.羽绒服可以防水 C.羽绒服中 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4)冬季,人们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良导体 不良导体
2、铁 木 3、空气
(二)、判断题 1、√ 2、× 3、√ 4、× 5、×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案(2021新版)

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4课。

在第3课研究地震成因之后,本课将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及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课学习的内容,从“利、弊”两方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这种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陌生,是因为他们对火山喷发的了解仅限于视频、文字、图片等,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探究。

本课将引导他们通过模拟实验、阅读并分析资料等方法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学习、探究,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难点]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1.复习导入: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讲述: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也是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2021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4课时认识公顷教案苏教版

2021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4课时认识公顷教案苏教版

第4课时认识公顷【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8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间的简单换算,初步学会以公顷为单位计算土地面积。

2.能联系熟悉的生活场所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能说出或估计现实生活里1公顷土地的大小,建立1公顷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面积单位)一般怎样描述这些面积单位?我们知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请大家想一想下题中填什么单位合适?(1)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方米)。

(2)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30(平方厘米)。

(3)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

3.引入:除了用上面的单位计量面积,你还知道其他单位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二、互动新授1.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出示例8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阅读资料。

提问:这四幅图展示了圆明园、明孝陵、西湖、日月潭四个旅游景点的占地面积。

这里用的哪个新的面积单位?为什么要用这个单位?讲解: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公顷可以写成hm2。

2.认识1公顷的含义。

引导:1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100米呢?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置疑: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究竟有多大?下面我们来实际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场景。

教师讲解:28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其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总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生讨论交流,大约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河》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名称:《母亲河》二、年级:小学五年级上册三、教材版本:山东教育出版社四、教材分析:黄河与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流域的人民曾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现在正谱写着更加辉煌的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为黄河、长江留下了壮丽的诗篇或音乐、绘画作品,因此这一单元的人文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

通过颂唱母亲河、了解母亲河的相关文化,激起学生的爱国热忱,关注母亲河、爱护母亲河、保卫母亲河。

五、所需课时:五课时六、教学目标: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2.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3.在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协作精神.4、通过颂唱母亲河、了解母亲河的相关文化,欣赏《塔里木河》、《长江之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忱,关注母亲河、爱护母亲河、保卫母亲河。

七、学生特征分析:1、五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能够在感知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辨别节拍的不同和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2、学生通过听赏,能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能用语言做简单描述.对黄河、长江流域的人民曾创造的辉煌的古代文明有浓厚兴趣。

电脑应用能力较强,能够收集与交流有关信息。

八、重点和难点:1、本单元重点:深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激昂地演唱《保卫黄河》;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2、本单元难点: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九、教学资源:1、教具钢琴、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的范唱带及伴奏带、《塔里木河》和《长江之歌》(管弦乐合奏、合唱)、《保卫黄河》的录音带。

2、图片、音像资料壶口瀑布、黄河船夫、三峡、长江大桥等图片,有关黄河、长江的诗词和绘画作品的图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要求整单元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要求整单元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要求整单元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书写和运用。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收录了《草原》、《冬阳童年》等文章,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理解自然、尊重自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主题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上还需加强,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字词的研究和理解,文本的分析与解读。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文本的分析与解读。

- 难点:写作技巧的应用,情感态度的培养。

难点:写作技巧的应用,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新课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的感受。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的感受。

2. 新课:研究《草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1、在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1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一、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4=416÷32=1380÷15=二、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新课。

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北京话的录音导入。

二、比读文----正确流利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3分钟内完成)2.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课文读得最流利正确。

请每组的2号同学轮流读,其它同学要认真听,注意帮他纠错哟!三、比识字——读准、记牢课文我们能读正确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比谁最先把这些字词读准、记牢。

1.课件出示词语。

2.这些词我们都能读准,那么这些字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出示字)四、比分段——理顺这些字词我们都能读准、记牢,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三场比赛。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比比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再同桌说说。

五、比说话——读懂1.出示学习目标: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2.出示自学指导:自由读文,画出“我”是怎样学习普通话的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迁移练习作者喜欢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七、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话》,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指名轮流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北京话》一课,板书课题。

二、比说话——体会写法我们继续走进《北京话》,一起了解北京话的特点。

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人教版PEP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

人教版PEP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

Unit2 My week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描述每星期课程安排和周末活动安排。

这A部分主要包括Let’s try, Let’s talk, Let’s learn, Let’s play, Let’s spell五个环节。

主要学习讨论和询问一周的星期,课程安排的单词及句型。

B部分主要包括Let’s try, Let’s talk, Let’s learn, Group work,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Let’s wrap it up.七个环节。

