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复习 杠杆详细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者变形的原因。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来表示。

1. 合力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合成后的结果。

在杠杆中,合力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所有外力的合成。

2. 分解力分解力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在杠杆中,采用分解力的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作用在杠杆上的外力。

3. 力的平衡如果一个物体上的所有合力的合成为零,则称作该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在杠杆中,力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力的平衡,杠杆才能稳定地工作。

二、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由刚性杆、轴及两个支点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中,力的作用点可以在杠杆上随意移动,这样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操作。

1. 杠杆的作用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通过调整杠杆上的外力的作用点,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推、拉、顶、挤等各种作用。

2. 杠杆的平衡在静力学中,杠杆平衡的原理是通过将作用在杠杆上的外力分解成两个平行的分力,然后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进行分析。

只有当杠杆上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时,杠杆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三、杠杆的分类按照杠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以将杠杆分为以下几类:1. 按照杠杆臂的长度分:短杠杆和长杠杆。

短杠杆是指杠杆臂较短,作用力离支点较近;长杠杆是指杠杆臂较长,作用力离支点较远。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杠杆臂的长度,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2. 按照杠杆支点的位置分: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之间;二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的同一侧;三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的相反侧。

不同的杠杆类别对应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力的传递方式。

3. 按照杠杆的应用领域分:动力杠杆和静力杠杆。

动力杠杆是指通过动力来产生机械运动;静力杠杆是指通过静力来使物体保持平衡。

动力杠杆适用于需要输出较大力的场合,而静力杠杆适用于需要保持物体平衡的场合。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等臂杠杆的定义
等臂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
等臂杠杆的实例
生活中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定 滑轮等。
等臂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样不能省功。
0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刀、钳子等工具中的应用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施加力 使得刀刃张开或闭合,方便剪切 物体。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
如天平、剪刀、镊子等。
拓展延伸:其他简单机械原理介绍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螺丝钉 等。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等。
滑轮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如升旗装置、起重机等。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简单机械应用实例
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如车把是省力杠杆,脚踏板是轮轴等。
分析家庭中的简单机械
如门把手是轮轴,开瓶器是杠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杠杆组成部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母O表示。
杠杆定义及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₁表 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₂ 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₁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₂表示。
钳子
钳口夹持物体时,通过手柄施加 力使得钳口闭合,实现物体的夹 持、固定或剪切。
天平、杆秤等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天平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利用杠杆平衡 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端 所挂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九年级上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上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上杠杆知识点杠杆,是物体平衡时所使用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在支点或者力点施加力以改变物体的平衡状态或者移动物体的工具。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接触到杠杆这一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上学期涉及的杠杆相关知识,包括杠杆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一、杠杆的定义与原理杠杆是一种用于平衡力或者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者点的位置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固定的支点和绕着支点旋转的杠杆臂组成。

根据杠杆臂与支点以及力的相对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方向的改变以及力点的移动等功能。

杠杆原理是建立在力矩的平衡关系上的。

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作用,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根据力矩的平衡原理,杠杆上的力矩之和为零时,杠杆平衡。

这一原理被称为杠杆原理。

二、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支点与力的相对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1. 一类杠杆:支点在杠杆两端,力作用在支点两端的杠杆称为一类杠杆。

在一类杠杆中,当作用力和力臂相等时,杠杆平衡。

2. 二类杠杆:支点在杠杆一端,力作用在另一端的杠杆称为二类杠杆。

在二类杠杆中,当作用力和力臂不等时,杠杆可以平衡,而且可以实现力的放大。

3. 三类杠杆:支点在杠杆一端,力作用在支点和旋转点之间的杠杆称为三类杠杆。

在三类杠杆中,力臂始终较大,所以它无法实现力的放大,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三、杠杆的计算方法杠杆是一种通过力臂和力的乘积来平衡或者改变力的作用的工具。

因此,在运用杠杆时,我们需要了解与杠杆相关的计算方法。

1. 力矩计算: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作用,可通过力乘以力臂(即力到支点的距离)来计算。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2. 转动平衡条件计算:根据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力矩之和为零。

通过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计算力矩,然后对所有力矩进行求和,如果总和等于零,则杠杆平衡。

3. 力的放大计算:在二类杠杆中,如果力臂较大,即支点到力的距离较大,那么单位力就可以放大为更大的力。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汇总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F1= 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九年级上册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杠杆知识点杠杆知识点杠杆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用于放大力量或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工具。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中,我们将要学习关于杠杆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杠杆知识点。

