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
简论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实践
![简论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fe9b7c548d7c1c709a14535.png)
探索篇•方法展示简淹高中语丈----戏剧丈学的教学卖践黎俊(贵州师范大学附厲中学,贵州贵阳)摘要:戏剧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设置了不少的戏剧文学作品。
如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提高戏剧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结合教学体验,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戏剧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戏剧教学,促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实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加快: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原因。
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充分了解戏改革步伐,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而戏剧教学作为语文教1剧文学作品的价值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教学改革措施'学中的一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因此更需要被:二、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重视起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戏剧教学,不断创新,调1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在高中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欣1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赏戏剧,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1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但就目前高中戏剧文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课程编写篇目少、1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师和学生普遍不重视等问题凸显,有的学校甚至将戏剧作为选1由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文学被纳入高中语修课,让学生自学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即使是开设了戏剧文学1文教材,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贴近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具有课程的学校,大多数也是教师台上概括地讲,学生台下默默地听:向生性。
的传统授课模式。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1三、对戏剧文学的教学建议一、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1(一)准确定位戏剧篇目,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一)教材单薄,选文单一化、固定化1就目前来说,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戏剧篇目多是经典之作。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b9715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3.png)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语言学习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戏剧为教学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通用教材有3C型,也就是孔子谚语、古代戏剧及中国现代文明;综合能力型则有文件式自学、文化创作、文化学习;与众不同协作型正专业课,最常找到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作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实施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现状分析,结合课程内容,提出了关于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的建议。
一、戏剧单元内容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的内容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首先,要丰富课文内容,可从古代曲艺和曲剧,如唱段、相声、二人谈剧等中来选取适合高中学生水平及能力特点的戏剧作品。
文论戏剧,可从国内经典老戏剧、新戏剧pe和全国各地的小说、话剧等方面,精心挑选符合教学要求的传统文艺形式,及有关经典的作品解读、剧本分析、普及艺术文化等内容。
其次,丰富课堂活动,可以设计写作、创作、模仿模拟、小组探究等活动项目,使学生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在观赏中感受作品的文艺魅力、陶冶情操。
此外,可以参照具有代表性的邓丽君等艺术家的成功人生经历,教会学生努力追求自我价值,激发他们创作热情。
最后,要把握教学时间,不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戏剧表演的常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戏剧的魅力。
二、戏剧教学实施建议1、社会实践锻炼。
把课程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增强主动性,以实际活动体验真实社会经历,实现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2、国家推广项目。
开发国家级推广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语文戏剧表演创作等活动,发掘优秀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能力。
3、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对戏剧表演活动的积极性,除传授学科知识外,还可以采取影片、讲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展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戏剧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4、体验主义创设环境。
为了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利用数字虚拟环境构建实验场面,提供多种领域的跨学科学习体验支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拓宽视野,展开多角度的学习,以活跃的练习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疆界,让学生在活泼而有趣的体验中发现国学经典的美好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戏剧的精彩探索。
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法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7a66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法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戏剧文学是一个重要且富有魅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法以提高高中语文戏剧文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语文戏剧文学教学的重要性戏剧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融合了文学、表演、舞台艺术等多种元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戏剧文学,学生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深入理解人性、社会和历史。
同时,戏剧文学的独特表现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戏剧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社会现象,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高中语文戏剧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戏剧文学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相对有限,导致教师难以对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再者,由于缺乏实际的表演机会和舞台经验,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层面,难以真正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此外,部分教师对戏剧文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高中语文戏剧文学教学法的探索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戏剧文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音频资料,或者展示舞台剧照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戏剧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可以播放话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紧张的剧情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2、比较阅读法将不同的戏剧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不同作者风格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曹禺的《雷雨》进行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戏剧文学的理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戏剧单元教学研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戏剧单元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7818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9.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戏剧单元教学研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戏剧单元教学研究近年来,随着戏剧教育的受到重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戏剧单元逐渐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戏剧单元进行教学研究,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戏剧教学。
