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市政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概述

市政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概述引言:路面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作用于路基上的,因此对路基进行压实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点之一。
只有路基压实度达到既定标准,道路才能在使用中安全地承受来自地面的压力。
而市政道路的路基建设原料大多是土或石料,路基不但要承受路面行车的压力,更需要承受来自于自身的压力,这无疑对道路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一、现场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1、灌砂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就是灌砂法,它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子来置换待测洞的体积,基本所有的土质或路面材料的密度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
虽然灌砂法的使用比较广泛,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用灌砂法进行测试时,必须携带大量砂,而且测试的过程中砂需要不断地称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灌砂法使用时应当特别注意一下几个细节:第一,称取砂必须要规范,当砂需要二次使用时,必须对其进行烘干;第二,每换一次量砂,必须要确定砂的堆积密度;第三,测量的地表一定要处理得平整光滑;第四,试坑周壁要笔直;第五,检测厚度应该取整个碾压层的厚度。
2、环刀法最為传统的测量现场密度的方法之一,环刀法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环刀的容积一般为二百立方厘米,高度在五厘米左右。
环刀法所测的环刀内密度大多是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而不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若用环刀法测量现场密度,应使所测结果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因此,使用环刀法时,同样需要注意几点:第一,使用时注意环刀的标号,合理选取合适规格的环刀;第二,环刀法测量的测点要同时具有随机性和相对代表性测点的土地性质应该与送样土相对一致。
3、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落锤的冲击使土体产生反弹力通过相关传感器测出土体不测含水量的响应值,并加以分析,得出路基的压实度。
测试人员在碾压的路基测试面上让落锤自由下落,接触地面的瞬间,测试表面会产生反弹力,路基压实度越高,则反弹力越大。
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测试路基压实度不用挖坑,并且相关仪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分析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技术及方法

交通科技与管理137工程技术0 引言 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主要由压实度、回弹模量和弯沉值等几个指标来反映。
目前,常用的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灌砂试验、环刀试验、承载板、现场CBR 等方法。
传统测试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等缺点,近些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方法,如动力圆锥贯入法(简称DCP),其优点是快速、简便,不受场地限制,通过快速检测土基的贯入度可有效地克服灌沙、环刀、灌水与电动取土器等方法的缺点,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按二级公路设计,建设里程为9.17公里,路基宽度8.5 m,设计速度40 km/h,局部路段为30 km/h,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道S219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湘潭市公路主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采用改建建设方案,老路约全长9.1 km,勉强能达到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介于20 km/h~30 km/h 之间,路面宽6.5 m~7.5 m,长期以来,现有道路路段大部分处于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不高的状态。
沿线岩土主要是红黏土与高液限土,路基适宜旱季施工,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填筑土、种植土、淤泥。
种植土、填筑土沿线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
淤泥土分布于沿线水塘、水沟中,厚度一般不大。
为了方便施工,全线基本为单侧加宽,加宽时,先在原有道路边坡处开挖台阶后再填筑新路基。
为了与周围道路顺接,全线土方开挖较大,对原老路基扰动影响较大。
由于项目施工恰逢多雨季节,项目工期要求紧,而沿线岩土主要是红黏土与高液限土,如泡水将影响施工质量与工期,现场要求路基路面碾压完成后,快速进行压实度检测,以便尽快进入下一段施工,故对现场压实度检测速度要求较高。
2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由于道路工程增多,对于路基路面建设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必须注重路基路面试验检测工作。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枯燥的话题——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乍一听,可能觉得这话题跟我们日常生活没啥关系,但其实啊,它可是关系到我们行车安全和道路寿命的大事呢!想象一下,如果路面像煮过头的面条一样软,那可真是开车时的“颠簸之旅”啊。
咱们先不急着深入,先来了解了解这压实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2. 什么是压实度?2.1 压实度的定义简单来说,压实度就是指土壤或路基被压实后,密实程度的一个指标。
想象一下,咱们把一包棉花放进压缩袋里,压实后就变得扁扁的,对吧?路基也是如此,压得越实,才能承受更多的重量,减少变形和沉降。
这就像咱们走在沙滩上,越往海里走,沙子越松,脚下的感觉就越不稳了。
2.2 压实度的重要性压实度高的路面,不但能让车辆行驶得更平稳,还能减少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你想想,要是路面不够结实,那我们每年都得花钱来修路,简直就是“人心惶惶”,对吧?所以,压实度就像是路面的小“身份证”,证明它的好坏。
3. 压实度检测方法3.1 传统检测方法那么,怎么检测这压实度呢?传统的方法可不少。
首先,有一个叫“标准击实试验”的方法。
简单说,就是用个重锤反复敲击土壤,看它能被压到什么程度。
这个方法就像打鼓,敲的次数多,声音才响亮。
不过,这个方法一般是在实验室里做,不能在工地上直接使用。
接下来还有“现场检测法”,比如“核子密度仪”。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科技,对吧?它通过放射线来测量土壤的密度,准确得很,就像用X光检查身体一样。
不过,大家别担心,检测的时候,技术人员会注意安全,确保不会对大家的健康造成影响。
3.2 现代检测技术现在,科技可真是飞速发展。
