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习作》的大体内容,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

2.能够按照规定的步骤完成一篇简单的习作。

3.能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习作》的内容。

2.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

3.完成一篇简单的习作。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相关内容。

2.黑板、粉笔。

3.学生作品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习作》。

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目的和
重要性。

2. 教学主体(30分钟)
1.老师讲解《习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是习作,习作的写作步骤等。

2.老师示范一篇简单的习作,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

3.学生根据示范,按照规定的步骤完成一篇习作。

4.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习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活动设计(15分钟)
1.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小组习作,体会协作和分享的乐趣。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作品展示。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写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和步骤。

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精彩习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包含了《草原》、《丝绸之路》、《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文章。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生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巩固。

在写作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问答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生字词卡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景观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你们对这些景色有什么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

2.能够读懂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文字。

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包括“明媚”,“潋滟”,“草”等。

4.能够运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境,读懂诗词文字,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教学难点:运用平仄、声音、意象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宝贝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诗呢?2. 学习诗词1.让学生跟读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讲解生字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诗词感悟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所描绘的场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和理解。

4. 课文赏析1.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 书写练习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2.帮助学生进行诗词的整体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读懂古诗的文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2.完成相关的生字词汇书写练习。

3.感悟诗歌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古诗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希望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教案是现在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都应该将教案准备好,以下是无忧文档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创设情境和有力的指导,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敢于、乐于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向对方诉说。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得当。

重难点:1、情境创设和情感引导,是否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和表达欲望。

2、学生对自己内心涌动的真实情感,是否能用准确而又丰富的语言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激趣。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说句心里话》的歌,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也可以跟着唱,想想你听到了什么?2、指名说。

3、是啊,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远离家乡,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然而,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他们也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也思念自己的亲人啊!这首歌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心里最想说的话,那就是——我也想家,我也有爱。

4、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里话吗?5、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吧。

(板书课题)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思考: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2、汇报交流:(1)你从要求中知道了什么内容?(说说心里话)(2)想一想,都是哪些情况下“没有机会说出来”?(距离远,难为情,对方不愿听……)(3)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都会有许多想向别人倾诉的话,心理话可以对谁说?(板书:对谁说)(课件)说什么:对老师说——感激;对妈妈说—恳求;对邻居叔叔——感谢;对小伙伴——劝告。

(板书:说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对诉说的内容没有限制)想一想:还可以说哪些方面的心里话呢?(4)再读要求,写好心里话最关键的要求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美丽的小兴安岭》和略读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和科学知识展开,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和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自然景物和科学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以及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文阅读材料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爬山虎、蝙蝠和雷达、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应能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能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于民间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讲解并理解课文中生猛虎的故事情节,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道理。

2.难点: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彩色图片资料3.课件制作4.小组讨论题目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讲解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于故事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于虎的印象,探讨虎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步骤二:学习课文1.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生猛虎的故事情节,重点讲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步骤三:课文分析1.讨论生猛虎为什么变得虚弱,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猛虎和毛毛虫的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差距。

步骤四: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题目:如果你是生猛虎,你认为你会怎么做才会变得更强壮?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五: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故事内容和教学要点。

2.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后的习题。

2.思考并写出一个关于生动虎变弱的寓言故事。

3.阅读一篇相关的民间故事,写下你的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民间传说和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

2.能够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调和停顿的位置。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拼音。

难点1.正确把握语调和停顿位置。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文。

2.学习: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

4.巩固: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展示自己的理解。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主朗读上节课的课文,教师进行评价。

2.导入: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新课文内容,提出学习目标。

3.学习: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互相合作完成。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的课文,并模仿课文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但部分学生在语调和停顿上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下节课计划增加口语练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通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包括4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珍珠鸟》和《两只鸟蛋》。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家庭生活,还有关于动物的描写。

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能朗读课文,流畅、准确;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4.能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关心老人,尊重长辈的情感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准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课文《谁最争气》2.生词:争气、可好3.核心知识点:理解课文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二、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观看相关视频,引出“争气”的概念。

2.课文学习: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生词学习:介绍新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课堂表现:请学生表演《谁最争气》片段,展示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理解2.写作活动:小结《谁最争气》故事情节二、教学过程1.复习与引入:复习前一节课学习内容,并引入写作活动。

2.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写作小结,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互相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讨论不同观点。

4.总结与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可以加强对于故事情节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要多加强生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是继“预测”策略单元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

整个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学会有效提问,提高阅读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每个“阅读策略单元”为阅读策略的学习提供了有层次的教学资源:单元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感知、了解、逐步学习“关键能力”的具体策略;略读课文,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综合应用阅读策略;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习惯养成。

