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_以泸沽湖为例_彭.

合集下载

基于百度搜索指数的影视旅游地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研究——以《亲

基于百度搜索指数的影视旅游地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研究——以《亲
摘要:近年来,我国真人秀节目蓬勃发展,很多拍摄地因为节目的播出而成为旅游热点地 “泸沽 湖” 的网络关注度,采用变异系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网络关注度的时 空分异,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亲爱的客栈”和其拍摄地 “泸沽湖” 的网络关注 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节目播出使其拍摄地 “泸沽湖” 的网络关注度迅速提升,但这种宣 传效果具有时效性和周期性,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周期变化曲线呈 N形; “泸沽湖” 网络关 注度的区域差异明显,关注度较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南可达性较高地区;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空间距离是影响影视旅游地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中国旅游扶贫政策绩效评估及长效减贫机制研 究———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例” (16YJC6300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恩施州生计脆弱性与旅游扶贫效应研究” (CCNU19QN051);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 研究院研究课题 “降低区域脆弱性,构建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20异;亲爱的客栈;泸沽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41(2019)04-0087-12
影视作品的播出在客观上会提升拍摄地的关注度和知名度,而真人秀节 目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影视节目,可以更直观地向观众展示拍摄地的自然风 景、民俗文化和参与体验。近年来,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体验式的营销方 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影视旅游地的营销推广、形象塑造等方面起 到了独特的作用。观众在观看节目后,会在网上搜索拍摄地相关信息,对拍 摄地的形象产生新的认知。尤其是带有旅游性质的真人秀,比如 《爸爸去
旅 游 研 究,2019,11(4):87~98 Tourism Research
doi:103969/jissn1674-5841201904007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泸沽湖旅游形象感知提升路径探究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泸沽湖旅游形象感知提升路径探究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泸沽湖旅游形象感知提升路径探究
杨晓星
【期刊名称】《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4)1
【摘要】基于现今“互联网+旅游”的大背景,以携程旅行网中关于泸沽湖景区的旅游者点评为研究的数据基础,运用八爪鱼采集数据软件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软件,从高频词特征分析、形象感知因素分析、情感态度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对于泸沽湖的旅游形象感知获取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提出了泸沽湖的旅游形象感知提升路径。

【总页数】5页(P14-17)
【作者】杨晓星
【作者单位】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桂林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
2.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提升策略探究
——以开封市为例3.从网络文本分析视角看田园综合体的旅游感知形象提升路径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主题公园旅游地形象感知探究--以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为例5.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红旗渠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品牌提升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度嵌入性与民族旅游社区参与基于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

制度嵌入性与民族旅游社区参与基于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

五、结论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对于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法律法规保障、组织保障、利益分配保障和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可以确保社区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公平的收益,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和 质量。然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 和调整利益保障机制,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和社区居民的期望。
四、对策建议
为了提高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的参与度,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首先,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区居 民参与旅游发展。例如,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居民开展旅游创业活动;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居民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搭建平台,促进居民与旅 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内容
社区参与旅游是一种富有活力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民族传统 文化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对民 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一、社区参与旅游有助于增强民 族传统文化的活力
社区参与旅游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在旅游活动中,当地 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使当地居民更 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自己的文化。这种交流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 趣和热情,使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保持活力。
谢谢观看
四、案例分析
以某民族村寨为例,该社区通过成立旅游合作社,实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和利益保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合作社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社区居民参与 旅游接待、餐饮、住宿等服务。通过与游客签订公平的合同,确保社区居民获 得合理的收益。同时,合作社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服务质量 和水平。在利益分配方面,合作社采用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方式,确 保社区居民能够公平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

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_以上海为例_滕茜_杨勇_布倩楠_许鑫

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_以上海为例_滕茜_杨勇_布倩楠_许鑫

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以上海为例滕茜,杨勇,布倩楠,许鑫(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41)[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区域差异与开发策略研究”(12AJY008)资助。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FENG Xuegang)(No.12AJY008).][收稿日期]2014-01-19;[修订日期]2014-07-21[作者简介]滕茜(1990—),女,浙江金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E-mail:tqxisu@ ;杨勇(1974—),男,山东东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E-mail:yangyong7000@ ,通讯作者;布倩楠(198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许鑫(1976—),男,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信息处理与分析、行业信息化。

[摘要]不同类型景区在旅游产品线路的组合过程中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在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同时在游客感知中呈现出互动性机制。

文章以上海市3A 级以上景区(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关旅游网站和新浪博客的网络游记及官方旅游部门发布的要闻动态文本,研究游客感知角度和政府旅游部门宣传角度上海旅游景区(点)冷热差异,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游客感知下上海旅游景区(点)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官方部门宣传过程中上海旅游景区(点)间联动机制。

