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合集下载

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1]

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1]

3、编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不要搞“回忆录”,如果 搞回忆录必然会遗漏和歪曲地质现象,使地质编录 不真实,失去应有价值。
4、编录应及时 不得“算总帐”,及时编录便于掌 握地质情况,顺利开展下步工作,同时也可避免工 程坍塌造成不必要的缺失。
5、编录要认真、细致 地质编录人员必须具备良好 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要深入细致的观察地质现象,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 准确。不得主观片面、粗心大意,凭空臆断,任意 取舍,更不允许弄虚作假。
3、定位:所有地质现象都要有确切位置。如矿体、 岩层位置、产状及工程座标或方位、距离等。
4、编录内容的表达要精细、准确。
如果在表达上不够精细、准确,势必造成混乱或误 解,降低原始编录的质量,一般在素描图比例尺允 许表示的范围内,尽可能表示出所有的地质现象。 某些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围岩蚀变、 矿物或脉体穿插关系、构造关系等,不应受比例尺 限制,可用放大图表示。
例:Tc-12
编录壁:北西壁
0~50米 方位角75º 坡度角18º
50~85米 方位角70º 坡度角-2º
..............................
槽壁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为1~3米,各别厚达5米,主要由腐植土及大小不等的砂岩
碎块碎屑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层 0~35.8米 蚀变碎裂板岩
明确编录的文字描述中应注意问题
A统一描述单位、一般以不同岩性 为描述单位。对 厚度很小比例尺难表达的薄层,可合并描述。
B 探矿工程文字描述内容
原则上应符合地质观察及认识事物的顺序,一般是 先总的简介,后分别详细描述,先宏观,后微观, 由表及里,由主要到次要,先岩矿石的物理特征后 矿物组成,先岩矿石的本身外部影响。其岩矿石描 述次序大致为:岩石名称—颜色及物理特征—原生 构造—肉眼可见的结构—矿物组成—矿物赋存状态 及矿物间相互关系—风化情况—地质构造条件—与 顶底围岩关系等。

煤矿地质学——井下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学——井下地质编录
通过井下观测编录,收集到大量原始地质资料。矿井地质原始记录,原始 图件、观测卡片等资料均妥善保存,不得随意销毁。
四、 填绘原始地质资料
井下观测编录的原始地质资料,应及时地填绘到各种矿井地质综合图件中,
第八章 井下地质编录
一、基本要统一
4.重点突出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一、竖井井筒地质编录
两种形式:四壁展开图,壁柱状刨面图
二、石门地质编录
步骤与方法如下:
(一)熟悉巷道预想刨面和临近勘探线刨面图
(二)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三)在编录 巷道壁上挂观测基线
一、检查、补充和誊清原始记录
井下观测编录资料记录在井下记录薄和各种观测卡片中,在整个过程中若发现疑 点和不足应设法检查和补充务必使资料真实可靠。
二、清绘原始地质图件
井下实测巷道剖面、断面图、展开图和细部素描图均系草图,上井后还应按 照一定的内容、比例尺和格式重新绘制清图。
三、建立原始地质资料台帐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
►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基本任务是查明采区的地质变 化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 测量煤厚,计算回采率,监督煤量的充分回采,为厚 煤层开采的合理分层提供依据。
► 厚煤层开采时,还要系统地进行工作面探煤厚的工作, 并及时调整。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四)观测、记录及描绘巷道壁上的地质情况
(五)其他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一、平巷地质编录 1、对于巷道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薄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可以
直接观测编录巷道壁和迎头断面。 2、对于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的厚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在进
行地质编录时,首先要设法探查煤层全厚,然后,再根据巷道中 实测和探测的各种数据进行编录。当煤层倾角较缓,则编制沿巷 道方向的垂直剖面图。 二、倾斜巷道地质编录 三、巷道展开图的编录 1、两壁一顶展开图;即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这种展示图 相当于人从巷道外侧观察的结果。 2、两壁一底展开图:即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这种展 开方式,由于巷底往往被掩盖,地质情况不易观测,因此,巷底 地质界线的联接主要靠两壁来推测,其编录实例。 3、迎头两壁展开图:为了描绘巷道迎头的重要地质情况,编绘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

