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合集下载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常见的行为之一,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理解和有效管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非常重要。

本观察报告旨在对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为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干预和支持策略。

二、观察目的和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主动伤害他人、破坏他人财物或意图伤害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常常是由于情绪失控、语言表达不充分以及社交技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幼儿的需求,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三、观察方法和过程本观察报告使用观察法和记录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为某中班幼儿园中的10名幼儿,观察时间为1个月。

观察过程中,教育者详细记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形式、触发因素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行为策略。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数据显示,被观察的10名幼儿中,有6名幼儿展示了攻击性行为,平均每个幼儿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为5次。

其中,非物理攻击(如推搡、咬人)占总攻击性行为的80%,物理攻击(如打击、撞击)占20%。

2. 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观察结果显示,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情绪失控、争抢玩具或物品、与他人产生冲突、遭受欺负或挤压等。

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互动以及总体环境中的变化对攻击性行为的呈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 语言和行为策略的运用教育者通过观察和干预,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语言和行为策略,以减少和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教育者试图引导幼儿用言语表达需求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提供合理的规则和边界,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五、干预和支持策略基于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干预和支持策略:1. 建立积极暗示和表扬机制。

通过积极暗示和肯定幼儿的积极行为,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展示。

2. 提供适当的替代行为策略。

拓展资源: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拓展资源: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观察问题的提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本报告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及分析,希望帮助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幼儿攻击性行为并共同改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二、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根据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幼儿改掉攻击性行为。

观察对象及个人情况简述:中班幼儿豆豆,四岁半,女。

家里有爸爸妈妈和豆豆,家里的大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大家都很宠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特别是妈妈。

豆豆是一个文静,爱撒娇,不太爱说话的小女孩,每天都是由妈妈接送来幼儿园,每次妈妈来接的时候就跟妈妈撒娇。

观察地点:见习时的幼儿园观察时间:见习那两周观察记录方法:个案观察,直接观察法,轶事记录法观察行为:攻击性行为三、观察记录:在见习两周的时候曾看到这样的例子。

观察一:有一次老师在组织《面具晚会》活动,当我给幼儿发面具的时候,豆豆看到身边的乐乐拿了一个与她不一样的面具,她就身体扭过去,二话不说就想抢夺乐乐手里的面具,这边的乐乐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两人就争夺了起来,这时豆豆为了拿到面具二话不说的就打了乐乐一把掌,并把面具抢到手。

当老师看到情形,走过去要求豆豆向乐乐道歉,并将面具还给乐乐,这时的豆豆才不情不愿地把面具还给乐乐。

当妈妈来接的时候,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妈妈,妈妈却说:“不可能,我女儿从来不打人的啊,都很听话啊。

在家里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一直都很乖的啊,怎么会打人呢?”观察二:下午区域活动,每个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

有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她看得开心时,豆豆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前言攻击性行为(侵犯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幼儿逐步学会了控制攻击性行为。

婴幼儿期的这种早期攻击性行为,是日后侵犯、欺负,乃至伤害的最早雏形,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被侵犯者的自尊、情绪、学业等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而且对于侵犯者而言,也可能会导致日后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个体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影响其对问题的态度,从而又进一步影响了个体将会采取的行为。

幼儿期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必然会对其青年期或成年期造成巨大影响,也与其日后的攻击性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报复性攻击是稳定的。

本次观察特别关注的是在不同条件的侵犯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另有研究表明,男孩的各种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多,他们无论是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行为倾向上,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且此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男孩很容易在受到攻击后采取报复行为.他们对侵犯行为进行反击是女孩的两倍;而女孩在受到攻击时则有的哭泣、退让,有的向老师报告.而较少采取报复。

男孩子还经常怂恿同伴采用攻击性行为,或者亲自加入同伴的争斗。

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还有更多的言语攻击。

因此,本研究同时也将探讨这种性别之间的差异。

是否在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上也存在。

二、研究过程1.研究方法:观察法2.观察对象:机关幼儿园中(七)班幼儿,男幼儿18名,女幼儿12名,共计30名幼儿。

3.观察时间:每周二上午,连续4周。

4.观察维度:中班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条件、方式。

三、研究结果表1 中班幼儿不同攻击条件的统计表表2 中班幼儿不同攻击方式的统计表由表1可知,幼儿在未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较少,在受到言语侵犯的情况下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其次,在受到身体侵犯的情况下发生的攻击性行为最多。

