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网上课程尔雅课后习题题目答案汇总

军事理论网上课程尔雅课后习题题目答案汇总

1【单选题】美国的国防属于()。

•A、•B、•C、•D、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单选题】关于国防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和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国防政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三伐高丽”的是历史上哪一位皇帝?()•A、•B、•C、•D、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2【单选题】“火箭火枪,首开先河”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3【判断题】我国历史上以兵立国,横扫欧亚的朝代是元朝,创造了中国国防史的最高水平。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1【单选题】“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这句话出自()。

•A、•B、•C、•D、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2【单选题】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A、•B、•C、•D、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3【判断题】炮口立约,国土沦丧,是清朝国防衰败的写照,清朝的国防史是一部血泪史。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1【单选题】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正式确立的三步走战略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纵观元代中国版图,下列哪一项不在元代版图范围内?()•A、•B、•C、•D、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对教育的重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俄罗斯曾经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抗日的主力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下列说法不符合实情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纵观中国国防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亚太大国政治中的台湾问题-张文木

亚太大国政治中的台湾问题-张文木

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但由于它历史地与美国发生了特殊的“关系”,因此,台湾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就成了涉及中美关系框架中的问题。

换言之,所谓“台湾问题”,正是由于美国介入,才使台湾回归祖国这一不成问题的事,成了所谓“问题”。

台湾问题发生的起点,始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一下子把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神奇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美国人把它看作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它当时西可对抗中国大陆;北可阻抗苏联及在必要时也可钳锁日本,南可威胁南海东盟诸国并保护美国通往中东在亚太的海上运输线。

1972年,美国为了拉拢中国对抗北方苏联的威胁,与中国签署了“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同时又继续阻挠台湾回归祖国。

就这样,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美台关系升温,军火买卖增大,往来官员升级,最终因1995年中旬李登辉访美及1999年李登辉公开抛出“两国论”使中美关系跌至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双方矛盾焦点就在于台湾问题。

这里必然要预见性地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是否会最终破裂? 二是在两岸关系上,台湾是否能够走向独立? 笔者的结论是否定的,除非中美任何一方出现极不冷静的恶性突发事件或中国内外政策出现战略性的失误。

在制定世纪之交的中美外交政策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样一个政治现实,即苏联解体后,自1972 年以来中美签署的重要文件已失去了原有的即美国利用中国制衡苏联的政治基础,而失去政治基础的文件,无异于一纸空文。

这正如二战中希特勒为进攻西方与东方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一样,当希特勒占领欧洲后,德国就用不宣而战的方式撕毁了苏德协议转而进攻苏联。

这种情况在国际关系史中屡见不鲜,因而也就不必对中美关系当前的降温大惑不解,它无非是在美苏对抗化解后,美国用不宣而战的方式撕毁自1972年以来旨在加强中美联合的文件的一种形式。

对此,我们也不必再期望以前曾与美国在上海联合公报基础上达成的各种协议,更不指望美国曾作过的各种承诺。

黑龙江201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黑龙江201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heilongjiang/ 黑龙江201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导语】中公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公共基础知识资料中的《毛概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助力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更多关于考试资讯/备考资料请关注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适时制定、实施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

我国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与“和平统一”两个时期。

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明确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和和平的方式。

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此后,毛泽东、周恩来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明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毛泽东还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1963年,周恩来将我国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为:(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进行。

(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导语】中公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资料中的《毛概之建设现代化强大国防》,助力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推荐阅读>>>关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汇总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

他不仅提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任务,而且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刷题本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刷题本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刷题本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

该政策()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C.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D.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2.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经济水平D.不同的生活习惯3.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4.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5.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6.有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与帝国主义合作的统治政权”的运动,“本质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

由此判断,新中国的成立( )A.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C.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D.只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7.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精选最新2019年《国防理论》测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最新2019年《国防理论》测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国防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当今高技术主要分布在新材料、新能源、_____、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6个大技术群。

A、信息技术
B、核技术
C、军事专用技术
正确答案:A
2.国防的要素主要包括国防的主体、国防的对象、国防的目的和国防_____。

A、权利
B、手段
C、责任
正确答案:B
3._____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自此开始。

A、明朝
B、元朝
C、清朝
正确答案:B
4.中日关系颠覆不破的真理是_____。

A、战争
B、能战方能言和
C、和平
正确答案:B
5.定向比赛中会设置若干个目标点,我们称之为_____。

A、点标
B、点标旗
C、点签器
正确答案:A
6.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4500,现量得图上A点到B点得距离是2cm,请问其实地距离是_____。