一、戏剧教学的重要性戏剧是一门融合艺术形式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戏剧教学,学生可以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戏剧剧情,提高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戏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戏剧单元的教学理念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戏剧单元主要涉及古代文学名著中的戏剧元素,如《汉宫秋》、《茶馆》等。
在进行戏剧教学时,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到戏剧表演中。
三、戏剧单元的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戏剧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指派各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本内涵。
2. 制作剧本法在戏剧教学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剧本的编写和制作中。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编写戏剧剧本。
通过制作剧本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戏剧文本的结构和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3. 观摩交流法观摩交流是戏剧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戏剧演出,观摩优秀的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交流活动,促使学生与他人分享观剧体验,拓宽学生的戏剧视野。
四、戏剧单元的评价方法在戏剧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了传统的笔试考核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观摩评价、鉴赏评价等。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https://img.taocdn.com/s3/m/b733f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作为学生们丰富课外生活、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从多个角度进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的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戏剧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为主,缺乏现代戏剧、音乐剧等相关内容的介绍和学习。
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戏剧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戏剧课程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板书的方式,缺乏新颖和生动的教学方法。
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戏剧课程产生兴趣缺缺的情况。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对戏剧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认为其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2. 多元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方法,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观摩一些戏剧演出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戏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学生参与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注重互动,比如提问、讨论、分组演绎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和表演机会。
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摩一些戏剧演出,增强学生对戏剧的实际体验和感受。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解决。
我们应该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让戏剧课程成为学生感受美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b1625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d.png)
学科教育与教学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鲍开恺*摘 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
该单元以“戏剧文学”和“悲悯情怀”为教学重点,体现了文体与主题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点。
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戏剧教学应增强专题阅读、群文阅读,结合地域特色开发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戏剧教学 高中语文 戏剧单元*鲍开恺,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种门类,集文学、表演、音乐、绘画等艺术于一身,给人带来视听的享受、审美的熏陶与道德的教育。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以下称“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唯一的戏剧单元。
该单元编选了《窦娥冤》等三部戏剧名作,并设置了若干个单元学习任务。
笔者以对“统编版”教材戏剧单元的编制理念与特色分析为切入点,结合2004年“人教版”教材的戏剧选文与教学内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戏剧文学的教学重点与实施策略。
一、文体与主题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戏剧单元选编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名著的精华片段,分别属于中国古典戏曲、中国现代话剧和西方戏剧。
该单元与“人教版”必修四戏剧单元既存在延续性,又作出了新的调整。
“统编版”戏剧单元系文体与主题兼顾的复合型单元,便于学生感受与把握戏剧的文体特征和思想主题。
与此相应,该单元的教学重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熟悉戏剧文学体裁,理解作品人物、情节、语言,把握戏剧冲突;二是品味悲剧意蕴,理解人类的悲悯情怀和高尚品质。
为便于比较分析,笔者将两个版本教材的选文内容与单元导语列表如下(表1)。
由表1可见,“统编版”戏剧单元的选文较之“人教版”有两大调整:一是“人教版”收录《窦娥冤》楔子及前三折,“统编版”仅保留第三折(即“斩娥”)。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d08f20647d27284b735161.png)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探究摘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戏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提高戏剧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戏剧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进一步完善戏剧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内容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学生评价体系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老师台上讲,几十个学生台下听,显然是不适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1.对戏剧篇目的定位不够准确在戏剧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向学生传递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语文技能,却忽略了戏剧本身的意义,对戏剧的概念以及戏剧的发展都没有重视起来,这样就导致我们的戏剧教学从定位上就没有和其他科目的教学区别开来,定位模糊,不够准确。
学生对戏剧缺乏系统的理解与认识,不了解戏剧的文学形式以及这种形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与高中语文对戏剧教学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2.戏剧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戏剧是一门非常有意思、有品位的艺术形式,可是在现代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却未能很好地把戏剧的艺术性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解分析法,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也比较低。
现代语文教学需要很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就无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主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了。
3.教学目标要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高中语文的戏剧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接触戏剧文学来提高学生对戏剧的认识水平,让高中生能够对这种传统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并能欣赏戏剧艺术。