说明幼儿已经对攻击性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动机有了一定的认识。

关于中班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攻击性行为观察分析报告

关于中班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攻击性行为观察分析报告
二、 观 察 方法 、 对 象 及 时 间 ( 1 ) 方法 : 事件取样 法。幼儿攻击性行为事件发生时便开始

起玩
次数





在攻击性行为发生后 , 幼儿多表现为继续活动 ( 共 l 3 起) , 很少有幼儿哭 泣( 仅 2起 ) , 幼儿在 自由活动时 间发生 摩擦较 为 频繁 , 争执极少 , 所 以幼儿往 往不会过 于放 在心上 , 会 很快地参 与到活动中。 综上所述 , 在 自由活动时间 内, 幼儿易产生 攻击性行 为 , 其 中重要 的一个 原因是场地 、 材料 限制 , 幼儿 极易为此产 生摩 擦 , 提议教师可尽可能地 为幼J L O :  ̄ 设 良好 的环境 。 那么 , 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到底是什 么呢? ( 1 ) 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孩子感 到安 全是 特别重要 的。如
次数 4 l 4 l 4 l 1
从 上 表 可 见 ,引 起 幼 儿 发 生攻 击 性 行 为 的原 因 ,多 为 争抢
( 包括抢书籍 、 凳子 、 玩具 、 场地 ) 共 1 3 次。 该班 的场地较小 , 午饭 后都挤 到教室 门前 的走 廊上 , 每人一条凳子 , 可 以阅读 , 或玩各 自的玩具 , 但 玩具和书籍数量 有限 , 常常使幼儿为此产 生争执 , 继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编号 , 记 录到儿童一栏 中: 行 为发生时间一栏所记录的是幼儿攻 击性行为开始发生 至结束这一段时间 :在行为背景一栏 中主要 记录行为发生 的原 因 :在过程一栏 中记录行为事件发生的全过
程: 在 性 质 一 栏 中记 录 的 是 该 行 为 发 生 后 , 幼儿 间的表现行 为 ,
幼儿 攻击性 行为是 指幼儿 向他人 的身体 或语 言 的攻 击表 现。 攻击性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儿童行 为问题极其重要的表现 , 历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中班幼儿园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园所的安全是一种挑战。

本文将以一个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报告为基础,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

1. 行为观察背景:观察对象:姓名为小明的3岁男孩观察日期:2021年5月1日至5月10日观察地点:某幼儿园中班教室2. 行为观察结果:从观察期间的行为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明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

这些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接触:小明常常用手部、脚部对其他幼儿进行推搡、踢打等身体接触行为。

(2)言语攻击:小明在和其他幼儿争夺玩具或者争吵时,会不愿和平地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辱骂和威胁的言语攻击。

(3)物品破坏:小明经常拿起玩具、绘画工具等物品撞击墙壁、地面或者故意破坏他人的作品。

3. 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幼儿在中班阶段仍在发展情绪控制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冲突,可能会通过攻击来发泄情绪。

(2)资源争夺:幼儿对于玩具和其他资源的所有权意识仍不成熟,经常因为资源争夺而产生攻击行为。

(3)模仿他人行为:幼儿容易模仿周围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同伴,尤其在集体生活中,这种模仿行为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4. 帮助幼儿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方法: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1)情绪管理培养:通过情绪识别游戏、情绪表达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2)资源分配:在幼儿间资源争夺时,引导幼儿通过分享和合作解决冲突,充分认识到共享资源的重要性。

(3)示范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积极引导幼儿模仿积极的行为模式,加强正面行为的引导。

(4)冲突解决技巧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案例讨论等方式,教授幼儿有效的冲突解决技巧,如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等。