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

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

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

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地质实验测试原始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地质实验测试原始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地质实验测试原始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伴随着地质实验测试项目的深入探索、持续发展的步伐,地质实验原本将找矿作为主要的业务工作,而现阶段其已经将目光转移至地质环境研究方面,也由此使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朝着服务方面的发展与调整。

而原始记录是所有地质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结果,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每天所要处理的原始记录却越来越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原始记录的难度系数不断攀升,原始记录的管理问题已成为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目前迫切处理的问题。

因此,本文就从地质实验测试原始记录有效管理出发,探讨能够使管理过程、管理方法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不断使得地质实验测试原始记录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1 目前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勘查中的影响现阶段,地质实验测试工作主要是以国家需求为主,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社会稳定富强而服务,这与传统的地质实验测试相比,大大拓宽了服务这一功能,技术不断有所提升,而且在研究思维、分析方法、实验理念等方面都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吸取外国优秀的思想观念、技术器材。

除此以外,地质实验测试从传统单一、常规观察的角度朝技术先进、方法优秀、设备齐全、人员专业的方向转变,从局部探索了解地质实况的角度朝深入地研究地质整体的方向转变,从阐述和探索地球、将地球当成整个地质实验测试的对象的角度,朝宏观观察地球以探索人类活动以及两者间的关系的方向转变,从了解、寻找与运用自然资源为首要任务的角度,朝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向转变,也因此将传统的地质实验测试项目转变为现代化、系统性、标准化、规范化的地质实验测试科学。

事实证明,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对地质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充分展现到地质科学要完成突破性的挑战就需要依靠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现阶段,地球科学研究项目的数量持续上升,其所需要的地质测试工作也随之增加,因此就需求专家学家对当前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进行深入地调整、突破,唯有如此,方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需求不断上升的地球科学研究。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的记录格式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专门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的观测结果。

这些观测结果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

因此,要分外爱惜野外记录簿,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的格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应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楚,方便自己和他人阅读。

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

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的字迹或线条不容易散开,从而便于及时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的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的则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

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

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部分,每部分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内容。

野簿的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开展,记录下路线上每个观察点上的观测内容。

每条路线的开始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楚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

每个观察点要填写和描述的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所有的观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用“TS”或“No.”等为前缀的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观察点位置可以根据地质图或附近标志明显的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

例如,图6-7-1的TS02号点的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公路拐弯处”。

每个观察点的位置和编号都需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观察点的布置一般选择重要的地质界线,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接触界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

观察点上,要尽可能地详细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的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状和规模等多方面。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是地质学家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地质调查、地质研究等工作时,对所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岩石、矿产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的一种记录形式。

通过野外原始记录的整理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可靠依据。

一、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通常分为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两种形式。

纸质记录是指地质学家在野外使用各种便携式的记录本、纸张进行记录,而电子记录则是在野外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等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不同的记录格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存在差异,具体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场地环境进行选择和决定。

在纸质记录方面,记录本通常分为多个版块,包括:调查者、日期、地点、天气、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矿产、采样等若干方面。

每个版块都要标注清楚,记录内容要精简、准确、规范。

比如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对于每个地点进行的纪录,应包括地点名称、GPS坐标、照片等信息,地形地貌应详细描述,进行简单的剖面图和地图绘制,地质构造应详细描述,进行绘制图解,岩石应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其构成成分、颜色、纹理、结晶状态等,并进行采集样品,矿产应简要描述,并采取样品和标记。

在电子记录方面,采用类似于纸质记录的格式编写调查报告,而且可以将拍摄的照片、绘制的图解等附加到报告中。

同时,在编写记录时也需要注意使用专业地质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这种模式兼备了纸质记录和电脑数据处理的优点,以便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野外原始记录内容野外原始记录的内容要以准确、全面、规范为原则,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

1、调查人员信息记录在记录中应详细描述调查人员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工作岗位、证书号码等信息,以便于日后查询和检索。

2、日期和地点记录野外勘察的记录中,时间是尤为重要的要素,因此要求在记录中保证日期的精确,以及准确标注地点名称、地点经纬坐标、对应的GPS坐标等要素信息。

原始编录规范

原始编录规范

岩金矿山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及工作细则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重要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的重要途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山综合资料的整理,矿山资源量的计算,矿山能否按计划连续供矿,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二、原始地质编录主要内容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罗盘、钢卷尺等工具,测绘坑道及采场内以矿体为中心的各种地质现象,并将其按一定比例绘制到坐标纸上。

