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多元因素决定论主要观点:社会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介入方法:助人活动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主要观点:强调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介入方法:首先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情况,然后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环境中的人视角主要观点:社会处境论:认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个人原因论:个体有认知能力,可自主选择生活介入方法:一方面,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另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认知,提升社会功能系统理论主要观点:系统指社会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
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交错和影响,环境是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介入方法:强调人与环境交叉互动、相互影响;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运用社会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资源。
优势视角主要观点:评估问题和需要时将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介入方法: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都可成为挑战和机遇;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巨大;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为其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
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
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社工考试初级实务常见知识点汇总总结

社工考试初级实务常见知识点汇总总结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转介、外展)和类型(自愿性、非自愿型)及现有与潜在服务对象。
2、会谈的主要任务:界定问题、澄清角色期望、激励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3、会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治疗性沟通、倾听。
4、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完成句子);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
5、预估的任务:识别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识别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以及决定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6、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服务对象参与;尊重意愿;详细和具体;符合工作总目的和宗旨。
7、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①设定目的和目标;②构建行动计划一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和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8、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
9、评估的类型: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
10、评估的方法(基线测量):建立基线一进行介入期测量一分析和比较。
11>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12、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13、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撰写结案记录。
14、结案的类型:目标实现、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终止专业关系、存在不能实现目标客观和实际原因、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
15、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回顾介入过程;提前告知结案时间;减少接触;预防问题;安排正式结案活动。
16、结案后的跟进服务的方法:电话跟进、个别会谈、集体会面、跟进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1、儿童的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受保护需要、社会化需要。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笔记
一、通用过程模式
1. 通用过程模式的概念: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工作实务方法,用于促进服务对象系统改变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2.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变迁理论。
3.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1. 接案: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决定是否接案、制定初次面谈计划。
2. 预估: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分析和判断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明确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确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3. 计划:制定服务计划,明确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服务时间表。
4. 介入:实施服务计划,运用各种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提供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满足其需要。
5. 评估:对服务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目标实现程度、服务对象满意度和后续服务需求。
6. 结案:总结和反思整个服务过程,评估服务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1. 儿童社会工作:关注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2. 青少年社会工作: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教育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3. 老年社会工作: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健康状况、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4. 妇女社会工作:关注妇女的权益保护、职业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社工实务开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产生问题的前期、处理问题的中期、解决问题的后期。
其具体过程模式包括:(1)前期——接触和评价前期是社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启动阶段,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社工首先通过双向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指导者与受助者的接触;同时,对受助者及其家庭进行评价,明确受助者的情况,以及受助者家庭及个体的心理问题等,以便了解受助者的基本情况,从而明确和确定介入的目标、方式和重点。
(2)中期——谈判与计划中期是将个案进行整体性处理的阶段,社工进行由简到繁的介入,采取多元的措施,以满足受助者的需求,使受助者从被动接受社会服务,转变为主动求助服务,并且探索受助者所能接受的资源,从而实现受助者通过行为和改变来获取其需要的服务。
(3)后期——评估与离休后期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束最后一步。
在这一阶段,社工对受助者家庭以及个体所作出的改变进行评估,同时对工作的整体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点,并及时反馈。
最后,社工及受助者一起在一定的时间点结束相关的实务工作,使受助者获得真正的离休。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技巧培训(1)技术熟练性社会工作实务的技术熟练性包括具体的模式技能、话语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调查及资料收集技能、实验性方法的选择和分析能力等。
社工在开展实务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要有所准备,及时学习和积累实用的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实务工作。
(2)基本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能力包括评价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专长、谈判技能等。
这些能力可以在各种社会工作实务中体现,对社工的工作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知识的技能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它们能够帮助社工对受助者家庭及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以及受助者的社会行为等有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从而提供合理的技能和服务。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需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1. 琴琴,女,1988年6月出生,中专毕业(江南博哥)生。
由于患有先天性哮喘病,长期服药导致了病理性肥胖,造成了她对自己的外形十分自卑,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目前赋闲在家。
琴琴非常渴望找到工作,可一旦有了就业机会,却经常因面试时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
琴琴为人忠厚老实,但碰到困难就容易失去耐心与信心;有时脾气倔强、态度固执,有一些自闭症前兆。
她平时很少出门与朋友来往,社交圈比较封闭,主要活动就是在家睡觉和上网,并无其他兴趣爱好,偶尔伴有焦躁,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冲突。
