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定位:《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述教学内容: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 第二章:常用电子元件教学内容: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3.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4. 第四章:放大电路教学内容: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教学内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运算、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实验设备:电子实验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3.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相关网站、论坛、教学视频等。
六、第四章:放大电路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包括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与动态工作点调整放大器的类型: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共集放大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放大器的级联与多级放大器设计放大器的实用电路设计实例2.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知识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电路设计、分析、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阐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如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3、培养学生解决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如电路仿真、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半导体器件基础: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分析: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频率响应等。
3、电子电路设计: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4、电子技术应用:介绍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控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包括:1、课堂讲解:由教师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和概念。
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电路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察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4、项目实践: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大纲附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附表如下,详细说明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七、教学要求为确保教学质量,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1、教师需准确讲解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适用学时:前60(54)学时编写日期:2006年2月1日§绪言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性质电子技术研究怎样通过各种半导体管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电路将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变换或重新组合,然后应用到各个领域。
电子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进而说明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范围、效率和形式。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1、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本书重点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以及它们的简单检测方法。
2、放大和振荡电路放大电路的放大功能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
3、集成运算放大器4、直流电源5、晶闸管电路6、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7、触发器和时序电路三、课程目的和学习方法“电子技术基础”虽然是专业理论基础,但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学时:1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半导体的一般概念2.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与导电特性3.理解掺杂半导体的产生及导电类型4.了解PN结的概念5.理解PN结形成的原理及PN结的单向导电性教学内容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a )硅和锗原子的简化结构模型 (b)晶体的共价键结构及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图 1.1硅、锗原子结构模型及共价键结构示意图二、N 型和P 型半导体 1、N 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五价元素的杂质形成的半导体,其共价键结构如图1.2所示。
常用的三价元素的杂质有磷、砷和锑等。
图1.2 N2、P 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三价元素的杂质形成的半导体,其共价键结构如图1.3所示。
常用的三价元素的杂质有硼、铟等。
图1.3 P三、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 结的形成所示。
图1.4 PN 结的形成2、PN 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与反偏:当外加电压使PN 结中P 区的电位高于N 区的电位,称为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反之称为加反向电压,简称反偏。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模块,是一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以及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有关的电子技术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后续课程主要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及应用》等。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基础课,是三门课并成一门课,内容多、概念多、电路种类多、电路与参数符号多,时间又少,因此教学中更需突出重点。
电路部分,重点是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模拟电路部分,重点是半导体三极管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数字电路部分,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对于实际的集成电路芯片,应着重芯片的逻辑功能和使用。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根据电子技术的学习规律,采用项目为教学情境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情境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本课程共划分为电路定理分析验证、助听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表决器的制作与调试、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与调试等五个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
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
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2、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应用;3、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作;4、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2、模拟电子技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3、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4、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2、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等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4、项目实践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参考)1、第一周:绪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第二周至第四周: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3、第五周至第八周:模拟电子技术,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数字电子技术,包括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5、第十三天至第十六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包括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6、第十七周至第十八周:复习与考试,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项目实践评估。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门化方向基础课程,是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后,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与知识:电工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1.能识别、测试电子元器件2.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3.能装接调试模拟电路4.能装接调试数字电路5.能处理电子设备的常见故障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必然引起考核内容与方式的改变。
从过去注重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到现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考核测试,更注重平时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测评。
本课程在考核内容与方法上,增加平时技能考核的积累,向技能考核倾斜,其内容和方法如下:1、平时成绩的组成与比例:为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对全班学生建立成绩动态记录表,随时记录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能有效地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时成绩由3个方面组成。
2、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与比例:理论考核60%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学时:116 学分:7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主干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为《电工基础与技能》,后续课程为专业课程。