一、什么是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用于施加力的杠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在杠杆的运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施加较小的力量,来产生较大的力量输出。

在杠杆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支点、力臂和载荷。

支点是杠杆的旋转点,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载荷是受到力作用的物体。

二、杠杆的类型根据支点的位置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杠杆、第二类杠杆和第三类杠杆。

1. 第一类杠杆:支点位于力臂和载荷之间。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杠杆使力的方向发生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用杠杆将向下的力作用转变为向上的力作用。

2. 第二类杠杆:支点位于力臂和力之间。

这种杠杆可以放大力的输出,使我们能够用较小的力来提供较大的力输出。

桨就是第二类杠杆的一个例子。

3. 第三类杠杆:支点位于力和力臂之间。

这种杠杆对提供较大的力输出不太有效,但可以提供较大的力速度。

拖拉机的刹车踏板就是一个第三类杠杆的例子。

三、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是指杠杆的受力平衡关系。

在杠杆平衡时,支持弯曲时产生的力矩之和为零。

力矩是指由力和力臂之间的乘积产生的转动效果。

根据杠杆的原理,当一个较大的力作用于一个较小的力臂上时,可以产生一个相对较小的力作用在较大的力臂上。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通过杠杆来放大力量。

四、杠杆的应用杠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牙科钳:牙科钳是一种使用第一类杠杆原理的工具。

这种工具利用了杠杆的力量,使牙科医生可以轻松地拔掉牙齿。

2. 剪刀:剪刀也是使用第一类杠杆原理的工具。

剪刀的双臂可以通过杠杆放大力量,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剪断各种材料。

3. 铁锤:铁锤是一种使用第二类杠杆原理的工具。

将力应用在较远的地方,我们可以用相对较小的力来敲打物体。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物理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杠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物体,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杠杆原理基于力矩(力乘以力臂的长度),力矩的大小决定了杠杆的旋转效应。

2.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和力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 二级杠杆:力和支点位于两侧,力的力臂更长。

-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力的力臂更长。

3.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和为零。

即,左力矩等于右力矩。

- 左力矩 = 右力矩- 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4.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门锁:门上的钥匙扭动时,通过杠杆原理来开启或关闭门锁。

- 钳子和剪刀:通过杠杆原理来放大手的力气,更容易剪断物体。

- 榔头:通过杠杆原理来让榔头的头部拥有更大的力量,使得敲击更有效。

5.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机械劣势- 机械优势:当杠杆的力臂比例大于1时,杠杆具有机械优势,可以放大力的作用。

- 机械劣势:当杠杆的力臂比例小于1时,杠杆具有机械劣势,需要付出更大的力。

6. 杠杆和浮力的关系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上升力,杠杆原理同样适用于浮力力矩的计算。

浮力力臂的长度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7. 杠杆的稳定性杠杆的稳定性取决于重心的位置。

重心位于支点上方时,杠杆是不稳定的;重心位于支点下方时,杠杆是稳定的。

8. 杠杆和角度的关系力矩的大小还受到施力角度的影响。

当施力角度增大时,力矩也会随之增大。

9. 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的平衡: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平衡物体,例如在搬运重物时使用工具。

- 工程设计:在建筑和机械设计中,杠杆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吊车、起重机等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初中物理杠杆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杠杆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杠杆专题复习————————————————————————————————作者: ————————————————————————————————日期:ﻩ杠杆与滑轮知识点总结:1、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例2.解:例3 C例4功与功率1、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l,单位J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w/t,单位:瓦特,符号w3、功:①有用功:有目的而做的功②无用功:并非我们的目的但是不得不做的功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例1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是500N,物体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拉力F的大小为40N,求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及滑轮的重。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解:物体A 所受地面摩擦力 f = 0.2G = 100N,当物体移动距离为S 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距离为___ )(31滑G f F += 得:G 滑=3F - f=20N 例2 图甲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

这种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竖直或水平输送。

某塔式起重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竖直起吊物料的。

已知起吊重为3×104N 的物料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物料匀速上升的速度为1.5m/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
L2
o
F1
杠杆
平衡
F2 螺母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 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假设四: F1 ·L1=F2 ·L2
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χ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
F1·L1=F2·L2
F1 L2

