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解析与答案)
历史2教材习题点拨: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
![历史2教材习题点拨: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94d83f26fff705cd170aa1.png)
教材习题点拨
学思之窗
答案:加强了社会保障机制,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缓和社会矛盾。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答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主要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方面。
具体表现为:(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等。
(2)调整农业政策。
成立农业调整局;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等.(3)复兴工业.制订各种公平竞争法则;管制公用事业控股公司等。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推行“以工代赈”等。
(5)进行一系列立法.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1)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它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破坏,使美国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改善。
(2)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由于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美国的社会危机得到缓解,这样就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3)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如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总统权力的扩大,社会保险体
系的初步建立等。
(4)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学习延伸
答案: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应进行辩证的分析。
应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应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3483f5901020207409c58.png)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一、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网络纲要1、加大银行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
2、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借鉴3、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建设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背 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人造成巨大危害。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向深渊,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4、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1933年就职。
内 容 1、首要措施:① (目的:重建银行信用机制) A.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② ,刺激出口; C.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D.管制证券业。
2、中心措施:复兴工业(目的:防止经济过热,政府要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来治理经济) A.政府加强对工业的③ 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B.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④ 。
3、调整农业:(目的: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A.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⑤ 的农民提供补贴; B.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目的:增加就业,扩大国内市场,稳定社会秩序) A.临时性举措: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B.长期性措施: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C.推行⑥ ,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 影 响 1、直接影响: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 和保障体系,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B.一定程度上遏制了⑦ ,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047bbde1711cc7931b716fd.png)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 :“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 :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 :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 :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 :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 :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 :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 :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 :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 :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 :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7d065b28ea81c759f5788d.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市场经济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知识经济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B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 )。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解析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答案 B3.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
是指( )。
①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低经济安全②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③遏制了美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解析经济危机往往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以上三方面都是其表现。
答案 A4.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新政体现的应该是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
答案 B5.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经济最深刻的影响是( )。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析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D6.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b0e25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7.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1.下图反映的是1929年到1937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变化情况,其中1933年到1937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政府()A.整顿国家财政B.规范金融秩序C.缩减农业生产D.实施以工代赈答案D2.(2019·烟台一中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美国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经济结构,扩大能源出口B.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D.加强国家干预,防止盲目竞争答案B3.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答案C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
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答案D5.美国迈克·亚达斯等史学家在著作《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中指出:“‘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对材料中的“分水岭”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由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美国由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美国由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美国由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答案C6.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创新讲义:第18课-罗斯福新政(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创新讲义:第18课-罗斯福新政(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d0d36dfd0a79563c1e72ec.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认识“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3.体会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
一、临危受命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美国总统。
二、实施“新政”┄┄┄┄┄┄┄┄①1.财政金融(1)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2.调整工业(1)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2)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1)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2)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
(3)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5.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二、摆脱危机困境┄┄┄┄┄┄┄┄②1.恢复经济: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1)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2)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①[思考]新政采取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提示: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解析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a4f01bfcaaedd3382c4d3a2.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B.美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答案】D【解析】本题关键在于时间“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可以知道他们是胡佛和罗斯福。
当时他们面对的是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
2.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答案】B【解析】在罗斯福新政中,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调控;在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实现对农业市场的调控。
采用改革措施、全面整顿金融,并非是“干预啲本质,排除A、D ;推行计划经济杲当时苏联的经济模式,而当时美国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恢复经济,C错误,B正确。
【名师点睹】本题容易错选C,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恢复经济。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答案】A【解析】经济危机首先从金融领域开始,为此为了恢复银行信誉罗斯福首先开始整顿金融,故A正确;B 是新政核心内容;C和D均不是首先采収措施。
4.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1. 4米的胡佛水坝宣布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H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54862f68172ded630b1cb6c0.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2年罗斯福“发誓”的时候( )A.经济危机仍在恶化B.“自由放任”政策已被废止C.胡佛已引咎辞职D.新政已经开始2.1931年9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拉德·斯沃普向胡佛总统提出一个稳定工业的计划,胡佛感到吃惊,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
据此判断,该计划主张可能是( )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危及资本主义国家D.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可知,该计划具有社会主义的特征,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故A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经济自由发展,不受政府干预的政策,与材料“胡佛感到吃惊,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计划是为了稳定工业的,不能体现危及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计划是为了稳定工业而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
3.《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
因为该法(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而不是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B项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故错误;该法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故错误。