中班破坏行为观察研究报告

中班破坏行为观察研究报告

中班破坏行为观察研究报告中班破坏行为观察研究报告介绍中班破坏行为观察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中班幼儿园学生的破坏行为的类型、频率、原因和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进行,观察对象为一所幼儿园中班的学生。

观察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五进行一次观察,观察范围包括幼儿园的课堂和室外活动场所。

观察员记录每位学生的破坏行为的类型、频率和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其他学生和环境的影响。

结果破坏行为的类型根据观察结果,中班学生的破坏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打翻物品:包括故意将书本、玩具等物品打翻。

2.抄袭行为:即幼儿模仿他人的破坏行为。

3.刻意破坏物品:有的学生会故意划伤桌子、椅子等物品。

4.冲撞行为:表现为主动与其他学生发生冲撞。

5.投掷物品:幼儿会故意将物品扔向他人或墙壁等。

破坏行为的频率在观察的一个月时间里,共计观察到中班学生的破坏行为842次。

根据频率统计,每位学生平均每周表现出5次破坏行为。

破坏行为的原因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中班学生的破坏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不满情绪:部分幼儿在遇到困难或不满意的情况下会通过破坏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2.模仿行为:幼儿园是一个社交环境,一些孩子会模仿其他学生的破坏行为。

3.探索欲望:中班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破坏行为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4.精力过剩:一些孩子可能因为精力过剩而表现出破坏行为,他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释放能量。

破坏行为对其他学生和环境的影响观察发现,中班学生的破坏行为对其他学生和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包括:1.拖慢学习进度:破坏行为会中断课堂秩序,使教师难以维持学习的专注和积极性。

2.伤害他人:一些破坏行为可能伤害到其他学生,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3.损坏物品:破坏行为导致物品的损坏,增加学校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4.倒逼行为: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害怕被破坏而变得不敢主动参与活动,抑制了他们的发展。

中班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

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幼儿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还可能对其他幼儿造成伤害和不良影响。

因此,对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观察对象本次观察的对象为中班的具体班级幼儿,共X名,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

二、观察时间和地点观察时间为具体时间段,观察地点为幼儿园的教室、户外活动场地等。

三、观察方法本次观察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和事件取样法。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及时记录下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信息。

四、观察结果(一)攻击性行为的类型1、身体攻击推搡:在排队、玩游戏等过程中,幼儿会突然推搡其他幼儿,导致对方失去平衡或摔倒。

拍打:用手拍打其他幼儿的身体,如头部、背部等。

踢踹:在争吵或争抢玩具时,会用脚踢踹对方。

2、言语攻击辱骂:使用不文明的语言辱骂其他幼儿,如“笨蛋”“傻瓜”等。

威胁:对其他幼儿进行威胁,如“我要打你”“我不和你玩了”等。

3、物品攻击扔东西:在生气或不满时,会将手中的玩具、书籍等物品扔向其他幼儿。

(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在观察期间,共观察到X次攻击性行为,平均每天发生X次。

其中,男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

(三)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境1、争抢玩具当多个幼儿同时想要玩同一件玩具时,容易发生争抢和攻击行为。

2、游戏冲突在进行游戏时,由于规则不明确或意见不合,导致幼儿之间发生冲突和攻击行为。

3、受到挫折当幼儿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如无法完成任务、受到老师批评等,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情绪。

五、原因分析(一)家庭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些家长则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以攻击他人来解决问题。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观察目的:本次中班观察的目的是记录幼儿的攻击行为,并思考如何用爱转变这种行为。

观察环境:中班的幼儿园教室,有15位幼儿参与观察。

观察日期:2024年10月10日观察时间:上午9:00-11:00观察记录:9:00-9:30: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观察到两位男孩存在攻击行为。

A和B正在搭积木,A突然拿起一块积木砸向B。

B躲闪不及,被砸到手上,疼得哭了起来。

9:30-10:00:我和另一位老师召集了所有的幼儿,进行了一次小组讨论。

我问幼儿们:“大家知道为什么不能攻击别人吗?”一位女孩举手说:“因为会伤到别人。

”另一个男孩接着说:“我们要用温暖爱心对待别人。

”我夸奖了他们的回答,并提醒大家要互相帮助和关心对方。

10:00-10:30:在集体活动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场互动游戏。

每个幼儿都有一个球,他们要将球传给其他人,不能攻击其他人。

一开始,有几位幼儿还是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但随着游戏的进行,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用温和的方式将球传给其他人。

