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1)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主讲:马振芳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一、盆地勘探概况(一)盆地概况: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范围北起阴山,南抵秦岭,西至六盘山,东达吕梁山。

盆地面积37万km2,本部面积25万km2。

行政区划分:内蒙15万km2, 陕西11万km2。

地形地貌:北部为沙漠、草原及丘陵区,地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1200-1350m ;南部为黄土塬。

(二)地质概况1. 盆地演化:是典型的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

盆地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天然气主要在晚古生代,石油主要在中生代。

2. 构造单元划分:主要依据白垩系划分六个二级构造单元。

主要特征为南油北气。

a. 伊盟隆起: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

b. 天环坳陷:主要发育构造、地层油气藏。

c. 伊陕斜坡:主要发育古地貌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d. 渭北隆起: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

e. 晋西挠褶带:发育构造油气藏。

f. 西缘掩冲带:发育构造油气藏。

3. 地层:除缺失上奥陶系(0)、志留系(S)、泥盆系(D)外,其余地层均发育存在。

沉积岩厚度平均约6000m,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特征,即中生界产油,古生界产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山西组、太原组和马家沟组。

部分地区本溪组也有。

4. 含气层系:主要有两套层系十八个地层组。

下古生界:以奥陶系(O)马家沟组顶部马五1~马五4白云岩气田为主。

上古生界:以二叠系(P)、石炭系(C)砂岩气田为主。

二叠系又以石盒子组盒8底部砂岩、山西组山2、太原组太1 砂岩为主要产气层;石炭系以本溪组底部砂岩为主要产气层。

(三)勘探历史阶段:1907 年第一口油井到现在近百年历史。

分六个阶段:1.1907 年~1949 年:延1 井发现油苗经历了清末官办期(1907年~1911 年)和中美合办期(1911 年~1919 年)。

2.1949 年~1969年:构造指导期,发现断层。

3.1970 年~1979 年:长庆油田会战阶段,第一个储量增长阶段。

苏里格地区探井上古砂岩气藏增产技术新进展

苏里格地区探井上古砂岩气藏增产技术新进展

西 部探 矿工 程
4 7
2 0  ̄ 20 06 0 9年 , 酸性 压 裂 液 在 苏 里 格 东 部探 井 现
针 对苏 里格 气 田地层 压力 系数 低 、 主力 气层 整体埋 深 普 遍 大 于 30 m 以 上 ( 南 地 区 埋 深 普 遍 大 于 60 苏
苏里格 东 区上 古 岩屑石英 砂 岩储层 具有物 性较 差 、
粘土矿物含量高、 孔喉结构差 、 压力系数低的特征 , 易受 外来液体伤害。原有的苏里格中区 J 一1 L 压裂液体系 粘土防膨率 7 , 8 岩芯伤害率达到 3. 5 。核磁共振 2 1 岩芯 技术及 岩芯 流动试 验表 明 , 里格 东部岩 屑砂 岩储 苏 层 压 裂液伤 害 的主要 原 因是 压 裂 液 引起 的粘 土 矿物 膨
进一 步提 高工艺 的实效性 , 出 了以物理下 沉剂控 缝高 提
为进一步提高控缝高压裂 的应用效果 , 提出并试验 了化学固化下沉剂控缝高压裂工艺。该工艺集化学堵 水 与控缝 高 两 种 工 艺 于 一 体 , 利用 化 学 下 沉式 转 向剂 ( 脂包 覆 陶粒为 主料 、 联剂 为交 联材 料) 树 偶 在地 层 温度 达到软化点时固结形成的无渗透性人工遮挡层 , 既能够 满 足压 裂时 控缝高 的 需求 , 又能 够 满 足压 后 堵 水 , 防止 底 水锥进 。室 内实 验 和现场试 验应 用表 明 , 该化 学 下沉 剂在地层温度、 流体 、 压力下结构稳定性好; 软化 固结时
2 1 酸性压 裂液 .
为主, 多种工艺( 小规模加砂 、 变排量) 综合应用的组合 控缝高工艺思路 , 以达到控制裂缝纵向延伸 的最优化 。
同时 , 虑到裂 缝延 伸是 个 动 态 的过程 , 合 储 隔层 应 考 结 力特 征 、 缝净 压力 分 析 、 裂 下沉 剂 室 内筛 选 和评 价 等基 础性 研究 工 作 的结 果 , 常规 的单 级 注 人 工 艺 进 行 改 对 进 , 出了多级 注入 下 沉剂 控 缝 高 压裂 工 艺 , 提 即将下 沉 剂合 理分 配后 分级 加入 , 证 上级注 入下沉 剂不 压穿底 保

苏里格气田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

苏里格气田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

苏里格气田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苏里格气田是中国首个以煤层气为主的气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境内,是中国最大的煤层气气田之一。

为了实现气田的可持续开发和生产,苏里格气田采用了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

传统的煤层气开采方式是通过多孔隙连通的煤层进行抽采,由于煤层气气井的连通性较差,导致气田的产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里格气田采用了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单井排水系统将气井之间的排水压力传导到同一水平地层的所有气井中,实现气井之间的压力平衡。

具体来说,气井通过导水管道和井渣排放口与主控中心相连,通过排水设备将井液进行稳定排放。

主控中心通过监控仪器实时监测气井的产量和排水情况,并通过调整单井排水系统的压力来控制气井的产量。

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单井排水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气田内气井之间的压力平衡,提高了气井的产量。

传统的开采方式容易造成个别气井产量过大,导致其他气井产量下降,而单井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平衡气井之间的产量差异。

单井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气井的稳定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传统的开采方式中,气井的排放不稳定,容易造成大量的煤层气外泄造成环境污染。

而通过单井排水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气井排放的稳定,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单井排水系统可以提高气田的开采效果,延长气田的生产寿命。

由于气井之间的产量差异较小,气田的开采效果得到了提高。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单井排水系统的压力,可以及时调整气井的产量,保证气井的稳定开采,延长了气田的生产寿命。

苏里格气田的单井排水增产新模式为中国煤层气田的可持续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通过实现气井之间的压力平衡和稳定排放,该模式能够提高气井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气田的开采效果,延长气田的生产寿命。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及天然气发展规划(P80-115)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及天然气发展规划(P80-115)

