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摘要:在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由于道路压力通常都会直接作用到道路上,所以道路压实量直接关系着路面施工的品质,同时道路压实作业也是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点。

全文主要分析了在现场测定路基压实度的方式,并对在路基压实度测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做出了具体的说明,最后还对路基压实度测定中必须关注的事项做出了解释。

关键字:市政道路;地基压实;检测方法;要点分析引言在路面浇筑过程中,当道路压实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路面本身的承载能力就会相应增加。

路基是市政道路的主要构件,对道路压实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在市政路面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进行对路基压力度的测试工作,并以此来提高市政路面整体施工的效率。

1现场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1.1灌砂法对于填砂试验方法,这是一种多次测量基底压实度的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相关人员对砾石等颗粒相对均匀的试验孔进行物理检查,更换。

可以看出,该试验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受土壤的限制; 二是不受涂料密度的限制; 三是范围广泛。

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市政道路压实度检测时,需要称量大量的砂土。

砂的称重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

对于二次使用的砂,相关工人应提前干燥。

每次换砂时,应再次澄清砂堆密度,在此基础上,对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表面光滑,符合相关要求。

此外,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试验坑周围的平直度。

为压实基层而确定的实际厚度实际上是整个碾压层的厚度。

1.2环刀法环刀法也是目前现场密度测量方法中比较传统的一个方式,但使用的也非常普遍。

一般使用环刀法时,环刀体积约以200cm3,且高程约以5cm为宜。

环形切割器中测得的密度主要是一定深度区域内的均匀密度。

利用环刀技术测量野外密度范围时,必须注意环刀的标识,选择合适的环刀型号,同时测量点应具有较高的随机性,测量点的地形特征应与取样点一致。

1.3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这个测量技术主要是利用落锤的冲击来使土壤中形成反弹力,再通过所形成的反弹力并使用传感器来对土壤中水分的响应值加以体现,并根据该值加以分析,进而确定路基的压实程度。

路基压实施工

路基压实施工

路基压实施工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环节,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且技术等级越高的公路,对路基的压实要求越严格。

路基压实的作用是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增强填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凝聚力或嵌挤力,提高内摩阻力,减小形变,为路基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土质路基的压实1.路基压实的目的路堤填筑所用的土或者路堑开挖形成路基表面的土,由于开挖扰动破坏了土体原来紧密的状态,致使结构松散,颗粒间需要重新密实组合。

为了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

因此,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

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

土质路基的压实过程,其本质上是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土颗粒间的内聚力和摩擦力,使原有结构受到破坏,固体颗粒重新排列,大颗粒之间的间隙被小颗粒填充,变成密实状态,达到新的平衡。

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土基压实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上升及隔温性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路基压实状况通常用压实度来表征。

这里应注意的是,压实度与另一个概念——密实度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混淆。

密实度也称理论密实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即土的固体体积率越大,土的干密度也越大,所以,有时也用干密度来表示土的密实度。

但在物理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压实度是指土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的最大干密度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也称干密度系数,或相对密实度。

所谓标准的最大干密度,是指用标准击实试验方法,在最佳含水率条件下得到的干密度。

2.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指土质与湿度,外因指压实功能(如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及压实时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等。

下面就影响压实效果有关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

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

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

浅析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摘要: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和软弱地基,为了改善这些土的工程性质,常采用压实的方法使土变得密实。

压实的目的在不排水的条件下,由外部的夯压功能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增强粗粒土之间的摩擦和咬合,以及增加细粒土之间的分子引力,从而使土的单位质量提高,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达到形成密实整体的目的。

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抵抗车辆荷载作用的力学强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能。

本文从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构成、压实标准的确定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论述了路基压实度对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将土按一定要求进行堆填和密实的情况,如路堤、土坝、挡土墙、埋设管道、基础的垫层以及回填土等,都是把土作为建筑材料,按一定要求和范围进行堆填而成。

填土不同于天然土层,因为经过挖掘、搬运之后,会破坏自然土体的天然状态,含水量也已变化,堆填时必然在土团之间留下许多大孔隙。

未经压实的填土强度低,压缩性大而且不均匀,遇水易发生陷塌、崩解等。

为使其满足工程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必须按一定标准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

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更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措施。

大量的试验与施工实践均已证明:土基压实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等,均会获得明显改善。

下面就影响压实度的因素提一些本人的看法:一、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对于细粒土的路基,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土质、含水量、压实功能(如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及压实时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等。

对于粗粒土的路基,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除了以上几点外,需要注意的是粗粒土的颗粒组成及最大粒径的影响。

(一)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在压实过程中,土的含水量是影响填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的含水量高低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压实功需要填方来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粒结力,才能使土颗粒产生位移并互相靠近而被压实。