F2 L1
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有关尺寸见
图。若在 A点竖直向下 作用200牛的力,道钉撬
对道钉会产生多大
的力?如果还不能
A
将道钉撬出,在保
持手的作用力大小
F1
和作用点不变的情
200牛
况下,采用什么方
专题一:杠杆作图 专题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三:杠杆分类问题 专题四:最小力问题 专题五:杠杆中的动态分析
专题一:杠杆作图
认识杠杆
• 我们先来看 一段动画片:
这根撬起石头的木棒就是杠杆!
看看想想: 左图的羊角锤 和上面这根撬 起石头的木棒 有何相同点?
O
F1
杠杆的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 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专题三:杠杆分类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将下列杠杆分类
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生活·物理·社会
生活中的剪刀
思考: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答:小猴分得的萝卜重,萝卜平衡时,粗的那端力 臂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粗的那端萝卜更重。
添加的 板书
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匀速转动 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F1 ﹤F2

分 类
若l1=l2,则F1 = F2
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
若l1<l2,则F1 ﹥F2
费力杠杆
小结: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它包含了三个基本的要素: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支 点( O)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 力(F1) 阻 力(F2)
a.一根硬棒要成为杠杆,应该具备两 个条件:
1.要有力的作用; 2.能绕某固定点转动。 两条件缺一不可。如:撬啤酒瓶盖的 起子在不用时, 就不能称为杠杆;受了 力没绕某固定点转动起来也不是杠杆.
力臂
1、从支点0到动力F1作用线 的距离叫动力臂: L1
2、从支点0到阻力F2作用线 的距离叫阻来自臂: L2力臂的作图方法:
一.找出力的方向 二.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
用线 三.过支点作出作用线的垂
线段
杠杆五要素
支 点( O) 动 力(F1) 阻 力(F2) 动力臂(L1 ) 阻力臂( L2 )
画力臂的方法: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 两组数据和结论。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 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 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F1L1
F2L2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χ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
b.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 但必须是硬的。
c.支点可在杠杆的中间,也可在杠杆 的一端,也可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1)
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2)
力臂
比较下图(1)和(2)、(1)和(3)你一定会有发现!
(1)
(2)
(3)
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变化 力到支点的距离发
生了变化
转动杠杆的力的大小也发生变化。
3、左边钩码的重力我们当做阻力F2, 右边钩码的重力我们当做动力F1,
4、为了让探究结果具有普遍性,改 变钩码重和两边的距离做三次实验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 起什么作用?
★作用: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 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置平衡,请在C处作出施加最小的动力F1的示意图
及其力臂l1。
l2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 ●

条件F1l1=F2l2可知
l1
l1
F 2l2 F1
因为F2l2不变,当F1
F2
最小时,所以l1最长。

将原图中
F 力臂的虚线改
为了实线
1
注意:杠杆上的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力臂
时,力臂最长。
如图是一个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在A处挂 一重物G=10N,AO=BC=4cm,OB=3cm,在C点 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画出该力的方
当阻力比较小时,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会省距离,很方便。
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费力杠杆是( C) 方法一:力臂长短比较法
A
B
C
D
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省力杠杆是( A)
方法二:作用点移动距离比较法
A
C
D B
专题四:求最小力问题
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
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水平位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F2
F1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l2
F2
O
l1
F1
F2
F1 l1 l2
F1
l2 F2 l1
•专题二:杠杆平 衡条件的应用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 衡。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讨论:在实验前,是否也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为什么?
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为了避免杠杆
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
影响。
C
D
: 探究 时的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一个杠杆在静止 (或者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 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要尽量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 (因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 臂就在平衡尺上,便于测量.)
应用:杆秤、钳子、剪刀、羊角锤等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 新的收获?
想一想?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我们来完整分解 杠杆的五个要素 的作图方法
L1 O
L2
F2
F1
1、什么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o L2 ◎
画力臂的方法: L1
O LL2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9.如图,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弯曲肘将小球向上
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看漫画:
请你仔细观察图,究竟小猴 和兔子 谁分的萝卜重?说明理由。
向,及力F的最小值是( A )
A.8N B.10N C.5N D.13N
Fc
如图在何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 画出所加力的位置和方向
F
O
专题五:杠杆—动态分析
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 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 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B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O
法可增大道钉撬对
道钉的作用力?
1.2米
F2 6厘米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 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牛,那么他将身 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3_00_牛 。若他在1 分钟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 0.4米,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6_0_瓦。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