A、900m
B、90m
C、900cm
正确答案:B
7.在定向地图中,苗圃花圃、私宅之类的区域用_____(颜色)表示。

A、黄绿色
B、蓝绿色
C、绿色
正确答案:A
8.国际定向联合会名称的英文缩写是_____。

A、WOC
B、IOF
C、IOC
正确答案:B。

军理900题题库

军理900题题库

4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B)级领导机关。

A、二B、三46、装甲兵是以坦克及(C)为基本装备的陆军兵种A.反坦克导弹B.火炮C.其它装甲战斗车辆47、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民兵:)48、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训练对象、内容和(时间:)等都要落实49、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50、第二炮兵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C)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A.反坦克导弹B.炮兵C.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52、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核动力潜艇部队,直接由(A)指挥A.中央军委B.海军领导机关C.舰队领导机关54、“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等思想,是属于(A)A.军队作战运筹方面B.军队作战指挥方面C.军队后勤保障方面57、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的是(C)A.军事领导体制B.武装力量体制C.军事首脑会议D.兵役制度58、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是(A)A.军队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59、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国防权利的一项是(C)A.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B.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C.接受国防教育60、下列不属于国防领导体制构成要素的一项是(D)A.组织形式B.权限划分C.管理方式D.领导能力62、坚持(B),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和特有的政治优势。

A.国防现代化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科技强军D.依法从严治军65、(D)有其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防政策。

A.国防建设B.国防动员C.国防教育D.国防政策66、(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A.中国人民群众B.中国人民警察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共产党二、多选题1、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ABCDE)等方面的活动。

A.政治B.经济C.外交D.科技E.教育2、在国防法规体系的纵向关系上,依据我国国防立法的权限,通常将国防法规划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BCDE)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国防条款B.基本国防法律C.国防法律D.国防法规E.国防规章3、国防法规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制度(ABCD)A.国防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4、为了加强和完善国家对国防活动的管理,我国加强了国防法制的建设,以下对全国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主要法律有:(BCD)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有(ABC)A.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B.制止和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C.国防活动中经济受损失获得补偿的权利D.保守国防秘密的权利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和组织协助国防活动的主要义务有(BCD)A.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B.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C.支前参战D.开展经常性的拥军优属工作,特别是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7、中国国防的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是(ABC)A.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B.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C.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目(选择题)题库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目(选择题)题库

一、单选题1、国防是国家的重要保证。

(C )A.独立与进步B.生存与进步C.生存与发展D.独立与发展2、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制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受制于人。

(B)A.主权上B. 政治上、经济上C.国际地位上D.文化上3、美国的首要国防类型是(A)A.扩张型B.自卫型C.联盟型D.中立型4、日本的国防类型是(C)A.扩张型B.自卫型C.联盟型D.中立型5、瑞士的国防类型是(D)A.扩张型B.自卫型C.联盟型D.中立型6、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

(D)A.公民B.政府C.军队D.国家7、国防中第一位的、根本性的目的和任务是(D)A.保卫国家的统一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C.保障国家的安全D.捍卫国家主权8、我国的国防产生于哪一个朝代(A)A.夏朝B.隋朝C.春秋战国D.商朝9、我国古代国防的时间跨度是(C)A. 夏朝——1949年B.商朝——1911年C. 夏朝——1840年D.商朝——1949年10、我国古代国防的时间跨度前后算起来有近多少年时间(C)A.5000年B.3500年C.4000年D.4500年11、我国古代的国防工程中的城池建筑最早起始于(B)A.夏朝B.商朝C.隋朝D.春秋战国12、民军制度是哪种社会制度时期里的兵制制度(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英帝国主义于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A)A.1840B.1842C.1856 D.1860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天津条约》C.中法《北京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15、1856年,英国以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A.“马神甫”B.“亚罗号”C.“三元里抗英”D.“禁烟运动”16、1860年,法国以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 )A.“马神甫”B.“亚罗号”C.“三元里抗英”D.“禁烟运动”17、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跟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18、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跟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中法新约》19、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跟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20、1884年至1885年,清政府虽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仍与法国签订了。