浅谈公路工程中回填土路基的压实

浅谈公路工程中回填土路基的压实

浅谈公路工程中回填土路基的压实摘要:路基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行车效果,它决定着整条路的使用寿命,而填土路基的压实施工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点。

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中路基填土压实的原因及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路基填土压实质量,为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路基回填土,压实,质量控制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路基回填及回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质量问题。

公路回填土压实的相关问题很容易被忽略,以至于影响了施工质量,耽误了施工进度,延长了施工工期。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时间就是金钱。

如果承包者承建了一项公路工程,在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势必造成返工浪费,而延误了工期,又违反了承包合同的有关规定,接着会受到经济制裁,因此给工程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为防止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本人就道路路基回填土、压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处理措施。

1、路基概念路基土体一般是由土粒、水分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

它们具有各自的特性,相互制约共同存在于统一的土体中,而土体中三相在体积和重量上的比例关系,即是评价土的工程性质又是影响压实性能的重要因素。

土的技术指标主要有:ρω湿密度、ρd干密度、ω含水量等。

试验表明:ρd越大,土体越密实,强度也得到提高,用压实机械对填土路基的碾压即改变三相组成比例,减少水孔隙率,增加单位体积内固体含量,即,使土体达到:①连接的土粒重新排列靠近,单位重增加,黏结力增大,提高土体强度;②通过压实使土粒外表的水膜减至更薄,增加内聚力,提高抗剪强度;③通过压实将土壤中空气挤出,减少水孔隙率,增加密实度,提高土体的水稳定性和减少因冻胀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

2、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2.1 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由土的三相分析中可知,土中含水量的变化,较大程度上影响土的性质的改变,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所处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可由半固态→硬塑态→较塑态→液态的过程转变,不同状态的土对外力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处在半固体状态的土,含水量小,可塑性很小,压实困难,遇水则强度急剧下降,作为路基填土硬塑状态的土基容易通过压实获得最佳密实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处于较塑状态的土,由于含水量偏高,土基难以压密,在碾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弹簧现象,变形较大。

公路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指标

公路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指标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拥军(—),男,山东滨州人,工程师。

公路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指标马拥军(滨州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介绍了含水量对压实效果影响机理、压实含水量对土基的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合理选择填土含水量改善压实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分析指出土基的压实含水量应控制的范围。

关键词:压实度;土质;含水量;土基压实中图分类号:U416.04文献标识码:BInfluen ce fa ctor s and con tr ol i n dexes of h i ghwa y r oadbed co m pact i onMA Yong -j un(H igh wa y Bu r ea u of Bin zhou ,Sha ndong Bin zhou 256600China )Ab stra ct:Th is re port firstly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n co mpact effect by water content and its mechan is m,d iscu ssed its influence of l ong -ter m perfo r mance on roadbed.Finally,S ome rati onal selection method ofwater c ontent in s o il t o i mp rove the c ompact effect was expatiated,and the c on trol range of water conten t of s oil base was pu t forward by detailed analysis .Keyword s:co mp actness;s oil;waterc ontent;roadbed c ompact引言路基是路面结构的支撑体,车轮荷载通过路面结构传至路基,路基的应力应变特性对路基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起着重要作用。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2.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摘要】为了确保公路路基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提高施工进度。

本文从压实原理出发,对施工含水率、压实机械性能、土料级配等影响土质公路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逐一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理论上,压实功能越大,压实效果越好,但这是建立在单次压实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因此,要取得好的压实效果,单位面积冲量往往比压实功能更值得重视。

【关键词】公路;压实度;压实原理;路基;含水率;干密度1.前言压实度是反映土方填筑质量最重要的指标,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对各级别的公路路基(路堤和路垫)压实度作了具体要求。

对路基土进行压实,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其透水性,目的是使路基有足够承载能力,降低沉降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减少因冰冻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2.土的压实原理及击实试验标准2.1土的压实原理土的压实原理,是以外力克服土颗粒间的摩擦阻力和粘聚力,使土颗粒产生滑动而重新排列得更紧密。

随着含水率增大,毛管张力渐失,且因自由水增加使土颗粒间摩擦力减小,压实时土颗粒易于移动,重新排列得更紧密。

在压实过程中,土体排出空气使土体积变小,干密度增大。

但是,随着含水率继续增大,土中自由水及密封于土体中的气泡所占的体积越来越大,限制了压实的作用,干密度降低[2]。

因此,在规定的压实功能和单位面积冲量[3]情况下,有一个能使土体压实得最紧密(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这个含水率称为该土的最优含量水率。

2.2击实试验标准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与规定击实功能和单位面积冲量等条件相对应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都将改变。

随着压实功能增大,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但当压实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最大干密度的增速趋缓,标准击实试验标准大致定在压实功与最大干密度关系曲线较明显的转节点,这是经济合理的压实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