主要学习动词短语和周末活动的表达方式。

C部分主要包括Story time 一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来复习整个单元的重点和知识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本单元A,B部分Let’s talk and Let’s learn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了解A部分Let’s spell中所给的单词中字母“ee”和“ea”的发音规律以及音标,并能熟读这些单词。

3、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本单元的新句型,询问并回答经常从事的周末活动。

4、能够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Robin的建议,理解建议内容并仿写句子,补全对话,做到书写规范。

5、能读懂“Story time”部分的趣味故事。

6、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既要抓紧校内时间学习,又要学会合理利用周末,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本单元的新句型,询问并回答经常从事的周末活动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本单元的新句型,询问并回答经常从事的周末活动四、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A部分:Let’s try, Let’s talk第二课时:A部分:Let’s learn, Let’s play第三课时:A部分:Let’s spell第四课时:B部分:Let’s try, Let’s talk第五课时:B部分:Let’s learn, Group work第六课时:B部分: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Let’s wrap it up.C部分:Story time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and try to finish the form.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Englishclass尺子蜡笔b. Listen to the story twice. And try to finish the schedule.c. 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d.Read and act the story.e. Look at the schedule. Ask and answer some Qs about it in pairs.4.Present: <Robin’s advice>a.Zoom likes PE class very much. He likes sports. How aboutyou?b. Do you think Wu Yifan likes sports? (Read quickly and answer.)c. Wu doesn’t like sports. So can you imagine what he often does on the weekend?Let the Ss find the sentences and read it.d. CAI shows the picture:T: How does Wu feel? He is so tired. Why?(Find and read the sentences.)e. Show “Robin’s advice”.Step 3 Practice1.Listen and read.2.Read the passage in groups.3.Tick or cross.4.Look and say. Let the Ss look at the schedule, and say thesentences:I have_____class on Mondays.I have… on….5. Look at the schedule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a. Ask and answer in pairs.b.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2. Let’s wrap it up.a. CAI shows some words: Monday, Tuesday, bedroom, bathroom…b. Read and find the rules about these words.c. Look and complete the words.Step 4 Workbook of this unit.1.Listen and draw.2.Look, read and tick.3.Read and choose.Blackboard design:课后反思。

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阳光下》第四课《美丽的彩虹》的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阳光下》第四课《美丽的彩虹》的教学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彩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阳光下》的第四课。

其教学内容包括“自制水棱镜”、“制作牛顿盘”两部分。

彩虹是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只要见过彩虹的学生都会被它那迷人的色彩着迷,久久不能忘怀。

但却不能解释雨后为什么会产生彩虹,虽然他们知道彩虹是由7种颜色组成,但却不能解释彩虹的不同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首先采用了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虹,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制水棱镜”分解太阳光,了解太阳光是混合光可以分解成光谱。

另一方面再让学生通过制作牛顿盘来探究把分解成的各色光混合成白光。

二、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作适当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亲自动手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对太阳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进行观察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地、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去观察比较,在观察与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进行制造彩虹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引导他们科学地观察实验和思考,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起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去,不断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对太阳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和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地、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制作彩虹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二单元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以“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可以设计出美妙的图案”为主情境,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由图形运动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第二个问题鼓励学生经历借助图形运动形成美丽图案的简单过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轴对称、平移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8教学目标:1.在运用轴对称或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运动的特点。

2.结合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图案的活动,感受图形运动的美和价值。

3.学生在欣赏与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欣赏与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特征,能设计精美图案。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你还记得吗?2/ 8课件出示:师:你能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平移吗?师:同学们,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可以设计出美妙的图案。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老师收集到了一些图案,请同学们欣赏。

(展示图案)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欣赏与设计。

生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

生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生: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得到的。

轴对称与平移,通过欣赏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探究美丽图案的兴趣,唤起学生制作美丽图案的欲望。

环节二探究新知问题探究(一):师:观察这三幅图,想一想这三幅图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学生仔细观察,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图①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图①是由经过轴对称得到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2 My week教学目标1. 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 能听、说、读、写关于星期和日常活动的相关问题并能正确回答。

3. 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单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快速记词、写词的技能。

4. 学会与同学谈论星期和课程。

5. 能听、说、读、写本单词的四会词语。

6. 能读懂“Story time”部分的趣味故事。

7. 能听懂、会唱歌曲“Days of the week”。

8. 操练和掌握长元音/i:/的发音。

9.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10. 教育学生要根据课程表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11. 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谈论日常活动的安排情况。

教学重点1. 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 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谈论星期和课程。

