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第三版) 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与思考p6(略)●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复习与思考p21~22●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天赤道P P’卯酉圈S N黄道K K’六时圈Q Q’●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地平圈S N子午圈与天赤道Q Q’子午圈与卯酉圈Z Z’子午圈与六时圈P P’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

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南北极●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或α=S-t=6h38m-(-2h10m)=8h48m●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2时39分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地球概论第三章1(自转)分解

地球概论第三章1(自转)分解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 (二)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 (三)地球自转运动的速度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二、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
根据在地球上确定方向的习惯,日出为东, 日落为西,则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这与天体周日视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北极上空观看,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是 逆时针;在南极上空观看,则地球自西向 东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一般规定,从天北极看,凡逆时针方向自转 的天体,都是自西向东的,称这种自转为顺 向自转;凡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天体,都是自 东向西的,称这种自转为逆向自转。
地平圈
天轴
地轴
地球的自转与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示意图
在不同纬度观测天体,所见的天球范围和周日平行圈
的情况是不同的。
观测者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只能看到地平圈以上 半个天球上的星空;
随着天球的旋转,东方地平附近不断有上升的天体,
西方地平附近不断有下落的天体; 地平以下天体是否能够转到地平以上来,决定于观 测者所在的地理纬度。(地理纬度不同,天极的高 度不同,所看到的天球周日旋转情况就不同) 。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线速度是指地球上某点在单位时间内绕轴进行圆运动时 所走的距离。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与转动半径大小有关。假设地 球是个正球体,那么在任意纬度Φ 处,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为VΦ=2πRcosΦ /T=V0cosΦ (T为恒星日,V0为赤 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地球表面各地线速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大小因纬 度的不同而不同,与所在地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即随 着纬度的增高,地球表面的线速度逐渐减小。 在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还因高度的不同而不 同,高度愈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就愈大。 赤道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0=2π R/T=465m/s。 两极点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

地球概论第三章复习题

地球概论第三章复习题

地球概论第三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恒星日:2. 太阳日:3. 太阴日:4. 真太阳日:5. 地转偏向力:6. 极移:7. 岁差:8. 恒隐星:9. 地轴进动:10. 恒显星:11. 出没星: 12. 黄赤交角:13. 西方照:14. 东方照:15. 东大距:16. 西大距: 17. 恒星年:18. 逆行:19. 会合周期:20. 光行差:21. 会合运动:22. 恒星的周年视差: 23. 黄赤大距:24. 近日点:25. 远日点:二、填空题:1.天体的周日运动是()的反映,且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反映:赤道上天体升落表现为(),所有天体都是()星;极地上天体的升落表现为(),天体可分为()星和()星,无()星;其它任意纬度( ),天体升落表现为(),其中恒显星区为以()为半径的球冠部分,恒隐星区为以()为半径的球冠部分,其间为出没星区。

2. 由于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其公转速度也不同,这样在地球的天空行星就会有运动,这种行星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称()运动,除冲、合位置外,地内行星的会合运动有()和(),地外行星的会合运动有()和()。

地内行星在()前后有逆行,地外行星在()前后有逆行。

()有凌日现象,早晨见到的地内行星——金星称为()星,傍晚见到的称为()星。

三、辨析题1.赤道上的所有天体都是直升直落的。

()22. 地球自转线速度会因纬度而不同,但不会高度而变化。

()3. 岁差是回归年与恒星年之差,是极移造成的。

()4. 极移的周期长于地轴进动。

()5. 任何纬度的天体周日运动都是斜升斜落的。

()6. 恒显星即终日可以看见的星。

()7. 地轴进动改变地轴的空间位置。

()8. 极移改变地轴的空间位置。

()9. 如果地球自转的更快些,地轴进动的更快些。

()10. 如果地球更扁些,地轴进动的更慢些。

()11. 出没星区越大,说明其地理纬度越高。

()12. 恒星的周年视差大小说明了恒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大小,视差越大,距离越大。

