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教学大纲(doc 16页)

合集下载

企业文化课程大纲

企业文化课程大纲

企业文化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内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氛围,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员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塑造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工具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企业文化构建的方法和实践。

3. 培养学员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4. 培养学员在企业文化中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三、课程安排第一讲:企业文化导论1. 企业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企业文化对组织和员工的重要性3. 经典企业文化案例分享第二讲: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1. 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作用2. 如何确定和表达核心价值观3. 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决策和行为中的应用第三讲:企业文化传播与建设1. 企业文化的传播渠道与方式2. 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3. 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与实践方法第四讲:创新与企业文化1. 创新文化对企业的意义与影响2.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3. 创新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第五讲:领导力与企业文化1. 领导力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性2. 培养和发展企业文化的领导力素养3.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行为和决策四、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20%)2. 个人或团队项目报告(30%)3. 综合考试(50%)五、参考教材1. Schein, E.H. (1990)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Jossey-Bass.2. Deal, T.E., & Kennedy, A.A. (1982) Corporate Cultures: The Rites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 Addison-Wesley.六、备注该课程将结合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为学员提供互动和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应用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 》课程教学大纲Enterprises Culture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汉堡王班)的学生,是本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企业文化》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采用理论和技能培养结合的方式。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基本知识,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

为毕业后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节走进汉堡王,让学生了解汉堡王公司、企业历史及发展、企业目前的规模等关于公司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了解你的工作让学生了解未来在门店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一家门店的组织架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树立起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

第三节参观门店及办公室带领学生进入他们未来的工作场所及公司在中国区的总部进行深度参观,让他们对门店运营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和体会。

(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市场活动体验1让学生参与体验汉堡王品牌60周年庆典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企业文化、增强其企业主人翁的精神,树立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

市场活动体验2 组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汉堡王品牌在学生中的知名度等,并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制定如何在校园内推广汉堡王品牌的计划。

(三)教学建议1、本课程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公司的企业文化。

2、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结合社会调查、市场活动等方法来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本课程会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和平时市场活动、社会调查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将来为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打好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五、教学时数分配课程总学时:16 学时。

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训)习题课、讨论课课程设计(大作业)1 走进汉堡王2 22 市场体验1 2 23 了解你的工作 2 24 参观门店 25 参观公司总部 26 市场活动2(问卷调查) 2 问卷调查分析7 市场活动3(制定计划) 2 推广计划8 考试 29101112小计(课程总学时数一般按我院教学计划的规定时数,该课程时数以06级教学计划规定时数为准,若需修改教学计划另作说明;期末考试和期中测验的学时数不必计入课程总时数。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2013)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2013)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101205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学分数 2总学时数32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企业文化被认为是一种营造企业绩效和满意度,创造管理者和员工最佳行为品格和素质,从而确保产出成功业绩和能力的科学。

企业文化设计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2.课程的任务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

在此基础上,能掌握一定的企业文化设计技能,从而为企业文化策划提供基础。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课程的前导课为:《管理学基础》、《市场调研与预测》。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10%)+实训考核成绩(40%)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祝宝江等编著,《企业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 王超逸等编著,《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4月。

四、大纲执行说明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会以本大纲为指导,同时会根据实践需要进行调整。

2.对于大纲中的实训环节,我们会做进一步调整,特别是要与我院的独立实训周相结合。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一、教学基本要求企业文化设计是一门融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企业文化设计的实践操作环节,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企业文化策划的实战技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分内容逐块说明)(一)企业文化概念教学内容:1.企业文化内涵;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3.企业文化的特点;4.企业文化的类型。

教学要求:理解企业文化内涵,掌握企业文化特点,理解企业文化类型。

重点:企业文化内涵难点:企业文化的类型(二)企业文化理论与发展教学内容:1.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2.企业文化理论的代表作;3.企业文化发展新趋势。

教学要求:理解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企业文化理论的代表作,把握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企业文化》大纲

《企业文化》大纲

《企业文化》大纲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与此同时,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文化和企业文化1、文化的定义知道文化,就知道命运;掌握文化,就掌握命运;改变文化,就改变命运。

2、企业文化关于文化的故事:巨人集团、海尔、GE及杰克.韦尔奇3、企业文化理念的设计4、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5、企业文化的三大特征6、企业文化的层次与要素案例分享二、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1、为什么中国经济欣欣向荣,中国企业却迷惘徘徊?2、什么是中国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3、如何打造一个持续强大的企业4、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5、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案例分享三、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1、引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2、管理的本质:将组织的目标和个人需要相结合。