可是,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忽略了这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戏剧教学中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对戏剧知识一带而过,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课堂学习理解和认识戏剧艺术,自然学生的戏剧审美素质也难以得到提高。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戏剧选读与表演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戏剧选读与表演](https://img.taocdn.com/s3/m/cf8c56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b.png)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戏剧选读与表演戏剧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剧选读与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演技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论述高一语文教学中戏剧选读与表演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戏剧选读与文学作品的理解在高一语文教学中,通过戏剧选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选取经典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茶馆》等,让学生通过角色玩转语言,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情节和情感。
通过学习戏剧中的对白、动作和情绪表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思想主题等。
通过戏剧选读,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二、表演能力与语言表达的培养戏剧表演是高一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表演,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提高演技水平,并将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传递能力结合起来。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不仅需要准确地传达剧本中的对白,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的调动来传递角色的情感。
这样的表演能力既需语言的驾驭,又需情感的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团队合作与社交能力的培养戏剧表演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并与其他角色互动,相互依赖。
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并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使整个剧组的表演效果更好。
通过戏剧的团队合作,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可以得到充分培养。
四、具体实施方法1. 对于戏剧选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资源,选择适合的经典戏剧作品进行选读。
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剧本、扮演角色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
2. 对于戏剧表演,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自行编排并表演一场戏剧。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包括角色分析、台词表达等,并鼓励学生创新表演形式。
3.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总之,戏剧选读与表演在高一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语文戏剧教案模板人教版
![高中语文戏剧教案模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f825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d.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剧本《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把握剧本的主题思想。
2. 学习戏剧的基础知识,包括戏剧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特点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艺术表现力。
4. 通过对《雷雨》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剧本《雷雨》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把握剧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2. 分析剧本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雷雨》的相关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剧本《雷雨》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二、新课导入1. 让学生阅读剧本《雷雨》的简介,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
2. 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和命运。
三、阅读剧本1. 让学生分组阅读剧本,每组挑选一幕进行朗读。
2. 各组汇报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人物分析1. 以周朴园为核心,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及在剧本中的地位。
2.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如鲁妈、四凤、周萍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五、讨论与交流1. 讨论剧本《雷雨》的主题思想,如家庭伦理、人性、社会现实等。
2. 分析剧本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探讨人物心理和性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剧本《雷雨》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二、深化讨论1. 深入探讨剧本《雷雨》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2. 分析剧本中人物命运的必然性,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剧本《雷雨》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2. 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戏剧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剧本《雷雨》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剧本《雷雨》的读后感。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1ce32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戏剧形式来教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以戏剧作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演绎,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目的。
下面将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进行解读。
戏剧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戏剧教学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白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的参与让学生体验到戏剧表演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戏剧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戏剧表演,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韵律、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演绎角色,学生还可以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为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戏剧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戏剧表演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学生需要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一部剧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剧本和自己的理解创造角色,并与其他演员进行良好的配合。
这样的合作和创造使学生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并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戏剧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0a6e6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8.png)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戏剧教学呢?本文将从戏剧教学的意义、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戏剧教学的意义戏剧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戏剧教学能够通过“亲历感受”和“实践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戏剧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戏剧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表演来呈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因此戏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戏剧表演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进行戏剧教学,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戏剧教学的方法主要有:身体训练、声音训练、情感训练、表演训练等。
身体训练是戏剧教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身体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表现力,能够更好地表演人物的姿态和动作,从而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声音训练也是戏剧教学的重要一环。
学生需要通过声音训练来提高音色、音量和语调的控制能力,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语言和情感。
情感训练也是戏剧教学的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情感训练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能够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独白。