卓越考试平台军事理论课答案2.4

卓越考试平台军事理论课答案2.4

卓越考试平台军事理论课答案2.4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答: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2、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分别爆发于哪一年?答:海湾战争199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

3、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决战(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哪三次战役?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4、美国、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名称?答:美国现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俄罗斯现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

5、中、俄之间现在是什么关系?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俄罗斯陆军编有几大军区?海军有几大舰队?答:俄罗斯陆军编有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列宁格勒军区、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高加索军区。

海军编有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

7、俄罗斯将未来的战场,划分为哪几个战争区?答:欧洲、中亚和东亚三个战争区。

8、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谁?答:钱学森。

9、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是哪里?答:欧洲。

10、哪一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宣布废止《马关条约》,收复台湾、澎湖?答:1941年。

11、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哪年哪月?答:2005年3月。

1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加上周围120余个小岛,总面积约多少万平方公里?答:约3.6万平方公里。

13、美国武装力量的部署在全球划分为几个战区?答: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五个战区。

14、美军冷战后曾执行过的军事战略的名称?答:1989-1992“地区防务战略”;1993-1996“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7-2001“营造、反应、准备战略”;2002- “先发制人战略”。

15、美国陆军、海军、空军的大体数量?答:陆军约48.3万人,海军约37.3万人,空军约34.5万人。

16、美军第一次使用“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是在什么战争中?答:越南战争。

军事理论题库_20220606172500

军事理论题库_20220606172500

军事理论题库(一)一、填空题1.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于西汉时期。

2. 我国的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3. 中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4.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台湾现在的主要党派是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台联党。

6. 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具体表现为能有效打击控制目标、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

7.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作战方式的运用发生如下变革导弹战多于枪炮战、远战多于近战、夜战多于近战、空袭战多于地面战。

8. 高技术战争形成的标志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战争。

9.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写的。

10. 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

11. 《孙子兵法》全文共13篇。

12. 当前影响世界安全形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恐怖主义、霸权主义。

13. 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14. 六大高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开发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

15. 高技术战争消耗大,具体表现为武器装备费用上升和战场物资消耗增多。

1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17. 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群众武装夺取政权。

二、判断题1. 北宋前期,为使文臣武将熟悉军事,编纂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

(√ )2.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间写的文章。

(× )3. 隐形技术就是看不见技术。

( × )4.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 × )5. 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军队的事情。

( × )6. 军队建设的中心是解决正规化问题。

(× )7. 赢得战争胜利的最终因素为高技术装备,而不是人。

(× )8. 台湾地区就是指台湾本岛。

( × )9. 战略上要重视敌人,战术上要藐视敌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一、选择题1、国防的基本要素是(ABCDE)。

A 政治要素B 经济要素C 科技要素D 自然要素E 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是(ABC)A 侵略扩张型;B 自卫防御型;C 互相联盟型;D 不独不统型;3、1989年江泽民同志出任中央军委主席,提出坚持走(BCDE)的国防建设之路。

A 大打B 精兵C 利器D 合成E 高效4、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主要现状表现为(ACD)(A)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但美国单边主义有恃无恐(B)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围堵(C)国际恐怖活动猖獗,对国际安全影响严重(D)世界军备竞赛加剧,对稳定产生不利影响5、军事战略的特点(ACD)(A)立足于威慑;(B)立足于核战争;(C)立足于威慑;(D)立足常规战争。

6、中国安全政策的目的是(ABCD),确保国家安全。

(A)巩固国防;(B)捍卫国家主权;(C)维护领土完整;(D)抵御侵略。

7、精确制导武器为直接摧毁概率超过(C)的制导武器。

A 60%,B 70%,C 50%,D 90%8、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区别是(C)A 前者有弹翼,而后者没有;B 后者有弹翼,而前者没有;C 前者有动力装置,而后者没有;D 后者有动力装置,而前者没有;9、一颗静止卫星可以覆盖大约地球表面(C )的区域。

A 60%,B 50%,C40%,D30%10、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海湾战争,向人们提出了战争的(B )这一重大命题。

A 机械化B 信息化C 精确化D 立体化11、海湾战争发生于(B )年。

A 1990B 1991C 1999D 200312、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队规模将向(C )方向发展。

A 大型化B 一体化C 小型化D 立体化二、填空题1、中国国防的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国防)、(中国近代国防)、(新中国的国防)等三个阶段。