2、文字描述:在素描图的下方用规定的格式叙述岩矿石地质特征及各种地质现象。

3.、布置样线:样线布置要尽量垂直矿体走向。

沿脉巷道在顶部布样,视矿体暴露情况,可在一壁布样。

穿脉巷道在一壁腰部布样。

样线长度一般为1米,低于1米厚的矿脉可按实际矿脉厚度布置样线。

根据矿体上下盘蚀变强弱应在矿体上下盘各布0.3—1米长的样线。

4、实物标本:根据实际需要,可采集有代表性矿石、蚀变岩及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5、在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能与素描图互相取长补短。

三、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坑道工程布置情况及各生产工作面工作情况。

进入长时间没有生产的工作面,要严防缺氧或炮烟中毒。

2)、检查坑道内测量点是否齐全,若有毁坏,应及时补设测量点。

3)、编录工具要准备齐全。

所需工具如下: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测绳(皮尺)、钢卷尺、计算器、数码相机、三角板、量角器、文件夹、坑道平面图、坐标纸(35*25cm)、铅笔(2H)、小刀、橡皮、文具盒、红油漆、照明灯具、样品袋、样品签、标本签等。

2、编录格式1)、编录纸采用35*25cm坐标纸。

2)、相邻两个测点为一个编录段,每张编录纸只编一个编录段。

3)、比例尺采用1:100。

4)、坐标纸上方明确标明所编录地段准确位置,标清起始点和终止点测点编号及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5)、编录纸下方要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对围岩、矿体及构造地质特征进行简单叙述。

地质编录规程6.28(2)

地质编录规程6.28(2)
3.5.2.2 含矿层及矿(化)体的分层 对不同的含矿层,不同的矿体、矿化类型、含矿岩石、矿石工业品级及蚀变类型都应进行划分。分层之后,还要对矿(化)体部分按取样长度规定及矿体内部结构划出采样位置。 在分层确认的基础上,在现场用油漆标注各种岩、矿体分界线及断层、裂隙界线,并加注矿区统一拟定的代号,使其醒目,便于投影作图和记录。 3.5.2.3 无矿化岩层的分层 要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变化特征进行分层。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将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岩性层或岩相带等。对于重要的构造界面,如断层的位置、性质、断层面(带)特征等也应进行划分、描述。 在具体编录中无论是文字记录或是作图,都要求对图上宽度大于1mm,长度大于3mm的不同岩性层进行划分。
3.5 观察、分层与布样 3.5.1 地质观察: 编录人员都应该认真参加地质观察。对地质现象的观察研究要认真、细致、全面、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大小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 地质观察应运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理论,观察岩石中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及其变化,确定岩石名称;观察岩石的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及含量、蚀变程度、蚀变分带等以及与矿化的关系;观察矿(化)体厚度、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目测含量)等;观察断裂、裂隙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特征及宽度、断层性质、切割矿体程度等,目的是详细划分不同的岩性层、掌握蚀变或矿化(体)赋存位置、成矿有利因素、矿体破坏情况等。
3.6 绘图 地质编录的原始图件分为素描图及非素描图两类。以其编图过程又可分为手图及清图。 3.6.1 素描图类 探槽、探井及坑道必须在现场绘制纸质工程素描图 素描图必须绘于方格米厘纸上:素描图应绘于质量符合要求的方格米厘纸上,图纸精度以方格米厘纸精度为准。 素描图应参照实际勾绘地质体形态:在选择工程素描的投影点时,要求能基本控制地质体的大致形态:呈直线形态的界线,只需在直线的两端各选一个点投影,然后连接两点即可;呈弧形线的界线,投影点选择至少三点,两端及中间弧顶一点;波浪形界线,投影点可全部选择在波峰顶上或选择在波谷底处,再用钢卷尺测出波峰至波谷距离,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断层破碎带或地质透镜体,投影点的选择,要以能控制住破碎带宽度、断层面形态和透镜体的尖灭端或膨大部份为原则。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规范附表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规范附表

责任栏
部分漏失(漏
测耗量
耗量


间隔
不漏失
全部漏失 失量>1/3)
(公升/小时)
(公升/时×m)
班长 观测员 次
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表 B.9 钻孔回次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编号
第页