戏剧教学的实践主要是通过戏剧表演来进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戏剧表演来理解和体验作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戏剧表演。
学生可以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情感和内心独白。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在表演中老师可以扮演一些角色并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文本教学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文本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9021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8.png)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文本教学1. 创设戏剧表演情境,促使学生参与。
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戏剧教学。
同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雷雨》一课时,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鲁大海和周朴园在激烈的冲突中暴露了自身哪些特点,特别是这篇戏剧中多次运用到了“哦”,可以分析周朴园每次说哦时的内心活动和语气。
2.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在戏剧教学中引入图片、视频等网络信息资源,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戏剧知识形成直观形象认识,促使其更快融入戏剧情境当中。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同名的戏剧作品,通过视频中的角色形象和动作特征,加深对戏剧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印象。
3. 科学地评价戏剧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并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应包括表演精神、人物形态的把握、服装道具等方面。
同时,要允许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甚至反驳表扬小组同学,积极肯定学生的表演。
当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时,要安静听取,因为意见能反映学生对戏剧文学的不同认识,同样有利于提高戏剧教学效果。
此外,针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戏剧文学的价值。
戏剧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戏剧文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对戏剧文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由于戏剧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剧本结构、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戏剧教学。
由于戏剧和学生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戏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文本。
例如,在讲解现代话剧时,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戏剧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研究
![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b996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9.png)
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研究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研究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阅读一本完整的作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并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思想和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而戏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生动的人物形象、戏剧性的冲突与发展、丰富的情感表达等特点,成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对象。
高中语文戏剧作品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戏剧作品的阅读和解析,激发学生对于戏剧艺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欣赏戏剧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线索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角色之间的冲突与共同成长,这对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戏剧作品还能让学生体验戏剧的独特魅力,通过研究剧本、表演和观看演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整本书阅读中引入戏剧作品教学的关键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并表演该角色的情感变化、行为举止等,这种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或小组朗读剧本,让学生亲自感受剧本中的节奏和冲突,理解戏剧作品中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并通过讨论和演绎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再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戏剧演出,通过观察和欣赏演员的表演技巧、舞台布置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十分关键。
教师应该具有对于戏剧艺术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力,能够深入解读戏剧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主题,并能够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历史背景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具备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语文课教案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
![语文课教案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https://img.taocdn.com/s3/m/8a1b0b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0.png)
语文课教案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教案主题:语文课教案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本教案将针对语文课现代戏剧的欣赏与演绎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综合素养。
第一节: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表演、对话和情节来展示故事的艺术形式。
现代戏剧相比传统戏剧,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批判,具有批判现实社会的深刻意义。
同时,现代戏剧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话剧、音乐剧、舞剧等。
第二节:现代戏剧的欣赏方法1. 观看现代戏剧演出: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现代戏剧演出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
2. 阅读现代戏剧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现代戏剧作品,深入了解剧本和人物,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3. 分析现代戏剧的结构和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对现代戏剧的结构和主题进行分析,来理解其中的表达意图。
4. 针对现代戏剧进行文本研究:学生可以选择一部现代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的文本研究,包括角色分析、情节分析等。
第三节:现代戏剧的演绎方法1.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剧中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理解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小剧场表演: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选择一部现代戏剧作品的片段进行演绎,锻炼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演员访谈:学生可以选择一位现代戏剧演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表演经验。
第四节:现代戏剧的欣赏与人生体验1. 通过现代戏剧了解社会现实:学生可以通过对现代戏剧的欣赏来了解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2. 探寻现代戏剧中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现代戏剧作品,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现代戏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32dba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b.png)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学方式主要以学习经典戏剧作品和相关理论知识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实践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戏剧艺术,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戏剧教学强调学习经典作品。
教材中的戏剧作品大多选取自中国古典戏剧、近现代名家作品等经典杰作,通过分析角色、情节、语言、意象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戏剧创作的内在逻辑和精髓。
教师还可以结合戏剧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帮助他们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戏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表演。