19992000源自200120022003
2004
2005
2006
年度
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产能建设,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地质储量 5970.95×108m3,累计建井1377口,形成了89.8×108m3的年生产能 力。
长庆气区2006年底天然气探明储量动用情况表
气田(区块)
靖边 榆林气田南区
平均压力系数0.945 气藏温度:平均105.1℃。
温度梯度为2.927 ℃/100m 流体性质:甲烷93.89%,CO25.14%,H2S1494928mg/m3,平均691mg/m3
靖边气田属于岩性圈闭、弹性气驱、无边底 水、常压、低渗、低丰度、低产的深层气藏。
靖边气田含气面积分布图
靖边气田产能建设始于1996年,至1998年底,利用探井累计建产能12亿方; 1999年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通过开展排水采气、定压定产生产、区块关井测压 等开发试验和各种综合研究工作,不断地调整挖潜和实施有效的工艺措施,实 现了气田的高效开发。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地质储量3763.65×108m3,形成 了50×108m3年生产能力。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概况及天然气发展规划
目录
一、盆地地质概况 二、天然气勘探历程及资源现状 三、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四、天然气发展规划
三、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一)气田开发历程 (二)气田开发现状
(一)气田开发历程
1994年:靖边气田陕81井组的先导性开发试验拉开了长庆气田开发 的序幕;
陕200井区
低产低渗区 陕100井区
地方油区
陕227井区西
陕230井区
② 榆林气田
圈闭类型:地层-岩性 地 层:山西组山2段 岩 性:中粗粒是因石英砂岩 储集空间:残余粒间孔、溶孔、晶间孔 裂缝类型:不发育,少数微细裂缝 砂岩厚度:10~35m,平均16m 有效厚度:1.6~32.5m,平均8.5m 孔 隙 度:平均6.2% 渗 透 率:0.1~10md,平均4.521md 气藏压力:平均26.80Mpa,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煤盆地之一,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等因素,该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仍面临诸多理论技术难点。

本文将就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藏的分布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包括地层结构、断层、裂缝等。

这些因素导致煤层气藏的分布规律难以掌握,增加了勘探开发的难度。

2. 煤层气藏埋藏深度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藏的埋藏深度较大,一般超过1000米,甚至达到数千米。

这使得勘探开发需要面对更高的地应力和更复杂的地下环境,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成本。

3. 煤层气开采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的开采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开采方法和设备。

这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深入了解煤层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地质特征。

通过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钻探等方法,提高勘探精度和可靠性。

2. 研发高效开采技术针对煤层气开采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研发高效、安全、环保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进步。

3. 优化开采方案在确定煤层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地质特征后,应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应力、地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确保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应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工作,确保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煤层气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1-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管理

1-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管理

◆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整体优势 ◆管理创新,形成 “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全新管理模式 ◆建设模式创新
(一)“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模式”通过服务市场化,让市场配置资源,实 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开放市场、主体平等、 公平竞争的原则,从队伍引进、风险防范、质量控制、市场监管等关键环节加强 管理,培育健康高效的油气田建设市场。近两年,无论是产能建设,还是关键设 备的定型,都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二)苏里格气田开发形成、发展、完善、应用了“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 管理模式 长庆油田公司与5家未上市企业充分发挥新机制、新模式下中国石油的整体优 势,在开发实践中摸索出了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机构、统一技术政策、统一外 部协调、统一生产调度、统一后勤支持和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的管理模 式,在此基础上强化集中管理。简称“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模式。 该模式对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第一期合作开发中 使“5+1”合作单位结合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形成了统一竞争、示范、交流、 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先进经验得以迅速推广,开发技术和水平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加快了苏里格气田的开发进程。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 田合作开发管理模式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成立于1970年,总部在陕西省西安市,
现有职工总数70848人,工作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主营 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和销售。2008年底油气当量将达 到2600万吨,是中国石油第二大油气生产企业,是近10年来我国油气 储量、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油气田企业。所产天然气主供北京、天津、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渗透率分布直方图
面对鄂尔多斯盆地极其复杂的地面和地质条件,经过中国石油和长庆油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山1段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山1段物源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Ⅳ