近年来,咱们还引入了一些新潮的检测技术,比如“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检测”。
激光扫描就像给路面拍个全景照片,能精准捕捉每个细节,而无人机则可以从空中俯瞰,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数据。
真是“科技改变生活”,让我们在检测压实度上也能享受到高科技的便利!4. 结语总的来说,压实度检测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为我们的道路安全把关。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 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公路工程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公路工程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摘要:路基压实度主要是指借助相应方法对路基实施碾压,使其干密度与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比值达到设计标准值,进而大幅提升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这是整个公路施工的关键环节,如果压实度未满足设计要求,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危及工程安全。
所以,想要有效提升公路项目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就需要强化对路基压实度的检验检测。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公路路基试验检测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试验检测;质量控制1公路路基试验方法对于公路的运行质量管理,应加强专业的路基检测,使得潜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措施。
必须不断改进道路施工技术的检测手段。
路基决定公路工程最终的质量,对于公路安全稳定具有决定作用,对于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
下面就对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
1.1探地雷达法这种测量方法也称为路基密实度检测方法。
它为复杂特征地形检测化合物中的应用找出了便捷的方法,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特别是对一些路基深度大、不好进行检测的公路项目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经过多年实践,该方法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本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广,路面或路基等情况都可以在不破坏工程的前提下进行一定深度的测试。
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电磁波的发射来评估路基的特定深度。
只要波组的某个部分出现混乱,就可以帮助识别抛物线的形态特征。
此类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回填或结构空隙。
1.2路基系数检测法路基的载荷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外力作用在此范围之外的地面上,则极有可能发生结构变形。
如果变形稍微严重一些,则会严重损害驾驶舒适性,甚至会损害驾驶安全性。
在此阶段,仅应用物理指标(例如对路基表面的压实度)无法全面突出显示和测量其变形,而可以与其他采集和测量方法集成,即基础系数用于反映特定的形状变量。
基础系数属于一种抗力指数,应用此值的最明显特征是,它可以更直观地表示路基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突出了其应用价值,对于物理参数的把握具有较为准确的应用,针对性强。
路基路面工程检测—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 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 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 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 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 到平衡后再用。
灌砂法 三、数据处理
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质量mb(g): • 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
mb=m1-m4-(m5-m6) • 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现场压实度测试5:无核密度法
无核密度仪利用电磁法原理测量沥青路 面均匀性和相对密度。 仪器采用先进技术,能可靠、快速地测 试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并 计算施工压实度。 但由于测试结果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 其测试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四、压实度检测结果评定
ρd= md/mb×rs
6、按下式计算施工压实度(K) K =ρd/ρc×100
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准确至0.01g/cm3
灌砂法 七、灌砂法应注意的问题
(1)
量砂应规则,每次检测后,应晾干,过筛去杂质,以保证量 砂密度。
(2) 换砂时应重新标定量砂密度,确保试验准确性。
灌砂法 七、灌砂法应注意的问题
• 取下灌砂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 (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二、压实度的基本概念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来表示
➢ 土基和路面基层的压实度是指压实层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该材料的标准最大干密度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三种常用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灌砂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现场试验检测⽅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法路基、路⾯压实质量是道路⼯程施⼯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只有对路基、路⾯结构层进⾏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的强度。
刚度及路⾯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程的使⽤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压实度表⽰,对于路基⼟及路⾯基层,压实度是指⼯地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于密度的⽐值;对沥青路⾯,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值。
⼀、标准密度(最⼤⼲密度)和最佳含⽔量的确定⽅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法也多样化,有些⽅法需在实践中进⼀步完善。
