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消毒效果及储存有效期验证方案(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储存有效期
验证方案
文件目录
1.概述 (3)
1.1消毒剂种类 (3)
1.2消毒剂成分和作用机理 (3)
2.验证目的 (3)
3.验证范围 (3)
4.验证小组成员及分工 (4)
5.相关文件 (4)
6.风险分析 (4)
7.验证内容 (4)
7.1验证前准备 (5)
7.2验证用消毒剂的配制 (6)
7.3消毒剂消毒效力确认 (6)
7.4消毒剂储存有效期的确认 (7)
7.5消毒剂消毒效果确认 (8)
8.相关记录 (8)
9.验证进度及计划 (8)
10.验证偏差和变更 (8)
10.1验证偏差 (8)
10.2验证变更 (9)
1. 概述
1.1 消毒剂种类
本公司在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溶液、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四种。
其中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用于A/B级洁净区消毒,0.1%新洁尔灭溶液用于C级和D级洁净区消毒,含氯消毒液用于地漏消毒。
1.2消毒剂成分和作用机理
1.2.1 0.1%新洁尔灭溶液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而起杀菌作用。
1.2.2 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的主要消毒成分是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1.2.3 75%乙醇溶液的主要消毒成分为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其作用机理是(1)使蛋白质变性:乙醇作用于细菌细胞首先起到脱水作用,乙醇分子进入到蛋白质分子的肽链环节,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2)破坏细菌细胞壁:乙醇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60%~85%的乙醇比较容易渗透到菌体内,使得细菌细胞破坏溶解。
(3)对微生物酶系统破坏:乙醇通过抑制细菌酶系统,特别是脱氢酶和氧化酶等,阻碍了正常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1.2.4 3%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杀菌机理是(1)氧化作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及其氧化性产物可直接氧化细菌外层结构,使细胞通透性屏障遭到破坏,细菌体内外物质平衡受到破坏致细菌死亡。
(2)分解产物的作用: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物如羟基和活性氧等自由基团可直接与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使物质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死亡。
1.2.5消毒剂存放时间直接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力,对生产洁净区(室)的环境以及药品生产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我们用隔段时间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与待确认的消毒剂(使用浓度下)接触后,对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考察消毒剂的消毒效力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消毒剂的使用有效期,确认消毒剂在储藏期内是稳定的并且杀菌效力不变。
2. 验证目的
确认洁净区环境及设备表面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能够达到消毒效果、防止污染的目的;并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及其在常温条件下(除A/B级使用的消毒剂在C级洁净区)密闭存放的储存期限;同时确认A/B级使用的消毒剂在C级洁净区存储规定期限后,其无菌符合要求。
确保能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防止使用已经失效的消毒剂,避免交叉污染。
3. 验证范围
3.1 0.1%新洁尔灭溶液、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四种消毒
剂的消毒效力。
3.2 0.1%新洁尔灭溶液、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在常温条件密闭存放的储存期限;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在C级洁净区密闭存放的储存期限及其无菌符合要求。
3.3 0.1%新洁尔灭溶液、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四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确认。
4. 验证小组成员及分工
5.1《表面微生物测定操作规程》
5.2《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3《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5.4《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
5.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
5.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
5.7《消毒剂管理操作规程》()
5.8《检定菌种管理操作规程》
5.9《消毒剂配制使用操作规程》
6. 风险分析
见《消毒剂效力和储存有效期验证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对消毒剂消毒效力和储存有效期各方面的风险点排查,发现风险点为文件系统、人员、消毒剂效力、消毒剂储存有效期及消毒剂消毒效果等,因此在制定本验证方案时应针对风险点进行验证。
7. 验证内容
7.1 验证前检查
7.1.1验证地点及环境
已制订的验证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经批准生效且在有效期内。
7.1.3 人员培训情况检查
验证组长应对验证相关人员进行本验证方案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
7.1.4 对验证所需的检测仪器型号、数量及其校验情况进行确认,确保本次验证所使用的检验仪器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仪器、器具清单如下:
7.1.5 验证用物品
7.2.1 0.1%新洁尔灭溶液配制
按照《消毒剂配制使用操作规程》进行配制,配制完24小时内进行消毒效力试验。
7.2.2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
按照《消毒剂配制使用操作规程》进行配制,配制完24小时内进行消毒效力试验。
7.2.3 75%乙醇溶液配制
购买该浓度成品或者按照《消毒剂配制使用操作规程》进行配制。
应进行消毒效力试验和无菌试验。
7.2.4 3%双氧水
无需配制,购买该浓度成品。
应进行消毒效力试验和无菌试验。
7.3消毒剂消毒效力确认
7.3.1试验菌种
7.3.3.1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消毒效力的确认
A) 菌液制备:按照《检定菌种管理操作规程》SOP-QC-GL-021进行操作。
B) 准备试验用的边长为5cm的不锈钢正方形薄片,薄片必须经过湿热灭菌处理,温度:121℃,时间:30分钟。