. ¨ . -. :J .・ 。 ’’ .‘: . : ・ . .0-=: ‘ 。.● 曼 ‘ l ・ -


I C


Q 石英,%) ’(
( %) 长石 F
( 『, ) 岩J % ‘ ;
图 1 研 究区位置 图
图 2 研究区部分样 品山 1 三角投影图 段
2 物源分 析 本文 主 要 从储 集 砂岩 碎 屑 组分 特 征 、 矿 物 类 重 型及分 布 、 岩屑平 面分 布特 征等 方面来 对研 究 区山1 段 进行 物源 综合 分析 [ 引。
[] 杨 华 , 1 魏新 善. 尔 多斯 盆 地 苏里格 地 区天 然 鄂 气 勘探新 进展 E] 天 然气工 业 ,0 7 2 (2 : J. 2 0 ,7 1 )
6 11 ~ .
[ ] 长庆 油 田石 油地质 志编 写组. 2 中国石 油地 质志 [ . 京: M] 北 石油工 业 出版 社, 9 2 19.
1 区域 地质 概况 苏 里 格地 区位 于鄂 尔 多斯 盆 地 伊 陕斜 坡西 部 , 勘 探 范 围西起 内蒙 古 自治 区 鄂托 克 前旗 , 东到 陕西 省靖边 县 , 起 内蒙 古 自治 区鄂托 克 后 旗 的敖 包加 北 汗 , 至陕西 省吴 旗县 , 南 勘探 面积 约4 0k L 研 ×1‘mz 。 究区位 于 苏里 格 北部 地 区 ( 1 , 体 范 围为 : 图 )具 西起 毛 盖图 , 东至 乌拉 庙 , 至 乌审旗 , 南 北至杭 锦旗 , 目前 是 苏里 格 地 区天 然 气 勘探 的重 点 地 区 , 山西 组 山 1 段为 其产 气主 力层 位 。 在研 究 区内 , 段 主要 为 曲 山1 流 河沉 积 的砂 泥 岩 , 石类 型 有 泥岩 、 砂 岩 、 岩 粉 细砂 岩、 中砂 岩 、 砂岩和 含砾 粗砂 岩等 类型 , 中、 粗 以 细砂 岩为 主 , 地层分 布 稳定 , 厚度 4 m 左 右L 。 0 2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系列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系列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系列技术李进步;马志欣;张吉;付斌;白玉奇;黄文芳;冯敏【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8(038)002【摘要】为了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的严峻形势和适应国内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展了地质、开发技术攻关.通过地震+储层构型分析,对该气田上古生界河流相砂岩气藏储层进行了定量表征;开展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综合分析,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井位部署、轨迹设计、地质导向等3个方面完善了致密砂岩水平井开发技术,形成了大井组布井技术及针对上古生界、下古生界气藏多层系含气特点的立体开发技术.上述勘探开发系列技术在该气田的实施效果表明:①上古生界气藏新增建产有利区150 km2,下古生界气藏筛选出含气有利区450 km2;②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完善,提高了水平井在上古生界气藏的实施效果,2016年完钻水平井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超过60%、平均试气无阻流量达45×104 m3/d;③上古生界、下古生界气藏立体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天然气储量的动用程度,提高了单井产量;④大井组开发技术的规模应用使单井平均占地面积缩减49.9%、单井平均建井周期缩短10d,同时还便于气井生产管理、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认为,该系列技术为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供同类型气田借鉴.【总页数】8页(P51-58)【作者】李进步;马志欣;张吉;付斌;白玉奇;黄文芳;冯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型致密砂岩气田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为例 [J], 孟德伟;贾爱林;冀光;何东博2.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维多波地震技术 [J], 史松群;赵玉华;程思检;辛可峰;邹新宁3.大型致密砂岩气田有效开发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 [J], 冀光;贾爱林;孟德伟;郭智;王国亭;程立华;赵昕4.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高精度全数字开发地震技术 [J], 潘玉;崔晓杰;史松群;张盟勃5.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区气藏凝析油产出规律 [J], 官伟;刘池洋;李涵;文远超;杨青松;王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苏里格气田是上、下古生界含气层系叠合发育区,天气生成、运移和保存条件较好。

气源岩主要为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至陆相的含煤地层,天然气为高成熟裂解气,苏里格气田处于就近运移的指向带上,条件非常利于天然气富集,并且地质构造没有对天然气构成影响,砂体的储集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很强,有一定的规律。

成藏条件皆成大型化发育,源储紧密接触是大型化成藏的基础。

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的重要条件是源灶埋藏期规模储蓄能量,抬升规模排气。

它表现为岩性气藏集群式成藏,总体规模大。

一、成藏基本条件苏里格气田气藏压力为低压原因是埋藏深及沉淀配置、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苏里格气田经历了气藏压力逐渐降低的演化过程。

1、气源岩与储集层苏里格气田属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天然气。

来源比较单一。

苏里格气田与附近的烃源岩生气强度分布于18@108-40@108立方米/平方公里之间,处于生气高峰期具备形成中型气田的烃源岩条件。

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盒砂体和山西组上部的山砂体构成了苏里格气田主力层。

中粒层、含砾层石英砂岩构成了盒山段储层,储层空间以各种类型次生溶孔为主。

2、盖层100米以上的稳定的河漫湖相泥质岩构成了上古气藏的区域盖层。

覆泥岩及上倾方向致密泥岩为藏的直接盖层及侧向提供了良好的封堵条件,形成了较强的封盖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盖层。

苏里格气田大型岩性气藏体系的基础地质条件的形成得益于丰富的烃源岩、近南北展布的带状砂岩体、广厚的区域盖层以及分流间湾、支间洼地、河漫相泥岩等致密砂岩的遮挡。

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1.生、排烃特征受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至中生代连续沉降沉积特征的影响,苏里格及邻区的烃源岩热演化为连续过程。

烃源岩在快速埋藏期溫度达到80-90e(Ro-0.6%-0.8%开始生气,整个侏罗纪时期由于沉降缓慢,烃源岩未达到生气高峰,生成的天然气较少;而在快速埋藏期恰好与热异常事件相对应。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已进入高成熟阶段,气田进入生、排气高峰期,从烃源岩生气的整个过程看,均有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生气期主要在K1时期。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探讨摘要:在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和构造特征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烃源岩特征、储集条件、封盖条件和勘探开发程度,探讨了天然气资源具有多层系、复合连片、源储紧邻、互层叠置、储盖良好的独特组合模式,勘探潜力巨大。

对下一步内蒙古天然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潜力;探讨1.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横跨蒙、陕、甘、宁、晋五省(区),总面积约37×104km2,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资源分布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

其天然气、煤层气、煤炭、铀矿四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

内蒙古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占盆地总面积近1/3。

根据烃源岩特征、储集条件、封盖条件等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时空分布特征及成藏规律,探讨天然气勘探潜力,对下一步内蒙古天然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区域地质背景2.1沉积特征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复合型盆地,太古代和元古代基底构造控制着沉积盖层和构造形态。

盆地经历了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坳拉谷)、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晚古生代近海型坳陷、中生代内陆湖盆坳陷及新生代周缘断陷5个演化阶段。

2.1构造特征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历史。

盆地发育早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中部的直罗、定边一带。

燕山运动早中期,盆地内强烈的水平运动形成了西缘逆冲和南缘隆起,燕山运动中晚期盆地东部形成的吕梁山使盆地东部抬升,与华北地台分离,形成现在的构造格局。

3.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3.1成藏条件3.1.1生气条件内蒙古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主要烃源岩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生气条件优越。

此外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是靖边气田的主力烃源岩。

(1)上石炭统太原组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测试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太原组泥岩层系有机碳含量整体位于1.00~3.00%之间,平均2.46%。

苏里格油气田项目说明

苏里格油气田项目说明

一、工区基本情况1、苏77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东区北部,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西带。

苏77区块东临巴汉淖6km,南距乌审召1km,西与苏76区相邻,北抵加不沙以北2km,南北长约43.0km,东西宽约23.6km,面积约1012km2。

苏77区块主要钻探目的层为石盒子组盒8段、山西组山1及山2段,兼顾太原组和本溪组。

2、召51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东北部,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西带。

召51区块西与苏77区相邻,南与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五厂召探1、统20区块相邻,南北长约 43.0km,东西宽约23.1km,面积995km2。