最⼤⼲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的⼲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量即为最佳含⽔量。
(⼀)路基⼟的最⼤⼦密度和最佳含⽔量确定⽅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随深度⽽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些;另外,公路等级⾼,其路⾯等级也⾼,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些。
因此,⾼速、⼀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于95%,路堤80~150cm应不⼩于93%,150cm以下应不⼩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以下0~30cm应不⼩于95% 。
在平均年降⾬量少于150mm且地下⽔位低的特殊⼲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量稀少,地下⽔位低,天然⼟的含⽔量⼤⼤低于最佳含⽔量,要加⽔到最佳含⽔量情况下进⾏压实确有很⼤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地区,天然⼟的含⽔量超过最佳含⽔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密度的⽅法也有区别,除了⼀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密度的确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击实试验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
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
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
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
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
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
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的限制,现行方法就不能得出真正的最大干密度,若以此为准,按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成型,所测得的强度和有关参数大小,据此进行设计,势必造成浪费。
同样,如以此为准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必然要求太低,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寻求更科学的方法、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方法,即理论计算法。
1。
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根据室内试验测得结合料的最大干密度ρ 1 和集料的相对密度γ,把已确定的结合料与集料的质量比换算为体积比V1 :V2 ,则可计算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
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w0 是结合料的最佳含水量w1 和集料饱水裹覆含水量W2 的加权值。
饱水裹覆含水量是指把集料浸水饱和后取出,不擦去表面裹覆水时的含水量。
除吸水率特大的集料外,此值对于砾石可以取3%,碎石可取4%。
2.水泥稳定粒料此类材料的最大干密度ρ0与集料的最大干密度ρG和水泥硬化后的水泥质量有关。
水泥加水拌匀后,在105℃烘箱中烘干,称试验前水泥质量和烘干后硬化的水泥质量,即可求得水泥水化的水增量。
因水泥中含有水化水,故用烘箱法不能正确测出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
根据对比试验,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w0 由水泥的水化水、集料的饱水裹覆含水量和拌和水泥所需要的水(水灰比为0.5)三者组成。
(三)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确定方法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密度或者试验段密度为准,当采用前者方法时,压实度标准比后者高(详见第二章),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均存在对试件(马氏试件或芯样试件)测密度的问题,在进行密度试验时应根据混合料本身的特点,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1)水中重法:本法仅适用于密实的Ⅰ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不适用于采用了吸水性大的集料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2)表干法,本法适用于表面较粗但较密实的Ⅰ型或Ⅱ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但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3)蜡封法:本法适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Ⅰ型或Ⅱ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不能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密度时,应用蜡封法测定。
4)体积法:本法适用于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
具体的试验方法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一93)。
=、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方法(一)灌砂法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oo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没有开关。
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m~6oo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铝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oomm x 5oomm x 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称:称量10 ~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 及0.25~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人筒内砂的质量m1 ,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 m5 ,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γ。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
②在储砂筒中装人砂并称重,并将灌砂简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3)试验步骤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③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人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