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8204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7.png)
国家要长治久安,要任用真正的人才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任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本意也是为了对战乱中的人才任用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可是随着区位群体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被士族豪强所把持,对官吏的任用实际上变成只看门第,不论才学,九品中正制沦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第1课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前秦)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北魏
南朝
灭
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楚汉之争
西汉
魏
蜀
吴
淝水之战
?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隋文帝功绩:1)建立隋朝: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2)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3)盛世局面:开皇之治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②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③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④推动教育发展
隋唐以至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把官员选拔和学校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来体现德才的标准,具有某种量化的成分,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的方向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要想做官,就只能好好读书。——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任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本意也是为了对战乱中的人才任用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可是随着区位群体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被士族豪强所把持,对官吏的任用实际上变成只看门第,不论才学,九品中正制沦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第1课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前秦)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北魏
南朝
灭
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楚汉之争
西汉
魏
蜀
吴
淝水之战
?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隋文帝功绩:1)建立隋朝: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2)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3)盛世局面:开皇之治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②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③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④推动教育发展
隋唐以至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把官员选拔和学校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来体现德才的标准,具有某种量化的成分,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的方向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要想做官,就只能好好读书。——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e1a92d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a.png)
灭亡的过程
农民起义爆发
大业七年(611年),山 东、河南大水,百姓流离 失所,各地纷纷爆发农民 起义。
统治集团内乱
隋炀帝对诸王猜忌,引发 统治集团内乱,加速了隋 朝的覆灭。
外族入侵
大业十一年(615年), 突厥攻入长城,隋朝军队 无力抵抗,形势急转直下 。
隋炀帝被杀
大业十四年(618年),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隋炀 帝被杀,隋朝正式灭亡。
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 03 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奠定
了基础。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隋朝的统一对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政治上,隋朝结束了 分裂割据的局面,加 强了中央集权,为后 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
基础。
经济上,隋朝的统一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 流和发展,推动了商 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
灭亡的影响和教训
教训
统治者应关注民生,实行仁政;加强社会治理, 缓解社会矛盾;重视国防建设,增强国家实力。
影响
隋朝的灭亡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多年 的分裂局面,为唐朝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
06
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01 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
隋朝的法律制度以《开皇律》为代表,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详细描述
隋朝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了《开皇律》,废除了前朝的酷刑, 确立了十恶五刑等制度。《开皇律》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隋朝的经济和社会
农业的发展
总结词
隋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教学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c866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3.png)
B
14、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灾荒严重 B、政治腐败导致爆发军事政变 C、外戚宦官与权 D、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D
15、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不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高祖、唐太宗 D、唐太宗、武则天
B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 A、隋朝人口增长较快 B、隋朝统一安定 C、隋炀帝时轻徭薄赋 D、隋朝经济繁荣
C
11、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 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一、隋朝的统一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
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等。
三征高丽,帝国崩溃
隋朝士兵俑
• 此士兵俑,头戴盔,身披甲,战马也披重甲。
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不辉煌》(史图)第一 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B、杨坚 、杨广D、李渊
B
2、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 志是( ) A、秦朝统一全国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隋军南下灭陈 D、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隋文帝像
隋朝疆域图
14、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灾荒严重 B、政治腐败导致爆发军事政变 C、外戚宦官与权 D、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D
15、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不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高祖、唐太宗 D、唐太宗、武则天
B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 A、隋朝人口增长较快 B、隋朝统一安定 C、隋炀帝时轻徭薄赋 D、隋朝经济繁荣
C
11、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 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一、隋朝的统一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
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等。
三征高丽,帝国崩溃
隋朝士兵俑
• 此士兵俑,头戴盔,身披甲,战马也披重甲。
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不辉煌》(史图)第一 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B、杨坚 、杨广D、李渊
B
2、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 志是( ) A、秦朝统一全国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隋军南下灭陈 D、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隋文帝像
隋朝疆域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852fa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0.png)
隋朝统一的意义
政治统一
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经济繁荣
隋朝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促进 了经济发展和繁荣。
文化兴盛
隋朝统一后,推行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南北 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也为隋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隋朝的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隋朝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士族门阀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地主与农民之间的 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
民族矛盾
隋朝时期,民族矛盾也比较突出。虽然隋朝统一了南北朝,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 矛盾仍然存在。在对待边疆民族、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政策措施存在很多 问题,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法律制度
隋朝制定《开皇律》,完 善了法律体系,为唐朝的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经济政策
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 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税收政策
隋朝实行租调制,征收土地税和人 头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商业政策
隋朝鼓励商业发展,设置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隋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力得 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商业繁荣
随着商业政策的推行,商 业活动日益活跃,城市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海外贸易
隋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推 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HAPTER
03
隋朝的文化与社会
隋朝的文化发展
隋朝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 术形式对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风 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21669faa00b52acec7ca42.png)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观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539f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5.png)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部编版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部编版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https://img.taocdn.com/s3/m/d098777cad02de80d4d840fa.png)
记忆要点:永通邗江
3、下面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中,不正确
B
A 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B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 C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 河流 D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 历史有1400多年
4、“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 郡,以通运漕。”这是隋朝开凿的哪段 运河? D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钱塘江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通淮利最多 ——唐•皮日休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
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为开凿运河, 徭役负担。
A 江南河 C邗沟
B通济渠 D永济渠
合作探究二
学习任务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3. 概述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
2.有疑问的同
4. 简述隋朝灭亡的原因及灭亡?
