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尿素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一般参考国际标准,如ISO 22241-
1:2006 "车辆尿素溶液质量的规范"和ISO 22241-2:2006 "车辆
尿素溶液试验方法"。
根据ISO 22241-1:2006标准,车用散装尿素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尿素纯度要求:尿素纯度不得低于3
2.5%。
2.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不得超过0.5%。
3. 溶解性: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 杂质含量:尿素溶液中杂质含量应低于规定的限值。
此外,ISO 22241-2:2006还提供了对车用尿素溶液进行质量控
制的测试方法,包括测定尿素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指标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执行标准可能会因国家或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车用散装尿素时,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车用尿素使用好坏判定标准
车用尿素使用好坏判定标准
一、纯净度
车用尿素的纯净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首要标准。
优质的车用尿素应不含任何杂质,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味,无明显杂质。
如果尿液颜色过深或混浊,则可能存在杂质或污染物。
二、浓度
车用尿素浓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车用尿素的浓度应为32.5%±0.5%。
浓度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尿素溶液的品质和性能。
三、清澈度
车用尿素的清澈度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优质的车用尿素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如果尿液中含有悬浮物或沉淀物,则可能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
四、抗结晶能力
车用尿素的抗结晶能力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寒冷环境下,如果车用尿素容易结晶,则可能堵塞尿素泵和喷嘴,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
因此,优质的车用尿素应具有较强的抗结晶能力。
五、消耗量
车用尿素的消耗量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每行驶1000公里应消耗10-20
升尿素。
如果消耗量过大或过小,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的问题。
六、刺激性气味
车用尿素的刺激性气味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尿液中含有刺激性气味,则可能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
因此,优质的车用尿素应无明显刺激性气味。
七、品牌信誉
最后,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的车用尿素生产商也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信誉好的生产商通常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车用尿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车辆尿素喷射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首先,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纯度高于99.5%,这
意味着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更低,能够更好地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
系统,提高尿素的溶解性,确保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同时,高纯度的尿素能够更好地保证尿素的反应效率,降低车辆的氮
氧化物排放。
其次,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对尿素产品的挥发性也提出了要求。
挥发性是衡量尿素产品在高温下释放氨气的能力,挥发性过高会导
致尿素在加热过程中损失过多的氨气,影响尿素的使用效果。
因此,国六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挥发性需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
辆尿素喷射系统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此外,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还对尿素产品的PH值、电导率等指标
进行了规定。
PH值是衡量尿素产品酸碱性的指标,国六标准要求尿
素产品的PH值在特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和不会对喷射系统造成腐蚀。
电导率则是衡量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指标,国六标准对尿素产品的电导率也有明确要求,以保证尿素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实施,对尿素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系统,提高尿素的使用效果,降低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尿素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六标准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优质尿素产品,为保障车辆的环保性能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
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车用尿素是现代柴油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减少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使用前了解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使用和维护车辆。
以下是关于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
1.化学成分:车用尿素的化学名称为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氮肥的一种。
车用尿素通常含有高纯度的尿素,其化学成分可以高达99.5%以上。
2.结晶温度:车用尿素的结晶温度约为-11度摄氏度。
如果温度低于结晶温度,尿素会结晶成固体,对喷射器和尿素输送系统造成堵塞风险。
因此,在低温环境中使用车用尿素时,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3.氨含量:车用尿素中的氨含量通常为32.5%,这个比例是为了最佳尾气处理而设计的。
4.比重:车用尿素的比重约为1.10~1.15克/立方厘米,这意味着车用尿素的密度相对较高。
5.氧化还原反应:车用尿素会在柴油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与氮氧化物(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6.用量:车用尿素的使用量取决于柴油车的排量和驾驶条件。