10:30-11:00:我们进行了一场绘画活动,每个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观察到C和D两位男孩在争夺一支彩笔时发生了冲突。

C想要拿走D手里的彩笔,D不同意,于是他们经历了一段争执。

我迅速过去阻止了他们,并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我提议让C和D一起合作,用同一支彩笔画一副画。

他们不再争夺彩笔,而是共同参与创造,这样他们的冲突就化解了。

思考与总结:观察中我发现,幼儿之间的攻击行为多是源于对物质的争夺和对自己权益的捍卫。

他们还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

因此,我认为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育幼儿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到攻击会伤害到别人,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2.提供合适的解决冲突的方法。

在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班幼儿打人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打人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打人行为观察记录近期观察到中班幼儿之间出现了打人行为,特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

通过观察,我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打人行为主要发生在午休时间或者玩耍时。

在午休时间,部分幼儿因为睡眠不足或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打人行为。

在玩耍时,幼儿们可能因为争夺玩具或者其他资源而发生冲突,导致打人行为的发生。

打人行为多集中在个别幼儿身上。

通过观察,我发现有几个幼儿容易出现打人行为,他们可能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爱或者面临一些挫折,导致他们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这些幼儿在与他人互动时,缺乏充分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择了打人这种消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情绪。

第三,打人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

除了睡眠不足和情绪不稳定外,幼儿打人行为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幼儿可能在家庭环境中观察到了打人行为,学会了模仿;或者他们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而选择了打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幼儿的打人行为。

建立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友善意识和互助精神,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减少冲突的发生。

加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

第三,注重家园合作。

我们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协调并解决问题。

同时,还可以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幼儿,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及时干预和处理打人行为。

当发生打人行为时,我们应立即制止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例如,可以让打人的幼儿停下来,与其进行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倡导他们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打人行为的原因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相信,在家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的打人行为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

这些行为不仅给其他幼儿带来困扰,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进行观察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我将以一位3岁幼儿小明(化名)的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小明是我们班级的一位活泼可爱的男孩,但最近几周却出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

在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搡、打闹,小明经常在与其他幼儿接触时出现推搡、打闹的行为,尤其是在争抢玩具或者抢夺食物时更为明显。

他会用手推搡其他幼儿,甚至出现打人的情况。

2. 咬人、抓人,除了推搡和打闹,小明还会出现咬人、抓人的行为。

当他情绪受到挑衅或者不如意时,会情不自禁地咬其他幼儿的手或者抓其他幼儿的脸。

3. 撕扯物品,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小明还会出现撕扯物品的行为。

无论是书籍、玩具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引起他兴趣,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撕扯损坏。

以上观察记录显示,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的身体和财产的侵害上。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正常活动,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改善这种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及时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家庭教育情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小明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提高他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班级中进行相关教育活动,让所有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记录和相应的干预措施,我们相信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会得到改善,他将能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与其他幼儿和睦相处。

总之,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只有通过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改善攻击性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中班观察记录《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观察记录《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参赛作品名称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观察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观察日期:XX年XX月XX日观察地点:XX幼儿园中班观察时间:上午9点-11点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中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攻击行为,并通过爱的引导和帮助,转变其攻击行为,促进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的健康发展。

观察内容:1.10点-10点30分:自由活动时间在自由活动时间中,我注意到一位幼儿小明对于其他幼儿的玩具表现出攻击行为。

当小明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其他幼儿拿走时,他会用力地抓取并尝试夺回,甚至有时候会推搡其他幼儿。

这种攻击行为导致其他幼儿感到惊恐和伤害。

2.10点30分-11点:集体活动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中,我观察到小明对其他幼儿的攻击行为更加明显。

当整个班级坐在一起参加老师的音乐活动时,小明经常会主动走到其他幼儿身边进行推搡,并且对于其他幼儿的抱怨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观察记录:根据对小明的观察,我注意到他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无法适应与其他幼儿共享资源的情况。