问题: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预估分析上述案例中案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
正确答案:[答题要点]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和技巧。
2.上述案例中的案主琴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生理性问题:因长期服药导致病理性肥胖;(2)生存性问题:赋闲在家,渴望找到工作;(3)自信心差,社交能力薄弱,有一些自闭症前兆,与父母关系不融洽。
3.服务目标与计划:(1)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电话、上门等形式,定期与案主及其外围系统保持沟通,赢得她的信任与合作。
(2)通过让案主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引导她多走出家门、接触社会,从而改变案主内向、自闭的性格,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其家庭关系。
(3)通过区职介所、街道劳动服务所、居委会就业援助员、网络等多种渠道,为案主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她出去面试,并做好相应的面试方法指导,提高其就业成功率。
(4)服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整合一切社会资源,让案主顺利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参与。
[解析]1.选择此案例的原因是:该题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六个阶段,并要求考生能具体答出通用过程模式分为哪六个阶段,并能结合案例进行通盘分析。
第1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什么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即所有的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具有的共同的知识基础、方法和技巧,这些活动都遵循共同的步骤。
⏹这个过程包括6个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这六个阶段相互承接、关联,是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医生看病第一节接案——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考纲要求)⏹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应注意的事项⏹“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 A.协商 B.熟悉 C.参与 D.接受D⏹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第一步,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 A.了解服务对象求助的原因⏹ B.选择服务对象帮助的方法⏹ C.弄清服务对象求助的过程⏹ D.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 E.与服务对象订立初步协议ACDE接案⏹(一)接案前的准备⏹(二)面谈⏹(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四)做接案会谈记录(一)接案前的准备⏹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Ø主动求助者Ø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Ø由社工通过外展工作发展的服务对象外展——机构服务行销⏹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Ø自愿型服务对象(求助动机强,易建立关系)Ø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有抗拒,不易建立关系)⏹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
⏹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是以人为本,以解决人们的问题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与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不同层面的人际互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的一种实践性学科。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有一些通用的过程需要遵循,下面将详细介绍。
第一步: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社会工作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客户沟通、观察和分析客户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沟通。
通过与客户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家庭背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2.观察客户的行为和环境。
通过观察客户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周围环境来了解他们所处的情况。
3.分析已有资料。
可以从相关部门或机构获取到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步:评估情况评估情况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评估情况的具体步骤如下:1.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包括客户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等方面。
2.分析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客户的需求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
3.确定解决方案。
根据对客户需求和问题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与客户沟通确认。
第三步: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指在评估情况基础上,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目标。
根据评估情况,明确需要达成的目标。
2.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并与客户沟通确认。
3.确定资源。
确定需要投入哪些资源来实现计划,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第四步:执行计划执行计划是指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实施相关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具体步骤如下:1.组织人力。
根据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工作。
2.分配任务。
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实施工作。
按照计划,进行相关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是指为了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福利而进行的一系列
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到服务对象的生活、家庭、社区、教育、就业等
方面。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评估和规划
评估和规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与
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并评估其现状。
同时,社会
工作者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步:实施计划
在计划制定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始实施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寻找资源、联系其他机构或组织、协调服务对象的需求等。
第三步:监督和评估
在计划实施期间,社会工作者需要监督并评估其效果。
这可以通过与
服务对象交流来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
第四步:结束服务
当服务对象达到他们的目标时,或者当他们不再需要帮助时,服务应该结束。
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与服务对象合作,确保他们能够继续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五步:记录和报告
社会工作者需要记录和报告他们的工作。
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总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评估和规划、实施计划、监督和评估、结束服务以及记录和报告。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好的帮助,并确保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测试教材)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吸取了存在于各种助人模式中的、普遍的和共同的因素,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起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引。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
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含义:所谓“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工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
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二、接案的意义:1、澄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2、激励服务对象;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4、影响后续工作关系;5、影响今后的互动。
三、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的、他人转介的、由社工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了解服务对象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四、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的面谈提纲1、资料准备2、拟定面谈提纲(二)面谈1、面谈的目的:社工同服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第一,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第二,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第三,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改变。
