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为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通过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思路不清晰;2.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细节;3. 写作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独立写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细节,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4.提高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思路的明确。
2.写作内容的丰富与具体。
3.写作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习作,使学生了解如何丰富写作内容和提高写作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修改指导法: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家乡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优秀习作示例。
3.准备写作指导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呈现(10分钟)1.教师呈现优秀习作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写作。
2.学生阅读优秀习作,思考如何借鉴。
操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分组讨论如何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别人童年故事,反观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
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
提示一些可能引起成长回忆的物品,并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
第一个例子是过生日时发现了妈妈的皱纹,“我”学会了关心妈妈。
第二个例子是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来新球鞋,“我”感觉这份爱沉甸甸的;第三个例子是当众发言受到大家的鼓励,“我”从紧张变得自信。
通过教材的例子,让学生懂得成长的含义: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是懂事了,或是会感恩了,或是进步了,或是懂得了什么道理……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和要求。
习作任务:要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是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写出真实感受。
(情形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结合往事想到的,将其写具体,意味着要围绕感受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细致描写。
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即是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心感受都是真实的,不编造);三是自拟题目。
第三部分提出成文后交流、修改的要求。
(是否把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了。
分享成长的故事,丰富对成长的感知、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从自己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能把感受长大的“那一刻”情形写具体,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2、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把感受到长大的那个时刻情形写具体。
教具:多媒体教学、下水文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交流师:大家有没有回家翻看自己成长经过的相册、或者自己之前写过的日记呢?预设生:有。
师:从自己的相册和自己的日记中,大家有没有想起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试着说说哪个时刻让自己感到了成长?(学生交流)(时间:3分钟)出示教材提供的三个事例,让学生读一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 教学背景五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习作例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教学目标•理解习作例文的目的与要求•能够写出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创意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掌握习作例文的要求和特点2.多练习范文,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习作3.引导学生思考素材来源和写作技巧2.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写作。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修改互相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3.个别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流程安排1. 第一堂课1.引入:通过讲述习作例文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要求:说明习作例文的要求和标准。
3.分析范文:分析范文,让学生理解好的习作应该具备的特点。
2. 第二堂课1.练习写作:给学生准备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互相修改: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3.讲解技巧:老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
3. 第三堂课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
2.优秀作文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点。
3.个别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习作例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 教学反思老师应当反思本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此教学,希朿学生能够在写作技巧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定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形色色的人》这篇课文。
2.掌握本课文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生活形式和多元化思想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尊重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多样性,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运用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
2.初步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形形色色的人》的教材与课件。
2.黑板、彩笔或白板、马克笔等。
3.学生备课笔记。
4.相关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人群,引导学生讨论。
2.通过问题引入课文《形形色色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呈现文本内容。
2.分段解读课文,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型。
3.学生跟读、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人群,并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谈论各种类型人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四步:写作练习1.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写作练习,表达对多样化生活和人群的理解和看法。
2.学生完成书面作业,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多样化的人群和生活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对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心态。
六、作业布置完成《形形色色的人》的读后练习作文,书面表达对人群的看法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理解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辨性。
以上为《形形色色的人》教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内容:《习作:写读后感》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和重要性•能够根据所读内容,写出个人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 教学准备:•课文或故事书籍•笔、纸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简单谈谈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或文章,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为什么读后感重要。
第二步:讲解1.讲解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2.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实践1.让学生选取一篇课文或故事书籍,阅读后书写读后感。
2.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写出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改进读后感的表达方式。
5.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习作:写读后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阅读内容后的个人感受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这可能与平时阅读量和写作训练不足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引导他们多读好书,多思考书中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我也会设计更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引导,相信学生的写读后感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更高的水平。
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需要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掌握核心知识。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4.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在风向袋制作实验中,部分学生在测量和计算环节遇到了问题。我意识到,在之后的课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步骤的讲解和示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实验进度,顺利完成风向袋的制作。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和风向袋制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鲸的分类这一部分,我感觉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了解释,但可能还需要寻找更直观、生动的方式,比如制作分类图表或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种类鲸的特点。
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围绕“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两篇习作例文:《鲸》与《风向袋的制作》。《鲸》一文介绍了鲸的体型、生活习性及分类,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奥秘;《风向袋的制作》则是一篇实践性强的文章,引导学生了解风向袋的原理及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第1篇】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继续交流:在以前的学习、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和与人交流中,你们都了解了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泰山、黄山、峨眉山、新疆天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4、观看,引发交流:【出示课件2、3】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多组。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习作指导(教案)