2023年地球概论题库参考答案汇集要点

2023年地球概论题库参考答案汇集要点

《地球概论》题库test01~test10参考答案汇集(完整版)test01一、填空题:1.春分点2. 光球、色球和日冕3.①阿坦型, ②阿波罗型, ③阿莫尔型4.①地心说, ②日心说, ③无心说5.木星与火星, 谷神星6.光年(ly)和秒差距(pc)7.①恒星周年视差, ②恒星光行差, ③多普勒效应8.①共面性②近圆形③同向性9.①初亏②食既③食甚④生光⑤复圆。

10.①类星体②脉冲星③星际分子④微波背景辐射。

二、判断题2对7对10对三、选择题1C 2B 3D 4B 5C 6B 7B 8C 9A 10C四、绘图、计算、简答题图:3.答: 纬度: H=90°-(地理纬度-太阳赤纬)65°44´=90°-(地理纬度-10°16′)解得: 地理纬度=34°32′N经度: 本地太阳视时为12h, 平时=视时-时差=12h-(-10m30s)=12h10m30s 北京时间为东经120°E的地方平时,本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为12h10m30s-6h30m=5h40m30s 换算为经度差为5×15°+40×(0.25)°+30×(0.25)′=85°7′30″该地的地理位置为(34°32′N, 85°7′30″)4.答: 按朔望月和回归年的周期协调, 历法有三种。

阴历、阳历、阴阳历。

我国的农历(夏历)属于阴阳历。

但尚有其独特之处, 具体表现在:①强调逐年逐月推算, 以月相定朔望, 大小(以合朔为初一, 以两朔间隔日数定大、小月);以中气定月序(据所含中气定月序, 无中气为闰月)。

②二十四气(属于阳历)与阴阳历并行使用, 阴阳历用于平常记事;二十四气安排农事进程。

③干支记法, 60年循环。

5.答:地外行星比地球离太阳更远,它们的轨道在地球轨道外面。

地外行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本地球在轨道上公转一周时, 地外行星只在轨道上走一段弧。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倒置的梨形答案:对2.地球的形状是指地球最外表所圈闭的形状。

答案:错3.上地壳物质的密度比下地壳的小。

答案:对4.地球重力在赤道最小。

答案:对5.金属矿床区常出现布格重力正异常。

答案:对6.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答案:错7.地球有磁场,所以地球内部没有真实的磁体。

答案:对8.磁赤道的磁场强度最大答案:错9.下面()属于地磁场三要素。

答案:磁倾角10.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之间有大约()°的交角。

答案:11第二章测试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答案:对2.地球深部上来的物质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地球内部信息。

答案:对3.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内圈层分层的重要依据。

答案:对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部分地幔。

答案:对5.大气圈包括暖层。

答案:对6.人属于生物圈答案:对7.下面()岩石是组成洋壳的岩石。

答案:橄榄岩8.大陆地壳上部岩石成分相当于()。

答案:花岗岩9.()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答案:古登堡面10.地球的外圈层是以()为共同中心的。