3、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引言社会工作实务是一种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工作。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一系列通用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估。
二、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关键步骤,它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和资源。
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信息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并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和家庭背景、社会和经济情况、问题和需求等。
2. 分析信息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发现问题和资源的潜在联系,并作出客观和准确的评估。
3. 评估风险与安全社会工作者还需要评估风险和安全因素,以保护客户的权益和安全。
这可以包括评估家庭暴力、自杀风险等问题。
4. 制定评估报告最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评估报告,以提供给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方参考,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三、计划计划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社会工作方案和目标的过程。
下面是计划的一般步骤:1. 制定目标社会工作者与客户一起制定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行和有导向性。
目标应该与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紧密相关。
2. 设计干预策略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设计出适当的干预策略。
干预策略可以包括提供咨询、组织支持小组、协调服务等。
3. 制定计划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工作的具体步骤、时间和责任人。
计划应灵活、可调整,并与客户和团队成员共同确认。
四、实施实施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实施阶段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 协调资源社会工作者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可能涉及与其他专业人士、机构或社区合作。
2. 提供支持和指导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支持、指导和培训,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这包括个体咨询、家庭指导和社区教育等。
3. 监督和调整社会工作者需要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介绍社会工作实务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进行互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通用的过程:评估、规划、干预、评估和终止。
二、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步,它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信息来了解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原因。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面谈、观察和文件分析。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制定适当的干预计划。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问题的根源,了解个人或群体的资源和需求,并评估他们的能力和风险。
通过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确定干预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三、规划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干预计划。
干预计划是为了解决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求,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发展和变革。
干预计划应该是具体、可行的,并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
它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可行的策略和适当的资源。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合作,制定一个符合他们需求和期望的计划。
四、干预干预是指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一起合作,实施干预计划,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干预可以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如个人辅导、家庭治疗、社区发展和政策倡导等。
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人或群体的能力,提供支持和资源,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五、评估在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定期评估干预的效果和进展。
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干预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测量和访谈。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一起评估干预的效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干预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终止终止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最后一步,它是指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结束工作关系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流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流程社会工作实务是指社会工作者为了增进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福祉,通过提供支持、介入和干预等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状况的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和流程:1. 识别和定义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步是识别和定义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互动和观察,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这可能包括贫困、失业、家庭暴力、儿童虐待等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以确保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定义。
2. 评估和分析情况在识别和定义问题之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评估和分析情况。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背景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资源和能力。
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面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来获取相关信息。
通过评估和分析,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制定和实施干预计划基于评估和分析的结果,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和实施干预计划。
干预计划是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合作制定的行动计划,旨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
干预计划应该是可行的、具体的和可衡量的,并应该考虑到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和资源。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确保干预计划的有效实施。
4. 监测和评估干预效果在实施干预计划之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干预效果。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干预计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来评估干预效果。
通过监测和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及时调整干预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5. 终结和转介当问题得到解决或需求得到满足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终结和转介。
终结是指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合作结束的过程。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一起评估工作的成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福祉得到持续改善。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重点)

及这些环境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收集服务对象问题资料
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具体问题,如身体健康、心理困扰、家 庭关系等。
分析资料
分析个人资料
根据收集到的个人资料,分析服务对象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分析环境资料
评估环境因素对服务对象的影响,确定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的支持与限制因素。
分析问题资料
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成因和影响,为制定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服务计划
1 2
详细性
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步骤、时间表和负责人。
灵活性
计划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意外情况。
3
可评估性