召51区块主要钻探目的层为石盒子组盒盒8段、山西组山1及山2段。

B、钻井工作量苏77区块:弥补递减2亿方/a;钻井工作量26 口,其中水平井10 口,直丛井16 口;召51区块:新建产能3亿方/a;钻井工作量77 口。

其中召 51前期评价井20 口,产建开发井57 口,产建井中包括水平井6 口,直丛井51 口。

C、招标工作量2012年苏里格油气田合作区块钻井工程承包服务103 口井,含开发直井、定向井、水平井O二、钻井工作内容工程内容:钻井队搬迁、安装及材料供应,井口坐标初测和复测,钻井、定向、固井、钻井液、水平井钻井服务、取心作业,下表层、油层套管,完井等钻井工程;甲方指定定向、固井、钻井液技术服务工作量除外。

钻井施工中的安全责任由乙方独自承担。

三、钻井施工甲供材料①甲供材料范围:表层套管、气层套管、套管头。

②拉运方式:生产厂家根据计划数量送至华北石油管理局器材供应处苏里格供应项目部指定库房,施工单位持项目部审批后的有效单据由生产厂家供货至施工现场。

四、钻井工程价格(本工程价格为投标报价上限)⑴直井、定向井钻井工程价格直井、定向井执行“长庆油田2011年钻井系统工程修井措施作业工程技术服务标准化市场价格”;苏里格项目部指定定向技术服务工作量,则从钻井价格中扣除相应费用。

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新进展及展望

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新进展及展望
1 苏 里 格 气 田概 况 苏里格 气 田位 于鄂 尔 多斯盆地 ,属 于长庆 油 田下属 的一 个 项 目部开发 。 自2 0 1 2 年 以来 , 以1 3 5 亿m 的年产量位居 全国 第 一 。该气 田属 于低渗 透 、低 丰度 、低压力 的气 田,其储 层 的非均质 性较 强,气井 的单井 产量较 低 ,压 力容易 下降 ,在 开 发过程 中面 临了诸 多问题 。近 年来 ,通过 不断 的努力 ,进 行 了多项 开发试 验 ,形 成多项 开发配 套技术 ,从而 有效地确
保 了气 田开发 的技术实 力 ,攻 克 了多个 技术 难关 ,属于 “ 三 低 ”气 田开发效益较好 的气 田…。 2苏里格气 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2 . 1进展一 :加强三维地震试验 ,完善筛选技术 苏里格 气 田之所 以能取 得 开发产 量位居 全 国第一 ,主要 是 因为该气 田掌握 了富集 区筛选 技术 。鉴于布 井的优化 必须 建立在 预测砂 体之 上 ,而 该气 田的储层 和砂体均 不统 一 ,所 以井位 部署是 一个难 度 。而 其所采 用 的富集 区筛 选技术 ,始 终 将地 质和地 震进行 有机 结合 ,预 测 的核 心是有 效 的储层 , 使 得井位 部署 的难题迎 刃而 解 。由于 以往采 用 的富集 区筛 选 技 术主 要 以具有 较高 精度 的二维地 震资料 为依据 ,但近年 来 开 发力度 的不 断加大 ,二维 地震在 地震测 网密度 的影 响下, 导 致其难 以符合 加密井 、水 平、丛 式井等 的部署 和开发 的需 要 ,所 以在二维 地震 的基础上 加强三 维地震 试验 的开展 , 以 传 统的 富集 区筛选 技术 为基础 ,有效 的促进 了富集 区筛选 技
术 的完 善 。 2 . 2进展二 :储层解剖精细 化,完善井 网,优 化采收技术 为 达到完 善井 网,优 化采 收效率 , 自2 0 0 9 年 以来 了多 口加 密井 。通过解 剖加密 区 的储 层 , 由于辫 状河 的 内部 结构较 为复杂 ,心滩微 相作 为 有效 的砂体 ,但是每个心 滩的厚度在 l 到8 米之间 ,宽度在3 0 0 到1 0 0 0 米之 间,在这些单砂体 中,其空间分布类 型主要有孤立 型、切割叠置型、堆积叠置型和横 向局部连 通型。所 以为了完 善井 网 ,在 结合有 效储层 的规模 和空 间分布规 律 的基 础上 , 采 用数 值模拟 法 、经济极 限法 、动储量 评价法 等优化 气 田井 网井距 ,使得其 平均储量丰度 为每平方公里有 1 0 0 0 0 0 0 0 0 立方 米 的天然气 ,单井面积适 中在0 . 4 8 平方 公里之 内,其 中井距是 8 0 0 X6 0 0 米。从而在优化井 网的同时提高1 5 % 的采收率 ,并随着 近年来不断的改进和优 化, 目前是采收率 已经提 高N3 5 % 。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勘探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勘探技术

2、盆地演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叠合盆 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 岩系。盆地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
中晚元古代坳拉谷-奠定盆地雏形 早古生代浅海台地-形成下古储层 晚古生代近海平原-形成上古储层 中生代内陆湖盆--北东缓西南陡
形成T、J油藏 新生代周边断陷--今构造格局与
油气赋存定型
上 古 生 古界 生 界
下 古 生 界
元 古 界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简表
地 层时代



