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审美相似律

审美相似律是以存在于原始思维中的那种广义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的。它是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遵循的独特心理规律,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它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关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标示着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形象范式

是掩藏于现象形态之后,因而不易在创作与阅读中发现的一种艺术范式形态。形象范式是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和艺术形象特殊的内在结构,能体现出艺术独具的内在性质。形象范式既具有表象的抽象性,又具有情感性、充盈性和个异性。

3、显动机

创作显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宣

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便是显动机的主要内容。

4、动机冲突

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

5、内在形式

又叫审美意象,它是艺术家的心理体验与艺术品的外在形式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是指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以及其他审美活动中主体脑海里活跃着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形象。

5.同形性: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6、潜动机

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潜动机的主要特点是驱动性和潜在性。

7、内觉体验

“内觉”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的术语,指的是那些不能用形象、语词、思维和任何动作表达出来的“无定形认识”,亦即非语言的、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认识。内觉是一种深层心理状态,不

可能获得直接显现,人们只能通过它的转化形式去推测它的存在。对那些深层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叫内觉体验。内觉体验虽然是创作主体对深层心理的把握,但其中也包含着高层心理因素,它不是纯粹的生理本能,而是包含着不同层次心理因素的综合体。

8、动机簇

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其来源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它们汇通于同一创作活动,便构成既矛盾又趋同的创作动机。动机簇是统一的,因为各个子动机暂时联合,为同一创作活动服务;又是冲突的,因为各个子动机内涵不同,背后蕴蓄着不同的力。

9、癫狂状态

指艺术创作中,当创作主体的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此时,创作主体进入了如痴如醉、物我不分、意不由己,情难自禁的非自觉创作的精神状态。

10、艺术沉思

艺术沉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之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的

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

二、简答题

1、简述癫狂状态的心理特征。

作为艺术创作中的奇特性创作现象——癫狂,从心理学上来阐释,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它包括了化学激活、神经激活等整个有机体内部器官和效应器官的活动。癫狂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心理活动,至少有两种心理特征:一是以激情的强化为标志。激情,是一种迅猛勃发、激烈而短暂的情感。激情的发生往往是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这种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有主客观条件作为基础的。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适宜刺激。另一方面是自身条件的适宜刺激。二是无意识创作的突发。无意识创作是指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在创作主体身上发生,但主体却感知不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天才产生的土壤,也是癫狂发生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无意识创作的突发性恰恰标志了癫狂的发生形态。

2、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

艺术家的“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反常的非自觉的精神现象,是一时的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的病态而是一时的变态式癫狂。两者根本不同的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的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再则,艺术家的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的,他们通常爱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复的、明显是无意义的事。精神病患者的癫狂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能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3、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

首先,平静的心情是艺术沉思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首要条件。艺术情感是“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人在处于强烈的自然情感的状态时,艺术沉思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为此时人的心理为那些与自然情感直接相关的利害得失所困扰,难以对情感本身进行体验和观照。平静

的心情就是审美心境。审美心境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一定的心理距离。其次,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任何人重新唤起记忆中的情感,对它进行再度体验,都带有一定的审美性质。各种各样的自然情感,经过记忆的陶冶,再度被人体验时,就具有了它前所未有的审美特性。

4、简述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的内在联系。“内觉”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来的,指的是那些不能用形象、语词、思维和任何动作表达出来的“无定形认识”,即非语言的,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认识。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有内在的联系。幻想型艺术的特点是,它既不再现具体的生活画面,又不借助自然景物来完成情感冲动的宣泄与升华,它呈现于人们面前的乃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象世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接受者的感觉既不是经验的认同,也不是情感的共鸣,而是莫测高深。阿瑞提认为,幻象型艺术的心理来源就是内觉。幻象型艺术家最善于体验到内觉状态,善于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