答案:地球的地心第三章测试1.地层层序律是指原始产出的地层所具有的下老上新的规律答案:对2.目前针对含K矿物常用的同位素测年方法为Ar-Ar法答案:对3.界是年代地层单位答案:错4.地质年代表反映的仅仅只是是地质年代信息答案:错5.埃迪卡拉生物群比蓝田生物群原始答案:错6.确定岩层与侵入体之间新老关系的方法是答案:切割率7.根据宏观地层的岩石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相对位置划分出来的一类地层单位答案:岩石地层单位8.古生代可以分为几个纪答案:六9.下面哪种测年方可以用来研究盆地、造山带和地貌的演化史答案:(U-Th)/He法10.地球上早期生物的演化不包括答案:脊椎动物的出现第五章测试1.按力学性质将节理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答案:错2.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答案:对3.在地壳演化的地质历史中,全球构造运动并不是均匀的,而是表现为时而激烈、时而平静的周期性变化答案:对4.角度不整合可作为发生构造运动的标志答案:对5.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时代不连续答案:错6.不属于岩层产状要素的是答案:层面7.某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说明该区存在什么现象答案:角度不整合8.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但倾角不等的褶皱称答案:倾斜褶皱9.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自身强度的极限而发生破裂,导致岩层丧失其连续性的现象,称为答案:断裂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水平构造的特征答案:层面倾斜第六章测试1.地下50km处发生的地震可称为浅源地震答案:对2.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慢答案:错3.地震成因类型中占地震总数最多的是答案:构造地质4.地震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采取答案:乘坐电梯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震特点的是答案:延时性6.震源深度为100km的地震属于答案:中源地震7.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的各点的连线答案:等震线8.一个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答案:错9.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7级的地震答案:对10.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答案:对第七章测试1.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火山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

地球概论第三版 金祖孟编著_全部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 金祖孟编著_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黄赤交角(ε=23°26′)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α)、黄道坐标系(β, 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2.8当δs=h s,t s= A 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2.9已知:S=t♈=α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α★有:α★=-15h12m(8h48m)2.10t=2h39m2.1190°-35°+ε=78°26′,90°-35°+ε=31°24′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β)、太阳黄经(λ)、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α)春分(♈):0°、0°、0°、0h;夏至(♋):0°、90°、ε、6h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α)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3.1恒星--(如同太阳)发光:质量巨大/中心温度很高/热核反应/能量释放;光谱信息:表面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方向,确定恒星光度,比较视亮度,推知恒星距离等。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时间:2021.03.01 创作:欧阳语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1.1 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1.2 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2.1 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2.2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2.3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黄赤交角(ε=23°26′)2.4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 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 )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 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 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2.8 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2.9 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2.10 t=2h39m2.11 90°-35°+ε=78°26′,90°-35°+ε=31°24′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3.1 恒星--(如同太阳)发光:质量巨大/中心温度很高/热核反应/能量释放;光谱信息:表面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方向,确定恒星光度,比较视亮度,推知恒星距离等。

天文课后答案、地球概论课后答案

天文课后答案、地球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点?答: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天体的观测,包括目视观测和仪器观测。

它的研究特点是:(1)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不能主动去实验,只能被动观测。

(2)强调对天体进行全局、整体图景的综合研究。

表现观测上是全波段、全天候。

在理论上依赖模型和假设。

(3)需用计算机把观测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使天文学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另一个技术进步是快速互联网技术,这使得异地天文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成为可能,使得观测数据具有巨大的科学产出的潜在意义。

目前,虚拟天文台的提出和建设对天文研究意义深远。

(4)具有大科学的特征,需要大量投资。

(5)以哲学为指导。

2.研究天文学的意义有哪些?答:天文学与人类关系密切,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服务:准确的时间不单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对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更为重要。

最早的天文学就是农业和牧业民族为了确定较准确的季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工作更离不开精确的时间。

例如,某些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宇航部门,对时间精度要求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而准确的时间是靠对天体的观测获得并验证的。

(2)导航服务: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是靠天文学知识取得的。

确定地球上的位置离不开地理坐标,测定地理经度和纬度,无论是经典方法还是现代技术,都属于天文学的工作内容。

(3)人造天体的成功发射及应用:目前,人类已向宇宙发射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天体,其中包括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星际探测器和太空实验站等。

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军事。

仅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根据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等。

所有人造天体都需要精确地设计和确定它们的轨道、轨道对赤道面的倾角、偏心率等。

地球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球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球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哈尔滨师范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地球概论主要研究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北京的地理坐标正确书写方法是()。