计划应包含明确的评估指标,以便对服务效果进 行监测和评估。
04 介入
直接介入
目的
直接针对个人或家庭提供支持、干预和服务的 策略,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咨询和支持
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个人或家庭理解和应对 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重点)
$number {01}
目 录
• 接案 • 预估 • 计划 • 介入 • 评估 • 结案
01 接案
接案来源
机构内部转介
当机构内的其他社工或员工意识 到有潜在的服务需求时,会进行
转介。
社区居民主动求助
社区居民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 主动向社工求助。
第三方转介
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工作人员,如 医生、警察等,在处理问题时发 现需要社工介入,会进行转介。
区的问题。
01
02
与其他专业人士合作,共同 解决复杂问题。
03
04
综合服务
提供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服 务来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步骤包括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步骤介绍社会工作实务是一项专业的职业,旨在通过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支持和帮助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所涉及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步骤,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一级标题 - 理解和评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第一步是理解和评估。
这一步骤涉及社会工作人员与个人、家庭或群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评估他们的情况和状况。
二级标题 - 沟通与了解需求在这一步骤中,社会工作人员需要与个人、家庭或群体进行沟通,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谈、问卷调查或观察来完成。
二级标题 - 评估情况和状况社会工作人员需要评估个人、家庭或群体的情况和状况,以确定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评估可以包括对个人和环境因素的分析,以及对社会支持网络和资源的评估。
一级标题 - 计划和设计干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第二步是计划和设计干预。
这一步骤涉及社会工作人员根据理解和评估的结果,制定行动计划和干预方案来解决问题。
二级标题 - 制定行动计划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理解和评估的结果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明确目标、方法和时间表,以便实施干预措施。
二级标题 - 设计干预方案社会工作人员需要设计干预方案,以解决个人、家庭或群体的问题。
干预方案可以包括提供咨询、提供社会支持、提供资源和引导个人或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等。
一级标题 - 实施和执行干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第三步是实施和执行干预。
这一步骤涉及社会工作人员实施计划并执行干预方案,以支持和帮助个人、家庭或群体解决问题。
二级标题 - 实施计划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实施行动计划,按照预定的目标、方法和时间表来进行工作。
实施计划可以包括与个人、家庭或群体进行面谈、提供咨询和指导、组织支持小组等。
二级标题 - 执行干预方案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执行干预方案,按照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来帮助个人、家庭或群体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呢么,下文是由店铺整理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一、接案(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预估和介入打下工作基础)★(一)、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通过社工外展工作。
(二)、服务对象的类型:按服务意愿分为自愿型(现有服务对象)和非自愿型(潜在服务对象)(三)、会谈的准备1、资料方面包括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走访社区来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社会处境的情况,以及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2、拟定实效面谈提纲,内容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竟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及时协助。
(四)、会谈的目的和场所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
时间:配合服务对象的时间地点:一般情况下在接案社会工作者的办公室或机构专门的会谈室★(五)、会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受助);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六)、会谈的技巧:主要介绍自己;沟通;倾听(兼有鼓励、同理心)。
★(七)、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 身体情况(病史、残疾、遗传病、长期慢性病、目前生理状况等)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心理、智力、认知、个性、自我、情感、行为等)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朋友、家庭、成长背景、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等)2、收集的方法和途径: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完成句子)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观察(实地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等观察者本身既是观察者也是观察系统的一分子)8、接案注意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弹性);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重要);3、决定问题优先次序(轻重缓急);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 接案:建立关系 第二节 预估:查找问题 第三节 计划:设定方案 第四节 介入:实施服务 第五节 评估:评估服务 第六节 结案:结束服务 六个阶段十二字,常置心中勤回思!
第一节 接案 一、社会工作者旳主要任务 二、环节及关键技巧 三、影响接案成功旳原因 四、注意事项
问题:要改善旳社会功能 对象:要变化旳目旳系统 1、个人:介入个人处理问题 2、家庭:个人问题由家庭环境引起 3、小组或群体:面对相同问题、具有一样
需要旳群体 4、组织:机构内在问题,影响运营效能 5、小区:小区缺乏资源、环境影响居民
(三)介入策略 1、定义:一套方案(介入服务旳整体方
(2)社会环境——正式非正式:①社会支持系统 ;②物理环
境 ;③资源环境 ;④社会网络 ;⑤社会体制。
3、搜集措施 (1)问询 (2)征询 (3)观察 (4)家访 (5)文件
第三节 计划
一、计划旳构成 二、制定旳原则 三、制定旳措施 四、协议旳形式 五、签订过程及技巧
家庭构造图
一、预估旳目旳、任务、特点、原则 (一)定义:搜集资料、认定问题旳过程 (二)目旳:
1、辨认问题旳客观原因:背景资料、系统资料、问题详情 2、辨认问题旳主观原因:对象旳个人感受 3、辨认问题旳成因(使问题延续旳原因):由表及里探查问题 4、辨认(对象及环境中旳)主动原因:服务对象系统内外资源 5、决定服务旳方式、内容:介入措施和途径
4、回应措施: ① 透彻了解对方反应(消除对象顾虑); ②与对象融合(缩短心理距离);③敏锐感觉情绪反应(语 言、非语言); ④体现乐意帮助旳态度(感受关切、增强决 心)
(三)资料搜集 1、范围和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特点能力、社会环境 2、措施 问询对象、问询有关人、查阅档案、进行家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测试教材)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吸取了存在于各种助人模式中的、普遍的和共同的因素,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起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引。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
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含义:所谓“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工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
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二、接案的意义:1、澄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2、激励服务对象;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4、影响后续工作关系;5、影响今后的互动。
三、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的、他人转介的、由社工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了解服务对象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四、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的面谈提纲1、资料准备2、拟定面谈提纲(二)面谈1、面谈的目的:社工同服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第一,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第二,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第三,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改变。
3、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1)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3)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4)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三)收集资料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1)个人资料:年轻、性别、籍贯、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状况等。
(2)身体情况;(3)服务对象特点和能力;(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亲自向服务对象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档案记录;进行家访。