一般来说,柴油车的尿素消耗量为柴油消耗量的3%到5%。
7.存储和运输:车用尿素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储和运输。
尿素的密度较大,因此在存储和运输时需要使用特殊的容器和设备。
此外,尿素还是潮湿的,容易吸湿,需要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8.温度要求:车用尿素在温度范围-5至30度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超出此范围可能会影响尿素的性能和稳定性。
9.灭菌处理:车用尿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灭菌可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尿素的纯度和有效性。
10.储存寿命:车用尿素在干燥和恒温条件下可以储存大约一年。
超过过期日期的尿素可能会降低其性能和效果。
总之,了解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对于使用和维护柴油车辆非常重要。
车用尿素的化学成分、结晶温度、氨含量、比重、氧化还原反应、用量、存储和运输要求、温度要求、灭菌处理和储存寿命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关键参数。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参数,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车用尿素,降低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保护环境。
国标车用尿素介绍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29518-2013) 进行提纯,去杂质等一系列复杂工 序,超纯水+高纯尿素严格配比,多
重过滤产出高纯净尿素溶液
非国标车用尿素
浓度
低于31.8%
原材料
劣质尿素颗粒+不达标 水
工艺Leabharlann 无车用尿素溶液清澈透明,不堵塞SCR系统,高效 率,强动力,使车辆达到国家排放
(1)注意储存温度对车用尿素溶液的影响 车用尿素要求储存温度大概在-5~25%之间,要避免和高温,并且不同的 储存温度,其保质期也是不一样的。
(2)注意车用尿素溶液的储存容器 尿素会与一些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如铜、铁、铝等,如果把它装到了此 类材质的罐子里,或用此类材质的加注设施进行加注,就会造成车用尿 素变质,从而影响SCR 的性能。
——东莞市欧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概述
中国的重型汽车制造商为车辆配备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并配 以车用尿素溶液,以达到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如欧四、欧 五)车用尿素溶液和SCR技术共同作用下,能优化发动机性能 和燃料消耗,减少柴油消耗可高达6%,显著降低成本。
车用尿素溶液的平均消耗量是一般柴油消耗量的5%,约为 高速公路驾驶每100公里消耗1.5升。车用尿素溶液只可使用于 配置SCR系统的引擎组合,因为它既不是燃料,也不是燃料添 加剂。
1、24小时无人自助。 2、占地面积减少,避免传统堆积方式,方便管理。 3、加注方式可选择微信支付启动和VIP卡启动,杜绝浪费。 4、加注设备对车用尿素自动进行二次过滤,产品质量保障又多一站。 5、加注设备对产品进行有效遮光、隔热保护,有力保障产品质量。 6、强大的网络后台管理系统,站前加注,后台可清晰记录每笔消费 及各类客户所需数据,有效解决大型车队对车用尿素消耗的管理难题。
车用尿素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及意义
车用尿素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及意义车用尿素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及意义车用尿素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及意义车用尿素标准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及意义⑴尿素含量:尿素含量直接影响NOx 的催化效率和尿素溶液的凝结点。
车用尿素设备在SCR 复原系统中, 尿素溶液的浓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车用尿素设备厂家过高或过低的浓度不仅不能提高NOx 的转化效率, 反而会造成氨气的滑失(由于过高的NHs/NOx比造成的氨气漏失), 形成二次污染物(氨气) 。
欧洲大部分柴油车生产商倾向于使用尿素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作为复原剂, 因为此浓度的车用尿素溶液结晶点最低(初始结晶点-irc) 。
车用尿素设备厂家若车用尿素溶液在低于-irc 作业时, 需采取保温措施。
所以选用32.5% (±0.7%)作为车用尿素溶液的浓度, 贮存时应密封。
⑵碱度: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 能水解发生氨, 碱度太高说明部分尿素不纯或已经分解, 该项指标控制的是尿素中氨的含量。
⑶缩二脲:尿素的生产进程中会发生副产物缩二脲。
此外, 若存储不当, 尿素溶液易缩合为缩二脲。
车用尿素设备机械缩二脲作为尿素溶液中的杂质, 需要停止严格控制。
ISO22241-2标准采用分光法预先树立一条缩二脲含量和吸光度的任务曲线, 然后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在任务曲线上确定样品中缩二脲含量。
⑷不溶物:不溶物是尿素溶液中的不溶于水的杂质, 不容物的存在对车用尿素溶液的输送管路和喷嘴具有危害, 可造成梗塞。
测定办法为采用过滤样品称量不溶物质量的办法。
(5)(以HCHO 计):甲酸作为车用尿素溶液的杂质, 也要加以严格控制。
(6)密度:车用尿素溶液的密度与浓度亲密相关, 有资料表明, 在一定温度下尿素溶液的密度与浓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且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检测密度有助于辅佐验证车用尿素溶液的浓度和质量。
(7)折光率:车用尿素溶液的浓度与折光率也亲密相关,似, 车用尿素设备机械在一定温度下尿素溶液的折光率与浓度也有着——对应的关系, 且折光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
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
SCR则可耐350ppm 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
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
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
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
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5: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
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
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
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
纳洁科技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车用尿素的使用是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它的工作原理是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减少了氮氧化合物及有害微粒的排放。
对全球温室效应也起到作用。