他对于个人玩具的控制欲过于强烈,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理解。

除此之外,小明的攻击行为可能也与他内在的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的表达有关。

幼儿教师的介入和引导:在观察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小明转变他的攻击行为。

1.倾听和沟通:我主动与小明进行对话,聆听他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鼓励他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通过攻击行为来表现。

2.模仿和角色扮演:我与小明一起模仿冲突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示适当的解决方法。

例如,当他想要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时,我们一起演示如何请求并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回应。

3.多元化资源:为了减少冲突和攻击的可能性,我增加了班级中的资源多样性。

通过提供足够的玩具和材料,尽量避免幼儿之间的争夺。

观察结果:经过几次观察和引导,我注意到,在与小明的沟通和引导中,他的攻击行为出现了显著的改善。

他更多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并分享资源。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中班第一学期,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用手去敲打身边小朋友的大腿、手臂,扯女孩子的辫子,或拉扯小朋友的衣服,也会用脚踢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使劲摇晃其他幼儿。
根据锡锡半年来的行为我发现:他过多的行为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力,他是想和其他人成为好朋友,只不过方式方法有些不恰当而已。那么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把他的正能量很好的传递给别人,也让大家发现他的闪光点。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锡锡妈妈反应说锡锡逐渐变得温和、宽容、冷静了,攻击行为在锡锡身上明显减少了。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在成人的努力下,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健康快乐地成长。
采取措施
中班第一学期:
利用他动手能力强、乐于助人的特点,帮助其他小朋友做一些小手工作品等,孩子们慢慢的发现了锡锡除了会让大家觉得头疼外,有时也会让大家惊喜。
中班第二学期:
在《指南》的指引下,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帮助锡锡家长改变其“有求必应”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辅助其家庭成员建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其次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导锡锡观察同伴的感受,学习为同伴着想,尝试尊重别人的感受。诚然,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结合各种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使锡锡意识到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与人相处要宽容、谦让、共享与合作;有时给他提供一些替代的发泄工具加以引导,比如体育运动、手工活动等适时引导锡锡进行恰当的情绪倾泄和行为发泄,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用爱转变幼儿的攻击行为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对象锡锡 Nhomakorabea年龄段/班
中班
观察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7月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观察记录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观察记录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
的个案观察记录汇总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单培培
一、个案情况介绍
李晓正,20XX年11月2日出生,独子。

其父母在乡镇工作,其父是机关职员,母是教师,无老人同住。

孩子父母由于工作关系,接送孩子都需朋友代劳,与教师交流甚少,致使对孩子的教育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XX年8月20日——11月20日。

三、存在的问题(个案观察记录)
1、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伴交往不良。

在幼儿园,孩子经常与同伴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小朋友们不喜欢和他玩。

2、认死理,不理会规则,总是按自己意愿行事。

3、想象当成现实。

4、时间概念模糊。

个案观察记录(一)
场景一:
结构区里,孩子们都在玩玩具,晓正看着韩靖凯玩的的
管状玩具挺好玩,二话不说,就去抢,结果韩靖凯跑来告状。

场景二:
中午起床的时候,李文超抢了晓正的鞋子压到肚子底下,李晓正二话没说,朝李文超的脸上抓去,李文超顿时成了大花脸。

场景三:
站队做操了,孩子们纷纷找到了小伙伴牵手,可没有人愿意和晓正牵手,原因是他喜欢打人,晓正想和笑然牵手,可笑然和袁宏宇牵手,不和晓正牵手,只见晓正什么话都不说,而是使劲压他俩胳膊,让他们分开。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

这些行为不仅给其他幼儿和老师带来困扰,也可能对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因此,及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有效地帮助幼儿克服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案例一,小明(化名),3岁,男。

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观察者,XX老师。

观察内容:1. 小明在自由活动时间内,频繁出现推搡、打骂其他幼儿的行为,尤其是在争抢玩具或游戏道具时表现更为明显。

2. 当其他幼儿试图与他沟通或者制止他的行为时,小明会情绪失控,大声哭闹,并继续进行攻击性行为。

3. 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并非针对特定的幼儿,而是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出现,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和情绪失控。