2、(1964)年(10)月(16)日(15)时,第一颗原子弱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威慑力量。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素养强化提能练(五)家国情怀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素养强化提能练(五)家国情怀Word版含解析

素养强化提能练五家国情怀1.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

“九州”的出现(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是通过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故A错误;材料不体现原有封国,故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口号,与材料中“战国文献中出现”不符,故C错误;根据材料“皆属中原”“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得出中原华夏族的影响范围扩大,故D正确。

2.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

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

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谕旨,传播农桑新法。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解析】选A。

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是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来“传播农桑”,故A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政府重视农业,并未体现精耕细作,故B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也与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不符,故C 错误;材料中“春祭庙会活动”只是一种民俗,材料没有涉及趋向一致,故D错误。

3.“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 )A.唐诗B.写意画C.京剧D.草书【解析】选C。

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作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C正确。

4.(2018·苏北四市一模)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

2023年尔雅学习通选修课《军事理论》考试辅导资料(通用题型)

2023年尔雅学习通选修课《军事理论》考试辅导资料(通用题型)

2023年尔雅学习通选修课《军事理论》考试辅导资料(通用题型)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解放斗争中三大战役最先发生的是()。

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京沪战役2.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

四个"革新"也就是:革新军事技术;();革新军事思想、革新作战方法。

A.革新战略思想B.革新体制编制C.革新信息技术D.提高装备水平3.世界第一款能用于实战的战斗轰炸机是()。

A.F-22B.F-117C.B-2D.歼-54.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扰必需不断()国防力量。

A.简化B.加强C.淡化D.削减5.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不包括()。

A.高技术B.高精度C.高性能D.高投入6.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信息技术B.材料技术C.能源技术D.生物技术7.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和集中军事训练,是一项非常有战略意义旳决策。

可以加强国防观念,培养军事技能,增进大学生旳()旳全面提高。

A.学习能力B.综合素质C.工作技能D.交往技艺8.现代斗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谁就能够在斗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A.信息技术B.精确制导技术C.军事高技术D.航天技术9.关于国防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B.斗争潜力的转化C.数量建设的方向D.综合国力的抗衡10.导弹的常规战斗部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爆破型战斗部B.破片型战斗部C.聚能战斗部D.核战斗部11.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格局出现于()。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12.将来战场作战成员构成不包括()。

A.“蓝领”B.“白领”C.“钢领”D.“金领”13.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伴随着()的形成而产生。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答题2022高中答案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答题2022高中答案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答题2022高中答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答题2022高中答案 1一、单选题1.连队通常每日点名,每次点名不得超过()分钟。

a.15b.20c.25d.30参考答案:a2.除了节假日、休息日之外,连队通常每日出早操,每次时间通常为()分钟。

a.20b.30c.40d.50参考答案:b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共12章()。

a.73条b.76条c.86条d.100条参考答案:a4.头顶部出血时,可采用在伤侧耳前、下颌耳屏上前方()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止血。

a.1.5b.2c.2.5d.3参考答案:a5.《内务条令》中规定连务会()至少召开一次。

a.每半月b.每月c.每周d.每天参考答案:b6.《内务条令》规定军人头发应当整洁。

男军人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和胡须,帽墙下发长不得超过()厘米。

a.1.5b.2c.2.5d.3参考答案:a7.总体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组成“五位一体”的安全架构。

a.军事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国际安全参考答案:b8.在敌火威胁较大、自身处于卧倒状态下,如发现前方有可利用的地形时,可采取不同的运动姿势向其靠近,当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应使用的运动姿势是()。

a.低姿匍匐b.侧身匍匐c.跃进d.高姿匍匐参考答案:a9.当前()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a.计算机b.信息c.武器d.互联网核心参考答案:d10.一个人缺氧(),他的大脑就会受到永久性损伤。

a.4分钟b.5分钟c.7分钟d.8分钟参考答案:a11.海洋中有地球上的()生物。

a.20%b.65%c.80%d.90%参考答案:c12.未来战争中没有()权,就没有制空权、制海权和制天权,就没有作战的主动权。

a.制电磁b.安理会否决c.联合国授予d.先发制人参考答案:a13.2021年4月23日,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之际中,中国长征18号艇、()、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

(完整)军事理论选择、判断题

(完整)军事理论选择、判断题

中国国防试题一、选择题1.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B )A 同盟型 B 联盟型 C 侵略型 D 结盟型2。