答案C4.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9b44da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a.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 加强财政金融监管B.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 保障劳动者权益D. 实行农业调整政策2、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 逐步消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影响B. 重建了美国金融体系,稳定了金融秩序C. 实现了充分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 实行农业调整政策,保障了农业发展3、以下哪项不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之一?A. 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B. 实施金融监管改革C. 实施大规模公共工程计划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导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A. 1929年股市崩盘B. 农业生产过剩C.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采取直接的国家干预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强化资本主义垄断地位6、《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中的一项重要立法,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失业率B、恢复银行信誉C、促进工业复兴与就业D、增加联邦政府的税收7、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上加强总统权力B. 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全面的经济恢复措施C. 社会上强调缩小贫富差距D. 注重借鉴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模式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A. 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 为其他国家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益经验9、题干: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 府院改革B. 限制企业垄断C. 新政银行法案D. 稳定农业政策 10、题干: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恢复了美国的国民经济B. 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C. 推动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进程D. 拉长了美国的经济复苏周期11、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实施“以工代赈”,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高中历史 课后作业18 罗斯福新政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课后作业18 罗斯福新政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f1dbd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2.png)
课后作业(十八)一、选择题1.1932年美国某某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
可见,当时美国(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因主X“新政”而被选为总统,反映出当时美国急需走出危机困境,故选C。
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美国还没有放弃自由贸易政策,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还没有推行罗斯福新政,B项错误;题干材料并不能体现总统的选举程序,D项错误。
[答案] C2.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
“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X[解析]“经济民族主义”是指经济上以本民族利益为重,而忽略或损害其他民族利益。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不会影响到其他民族利益,与“经济民族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是国家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措施,不会影响到其他民族利益,与“经济民族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保护了国内市场,但压缩了国际市场,因而会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X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与“经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3.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执政后取消金本位制,旨在禁止除属于外国的一切黄金的出口,使美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平等的货币基础,这会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A项正确。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72a9748d7c1c709a14581.png)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如下图),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列对蓝鹰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B、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2。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3。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优化农村环境B、给农民提供补贴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4。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5。
罗斯福新政时期能够得到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6。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
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7。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0bd65ea417866fb84a8e57.png)
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聊城高一检测)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
从材料来看,④说法正确,排除C、D两项。
①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只不过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
②是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材料中“要制订出一些计划”也表明国家要干预经济,因此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为B项。
答案:B2.(2018·广州高一模拟)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解析: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工农业生产的措施上,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计划调控,成立农业调整署来调控市场,B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不是“本质”,C项说法明显错误,均可排除。
答案:B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的首先是由于股票市场崩溃而陷入混乱的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因此,整顿财政金融对于恢复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大意义。
答案:A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银行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高一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高一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d75020242a8956aece449.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测试题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评价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及雇主进展谈判、签订集团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开展起来2.罗斯福新政的以下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时机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展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D.实行美之贬值,刺激出口3.20世纪30年代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
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②调整农产品构造,鼓励农产品进出口③增加政府储藏,标准农产品销售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⑧ D.①②③④4.美国总统胡佛对其继任者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极为不满,称之为法西斯行径。
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哪一法令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C.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展调整5.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开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C.标准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6.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置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下哪一种做法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开展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到达称霸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8.著名政治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罗斯福新政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罗斯福新政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f8959a58da0116c1749b6.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习题答案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题关键:了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思路引领:从立法内容入手,分析立法作用。
答案提示:救济金和养老金的发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购买力。
财产税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的稳定。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新政的实质。
思路引领:从内容入手,结合内容分析影响。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和农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等。
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习延伸: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实质。
思路引领:建议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注释”部分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而分析其作用。
答案提示: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01277767f5acfa1c7cdba.png)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含答案)一、临危受命和实施“新政”1.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竞选总统: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二、摆脱危机困境1.恢复经济: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940年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矛盾: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易错提醒]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
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所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轻巧识记]罗斯福新政[概念阐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1.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材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7ba3d420740be1e650e9afe.png)
2014年高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为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B.以供给创造需求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解析: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没有解决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危害,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挽救了美国经济。
答案:D2.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
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新政中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
由此可以看出措施是为了保证银行的信用。
答案:B3.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解析:B项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项中“加重”“剥削”明显错误,B、C两项可排除。
D项是手段,不是目的,也可排除。
答案:A4.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罗斯福政府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可以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有利于缓和经济危机,C项正确;美国市场并不缺少肉类供应,A项错误;“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与“减少农业津贴开支”相矛盾,B项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4da24dacfc789eb162dc8ce.png)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时期农业方面的状况,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应该选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措施,A项符合。