参考答案:北京:40ºN, 116ºE2.天体周日圈是()。

参考答案:天体周日视运动轨迹3.能够表示天体在天空中方位和高度的坐标系是()。

参考答案:地平坐标系4.在北纬30度地点,当地北极星的高度是()。

参考答案:30度5.春分点的黄经与黄纬是()。

参考答案:0º,0º6.地球公转轨道也叫做黄道。

()参考答案:错7.赤道坐标系是用来固定表示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

()参考答案:对8.4月1日太阳位于天赤道以北。

()参考答案:对9.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是地球公转轨道。

()参考答案:错10.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是其在宇宙的实际位置。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冬季大三角是由()三颗星组成。

参考答案:狮子座五帝座一、牧夫座大角星、室女座角宿一2.两颗恒星的位置发生变化,二者相互遮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星是()。

参考答案:几何变星3.下列有关银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银河系的形状侧视像大透镜,俯视呈车轮状4.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参考答案: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色球层;5.类木行星的共同特点是()参考答案: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目多。

6.在哈尔滨终年可见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

( )参考答案:对7.太阳系中的慧星,始终拖着一条很长的尾巴。

( )参考答案:错8.银河系是河外星系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错9.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亮度愈来愈大。

()参考答案:错10.赫罗图反映了变星光度与亮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傅科摆在北极地区偏转角速度是()。

参考答案:每小时15º2.极移是()。

参考答案:地极的移动3.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的根本原因是()。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h m坐标点高度方位赤纬时角赤经天顶90°30°06h30m 天底-90°-30°12h18h30m 北天极30°180°90°南天极-30°0-90°东点0270°018h12h30m 西点090°06h30m 南点00-60°06h30m 北点0180°60°12h18h30m 上点60°0006h30m 下点-60°180°012h18h30m⒒ 在北京( φ =40° N),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

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 A 点距天北极10°,填空: A 点的α 90°;δ 80°;λ90°;β56°34′;夏至点的t 12h ;δ23°26′;h -26° 34′; A (方位) 180° 。

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90° -40°+23° 26′=73°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 -40°-23°26′ =26°34′,春分点位于东点。

⒓ 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38 ′,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26° 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 (73°38′ -26°22′) /2=23°38′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 90°-73 38′) +23° 38′ =40° N⒔ 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50 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20 度。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化学元素在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

(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

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

地球概论课件第三章

地球概论课件第三章

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
原因 科里奥利力
地转偏向力 F=2mvωSinφ
用经纬线的偏转解释运动偏向
地球上的方向是以经 纬线为标准的. 由于地球自转,经纬 线的方向是变化的. 惯性使物体力图保持 原运动状态不变.
N
南半球
s
作业
什么是地轴进动?其后果是什么? 比较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的区别. 说明600N,300S,900S所见到的恒星 周日运动情况. 用经纬线的偏转解释地球上水平运动 物体的偏向. P78 第7,9题.
距日越近,速度越大 V地内>V地>V地外
行 星 轨 道 速 度 比 较
如图,设两行星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a, Tb ,公转速度分别为Va,Vb , 则 Va=2πa/ Ta Vb=2πb/ Tb
Pb b Pa a
Va a Tb Vb = b Ta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Tb2 b3 Ta2 = a3 Va Vb = b a Tb Ta = b3 = b a a3 b a
rh h
ФR
在纬度φ处
2π r Vφ = T 2πRcosФ = T =V0 cos φ
在高度h处
2π r h 2π(R+h)cosФ Vh= = T T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长期变化 季节变化
月球对于地球的潮汐作用使地球 自转不断减慢.1日的长度大约 在100年内增长1~2毫秒. 气团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振幅约 为20~25毫秒的季节变化.
F2
F
F1 F1
赤道半径a=6378km 6378km 极半径 b=6357km
F
F2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落体偏东
含义
从高处下落的物体,并不垂 直的降落到地面B点,而是 稍稍偏向东方的B′点.