次 下界记录

孔深
块数

长度
岩心
上次 处理后岩 回次采取
残留
心长 率(%)
孔深 校正量
下界校正 孔深
备注
矿层总厚度(m)
矿心总长度(m)

矿 矿


取 层

矿层平均采取率 (%)
采取率达到 要求的矿层厚度
(m)
采取率达到要求 的矿层数占矿 层总厚(%)
采取率达到 要求的矿层厚度(m)
采取率达到要求 的分层数占分层 总数的(%)
质量评定 其它
分队或 矿区验 收意见
项目主 管单位 审定意

备 注
地质组
探矿组
表 B.6 坑道、钻孔概况表
工程类型
统一编号
矿区名称
X
坐标
Y
Z
规格 设计 实际 施工日期 编录日期 质量等级 施工单位 编录单位
坑口、孔口 坑口、孔底 坑口、孔口 坑口、孔底 坑口、孔口 坑口、孔底 长(深)度
断面(孔径)
年月日 年月日
施工质量
设计目的
施工结果 工程施工管理人
地质编录人
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
78
注:长度单位:m 记录人
日期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横表)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横表)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原始记录封面格式见图B.1单位:mm注:记录名称用黑体字,其余文字为宋体字,数字为Times new roman,所有文字居中排列。

图B.1 原始记录封面格式附录 C(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原始记录格式见表C.1~C.15。

表C.1 录井综合记录填写人:审核人:第页表C.2 岩屑描述记录描述人:审核人:第页表C.3 钻井取心描述记录第筒:取心井段m~ m,进尺m,岩心长m,收获率%,层位:含油气情况:饱含油:m,富含油:m,油浸:m,含水油浸:m,油斑:m,含水油斑:m,油迹:m,含水油迹:m,荧光:m,含水荧光:m,含气:m,含水含气:m,累计含油气岩心长度:m。

描述人:审核人:第页表C.4 井壁取心描述记录取心时间:作业单位:取心方式:设计颗,实取颗,成功率%;完整颗,不完整颗。

描述人:审核人:第页表C.5-1 热解分析记录(烃源岩)仪器型号:审核人:第页表C.5-2 热解分析记录(储集岩-三峰分析法)仪器型号:审核人:第页表C.5-3 热解分析记录(储集岩-五峰分析法)仪器型号:审核人:第页表C.6 非碎屑岩岩心缝洞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第页表C.7 地层压力监测数据表填表人:审核人:第页表C.8 三维定量荧光分析记录仪器型号:审核人:第页表C.9 碳酸盐含量分析记录审核人:第页表C.10 泥(页)岩密度分析记录表审核人:第页表C.11 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审核人:第页表C.12 后效气检测记录审核人:第页表C.13-1 套管记录记录人:审核人:第页表C.13-2 套管记录扉页格式第页填写说明:字体:采用四号字,“套管数据”用黑体,其余用宋体。

规格:框线代表A4纸范围:297mm×210mm(不另加框线)。

类型:填写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包括尾管、回接管)、油层套管(包括尾管、筛管、回接管)三大类。

如下多层技术套管,可填写技术套管(一)、技术套管(二)……等,如第三层技术套管为尾管,其类型可填为:技术套管(三)—尾管,其后回接管可填为:技术套管(三)—回接管;油层套管多于一层的也可参照多层技术套管格式填写。

矿产勘查原始编录方法(黄革非2015)

矿产勘查原始编录方法(黄革非2015)