教学难点1. 比较和区分短元音/i/和长元音/i:/,能发准音、发好音。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A. Let’s play第二课时:A. Let’s try A. Let’s talk第三课时:B. Let’s learn B. Group work第四课时:B. Let’s try B. Let’s talk第五课时:A. Let’s spell B. Let’s wrap it up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B. Let’s check C. Story time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听、说、读、写单词“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和“weekend”。

2. 能在创设的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句型“What do you have on …?”,“I have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精品教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精品教案

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27页三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三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对称得到的?2.上面哪几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1)图①②③都是轴对称图形。

(2)图②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

(3)图③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

(三)画一画1.请你在下面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2.同伴互相交流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设计图案1.在教材第115页的方格纸上运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2.小组内交流作品并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伴交流。

3.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1)下列图形是怎样得到的,指名学生回答。

(2)设计一个由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对称得到的图案。

(3)把你设计的思想与同伴交流。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完成在课本上。

(1)照样子画。

(2)设计涂色方案。

(3)小组里交流作品。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1)学生看图,分析这四幅图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2)按照这个规律第五幅一定是什么样的图案。

(3)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练习三第5、6题,完成在课本上。

五、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象上,而且还涉及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为以后成为杰出的设计师打下基础。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班级建设人人有责》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班级建设人人有责》教学设计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积极参与班级事务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建设班级需要付出
担当责任,提升能力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明确每一位学生的责任,理解班级建设与个人参与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集体活动。
环节二: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教师活动
活动一:班级建设人人责
1.班级建设人人有责:班级建设不仅需要班委尽职尽责,也需要班级其他同学发挥主人翁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热情参与班级事务,贡献智慧,发挥特长。这样,班级工作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环节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总结: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可以像王帅一样,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做好班级工作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和毅力,需要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一定的协调能力。这样,我们才能与班级共同成长。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又加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将会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内容Unit 2My Week 备课
老师王国茹
授课人
教学目标1. 能听、说、认读单词“often”和“park”。

2. 能听懂、会说句子“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Me too.”。

3. 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 感知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鼓励学生学习有用的英语。

教学重点1. 能听、说、认读单词“often”和“park”。

2. 能听懂、会说句子“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Me too.”。

教学难点1. 能灵活运用句型“Do you often …?”询问他人的日常活动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2. 单词“often”表示的频率。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 学生准备人物头饰、画笔和画纸。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执教者修改设计
一、课前热身(Warm-up)
1. Free talk
T: Hello, everyone.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see you, too.
T: How are you today?
Ss: Very well, thank you.
T: S1,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S1: I often …
T: S2,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S2: I often …
2. 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B. Let’s learn”部分的对话。

二、课前预习(Preview)
1. 教师说单词,如“play”,学生快速说出相应的短语,如“play football”。

2. 教师随机说出上一节课学习的词组,全班学生做相应的动作。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B. Let’s talk
1. 教学新单词
(1) 教师说:“Do you know what I like doing?
I like reading books. I often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on Mondays, Wednesdays Thursdays, Saturdays and Sundays.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What do you often do?”,由此引出单词“often”。

(2) 教师用出示“公园”的图片,引出单词“park”。

(3) 师生用“唱反调”的方式操练新单词。

(4) 教师出示下列句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造句子:I often _________ in the park.
2. 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几遍。


读时要注意把单词“Ms”的音读准。

3. 介绍对话情景
T: It’s Saturday afternoon. Zhang Peng and Sarah are in the park. They are talking 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see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4.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What’s that in Sarah’s hand?
② Does Sarah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park?
③ What does Zhang Peng often do in the park?
④ Do they like the park?
Answer:
① It’s a story-book.② No, she doesn’t.
③ He often plays football.④ Yes, they do.让学生用结对问答的方式呈现答案。

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5. 学生拿出人物头饰,同桌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最佳表
演者”,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B. Let’s try
(1) 明确听力任务
(2)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完成练习。

(3)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 你说我画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周末的活动,其余学生画出相应的图片。

如学生
说:“I often play football on the weekend.”其余学生画出踢足球的图片,看谁画得又快又准。

3. 课堂练习——选择正确的翻译:
( ) ① 我们星期一上语文课和数学课。

A. We have rice and fish on Mondays.
B. We have Chinese and maths on Mondays. ( ) ② 我星期六经常在图书馆看书。

A.I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on Saturdays.
B. I often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on Saturdays.
( ) ③ 你星期五晚上做什么?我看电视。

A. What do you do on Friday evening? I listen to music.
B. What do you do on Friday evening? I watch TV.
4. Check the answer① B, ② A, ③ B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1. 听录音,跟读B. Let’s talk部分内容。

2. 把本节课学习的生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板书设计板书再设计Unit 2 My week
B. Let’s try B. Let’s talk
often park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
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here?
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
Me too.




附:相关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