学生经历了“规则辨认—尝试应用—独立应用—规则总结”的认知发展过程,是非常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从课程内容上看,这个单元属于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

从提问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以及《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理解来看,主要是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从选文性质来看,后三篇选文都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所指向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点明了主动提问在学习、阅读中的重要性。

语文要素强调了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从不同角度去让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前三篇精读课文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提问方法,尝试解并在决问题。

四篇课文的内在联系紧密,按“从全文和部分内容提问一从不同角度提问一学会筛选问题一迁移运用”的顺序推进提问方法的学习,训练目标层层递进。

本单元的阅读提示、随文旁批、问题清单、课文插图等教学资源和课文共同组成一个系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提示、指导学生学习提问方法,为学生掌握提问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故事情节奇妙,易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童话中五粒豆的不同命运,第五粒豆子的命运和生病小女孩之间的联系,都易于引发学生提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诗歌《放学后》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喜欢阅读诗歌。

3.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放学后》的内容和情感。

2.进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1.诗歌《放学后》。

2.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准备1.课文内容。

2.教案。

3.配套教辅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观察图片,展开话题,引入《放学后》的主题。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课内容铺垫。

二、学习诗歌《放学后》1.先读一遍整首诗,让学生听。

2.分段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背诵诗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情感体验1.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表达诗歌中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复述诗歌《放学后》。

2.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七、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中的诗歌《放学后》,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家里好好复述诗歌,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

2.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学会欣赏其中的美。

4.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规范整洁地书写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感受古诗词的美。

•规范书写课文。

2. 教学难点•对于人物名字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

•规范书写字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教师引导讨论。

4. 朗读古诗词(10分钟)教师朗读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其美,学生跟读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5. 书写练习(15分钟)学生开始书写课文,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正确的字体书写方法,帮助学生规范书写。

6. 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互相检查答案,并共同讨论不懂的问题。

7.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堂氛围和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诗歌创作或者讲故事,拓展学生对于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结合历史或地理知识,透过课文内容学习更多知识。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希望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具体的写作任务,也有指导性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考不深、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能够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有序、连贯、具体的写作。

2.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有序、连贯、具体的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表达清楚。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等方式,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写作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如何进行写作。

教师同时呈现相关的写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

教师选取部分习作进行讲评,总结写作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更多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进行写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写作方法,并强调观察细致、思考深入、表达清楚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写作任务进行练习,字数不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
2.讨论课文内容
3.组织小组讨论,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4.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5.带领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再现
四、教学步骤
1.热身: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导入课题:通过引入一幅相关的图片或通过短片播放引入课文主题。

3.课堂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共同拟定出新的故事情节。

5.课堂讲解: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逐句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6.课堂操练: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课文朗读和课文内容复述。

五、教学评价
1.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听取学生合作讨论的结果,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本节课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为教案内容,希术母们的使用课堂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草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一样享受阳光》。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教材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对他人关爱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祖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从课文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阅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阅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的主题,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态度。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句子。

3.作业纸:为学生准备作业纸,方便学生完成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呈现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second unit of the fourth grade Chinese(Volume 5)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教材说明:本教案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主要用途为提升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口语交际及表达技巧,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

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5 中彩那天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名言导入,直奔中心1、导人: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学习三一五自然段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自读三一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晶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b.品读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包括了《长城与运河》、《春夜喜雨》、《草原》以及《挑山工》四篇课文。

教学内容围绕“伟大的工程”这一主题,通过不同文体的文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如《长城与运河》中长城和运河的象征意义。

2. 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如《春夜喜雨》中的对比手法。

3. 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草原》中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牧民的敬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伟大的工程2. 重点词语:长城、运河、春夜、喜雨、草原、挑山工等。

3. 课文结构: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学生课后自主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伟大工程”的短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其特点。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多种动物图片。

2.学生提前观察家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写出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特点鲜明。

【教学过程】一、描述动物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这节课我们的习作主题是《小小“动物园”》。

(出示课件2)(板书:小小“动物园”)你对动物了解多少呢?动物也是有性格的,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特性呢?请同学说一说。

(出示课件3)指名说。

预设:(出示课件4-6)狮子:王者、威严、领袖、霸气、魅力;逆境中保持镇静、觉察力敏锐;内心柔软。

老虎:自信,权威,决断力高,胸怀大志,勇于冒险,企图心强烈,积极自信,不畏反抗与攻讦,有对抗性。

豹子:反应灵敏,热情,讲究效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了解到每个动物都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为后面的“用动物写人”埋下伏笔。