B、C两项属于罗斯福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D项属于罗斯福在工业方面的措施。
答案:A2.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置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下哪一种做法()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倒闭,人们生活贫困,无力购置商品。
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为工人提供大量就业时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故C项正确。
答案:C3.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新政后美国政府()A.推行的是方案经济体制B.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大力开展国营经济解析: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知,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在保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由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与干预,即材料中的“二老板〞,故C项正确。
答案:C4.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
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a0d837d8762caaedc33d485.png)
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33 年罗斯福起誓到任美国总统,并发布激励人心的任职演说。
该演说的中心内容应该是()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成立雅尔塔系统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分析:罗斯福上任之初,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沿,所以其演说的中心内容是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答案: D2.“兹受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赞同将其1933 年的棉花生产起码较上年减产30%,并且不增添每一英亩的施肥花费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
”这反应了罗斯福()A.实行全国工业中兴法B.公布农业调整法C.实行社会保险法D.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伍分析:依据题目中的重点词“农业部长”“减产”“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可知,观察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减耕减产、政府补助,与工业没关,故 A 项错误;依据前方剖析,故 B 项正确;社会保险涉及的是保障小孩、老人等方面的举措,与农业没关,故 C 项错误;民间资源保护队伍主要捍卫丛林资源、罕有物种等,与农业调整没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3.《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品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转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中,拥有诚信体制作用的是() A.调理工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B.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企业C.创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推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分析: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企业,正是为了恢复银行的信誉,而稳固金融次序是其余新政举措顺利推行的保证。
答案: B4. 右图为 1933 年 4 月成立的美公民间资源保护队劳动的场景,成立该队伍最能表现罗斯福新政中哪一方面的内容()A.推行直接救援B.推行“以工代赈”C.保护劳工权益D.供给农业补助分析: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鼎力创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此中,民间资源保护队汲取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拓国有林区和公园,表现出“以工代赈”的特色。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8罗斯福新政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8罗斯福新政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7bf30e0a6c30c2258019e81.png)
课时素养评价十八罗斯福新政(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放弃了胡佛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
美国政策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降低C.“自由放任”政策无力应对危机D.两大阶级的矛盾趋于缓和【解析】选C。
罗斯福之所以能够取代胡佛成为美国总统,主要就是因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扭转危局,故C与题意相符。
2.(2020·南通高一检测)1935年4月,美国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雇佣工人的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两倍。
这一举措 ( )A.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B.消除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就业热情D.限制了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解析】选C。
据“该局雇佣工人的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两倍”分析,工作的收入比领救济金高多了,表明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就业热情,故选C。
3.(2020·潍坊高一检测)下图是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图。
直接导致A点到B点变化的措施是( )A.改革银行体系B.兴办公共工程C.提供失业保险D.颁布经济计划【解析】选B。
通过题干中的曲线图可知,从A点到B点,美国的失业人数呈大幅度下降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故选B。
【补偿训练】1932年,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说:对于美国人而言,“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国政府( )A.整顿财政金融B.发动“蓝鹰运动”C.调节农业生产D.兴办公共工程【解析】选D。
根据材料“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反对单纯的社会救济,倡导以工代赈,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4·聊城高一检测)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
从材料来看,④说法正确,排除C、D两项。
①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只不过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
②是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材料中“要制订出一些计划”也表明国家要干预经济,因此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为B项。
答案:B2.(2014·广州高一模拟)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解析: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工农业生产的措施上,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计划调控,成立农业调整署来调控市场,B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不是“本质”,C 项说法明显错误,均可排除。
答案:B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的首先是由于股票市场崩溃而陷入混乱的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因此,整顿财政金融对于恢复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大意义。
答案:A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银行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能力。
A、C、D三项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出口的措施,只有B项才与恢复诚信有关。
罗斯福新政致力于恢复银行信用,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答案:B5.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 )A.金融市场秩序B.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农场主与国家的关系D.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再认能力。
罗斯福时期《全国工业复兴法》针对企业的无序生产和工人待遇过低造成的产品严重相对过剩,采取压缩生产、保障工资等措施,因此B项正确。
其他选项与《全国工业复兴法》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6.(2014·滨州高一检测)《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推行“以工代赈”C.加强社会保障措施D.调整劳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农业的状况,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应该是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属于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D项属于其在工业方面的措施。
答案:A7.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整顿金融B.调整农业政策C.发放救济金D.兴办公共工程解析:“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即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故D 项正确。
答案:D8.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1.4米的胡佛水坝宣布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20世纪30年代正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目的是促进就业,缓和矛盾,最终恢复美国经济,因此A项正确。
B、D两项与兴修水利关系不大。
C 项只是兴修水利的目的之一。
答案:A9.(2014·蚌埠高一检测)受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冲击,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的自卫措施。
美国采取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题干体现出各国普遍限制进口,刺激出口,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是美国的对内政策。
答案:B10.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
这表明了( )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C.罗斯福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D.罗斯福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解析:罗斯福新政之前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很少干预经济,政府只是经济“守夜人”;罗斯福新政之后采用凯恩斯主义,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政府既是经济“守夜人”,又是企业的二老板。
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
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材料二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70多个法案。
但从1935年至1936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等多种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这些作为新政里程碑的法令。
为些,罗斯福总统于1937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
……之后,最高法院对于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争的一切权力,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阐释材料信息的能力。
第(1)问由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
罗斯福的举措是让农民减耕减产,给农民发放补贴。
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打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2)问,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和所学史实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力有所削弱。
影响可以从减少改革阻力、遏制经济危机、应对战争等方面归纳。
答案:(1)问题: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
举措:引导农民减耕减产,向农民发放补贴。
结果:缓解了农业危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变化:总统的行政权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最高法院的司法权有所削弱。
影响:①打击了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减少了新政的阻力;②为新政提供了法律保障;③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美国应对第二世界大战。
12.(2014·济南高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纽约时报100年》材料三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留存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大国崛起·美国》(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什么人?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答案:(1)此前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不干预经济生活;通过改革摆脱经济危机。
(2)来自企业主。
罗斯福将动用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干预经济,迫使烟煤矿主等企业主们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
(3)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加强救济工作,完善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成立工会组织,保障工人基本权利;通过立法,调整劳资关系,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