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导学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编号1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学习重点】
第1段重点实词积累
【学习难点】
文章从秦孝公写起的原因探究
【学习方法】
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议论的节奏、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
音
2.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
【课前预习】
一、【知识储备】(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1•关于作者:
贾谊,西汉洛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
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屈贾”。
贾谊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代表作品: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
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为代表。后人编有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2•解题:“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
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
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二、【预习检测】
1.看清字形,标出注音(A级)
膏腴() 陈轸() 遗镞(孝公既没( )
鞭笞() 蒙恬()
藩篱(
俯首系颈()
召滑() 墨翟() 瓮牖()度长絜大()
劲弩() 朝同列() 一夫作难.()蹑足行伍()
践华为城() 不及中人()将数百之众()
比权量力() 万乘之势()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课上探究】
1、参看注释,翻译古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________________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 ______________ 守以窥 __________
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_________________ 立法度,务______________ 耕织,修____________ 守战之具;外连衡_______________ 而斗_______________ 诸侯。于是____________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____________ 之外。
2.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过秦论》编号2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第
2.3段的翻译,掌握常见常考的实词含义
2.把握第2.3段所写的内容。
【学习重点】重点实词积累
【学习难点】段内层次划分
【学习方法】
1.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议论的节奏、韵味,力求语言通畅
2.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
【课前预习】
1.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
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
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
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
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
2.关于合纵连横
苏秦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公孙衍曾于公元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
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
生了很大影响。然而,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 (《史记•李斯列传》),真正达到了通过连横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历史作用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课上探究】
1、参看注释,翻译古文
孝公既没______________ ,惠文、武、昭襄蒙 ________________ 故业,因______________ 遗策, 南____________ 取汉中,西举. _______________ 巴、蜀,东割膏腴. ________________之地,北收要
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弱秦,不爱 ________________ 珍器重宝肥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