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与发展期末作业
——上海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上海地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1. 开放性
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2. 创造性
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 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3. 扬弃性
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4. 多元性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 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1. 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
2. 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
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
袂”;
3. 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
“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
4. 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
5 5
上海地域文化如何形成: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流动人口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而移民则不同,会有所接纳。

移民接纳或者改变当地的文化。

上海的文化就更是被移民所改变,是中外移民共同的产物,(当然也有地理环境,政治政策的因素)。

因为上海在1843 年开埠的时候,它还只是南方一个普通的县城。

当然它有它的优势。

因为这个县城是在江海之汇、南北之中。

它早海岸线上是中国南北差不多是在中间。

那么它
有一条长江,中国最大的河流,跟东海交融的地方。

这是它有利的地方。

但是它本身在文化上并没有太多的特色。

而且更主要的是开埠以后所建立的英租界、法租界并不是原来的县城,而是在县城外面的荒地上面。

当时上海整个现代人口五十万多一点。

那么原来建租界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点
农民,就是一个农田。

没有依托什么县城。

但是它发展得非常快。

到了1900 年。

人口突破一百万,然后两百万、三百万、四百万。

到解放的时候,号称六百万人口。

五百万多万。

你看这个速度多快。

那么这些人哪里来的?主要是从外地迁过去的。

这样一个城市,本地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影响并不很大。

相反外来的移民又占了多数。

而这些移民又不是来自一个地方。

尽管如此,这个移
民总的来讲他的素质要比较高。

为什么呢?因为江苏、浙江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方。

那么
苏南跟浙北更是了不得。

所以,我以为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其中孕育着率先沐欧风美雨的上海人代代积淀下来宽广的世界观,部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带回的先进思想,部分内地流传到上海的传统思想,同样还有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的部分上海人小家子气的精明和促狭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我认
为是最可宝贵的一个特点,上海多元化发展的历史同样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多种文化在上海并不冲突而相安无事则是海派文化的一大幸事。

如何利用这个文化特征促进当地发展:
人类历史上出现人口聚居的城市,至少有几千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是现代城市,和历史上的城市,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现代人对现代城市更多的是从经济实体的意义上去加以认识的。

人们迁居到一个城市去,首要考虑的是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创业、就业机会与相应的物质消费水准。

较高的收入、较多的机会与较价廉物美的消费,是这个城市的吸引力的基本要素。

“城市综合竞争力”就是在这个背景上提出的概念。

我认为,海派文化必将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力,海派文化的建设、发展水平,将决定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水平。

一,从历史来看,海派文化使上海在中国现代城市中脱颖而出。

1840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五口通商”,在五个通商口岸中,上海是原来的基础条件最差的一个城市。

广州、福州、宁波是府治,广州、福州还是省城,厦门是军事重镇,明末郑成功建城,名“思明州”以抗清,清代建厦门厅,相当于州、府,而上海只是一个县。

一百六十多年来,上海发展成了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现代城市,就与当初同时成为通
商口岸的其他四个城市比,也是明显的后来居上,脱颖而出。

五个通商口岸,地理条件差
不多,外资的投入、外国文化的影响也差不多,历史基础其他口岸还要优于上海,而上海
实现了反超,这是很值得研究、总结的现象。

我认为,在多方面的原因中,海派文化是最
重要的原因。

上海凭着海派文化综合效应,确立了中国现代第一大都市的地位。

海派文化为上海聚
集了人气,大大提高了上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使上海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加
倍的放大。

二,从时代背景来看,海派文化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当前的时代,已经从以生存消费为主的时代转向以观念消费为主的时代。

因此,满足
观念消费的经济本质上是审美经济,是符合人性需求发展趋向的经济,是人性化的经济。

这样的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想,随着审美经济的发展,文
化将自然而然的成为第一生产力。

上海人是最具文化创造力的文化人群,至少,文化创造
力是上海人的鲜明特性,以往的海派文化就是上海人的这种特性的最好证明。

天生我才必
有用,在审美经济的时代背景中,上海人的文化创造力必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三,从上海人对海派文化的认识来看,海派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人对海派文化的认识,有自豪感,也有自卑感。

但自豪感主要在潜意识层面上,而自卑感主要在意识层面上。

要使海派文化在今后的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对海派文化有个理性的认识,对文化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

上海要成为国际大都市,要吸引世界各国的人到上海来参观、游览、生活、居住,就要有自己的特色。

能称之为国际大都市的,可能不是这个中心,那个中心,但一定是文化中心,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文化。

目前,上海市开发并形成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公
益文化。

通常以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为依托,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大量的居委文化活动室、广场文化活动等等。

2.演出文化。

即专业性的文化演出活动,通常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如戏剧、歌剧、音乐会、演唱会、歌会、舞蹈、马戏、杂技等为代表。

3.娱乐文化。

通常以主题公园、歌舞厅、影视、酒吧、电子游戏、卡拉
OK厅、健身房、保龄球馆、游乐园等为代表。

4.民俗文化。

主要由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习俗、风俗性聚会等文化活动所组成。

5.社区文化。

是各种群众性的自发性体育文化活动,如腰鼓队、木兰拳队、健身舞队、太极拳队、大篷车健身队、交谊舞队、各类比赛、运动会等等,在我市各个社区都开展得非常广泛。

6.专题文化。

指配合一些重大的社会性主题或节日而开展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节、电视节、旅游节、食品节、服装节以及商业性的专题文化活动如厨师节、鞋文化节、茶文化节、酒文化节、服饰文化节等等。

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才能更好地从事文化建设,才能抓住机遇,把上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成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所以我说海派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派文化,应该背靠传统,面向世界,着意创新,追求卓越。

越是上海的,越是世界的!数学系虞哲骏10091511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