规模和分布、变化,为下一步的物化探工作部
署、探矿工程布臵提供依据。
2、比例尺选择
比例尺选择根据工作阶段及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确定。 预查阶段—仅完成1:20万区凋工作的预查区,开展1:5万 地质填图;已完成1:5万区调的地区,补作必要的路线跳勘和 矿产调查,必要时对重点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普查阶段—填制1:5万—2.5万地质图,成矿有望地区应
上的投影位臵(如0-5m),岩石名称、结构构造、
矿物成分、接触关系等。
断层、褶皱及其他构造形迹亦应详细记录,并
确定其构造性质、产状、规模。
③岩层产状记录 大致图面每5厘米不少于一个产状,产状变化 大、构造迹线附近加密。应特别注意产状的真实 性、代表性。不同构造部位,断层上下盘、不整 合面上下层及褶皱两翼均应测量产状。
在野外实地进行,要结合地形地貌及沿线
露头和产状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准确利用 V
字形法则勾绘。
8、地质填表图奕提交的资料
①音像记录表及音像资料
②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③野外手图 ④岩矿石标本登记及送样单 ⑤鉴定测试成果 ⑥实际材料图
⑦地质图
⑧实测地质剖面资料 ⑨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⑩质量检查卡片
三、探矿工程地质编录
应将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加以区分;编
录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事后记录。
2、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应吻合
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必须互相对应、 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3、工具、量具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测量、 绘图工具和量具。
4、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 图名、比例尺、地形线、岩性花纹、地质体产状、端点坐标、剖面方位、工 程及其坐标、样品位臵及样号、分析结果表、矿体的厚度品位、矿(脉)体 号、工程平面位臵、坐标线(大交角)、图例、图签。

(规范)地质编录

(规范)地质编录
化学分析结果表。
90°


★采用展开方式:观察了解地质现象,确定使用 何种展开方式及确定采用何种展开图 ★固定皮尺、测方位角、坡度角、标志点
★确定地质特征点位置:用钢圈尺读出地质特征点
在皮尺所示的垂直距离,并读出皮尺上的读数
90°

90 82

92 50
★产状要素 的标注
1 m
2
3
4
5
6
比例尺1:100
150° 130° 80° 131° 85°
坑口坐标
130°
120° 75°
X= Y= Z=
穿 脉 素 描 图
◆ ◆ ◆
★ 31 ★ 32
12 13 14
★3
▲ ▲▲
15
★ 33
山坡堆积 石灰岩 矿 体 黄铁矿
样品编号 样品长度 分析结果 % Pb Zn
★ 21

方铅矿
12
13
14
★确定各井壁地质特征点的位置,按比例画在图上 ★注明样品标本位置 ★产状、岩石花纹的标记、文字描述 ★室内整理、清理工作
45°
0

北东

南东

南西
H5
H6 H7 H8
H1
1
H2
2
H3
3
H4
4
腐植土残坡积层
271° 51° 十字黑云石英片岩
云英岩石
H1
9 0 5 0
样品编 采样位置(米) 样 长 分析结果(%) 号 Ag 自 至 (米) Cu H1 H2
15
★2
标本采集点及编号
化学样及其编号

闪锌矿
3、特殊情况 坑道弯曲 1)当弯度>15 °时,以拐弯处为界分段描述 2)当弯度<15 °时,两种情况

地质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地质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一、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1.标题:记录这份野外原始记录的总标题,简洁明了,能够表明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2.调查地点:详细记录调查地点的名称、地理坐标等信息,以确保调查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接下来的内容。

3.调查时间:准确记录调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每个观察或采样点的具体时间。

4.观察结果:详细记录在野外调查中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和变化。

例如,山体上的岩层、断裂带的存在、岩石的结构和组成等。

5.采样信息:记录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数量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采样的样品进行编号和标记,并将其保存在特定的容器中。

6.测量数据:记录在野外调查中进行的各种测量数据,如地形测量、地震测量、地壳运动监测等。

每个测量项目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数据的单位和准确度。

7.地质图:根据地质调查的需要,制作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地质图。

地质图上可以标注地层、断裂带、矿体分布等信息。

8.照片: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读者了解野外实地情况,可以在原始记录中插入相应的照片,以反映现场的真实情况。

二、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的内容在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中,需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调查目的:简要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例如,是为了搜寻矿产资源,还是为了研究地质灾害等。

2.调查方法:详细描述野外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例如,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导线测量、拍摄航空照片等。

3.现场观察:记录在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地层、岩性、断裂带等。

详细描述其特征、形态、展示规模和活动特点等。

4.样品采集:详细记录样品的所在位置、编号、采集方法、采样时间等信息。

对不同类型的样品,例如岩石、土壤、矿石等,进行分类记录,并标注其重要特征。

5.测量数据:准确记录各种测量数据的数值、单位和测量时间。

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6.结果分析:根据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和测量数据等,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总结。

进一步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格式及编录要求2014年7月一、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3 / 74 / 7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第一节一般要求第11条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