厚度 (m)
第四系
全新统 更新统
280
第三系 上新统
200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芬芳河组 安定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延长组 纸坊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1280 100 400
区带 北部
南部
井号
苏245
苏104 苏71 苏69 苏116 召20 召10 召7 统32 统31 统19 苏217 苏186 苏111 苏113 莲3
莲7
陕227 陕99 陕284
陕299
陕281
苏里格地区盒8沉积古坡度计算
单砂体 厚度(m)
2.6
1.8 1.2 1.6 2 2.2 1.2 2.4 2.4 3.9 5.8 4.5 3.8 2.4 3.5 2.5
盆地总面积的70%,具有广覆式生烃特征,为大气田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盆地上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Ro(%)图
盆地上古生界生烃强度图
(二)沉积特征
1、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格架示意图
晚古生代早期,受海西运动影
响,鄂尔多斯由陆表海开始向内陆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李贤庆;冯松宝;李剑;王萌;黄孝波;王康东;孔龙玺【摘要】The Sulige large gas fiel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Yishan slop in Ordos Basin and belongs to the typical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components and carbon isotopes of natural gas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pper Paleozoic natural gases in the Sulige large gas field are characterized by major dry gases and minor wet gases. The methane contents are in the range of 82. 729% -98.407% and the dryness coefficients are 84.1% -98. 8%. The carbon isotope of methane and ethane are ranged from -36%o to -30%? from -26%c to -2l%c,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se gases are mainly belonged to the high maturity coal-formed gases. The components and carbon isotopes of natural gases from different wells are varied little in the Sulige gas field, reflecting the similarity of the genesis and reservoir-form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inclusion, hydrocarbon-bearing inclusion abundance, 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 (QCF), and laser Raman of Quid inclusion, there are developed different types fluid inclusions, including aqueous inclusion, gas inclusion, oil inclusion, and CO, inclusion in Upper Paleozoic reservoirs in the Sulige large gas field These inclusion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quartz overgrows, fissures and cementations. The measure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shows the continuous single peak, which their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reranged from 80 ~ 180T1 and the main peak temperature is 100 -1451). The abundances of hydrocarbon-bearing inclusions are not high (mainly 1% -5% ) and the QGF intensity is relatively lower (1 - lOpc) in the Upper Paleozoic sandstone reservoirs. It is suggested that natural gas in the Sulige large gas field may be charged by a continuous process, and experiences one main gas accumulation period, mainly occurring at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The kinetic results of gas generation and carbon isotope show that natural gas in the Sulige large gas field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 measure source rocks in the Sulige region, belonging to the near-source gas charging and cumulative gas accumulation.%苏里格大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属于典型的低渗砂岩气田.对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以千气为主、湿气为辅,甲烷含量为82.729%~98.407%,干燥系数为84.7%~ 98.8%,δ13C1值为- 36‰~ - 30‰,δ13 C2值为-26‰~ -21‰,属于高成熟度的煤成气;气田范围内各井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暗示其来源和成藏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储层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含烃包裹体丰度、颗粒荧光定量(QGF)、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CO2包裹体等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产于石英次生加大边、微裂隙及胶结物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态,分布范围为80~180℃,主峰温度为100 ~ 145C;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样品的含烃包裹体丰度不高(多为1%~5%),QGF强度较低(1~10pc).研究认为,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充注可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一期成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生气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苏里格地区及周缘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为近源充注、累积聚气成藏.【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11页(P836-846)【关键词】天然气成藏;碳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生气动力学;苏里格大气田【作者】李贤庆;冯松宝;李剑;王萌;黄孝波;王康东;孔龙玺【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廊坊065007;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1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面积37×104km2,构造上隶属华北地台西部,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多旋回沉积型的大型克拉通盆地(杨俊杰,2002;何自新,2003)。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形势与未来发展展望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形势与未来发展展望
明致 密气 地质 储量 53 6 5 3 .2×1 0m 。
苏里格气 田发现之后 , 针对气藏低 丰度、 渗 低
透 、 压和储 层非 均质 性较 强 的特点 , 低 开展 了大量 的 前期 开 发评价 工作 , 出 了致 密气 开发要 面对 现实 、 提 依靠 科技 、 新机 制 、 化 开 采 、 创 简 走低 成 本 开 发路 子
1 前 言
鄂 尔多斯 盆地 是 我 国第 二 大 沉 积盆 地 , 太 古 在
开发 取得 重大 突 破 , 增 储 量 3 7 新 . 8×1 m , 0 已成
为增 储 上产 的 重 要 领 域 。2 1 盆 地 致 密 气 总 产 0 1年 量 达到 12×1 占盆地 天然气 总产 量 的 5 6 0m , 8% , 并 建成 我 国第 一 大气 田— —苏 里格 气 田( 图 1 。 见 )
[ 稿 日期 ] 2 1 4— 6 收 0 2—0 0
[ 基金项 目] 国家大型油气 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 (0 1 X 5 0 2 1Z 0 0 7—0 ,0 lX 54 4 0 2 1Z 0 04) [ 作者简介 ] 杨 华( 9 3 16 一), , 男 山东菏泽市人 ,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低渗透油气 田勘探开发与工程管理
2 致密气勘探开发历程
2 1 探 索 阶段 ( 9 6年以前 ) . 19 鄂尔 多斯 盆地 天然 气勘探 开 始于 2 0世纪 5 0年 代 , 期 以寻 找 构造 气 藏 为 主 , 盆 地 周 边 钻 井 6 早 在 0
均坡 降一 般在 4~ / i, 7m k 除有 少数 鼻状构 造外 , n 大 都 十分平 缓 , 备形 成构 造气 藏 的圈闭条 件 , 不具 主要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164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气藏盆地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1-2]。

目前已发现了以靖边气田为代表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气藏和以苏里格、榆林气田为代表的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

为了使天然气探明储量继续保持高位稳定增长,急需寻找下一步储量接替领域。

由于寒武系勘探起步较晚且尚未在盆地寒武系内部发现较大规模油气藏,因此对寒武系油气成藏潜力的认识尚不明确,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通过对盆地部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结合岩心特征、地化分析等资料,分析了寒武系沉积特征、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以期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1 地层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退-海进的演化进程,形成了海槽、陆棚缓坡、碳酸盐岩开阔台地和滨岸四大沉积体系[3-4]。

通过对盆地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精细解释,进一步刻画了盆地寒武系地层展布特征见图1。

寒武系沉积具有“西南厚、盆地中部及东部薄”的特征,存在镇原古陆、乌审召古陆和伊盟古陆三个古陆中心,存在南部、西部和东北部沉积中心三个沉积中心,沉积了一套浅海相为主、广泛发育的碳酸盐岩夹泥页岩地层[5]。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地层厚度图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气藏勘探潜力分析郭洪娟 聂冀强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河北 邯郸 056001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因其埋藏深、物性差,勘探程度一直较低,近年来新井陆续在寒武系钻获高产天然气流,表明该层系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

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合已知钻井资料,落实了寒武系展布特征,明确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寒武统徐庄组深灰色-黑色细粒沉积建造及下寒武统三道撞组灰黑色泥页岩联合供烃,是寒武系潜在的烃源岩。