进一步,在对上海市旅游景区(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营销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景区;感知;社会网络分析;上海[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15)02-0033-09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2.004引言随着使用人数的急剧增加和应用领域的极大拓展,互联网成为旅游活动及相关信息传递的关键载体,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有关网络平台来表达或记录其在景区(点)参观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网络游记)。

基于旅游客流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网络结构优化——以泸沽湖为例

基于旅游客流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网络结构优化——以泸沽湖为例

第33卷第3期2014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3,No.3Mar.2014收稿日期:2013-07;修订日期:2014-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15)。

作者简介:彭红松(1988-),男,安徽宿松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E-mail:penghongsongahsd@ 。

通讯作者:陆林(1962-),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E-mail:llin@ 。

422-431页1引言跨界旅游区是指自然地理单元完整却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被相对割裂的旅游目的地(保继刚等,2006)。

这一特殊的地理单元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资源共生性等特征,成为统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前沿。

但由于地处行政边界,利益主体复杂,又受地方保护主义、边界屏蔽效应影响,跨界旅游合作难度大,成为阻碍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

国外跨界旅游区研究多基于跨国界视角,重点关注跨界旅游概念体系(Hachowiak,2006;Timo-thy,1995)、跨界竞争、合作及其效应研究(Milenko-vi ć,2012;Saxena et al,2008;Sullivan et al,2012)。

国内研究始于21世纪初,起步较晚,研究成果集中于跨界旅游资源开发(吴国清,2006)、跨界合作与冲突(郭舒等,2008;罗文斌,2008;任鸣,2007;杨效忠等,2009,2011)、跨界发展模式(杨效忠等,2008,2010)等方面。

综观国内外跨界旅游研究成果,尽管部分学者借鉴博弈论、共生理论等方法探讨跨界旅游合作问题,但多关注国家或省级宏观跨界问题,对县域,尤其是具体的跨界旅游区研究不足,更缺乏对跨界旅游合作模式、冲突协调机制的深入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不足。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旅游供求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李文亮等,2005)。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旅游虚拟社区网络结构与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以去哪儿网为例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旅游虚拟社区网络结构与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以去哪儿网为例
95”收到其他
节点的回帖数量最多,在该网络中具有较高积极性。
透过第三者进行 联 系 的 情 况 较 普 遍。 综 上,可 以 初
此外,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点入度和点出度排名前 10
该网络效率较低;最近上限指数为 1,表 明 成 员 之 间
步证明该网络关联较松散。
的参与 成 员 是 高 度 重 叠 的,这 表 明 参 与 成 员 “
的较强影响力值得关注。
利等 [3]则以在校大 学 生 为 例,从 实 证 研 究 的 角 度 分
传播学者 拉 扎 斯 菲 尔 德 认 为 意 见 领 袖 是 基 于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 般 受 众”这 一 “两 级 传 播
理论”(
Two
s
t
epF
l
ow Theo
r
y)在 人 际 传 播 网 络 中
(
20FJY033);
2022 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多源大数据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cx2022010)。
作者简介:宁梦芝(
1999—),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就读于广西师 范 大 学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学 院,研 究 方 向:职 业 技 术 教 育 (旅
游服务)、旅游大数据。
席吟瑞(
取网络文本,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 Uc
i
ne
t6.
0 和 Geph
i0.
9.
7 软 件,对 网 络 结 构 进 行 网 络 结 构 特
征分析、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旅游虚拟社区意见领袖网络影响力特征。研究结
果表明:该虚拟社区网络结构呈现可达性高、凝聚力小、网络关联松散、核心区密度大于边缘区密度的特
拟社区网络结构,意 见 领 袖 具 有 的 影 响 力 加 速 了 网