3、管理的手段:奖和罚。

或曰,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

4、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之关系,法治、人治、文化治5、公理与定理案例分享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企业文化---手段化2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倡导的文化3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塑造员工4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活动隔离或对立起来5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6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7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短期行为普遍8企业文化重建设轻变革案例分享五、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流程与内容1、企业文化塑造的总体规划2、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确立3、明确企业的使命与愿景4、理念体系的归纳与阐述5、制度体系的修正与完善6、行为体系的规划与设计7、企业形象识别体系:CIS8、企业文化塑造的实用工具与方法案例分享六、企业文化的传播与落实1、种瓜得瓜--企业文化的形成2、潜移默化--领导者先行3、清除障碍--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融合4、明确责任--建立企业文化组织5、多管齐下--企业文化传播渠道与媒介6、从心开始—企业意识分析与引导7、言行一致—企业行为检查与改进8、系统效应—企业文化整合。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9055 开课对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时:32 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学分:2 课程英译名:Enterprise culture一、课程任务与目的1、要求学生从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管理学科发展的宏观背景(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和理论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作为推动生产发展强大要素的巨大作用和建设当代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2、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范畴和理论体系,具有藉此进行理论思维和实际问题分析评价的能力;3、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和调研实践,初步养成企业文化建设、运作、管理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分三大板块1、第一板块: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包括: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2、第二板块:企业文化的建设、运作与管理,包括:企业形象和CIS战略企业文化的运作与管理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3、第三板块:企业文化的继承、创新与跨文化管理,包括:企业文化的跨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三、课程难点与重点1、企业价值观的含义、特性、地位及塑造2、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3、企业文化的内外传播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在经典案例和本土现实案例的讨论中培养运用文化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2、选择一家本地企业作调研、策划,从中培养创造、管理、运作能力。

五、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3、讨论、调研、策划表现占20%4、作业占10%5、考试:理论占40%,能力与创新占30%七、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企业文化概论》(张仁德、霍洪喜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版)2、参考书:《西方企业文化》(美,阿伦。

肯尼迪和特伦斯。

迪尔)《成功的探索》(美,托马斯。

J。

彼得斯和小罗伯特。

H。

袄特曼)《掌握人性的管理》(美,玛丽。

凯)《跨文化管理》(德,帕特里希亚。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文化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目标:1.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2.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3.探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4.理解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5.学习如何培养和传承企业文化。

教学大纲:第一章:企业文化概述(2学时)1.1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2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1.3企业文化与组织优势的关系。

第二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4学时)2.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2.2企业文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3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2.4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第三章: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8学时)3.1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3.2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3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3.4企业文化的和创新。

第四章: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8学时)4.1员工行为的基本特点;4.2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引导和规范;4.3企业文化对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4.4员工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反馈。

第五章:企业文化的培养和传承(8学时)5.1企业文化的培养方法和策略;5.2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3企业文化的评价和调整;5.4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介绍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企业案例,寻找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4.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考核方式:。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导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理论在治理学中的地位、本教材的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学科的属性等有所了解与把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把握:1、企业文化在治理学中的地位二、把握:1、企业文化的学科性质2、教材的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进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差不多学讲、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在我国的传播与进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把握:1、日本经济成功的启发2、西方企业文化要紧流派的差不多观点3、“海尔”文化的特色二、把握:1、与传统治理相比较,以人为本的治理具有的特点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趋势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差不多原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点、理论基础、理论核心、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分类和模式等内容有所了解和把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把握:1、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现象所具备的特点2、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3、企业文化的概念4、企业文化的体系5、企业文化的特点6、企业文化的差不多功能二、把握:1、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方式2、企业文化的分类3、企业文化的模式4、企业文化的价值5、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石第三章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的概念与内容、企业文化内容的各要素的作用等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和懂得。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把握:1、企业价值观的含义2、企业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3、企业价值观的层次构成4、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构成5、企业精神的内涵6、企业精神的特点7、企业伦理道德的本质与概念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点9、企业形象的内涵10、企业形象的特点11、企业形象的要素二、把握:1、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构成2、培养企业现代价值观的抓手3、企业精神的表达方式4、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的步骤5、企业伦理道德的体现6、企业伦理道德的差不多原则7、企业伦理道德规范8、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9、企业形象的作用10、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11、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原则12、塑造企业形象的途径第四章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把握与了解企业文化演变的一样规律、对企业文化的评判标准与方法。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Corporate culture,课程代码:094207000)一、前言文化之于企业,与其说是一种文化,毋宁说是一种理念,一种全方位诠释企业管理思维与行为的科学理念。

它渗透于企业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全过程之中,并彰显出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

正如哈佛大学佩恩教授所说:"这门课是全新的"。

企业文化是全新的管理思维与行为。

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具有极强的时代精神。

它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使企业管理得到升华。

企业文化:全新的管理思维与行为;乃企业管理人化的科学,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1、课程概述企业文化是高等财经院校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了解企业文化这一全新管理思维与行为的科学在世界的产生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有全新的思维与科学理论水平和在实践中恰当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处理企业管理实践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企业管理与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