通过分组表演、朗诵、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戏剧创作与演绎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演绎能力。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戏剧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材中还对戏剧的基本概念、表演技巧、戏剧批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戏剧艺术的理论框架和认识体系。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戏剧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对戏剧作品的鉴赏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实践表演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戏剧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全面理解和欣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审美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5473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7.png)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戏剧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戏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
过程中,亲身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综
合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
进行解读。
在教学目标方面,戏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学
生不仅要学会理解剧本,还要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表
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戏剧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戏剧表演需要
学生去真实地表达角色的情感,这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方面,戏剧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场戏剧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地沟通和协商,才能使整个表演达到最佳效果。
戏剧教学还可以通过观
摩和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表演,学习
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借鉴,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表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在教学方法方面,戏剧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每
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戏剧教学还可以采用
任务型教学的方法进行。
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可以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以《雷雨》的教学为例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以《雷雨》的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ca715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1.png)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程翔老师的《雷雨》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剧情和人物关系,还掌握 了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在表演中展现出了较高的表演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 些学生对于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在表演中过于追求技 巧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以 《雷雨》的教学为例
目录
01 一、明确教学目标
03 三、拓展教学资源
02 二、优化教学方法 04 参考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 式,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其中,《雷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里程 碑之作,其教学价值更是不可忽视。本次演示将结合《雷雨》的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3、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戏剧的主题、语言、表现手法等进行讨论,培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演绎教学法:鼓励学生将戏剧演绎成舞台剧或小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 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 容
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戏剧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 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可用的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网络资源:各类戏剧网站、论坛等。
3、图书馆资源:图书馆中的戏剧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 4、校内资源:学校内的戏剧社团、演出等实践活动。
参考内容
戏剧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 演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达能力。本次演示将 以程翔老师的《雷雨》教学为例,探讨戏剧课的教学逻辑。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cf7f1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8.png)
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教学方式解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戏剧教学,学生能够在参与戏剧表演和观看戏剧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戏剧教学的意义、方法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解读,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老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戏剧教学的意义戏剧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十分强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戏剧教学,学生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亲身参与到戏剧表演中,体验戏剧的魅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戏剧教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角色性格等,使抽象的文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
戏剧表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发展。
戏剧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们密切合作,共同演绎故事情节,理解角色性格,互相配合,达到艺术表现的最佳效果。
这种合作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观看戏剧作品观看戏剧作品是戏剧教学的基础环节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名著改编的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对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观看戏剧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表演风格、戏剧语言特点,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2. 参与戏剧表演参与戏剧表演是戏剧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挑选适合学生表演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们自行合作编排剧本、扮演角色,进行戏剧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题材相关的小品或话剧,让学生自由发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表演潜能。
3. 阅读戏剧剧本阅读戏剧剧本是戏剧教学的基础。
通过阅读戏剧剧本,学生可以了解戏剧的结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从中领悟戏剧的内涵和情感。
高中戏剧篇目教学的优化策略
![高中戏剧篇目教学的优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fe13a2bbcd126fff7050b72.png)
充分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 ,在课堂上进行 启发 、互动教 学 ,形成 “ 教师
为 主导 ,学 生 为 主 体 ” 的 教 学 模 式。 其 一 ,运用 现代教 育技 术 , 多 方 面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当
支票好 ,还是烧 支票好?这时教 师就要一方 面要锻炼 学生独立思 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让学生 学会与他人合作 共享资源 ,这也 是 一种社会能力 的培养。在课堂
学 目标 外 ,还 应 特 别 关 注 对 学 生 情 感 心 智 的 培 养 。 总 之 ,互 动 式 教 学 强 调 的是 在 教 师 的 适 当引 导 下 ,把 思 维 的空 间 留 给 学 生 ,充
教 师在课 堂上首先就要通过各种
方 法 不 断 地保 持 与 加 强 学 生 的兴 趣 ,使 学 生 充 满 兴 趣 地 去 学 习 相 关 知 识 ,从 中 感 受 文 学 艺 术 的 魅 力 。 如 果 学 生 在受 知 识 ,那 么 就