国防是(C )的全面体现A 国家军事力量 B 国家经济实力 C 国家综合力量 D 国家科技实力3。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始于(C ) A商朝 B周朝C 秦朝 D 汉朝4.我国古代的海防建设开始于(D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5.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 C)A 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B 法律、规章、法规、地方性法规C 法规、法律、规章、地方性法规D 法规、规章、法律、地方性法规6.《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C )A 军事技能教育B 军事技能教育C 基本军事训练D 国防教育7。

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C ) A 16岁B 18岁C 22岁D23岁8。

(A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 总参谋部 B 总政治部C 总后勤部 D 总装备部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C )A 现代化、知识化、革命化B 现代化、正规化、年轻化C 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D 现代化、知识化、年轻化10.国防目标的特性有系统性、时限性、明确性、可行性和(D )A安全性B 流动性C 准确性D动态性11。

我国倡导的是(A )的军事战略方针A 积极防御B 主动进攻C 防御D消极防御12.国防教育以(B )为核心内容.A 理想信念教育B 爱国主义教育C 军事理论教育D 军事技能教育13。

我国现行的《兵役法》于(A)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A 1998年12月29日B 1997年12月15日C 1999年12月20日D 2000年12月29日14。

《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D)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 义务兵与民兵B 义务兵与武装警察C 义务兵与预备役D 义务兵与志愿兵15.国防是随着(B)的出现而产生的。

2018年军事理论考试题试试题库资料全

2018年军事理论考试题试试题库资料全

2017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格局出现于()。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参考答案:C2. 主张“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的领导人是:A.叶剑英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参考答案:D3. 早日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通过()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一贯主张。

A.和谈B.协商C.联邦D.和谈,但不放弃战争参考答案:A4. 地面侦察监视是一种()的侦察监视方式。

A.高级B.传统C.常见D.低级参考答案:B5. 毛泽东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的通俗解释。

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歼灭战参考答案:A6. 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所决定。

A.性质B.宗旨C.结构D.条件参考答案:A7. ()是军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武装装备B.优良传统C.军事人才D.战斗精神参考答案:C8. ()领域始终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快最多的一个领域。

A.教育B.通信C.经济D.军事参考答案:D9. 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化”,即:A.武器自动化、机动远程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B.侦察立体化、机动快速化、打击精确化、控制智能化、指挥网络化C.侦察立体化、打击精确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D.侦察适时化、打击隐身化、反应快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参考答案:C10.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决定因素是()。

A.经济实力B.政治实力C.军事实力D.民心向背参考答案:A11. ()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A.武器装备B.人C.科学技术D.资金参考答案:A12. 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是()。

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参考答案:A13. 在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当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的旨在使核武器"过时"的()。

国家整体安全与国防教育期末考试21-10一单选题第32题1分

国家整体安全与国防教育期末考试21-10一单选题第32题1分

国家整体安全与国防教育期末考试21-10一单选题第32题1分一。

单选题(50题,50。

0分)1、在联盟型的国家中,也可以分为联盟()型和联盟自卫型国防类型。

A。

扩张B。

联合C。

中立D。

自卫我的答案:A2、历史上一个格局维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最后走向终结或者直接衔接到另外一个格局,或者孕育着另外一个格局。

所以说一个格局一段时间以后,它会产生斗争,会形成下面一个新的()。

A。

格局B。

文化C。

经济D。

状态我的答案:A3、在国家安全这个大系统中,()战略始终充当国家防务建设总设计师的角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A。

战争B。

政治C。

军事D。

经济我的答案:C4、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建设()军队的步伐。

A。

集团B。

正规化C。

农业化D。

信息化我的答案:D5、造就最强大的国家的首要条件,不在于造枪造炮,而在于能够造就其国民的坚定的()。

A。

工作B。

事业C。

文凭D。

信仰我的答案:D6、我们对战争的分类,历史的看有冷兵器战争、有热兵器战争、还有()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A。

机械化B。

农业化C。

工业化D。

兵器化我的答案:AA。

哲学论著B。

文化论著C。

军事论著D。

经济论著我的答案:CA。

时期B。

时代C。

信息D。

机械我的答案:B9、胡主席提出的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于()英勇善战的军队。

A。

人民C。

农民D。

军人我的答案:A10、据资料记载,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就达()次之多。

A。

470B。

500C。

600D。

700我的答案:A11、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当时参加阅兵的装备是“万国牌”的,除了马匹是国产的以外,其他的装备大都是()的。