下面是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外观及性能】:清澈、无色无味无毒、透明液体,具有良好流动性【密度】:( 20℃)1087.0~1093.0 kg/m3【包装】:10升 200L 1000L【溶解性】:易溶于水【凝固点】:-5℃【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条件】:高热后转化为氨气(NH3)。
【储存】:产品存储需要远离水源,腰果酚凉爽的仓库储存,储存环境温度高于5℃,干燥清洁,保持容器密封,储存期为三年的腰果酚,具有很强的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运输】:本产品不属于危险货物,可按普通货物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
【危险性概述】:本产品不防火警示标签粘贴。
本产品和眼睛,没有很大的伤害皮肤接触。
不要吞下,口服。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暴露在外的皮肤;【眼睛接触】:翻开上下眼睑,用清水冲洗;食入:若被大量吞服,需就医。
【急性毒性】: 1)大鼠急性经口毒性:雌LD50>10000mg/kg,雄LD50>10000mg/kg 结论:属实际无毒类化学品。
2)大鼠急性经皮毒性:雌LD50 > 5000mg/kg,雄LD50 > 5000mg/kg 结论:属实际无毒类化学品。
【麻醉性】:无【消防措施】本产品属非易爆、腰果酚非可燃品,不需特别防护。
【泄漏处理】本产品应阻隔与饮用水源的接触,可视同一般污水进行处理。
【废弃物性质】:不属于危险毒废物酚醛树脂【处理】:处理时注意通风良好。
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
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
1. 成分检测,车用尿素的成分主要是尿素和水,因此检测标准
会包括对尿素和水的含量进行检测。
这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
定尿素和水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杂质检测,车用尿素中可能存在杂质,如铵离子、硫酸盐等。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这些杂质的含量限制,以确保车用尿素的纯度
符合要求。
3. PH值检测,车用尿素的PH值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PH
值的偏离可能会影响车用尿素的使用效果,因此检测标准会规定PH
值的范围。
4. 冰点检测,车用尿素在低温下会结冰,因此冰点也是一个重
要的检测指标。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车用尿素的冰点范围,以确保
其在低温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5. 溶解度检测,车用尿素的溶解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车用尿素在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范围。
总的来说,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涵盖了成分、杂质、PH值、冰点和溶解度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车用尿素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有效地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车用尿素检测标准
车用尿素溶液是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发动机尾气净化剂,其主要成分是尿素和水。
为确保车用尿素溶液的质量和性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检测标准。
以下是一些车用尿素检测标准的关键内容:
1. 尿素含量:车用尿素溶液中尿素含量应在3
2.5% 左右。
尿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滴定法等。
2. 浓度:车用尿素溶液的浓度应在31.8%-3
3.2% 之间。
浓度检测方法包括折光法、滴定法等。
3. 水分含量:车用尿素溶液的水分含量应在0.3%-1.0% 之间。
水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干燥法、卡尔费休法等。
4. 总氮含量:车用尿素溶液的总氮含量(以干基计)应大于46.3%。
5. 缩二脲含量:车用尿素溶液中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
6. 铁含量:车用尿素溶液中铁含量(以Fe 计)应小于0.0005%。
7. 碱度:车用尿素溶液的碱度(以NH3 计)应在0.01-0.03 之间。
8. 外观:车用尿素溶液应为无色、透明、清澈的液体。
9. 气味:车用尿素溶液应无明显异味。
10. PH 值:车用尿素溶液的PH 值应在4.5-8.5 之间。
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
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是指车用尿素(也称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的电导率指标。
作为SCR脱硝系统中重要的还原剂,车用尿素的电导率标准对其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用户和生产厂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车用尿素的电导率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尿素溶液中的离子导电能力。
通常情况下,车用尿素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但也受到温度、杂质和水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制定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其质量,保证其在SCR 脱硝系统中的正常使用。
其次,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车用尿素的电导率标准通常在20°C下进行测试。
在这一温度下,车用尿素的电导率一般应在0.8-1.3 mS/cm之间。
超出这一范围的尿素溶液可能会影响SCR脱硝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催化剂,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导率。
此外,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的制定还应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SCR系统的特点。
例如,在寒冷地区,尿素溶液的冰点和结晶点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电导率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而对于高温地区,尿素溶液的蒸发和分解速度则成为关注重点。
总之,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SCR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用户在选用和使用车用尿素时也应注意检查电导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确保SCR脱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还应定期对车用尿素的电导率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车用尿素电导率标准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车用尿素质量的提高,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守护蓝天碧水,建设美丽家园。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