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

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摘要:1.土质路基压实的重要性2.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3.土质路基压实的方法4.土质路基压实的注意事项5.土质路基压实的质量检测正文:一、土质路基压实的重要性土质路基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路基类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平整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土质路基压实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压实来提高路基的密度和强度,从而保证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在进行土质路基压实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先轻后重:在压实过程中,先采用轻型设备进行预压,然后再逐步增加压力,以避免土体因突然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破坏。

2.先静后振:在压实过程中,先让设备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压实,然后再进行振动压实,以提高压实效果。

3.先低后高:在压实过程中,先从较低的地方开始,逐渐向较高的地方进行压实,以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4.先慢后快:在压实过程中,先采用慢速进行压实,然后再逐渐提高速度,以保证压实的效果。

5.轮迹重叠:在压实过程中,设备的轮迹应该有一定的重叠,以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三、土质路基压实的方法土质路基压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碾压法:采用压路机对土体进行碾压,以提高土体的密度和强度。

2.振动压实法:采用振动压路机对土体进行振动压实,以提高压实效果。

3.冲击压实法:采用冲击压路机对土体进行冲击压实,以提高土体的密度和强度。

四、土质路基压实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土质路基压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根据土体的类型和压实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以保证压实的效果。

2.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力:在压实过程中,需要根据土体的性质和压实要求,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力,以保证压实的质量。

3.保证压实均匀:在压实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的轮迹有一定的重叠,以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4.注意环境保护:在压实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如喷水降尘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土质路基压实的质量检测土质路基压实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实度检测:采用密度仪、压实度仪等设备,对土体进行压实度检测,以评估压实效果。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

影响高等级公路土质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及控制

影响高等级公路土质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及控制

受 着 强烈的 行车 荷载 反复 作用 ,路基 下 层 , 度要 求较高 。路 堤 、路堑 和路堤 基底 均应 压 实。高等级 公路 土质路堤( 含土石路堤 ) 实 的压
度应 不低于 下列标准 :
面以 下5c 0 m深度范 尉内 ,必须严格进 行压 实 法 。碾 压速 度控 制在 15 .k h . ~2 5 m/ ,碾 压 遍 数控 制在4 遍 。碾压完 毕后 经随机按 照 ~6
日 程术 技
影响高等级公路土质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及
控制
李娜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
摘要 :本文分析了 影响高等级公路路基
压 实度 的几种 因素, 绍路基压实的意义、作 』 介
用≯提 出 了解 决影响路 基压 实l 度问题 的具体
控制方法。
( ); %
路 段 ,也应进 行压 实 。 《 公路 路基 施工技 术 规 范 中明 确要求 必须 根据道 路的 设计断 面 层的最 大松铺 厚度 ,高速 公路 和一级 公路 不
的 击 实试验 确定 的 。含水量 的 大小直 接影 响 保证 高等级公路的 质量 及使用寿命 。
j着土 的压实 度 ,含水 量越 大 ,干 密度 越小 。
现场 路基 压实的 质 髓通常 用压 实度 来衡 量 。路 基压 实度 的检 测有 环 刀法 、灌 砂 法 、
f 在施工中,将含水量控制在与最佳含水量相
p ——试样 的干密度 (/ m3 d g c );
Pc —由击 实试验 得到的 试样 的最大 干 — 分 层填 筑 、分层压 实 。采用机 械压 实时 ,分
密 度 (/ m3 。 gc )
关甓调 :公路 -路基 ; 实度 ;控制 压

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

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在一定的压实功作用下,密实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这主要是水在土颗粒之间起润滑作用,土粒间阻力减小,压实时土粒易于移动挤紧,孔隙减小,土的干密度就得以提高,待干密度达到最大值后,含水量再继续增大,那么土中孔隙就被过多的水所占据,压实时水不能被压缩小、挤出,而水的密度较土颗粒低,从而形成路基翻浆,呈弹簧状,因此土中的含水量过大时密实度反而更低。

当土中含水量过低时,土粒间的润滑作用不足,所做的压实功不能克服土粒间的摩擦力,土中的空气不能排出,土颗粒无法挤紧,因而难以达到最大密实度,一旦被水浸后,强度随之降低,路基呈松散体。

那么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土基经过压实后才能获得最大的干密度。

在遇水饱和后其密实度和强度下降幅度最小,则水稳性最好,土体剩余空隙最小。

当受到水浸时其吸水量最小,密实度下降也最小。

二、土质对压实的影响塑性指数较大的粘性土,其最佳含水量的值较大,但最大干密度的值较低。

由于粘性土颗粒小,比面积大,需要较多的水分包裹土粒以形成水膜,粘性土含有亲水性较高的胶体物质。

因此,造成粘性大,压实困难,效果不佳。

对于砂土而言,土颗粒较大,呈松散状态,水分易散失,粘聚力低,内摩阻角小,最佳含水量对砂土而言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而且砂土承载力小,最低压实成型。