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地球概论是一门涉及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对地球的构造、地质、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学习,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而课后习题则是巩固和拓展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A7. C8. D9. B10. A二、填空题1. 地壳2. 火山喷发3. 沉积岩4. 构造5. 矿物6. 化石7. 地震8. 火山9. 气候10. 水循环三、简答题1. 什么是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和地质历史等方面的学科。

它通过对岩石、矿物、化石等地质现象的研究,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内外部的相互作用。

2.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状结构,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 什么是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地球上岩石的不断变化和再生过程。

它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侵蚀和沉积等一系列过程。

岩石循环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4. 请简述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地球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植物蒸腾等一系列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四、论述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概论课程则是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个家园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地球的构造、地质、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课后习题则是帮助我们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课后习题中,选择题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地球科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历史、结构和演化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地球科学的过程中,习题与答案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科学概论的习题与答案,以便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地球科学的知识。

第一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两个自转周期是多少?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答:地球的两个自转周期分别是星周日和恒星日。

星周日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恒星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钟。

2.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分别为多少?答: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4千米,极半径约为6356.75千米。

3.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不同?答:地球自转产生了离心力和阿贝尔效应,使得地球赤道周围的物体离地球中心更远,因此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大。

第二章:地球的磁场1.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形成的?答: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中液态外核的対流运动所形成的大电流所产生的。

2.地球的磁场有什么作用?答:地球的磁场对宇宙射线的影响很大,它可以抵御太阳风及粒子辐射,并将它们引导到地球两极区域形成极光。

此外,地球磁场还对导航、地质方向勘探和航空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地球磁极的位置和方向有变化吗?答:是的,地球磁极的位置和方向是会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称为地磁极漂移。

在过去几千年中,地磁极已经移动了很多,有时甚至会翻转其方向。

第三章:地球的大气1.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答:地球的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1%的稀有气体(如氩、氦、氖等)以及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组成。

2.地球大气的结构如何?答:根据大气的温度变化和成分的变化,地球大气被分为五个层次。

从地表起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3.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是什么?答: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表面上向外散发的红外辐射,使其在大气中产生所谓的“温室效应”,增加地球表面和大气的温度。

地球概论3答案

地球概论3答案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恒星的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可以分成两个分量,即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切向速度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称为自行。

2、地轴进动: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它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

3、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4、潮汐现象: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白天的海水上涨为潮,夜间的海水上涨为汐,合称潮汐。

5、地理纬度:地面法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1;72、标准时区;日界线3、恒星;太阳4、下合;冲5、彗核;彗发;彗尾6、光球;色球;日冕7、0;相等;减小;增大8、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三、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234567A AB A B B ACD A四、填表题(每空1分,共18分)1、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

天球大圆两极天球大圆两极地平圈天顶、天底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天北极、天南极卯酉圈南点、北点黄道黄北极、黄南极六时圈上点、下点2、下表列出1998年夏历(戊寅年)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试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

大小月农历月序初一的阳历日期有关中气(阳历日期)(三)月3月28日4月20日谷雨(小)月(四)月4月26日5月21日小满(大)月(五)月5月26日6月21日夏至(小)月(闰五)月6月24日(小)月(六)月7月23日7月23日大暑(大)月(七)月8月22日8月23日处暑(——)月五、绘图题(12分)。

绘出30°N的天球图,要求绘出天子午圈、地平圈、天赤道、天顶、天底、天极(标记仰极高度)、上点、下点、东西南北四正点;并绘出太阳赤纬为-10°时的周日运动路线与方向,注明日出、日没点及太阳上中天时的高度。