一般要求如下: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煤系地层观测第12条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第13条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表3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试行)原始地质编录是矿山生和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是搜集地质信息和研究地质体各种特征的重要手段,是矿山进行综合地质研究的依据,是布置勘探工程和指导矿床开采的基础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认真及时进行,要客观、准确、全面收集岩矿地质信息和及时提交图件清晰、文字简练、图文统一的原始资料。

工作质量要求应按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和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的规定执行,结合公司矿山生产实际及资源勘查工作需要,补充制定本规定。

一、现场地质编录主要内容及要求1、坑道原始地质编录方法采用腰线平面填图法进行编录,石门、沿脉工程要求作腰线平面图,穿脉要求作平剖面填图,以左壁为主,在矿体构造复杂地段补充掌子面素描图;井筒作四壁展开素描图。

所有原始素描图比例尺为1:200,并在1:200素描图中同时加作1:500缩图,在缩图中要求测点字迹清楚。

2、地层岩石编录的主要内容(1)岩石的产状。

(2)岩石的颜色:以岩石的新鲜面颜色为准。

(3)结构:如隐晶质、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 (粗、中、细)等。

(4)构造:如致密块状、角砾状、鲕状的、豆状、流纹状、层状构造(厚层、中厚层、薄层)等等。

(5)岩石成分:组成矿物的种类、颜色及其性质,区分主要物质及次要物质,各种物质分布变化范围,胶结物的性质,变质程度。

(6)岩石的名称:大致定出岩石的组成物质及其含量,然后根据结构、构造的特征定出名称。

(7)接触面的产状要素。

(8)准确划定所揭露的地层层位。

(9)风化程度:性质,围岩蚀变、溶洞、形状、大小、其中的残存物的种类。

3、构造的编录内容(1)断层:、断层的位置、断层的产状要素及破碎带幅宽、角砾的成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向、胶结物等。

滑动面的颜色方向,断层上下盘岩石受构造影响后的变化情况,断层性质。

(2)节理:所有节理应有产状要素和分组。

(3)褶皱:褶皱种类、产状要素、倾没方向及岩性等。

煤矿地质——原始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原始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矿井生产地质勘探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地质研究成果的体现。

编录资料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和地质研究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与生产。

地质编录是指将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或采用其它手段(钻探、物探、测试及化验等)所获的地质资料,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正确地记录或系统地表示出来的方法与过程。

地质编录可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类。

第一节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它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矿井生产地质勘探所获得的第一手地质资料的编录,是认识总体地质情况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工作区地质条件、成煤规律和评价煤炭资源的依据。

由于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的不同,原始地质编录的种类也就存在很多种。

本节着重介绍钻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和井巷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一)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字资料包括坑探工程、井巷工程中地质现象的记录,钻孔、井巷煤、岩芯(层)的描述,岩石薄片和煤薄片、光片及化石鉴定的文字报告,野外及其它所有第一性地质资料和数据的描述记录。

2.图表资料原始地质编录图件主要包括各种素描图,如天然露头和各种坑探工程、井巷工程的地质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以及其它照片、素描材料等。

原始地质编录表格主要包括各种坑探工程原始记录表、钻探工程原始记录表、岩芯鉴定表、采样登记表、样品测试分析化验成果表及其它记录原始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数据的表格、卡片等。

3.实物资料包括岩石、矿物、煤、化石的标本和样品,以及对研究地质规律有重要意义的其它标本和样品等。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为了保证原始地质编录的质量,各种勘探工程的原始编录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编录及时2.准确全面3.系统统一4.重点突出二、钻探工程地质编录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是根据钻孔中取出的岩、煤芯或岩、煤粉等实物资料和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对钻孔中各种地质现象的观测而进行的。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附图区域记录区域日期:2011.1.15观测:袁凌晖记录:地点: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

如:下4点向里35.2m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

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

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为煤顶,向下0.8m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为煤顶,向下1.5m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为L9灰顶,向下0.8m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为L9灰顶,向下1.5m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实行一施工头(面)一记录本,记录本封面注明采掘头面名称,若一本不能记录完,必须在封面注明第一本、第二本等,记录本次封面必须注明顾桥矿地测科,注明联系电话号码,记录本前5页预留,作为记录测点坐标(拐点、特征点必须标明)、巷道设计情况(设计巷高、巷宽、断面等)及工作面参数、设备安装情况等。