晚寒武世强烈的白云岩化形成规模分布的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溶孔和溶洞,局部发育裂缝,发育自生自储、上生下储及下生上储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 勘探潜力 成藏模式Explor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of Cambrian Gas Reservoir in Ordos BasinGuo Hongjuan,Nie JiqiangThe First Geology Group of Hebe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Bereau ,Handan 056001Abstract :Due to its deep burial depth and poo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exploration degree of Cambrian system in Ordos Basin has been low. In recent years ,new wells have been drilled in the Cambrian system and obtained high production gas flow ,indicating that this system has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Based on precis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the well drilling dat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system are revealed ,and the coal measure strata of the Upper Paleozoic ,the dark gray-black fine grained sedimentary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Xuzhuang Formation and the grayish-black mud shale of the Lower Cambrian Sandaozhuang Formation are identified as the potential source rocks of the Cambrian system. In the Late Cambrian ,intense dolomitization formed large-scale dolomite reservoirs. The reservoir Spaces are mainly intergranular pores ,dissolved pores and karst caverns ,and locally fractures developed. There are three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s :self-generation and self-storage ,upper generation and lower reservoir ,lower generation and upper reservoir.Keywords :Ordos Basin ;Cambrian system ;Exploration potential ;Accumulation Model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652 寒武系碳酸盐岩成藏有利条件2.1 中、下寒武统发育有利烃源岩目前盆地内的探井在中寒武统徐庄组中钻遇了厚度15~80m 的暗色泥岩,有机碳介于0.1%~0.7%,均值为0.25%,具备一定生烃能力。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煤成气勘探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煤成气勘探进展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p r e s e n t e xp l or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s .The r e a r e 5. 24 x 1 0 m p r o ve n c o a l — d e ive r d g a s r e s e r v es i n t he Or d o s Ba s i n .Twe l ve

2 0 1 4年 4月






VO 1 . 41 N o. 2 1 29
PETRO LEU M EX PLo RATI o N AN D D EV ELo PM EN T
文章编 号 : 1 0 0 0 — 0 7 4 7 ( 2 0 1 4 ) 0 2 . 0 1 2 9 . 0 9
c o a l - d e i r v e d g a s i f e l d s h a v e b e e n f o u n d , m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 t h e Up p e r P a l e o z o i c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 P e r mi a n c l a s t i c r o c k s a n d L o we r P a l e o z o i c Or d o v i c i a n ma ri n e c rb a 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 T i g h t s a n d s t o n e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Up p e r P a l e o z o i c .T h e wi d e l y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高精度全数字开发地震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高精度全数字开发地震技术
气 田 , 主要 目的层 上 古生 界二 叠 系底部 盒 8段 砂 其
( 有 7 %~9 %页 岩 的沙 泥 岩 .O 含 0 0 3 %~6 %页 岩 的 0 粉砂 岩 ) 有相 同 的阻抗 ( 5 , 声 阻抗 不 能 区分 约 %)且
泥岩 沉积组 合 , 是鄂 尔 多斯 盆地 分布 最广 且 最具 潜 力 的含气层 系 。 苏里格 气 田是 一个低 效气 田。气 田经 济有效 开 发 的前 提是 从 2方 面入手 大 幅度 降低 开发 成本 : 一 是 通过 钻井 工程 和压 裂工 艺 的革新 降低 单 井成 本 : 二 是 通过 大 幅 度 提 高钻 井 成 功 率来 降低 单 位储 量 的动用成 本 。气 田开 发动 态分 析及 经 济评 价认 为 , 在单 井成 本得 到有 效 控制 的前 提下 , 须把 钻 井成 必 功率 提高到 8 % 以上 。 0
域 的垂 直 分辨 率 , 考 虑用 振 幅 , 能 够 超过 此 分 如 应
辨率 。一 定 间隔 的波 阻抗 干涉 结果 有 可能小 于 1 / 4
在 苏里 格 地 区 开展 高 精 度 全数 字 地 震 资 料采 集 以
及 配套 的处理 及 解 释 技术 。其 目的就 是 通过 从 设
高 了 5 %。现在该技 术 已广泛应 用于长庆油 田的油气勘探 与开发 中 0 关键词 : 单点数 字检 波器 ; 高密度采 集 ; 叠前反演 : VO分析 ; 层特征 A 储 中图分 类号 :6 1 3 P 3 . 2 4 文 献标 识码 : A
苏里 格 气 田是 迄今 中 国陆 上 发现 的最 大 天 然
因此 泊松 比参数 能检测 含气储 层 。 有效储 层 的可探测 性取决 于地震分 辨率 。苏里 格地 区地 震 主频 约 4  ̄4 z 速度 约为 45 0m s 0 5H , 0 /, 这相 当 于最大垂 直分 辨率 只有 2  ̄3 该厚 度大 5 0m, 于盒 8储层平 均有 效厚度 。事实 上 ,/ 1 4波长仅 指 时

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

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

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非均质性强,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岩性气藏。

针对该区块的地质特征和特殊的开发方式(采用井间与区块相结合的接替方式开发),采用了以下天然气集输工艺:①井下节流、井丛集中注醇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工艺;②管道不保温;③中压集气;④井口带液连续计量;⑤常温分离;⑥两次增压;⑦气液分输;⑧集中处理。

形成了“中压集气、井口双截断保护、气井移动计量测试、气液分输、湿气交替计量”等一系列工艺技术,有效降低了地面工程的投资成本,提高了气田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对类似气田的开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中压集气井口双截断保护气液分输湿气交接计量1 气田概况苏里格气田南区块(以下简称南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南部,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和陕西省定边县境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开发的国际合作区。

南区块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非均质性强,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岩性气藏,具有以下地质特征和开发建设难点。

1)气田初期生产压力高达22 MPa,但压力下降快[1]。

2)井流物中含少量重烃,不含H2S,微含CO2,需采用脱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工艺[1]。

3)单井稳压生产能力较强,可以较长时间利用地层压力采用定压放产的方式生产,在超过5.0 MPa的井口压力下生产了4年,其后在2.5 MPa以下的井口压力下生产,而未采用苏里格气田其他区块定产量稳产的生产方式。