)二、指导审题,启发建立形象对接1.指导审题。

(出示课件7)出示文段及图片(出示课件8):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

”小红说:“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小兰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像一只大老虎。

”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教师指导:课本这部分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参考。

出示文段(出示课件9):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好了读给同桌听,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回家读给家人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

教师指导:课本这部分内容指出了这次习作的两个要点。

要点一: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写出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故事的情节,理解抒情诗的意境,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抒情诗的意境。

2.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描绘情感、情景。

2.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具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等。

2. 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引言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任务1.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诗歌内容,探讨抒情诗的意境。

3.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认识。

4. 拓展延伸请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诗歌或故事,并进行感悟和分享。

5. 归纳总结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课上学到的知识,写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九、教学记录记录学生上课表现、答题情况以及课堂讨论情况等,总结教学反思。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感受美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齐读课题,先理解“牢”,再理解“万年牢”。
二、初读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相互交流读后的体会。三、深入探究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
指导学生(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学习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知识链接
有关“彩票”的知识
教具学具
课件、情景音乐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冰糖葫芦》。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做人认真,实在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糖葫芦――万年牢
做生意――万年牢
做人――万年牢
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7、尊严
课型
精讲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A.什么叫正道?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小练习册和活页作业。
板书设计
7、尊严
哈默 用劳动来换取食物
杰克逊 善良、有智慧、懂得尊重人
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8 *将心比心
情感朗读,进一步体会哈默的骨气与毅力。
总结写作方法,交给学生写作技巧。
达标检测
讨论课题为什们叫“尊严”?从杰克逊和哈默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课后作业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朗读此部分句子。(相信父亲在拿起橡皮的时候心情一定是相当沉重的吧,读出父亲复杂的内心活动来。)
达标检测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库伯派人来开汽车了,一家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如果你是库伯,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妻子,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孩子,你会说什么„„
课堂小结
三、走近哈默,理解“尊严”。
出示阅读要求:
1、默读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最能体现哈默有尊严的语句。
2、抽生找读句子。
师:这三句话都是围绕人物的什么来写的?(动作、语言、神态)
3、生齐读这三句话。
哈默的这三句话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什么?(师板书:用劳动来换取食物)
再读读这三句话。
抓描写哈默的语句体会哈默的尊严。
学习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
知识链接
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及故事。
教具学具
课件、情景音乐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你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认真、实在、讲良心、不马虎……)
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达标检测
复述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所以同学们让我们诚实做人、诚实做事。
2、指名读写“K”字的话写“K”字代表什么?作标记的行为在干什么?擦“K”字是干什么?如果你是父亲,你作为一家之主,在面对这分大奖时,你在想些什么?
3、父亲多么希望那个K字不存在啊!带着这种心理,父亲开车去了。
师生合作读父亲开车的句子。指导读“神情严肃”读出心情的沉重。
4、我们来看,在得与失面前,谁的比重大?父亲得到车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失去信任、孩子的尊敬、快乐„„父亲不要车,又会得到什么?„„道义、信任、友情、家人的尊敬„„
1“拮据”怎么理解?读第一句:看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你能读出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吗?
2再读课文,还认识什么特点——富!你怎么理解?读母亲的话。母亲“常常”安慰家人,看出什么?还能体会到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母亲常说这句话。
三、
1、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板书:母亲——父亲~~~~~我()
1、有一位普通的母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含义深刻的话,一起读读。出示文中母亲说的话。
2、你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里吗?3、齐读课题:
中彩那天“中”该读几声?“中彩”是什么意思?
二、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自学后不理解的词语。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 注
这三句话,看我们从这三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交流并情感朗读:
4、快速阅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吃食物的?生阅读反馈。(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5、阅读第一自然段,找找描写其他难民的吃相的句子。
同学们,哈默得到的这些食物和其他难民们得到的食物一样吗?
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2、画出自己不懂得字词句。
3、质疑问难。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名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读词正音释义。
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3.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他学生补充
师小结: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另外,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教学设计
学校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达标检测
复述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近哈默,理解“尊严”。
课后作业
完成大练习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7、尊严
课型
精讲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哈默的故事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主备人
课题
5、中彩那天
课型
精讲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知识链接
有关“彩票”的知识
教具学具
课件、情景音乐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幸运的中奖也许就这一次,而在这一刻,父亲和我们都坚持了诚信做人,所以说这一时刻是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候。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提示:开展想像,把当时“我们”家里各自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