而砂性土比砂土还要强一些,因为砂性土有较好的透水性,有一定的粘聚力和承载力,在含水量合适时也易被压实成型。

塑性指数在10-15之间的粘性土,最佳含水量一般在12-14%左右,最大干密度在1.84-1.89g/cm3左右,在最佳含水量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很容易达到最大干密度,获得理想的压实效果。

三、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对压实的影响实践表明,静轮压路机作用力最小,它压实后土体表层密实度最高,但土层的中下部密实度逐渐降低。

振动式压路机振动力大,对土层中下部的密实度影响最大,对土层的表面易造成松散,密实程度差。

冲击式压路机,冲击力大对上层影响深度大,适用塑性指数在10-15之间的粘性土,其影响深度在40-60cm左右。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论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路基压实度是指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对路基材料进行压实作业,使其承受设计荷载能力的指标。

路基压实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基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合理掌控压实度,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1.土质条件:路基材料的压实度与土质条件有关,如土质类型、水分含量和颗粒大小等。

不同的土质条件会对路基压实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2.压路机的类型和参数:不同类型和参数的压路机对路基材料的压实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同一工地上使用机械式压路机和振动式压路机,机械式压路机的压实度会比振动式压路机的压实度高。

3.压实作业的技术:科学的压实技术能够提高路基材料的密实程度,从而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

不同的压实作业方式,如压实速度、压实层数和压实次数等,会对路基压实度产生差异。

4.基础处理方式: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基础是影响压实度的关键。

例如,在路基的基础处理中,如果存在过多的松土层或杂质等,会降低路基的密实度,从而影响压实效果。

控制路基压实度的措施:1.选择科学的压实作业方式:合理选择和控制压实作业的方式,如调整压实层数、调整压实速度和压实次数等,可以提高路基材料的密实程度。

2.科学地控制水分含量:在路基材料的压实过程中,合理控制水分含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压实度。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水分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路基材料的压实度。

3.优化基础处理:在路基建设前,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基础处理是提高路基压实度的关键。

建设单位应该进行土壤勘测,切实改善土壤条件,清除大块杂质,减少松土层,为路基的压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压路机的类型和参数也是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适的压路机以及适当进行压路机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提高压实效果和路基的质量。

简述路基压实度的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简述路基压实度的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简述路基压实度的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摘要:要较好的控制路基的压实质量,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影响路基压实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合理的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注意路基土的含水量、土质、压实功能等等对路基土的压实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使所施工的路基达到压实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如路面沉陷、龟裂,桥头跳车等等现象都与路基压实有关,一般说来,只要路基的压实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病害的产生。

我们如果只是盲目的提高路面的强度,而忽视路基的压实度,那将是得不偿失的,不仅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并且各种病害将会不断产生。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影响路基压实的各种因素,以实现公路服务质量和较长使用寿命,使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 路基压实的原理和意义路基土是由土、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土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由水和空气所占据, 虽然天然土体经长期自然界的作用,虽已具有一定的密实程度,但与路基的使用性能要求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路基施工破坏了天然土体状态,使其土颗粒重新组合,孔隙增加,结构松散,使得土体的稳定性和强度降低。

因此,若要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对其进行压实。

压实的意义在于使土颗粒重新组合,彼此挤密,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体,最终使其稳定性提高,强度增加。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证实,路基在压实后,不仅提高了稳定性和强度,而且在塑性变形、渗透性、毛细水作用及隔温等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2 确保路基强度稳定的首要条件土是三相体,由三部分组成,土粒骨架,土颗粒间的孔隙被水分和气体所占领,路基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承压力由路基顶部到底部逐渐减小,所以,采用路基填料的土的强度由下到上逐渐提高,在许多国家的施工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了路基各层填料的强度和压实标准,以确保路基各层填料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使填筑到路基各层的土真正达到所要求的强度,还必须采用轮重不小于4t的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力不小于25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以确保路基整个压实面的密实度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雨季施工中,被雨水浸泡过的土一律不准用来填筑路基。

土质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土质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土质路基压实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措施作者:农如亮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2期【摘要】整个公路项目结构质量的关键在于路基压实度。

本文结合施工经验,分析土质路基压实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土质路基;压实机理;影响因素;控制措施路堤填筑所用的土或者路堑开挖形成路基表面的土,由于开挖扰动破坏了土体原来紧密的状态,致使结构松散,颗粒间需要重新密实组合。

为了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

因此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序。

1土质路基压实机理土质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需分层压实,使其达到一定的密实度,以提高路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形变和抗侵蚀冲刷能力。