此外,在教学难点方面,我发现同学们在素材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挖掘有趣的素材,使得文章显得平淡无奇。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观察生活的作业,引导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有意义的故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描写方法和构思布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和情感融入,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组员展示的拿手好戏,并思考如何将其写成一篇生动的习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现场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描写方法,现场写一段关于拿手好戏的文字。
2.强化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4.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掌握作文构思、选材、表达等方法,提高写作技能,增强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5.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结合拿手好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习作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拿手好戏。拿手好戏是指个人擅长并引以为傲的技艺或特长。它是我们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自信的来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将一个人的拿手好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清楚,逻辑不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2.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引导学生学会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指导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优秀文章或书籍,用于教学示例和学生阅读。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准备好自己的读后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优秀文章或书籍,引起学生对读后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讨论并提炼出其中的有价值的内容。
然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形形色色的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拼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意思。
(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的方法。
(3)学会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
(2)运用实例,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描绘人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描绘人物的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其意思。
(2)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作者描绘人物的方法。
(3)学会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板书课题《形形色色的人》,让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逐一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正确理解。
3. 分析文章结构(1)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4. 学习描绘人物的方法(1)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描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5. 实例讲解(1)教师选取一篇学生的习作,进行分析讲解。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特点的。
6. 练习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家人》为例,写一篇习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的特点,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形形色色的人》1. 生字词2. 文章结构3. 描绘人物方法(1)典型事例(2)抓住特点七、作业设计以《我的家人》为例,写一篇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习作:写读后感》的基本内容;2.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感悟和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2.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学作品,增强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倡导团队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和掌握《习作:写读后感》的基本内容;2.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
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表达深刻的读后感;2.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准确表达思想情感。
三、教学准备1.《习作:写读后感》教材内容复印件;2.课堂展示用的PPT;3.学生阅读《习作:写读后感》的个人读后感;4.书法毛笔、纸张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习作:写读后感》的内容梗概,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详细讲解写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包括感悟内容、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等,示范给学生一个范例。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习作:写读后感》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并相互启发。
第四步: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撰写自己的读后感,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进行班级分享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写作表达水平。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写读后感对提升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对《习作:写读后感》的个人读后感,要求150字以上,突出表达思想感情。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多以文字表达为主,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谈后感。
结合课文,列举了阅读中的三个感受点--印象深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情形、深受启发的道理,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共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引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提示了“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重点指导“正标题+副标题”的方式,一般“正标题”是读后感主题思想的提炼。
二、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这样书中人物进行分析讲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读过不少书,在平日的学习中也写过不少读书笔记,但是系统的学习写读后感还是第一次。
在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尤其是能够抓住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3.通过与同学分享交流,修改完善作文,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五、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理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于开始大量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很重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吸收积累的阶段,紧接着就是慢慢学会输出。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分段表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习作例文》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习作例文》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习作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技巧;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架构和写作要点;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2.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1.使学生珍惜文字表达的机会;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习作例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应用写作技巧时的实际运用;2.学生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发挥个性和创意。
四、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习作例文》的课文及教材;•学生预习《习作例文》;•划分好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互补又协作。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习作例文》的内容,并提出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步:实践演练•小组合作,展开头脑风暴,确定作文主题和框架;•学生个人动手写作,边写边修改,辅导老师提供指导。
第三步:展示交流•学生交换作品,互相点评;•学生代表小组展示作文,重点讲述创意之处和表达技巧。
第四步: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学生自我总结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自我反思。
3.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合作研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立任务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馈•结合作业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六、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写作思维的跳跃,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传统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习作例文》教案(定稿),希望能够对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作文题目。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描述那一刻的感受,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细节和抒发情感方面仍有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对成长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思路不清晰、要点不突出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2.情感教学:以情促写,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成长过程相关的素材,如故事、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作文纸:为学生准备作文纸,方便学生书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有没有某一时刻让你觉得长大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作文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将从某件事、某个瞬间中受到的触动、得到的成长具体真实地记录下来。