地球概论第三章

地球概论第三章

恒显星区:恒显星在天球上的赤纬范围; 恒显圈:恒显星区的界线,即在北点与地 平圈相切的赤纬圈。
• 纬度越高,恒显(隐)星区愈大,出没星区 愈小:周日圈与地平的交角愈小;
• 纬度越低,恒显(隐)区愈小,出没区愈大: 周日圈与地平的交角愈大。
• 恒显(隐)圈的仰(俯)极距= • 出没星区宽度=2(90- • 周日圈与地平交角=90
轨道半长轴(a):149 600 000km;
轨道半短轴(b):149 580 000km;
半焦距(c):2 500 000km;
周长(l):940 000 000km;
偏心率(e):0.016;
扁 率 (f):7 000。
太阳在轨道中的位置:两焦点之一
近日点(地球一月初经过) :
四、 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类似于地外行星 同月相变化相联系 朔望(合和冲) 上下弦(东西方照) 始终向东 没有逆行 会合周期(朔望月): 1/S = 1/M-1/E
图3-30 恒星月与 朔望月的比较
三、 水平运动偏转
偏转方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
F Vm· sin
科里奥利力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速率
影响地球大气环流,对形成行星风带、天 气系统和洋流有重要作用
第七节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及其证明 一、 恒星周年视差
恒星年视差
地球轨道位置对恒星视位置的影响;
图3-14 不同纬度的天球周日运动 (左):在北极,只有恒显星和恒隐星,而无出没星;周日 圈平行于地平圈。(中):在赤道,只有出没星,而无恒显星和 恒隐星;周日圈垂直于地平圈。(右):在北半球某纬度,南北 天极周围有恒显星和恒隐星,天赤道南北是出没星。北天恒星在 地平以上的时间较长,南天恒星反之。周日圈倾斜与地平圈,倾 角为当地余纬(90-)。

地球概论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球概论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佛科摆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原因 佛科摆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原因 人们之所以无法感觉到地球的自转, 人们之所以无法感觉到地球的自转,是因为几乎所有 的物体都在随地球自转的缘故, 的物体都在随地球自转的缘故,那么能否找到不随着或不 完全随着地球自转的物体呢? 完全随着地球自转的物体呢?如果能找到就可以直接向人 们显示地球自转,这就是佛科当时的思路。 们显示地球自转,这就是佛科当时的思路。他终于找到了 一个不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这就是佛科摆。 一个不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这就是佛科摆。 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摆动和摆动平面, 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摆动和摆动平面,是可以超然 于地球自转,既不受地球自转影响。 于地球自转,既不受地球自转影响。有了这样一个不动 的摆动平面, 的摆动平面,人们就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经纬线相对于摆 动平面的偏转。为了说明这一点,也为了证明地球自转, 动平面的偏转。为了说明这一点,也为了证明地球自转, 法国物理学家佛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摆,并于1851 1851年在 法国物理学家佛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摆,并于1851年在 巴黎的一个圆顶大厦,成功的做了摆动实验, 巴黎的一个圆顶大厦,成功的做了摆动实验,在实验中 人们清楚的看出,相对于不动的摆动平面, 人们清楚的看出,相对于不动的摆动平面,脚下的地面 向东旋转,从而生动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向东旋转,从而生动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后人为了纪 念他,把这个实验命名为佛科摆实验, 念他,把这个实验命名为佛科摆实验,这个摆命名为佛 科摆。 科摆。
三、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一)极移与地轴进动 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明,首先是地轴的问题。 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明,首先是地轴的问题。地 轴通过地心并在空间上指向天球两极。 轴通过地心并在空间上指向天球两极。地轴与地球 表面相交于两点就是地极,地轴无限延长叫天轴, 表面相交于两点就是地极,地轴无限延长叫天轴, 它是天球周日运动的轴线, 它是天球周日运动的轴线,天轴与天球表面相交于 两点就是天极。 两点就是天极。地极在地面上的位置可以表示地轴 在地球内部的位置, 在地球内部的位置,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可以表示 地轴在宇宙空间的位置。 地轴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可见地轴决定了地极和天 极。地极在地面上的位置和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都 不是固定不变的。地极在地面上的位置移动, 不是固定不变的。地极在地面上的位置移动,叫极 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移动,叫地轴进动。 移;天极在天球上的位置移动,叫地轴进动。