基于旅游流角度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基于旅游流角度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与管理 。
通讯作者 : 李伟 ( 1 9 6 5一) ,男 ,云南师范大学 国际学 院院长 ,教授 ,博 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为旅游经济 ,旅游 管理 。
第 1 期
郭喜梅 ,李
伟 :基 于旅游 流角度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 的社会 网络结构分析
8 9 Βιβλιοθήκη 2 0 1 1 年 的主要 旅游 数据 ,用 社会 网络 分析 方 法来 分 析 云南省 旅 游经 济联 系 变 化 的 空 间 网络 结 构及 其 特征 ,有 利 于旅 游地 交 通 运输 的合 理 组 织 和旅 游资 源 的深度 开 发 。针 对 所得 出 的结 论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建议 ,以期促 进 云 南 省各 旅 游 地 旅 游经 济
省为研 究 对 象 ,通 过选 取 2 0 0 0年 、2 0 0 6年 和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基金项 目 “ 旅游流空 间场效应及 其扰动机理研究—— 以云南旅 游地 为例” ( 4 1 0 6 1 0 1 2 )
作者简介 : 郭喜梅 ( 1 9 8 7一) ,女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 与地 理科学学 院 2 0 1 I 级 硕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为区域 旅游 开发
过 程 中产 生 的 ,多个 旅 游 地 之 问 的旅 游 流 运 动形
成 了错综复杂的旅游经济联 系网络。而且 ,目前 对旅游经济联系的研究多集 中于测算旅游地 间旅
游 经 济联 系 的强度 ,对 多 个旅 游 地 问形 成 的旅 游 经 济联 系 网络 的 空 间结 构 和 特 点 的研 究 几 近 于 零 。为此 ,本 文 对 云 南 省 1 6个 州 市 之 间 的 旅 游 经 济联 系 网络 的结 构 进 行 分 析 ,以期 抛 砖 引 玉 , 共 同弥补旅 游 经济联 系 网络研 究 的空 白。 云南省 旅游 业凭 借 着 得 天独 厚 的旅 游 资 源优 势 和独 特 的 区位 优 势 ,从 1 9 7 8年 以 “ 接 待 事 业 型 ”起 步 发 展 ,经 过 2 0多 年 的开 发 建 设 ,旅 游 业 已成 为全 省 的战 略性 支 柱 产业 。旅 游 业对 省 内 整 体经 济 的拉 动性 、社 会 就业 的带 动 力 以及 对 文 化 、环 境 的促进 作 用 显著 增 强 。 云南 省 旅游 业 的

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__以北京市为例

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__以北京市为例
旅游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流仅 指客流,广义的旅游流除客流外,还包括信息流、 物流等 。 [2] 本研究所指狭义旅游流。国外旅游流
研究最早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研究内容主要集中 在旅游流影响 、流 [3,4] 量统计与预测 、空 [5,6] 间结构[7] 等方面,对旅游流网络结构空间演化研究关注较 少。国内旅游流研究从 20 世纪末期才逐渐兴起, 从研究对象上看,主要分为 2 部分,一是针对国外 游客的入境旅游流研究,主要包括入境旅游流时 空演化[8]、扩散特征[9]、空间结构[10,11]、影响因素[12~13] 等方面;二是中国国内旅游流研究,集中在旅游流 网络结构特征[14~15]、空间结构[16]、空间效应[17,18]、扩散 特征 、时 [19] 空分布[20,21]等方面,注重从旅游流的格 局、过程的视角揭示演化机理,但多为截面数据的 研究,且受传统问卷样本量的限制,选择的城市旅 游节点的完整性不足,受到的制约性较大,动态特 征的解释偏弱。在研究尺度上,虽然从国家尺度 到城市尺度都有旅游流研究,但是国家和区域层 面的旅游流研究较多,主要是面向宏观区域的旅
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周李 1,吴殿廷 1,虞虎 2,王永明 3,马腾 4,胡灿 1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北京 10087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4.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采用网络游记文本数据,结合爬虫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城市旅
游客流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 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存在不均衡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节点的的影

aaa---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客栈情境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例_屈册

aaa---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客栈情境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例_屈册
[14 ]
。目前, 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术文献
研究、社会关系、 教育等领域。 由于本研究建立 的是旅游者话语的高频词共现网络, 各个节点主 要代表一种情境要素, 带箭头的边代表各要素之 间的关系。笔者希望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 来类推旅游者话语建构的客栈情境是由哪些元素 构成,各元素属性与地位。 在此基础上, 整体分 析情境所含的时间、 空间、 主体、 客体、 关系五 个维度特征及角色位置。
[6 ] ( 张 广 斌, 于文化 意 义 在 人 格 内 化 上 的 作 用 2008 ) 。在情境的构成要素分析上,托夫勒 ( Tof-
美梦与理想。如现象学认为, 最客观的画面如果 不变成心理的存在,不进入一种不可见的奇特的 主观 性 中, 这 种 客 观 画 面 就 不 会 形 成。 因 此, “客栈 ” 作 为 一 种 “存 在 ” , 必 须 借 助 “意 义 ” 。 作为旅游吸引物的 “客栈空间 ” 已不是可测的物理空间, 而是基于存在和栖居的 有意味的多样空间。这种包含人文意义的可体验 的特定空间,也因此成为一个 “价值凝聚 ” 的人 。 人 文 地 理 学 家 段 义 孚 ( Tu们居 停 “所 在 ” [4 ] an) 把这样的空间称之为 “地方” ,它具有自己
旅 游 研 究,2014 ,6 ( 2 ) : 27 ~ 32 Tourism Research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5841. 2014. 02. 00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客栈情境研究
— — — 以平遥古城为例
屈 册
摘要: 客栈作为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的重要场所之一,不仅具有 “住宿 ” 功能,还是旅游者 “体验 ” 地 。 为更好地了解旅游者期望的客栈情 方性的媒介。这个充满意味的空间相对于旅游者构成一种 “客栈情境 ” 境特征,满足旅游体验需求,文章以平遥古城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游者话语建构的客栈情境进行 解构,提取高频词并可视化共词网络 。 通过中心性分析、 K - 核分析得出旅游者话语建构的客栈情境核心词 — ,并提取出 7 - 核最紧密词群。根据 K - 核级数的变化和旅游者关注点的变化,粗略抽象出旅游 — — “酒店” 者话语建构的客栈情境图示 。 关键词: 旅游者话语; 建构; 客栈情境; 平遥古城;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5841 ( 2014 ) 02 - 0027 - 06