C) 作用时间应有1分钟、5分钟、10分钟三组。
D) 方法:在试验薄片上接种菌液0.1ml(107~108 CFU/ml),以使菌液能在试验薄片表面上充分铺散开,每种菌液接种3个薄片。
再将接种过菌液的薄片置于生物安全柜内吹干,立即取消毒剂3ml 与接种表面接触至上述作用时间。
然后分别将薄片置于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润洗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Ⅻ G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查,将此溶液过滤后,用3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进行冲洗(每次冲洗100ml,共三次)。
营养琼脂平皿置于30~35℃培养2天,玫瑰红钠平皿置于23~28℃培养3天,逐日观察点计菌落数。
E) 对照:取一个薄片只涂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作为阴性对照,取一个薄片只接种菌液的作为阳性对照。
F) 平皿编码方法:字母A代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数字代表接触菌液时间,-j代表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b代表接种白色念珠菌悬液,-k代表接种枯草芽孢杆菌悬液。
如A1-j的含义是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分钟的样品。
7.3.3.2 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效力的确认
A) 按照7.3.3.1步骤,用0.1%新洁尔灭溶液代替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作为验证对象,进行消毒效力的确认。
B) 平皿编码方法同7.3.3.1,用字母B代表0.1%新洁尔灭溶液,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试验,其他不变。
7.3.3.3 75%乙醇溶液消毒效力的确认
A) 按照7.3.3.1的步骤,用75%乙醇溶液代替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作为验证对象,进行消毒效力的确认。
B) 平皿编码方法同7.3.3.1,用字母C代表75%乙醇溶液,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试验,其他不变。
7.3.3.4 3%双氧水消毒效力的确认
A) 按照7.3.3.1的步骤,用3%双氧水取代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作为验证对象,进行消毒效力的确认。
B) 平皿编码方法同7.3.3.1,用字母D代表3%双氧水,其他不变。
7.3.3.5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计数公式计算杀菌率:[(对照组活菌数—试验组活菌数)/对照组活菌数]×100%
7.4消毒剂储存有效期的确认
7.4.1确认方法
各级别使用的消毒剂根据使用需要,0.1%新洁尔灭溶液和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在微生物准备室每天开启两次,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在洁净工作台下每天开启两次。
依据消毒剂消毒效力确认的结果,选择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的最佳时间,按照7.3条消毒剂消毒效力确认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判定0.1%新洁尔灭溶液和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 在微生物准备室温条件下密闭储存规定时间后是否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确定消毒剂储存的有效期;判定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在C级洁净区密闭储存规定时间后是否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及其无菌符合要求。
7.4.2可接受标准
A/B级使用的消毒剂在配制完毕第1天、7天、14天,在洁净工作台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取样;C、
D级使用的消毒剂在配制完毕第1天、7天、14天、21天进行取样。
第1天取样为消毒剂效力试验和无菌检查;第7天开始取样为储存有效期的确认(也包括消毒剂效力试验和无菌检查)。
7.4.3试验方法
取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这四种消毒剂,选择最佳消毒时间进行消毒剂效力试验,其中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还需按照《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操作规程》(SOP-QC-JY-120)进行无菌检查。
7.4.4 如果在配制完毕后某个取样时间点不能达到可接受标准,则该验证工作结束。
7.5消毒剂消毒效果确认
7.5.1消毒方法
在A/B级洁净区选定一个不锈钢桌面作为验证对象,使用75%乙醇溶液和3%双氧水采用最佳消毒时间消毒后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在C级洁净区选定一个不锈钢桌面作为验证对象,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采用最佳消毒时间消毒后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在C级洁净区选定一个地漏作为验证对象,使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5g/L)采用最佳消毒时间消毒后进行擦拭取样。
7.5.2试验方法
使用以上四种消毒剂,根据消毒剂效力试验结果,采用最佳消毒时间进行消毒,按照《表面微生物测定操作规程》(SOP-QA-GW-004)进行取样和培养。
7.5.3可接受标准:表面微生物A级为<1CFU/皿;B级为≤5CFU/皿;C级为≤25CFU/皿(CFU/25cm2)。
7.6以上4种消毒剂消毒效力确认、消毒剂储存有效期的确认和消毒剂消毒效果确认均进行三次试验。
8. 相关记录
8.1《验证前检查记录》
8.2《消毒剂消毒效力验证记录》
8.3《消毒剂储存有效期确认记录》
8.4《消毒剂消毒效果确认记录》
8.5《菌液制备记录》
8.6《菌落计数记录》
9. 验证进度及计划
本次验证工作计划于2015年5月实施并完成。
10. 验证偏差和变更
10.1 验证偏差
10.1.1 当该方案的某一部分无法实施或实际情况无法达到可接受标准时,按照《偏差处理操作规程》进行偏差调查,并确定该偏差是由什么引起的,之后再确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10.1.2 每个部分的偏差必须在该部分的验证工作结束之前得以解决。
对可能出现测试失败而无法解决偏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测试进行修正,且该系统的验证暂停直到方案正确修正完毕
为止。
质量管理部必须负责监督所有的偏差解决过程。
10.1.3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偏差必须汇总,并单独用偏差表格的形式来完成,最终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并签署意见。
10.2 变更控制
所有在验证过程中产生的变更都要按照《变更控制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确保所有的变更得到评估和批准,并填写相应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