4)单井初期配产高,最高配产量为l0×104 m3/d。

平均配产量为3×104 m3/d,为苏里格气田其他区块单井配产量的2~3倍。

5)单井产量下降快,生产l年后,产量下降了一半。

6)全部采用9井式井丛开发,后期约一半的井丛需要加密到18井,地面井场数量较苏里格气田其他区块大幅度减少。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与天然气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与天然气成因

174引言鄂尔多斯盆地平均每年的天然气产量大约为452×108m 3,大约为全国天然气总生产量的35.42%,是中国天然气年产量最多的地区。

现阶段国内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产气源于何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下古生界马沟组地层样品的有机度分析,仅有3%的样品的总有机碳(TOC)值达到0.5%。

对于那些认为下古生界具备产气能力的观点来说,有效的烃源岩的最低TOC值应为0.2%。

TOC值高的烃源岩有更大的潜力生成可燃气体,如煤成气或油型气。

然而,在该地区的下古生界马沟组地层中,仅有少数样品的TOC值达到0.5%的阈值。

根据这些样品的有机度分析结果,可以推断出下古生界的烃源岩在产气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有效的烃源岩通常具备较高的TOC值,而该地区的样品中只有少数样品达到0.5%的标准。

对于持有“下古生界具备产气能力”的观点的人来说,这个发现可能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他们认为有效的烃源岩的最低TOC值应为0.2%。

但是从古至今均没有在下古生界发现过含有机质较为丰富的烃源岩[1]。

由于早期的地质勘探技术较低,对能够分析地下含烃能力的样品较少,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新设置的勘探井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进行讨论,对下古生界烃源岩的产烃能力进行评价。

1 天然气成因分类 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150口天然气井的碳同位素测试分析,结合天然气的物性特征,本研究采用了排水收集法在井口测试过程中对天然气进行采集,并使用德国ISO-PRIME 100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进行测试,执行标准为PDB。

通过对天然气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通过采取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地层岩芯740个,进行TOC检测。

测试仪器为法国热解有机碳分析仪ROCK-EVAL6。

测试环境温度为300℃,保持恒温3min,接着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900℃。