A。

缴获B。

国产C。

购买D。

援助我的答案:AA。

个体C。

科学D。

综合我的答案:BA。

发展B。

利益C。

规律我的答案:D14、大学生军训它是我们国家培养人才素质的一个()的措施,具有大学里面其他学科与教育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

A。

普通B。

重要C。

知到军事理论见面课聊城大学答案

知到军事理论见面课聊城大学答案

知到军事理论见面课聊城大学答案1.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笔记)答:军事战略:①建立新的“三位一体”全面威慑力量②把保卫美国本土作为首要任务③放弃“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略,转向“有能力在一个战区决定性的打赢战争”战略④继续保持在欧洲东北亚的军事基地,加大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⑤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投入巨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核战略:①奉行遏制打赢并举的核战略方针②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③确定软硬兼施的核战略打击目标④筹建攻防兼备的核战争体系⑤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2.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①以中、朝、俄为主要作战对象②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逐步提高自主防卫能力。

③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④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实施新的扩军计划③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4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实施新的扩军计划3.你认为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开放性问答,此处答案仅供参考)答:①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是由美国主导的,在美国看来他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现在中国的发展在他看来是种威胁,那么他就必然威胁中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

②日本:自明以来,日本就是中国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实实在在的威胁。

③俄罗斯:如果没有美国了的威胁,将会发生什么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俄罗斯是中国潜在的威胁。

④印度:一次交恶,世代仇敌,他的骨子里恨中国,水火不容,是中国永远的敌人,永远的威胁。

⑤其他小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侵我领土,辱我华人,这些问题会随着一些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的,但不可小视。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王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你认为我国还要不要准备打仗?为什么?(开放性问答,此处答案仅供参考)答;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一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文木: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
在研究中国海权的初期曾把海权置于很高的地位,那是因为当时中国海权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矫枉过正。

在2014年出版的《论中国海权》(第三版)和《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两书中里,鉴于中国海上力量已有长足推进,这一立场已有适度回调。

在上述两书中,提出绝对的制海权要依托于绝对的制陆权,反之,绝对的制陆权也要依托于绝对的制海权。

在陆权和海权的边际地带,制陆权可以反作用于制海权,同样,制海权也可以反作用于制陆权。

占据较大版图的制陆权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影响(反作用)周边的制海权,同样,占据较广阔海域的制海权也可以影响(反作用)制陆权。

比如,在印度洋地区,因占领了印度半岛,近代英国在此地区拥有比当代美国更大的制海权;同样,由于拥有广阔海域的制海权,近代英国曾使陆权霸主沙俄帝国多面受敌,疲于应对。

马汉(AlfredMahan)也曾论述过海权与陆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他并没有这么从整体予以强调,更没有形成理论概括,而且出于是美国国情的需要,马汉更多强调的是远海。

陆权与海权的作用与反作用理论告诉我们,尽管中国海权起步较晚,但自然条件相对于英国和美国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

中国东接西北太平洋、南近北印度洋,因超大的近海大陆板块,特别是具有中远程导致打击技术,使得当代中国对两海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力以及由此形成的较强的近海制海能力。

西方国家因距离印度洋太远,因此产生了“岛屿链”思维,但这实属无奈之举,这是因为,最有效的制海权一般都有依托大陆板块的条件,并由此获得可持续的巨量资源跟进。

而在远海建立岛屿链则需要巨大的资源支持,英国和美国要控制或占领印度洋,而首先从大西洋经过地中海和太平洋过来,而中国进入印度洋遑论太平洋则可就近直达,如果中南半岛国家同中国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则中国可将在该地区更占主动。

这种地缘政治中的大陆板块优势,使得中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被西方人所认为的海权不足。

有利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在处理海洋事务中远比西方国家有更从容的时间。

然而,尽管中国接海面积巨大,但能从海上深入中原的地段却不多。

中世纪和近代对中国政治冲击最大的蒙古人和英国人,他们都试图从西南方向进入中原,但因地形的原因,他们都没有成功。

英国人只能
从沿海东进。

东进南海后,中国东南山地使他们不得不继续北上由东海入侵中国。

这说明,台湾海峡以北的“东海-黄海”海域是中国海洋防御中最脆弱的地带。

有人认为,印度对中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事实并非如此。

当前的中印实控线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稳定下来,而且受到喜马拉雅山地形的影响,中国和印度(以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后的版图为限)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仅在1962年发生过历时月余的边境冲突。