2.能自主修改作文,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主题。
(多媒体播放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刚才播放照片的时候,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
老师看到这些照片,也感慨万千。
转眼间,同学们已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娃娃,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啊!二、小组讨论,感受成长。
1.小组讨论:什么是长大你在哪一刻感到自己长大了那一刻你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想的先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
2.学生汇报交流内容,师引导学生总结。
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长、形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孝顺,学会了辨明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懂得了责任的真正内涵。
(学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
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想得具体才能写得具体。
)三、回顾教科书,点拨写法。
1.联系课文《梅花魂》,作者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重点是什么作者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重点写的是事情的哪个要素(经过)小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2.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第1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小结:借助自然景物,移情于景,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童年的怀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产,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
2、引导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并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遗产通常是指祖上留给后代的珍贵之物,是一个家族能够代代承传的东西。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说,祖先也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可以结识一个民族发展的进程。
这些东西属于国家的财富,被称为文物古迹,是我们必须珍惜的。
二、自读课文:说一说:1、在我们生活得附近,你见到或听说过有什么文物保护单位吗?它们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2、你在博物馆或其它什么地方见过文物吗?这些文物是一些什么东西?(学生回答。
)三、课堂讨论: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怎样保护?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俗等信息。
具有体现文化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
怎样保护:科学规划、有序利用、加强管理、制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修旧如旧,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
四、拓展:你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吗?五、课堂总结〖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二、启发思路。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习作》的主要内容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悟和独立思考能力二、教学重点1.了解《习作》的故事情节2.探究《习作》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进行创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课文《习作》2.准备好相关的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3.准备让学生进行创作的素材和参考书籍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入《习作》的背景和作者信息。
2.学习: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3.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5.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并进行简短读后感写作。
第二课时1.复习: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深入学习:分析《习作》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可以是对《习作》进行改编或自创相似题材的作品。
4.交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点评和改进。
5.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扩大写作的视野。
2.组织写作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鼓励学生向优秀作家学习,提升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了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下节课将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漫画的启示》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漫画,从中得到启示,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通过生动的漫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创作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漫画有天然的喜爱,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生活方面可能还不够细致,对生活的感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特点,学会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漫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对创作的兴趣。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生动的漫画案例,准备课堂分享。
2.学生准备:带上笔记本,准备记录课堂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漫画案例,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分析漫画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漫画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生活的感悟。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让学生加深对观察生活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文章《xx》,理解文章内涵,获得心灵感悟。
2.能够巧妙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
3.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讲义、黑板、笔
2.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烘托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文本阅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xx》,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思考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组讨论一些问题,如:文章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4. 写读后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出读后感。
5. 组织分享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进行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澄清疑惑。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写读后感的作业,对读后感进行修改和完善。
2.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五、拓展延伸
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升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老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
2、同桌交流
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
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写在该页侧的眉批栏中;“总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等整体方面的优缺点,写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四、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老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是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附:课堂练习纸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书上老师给这位学生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起了绳子。
“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加油。
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汪强喊号子,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教学准备: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举行一次拔河比赛。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回忆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也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
拔河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妈妈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有劲拔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习作3
教材简析:
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则报道”的例文,第二部分,对照例文,简要介绍了报道的写作特点。第三部分,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并提示取材范围。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习作2
教学要求:
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
教学重难点: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教学时间:2课时(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包括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2)、归纳,板书: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