采用美国LECO公司的CS-230碳/硫分析仪进行试验,利用红外吸收法开展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藏充注时间、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埋藏史研究
体系是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区; 高石英含量、火山碎屑 表明, 气藏的充注时间主要处于距今 100~ 160 M a 组分溶蚀是形成高渗储层的关键等地质认识[ 3] 。不 之间。这一时期正是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期和大规
同的学者从沉积、储层和天然气成藏机理等方面也 模运移时期, 此时储层中水岩作用已经基本结束, 孔 对苏里格气田进行了研究[ 4-8] 。这些研究成果深化 隙度已经减小到 10% , 储层已经致密 化, 可动水较
本期视点
天然气工业
2007 年 12 月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杨 华 魏新善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杨华等.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 探新进展. 天然气工业, 2007, 27( 12) : 6- 11. 摘 要 苏 里格地区位 于鄂尔多 斯盆地伊陕 斜坡西部, 勘探 面积约 4 @ 104 km2 。最新研 究成果表明, 该区 二 叠系盒 8 段砂层发育, 砂体具有毯式分布特征、岩相具 有分带 特点, 发育 3 种 储层类 型, 目标勘探 应从砂 体预测 转 向气层预测, 勘探难度较大。经过近期的整体勘探, 已累计发现了我国陆上超万亿 立方米储量 的整装大 气田, 在 苏 里格西区和南部勘探又有了新 的发 现。苏里 格地区 天然 气成 藏条件 有利、资源 量大 、探 明率 较低 , 具 有形 成 2 @ 1012 m3 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的地质条件, 苏里格西区是下一步提 交天天然气 规模储 量的重 点地区, 苏里 格南部 则 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量增长接替区。
图 1 苏里 格地区位置图
1. 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与探明 苏里格地区大规模天然气勘探始于 2000 年, 当 年部署的苏 6 井在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 8 段钻遇厚层含砾中 ) 粗粒石英砂岩 气层, 试气获得 了无阻流量达 120. 167 @ 104m3/ d 的高产工业气流。 按照/ 区域甩开探相带, 整体解剖主砂体, 集中评价 高渗区0的大型岩性气藏勘探部署思路, 高效、快速 探明了苏里格大气田, 并使之成为了当时中国陆上 探明天然气储量最大的整装气田[ 1] , 累计探明天然 气地质储量达 5336. 52 @ 108m 3。勘探证实, 苏里格 气田主力气层为石盒子组盒 8 段和山西组山 1 段, 气层埋深为 3300~ 3500 m , 厚度为 5~ 20 m, 平均孔 隙度在 10% 左右, 含气饱和度为 65% , 压力系数为 0. 86, 平均储量丰度为 1. 4 @ 104 m3 / km2 , 为一个大 型弹性驱动的层状岩性气藏, 是一个低渗、低压、低 丰度的/ 三低0气田, 但气藏不含 H 2S, 基本无可动水 分布。这为气田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天然气成藏地质认识新进展
该区气藏的天然气来自于其下伏的烃源岩, 说明天 然气具有近距离运移的特点。天然气近距离运移在
苏里格大气田发现后, 对该气田天然气成藏主 运移聚集过程中散失量相对较小, 即便是较小的生
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得出了盆地上古生界广覆 烃强度也能够聚集成藏。
式生烃、大面积含气、超高建设型河流 ) 三角洲沉积
烃强度要求较低
生烃强度要求也不高。开发评价证实可连通的单砂
戴金星院士于 1996 年就提出生烃强度大于 20 @ 体宽度为 100~ 500 m, 层厚度为 5~ 20 m , 构造倾角
108 m3 / km2 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主控因素之一, 有效 小于 1b, 气柱高度不超过 25 m。由于储层是致密后
板块的俯冲活动一般具有脉动活动特点, 中二 叠世石盒子组盒 8 段以后各沉积期, 板块俯冲活动 强度减小, 华北地块北缘隆升幅度减弱, 物源供给相 对较少, 砂层相对不发育。
究, 在地质认识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有效地指导了新 层致密后进行天然气成藏, 储集空间较小, 对生烃强 增天然气基本探明地质储量 2 @ 1012 m3 的规划目标 度要求不高。
的制定与实施。
苏里格地区的气藏以岩性气藏为主, 连通砂体
1. 低渗透、低丰度大面积岩性气藏的形成对生 规模小, 气层较薄, 构造平缓, 气柱高度小, 成藏时对
108 m3 天然气的生产能力。评价预计苏里格气田整体 为 6~ 14 m , 有机碳含量平均为 73. 6% ~ 74. 7% ; 有
开发可以建成( 100~ 200) @ 108 m3 / a 的生产能力。
机质丰度高, 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 热演化程度高,
3. 整体勘探阶段
苏 1、苏 3、苏 41 和召 2 等 10 余口井烃源岩镜质体反
进而制定了自 2007~ 2010 年新增天然气基本探明 地质储量 2 @ 1012 m3 的规划目标。在勘探部署上确 定了/ 整体部署, 分步实施0的勘探思路, 苏里格地区 天然气勘探从此进入了整体勘探阶段。
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为- 29. 96 j 、- 31. 74 j 、 - 30. 18 j , 利用煤成甲烷碳同位素值与其源岩成熟度 之间的关系[ 10] 计算的天然气 Ro 为 1. 55% ~ 2. 43% 。 天然气成熟度与源岩成熟度的基本一致性, 证实了
2. 苏里格气田规模建产阶段 苏 里格大气田发 现后, 针对 气藏低丰度、低渗 透、低压、低产和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 开展了 大量的前期开发评价工作。2005 年在苏里格气田实 行合作开发模式, 采用新的市场开发体制, 走管理和 技术创新、低成本开发之路。集成创新了以井位优
选、井下节流、地面优化技术等为重点 的 12 项开发 配套技术。这些技术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 日臻完
地指导了我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勘探方向的选择。这 进行天然气成藏的, 因此, 现今可连通的砂体规模基 一指标也被作为形成高效气藏的重要 评价指标[ 9] 。 本上代表了成藏时聚集单元, 单个气藏规模小, 只需
苏里格大气田分布于生烃强度大于 20 @ 108m3/ km2 较小的排烃强度就可以成藏。
范围内, 这是形成大气田的主控因素之一。但随着苏
了苏里格气田成藏地质认识。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 少, 不需要大量天然气进行气驱水成藏; 天然气在致 础上, 结合近期苏里格地区的勘探成果, 进一步对苏 密储层中进行运移聚集, 使得气藏的气、水分异不明
里格地区天然 气成藏关 键控制因 素进行 了综合研 显, 形成了无底水、边水的大型岩性气藏。因此, 储
苏里格气田得到有效开发后, 对苏里格地区天 射率( Ro ) 值为 1. 48% ~ 2. 21% 。这套 煤系气源岩
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 认为苏里格地 区天然气成成藏条件有利, 勘探潜力仍然较大[ 2] , 具 有形成万亿立方米大型岩性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
稳定地分布在盒 8 段和山 1 段主力气层下方 50 m 左右处, 形成近距离大面积供气源储配置有利空间 组合形式。桃 6、苏 33- 18 和苏 40- 16 等井盒 8 段天
综上所述, 对于苏里格型的低渗透、低丰度大面
里格天然气勘探进展, 在生烃强度只有( 16~ 20) @ 积岩性气藏而言, 形成大气田的生烃强度评价指标 108 m3 / km2 的苏里格气田北部和西部, 仍有大面积气 可降至 16 @ 108 m3 / km2 。按照这一评 价指标, 苏里
层分布, 近期已有 9 口探井获得工业气流, 最高单井 天然气无阻流量逾 20 @ 104m3/ d, 表现出低渗透、低丰 度大面积岩性气藏的形成对生烃强度要求有所降低,
千峰组的一套陆源碎屑沉 积, 500 余口 单井统计表 明, 石盒子组盒 8 段和石千峰组千 5 段砂岩沉积尤 为发育, 砂地比最高( 表 1) , 是鄂尔多斯盆地最富砂 的 2 个层段。如果以盒 8 段作为成图单元( 图 2) , 苏 里格地区砂岩砂层累计厚度最小也超过 10 m, 如果 把砂体形态划分为带状、树枝状、朵状和席状砂等, 苏里格地区则与一般砂体形态不同, 表现为砂体分 带不明显, 砂体在平面上广泛分布, 可描述为毯式砂 体分布。这种纵向富砂段和毯式砂体特征与盆山耦 合作用过程有关。
# 6#
第 27 卷第 12 期
天然气工业
本期视点
善, 使开发阶段建井综合成本明显降低, 为实现苏里 来自下伏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 气源岩
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 在苏里 包括暗色泥岩和煤层。暗色泥岩累计厚度为 20~ 70 格气田日产量已超过 1000 @ 104 m3, 形成了年产 40 @ m, 有机碳含量平均为 2. 0% ~ 3. 0% , 煤层累计厚度
中二叠世, 随着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快速移动, 古亚洲洋盆开始消减, 古亚洲洋洋壳向陆壳下俯冲, 早期的板块俯冲使华北地块北缘迅速隆升, 以前寒 武纪变质岩为主的基底岩系遭受强烈剥蚀, 为盆地 提供了充足物源, 形成了盒 8 段富砂层段, 同时在洋 壳向陆壳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岛弧火山活动提供同沉 积火山碎屑, 使盒 8 段砂岩中富 含火山物质达 11. 2% 。因此, 中二叠世早期盒 8 段富砂层段的形 成也是早期板块俯冲致使华北地块北缘迅速隆升的 盆地沉积物质响应特征。
表 1 鄂尔多斯盆地 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表
图 2 苏里格 地区勘探现状图
沉积盆地与相邻的造山带是在统一的地球动力 学背景和构造框架下形成的两个构造单元, 两者在 空间上相互依存、在物质上相互转化, 盆地的沉积细 节往往反映造山带的时空细节及其构造演化, 造山
# 8#
带的时空细节及其构造演化特征又控制了沉积盆地 的沉积样式及其演化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在晚古生 代时为华北板块的一部分, 南邻秦岭造山带, 北接兴 蒙造山带, 其沉积演化必然与南、北两侧造山带的演 化有关。
作者简介: 杨华, 1963 年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 1984 年毕业于原西南石油学院, 本刊第六届编 委会委员; 现任 中国石 油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电话: ( 029) 86592319。E- mail: yh_cq@ petrochina. com.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