该课程力图系统反映当今企业文化基本理论、最新学术前沿理论与企业文化“落地”实操的实践案例,并使之有机结合,旨在使企业文化教学与研究更具理论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的鲜活性、实操性、“落地”性,亦就更加具有与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相匹配。

2、课程性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3、学分与学时本课程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32学时。

其中理论课学分:3学分,学时:24学时;实践要求:8学时。

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企业文化系统理论的传授与学习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企业文化理论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运用,使学生树立全新的管理思维与行为,在未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努力使成为具有先进管理思维与行为的管理者与践行者。

5、使用对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选修课6、先修课程要求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基础理论及相关文化基础;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者更有利于深入研究该学科。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doc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doc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导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地位、本教材的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学科的属性等有所了解与掌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掌握:1、企业文化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二、掌握:1、企业文化的学科性质2、教材的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掌握:1、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2、西方企业文化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3、“海尔”文化的特色二、掌握:1、与传统管理相比较,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的特点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理论基础、理论核心、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分类和模式等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掌握:1、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现象所具备的特征2、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3、企业文化的概念4、企业文化的体系5、企业文化的特征6、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二、掌握:1、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2、企业文化的分类3、企业文化的模式4、企业文化的价值5、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石第三章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的概念与内容、企业文化内容的各要素的作用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理解。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一、重点掌握:1、企业价值观的含义2、企业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3、企业价值观的层次构成4、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构成5、企业精神的内涵6、企业精神的特点7、企业伦理道德的本质与概念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9、企业形象的内涵10、企业形象的特征11、企业形象的要素二、掌握:1、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构成2、培育企业现代价值观的抓手3、企业精神的表达方式4、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的步骤5、企业伦理道德的体现6、企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7、企业伦理道德规范8、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9、企业形象的作用10、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11、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原则12、塑造企业形象的途径第四章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与了解企业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对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066020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试用)1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3/48(40+8)2先修课程:无3使用专业:三年制文秘(中英文秘书)4教育目标:通过对企业文化专题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关于西方和东南亚等一些文化(企业文化)和经济都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概貌、文化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特色。

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后的涉外文秘工作中运用外国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5教学基本要求:教授本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内涵,广博的知识,熟悉和了解文化及其渊源;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要求在课堂外积极配合老师,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以进一步丰富自己对外国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了解。

具体而言,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要达到以下要求:5.1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对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课程结构、研究方法有了总体上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了解了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学习的主要意义。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掌握“文化”、“企业文化”等的该课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5.2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美国200多年的历史演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种族构成、宗教信仰状况,以及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主要节日等基本文化面貌以及美国文化的特点。

在这些基础上,学生还应该掌握美国企业文化的特色,并就美国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案例分析。

5.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欧洲国家英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民族、宗教、王室、社会生活、主要节日、福利制度以及作为礼仪之邦的各种礼仪和禁忌,并总结英国文化的特色、英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就英国知名企业的文化进行个案分析。

5.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的文化特征、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法国文化的特色和法国企业文化的特色,并就法国知名企业的文化进行个案分析5.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德国的历史、自然、人口、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基本文化面貌,德国文化的特点,德国的知名企业以及它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教学大纲企业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文化英文名称:Corporat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Ethics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总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企业文化》属于一门管理学科,探讨的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核心的问题是企业的经营哲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企业文化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企业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2)识别和分析企业经营中的典型文化问题;(3)理解现代管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4)认识不道德经营、道德经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5)掌握实施道德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使他们懂得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蕴藏于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因。

使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得以根据当今迅速发展的企业管理趋势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把握正确的文化导向,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和管理方式,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2、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揭示经营、管理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影响。

3.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包括: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企业文化的学科性质;管理与文化结合之可能、机制和途径;中外企业文化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企业文化建立的人性基础、企业文化的基础基本原则、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关系及其道德调节。

三、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文化问题,如企业生产文化、企业营销文化、企业分配文化、以及企业现场管理中的文化、财务会计工作的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的文化等。

四、企业主体的文化关怀与道德素质,如,企业形象中道德含量、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修养、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企业文化》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企业文化》教学大纲说明1、《企业文化》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企业文化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代表了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企业文化》是中央电大经济系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维护企业形象的意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可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有:《管理原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后续课程有:《工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现代管理综合案例》等课程。

3、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4、该课程教学的对象与层次《企业文化》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央电大大专层次的经济和中文类的学生。