通过《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二极管及应用第一节晶体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1)二极管器件的结构及电路符号(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特殊二极管第二节整流电路及应用(1)整流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2)半波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3)桥式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第三节滤波电路(1)电容滤波电路及输出电压的估算(2)电感滤波电路(3)复式滤波电路第二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第一节晶体三极管及应用(1)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2)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4)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5)晶体三极管的测试第二节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2)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3)放大器中电流、电压符号规定(4)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特点第三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估算静态工作点(2)估算交流参数第四节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3)电路参数的估算第五节多级放大电路(1)多级放大器的组成(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多级放大器的简单分析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1)场效应管的结构及符号(2)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曲线(3)场效应晶体管电压放大作用(4)场效应晶体管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三章常用放大器第一节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及负反馈(1)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2)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3)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判别第二节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2)功率放大器的分类第三节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1)电路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输出功率和效率(4)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第四节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1)电路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输出功率和效率第五节集成运算放大器(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第四章直流稳压电源第一节稳压二极管并联型稳压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3)电路特点第二节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3)输出电压VO的调节第三节集成稳压器(1)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2)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3)直流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第四节开关型稳压电源(1)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组成(2)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3)开关型稳压电源稳压原理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一节数字电路基本知识(1)数字电路的应用(2)数字电路的优点(3)数字信号(4)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第二节数制与码制(1)数制(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3)码制第三节逻辑门电路(1)基本逻辑门电路(2)集成TTL门电路第四节集成逻辑门电路(1)普通TTL集成门电路(2)OC门(3)三态输出门(4)TTL门电路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基本逻辑运算(1)逻辑代数运算定律(2)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第六章组合逻辑电路第一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结构(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4)组合逻辑部件的种类第二节编码器(1)二进制编码器(2)二一十进制编码器(3)优先编码器第三节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1)数据选择器(2)数所分配器第四节译码器(1)通用译码器(2)二一十进制译码器(3)常用数码显示器第七章触发器第一节RS触发器(I)基本RS触发器(2)同步RS触发器第二节触发器的几种触发方式(1)同步触发(2)上升沿触发(3)下降沿触发(4)主从触发第三节JK触发器(1)JK触发器的构成(2)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JK触发器第四节D触发器(1)D触发器的结构与符号(2)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D触发器第五节T触发器(1)电路组成(2)逻辑功能第八章时序逻辑电路第一节寄存器(1)数码寄存器(2)移位寄存器第二节计数器(1)异步计数器(2)同步计数器第九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第一节555集成定时器(1)555集成定时器的组成(2)555集成定时器的基本功能第二节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1)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2)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第十章A/D转换与D/A转换第一节A/D转换器(1)A/D转换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A/D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3)A/D转换器的常见类型(4)A/D转换器的典型应用第二节D/A转换器(1)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D/A转换器的指标(3)D/A转换的典型应用2.学时分配本课程在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要求更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培训对象:本科学生课程性质:必修,考试总学时数:理论56 学时,实践20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学年×季学期二〇二×年×月一、学习目标本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介绍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具有技术发展快、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
依据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打牢学科基础,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内容设计模拟部分,沿“先分立后集成”的主体思路,教学内容由常用半导体器件、常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引入反馈对电路性能改善的分析判断、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等章节组成。
在一条主线的牵引下,牵扯出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数字部分,主要由“组合”到“时序”、“小规模”到“中规模”的顺序介绍,运用逻辑代数基础和逻辑门的特性,导出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加法器、译码器、选择器等常用中规模组合功能器件的功能和应用;引入时序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由触发器构成的小规模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常用中规模时序器件的功能和应用;最后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和PLD 这类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分类、特点和简单应用以及模数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转换技术和参数指标。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资料大纲说明年级09级08级课时96108144教学周学时6周8+6周818周618周4+18周4适用专业机电(技师4)机电(技师4)机电(技师7)课程性质/特点高职、技师层面,强化弱电基础,另开电工学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常用器件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检测和选用。
(2)熟练掌握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典型形式、分析方法及其基本应用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晶闸管的工作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应用,了解晶闸管电路的基础知识。
(4)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在并行课程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中开展相应课题的技能训练。
2.教学方法:(1)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的先导课是数学和电工基础。
在教学中着重定性分析弱化过于复杂的数学分析、重应用弱化过于复杂的物理、化学本源的剖析。
教学中注重直观教学、启发诱导和兴趣培养,倡导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展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化地融入实物展示、实体示范、动手操作等内容。
(3)根据机电一体化的专业需要,此教学大纲对教材中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突出重点、体现专业特点、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需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加工,尤其是要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的元器件和新的生产设备。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120课时)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工类专业用以培养中级电工为目的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上突出了“电工专业”的特点,重点放在二极管整流、稳压,晶闸管可控整流等方面的概念、原理及应用上,同时也比较着重地介绍了电气技术中常用的三极管交直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知识。
考虑到当今电气技术发展的需要,内容中也适当地介绍了部分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1、了解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器件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2、懂得和知道电工技术中常用的放大电路,单相、三相整流电路,单相、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基本形式、工作原理和有关的分析方法。
