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抗原和抗体
七年级抗体和抗原知识点
七年级抗体和抗原知识点抗体是机体针对抗原在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与其特异性相应的抗原结合,从而消除抗原或增强其清除作用,是机体的一种免疫防御物质。
而抗原则是由物质或组织特征所致的,能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生物学物质,是一种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
1. 抗体的结构特征抗体属于人体的免疫球蛋白家族,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
抗体分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两个相同的轻链和两个相同的重链。
每条轻链分子大致有220个氨基酸残基,每条重链分子大致有450个氨基酸残基。
抗体分子的Y型结构称为抗体克隆,其中致敏位点也就是抗原结合位点在两个重链分子上。
2. 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和抗原毒力:抗体能与抗原结合,形成不可逆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中和抗原毒力。
(2) 促进病原体溶解:抗体能与抗原结合,启动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能使病原体表面发生溶解,使其毒力降低。
(3) 促进巨噬细胞摄取: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进而促进巨噬细胞摄取。
(4) 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抗体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包括协助T细胞的免疫清除作用和抑制自身免疫应答。
3. 抗原的种类和特征(1) 外源性抗原:外来物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等。
(2) 内源性抗原:自身分子产生的免疫应答所产生的物质。
如:具有突变物质产生的肿瘤细胞,自身组织坏死后产生的物质等。
(3) 抗原的特征:抗原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即能够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和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的能力。
4. 抗原识别与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识别和抗原免疫应答两个方面。
抗原识别是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识别的抗原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机体内部的抗原递呈细胞完成。
抗原递呈细胞主要分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抗原免疫应答是机体在抗体和细胞免疫的协作下对抗原进行清除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
抗原和抗体的区别及概念初中生物
抗原和抗体的区别及概念初中生物
抗原和抗体是免疫系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以下是它们的区别和概念:
1. 抗原(Antigen):抗原是一种能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可
以是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或核酸,也可以是小分子如化学物质、药物等。
抗原可以存在于病原体、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等各种物质中。
当免疫系统检测到抗原存在时,会针对抗原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2. 抗体(Antibody):抗体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抗体可以结合到抗原上,并识别、中和或排除抗原。
抗体通常由B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抗体的结构特点是可变区和恒定区的存在,可变区负责与抗原结合。
3. 作用方式: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免疫反应的基础。
当抗原进入机体
后,会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通过直接中和病原体毒素、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杀灭,或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协同抗原的清除。
八年级抗原抗体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抗原抗体知识点梳理抗原抗体是生物学中的常见概念,涉及到免疫学、医学、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作为八年级学生,了解抗原抗体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以及相应的医学治疗方法。
下面将对抗原抗体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你更好的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抗原抗原是指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或者分子。
抗原分为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与病原体有关,例如,细菌、病毒、螨虫等。
内源性抗原是机体产生的,例如,组织器官、自身蛋白等。
其中,外源性抗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对象。
2. 什么是抗体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中和其作用。
抗体由B淋巴细胞分泌而来,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亲和力。
抗体分子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共同形成一个高度特异的抗原结合部位,称为抗体的可变区域。
3.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原理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是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
当机体感染外源性抗原后,这些抗原会与机体的抗原呈递细胞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克隆,产生刺激因子(淋巴因子)。
刺激因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B淋巴细胞,激活该淋巴细胞,并且促使该淋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分泌出具有特异性的抗体。
这些抗体会与抗原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中和抗原的作用。
4. 免疫记忆当机体首次感染某种病原体时,由于初始免疫反应的响应速度和强度较慢,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较弱,直到感染被有效控制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滞留在体内的记忆淋巴细胞增加,使机体对该病原体的抵抗力逐渐增强。
在机体再次遇见同一种病原体时,由于记忆淋巴细胞的存在,响应速度和强度会更快更强,从而使机体获得更好的保护。
5. 抗体类别抗体分为五种类别:IgG、IgM、IgA、IgD、IgE。
其中,IgG是最主要的抗体,可在血清和组织液中发现。
IgM含有五个免疫球蛋白单体,属于第一次免疫反应所生成的抗体。