5、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a.反映时代性与先进性;b.中国特色;c.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d.实用性;e.灵活性;f.科学性;g.针对性,即适合电大学生学习。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学时的划分本课程3学分;课内54学时,其中电视课18个标准本播出学时(传统学时9);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准备使用3种媒体手段:第一种是文字教材,约40万字,将采用分立式,即文字教材分为主教材和学习导读;第二种是音像教材,9学时;第三种是CAI或VCD,1盘。

企业文化音像教材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序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对序言的教学,要求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以及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结构,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内容:1、文化与企业文化2、企业文化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3、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4、本教材的结构体系上篇:企业文化理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篇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等。

第一章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从现象开始到理论高度来把握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了解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学说,和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文化:从现象到理论一、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二、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三、企业文化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一、战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出现新变化二、全球呈现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三、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第三节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学说一、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二、西方企业文化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第四节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二、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三、实践上的成功探索(从特区开始)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与价值、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石。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二、企业文化的特征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一、企业文化的分类二、企业文化的模式第三节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与价值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二、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第四节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石一、人学理论二、社会动力理论三、领导理论四、学习理论五、情绪理论第三章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企业形象。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价值观一、企业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二、企业价值观的内容三、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第二节企业精神一、企业精神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二、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第三节企业伦理道德一、企业伦理道德的本质和特征二、企业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三、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第四节企业形象一、企业形象的内涵二、企业形象的要素三、塑造现代企业形象第四章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企业文化的起源与积累、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冲突、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变革、对企业文化变革的有效控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文化的积累与传播一、企业文化的起源二、企业文化的积累三、企业文化的传播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冲突与选择一、企业文化的冲突二、企业文化的选择第三节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变革一、企业文化的整合二、企业文化的变革第四节企业文化的评价一、企业文化评价的标准(服务社会、激励职工、创造效益)二、企业文化评价的方法下篇:企业文化实践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篇的教学,要使学生弄清影响建设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熟练掌握运作企业文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的环境分析、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的程序与方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五章企业文化的环境分析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分析方法、弄清影响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制约二、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第二节政治环境分析一、不同政治制度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二、法律环境与企丒文化三、党的领导和思想愿䠺工作与企逐࠸葠罰ᅬᅬᅬᅬᅬᅬᅬ翏ᅬ蓃࠸䅑㰟➍닃⦋맗곁⤃㍈✀頀࠸࠸✐뿯뉃⦋㯂ㄶ꼁❆頀࠸࠸✐뿯깲⪣➍뉃⦋㯂뽳넿✇✀ㆶ耆࠸頀㰟➍࠸࠸㹟㰯닃㎇㭂꼊✀᠀᠀㴖ꢶ㷰࠸⨆࠸ⵛ⫆࠸⦝࠸➍뉃⦋㯂㕪쟁➇࠸䤺耆᠀᠀눬ⶳ㯷㭂⩆눬ⶳ쓀㚡缍䢍읣㎖㷰눬ⶳ羆쓀࠸ⶳ몏࠸쑱닲㎖࠸➍뉃⦋㯂뤼로頀㽇࠸࠸➍뉃⦋㯂뤼로頀딓㚙⪂࠸࠸➍뉃⦋㯂뤼로缆㇆뇰✀Ⰻ࠸➍뉃⦋的综合比较与对国外企业文化的借鉴。

教学内容第一节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一、日本文化与日本企业二、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第二节欧美企业文化的特点一、欧美文化与欧美企业二、欧美企业文化的特点第三节港台企业文化的特点一、港台文化与港台企业二、港台企业文化的特点第四节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的综合比较与借鉴一、日、欧美、港台企业文化的比较二、几点重要启示第七章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员工、企业楷模和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员工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第二节企业楷模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企业楷模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二、造就企业楷模第三节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企业家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二、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第八章建设企业文化的程序与方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一、共识原则二、卓越原则三、一体原则四、创新原则五、个性原则六、绩效原则第二节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一、调查研究二、定格设计三、实践巩固四、完善提高第三节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方式与方法一、创立企业文化礼仪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三、建设企业文化的其它方法第四节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一、物质保证二、制度保证三、教育保证第九章企业形象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关系,掌握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文化与CI一、CI的产生与发展二、CI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中国特色的CI第二节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设计一、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的主要内容二、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的具体设计方法第三节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设计一、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的主要内容二、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的具体设计方法第四节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一、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的主要内容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的具体设计方法第十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和切入点,以及学会分析和把握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一、政治性企业文化二、伦理性企业文化三、情感性企业文化四、社会性企业文化第二节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一、人本文化二、求实文化三、团队文化四、创新文化五、竞争文化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切入点一、企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二、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三、企业面临资产重组和制度创新第四节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一、海尔企业文化(集体)二、长虹企业文化(国营)三、同仁堂企业文化(老字号)四、四通或联想企业文化(民营)五、健力宝企业文化(个体)六、松下显像管企业文化(合资)七、中小企业文化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