分析和建议:从观察内容中可以看出,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主要集中在争抢玩具或游戏道具时,这可能与他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玩具和游戏道具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幼儿之间争抢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加强对小明的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3. 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及时进行幼儿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引导他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再次发生。

总结:通过对小明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也提醒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中班行为(经常动手去弄其他人)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中班行为(经常动手去弄其他人)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中班行为(经常动手去弄其他人)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记录:
1. 孩子在幼儿园中班经常动手去弄其他人,包括推搡、打击或者其他身体接触。

2. 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不仅发生在特定场合,还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

3. 被动手的对象包括同学、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4. 动手行为通常伴随着愤怒、沮丧或者是其他情绪的表达。

分析:
1. 这种行为可能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他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动手可能是他认为可以解决问题或者引起他人注意的方式。

2. 孩子可能在发展社交技能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他可能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或者解决冲突。

3. 孩子可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 孩子可能缺乏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需要引导他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和边界。

针对这种行为,建议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
1. 提供情绪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孩子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引导孩子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提升他的合作能力、分享意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 创建一个安全、支持和尊重的环境,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互动。

4. 教育孩子关于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帮助他发展良好的道德观念。

5. 理解孩子的个别需求和背景,为他提供特殊支持和关注。

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和家长应当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幼儿攻击性行为教研记录(3篇)

幼儿攻击性行为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近年来,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园特开展此次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的1. 提高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识,明确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2. 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3. 培养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研内容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表现2.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四、教研过程(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经常打人、咬人,与其他小朋友关系紧张。

2. 案例二:小红在幼儿园因玩具被抢而情绪失控,用石头砸其他小朋友。

(二)教师讨论1. 分析案例:针对以上两个案例,教师们分别从幼儿个体、家庭环境、幼儿园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2. 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教师们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提出以下预防和干预措施:(1)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情绪管理能力;(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3)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4)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三)专家讲座1. 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2. 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们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享自己在预防和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2. 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研成果1. 教师们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预防和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能力。

2. 幼儿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表三篇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表三篇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表三篇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爱打人的珊珊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塘沽一幼
观察目标
通过观察,帮助幼儿矫正其攻击倾向行为
观察对象
珊珊
年龄段/班
中班
观察时间
教育活动后的饮水时间
观察分析
案例中的珊珊小朋友经常因为蛮横、,不与同伴协商以及凡事只想自己不顾别人而与同伴发生冲突,通过对案例的观察、记录及分析,教师认为导致该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莱孜娜是我们班中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幼儿,而且长得比较胖,导致做事动作都很缓慢,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莱孜娜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导致她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进餐时不能自如的掌握用小勺的技能,她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她吃饭时对她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她长期由奶奶喂养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督促进餐过程中,她还是能自己独立进餐的,只是进餐速度比较慢。
获取成效
经过半个月的教育,莱孜娜小朋友吃饭不挑食,吃饭时很自觉,而且速度也明显快了,脸色也好看了,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满意,都说孩子在幼儿园很放心,还经常向我们请教有关教育的问题,教养观念有所改变。
获取成效
1、珊珊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的问题严重性,和老师主动配合,
共同改掉姗姗爱打人的习惯。
2、通过老师的帮助、表扬和鼓励,姗姗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逐渐进步,性格也变得越累越开朗了。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1.培养幼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自理能力
2. 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班案例观察记录

中班案例观察记录

中班案例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作品名称多动、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观察目标,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第一文件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个案观察记录观察时间:某某某某年某月某日。

观察场所:教师。

观察幼儿:某某。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饮食情况,培养幼儿喜欢蔬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实录:中餐时间到了,孩子们自然地吃,一个接一个地像狼一样,吃得很香,我们在眼里很快乐。