(四)初步预估界定并确认辅导下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
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工协助。
(五)建立专业关系1、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目的在于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适应的合作关系。
2、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功能专业关系的本质是,提供了份额的小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一种有意义的联结,激发了服务对象的学习动力,使得服务对象愿意利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自决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影响。
专业关系能使工作过程有计划、有目标、有亲切感,成为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
3、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1)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2)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即有时间的限制;3)在此关系中,社工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取向,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4)这个关系中,社工是握有专门知识、具有专业伦理和专门技巧的权威;5)这种关系是控制性的,社工要掌握工作的大方向,并控制自己的感情投入和采取的行动。
4、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1)同感。
2)诚恳。
3)温暖与尊重。
4)积极主动。
(六)决定工作进程1、终结服务: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问题不在机构功能范围内或其他机构资源服务更优;其他机构有处理特定服务对象或问题的特权;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服务、机构功能不符合对象需要、已经解决问题;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与社工所能提供的不相符(不能解决问题)或服务对象没有冲个烦恼动机。
2、转介其他服务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服务系诶内容包括:1、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2、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3、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五、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二)社会工作者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三)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四)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五)社会文化因素(观念)(六)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六、接案时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一)预估的概念:所谓预估,即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换句话说,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自俩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二)预估的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三)预估的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服务对象的影响;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格特征、能力、优势弱点;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和能力;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系统的状况,从中找出有利于和不利于服务对象改变的因素。
(四)预估的特点1、持续性:预估是一个动态、持续和有焦点的过程。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五)预估的原则1、个别化原则;2、合作原则;3、避免片面;4、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和长处。
(五)预估的基本步骤1、收集资料1)个人资料的收集:基本资料、主管经验、解决问题的动机、生理情感和质量方面的功能发挥。
2)环境资料的收集:家庭状况;社会环境。
3)交互作用。
4)收集资料的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和问题3、认定问题4、撰写预估报告(结构:第一部分,资料和事实;第二部分,专业判断)六、预估的主要方法(一)社会历史报告方法是通过对服务对象社会生活历史的梳理、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的综合报告。
包括:服务对象社会生活历史的资料及社工对这些资料的思考和预估。
(二)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家庭结构图也称家庭树或家庭图谱,是以图形来表示家庭中三代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可以直观地提供有关家庭历史、婚姻、伤病等重要家庭事件、成员间的沟通和互动状况等重要信息,帮助社工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模式,服务对象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家庭服务对象的影响等。
(三)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社会生态系统图也简称为生态系统图,是根据第一章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出来的。
有效将服务对象与外在环境系统的关系通过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说明了系统之间能量的流动和各系统间的关系本质,以及上述关系与服务对象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系统、服务对象问题之间的关系。
(四)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十五范畴里泛指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指由家庭、朋友、专业人员或其他社会系统提供的帮助指导和关怀。
第三节计划一、什么是服务计划服务计划是基于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通过预估阶段的探索获得的。
二、服务计划的构成(一)目的和目标1、指定目标的要求:1)内容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目标要可测量;3)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4)应说明完成目标的时间;5)目标要与机构功能和社工能力相一致,并符合法律。
(二)关注的问题和对象1、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工作要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
2、对象:个人、家庭、小组/群体、组织、社区。
(三)介入策略(四)协同工作的合作者(五)社工与服务端各自的角色(六)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三、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四)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五)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四、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1、确定社工介入的目的2、设定工作目标(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2、选择行动内容(三)签订服务协议1、概念:服务协议也称为服务合同、工作契约等,是社工与服务对象经过讨论协商所达成的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和解决他们问题的工作方案,是双方解决问题的承诺,是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计划,体现了双方的伙伴关系。
2、内容:1)计划的目的与目标;2)双方各自的角色和任务;3)为达到目的和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和技巧;4)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
3、特点和制定原则1)明确性2)得到认可3)具有弹性4)具有实用性第四节介入一、介入的概念:介入也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二、介入的特点:(一)介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二)干预是介入的核心;(三)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兵种;(四)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三、介入的分类(一)直接介入:以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为关注对象,针对他们所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服务对象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二)间接介入: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意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
四、介入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第五节评估一、评估的含义: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语气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二、评估的目的(一)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三)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四)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三、评估的作用(一)监督介入工作进度(二)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三)巩固改变成果(四)社会问责四、评估类型(一)过程评估: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
(二)结果评估:在工作进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性结果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