此外,经过压实的土基,透水性降低,毛细水上升高度减小,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可防止冻胀与翻浆。

路基顶面经压实后可避免因水分干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车产生压密变形,保证了路面正常工作。

路基土通常是由土粒、水分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

受压后,土粒空隙中大部分空气被挤出土体(少量溶于水中),土粒不断靠拢并重新排列成密实的结构,因而提高了土的强度。

同时,由于土体空隙减小,降低了土渗透性,减小了毛细水的上升高度。

2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对于细粒土的路基,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指土质和湿度,外因指压实功能(如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及压实时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等。

下面就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

2.1含水率对压实的影响含水率ω与密实度(以干重度γ度量)的关系:以同一种土在同一贯入击实标准试验下,各个土样配以不同的含水率ω,测定各个干重度γ,试验表明:同等条件下,在一定含水率之前,γ随ω增加而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水起润滑作用,土粒间阻力减小,施加外力后,孔隙减小,土粒易于被挤紧,γ得以提高。

γ值至最大值后,ω再继续增大,土粒孔隙被水分占据,而水一般不为外力所压缩,水分互挤转移,因而ω增大,γ随之降低。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路基的压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土质路基的压实工艺。

一、土质路基的压实
1.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

为了找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应在试验路段进行不同的施工方案试验。

试验路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

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2)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

3)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高速公路一般应按松铺厚度
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2.选择确定压实机械
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

对于高速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压路机进行。

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
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

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

施工中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达到
最佳含水量时,所需要加水量可按公式估算:Qm=(ω-ω1+ω)。

其中,Qm为所需加水量(kg),ω为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
数计),ω1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路基压实效果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路基压实效果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72总493期2019年第7期(3月 上)0 引言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施多种工序后,能够使天然结构的土体由松散状态变为密实状态。

为了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强度,一定要使路基填土处于密实状态[1]。

通过路基压实,还能够对路基的隔温性能、承载能力进行有效提高,降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

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道施工工序。

本文分析路基压实效果影响因素,对提升路基压实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路基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1.1 土质土的性质对路基的压实效果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因为不同的土质,具有不同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果土的塑性比较高时,其相应的最佳含水率也是比较高的,不过这种土的最大干密度相对较小;和黏性土相比,砂性土的压实效果更为优越,主要原因是黏性土的比表面积较大、土粒比较细,常常需要比较多的水分将土粒进行包裹,这样才能够形成水膜[2],而砂性土的土颗粒相对较大,呈松散状态,极易流动,遇水更容易结合成水膜结构;基于这个特点,亚黏土和亚砂土的压实效果介于黏性土和砂性土之间。

1.2 含水率土的含水率是影响土质路基碾压效果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如果土的含水率偏小或者偏大时,均会影响路基的压实效果。

在填筑土方路基之前,应先选取土样在室内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获取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其中,在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中,与最大干密度相对应的含水率,即为最佳含水率。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作用下,某种土的含水率接近于最佳含水率时,才会获取最大干密度[3]。

在进行路基压实工作时,针对含水率偏小的土,选用某一型号的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时,要想获取比较大的压实度,其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假如最佳含水率比土质的含水率小很多时,要想获取比较大的压实度,其难度也是比较大的[4]。

在碾压土质路基过程中,如果在碾压过后,土体呈松散状态,密实不够理想,无法形成板体,表明土质的含水率偏小;而如果土质的含水率偏大时,极易发生弹簧现象。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保证压实度的措施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保证压实度的措施

《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保证措施》2013 年 4 月 15 日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保证措施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挖、运、填等工序,土料原始天然结构被破坏,呈松散状态,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进行人工压实使其呈密实状态。

利用压实机具对土基进行压实时,使三相土体中土的团块和土的颗粒重新排列,互相靠近、挤紧,使小颗粒土填充于大颗粒土的空隙中,使空气逸出,从而使土的空隙减小,单位体积的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内摩擦力和粘聚力大大增加,是土基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压实的土,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分子引力都提高了,其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都有明显改进。

因此,对于填方工程,土压实是最重要的工作,填方的质量也是由土的压实程度来判断的。

在公路施工中,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有填土的好坏、地基处理、含水量控制、松铺厚度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等。

所以土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是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措施之一。

现以本人从事多年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经验为例,浅谈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保证压实度的措施。

一、影响路基施工压实度因素1、施工季节的选择气候因素影响着路基施工的质量,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

例如辽宁省四季差别明显,夏季本市地区多雨,路基填土含水量难以控制,也是造成路基压实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2、含水量对压实过程的影响①、影响土方压实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

当土中的含水量较小时,土的结构在土粒间的吸力作用下保持着比较疏松的状态,此时较大的孔隙互相连同。

空隙中气体比水份多,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压实,空隙中的气体排出而使土得到较小程度的压实,但因水少而使土粒间的水膜润滑作用不大,土粒位置变动小,所以压实效果差而使土不能充分压实。