IgA存在于各种分泌物中,例如乳汁、泪液、唾液等,是人体外分泌免疫的主要抗体。
第二章 抗原与抗体
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共同的4肽链结构:两条相同的 轻链(L, ~22,000 Da), 两条相同 的重链(H, ~55,000 Da) 每条轻链和重链间通过二硫键和 非共价键连接成异二聚体(H-L), 两个相同的H-L再结合成(H-L)2的 抗体基本结构 不同抗体间,轻链和重链最初的 约110aa是改变很大的,称为可 变(Variable, V)区;其余部分则 相当保守,称为固定(Constant, C)区。 重链上连有糖链。 抗体的基本结构是与其功能(抗 原结合;效应功能介导)相对应 的
抗原与半抗原
免疫原(immunogen), 免疫原(immunogen), 具有免疫原性 半抗原(hapten), 半抗原(hapten), 仅具有抗原性 抗原/免疫原(antigen 抗原/免疫原(antigen /immunogen,在同一动物机体 /immunogen,在同一动物机体 内是同意词) 内是同意词),能够诱导机体免 疫反应并与相应抗体或T细胞受 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 一个物质能否作为抗原,既取 决于机体,也取决于抗原本身
T细胞与 细胞抗原识别的比较 细胞与B细胞抗原识别的比较 细胞与
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 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
天然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通常由蛋白表面的亲水氨基酸组成, 天然蛋白的 细胞抗原表位通常由蛋白表面的亲水氨基酸组成,易于 细胞抗原表位通常由蛋白表面的亲水氨基酸组成 接近膜结合或自由的抗体。 接近膜结合或自由的抗体。 顺序抗原表位(Sequential Epitopes),连续抗原表位 连续抗原表位(Continuous 顺序抗原表位(Sequential Epitopes),连续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蛋白质一级结构 Epitopes),蛋白质一级结构 结构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不连续抗原表位 结构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不连续抗原表位 Epitopes), (Discontinuous Epitopes),蛋白质三级结构
【生物课件】第23课时 抗原、抗体
典例分析
解析:(1)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 人群叫易感人群。(2)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相当于抗 原,抗原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种病 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特定的抗体只能与特定 的抗原相结合,对其他的病原体不起作用,属于特异性 免疫。(3)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侵入人 体后,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加,穿出毛细血管 壁,聚集在病菌周围,将病菌吞噬掉。
解析:疫苗注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疫苗 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因此,疫苗相当于抗原。特定的 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相结合,对其他的病原体不起(请将下列内容进行合理配伍, 并在[]内填上相应的字母)。 ①第一道防线[ B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②第二道防线[ A ] B.皮肤和黏膜 ③第三道防线[ C ]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考题回顾
4.为检验埃博拉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 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善,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处应为 21天后 ;②处应为注射 . 埃博拉疫苗 。 (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形成 对照 。 (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 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 抗体 ,这种免疫类型为特异性. 免疫。
知识网络
免疫类型 形成时间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人生来就有的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 主要组成 物质和吞噬细胞
作用特性 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
典例分析
【例】(2017·广东省)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 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 疫方式分別是( C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普及抗原抗体知识点总结
普及抗原抗体知识点总结抗原和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异物侵害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抗原和抗体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抗原的概念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指任何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分子或细胞。
抗原可以是病原微生物的表面结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也可以是体内异物、肿瘤细胞、组织移植等。
抗原通常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抗原原性,即能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和激活T细胞。
2. 抗原的种类根据其来源和性质,抗原可以分为外源抗原和内源抗原。
外源抗原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化学物质、药物等。
内源抗原则是机体内部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等,如肿瘤抗原、自身抗原等。
二、抗体的概念1. 抗体的定义抗体是机体对抗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蛋白,也称免疫球蛋白。
抗体通常由B细胞分泌,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并介导机体的免疫应答。
抗体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决定了其抗原结合和清除能力。
2. 抗体的结构抗体分子由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组成,每个链由特定的抗原结合区和常规区组成。
抗原结合区包括可变区和单克隆区,可变区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而单克隆区则决定了抗体的效应器功能。
3. 抗体的功能抗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免疫应答,包括中和、沉淀、凝集、裂解和细胞毒性等。
其主要功能包括清除抗原、中和毒素、调节免疫应答、参与损伤修复以及参与肿瘤杀伤等。
抗体通过这些功能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异物侵害。
