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摘要:沈从文一生追求完美、和谐、自由的人性。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就是
作者追求的爱与美的化身,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
关键词:边城;形象;人生
作者简介:王鹏,男,本科学历,西安市碑林区优秀教师;魏敏,女,大专学历,西安市教学基本功二等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百家争鸣,群星灿烂。来自湘西边地的沈
从文,以他大量关于湘西的作品在中国的文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大旗,形成了“沈从文传统”,对后来的湖南乡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从文以他大量关于湘西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树起了一面大旗。他一生追
求完美、和谐、自由的人性。其中,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就是作者追求的爱与
美的化身,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的爱情形式的寄托。这种亦真亦幻的桃源
风情给人以更多的启示,而文中的翠翠则是我们参悟沈从文这种审美寄托的窗口。
一、回顾作者生平
沈从文一生经历坎坷,多难多灾。综观其坎坷经历和关于这些经历的大量文
学作品,不难发现:纯真、自然、独立是贯穿他一生的创作原则,表现完美、和谐,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性美,则是他一生执著的追求。他以“乡下人”特有的固
执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对人生从深处关照”,用“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的统一
构成了‘一种爱与美的新宗教’”。对理想人生和生命的顶礼膜拜,使他的作品弥漫
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与“东方式的沉着和平静”。张兆和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八
个字来概括他的创作和为人。
完成于1934年的《边城》是其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也是沈从文构建其文学湘西世界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诗,纯洁真挚、悱恻动人;它是一幅画,宁静素雅、扣人心弦。这部作品以翠翠与傩送纯洁、含蓄、深沉的爱情发展为中心线索,展示了湘西边地古老淳朴的社会生活画面,描绘了一幅幅浓淡相宜、清新雅致的
山水图,是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风俗画,揭示出存在于劳动人民之中的人情美、
性格美、心灵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的无限眷恋之情,对理
想人生、理想爱情和自然人性的追求。
二、宠儿--翠翠
小说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怀着深深的挚爱、倾注了“爱”与“美”而着意塑造
的湘西少女的优美形象,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大自然给了她美丽、健康的外表,平静、淡然、柔和的性格,纯真、善良的心灵。她生活在如诗如画的自然中。这
种无尘无杂的自然环境给予了翠翠健康的外形,使其集大自然的精华灵秀于一身,犹如一泓清泉,保持着透明和纯净。“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翠翠像一株稚嫩的幼苗,根植于阳光明丽、草木葱茏的沃土中,像一朵素洁的鲜花绽放于郁郁青山之间,潺潺绿水之边。湘
西山川的秀丽景色滋润着她,陶冶着她,使她浑身弥漫着纯真之美。
1.翠翠的生活
翠翠的生活虽简单却是快乐的。“有时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
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
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这种充满童趣的快乐一直伴随着翠翠成长。翠翠是大自然的宠儿,她与自然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她的名字取自自然,“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爷爷给她取名翠翠。自然给了翠翠美,同时又教会
了她思考。翠翠是遗腹子,生活在离群索居的渡口边的茅屋里,只能与爷爷相依
为命。渡船、黄狗和周围的青山绿水是她的伙伴。单纯、宁静的生活环境使她养
成了内向、沉静、富于幻想、善于思考的独特个性。她从不把心事说与别人,甚
至爷爷也不能进入她的心灵。总是“静静地攀着那条缆绳,让日子在平静中度过”。翠翠身上这种具有传统女性之美--静美,恰恰是平静的生活在她身上的折射,也
是桃源式的社会环境在她身上的反映。
同时,这种平静的生活让翠翠的心里弥漫着寂寞与淡淡的忧伤:“一切总永远这么静寂,所有的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中度过。”我们常会看到她一个人独自坐在空寂无人的渡船上发呆;或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颗星凝眸;
或独自唱忧伤的歌;或黄昏来时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
的薄云。翠翠的忧愁寂寞,其实也是作者心境在作品中的反映,沈从文深知理想
的人生形式只能在理想之中,现实中的这种人性美正日渐泯灭,因此他流露出沉郁、隐痛与悲愁。自然的平淡、宁静沉淀在翠翠身上形成她性格的决然相反的两
个方面:既纯真、开朗,又含蓄、坚忍。性格的矛盾使读者眼中的翠翠的形象更
真实。
2.翠翠的爱情
年轻的翠翠是天真烂漫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觉醒,爱情开始悄悄地
在纯洁的心中萌芽。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她还“喜欢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遇事总是禁不住脸红。有时祖父问她在想什么,她回答说“翠翠不想什么”。作者敏锐地发觉了少女
这种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细致微妙的爱的渴求和心理上的变化。此时的翠翠对
爱情似懂非懂,却又极敏感,她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一种情感需要,却不知需要什么。翠翠的所思、所感、所求并非虚无缥缈、毫无现实依托的。在小镇初遇傩送,因误会骂了他,这种事“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傩送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不知不
觉的扎了根,这可以理解为翠翠朦胧地意识到了爱情的到来。由于内心沉默的性格,她不向别人倾诉,只能化作一种美好的幻想与期待,在平静、单纯的心灵田
野里埋下一粒爱情的种子。
两年后的端午节,翠翠又与爷爷进城看龙船,又碰到傩送,他那句“河里有鱼,吃了你”总时时回响在翠翠的耳畔,并伴随着莫名其妙的甜蜜,表面上虽不搭理别人的玩笑,心里却希望与傩送相见。当听说傩送在下游六百里的清浪滩时,就问
爷爷的船是不是在下青浪滩。此时,翠翠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正如所有的初
恋女孩一样,初尝爱情滋味的甜美,小小的心灵总是充满美好的希冀。
爱情是甜美的。在一个仲夏的月夜,傩送的歌声,在翠翠心中激起美妙的感受、幻觉和遐想: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耳草,这时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表面上写梦,实际上却是
写翠翠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感受,反映了翠翠真实的内心世界。在翠翠的感情中,爱情确有这么巨大的力量,可以托起她“各处飘着”!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这就是
传递爱情的歌声在一个纯真少女充溢着爱情的心中所唤起的美好感受。为了维护
这美丽的爱情,山野中长大、一身野气的翠翠选择了抗争:她毫不迟疑地拒绝了
天保的“车路”求婚,毅然接受傩送的“马路”求爱,并唱傩歌,为自己的爱情祈福。然而,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向她挑战:天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愤而驾船下驶,不
幸溺亡,这深深地伤害了船总父子;傩送为了爱情,躲避家庭逼婚,远奔异乡;
爷爷因不堪精神的重压,在雷雨之夜,溘然长逝,这一连串的打击并未让翠翠倒下,却使她更加成熟,她把悲伤深深地埋在心里,在众人的帮助下为爷爷料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