逐渐加入水分后,含水量逐渐增大,包围土粒的水膜也随之增厚,其润滑作用也加大了,此时压实,就能使土粒产生较大的互相位置的变动而济紧,压实度逐渐增加;然而水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土中的含水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土颗粒间水份过多而出现了水膜以外的自由水,使土粒间相互距离增大,自由水抵消了一部分压实功能,压实效果反而降低。

土质对路基压实度控制的影响

土质对路基压实度控制的影响

水土 。自流排水土颗粒较大, 呈松散状态, 分易散失, 水 大量 的水分在压实过程 中能够很容 易挤压 出来, 实工作在下雨 压 和 地面泥泞 的情况下 也可 以进行 。自流排 水土的压实对含 水量不敏感, 在完全干燥或含水 饱和的状态 下都能达到最大 密 实度 。 当含 水量 介于 干燥和 饱和 状态 之 间时, 实度稍 密 低 。 自流排 水土不受冷冻 的影 响。如果不属 自流排水土, 压
公路路 基是路 面的基础 ,它与路面共 同承受着 行车作 用传递 而来的荷载 ,没有坚 固、稳定 的路 基 ,就没 有稳定 的路面 。公路建 设实践证 明对路 基进行必 要的碾压 达到要 求是保证路 基、路面应 有强度与 稳定性 的一 项最经济 有效
的 技 术措 施 。
2 不 同土质的压实特性
现 。 本 文 从 土 的 性 质 角 度 出 发 ,分 析 土 的 颗 粒 组 成 、土 的
巨粒土包括 漂石和 卵石, 径大于6 m , 粒 0m 含水量基 本不 影 响压实效果 。从填料平整难 易和压实效果考虑, 其最大粒
径不 宜超过压 实层厚度 的2 3 如果最大尺 寸不超过 压实层 /,
维普资讯
厂 壅 _ ]
土质对路基压实度控制的影响
胡 雪梅
( 南京 交通 职 业技 术 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5 10 2)
摘 要:在路 基施工过程 中, 路基填土 的均匀性和 压实的均 匀性是很容 易被人们忽视 的重要 问题 。本文从土的性质 角度 出发,分析土的颗
土是填筑 路基 的基 本材料, 同类 型的土, 压实特性 不 其 不 同, 施工 时, 应采 用相应 的压实措施 。 《 公路土 工试验规 程 》 ( T 0 19 )将 土 根据 土颗 粒粒径 大 小划 分为 巨粒 J J 5- 3

路基路面教案(8章-土质路基施工)

路基路面教案(8章-土质路基施工)

第八章土质路基施工§ 8-1 概述一、路基施工的重要性1、路基施工:以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为依据,以工程质量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的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的活动。

2、路基施工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对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1)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路基—支承、寿命、造价2)路基工程质量低劣—隐患、品质寿命、破坏、中断交通3)路基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严重,后患无穷,难以根治3、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在于工程质量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野外作业—气候条件,雨季无法施工;交通条件—不便,物资、设备、施工队伍调遣困难;特殊地质不良路段、隐蔽工程多的路段—复杂二、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土石方工程1、人工施工:传统方法,工人用手工工具作业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进度慢;质量难保证;辅助和补充简易机械施工:人工基础上配以简易机械工效有限;用于工程量小、工期要求不严的情况。

不适于高、一级2、机械化施工: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将其科学的组织成有机整体,优质高效的进行路基施工的方法。

综合机械化施工:选用专业机械按路基施工要求对施工的各工序进行既分工又联合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各机械效能。

3、水力施工:水枪、水泵等水力装置;冲松土层、堆填土方、钻孔;水夯。

4、爆破法:利用炸药爆炸的巨大能量炸松土石或将其移到预定位置。

主要用于石质路堑开挖;特殊情况也用于土质路堑开挖或清除淤泥,开石取料。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1)组织准备:明确任务,制定规章制度,确定工序目标2)技术准备: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方案、方法、布置现场、编制进度等施工测量—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检查与补测横断面等导线:由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折线,折线转折点称导线点,折线边称导线边。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开工前全面恢复路中线,固定路线交点、平曲线主点等控制桩核对设计单位水准点与国家水准点是否闭合核对路基纵断面,适当补测;标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及路堑坡顶、边沟及附属设施的具体位置;尽量保护测量标志。