三、抗原抗体相互作用1.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一种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的相互作用。
抗原结合区的可变区通过多种非共价键与抗原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是由其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决定的。
2. 抗原与抗体的效应抗原-抗体结合后,会产生一系列效应,包括中和抗原、沉淀抗原、凝集抗原和激活补体系统等。
这些效应主要通过抗体的Fc区介导,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并清除外源抗原和异常细胞。
抗原试剂知识点总结归纳
抗原试剂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抗原的定义和分类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一种物质,当进入生物体内可引起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分子。
抗原通常包括蛋白质、多糖、脂质等,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也可以是异种细胞、肿瘤细胞、药物等。
2. 抗原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按性质可分为多肽抗原、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脂质抗原等;按免疫原性可分为免疫原和抗原。
二、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1.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当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相遇时,它们会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可以被抗体识别的结构称为抗原决定簇(epitope),一个抗原通常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因此可以与多个不同的抗体结合。
2. 抗原与抗体的作用:抗体可以通过结合抗原来中和病原体、沉淀抗原、激活补体、促进吞噬作用等,从而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是免疫学中的重要基础,也是抗原试剂的基本原理。
三、抗原试剂的基本原理1. 抗原检测方法:常见的抗原检测方法包括ELISA、免疫层析、免疫电泳、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样本中抗原的存在与否、浓度、类型等信息来达到诊断疾病、筛选药物、研究免疫学问题等目的。
2.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试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来检测抗原。
通常,抗原会与固定在试剂盒表面的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添加底物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如光学信号(颜色变化、荧光发射等)或电化学信号(产生电流、电压等)。
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性质可以判断样本中抗原的浓度或存在与否。
四、抗原试剂的应用领域1. 医学诊断:抗原试剂在医学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器官移植排斥等。
例如,检测乙肝病毒抗原可以帮助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癌胚抗原(CEA)可以用于肿瘤标志物筛查;检测HLA抗体可以用于器官移植前的配型等。
2. 生物学研究:抗原试剂在生物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免疫细胞表面标记、药物筛选等。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的关系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的关系(一)抗原(Antigen)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物质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抗原性(Antigenicity)。
(二)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在体液中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球蛋白,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称免疫血清。
(三)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外因,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机体与抗原物质的斗争过程中为加速循环和排除抗原而产生的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物质,是机体排除异体物质的保护性反应。
没有抗原的刺激,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没有抗原物质,也无法检测抗体的存在;利用抗体可以检测抗原物质。
二、抗原的性质及种类(一)抗原的性质1.异种异体物质机体能对进入体内的异种、异体的大分子物质产生抗体,该物质与机体的种类关系愈远,其抗原性就愈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也更强。
例如鸭血清蛋白对鸡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对家兔则能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同种异体物质也可具有抗原性,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其抗原性也有差异,例如人的红细胞有ABO血型抗原及Rh型抗原。
人类白细胞和其它组织的细胞膜上也具有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抗原物质(Man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自身抗原:机体对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条件下,使机体某种物质、细胞或组织成分具有抗原性时,也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此具有抗原性的自身物质称自身抗原(Autoantigen),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Autoantibody)。
如自身组织变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引起化学组成的分子排列和构型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例如服用安替比林、匹拉米洞等药所致白细胞减少,就是由于所服用药物改变了白细胞的一部分表面化学结构,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白细胞抗体(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症。
八年级抗原抗体知识点
八年级抗原抗体知识点抗原抗体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生物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关于抗原抗体的知识。
一、什么是抗原抗体?抗原(antigen)是指一种物质,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抗体(antibody)是身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特异性和抗原结合,从而协助身体消灭抗原。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当外来抗原进入机体,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从而消灭抗原。
