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心理学论文AS1001123 梁思莉

“穿越”文学现象的文学接受心理分析

摘要:这几年“穿越”现象以自身新颖的题材和浪漫奇幻的情节成为一种潮流,“穿越”现象与接受“穿越”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穿越现象是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同时也契合了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并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心理期待,且能唤起大众的内心情感。而接受者在欣赏“穿越”现象时,主体的情绪、情感的作用也是显要的,同时,穿越以其自身的魅力会改变接受者的自性或人格。

关键词:穿越热、审美心理时空、心理图式、情感因素、心理期待、自性

这几年的穿越小说、穿越影视特别火爆,“穿越”现象成为一股潮流。穿越小说更是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集成了玄幻、历史和言情三大小说类别的要素,自成一派。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情情爱爱多为主线。尤其是随着电视剧《宫》、《神话》、《步步惊心》等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穿越文学的浓厚的兴趣。

穿越文学,重点在于这个“穿越”,并且人们对于穿越文学的喜爱也源于这个“穿越”,此“穿越“不同时代之间人物的穿越,大多数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一种现象。像穿越小说作为当今网络小说的一大类别,其通俗性与大众性是显而易见的,读者阅读穿越小说多以消遣娱乐为主。穿越小说能满足读者对于美貌、年轻、财富、俊男美女、爱情、权力、地位等等的幻想,为读者创造了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穿越作品涉及的历史与古典文化也满足了部分读者的古典情节。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古代同现代思想的并立与对立,这些元素提升了穿越作品的魅力,为读者创作了新的阅读体验。

那“穿越”热背后的文学接受心理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就是我要探讨的关于两者的关系。

1、穿越现象是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接受者在欣赏穿越文学的时候也是离不开自身的审美心理时空这一表象的。

一切认识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时空这一心理框架,那么,艺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认识活动也不例外。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有赖于审美主体相应的心理时空即审美心理时空。那什么是审美心理时空呢?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内化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具有主动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与主体的心理内容的作用。而接受者在欣赏穿越小说或者穿越影视作品的时候,也是离不开审美心理时空这种时空表象的。“穿越”故事里的时间是可逆的,展现的是不同于当下时空的生活,或者回到古代演绎浪漫宫廷戏,或者穿到未来上演科幻惊险历程,这都契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时空这一结构。我们知道,客观时间本来是一维的,正如我们的古人所感慨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样。但是,很多小说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时间描写却是倒叙、插叙、跳跃省略等,更有甚者,在意识流作品中,主人公在意识流的流动中进行种种回忆、联想、内念、梦幻,过去的经历与未来的憧憬盘根错节,犬牙交错,而穿越作品中的时间描写更是可逆的,接受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心理时空,那么在阅读或欣赏这类文学现象的时候难免会产生隔膜。

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日常认知心理时空是人们现实时空的存在方式,审美心理时空则是人们理想的存在方式。审美心理时空消除了自然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外在性,成为审美主体能动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生动体现。在审美心理时空中,主体可以超越和突破客观时空的束缚,进入自由的精神领域或精神境界中去。而穿越作品本身营造了一个自由穿梭的时空和意境,可以说是人们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接受者只要跟随那些精彩的情节起伏就好。

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以至于觉得时空问题十分普通、十分熟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古往今来,人们并未完全消除对时空的陌生感。尤其是在古代,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间断与联系等问题,在人们的意识中产生了种种神秘的体验。一言以蔽之,人类在现实时空中产生了强烈的异己感。人的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与宇宙时空的无限存在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于是,人们渴望征服时空、驾驭时空,这激发了人们的时空意识由现实领域向审美领域迈进。而穿越现象正是人们为超越现实时空而创构出的一个自由的精神时空即审美时空。

2、几乎每一个穿越故事里都隐含着一个人类所希冀的神话。“穿越”之所以成为潮流,必定是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期待。穿越现象能被大众接受,跟接受者的心理图式或具体来说跟他们的情感因素有关。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体验的阐释者,接受主体便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没有接受主体的参与和响应,任何艺术活动都是潜在的甚至是不完整的。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艺术家原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但他们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机械的被动接受,他们的艺术接受过程正是艺术家原体验的接受和升华。

接受者欣赏穿越文学作品也是体验的二度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存在着一个接受心理图式。心理图式在接受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接受主体的图式在整体的结构上也不例外地是多种心理因素的一种特定组合,而且,作为一种整体存在的心理图式,它一旦形成就将无所不在地表现它的存在与作用。但是接受的心理图式不是一次恒定的组合,它可能消解、变形或者削弱。无疑,情感正是以一以贯之的意义成为唤起和整合图式的必然变量。在艺术接受中的主体投入,总是以一种情感的自律化(即形成和维持自觉、由衷的态度)为必要条件,并且始终贯穿于接受过程。那么,接受者在欣赏“穿越”作品的时候,也是以一种由衷的愉悦的主动情感去接受的。并且往往是情感愈是丰富,表象的活动范围也就愈大,而无穷多样的表象是主体对于艺术对象的自由反应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接受主体对“穿越”题材越感兴趣,并投入更多的情感,那穿越这种现象也会满足接受者的各种想象,即表象因素。

而艺术对象的某些特殊意义(诸如隐喻、象征和神话因素等),只有在情感参与其中的反应里才能真正确立和升扬。具体的说,主体出乎内心的情感一旦被唤起,它就可能较为充分地引发大脑中繁复多姿、鲜灵活跃的表象因素。而穿越题材的文学现象,题材新颖,情节浪漫,带有神话、象征因素等,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时空,即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比如金钱、地位、权利等等反而在穿越故事里一般都可以得以满足,可以说“穿越”消除我们内心的紧张状态和给予观者解脱的机会,而这也是穿越能够吸引大众的原因。

3、在“穿越”接受中,接受者会进行自性或人格的重塑。接受和自性始终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在心理学的视野里,自性问题更是一种人格或个性的问题,它具有稳定性、内在性、一致性等特点。

由于艺术中的情绪、情感往往具有不断变动和转化的可能性的特点,艺术在情感的多样和丰富上远远超过个体在现实中摄入的相对狭窄、碎片化的情感图谱。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中的情感的含义愈是复杂,接受者内在世界中情感的界限(如爱与恨的界限)被改变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艺术并不珍视单向度的情绪和情感,它更追求重重交织、“欲说还休”式的情感。而穿越文学即影视作品正是这样,具有丰富多样的情感,追求意味深长、百感交集的体验,因此,“穿越”有力量把观者从单薄甚至麻木的情感状态拉向另一种深沉而敏感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需要把握好,否则过度了会走到反面,如有些小孩子会盲目地模仿穿越而做出危及生命的傻事。

参考文献:《文艺心理学教程》

《浅谈穿越文学的发展》——第一论文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