社会网络视角下京沪游客旅游线路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社会网络视角下京沪游客旅游线路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社会网络视角下京沪游客旅游线路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作者:张新悦候璐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2期张新悦候璐选择北京、上海作为客源地,山东省各地级市作为目的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各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性、结构洞水平以及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探究不同客源地游客旅游线路网络结构的差异。

结果表明:以京沪为客源地形成的旅游网络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整体网络角度看,北京-山东旅游线路在整体网络的密度和中心势方面均大于上海-山东。

从网络节点的角度看,北京作为客源地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旅游线路网络;而在以上海为客源地的网络中,形成了以威海为网络中心,泰安为重要枢纽城市的目的地空间结构。

研究结论对现有旅游线路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方面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引言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社会学理论工具。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分析,强调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作用,并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切入进而实现对结构的分析。

旅游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

旅游现象中的各行动者是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传递着各种“流”,即旅游现象可以看做是各种旅游关系搭建的旅游社会网络组织。

按照不同的行动者、不同的关系,旅游可以看做是很多个不断随着社会演化而重构的网络过程。

传统的旅游研究通常把各旅游活动环节当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忽略旅游系统中相关行动者的关系结构。

近年来,对于旅游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网络特性,国内外的学者开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中,国外学者较早的把网络分析运用于旅游研究,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数量、深度不断增加。

国内旅游学界近年来也加强了此方面的研究,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流、旅游地角色、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跨界旅游区空间经济联系、入境旅游市场结构、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等方面。

可以看出,研究内容从对旅游网络关系的定量测量,逐渐转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释旅游现象。

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其景区关注度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其景区关注度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其景区关注度分析——以
贵州省为例
罗梦雪
【期刊名称】《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年(卷),期】2022(12)12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旅游流网络的深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

本文利用八爪鱼采集器抓取携程旅行网站上发布的关于贵州省景区游记和景点评论数量,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贵州省旅游流
网络结构及其节点网络关注度的特征。

研究表明:(1)贵州省旅游流网络整体规模大、密度低、结构松散,不同节点的流量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呈现出显著的层级结构;(2)贵州省旅游流网络节点获得的网络关注度旅游流网络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且不同
层级、不同类型景点网络关注度差异大;(3)贵州省旅游流网络结构与节点网络关注
度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差异,可依此将网络节点划分为4个类型,并结合不同类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展战略。

【总页数】7页(P169-174)
【作者】罗梦雪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99
【相关文献】
1.基于百度指数旅游景区假期网络关注度特征研究--以浙江省5A 级旅游景区为例
2.移动用户景区关注度网络结构测量——以西南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例
3.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网络时空关注度比较研究\r——以九寨沟与黄龙景区为例
4.基于百度指数的景区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以武夷山景区为例
5.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趋势分析——以西藏4A级及以上景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位理论视阈下跨省界旅游地整合发展研究——以泸沽湖为例

生态位理论视阈下跨省界旅游地整合发展研究——以泸沽湖为例

生态位理论视阈下跨省界旅游地整合发展研究——以泸沽湖为例张敏敏; 覃建雄; 蔡新良【期刊名称】《《旅游研究》》【年(卷),期】2019(011)006【总页数】15页(P1-15)【关键词】生态位; 跨省界旅游地; 整合发展; 竞合关系; 泸沽湖【作者】张敏敏; 覃建雄; 蔡新良【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一、文献综述跨行政边界旅游地(本文简称为跨界旅游地)整合发展的思想起源于区域竞合发展的观点,相关研究注重从主体、模式和机制等方面探讨跨界旅游地的整合发展策略。

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多着眼于跨国界的空间范围,McCann(1983)从时间上将跨界旅游地合作分为提出问题、指明方向和具体实施等三个阶段[1],Gray(1998)总结归纳了跨界旅游合作的主要特征[2],Felsenstein(2001)、Greer(2002)、Araujo(2002)和MNH Mazumder(2013)均从不同视角提出基于合作与利益共享的多元主体旅游整合发展战略[3-6]。