路基压实方法与质量控制

路基压实方法与质量控制
3.3试验段控制
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 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 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率界线、松铺厚度和 压实遍数、测量高程变化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
3、 压 实 质 量 控 制
3.1路基下卧层处理
路基下卧层承担着路基上层的全部荷载,要控制好下卧层的施工质量,一是路基填筑前应彻底 清理路床内的淤泥、杂草;二是路床内的积水要及时排干净、晒干,保证其有一定的强度;三 是发现局部弹簧现象,要彻底清除,并用好料回填;四是在路基填土前用推土机将路床推平, 并用压路机进行辗压;五是软土处理要彻底,不能留有隐患。
3.6路基碾压
填筑路基时,应要求从基底开始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分层向上填土和碾压,尤其应注意路堤的边 缘部分。路堤边缘往往压实不到,处于松散状态,雨后容易滑坍,故两侧可采取宽填40~ 50cm,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刷齐整平。路基压实时,第一遍用振动压路机 静压进行稳压,然后再振动压实。
3.7压实工具及压实层厚度控制
2.4 松铺厚度过大或过小
在路基施工中,填土的松铺厚度往往不被施工单位重视,过厚碾压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超厚 填土,虽然上层检测符合压实度要求,但开挖后就发现,下层仍然比较松散,越到下面压实效 果越小,这就为以后路基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另外,路基填土过薄,在碾压时就会出现龟裂等 不良情况,同样也达不到压实度标准,另外,对不同压实机械和不同的土质,压实时需控制的 厚度不同。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 10cm。
3.2.2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质对压实度的影响
摘要:在土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填筑土的均匀性和压实的均匀性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土的性质角度出发,分析土的颗粒组成,土的均匀性和土的含水率大小控制对填筑土压实效果的影响,以利指导施工。

关键词:压实度;最优含水率;填筑土。

在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运动场、挡土墙及建筑物基础回填等工程建设中,常需对填筑土进行压实,使其孔隙度减少,密度增加,压缩性及渗透性降低,强度提高,以满足工程地质条件要求。

填土在压实或夯实处理前须了解其填筑特性,这要有试验确定。

通过室内击实试验获得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填筑参数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量。

土工试验规程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步骤。

土基需要承受外力作用传递而来的荷载,对土基进行必要的碾压达到要求是保建筑物应有强度与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我们通常采用压实度指标来控制土基施工质量,即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得出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并以它为标准来控制施工时填筑土的干密度。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土基填料变化频繁,施工单位的试验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不能及时的根据土样的变化进行取样试验,确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最终造成所测定的土基的压实度不是该种土样的真实压实度,或是由于土质不均,含水率难以控制造成质量检测中压实度不够抑或超百的问题出现。

本文从土的性质角度出发,分析土的颗粒组成、土的均匀性土的含水率大小的控制对土基填筑土压实效果的影响,以利指导施工。

1. 土基压实的机理和意义
土是三相体,土颗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空隙被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天然土体经自然历史的沉积,虽已具备一定的压实密度,但与土基使用性能的要求仍然相差较大,尤其是经土基施工后,扰动了土体颗粒原有组合,孔隙增加,结构破化,致使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和机械的压实。

压实的目的在于对土颗粒进行重新组合,彼此挤紧,水分以薄膜包围土颗粒,空气被挤压排除,孔隙减少,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体,压实的意义在于提高土的c、φ值,降低渗透性,减少了毛细水上升,有效地防止水分积聚和侵蚀而到导致土基软化或因冻胀引起的不均匀变形,从而保证土基在设计年限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不同土质的压实特性
土是填筑路基的基本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其压实特性不同,施工时,应采用相应的压实措施。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将土根据土颗粒粒径大小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

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粒径大于60mm,含水率基本不影响压实效果,从填料平整难易和压实效果考虑,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

如果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1/3,就减少了填石材料被压碎的可能性,振动设备压实填石材料最经济最有效。

粗粒土包括砾石和砂,粒径范围是从60—0.075mm,若细粒径的土(粉土和黏土),含量为5%-10%,属于自流排水土。

自流排水土颗粒较大,呈松散状态,水分易散失。

大量的水分在压实过程中能够很容易挤压出来,压实工作在下雨和地面泥泞的情况也可以进行,自流排水土的压实对含水率不敏感,在完全干燥和含水饱和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最大干密度。

当含水率介于干燥和饱和状态之间时,密实度稍低,自由排水土不受冷冻的影响。

如果不属自由排水土,压实受含水率的影响,必须控制好最优含水率,才能获得最好的压实效果,砾石和砂相对于粉土和黏土容易压实,而且承载力高,虽然土在最优含水率下压实最有效,但是在干燥和半干燥地区,专门将土浇湿太浪费和不实际时,砾石和砂可在干燥状态下(含水率在
1%-2%之间)压实,效果也较好,干压适用于较厚的压实层,各种机型都可以用来压实砾石和砂,中型和重型振动压路机用以压实厚层填料,轻型振动压路机压实薄层填料。