1、记录本必须有编号以及页码,发放登记、回收登记,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2、记录本必须妥善保管并保持整洁,不得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严禁撕页。

3、调查日期:注明年、月、日。

4、调查人:必须写全名。

5、巷道拨门、拐弯、变坡、过断层及其他需要画平面图的,必须画平面示意图(上北下南),并标明测点、巷道名称、坡角及断层控制等相应要素。

6、原始记录画图(平、剖、断面图)必须基本按比例画图,不能随意乱画,内容要全面,标注要规范,图面要清晰明了。

7、距离(退尺):用测点控制,掘进、开拓头XX(测点)→YY.Ym,采煤面用退尺点控制(轨、运顺退尺)。

8、新做的钻场、硐室、地质孔、水泱、测压孔位置压力以及与地质有关的内容等必须及时调查、记录(包括平剖面图)上图。

9、调查内容:按以下要求顺序记录。

(一)采煤面:
①工作面位置必须注明轨、运顺退尺点及退尺距离,不能用上下口控制。

②正常情况每10台支架调查一个点(采厚、倾角、丢顶底煤情况),即6#、16#、26#……,遇构造、破顶底、夹矸等异常情况明要加密调查(一般5台支架调查一个点)。

③采高一律采用量活柱方式,采高按活柱+死柱计算(12/24、18/38、21/42型支架死柱分别按1.3、1.9、2.2m计算)。

④厚度损失必须注明,即工作面跟顶、底情况,丢顶、底煤情况。

⑤采煤工作面无论正常与否,必须画剖面图,在剖面中注明跟煤层顶、底或丢顶煤、底煤情况,采高、倾角、破岩及过断层情况等,剖面图内容要全面,图面要清晰明了。

⑥工作面破顶底须注明其厚度,夹矸必须注明其位置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特征层必须注明。

(二)煤巷:
①分层在断面图中自上而下编号①、②、③……;
②文字描述按①、②、③……进行,必须说明每分层厚度(两帮)、岩性及其主要特性,尤其对顶底板煤线、炭质泥岩、包裹体等特征标志层,不管多厚,必须调查记录清楚。

③顶板情况:岩性、层理、裂隙、稳定性、化石、特征标志……;
④煤层情况:层理、厚度、光泽、煤岩类别、夹矸……;
⑤底板情况:岩性、化石……;
⑥断层情况:Fxx ∠xx H= ? m,性质(正、逆)……;
⑦其它:煤层倾角(包括断面方向和巷道方向)、水文、瓦斯、支护等。

(三)岩巷:
1分层在断面图中自上而下编号①、②、③……;2文字描述按①、②、③……进行,必须说明每分层厚度、岩性及其主要特性,尤其对煤线炭质泥岩,包裹体,菱铁层、花斑等特征性标志层,不管多厚,必须调查记录清楚;③煤岩层倾角(断面上、巷道方向);④其它:水文、瓦斯、支护等。

3记录本左面画图,右面文字描述,既画断面图,又要画两帮展开图,有构造或巷道拐弯、变坡、新拨门均要画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中标明测点、距离、变坡点、角度等特征点及构造控制情况;文字或图纸一面描述不下时,可转到下页记录。

左、右帮展开图,至少要以上次调查为起点进行连续调查,确保煤岩层延续情况、煤岩层厚度、巷道施工角度,煤岩层角度等要素在展开图中均能反映出来。

4掘进头调查每次必须调查(探测)煤厚,见断层必须探明(调查)断层性质、断层面倾角、落差等要素。

5遇异常(构造、煤厚、顶底板、煤岩层倾角急剧变化、出水、瓦斯涌出异常等)必须调查清楚并向调度所汇报。

6记录本编录完成后必须及时交资料室存档。

7本规定自2009年元月1日执行。

附:煤、岩巷记录格式(示意图)
要求:1、煤巷正常情况下,平面图可以不画,但迎头断面图和工作面帮展开图要画,遇构造等异常情况平面、断面及两帮展开图均要画。

2、岩巷正常情况下,平面图可以不画,但迎头断面图和两帮展开图要画,遇构造等异常情况平面、断面及两帮展开图均要画。

3、顶板岩性柱状图一般50~80m一个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