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其多是借鉴西方的研究手段探索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旅游开发问题,吴必虎(2001)基于旅游景区的边界共生现象提出跨界旅游的空间开发模式[7],胡丽芳(2003)和吴磊等(2016)认为需通过科学高效的协作和利益协调化解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行政区造成的恶性竞争问题[8-9],邱继勤(2004)、罗芳(2013)和陈强(2018)等认为跨界联动开发能让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强化利益协调、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和重视法律规范建设有助于跨界旅游地摆脱其现实发展困境[10-12]。

随着对跨界旅游地整合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旅游学者尝试运用生态位理论探讨该问题,黄芳(2001)提出用生态位思想指导旅游区划并指出合理的旅游区划定位具有的重要作用[13],Mike Robinson(2005)提出旅游生态位的概念、内涵与测量方法[14],邹仁爱(2005, 2006)等提出从旅游地生态群落的空间安排促进跨界旅游地的整合发展[15-16],B Daniel(2013)提出基于旅游生态位和社会责任的跨界旅游整合发展方案[17];翁秋妹(2014)和罗厚成(2017)等则基于生态位分离、扩充、创新和协调等发展策略给出跨界旅游地的价值链整合方案[18-19]。

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

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
化冲突、 利益分配不均 等。因此 , 如何更好地 引导 民族地区旅游
( ) 一 云南泸沽湖旅 游景区发展现状
云南泸沽湖在1 8 年列为云南省级 自然保护 区,9 2 93 19 年经 国务院批准成为对 外旅 游开放区 ,9 4 19 年宁蒗县成立 了泸沽湖 省级旅游 区 ,0 4 20 年正式挂牌成立了市政府直属 的丽江市泸沽
业的持续 健康 发展 , 直是 旅游学界探讨 的问题 。墨菲 (9 5 一 18 )

完善 内部 的交通 , 主动融人 任何资源或是任何开发模式 , 没有人 的主观能动性 都不会 剑 川到兰坪 的二级 公路在建之际 , 实现 , 区的资源开发 与整合也 最终体 现在人 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 。 地

业生 , 高科技人 才较少 ; 而且科技 人才 的引进也 只是 围绕矿 产 国人 口・ 资源与环境 ,0 2 ( ) 2 0 ,4 . 【 庞 娟. 源枯竭 型城 市产业 转型的路 径 选择 【. 3 】 资 J对策研 ] 资源 的开发和利用上 , 专业方 向都 比较单一 。这都 限制着 兰坪 产业结构 的转型和完善 。因此引进这 方面 的高端人才 , 提高人 究 ,0 6 ( ) 20 ,3 . 口素质 , 加强职工文化 、 技能 、 管理的教育是实 现地 区创 新发 展 H A - 资源型城 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 性及调整战略 ]  ̄香. 的重要途径和长期任务 。 ( ) 四 加快基础设 施的建设 。 吸引投 资
2 1年 第 4 00 期
审 高 术 固 新技 企业
Ch n — e h En e o i i aHi T c tr r
N O . 20 0 4. 1
( 总第19 3期)
( u uavtNO. 9 C m li y te 1 ) 3

基于网络游记的访沪国内游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

基于网络游记的访沪国内游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

DOI :10.13420/ki.jczu.2020.03.019基于网络游记的访沪国内游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查晓莉1,周雅洁2(1.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2.上海贝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80)[摘要]以上海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旅游者网络游记,提取旅游线路数据,以此构建访沪国内游客旅游线路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该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外滩、城隍庙、南京路步行街、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迪士尼、田子坊等景点为上海都市旅游的核心、热门景点;访沪国内旅游客流网络密度为0.3049,整体网络较不均衡,易受核心旅游节点集聚和扩散能力影响;“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核心区对边缘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显著;应发挥网络核心节点的明显优势,促进边缘节点不断改善,优化网络整体结构。

[关键词]网络游记;旅游线路;社会网络分析;旅游流网络结构[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20)03-0065-04收稿日期:2020-01-17基金项目:池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CZ2018RW01);池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7XZYRZ0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6zjjh044)。

作者简介:查晓莉(1992—),女,安徽巢湖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周雅洁(1997—),女,安徽肥东人,上海贝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2020年6月第34卷第3期Jun.2020Vol.34No.3伴随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城市旅游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者更偏向于利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搜索旅游信息并分享旅游经历,这些旅游经历由游客自生成且内容真实、丰富、易追溯而被较多用于国内外旅游研究中。

国外:Kurashim 等因问卷调查存在主观随意性而采集旅游博客获取游客相对客观真实的时空信息[1]。

基于网络游记的桂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网络游记的桂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网络游记的桂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李雪;姚建盛;刘艳玲
【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5)4
【摘要】旅游流网络结构可以反映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移动特征,关系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为了识别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运用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基于网络游记对桂林旅游流进行探讨。