这种与抗原结合的反应就叫做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中和型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失去原来的功能或病原性,消灭了抗原。
2. 沉淀型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从而清除抗原。
3. 凝集型反应:抗原与抗体结合,从而导致红细胞聚集起来形成凝集物。
4. 细胞毒型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刺激吞噬细胞将其摧毁。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应用1. 诊断:抗原抗体反应可以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例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2. 治疗: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来治疗某些疾病。
3. 研究:抗原抗体反应被广泛应用在研究领域,例如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注意事项1. 执行实验室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同时注意个人防护;2. 抗原抗体反应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因此要排除其他可能性;3. 要严格控制抗原和抗体的性能和质量,避免出现误差。
总之,抗原抗体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机体免疫、疾病诊断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
八年级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应该掌握抗原抗体的基本原理,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领域的知识。
抗原、抗体基本概念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的关系〔一〕抗原〔Antigen〕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物质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抗原性〔Antigenicity〕。
〔二〕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在体液中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球蛋白,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称免疫血清。
〔三〕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外因,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机体与抗原物质的斗争过程中为加速循环和排除抗原而产生的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物质,是机体排除异体物质的保护性反应。
没有抗原的刺激,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没有抗原物质,也无法检测抗体的存在;利用抗体可以检测抗原物质。
二、抗原的性质及种类〔一〕抗原的性质1.异种异体物质机体能对进入体内的异种、异体的大分子物质产生抗体,该物质与机体的种类关系愈远,其抗原性就愈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也更强。
例如鸭血清蛋白对鸡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对家兔则能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同种异体物质也可具有抗原性,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其抗原性也有差异,例如人的红细胞有ABO血型抗原及Rh型抗原。
人类白细胞和其它组织的细胞膜上也具有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抗原物质〔Man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自身抗原:机体对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条件下,使机体某种物质、细胞或组织成分具有抗原性时,也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此具有抗原性的自身物质称自身抗原〔Autoantigen〕,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Autoantibody〕。
如自身组织变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引起化学组成的分子排列和构型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例如服用安替比林、匹拉米洞等药所致白细胞减少,就是由于所服用药物改变了白细胞的一部分外表化学结构,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白细胞抗体〔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症。
初中抗体知识点总结
初中抗体知识点总结一、抗体的结构人体内的抗体主要由两类重链和两类轻链组成,形成四股链的Y型结构,每个Y型结构的末端有一个可以与抗原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包括结合病原体、启动免疫反应、清除有害物质等。
二、抗体的功能1. 结合病原体: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病原体表面的抗原,从而标记病原体并直接清除它们;2. 激活免疫细胞: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免疫细胞上的受体,激活免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3. 中和毒素:某些抗体可以结合和中和毒素,阻止其对细胞的伤害;4. 促进炎症反应:抗体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促进炎症反应,加强免疫反应的效果;5. 提供免疫记忆:一旦人体接触过某种病原体,相应的抗体将被保存在体内,待下次再次接触同种病原体时,能够更快速地产生免疫应答。
三、抗体的产生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主要细胞,它们在免疫应答中扮演关键角色。
在免疫应答开始时,B 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和识别外源抗原,诱导其活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便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并释放到体液中,发挥免疫作用。
四、抗体的类别在人体内,存在多种类型的抗体,包括IgA、IgD、IgE、IgG和IgM等,每种类型的抗体在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免疫功能。
例如,IgG是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抗体,它可以穿透胎盘,提供母胎免疫和早期免疫;IgA则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起到清除黏膜内病原体的作用;IgE主要参与过敏反应等。