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
SCR则可耐350ppm 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
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
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
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
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5: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
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
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
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溶液技术要求
车用尿素溶液技术要求
执行标准:Q/3200KLS01-2009车用AdBlue尿素溶液
包装规格:10公斤一瓶,2瓶一箱
产品性能:
1. 本品为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剂,以3
2.5%的超纯度尿素及纯水合成,适用于所有欧Ⅴ、欧Ⅳ排放柴油发动机SCR系统,本品为SCR技术的标准配置。
2. 本品通过与NOx产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转换成氮气、水,从而讲解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3. SCR技术有效降低油耗,有效降低液氧化物排放。
适用范围:
本品适用于符合国Ⅳ(欧Ⅳ)及以上标准的各类商用车、客车、特种车、大型工程机械及船舶中的SCR系统。
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
溶液,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车用尿素水质标准
车用尿素水质标准1. 尿素水概述车用尿素水,也称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或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由尿素和水组成,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尿素水在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从而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2. 车用尿素水质标准为了确保车用尿素水的质量和性能,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车用尿素水质标准。
这些标准对车用尿素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车用尿素水能够有效地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并且不会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造成损害。
3. 主要车用尿素水质标准3.1 ISO 22241-1:2006标准ISO 22241-1:200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车用尿素水质标准。
该标准对车用尿素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尿素含量、水含量、杂质含量、pH值、比重、粘度、冰点、沸点等。
ISO 22241-1:2006标准适用于所有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使用的车用尿素水。
3.2 GB 29518-2013标准GB 29518-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的车用尿素水质标准。
该标准与ISO 22241-1:2006标准基本一致,但对一些指标的要求更加严格。
例如,GB 29518-2013标准要求车用尿素水的尿素含量不低于32.5%,而ISO 22241-1:2006标准只要求不低于31.8%。
3.3 JIS K 9737:2010标准JIS K 9737:2010是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JISC)制定的车用尿素水质标准。
该标准与ISO 22241-1:2006标准和GB 29518-2013标准基本一致,但对一些指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JIS K 9737:2010标准要求车用尿素水的尿素含量不低于32.0%,而ISO 22241-1:2006标准和GB 29518-2013标准都要求不低于31.8%。
车用尿素等级划分标准
车用尿素等级划分标准车用尿素是现代柴油车排放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车用尿素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同等级的车用尿素对于车辆的排放控制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对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主要是根据其纯度来进行的。
通常来说,车用尿素可以分为工业级尿素和车用级尿素两大类。
工业级尿素的纯度一般在96%以上,而车用级尿素的纯度则要求在32.5%以上。
这是因为车用尿素在车辆的尿素SCR系统中需要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化学反应,因此其纯度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SCR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控制效果。
其次,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还包括了对其杂质含量的要求。
杂质是指尿素中除主要成分外的其他杂质物质,例如铁、铜、镍等金属元素的含量。
车用尿素的杂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通常来说,车用尿素的杂质含量越低,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影响就越小,因此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中对杂质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此外,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还需要考虑其溶解性和挥发性。
车用尿素在车辆的SCR系统中需要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混合并进行化学反应,因此其溶解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车用尿素的溶解性越好,能够更好地保证尿素溶液的均匀混合,从而提高排放控制效果。
同时,车用尿素的挥发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挥发性都会对车辆的排放控制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车用尿素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纯度、杂质含量、溶解性和挥发性等指标。
合理的等级划分标准能够保证车用尿素的质量稳定,提高排放控制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车用尿素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等级划分标准,以确保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