3、掌握常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的识别与简单测试,单管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单相半波、全波整流电路输出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晶闸管触发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教学要求:1、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和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型号命名。
2、懂得及知道PN结的形成和特性。
3、理解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4、掌握常用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简单检测方法。
5、为学习放大电路、整流电路及其他电子电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内容:§1-1半导体基本知识§1-2PN结§1-3晶体二极管§1-4晶体三极管§1-5其他晶体管第二章放大和振荡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单级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2、熟悉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影响。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参考学时:28(1个教学周)参考学分:1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是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测控仪器与仪表专业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入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电子技术、测控技术、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前导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的基础上开设的,为《电子产品设计制作》、《CPLD应用技术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在现代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已经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贯穿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兼具任务能力和整体能力的综合素质。
因此教师应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使“教学”向“学习”转换,引导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不仅在学习基础、专业层次、应用导向上区别于本科院校,而且内部还存在多元性、差异化的智能结构、自我定位和心理调适能力。
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在保持职业教育共性的同时,尽力发掘学生潜能,发展个性;让学生体验开启智慧和增强自信的经历,培养能适应社会、适应各类专门岗位的人才。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实现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
通过师生间互动合作,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1.3 课程设计思路在技能训练中,主要采用“原理了解→工具识别与筛选→元件焊接→安装调试”的训练方法,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以及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进行电子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3.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
4. 学会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3.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课堂上通过示例和实际案例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相关教材。
2. 实验设备:示波器、万用表、电子元器件等。
3.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相关论文、视频教程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3. 授课进度安排:半导体器件基本原理及特性(4课时)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2课时)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8课时)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4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七、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成绩:30%(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3. 期末考试成绩:40%(包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等)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普专类“高级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知识,掌握电子线路分析的一般方法,对基本的电子线路和数字逻辑电路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1)教学内容§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1—2半导体二极管技能训练1 二极管的识别检测(2)教学要求①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②理解PN结正偏、反偏的含义③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④了解二极管的结构、分类、符号、特性、主要参数⑤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⑥二极管的识别检测(3)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极管的结构、分类、符号、特性、主要参数难点: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判定及识别检测第二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2—1半导体三极管技能训练2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2—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2—3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2)教学要求①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型号及主要用途②正确使用万用表判定三极管的种类和三个管脚的极性③能根据三极管的各极电位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④掌握三极管的伏安特性⑤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及有关计算方法⑥掌握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及有关计算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难点: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及有关计算方法第四章直流稳压电源(1)教学内容§4—1整流电路§4—2整流器件的选用§4—3滤波电路§4—4稳压电路(2)教学要求①掌握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②掌握稳压管的特性及用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难点: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第五章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1)教学内容§5—1分立元件门电路§5—2集成门电路§5—3逻辑代数基础§5—4组合逻辑电路(2)教学要求①掌握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及运算②学习应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逻辑函数③掌握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重点和难点重点: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难点: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六章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1)教学内容§6—1触发器§6—2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2)教学要求①掌握各类触发器的功能与逻辑符号②掌握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3)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类触发器的功能与逻辑符号难点: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第七章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1)教学内容§7—1晶闸管§7—2晶闸管整流电路(2)教学要求①掌握晶闸管的功能与逻辑符号②掌握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3)重点和难点重点:晶闸管的功能与逻辑符号难点: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分析学时分配表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内容:万用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电容器、电感器的判别,单相交流电的测量要求: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元件及电路的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是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是电类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代通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理论上,课程重在培养电子电路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设计方法。
在实践能力方面,课程旨在培养电子电路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能,让学生掌握采用EDA技术进行实验和电子电路设计仿真。
通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电子电路计算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应用及参与创新性的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有机结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参数和模型,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特性及应用,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半导体存储器件分类、原理及扩展,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汇集电子技术经典理论及最新的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的应用遍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工业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