五、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1. 临床诊断:检查患者血液中特定类型抗体的浓度,可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也很有帮助;2.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是通过模拟抗体的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例如单克隆抗体;3. 免疫接种: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可以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从而在将来与该病原体再次接触时,迅速产生免疫应答。
六、抗体治疗抗体治疗是一种利用外源性抗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通常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两种类型。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人体免疫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人体免疫知识点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二、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安全用药
1.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
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人体免疫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免疫知识点整理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免疫知识点整理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免疫知识点整理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免疫知识点整理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免疫】同学们都想有好的免疫力吧,下面要好好学习免疫这一知识点了。
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功能:识别、监视、自我稳定
从上面的学习,我们对于免疫的认识和学习加深了,拥有好的免疫力,身体才能棒棒。
八年级下册生物抗体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抗体知识点抗体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与细胞表面或体内的一些物质(如病原体或异种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起到抵御病原体和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在八年级下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抗体的产生、种类、作用和分类等知识。
一、抗体的产生抗体的产生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不可分。
当人体遭受外界侵袭、病原体感染或异物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特殊细胞(如B细胞)来产生抗体。
这些特殊细胞会检测体内的所有物质,对细胞表面和体内的病原体、异物等进行识别,然后利用自身的DNA编码来制造一种与之匹配的抗体。
二、抗体的种类根据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将抗体分为五种类:IgA、IgD、IgE、IgG和IgM。
1、IgA:主要分布在口腔、呼吸道、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体表分泌物中,可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2、IgD:主要存在于人体的B淋巴细胞表面,参与B细胞的活化和免疫记忆。
3、IgE:分布在呼吸道和皮肤等部位,主要与过敏反应有关。
4、IgG:是人体中主要的抗体,对各种病原体、异物等具有广谱的抵御作用。
5、IgM:是第一种产生的抗体,可以在早期识别和抵御病原体、异物等。
三、抗体的作用抗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病原体、异物等进行抵御和排除,它的主要作用包括中和、沉淀、凝集、激活补体等。
1、中和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和繁殖,从而打断病原体的生长发育。
2、沉淀作用:抗体与溶解在体液中的病原体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使其变得不易扩散,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
3、凝集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将多个病原体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复合物,从而增强病原体的抗性。
4、激活补体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将病原体溶解或者激发炎性反应。
四、抗体的分类根据抗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抗体分为单价抗体和多价抗体两种类型。
1、单价抗体:单价抗体分子中只包含一个抗原结合位点,只能和一个抗原结合。
抗原与抗体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二)高等生物的抗原 1、ABO血型抗原 2、动物血清与组织浸液 3、酶类物质 4、激素
GP5 (ORF5) GP2,GP3,or GP4 (ORF 2,3,4) M proUein (ORF6) N proUein (ORF7) ssRNA(+) Lipid bilayer
AAA
PRRSV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下列各物质是否是好的免疫原,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成好的免疫原? 1.化学药物注入机体。 2.铁钉刺入皮肤。 3.自身蛋白质。 4.牛奶给狗喝。 5.牛奶注入狗的皮下。 6.细菌病毒感染家禽。 7.细菌死苗投喂给猪。 8.gene-表达-产物-Ab。该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第二章
一、概念
抗
原(Antigen,Ag)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三、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交叉性 五、抗原的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七、佐剂
一、概念
(一)抗原与抗原性
1、抗原(Antigen, 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 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原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 反应性
五、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性质分类 (二)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
(三)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四)根据抗原的化学性质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一)微生物抗原
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又称O抗原),鞭毛抗原 (又称H抗原),荚膜抗原(又称K抗原),菌 毛抗原 2、病毒抗原:囊膜抗原(又称V抗原),衣壳抗原 (又称VC抗原),核蛋白抗原(又称NP抗原) 3、毒素抗原 4、超抗原 5、其他微生物抗原
免疫功能八下生物知识点
免疫功能八下生物知识点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免疫功能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生物中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知识点:
1. 免疫系统: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脾脏、淋巴结、淋巴管、白血球等。
2. 免疫反应:了解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反应,包括非特异性防御和特异性免疫防御。
3. 抗体:了解抗体是免疫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
4. 免疫记忆: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一旦接触过某种病原体,免疫系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再次感染。
5. 疫苗:了解疫苗的作用和原理,包括通过注射疫苗来引发免疫反应,增强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
6. 自身免疫疾病:了解自身免疫疾病的概念,即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免疫功能知识点,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根据不同学校或教材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参考你所使用的教材或与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以便全面了解免疫功能相关的知识点。
抗原抗体知识点总结
抗原抗体知识点总结一、概念抗原(antigen)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可以是蛋白质、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者低分子化合物。
抗原与机体内的抗体(antibody)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引发免疫应答。
抗体是机体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由B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引起免疫细胞介导的溶解作用、吞噬作用或者直接中和抗原。
二、抗原和抗体的结构与特点1. 抗原的结构与特点(1)抗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多糖、脂质、核酸等。
(2)抗原具有特异性,即每种抗原都有其特定的免疫原性,并能够引起免疫应答。
(3)抗原往往具有免疫原性表位,这些表位是抗体结合的部位。
2. 抗体的结构与特点(1)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构成的蛋白质,共有五种类型,包括IgM、IgG、IgA、IgD 和IgE。
(2)抗体的结构包括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轻链和重链通过二硫键连接成Y型结构。
(3)抗体有特异性与抗原结合,通常在变可区域与抗原表位结合。
(4)抗体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参与免疫反应。
三、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1. 抗原-抗体的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是一个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抗体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表位,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结合可以触发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中和、沉淀、凝集、激活补体系统等。
2. 抗原-抗体的亲和力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由于抗原表位与抗体结构的亲和力。
这种亲和力依赖于抗体的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包括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等。
3.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即抗体只能结合特定的抗原表位。
这种特异性决定了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是高度特异的,并确保了机体对不同抗原的应答是具有辨识度的。
四、免疫应答的类型机体的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天然免疫和适应免疫两种类型。
1. 天然免疫天然免疫是机体最早接触到抗原时形成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天然免疫包括炎症反应、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
抗原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
抗原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及特点1. 抗原的定义和特点抗原是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结构或分子结构组合体,可以是蛋白质、多糖、脂质、核酸等物质。
抗原具有三个特点:(1) 具有免疫原性,即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2) 具有免疫原决定簇(epitope),是抗原分子上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决定部位;(3) 具有免疫原性特异性,即不同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是不同的。
2. 抗体的定义和特点抗体是机体在遇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体分子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每个抗体分子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2) 抗体分子有特异的抗原结合部位—抗原结合决定簇(paratope);(3) 抗体分子的Fc部位决定其功能。
二、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1. 抗原抗体结合的类型(1) 配体-受体结合:多数溶菌酶和抗生素破坏菌体;(2) 抗原-抗体结合:造成抗原沉淀、凝集和中和,参与细胞毒性和介导效应。
2. 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1) 沉淀反应:溶解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抗体过量的条件下形成易形成的大分子聚集体,导致溶解不稳定,沉积下来;(2) 凝集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交联形成大分子聚集体而产生沉淀,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3) 中和反应:抗体与毒素或病毒结合成中和物,破坏病毒或毒素的功能;(4) 理化改变:抗原-抗体结合影响抗原的溶解度、电荷性质等。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调节1. 抗原抗体反应的调节(1) 抗原浓度:抗原浓度适中可以增强免疫反应,高浓度会使其抗原决定簇之间的距离缩短阻碍抗体的结合,低浓度会使其抗原决定簇之间的剧增大小,使抗体的最大结合数增加;(2) 抗体浓度:抗体浓度适中可增强直接溶解或间接沉淀抗原,高浓度可能产生其数量过多而形成大分子聚集体,无论是以沉淀还是凝集的形式存留体内,低浓度也可能造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不稳定;(3) pH值:低pH由于过强的离子键所致的聚集体中断并导致溶解,而高pH则导致凝集或沉积失去抗原原来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抗原和抗体
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