研究表明:游客在桂林主要旅行景点呈“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桂林整体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存在典型的核心-边缘特征,核心区景点对边缘区景点影响有限,凝聚子群在桂林中心城区和阳朔县呈现集聚态势。

漓江景区、龙脊梯田、象鼻山景区、两江四湖、兴坪古镇、西街、相公山7个景点在节点中心性和结构洞分析中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在旅游流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

【总页数】7页(P413-419)
【作者】李雪;姚建盛;刘艳玲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游记的苏州城市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2.基于网络游记的重庆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3.基于网络游记的沿海省份旅游热度与网络结构比较研究
——以苏鲁辽三省为例4.基于网络游记的运河沿岸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5.基于网络游记的桂林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刘法建;章锦河;陈冬冬
【期刊名称】《旅游论坛》
【年(卷),期】2009(002)002
【摘要】社会网络分析以一种结构性的视角,通过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在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旅游现象中存在的各种内在的网络关系特性,认为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加以应用,具有可能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者态度形成和行为决策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该方法运用的初步探讨,以期促进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丰富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页数】6页(P172-177)
【作者】刘法建;章锦河;陈冬冬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社会网络分析在高职生人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高职学生学业关系与生活关系状况的调查与社会网络分析 [J], 张晓玲
2.“范式争鸣”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本真性”旅游研究为例 [J], 陈丽坤
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 [J], 冯莹莹
4.现状与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J], 瞿旭晟;赵鹏程
5.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J], 周彦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主题旅游协作网络建设的探讨——以“霞客行”旅游网络为例

关于主题旅游协作网络建设的探讨——以“霞客行”旅游网络为例

关于主题旅游协作网络建设的探讨——以“霞客行”旅游网络为例彭华;赵飞;王华【期刊名称】《热带地理》【年(卷),期】2007(27)5【摘要】旅游协作是旅游系统本身的要素关联,是其客观属性和发展的必然。

主题旅游协作是以某一个主题为"红线",将相关旅游要素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旅游协作组织形式。

目前关于旅游协作研究中很少涉及主题旅游协作。

文中以"霞客行"旅游网络计划为例,讨论了名人故居旅游地开发中,重视物质性遗产开发,忽略非物质性品牌利用所导致的"大品牌,小产品"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实结合手法,通过主题品牌运作,构建综合性主题旅游协作网络的构想。

旨在通过一个产品网络、一个市场网络、一个学术网络和一个虚拟网络的运作来充分发挥徐霞客品牌的纽带作用,以此推动相关主题旅游地协作单位之间的产品共享和市场共享,从而实现协作体系的效益最大化。

【总页数】6页(P472-476)【关键词】主题旅游协作;徐霞客;品牌运作;协作网络【作者】彭华;赵飞;王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3;K901【相关文献】1.旅游信息网络发布与旅游网站的信息化建设——以安徽省旅游网站为例 [J], 吕萌;蔡小晓;2.主题式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实践探究--以“旅游基础英语”为例 [J], 许蓉3.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旅游文化建设r——以滁州旅游文化为例 [J], 田青青4.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的高职旅游英语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以《旅游英语口语》课程为例 [J], 张英华5.县域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融水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为例 [J], 王冬云;何志忠;胡志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泸沽湖营销方案

泸沽湖营销方案

泸沽湖营销方案1. 背景介绍泸沽湖位于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的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高海拔淡水湖泸沽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摩梭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泸沽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将提出一套针对泸沽湖的营销方案,帮助提升泸沽湖的知名度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2. 目标群体定位在制定营销方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群体,以便更加精准地推广和宣传。

针对泸沽湖,我们的目标群体可以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爱好者:这一部分人群对于泸沽湖的独特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寻找中国乃至全球独特的自然景点时会成为潜在游客。

•文化探索者:摩梭族文化是泸沽湖的独特之处之一,而对于文化探索感兴趣的游客会被吸引。

可以通过强化与摩梭族的文化交流和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来吸引这一群体。

•亲子游客:泸沽湖周边有丰富的户外活动,适合亲子游玩,因此,这一群体也是我们的目标。

3. 营销策略3.1 网络推广•打造官方网站:建立一个专属的泸沽湖官方网站,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旅游路线和预订信息等,可以增强泸沽湖的形象和吸引力。

•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精彩照片和视频,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关注。

同时,与旅游博主或旅行社合作,通过推广合作内容扩大影响力。

3.2 旅游推广•定制旅游路线: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如自然景观、摩梭族文化、户外探险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潜水、划船、垂钓等特色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并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加强与旅行社合作:与不同地区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推广和销售,扩大泸沽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文化交流•举办摩梭族文化节:定期举办摩梭族文化节,展示摩梭族传统艺术表演、风俗习惯等,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摩梭族文化。