交流。(1分
3、全班展示
合作探究二
充分展示——争先恐后 3.概述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建立起通 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简述隋朝灭亡的原因及灭亡?
中国朝代歌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
进入新课
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1669746c85ec3a87c2c5a4.png)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学
做
科举制正式诞生
官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efd2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e.png)
含嘉仓,皇家 粮仓,现代考 古证实仓城东 西长612米, 南北宽710米, 总面积43万平 方米,隋朝圆 形仓窖259个。 大窖可储粮1 万石以上,小 窖也可储粮数 千石。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涿郡
北京
通 济渠
余杭
杭州
想一想:大运河开凿的历史作用?
1、有利于南北方经济交流和统一国家的巩固; 2、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交通运输、旅游等。
武举 士科主考
的开始
内容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思的考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根源
隋朝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建立,到 炀帝大业十四年(618)灭亡,共三十七年 的历史。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灭 亡以来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同 时,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并发展了封 建国家,致使隋朝出现了富强繁荣的景象。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三十多年,唐就取 隋而代之了。这主要是隋炀帝倒行逆施。 推行了一系列暴政,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 导致农民大起义的结果。
帝,葬于定陵。
589年,隋灭陈,统
一南北,结束了长期
隋
的分裂局面。
隋灭陈时使用的五牙战船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 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客观原因:
统一是想历一史想发展的必然趋势隋: 朝为什么能
①人心所向 ②民族大融合
统一南北?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 ③④
• 7.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8、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 9、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A、589年 年
B、601年
C、605年
D、611
• 10、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 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 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 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隋炀帝乘龙舟游 琼花: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
通济渠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洛阳
交流
邗沟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只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注 重
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第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凭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江都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 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 A、通济渠 B、永济渠 河
C、邗沟 D、江南
• 朗读下面两首诗,它们对大运河的开 凿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你的观点 呢?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夸—大—唐开.李运敬河芳对 《隋汴亡河的直影进响船》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选择: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练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海河
三点:三个中心
(洛阳) 黄河
长 安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统治
长江
(江南 )河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 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 6.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 都长安 。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 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
了历史发展趋势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习: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 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 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 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 为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 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 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 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 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 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才
学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做
官
科举制诞生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年。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
• 7.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8、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 9、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A、589年 年
B、601年
C、605年
D、611
• 10、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 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 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 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隋炀帝乘龙舟游 琼花: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
通济渠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洛阳
交流
邗沟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只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注 重
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第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凭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江都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 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 A、通济渠 B、永济渠 河
C、邗沟 D、江南
• 朗读下面两首诗,它们对大运河的开 凿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你的观点 呢?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夸—大—唐开.李运敬河芳对 《隋汴亡河的直影进响船》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选择: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练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海河
三点:三个中心
(洛阳) 黄河
长 安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统治
长江
(江南 )河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 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 6.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 都长安 。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 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
了历史发展趋势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习: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 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 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 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 为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 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 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 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 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 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才
学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做
官
科举制诞生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年。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