接受特点 。
二 . 用 现代 教 育 技 术 ,进 行 启 发 、 互动 教 学 运
在传统 的戏剧单元教学 中,一般 以教师讲授 为主 ,重点分析戏剧 冲突及戏 剧语言 。但 以教师为 中心 的教 学模 式其不足 之处 :作为学 习 主体 的学 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始终 处于 比较被动 的地 位 ,势必难 以达 到理 想的教学效果 ,更难 以促进学 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他们 的思 考能 力 。针 对戏剧单 元的具 体特点 ,作为教 师必须要注 重教学方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
作者:宋玉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5期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了《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等戏剧篇目。
如何优化戏剧篇目教学,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一.明确篇目定位,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播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同时也应当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及塑造健全的人格。
孔子曾言“入其国,其教可知”。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了解经典名作,对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戏剧篇目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具有更典型的意义。
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是戏剧剧本,但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作为其中的文学成分。
作为教师应明确这一点,更应在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我以为,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由于课程主体在于对具体剧本的赏析,因此让学生掌握关于戏剧的基础性概念、理论就特别重要。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在单元导论中应对戏剧乃至剧本的类别属性与特征、相关基本概念做一个总体概述,讲授戏剧艺术的特点,并对戏剧语言、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进行基础性理论的解析;2、讲授具体篇目时针对具体作品所属的流派、风格也应大致的介绍,比如《雷雨》和《茶馆》不同,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也不一样。
从戏剧剧本的类别属性特征讲授入手,在对具体剧本的赏析之中结合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实例剖析,就能使学生明确所学剧本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部分,而不仅仅将之作为文学作品来看待。
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戏剧艺术知识,通过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鉴赏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戏剧的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总之,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戏剧单元教学实现知识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目标至关重要。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适应中学生的接受特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互动教学
在传统的戏剧单元教学中,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分析戏剧冲突及戏剧语言。
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其不足之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针对戏剧单元的具体特点,作为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启发、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其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中学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视听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因此他们在知识接受方面也深受其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就要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保持与加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去学习相关知识,从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兴趣,不愿意接受知识,那么就谈不上达到课程的基本目的,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面已经讲过,戏剧艺术本来就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因此戏剧单元教学过程多媒体化就很有必要了。
教师可在课件中插入相应的戏剧演出图片或视频,或带领学生观看由剧本改编的电影,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剧本,还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及情感体验。
在此基础之上来分析剧本的艺术特色,就更为直观清晰。
其二,运用启发、互动模式,深化课堂教学。
在学生欣赏具体戏剧作品前,教师应提出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是件好事,但如果不适当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在欣赏视频片段时,学生可能会关注演员、服饰等因素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层蕴意。
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如在看《雷雨》电影前,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剧本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等,然后与电影进行比较,分析那些改动了的情节与语言,哪个更能体现人物个性。
如:鲁侍萍是撕支票好,还是烧支票好?这时教师就要一方面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这也是一种社会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及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反馈调控,捕捉其中的亮点进行强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对学生课堂研讨的调控除了围绕该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
总之,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开放式教学
对于戏剧单元教学来讲,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尤为重要。
在课堂上加以赏析的只是有限的几部作品,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与篇目赏析相关的资料也难以在课堂上完全展示。
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也不是只满足于教材介绍,需要更多的信息。
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作为戏剧单元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适当建立网上课堂与资料库,将教学资源网络化,积极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教学资源网络化,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受时空限制,非常方便。
网上课堂与资料库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信息量的不足,可从下列内容着手:1.与课堂讲授剧本相关的基本资料(如相关介绍、演出图片)、视频观看网址链接等;2.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如笔者在讲授《茶馆》时,就将对茶馆主题进行探讨的新观点论文放在电子邮箱中供学生查阅;3.在讲授剧本之外的其他代表性作品资料,如莎士比亚的其他经典戏剧介绍等。
课余还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与戏剧有关的实践活动,拓宽视野。
例如积极让学生排演戏剧参加学校的课本剧演出比赛活动,或观摩演出。
这样的活动有利于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剧本在戏剧这种舞台艺术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对戏剧艺术的舞台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如在排演《三块钱国币》时,在反复的排练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丁西林喜剧俏皮幽默的语言特点,其中虽不乏讽刺嘲弄的意味,但轻松俏皮的幽默远胜于辛辣尖锐的讽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讽刺喜剧,而是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的幽默喜剧的特点。
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杨长雄极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成众的沉着稳重又不乏幽默,吴太太的自私、尖刻。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并适当引导,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
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活动,对培养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戏剧的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有极大的帮助。
作为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实践互动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对戏剧剧本的认识,使戏剧单元教学成为感受、欣赏文学艺术的殿堂,才能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
宋玉芬,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