•加强旅游志愿者培训:培养一批熟悉摩梭族文化和泸沽湖旅游景点的旅游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泸沽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05-17; 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3-12-10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171115 资助。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彭红松 (1988- , 男, 安徽宿松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

E-mail:penghongsongahsd@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陆林, 博士, 教授。

E-mail:llin@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彭红松 1, 陆林 1, 路幸福 1,2, 凌善金 1, 李子明 1,2, 邓洪波 1(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安徽芜湖241003;2.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摘要摘要:基于问卷调查和旅行社推介线路, 获取旅游客流数据, 借助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与结构角色理论, 运用 Ucinet 和 Netdraw 软件, 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模型, 并以川滇泸沽湖为案例地, 探讨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网络结构及节点角色地位, 试图揭示跨界旅游客流时空演变、扩散规律及内在机理, 为跨界旅游区协同合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①泸沽湖跨界旅游客流网络中, 丽江古城区、大玉龙景区是旅游客流网络的核心和集散中心; 泸沽湖、香格里拉处于次级旅游核心和次级集散中心地位; 大理古城区、苍山洱海、昆明市区、束河古镇是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 泸山邛海是唯一位于四川的次级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 其他旅游节点中心性指标得分较低, 主要接受高等级旅游地旅游客流辐射, 相互连接强度较低, 为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 ②跨界旅游区客流网络存在核心 -边缘结构, 边界效应极强, 客流网络结构分层明显, 可细分为旅游核心、云南片重要旅游节点、云南片一般旅游地、跨界旅游地和四川片重要旅游地 5类; ③旅游客流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派系, 泸沽湖旅游客流流动路径指向云南片区大玉龙景区、丽江古城区、香格里拉及四川片区泸山邛海, 这些地区成为景区突破边界效应, 带动跨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④川滇两省旅游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旅游区发展规划, 树立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 整合并优化资源、产品与线路, 完善跨界旅游交通网络等是今后泸沽湖跨界旅游合作的重点。

关键词 :跨界旅游区; 旅游客流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方法; 川滇泸沽湖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409-1041-10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旅游业竞争先后经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 3个阶段 , 开始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期。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其中, 跨界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

跨界旅游区作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 由于人为行政区划的分割而形成特殊旅游地, 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资源共生性和互补性等特点, 因发展潜力巨大, 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新焦点。

同时, 由于隶属不同行政区管辖, 利益主体复杂, 加之地方保护主义、边界屏蔽效应的影响, 跨界旅游区发展无序竞争问题凸显, 合作开发难度大, 成为阻碍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

国外学者对跨界旅游研究始于 20世纪 30年代, 受国内高度市场化影响, 行政区划的分割对区域旅游发展限制较小, 研究多基于跨国界旅游视角, 重点关注跨界旅游概念体系 [1]、跨界旅游管理 [2]、跨界旅游竞争、合作及效应 [3~5]等方面。

国内跨界旅游研究相对较晚, 始于 21世纪初, 研究成果集中于跨界旅游资源开发 [6]、跨界旅游合作与冲突 [7~11]和跨界旅游发展模式 [12, 13]等方面。

综观 2006年至今国内跨界旅游研究进展, 研究尺度上多关注国家或省级跨界旅游问题, 县域、景区等层面研究不足; 内容上侧重跨界旅游合作、冲突等单视角单要素个案研究, 对跨界旅游合作管理模式第 34卷第 9期 2014年 09月V ol. 34No.9Sep., 2014地理科学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地理科学 34卷和冲突协调机制研究仍较薄弱; 理论上多借鉴博弈论、共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等多学科方法探讨跨界旅游合作问题, 但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应用较少。

旅游流是旅游者及相关活动轨迹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 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14]。

旅游流以旅游客流为主体, 涵盖旅游信息流、旅游资金流、旅游物流和旅游能流等相关流, 共同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15]。

其中, 旅游客流由客源地和目的地方向、链接模式和流量密度 3个基本要素构成。

旅游客流研究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外旅游客流研究始于 20世纪 60年代中期, 最初研究主要涉及旅游者个体属性。

近年来, 在丰富旅游客流基础理论[16], 构建数理模型 [17]的同时, 较多关注客流预测 [18~20]、客流时空分布特征[20]、客流空间结构和扩散 [21]等方面。

国内旅游客流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后期, 多以大中尺度区域为研究范围, 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客流概念和数理模型构建 [22]、客流时空结构 [23~25]、旅游者行为模式和规律 [26,27]客流集散与转移 [28~30]等方面。

纵观国内旅游客流研究, 多借鉴国外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 引入空间使用曲线 [31]、引力模型 [32]、 GIS 空间分析 [27]等手段, 取得丰富研究成果。