细粒土包括粉土和黏土,粉土的粒径范围是0.075—0.002mm,粉土的压实依赖于含水率,要想得到理想的压实效果,就应把握好最优含水率,振动设备压实粉土最为有效,如果黏土的含量很低,压实厚度和砾石砂一样,如果黏粒含量大于5%,则应采用较大的机器,并降低压实厚度。

但必须说明的是,粉土是修筑路基最差的材料,属有害的路基用土,它浸水易成稀泥,毛细作用强烈,上升速度快,上升高度大,在季节性冰冻区,水分积聚现象严重,引起路基冻胀,春融期间极易引起翻浆,如果必须用粉土填筑路基时,必须掺配其他材料,改变其性质,并加强排水以及采取设置隔离层等措施。

黏土的粒径小于0.002mm。

含水率对压实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最优含水率或稍高于最优含水率时,压实最有效。

黏土需要相对大的压实力(和粗粒土相比),振动凸块式压路机最适合黏土压实,压实厚度15cm—40cm,工作面大时,用高速冲击压路机压实黏土非常经济,厚度限制在15cm—20cm,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的黏土,抗压强度小,可用光轮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式压路机压实。

如果黏土的含水率较高,就不可能压实成高密度的土。

这种情况下可掺和少量石灰以疏干土质,这种石灰稳定土能有效的被压实,压实石灰稳定土也适宜用振动凸块式压路机。

胀缩性黏土和有机质土的干密度最小,对于筑路路基来说,是最不好的。

施工时,应特别仔细的控制填土和压实。

否则路堤可能产生很大沉陷,并将延续很长时间。

泥炭、淤泥质土以及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在一般情况下,不适宜做路堤填土。

3.填土均匀性和对压实度的影响
不同的土类含有不同粒径的土颗粒,砂粒成分多的土粒,强度构成以摩擦力为主,强度高,受水的影响,但施工时不易被压实。

黏土成分多的土,强度形成以凝聚力为主。

其强度随密实程度的不同变化较大,并随湿度的增加而降低。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土的击实曲线的性质基本相同,但是,液限高,黏粒含量高的土最优含水率大,最大干密度小。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要求室内土工试验用土过38mm筛,当大于38mm的颗粒含量在3%--30%时用公式修正,并且对试验用土要求经过认真粉碎再进行碾压以保证土颗粒的均匀性,但实际施工时路基用土有着很大差别,经常由于沿线取土,地貌、地层等的变化造成土的来源不一,使土颗粒组成不均匀,特别是路堤底部填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大尺寸的土块使得在一定的压实功能和含水率下,难以压实。

用压实度来控制路基施工的质量,压实度是指路基施工对填土压实后的最大干密度与该填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所以室内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施工控制的标准。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料变化频繁,施工单位的试验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不能及时的根据土样的变化取样试验。

确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最终造成所测定的路基的压实度不是该种土样的真实压实度,从而造成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4. 填土含水率的确定
在路基压实过程中,土的含水率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土类有不同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击实曲线告诉我们,当含水率偏离最优含水率,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时将会出现路基压实度不够的情况。

这是因为压实所用的功需要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凝聚力,才能是土颗粒产生位移相互靠近,当土的含水率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能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土的干密度小,当土的含水率逐渐增大时,水在土颗粒间起着润滑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作用下可得到较大的压实干密度。

当土的含水率继续增大到超过某一限度时,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少,但单位体积中的空气体积已经减少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却在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作用下,土的干密度反而逐渐减少。

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
好填土的含水率,使路基压实是在接近最优含水率时进行,尤其是胀缩性比较明显的黏土,在潮湿状态下,这种土不稳定,并容易发生剪切,在只能用高含水率土填筑路堤时,要采取措施使含水率降低,如采用粉状固化剂NCS或石灰来处理;同时进一步防止施工时含水率的增加并将土反复翻拌,凉嗮后再进行碾压。

但是压实路基前后降雨或日照,土的混填将会导致同一施工面含水率的不均匀,土的透水性不一致,同样无法达到最大压实度,所以在具体施工时,除了要遵循常规的施工要求外,应严格的控制压实含水率,并使土料的含水率尽量一致。

5. 结语
(1)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压实标准选择相应的压实机具,确定最佳压实厚度,压实遍数,掌握好碾压速度,准确控制最优含水率,以保证得到最大干密度。

(2)路基填土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超大颗粒填料应剔除或加大压实功能,严禁调料中混入种植土、腐质土或泥沼土等劣质土,应尽量选择集中取土,避免沿线取土。

(3)击实试验用土应对施工路段所用土场进行实地踏勘,确认所用土样取自同一土场,保证土样的代表性和指导施工标准干密度的准确性。

(4)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压实含水率,并使土料的含水率尽量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沙庆林公路压实与压实标准[M] 。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