地球概论第三版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球的起源与演化1.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通过太阳星云中的物质聚集和碰撞的过程。

2. 地球的早期大气与现代大气有何不同?- 早期地球的大气主要由甲烷、氨、水蒸气和氢组成,而现代大气则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第二章:地球的内部结构1. 描述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层,地幔是地球的主要部分,而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壳是如何形成的?- 地壳主要由岩浆冷却和固化形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第三章:地球的大气层1. 大气层的组成是什么?-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描述大气层中的平流层。

-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中,它保护地球表面免受紫外线辐射。

第四章:水圈与海洋1. 海洋是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 海洋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调节全球气候,同时海洋环流也影响气候模式。

2.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水的流动。

第五章:板块构造理论1. 什么是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被分成数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2. 描述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 板块边界可以分为发散边界、收敛边界和转换边界。

第六章:地球的生物圈1. 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 生物圈包括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从海平面以下约10公里到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

2. 生物圈如何影响地球的大气和气候?-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影响气候。

第七章: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 描述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可以在人类时间尺度内自然恢复;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一旦消耗完,无法在短期内自然恢复。

2. 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砍伐、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地球概论

地球概论

地球概论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89度S,90度WB.40度N,80度EC.1度S,10度ED.71度N,180度W2.在地球仪上,0度经线与0度纬线相比:A.正好等长B.纬线相长C.经线稍长D.纬线是经线的两倍3.如以通过北京(116度E)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现在的0度经线的经度将是多少?4.如以现在的120度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上海(121度E)的经度将是多少?(判断正误)1.在地球的南极,天南极同Z’点重合2.正北和正南是夘酉圈的两极3.天球子午圈上8个基本点之间的角距离分别是Φ和90度—Φ4.六时圈和夘酉圈都通过东、西点,它们的极点都是南点和北点5,按照地平圈的定义,地球极地的地平圈与天赤道平行6.地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平圈,所以地平圈有无数个,而天赤道只有一个1.天球上相交得出上点和下点A.测者子午圈和地平圈B.测者子午圈和天赤道C.天体时圈和天赤道D.地平圈和天赤道2.天球上东点和西点是由相交而成A.测者子午圈和天赤道B.测者子午圈和天赤道C.夘酉圈和地平圈D.地平圈和天赤道3.过两天极且通过的半个大圆称为测者子圈A.天体B.测者地理位置C.天底D.天顶4.下列各对点,同天北极、天南极、黄北极、黄南极的角距离均为90度的是A.东、西点B.上、下点C.两分点D.两至点5.下列各对点,同天北极、天南极、天顶、天底的角距离均为90度的是A.东、西点B.上、下点C.南、北点D.两至点(思考)4月下旬初某日,下午2时(太阳时当地时间),试在下图标明太阳和春分点在当地天球上的大致位置,并据以回答:a.太阳在天赤道以南还是以北?在当地子午圈以东还是以西?各约多少度?b.下午2时以后至日落,太阳和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如何,请在图上加以标示。