但对旅游客流概念模型及构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对旅游客流空间流动, 尤其是旅游客流时空演变规律、路径、模式和内在机理的深入剖析。

如何从旅游者线路选择和活动轨迹视角, 构建旅游客流网络空间结构模型, 揭示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 成为区域旅游规划和线路设计的重要课题。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 [33], 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于一体, 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社会事物的关系特征、类型, 并分析关系对网络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主要包含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和结构角色理论等。

20世纪 30年代, 社会网络分析法最早由于英国人类学家布朗提出, 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 [34]。

地理和旅游学研究领域, 国外研究多关注旅游目的地旅游流网络结构 [35]、旅游组织际网络结构 [36,37]、旅游利益主体网络结构及相关效应 [38]等方面。

国内研究相对薄弱, 杨兴柱等 [25]、朱冬芳等 [39]、杨效忠等 [7,40]分别对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都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和跨界旅游区网络结构进行探讨, 尚未见应用于跨界旅游客流研究。

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方法, 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模型, 并以川滇泸沽湖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节点角色地位及客流网络空间结构, 试图揭示跨界旅游客流时空演变、扩散规律和内在机理, 为国内其他跨界旅游区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协同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1. 1研究思路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指在跨界旅游区域, 旅游者在旅游节点间的流动轨迹而建立的关系总和, 反映跨界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空间结构和行为特征。

这与社会网络分析模型所需条件完全相符, 通过使用 Ucinet 和 Netdraw 软件, 可全面分析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网络结构及节点角色地位, 并实现网络可视化。

网络结构构建思路为:首先, 确定跨界旅游客流网络范围和旅游节点, 一般以跨界旅游客流活动空间为网络范围, 相关旅游地为旅游节点; 其次, 确定旅游客流网络关系, 本文以旅游者旅游活动为行为主体, 通过旅游者在旅游节点之间空间流动关系表征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 网络的边代表节点间有向旅游客流关系; 第三, 搜集和处理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和旅行社网络推荐线路收集甄选旅游客流数据, 建立旅游客流流向流量数据库; 第四, 依据数据库, 构造节点流量流向赋值矩阵, 其中 1代表 2个节点有直接旅游者流动关系, 0则相反, 根据旅游者流动关系加总, 建立赋值矩阵。

最后, 在赋值矩阵的基础上, 反复测试以选择合理的断点值, 建立二分矩阵, 通过netdraw 软件, 绘制跨界旅游客流社会网络结构图,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定量评价。

1. 2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社会网分析指标基础上, 结合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特征, 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图 1 。

包括旅游节点结构和旅游网络结构两个方面。

其中旅游节点结构评价指标包括中心性指标和结构洞指标 (旅游网络中, 网络稀疏区存在旅游节点的联系断裂现象 , 被称为“结构洞” , 分别反映旅游节点在旅游网络中的中心性和区位优势。

旅游网络结构评价指标包括规模、直径、密度、网络中心势、核心边缘模型、对等性分1042彭红松等: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 9期析和凝聚子群分析等, 重点测度整体或局域旅游网络结构属性。

2泸沽湖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实证2. 1研究区概况泸沽湖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处, 湖面海拔 2685m , 面积 48.45km 2, 最大能见度 12m , 平均水深 40.3m , 是中国第三深水湖。

因其高原湖山风光和多民族文化, 尤其以其现今全球独有的摩梭母系氏族大家庭与走婚习俗而闻名, 被称为“东方女儿国” 、“人类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 。

2011年, 泸沽湖景区四川片区接待旅游者 16.1万人次, 门票收入为 758.6万元, 实现旅游收入 1.4亿元, 比 2010年分别上涨 57.0%、 23.8%和 27.3%; 云南片区接待游客 56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 1310万元, 旅游收入 1.96亿元, 与 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35%、 57.9%和 36.0%。

2. 2数据获取跨界旅游客流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旅行社网络推荐线路获得。

首先, 确定研究区范围和旅游节点。

2012年 8月 12~24对泸沽湖旅游区跨界旅游区调研中走访了相关旅游政府部门、主要旅游企业, 考察周边主要旅游景点, 获得相关背景资料。

为保证问卷质量, 8月 12日又进行游客预调研和访谈, 根据回收的问卷和游客反馈进行问卷修正, 最终确定泸沽湖跨界旅游客流流动区域范围, 基于旅游景区 /景点的地理位置、知名度、资源类型等特征, 对部分景点进行归并处理。

其中, 丽江作为完整的旅游目的地, 大玉龙景区和古城区旅游发展相对成熟, 是重要的跨界旅游节点, 在其近邻效应带动下, 自 2005年以来, 束河古镇和拉市海旅游发展迅速, 成为新兴旅游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