现在一些同志不理解1962年打过去为什么不占领,这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允许。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西藏高原上我们的资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持续顺畅的调度,由北而南居高临下的地形可使大部队一泻千里地进去,却不能自由地顺利返回,更不能持久地占领。

正因此,当年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打到印度河都放弃南下进入印度平原,理解了这一点——如果再能重温一下三国时曹操占领汉中又主动撤回秦岭一线的经验——也就理解了1962年中国军队打入藏南又迅速撤回固守和原因。

黄海、东海和南海事实上是一个整体。

历史经验表明,黄海动则台海动,而台海动则中国动,而中国动则东亚动。

近代以来,远东均势格局决定性的转折——比如1895年的甲午海战和1950年的朝鲜战争——
都是从黄海开始的。

对此,日本军事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解释说,他说:“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在东北亚大陆说话的话语权。


中国加强在黄海的战略力量的目的在于从侧翼保护台湾地区,因为如前所述,对台湾地区安全具有颠覆性的危险来自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

台湾海峡是西北太平洋海权的关键环节,中国国土东界应在台湾地区的东海岸。

中国实现台海统一后,制海范围就可直推至台湾地区以东的深海区,并对台湾地区以北的宫古海峡和南边的巴士海峡施加影响。

如此,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上国防力量就可以形成合力,并使中国海南岛、台湾岛和辽东半岛得以联动,形成“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之势。

因此,唯有将黄海、东海和南海视为一体并使之相互呼应,长期拖延的南海主权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

照此逻辑,从“三海一体”的视角看,在不过远的将来,将并排于东部海域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合成一体并编为“西太平洋舰队”,实属必要。

在海上作战力量体系中,台湾回归祖国以及扞卫东海南海海域的中国主权已成应有之义,同时又不至将其力量伸展过远,大体在远东雅尔塔体系安排之内。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切实将中
国海上实际控制线前移至台湾东界——这原本就是中国领土的东界,届时台湾和平回归就是可以想像的事。

台湾回归祖国意味着中国有效的安全边界真正推至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有了深海,中国的核潜艇才可发挥终极反击作用,中国航母建设才能大步向前迈进,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成果才能得到有效保卫。

朝鲜半岛位于中国黄海的北翼,而黄海的安危事关东海的稳定乃至中国台湾的安全,台湾的安危更是事关中国在西北太平洋的海上安全。

如果将中国大陆沿岸和西北太平洋衔接的“三海”(黄海、东海、南海)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我们就会发现,辽东半岛犹如人的肩膀,黄海犹如连接肩膀的上臂,南海部分则相当于下臂,海南岛相当于手掌,而位于东海的台湾地区则是连接和联动上下臂的肘关节。

黄海失,则台湾地区不保;台湾地区局势失控,中国在南海就不能持续发力。

由此,台湾地区就成了中国在西北太平洋制海权有效发挥的关键环节。

在台湾海峡南北两段中,北面是中国贯通西北太平洋制海权的主要矛盾所在,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也就是说,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中国而言,控制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接近控制了台湾地区,而控制了台湾地区,也就控制了沿
中国海岸的西北太平洋的制海权的关键环节。

台湾回归是实现西太制海权的关键;鉴于日本对台湾野心不死,东海黄海一线是解决台湾的关键区域,其中钓鱼列岛的主权回归则是破局的关键环节。

“中国是亚洲的重心”,而台湾是远东南下北上的海上枢纽。

从需求上说,美国用于遏制中国的所谓“第一链条”以西即靠近中国海区属浅水海域,而核潜艇只有在深海隐蔽的条件下才可能实施二次反击,显然,突破“第一链条”,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具有越来越迫切的意义。

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

现在人们常说在新的起点上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新的起点当然应该包括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地缘政治及海上安全环境安排:“三海”安全牵涉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最低的安全环境,如果台湾问题能够解决,“三海一体”也就顺理成章了。

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通过台湾地区的连接就可从容地进入太平洋并实现台海的最终统一。

当前,美国和日本放缓了在东海的炒作,因为它们需要便南海的局势更加复杂化,以使美国增加盟友,日本也希望将中国的力量牵制在南海,在增加其盟友的同时还可减轻它无法负担的东海压力。

(文/张文木,来源/环球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