(此处为老师之前发过的练习题)第二章第二节⏹太阳系的组成⏹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一)行星a.围绕太阳运转b.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c.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其他天体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二)矮行星a.环绕太阳公转b.具有足够的质量,令其本身的重力能维系本体成球状c.无法清除公转轨道附近区域的其他小天体d.不是卫星五个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阅神星、鸟神星、妊神星其他体积较大的小行星及海王星外天体,在未来亦有可能列入矮行星的名单中未来可能会被归类为矮行星的天体(书上有表格)(三)太阳系小天体⏹所有其他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除了卫星之外其余均称为太阳系小天体⏹除谷神星之外的其他小行星、彗星、及海王星外天体等⏹流星体以及气体微粒等彗星彗星本质上是在偏心率很大的轨道上绕日运行的冰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恒显圈的半径就是它的仰极距,或天北极高度,即等于所在地的地理纬度。该恒星永远
位于上海的地平之上。(忽略地轴进动因素)。
复习与思考p92-93
1、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证明中,何种证据同时也给出了地球轨道的大小?
答:是光行差。 知道光行差则同时知道地球公转速度,从而可知地球公转轨道大小。
2 、设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 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
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 QQ17819679 手机13387779767
因为视太阳日长度因黄赤交角和日地距离而变化,二者的叠加之极大值发生在南至后,地球
过近日点在冬至后不久。
6、地球自转速度怎样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在纬度60°处,自转的速度减为多少?
答:地球上各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进动(岁差):地球与地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经纬线也不会变动),地球与地轴一起进动,
导致南北天极位置变化(天球坐标有变动)。
3 、由于岁差,天极描成 5°的弧,约需多少年?在怎样的条件下,岁差现象将消失?
答:71年7个月×5°=357年另11个月
如果地球为正圆球体;黄赤交角、黄白交角为0;地球停止自转;岁差会消失。
4、假如地球形状更扁些,那么,进动将变得更快些还是更慢些?假如月地距离更近些呢?
假如地球密度更大些呢?又假如地球自转更快些呢?
答:前二种情形快些,后二种情形慢些。
确定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 的大小(提示:太阳视直径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成反比)。
答:远日点距离=a+c,近日点距离=a-c,(a+c)/(a-c)= P/q=32′26″/31′31″,
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c/a=0.016
答:10秒差距; 0.1等。
3、 试比较恒星年视差与光行差的异同。其恒星视位置的偏离方向有何差异?
答:两者相同的是有位置的移动,不同的是后者与恒星年视差椭圆(前者)偏离方向友0度之差。
4 、由观测得知,太阳的最大视直径P=32′26″,最小的视直径q=31′31″,据此,
复习与思考p78
1、 在北半球,傅科摆向什么方向偏转?南半球呢?赤道呢?在纬度30°处,傅科摆的偏转速度是多少?
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在纬度30度处,傅科摆偏转速度每小时7.5 度。(在赤道上,φ=0° sinφ=0 θ=0。)
偏转速度v=sinφ =1/2 θ=7.5/h。
2、 什么是极移和进动?一地的经度和纬度因极移而发生变化,但不会因进动而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 极移——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
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做地轴进动。“进动”是指转动物体
纬度60°处,自转的速度V=465m/s*cos60°=232.5m/s。(约为赤道的一半)
7、 某恒星中天时,正好位于当地(纬度为φ )的天顶,问:该恒星的赤纬(δ)等于多少?
答:该恒星的赤纬等于当地的纬度。即 δ=φ 。QQ17819679 手机13387779767
5、 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会有季节变化?为什么二至日的视太阳日长度大于二分日?
为什么最长的视太阳日不是南至日,而在南至日之后?
答:地球自转可以被认为是均匀的,因而恒星日长度是不变的;但是,地球公转的影响是不均匀的,
因而太阳日的长度略因季节而变化。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古老师主讲 QQ17819679
8、 在纬度φ处,天体上中天时,其方位是多少?是否所有天体都一样?
答:天体上中天时,其方位是 0°或180°。 所有天体都一样。
9、 某恒星离天北极 23°,问:它是否永远位于上海(31°N)的地平之上?
因为黄赤交角和地球椭圆轨道,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以致太阳每日的赤经差因季节而变化。
这两个因素并互相干扰,前者使视太阳日长度发生±21s的变化;后者使真太阳日发生±8s
的变化。二者之中,前者是主要的,因此,是太阳日的变化,大体是二至日最长,二分日最短。
的转动轴环绕另一根轴的圆锥形运动。地轴进动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
极移,是会引起经度和纬度发生微小变化。进动是地轴在天球上的移动,而地面上的极点没有移动。
所以,有相对运动,导致两极点位置的微小“晃动”,(从而导致经纬线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