但是,有些孩子不喜欢蔬菜,只是喝汤吃肉菜,我们两个老师开始我们全身的解数,不断说明吃蔬菜的好处,不断鼓励他们,效果还不错,大局部都吃光了(:中班案例观察记录)。

只有嘉和一个不吃蔬菜,肉菜不断吃,饭喝精光,怎么哄也没用。

案例分析: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优越,衣服伸手,饭张口,饮食不定期定量,家长们在孩子的饮食方面追求高营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长期以来给孩子们带来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中班幼儿理解力差,胆小,就像嘉和孩子一样(/wlit-73-1.html"target="_blank">游戏和说教相结合的形式,初步了解幼儿吃饭的重要性和简单的吃饭方法和挑食的缺点。

为了让幼儿在吃饭时更加自觉,我可以让他们竞争,互相学习,刺激和提高注意力,每天愉快地吃自己的饭。

措施::措施:1.鼓励孩子做饭前效劳。

孩子天生就对饭前的准备感兴趣,我们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活泼的本能,帮助他们摆桌椅、菜肴、勺子,在家做菜时拿调味料等,应对自己参加劳动收入的成果,孩子当然会有食欲。

2、忌食前剧烈运动。

3.营造饮食时的和谐气氛。

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威胁、骂或者用别的方法惩罚孩子。

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

我们应该善于营造饮食中的快乐气氛,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和快乐。

4、给孩子用心的暗示。

吃饭的时候,我们要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边吃边称赞好吃!我们都喜欢吃。

孩子得到用心的暗示后,积极模仿。

5.为孩子树立模仿的典范。

教师、家长进行中班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方面 问题的访谈记录

教师、家长进行中班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方面 问题的访谈记录

教师、家长进行中班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方面问题的访
谈记录
访谈时间:
XX月XX日
访谈对象:
XXX
访谈教师:
李老师刘老师
幼儿在园情况:
XXX是我们班中攻击性行为比较多的孩子,当他与同伴产生摩擦时,他一般不会用语言去进行交流,而是马上用动作来表示,因此他经常会对同伴拳脚相向,经常有孩子来告状说他打人。

经过分析,我感觉是因为他语言发展不是特别好,性格也比较急噪,所以造成用打人这种最直接的发来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

访谈过程:
我和唐其妈妈交流了很多次,希望通过家园的共同教育,培养他遇到问题用商量的办法来解决的好习惯,唐其妈妈也表示会努力配合他养成好习惯,在幼儿园与同伴友好相处,改变他的人际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要求家长配合情况:
请家长能够根据本班教学在家引导孩子,针对幼儿主观、不听从劝导的习惯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古丽再排尔喜欢游戏,每次游戏她都非常兴奋,但她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她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她当组长、裁判或小老师的角色,从而逐渐让她学会约束自己。
5、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多动、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观察对象
3-2015.04
观察分析
1、区角活动
早饭过后,古丽再排尔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图书区进行活动。今天叶伟华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古丽再排尔走过去抢叶伟华的图书.因叶伟华抓住图书不放,古丽再排尔就在叶伟华的脸上咬了一口,她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教学活动
在集体教学活动(分享阅读)中,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古丽再排尔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古丽再排尔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却支支吾吾。
3、区角表演游戏。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古丽再排尔选择了医院,她拿着一件医生服对小朋友说:“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医生。”这时,古丽再排尔发现晨晨和悦悦为了争护士角色互不相让,于是她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护士。”晨晨输了,但她不认输,要再剪一次。古丽再排尔一步上前去抢晨晨手中的服饰,晨晨不给她,她就用力一推,将晨晨推倒在地,并把服饰给了悦悦。
获取成效
1、通过近两个月的家园共同教育,古丽再排尔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她也很认可,推荐他当组长、小老师等。这不断足使她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取得更大的挂步。
2、在集体教学或区角活动时,古丽再排尔学会了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或教学材料,也不会再用武力解决事情了,自从她学会了谦让,班里的小朋友都爱跟她玩耍了,下午接园时也很少听到班里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告状说,古丽再排尔打他们了,所以孩子在表现上教师也要有所改变,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采取措施
1、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一定具有溺爱型,不舍得管教孩子,放任自流,只有家长与教师两者相互教育才会有成效。
2、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古丽再排尔提供活动的机会,让她有事可做,使她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3、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古丽再排尔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她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她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