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合集下载

无线通信的工作方式

无线通信的工作方式

无线通信的工作方式无线通信的工作方式一、无线通信的工作模式1、无线广播模式:无线广播模式一般指以无线信号为媒介,采用相同的频率传播信息,对多个无线用户实现连接的方式;2、点对点传输模式:点对点传输模式指在一对一的无线通信中,两个无线用户同时采用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高速实时通信;3、多点传输模式:多点传输模式指多个无线用户之间采用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的方式,从而实现多点之间的实时通信,同时也可以实现关联多点传输模式;二、无线通信信号传输方式1、脉冲信号传播:脉冲信号传播是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发出形状为短暂脉冲的无线信号,把信息传输到另外一端;2、间歇信号传播:间歇信号传播是通过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发出无线信号,把信息传输到另一端,使用者可以接收与收发信号周期相关的信息;3、同步信号传播:同步信号传播是指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特定时间关系,使传播的信号以同步的方式完成,这样使得通信的过程更加稳定;三、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1、无线终端通信:无线终端通信是指采用无线技术建立网络,使终端可以实现无线连接;2、无线给管理:无线给管理是指采用无线技术,实现给管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较好的水电力管理等;3、无线环境监测:无线环境监测是指采用无线技术,实现对某一环境的连续监测,以及采集某一范围区域内的环境参数;4、其他应用:无线技术还可以用于多媒体播放、安全监测、能源监测等领域。

总结无线通信是把信息以无线方式传输的一种新型技术,它为我们快速、稳定、低成本传输信息提供了可靠依托。

无线通信的常见工作模式包括无线广播模式、点对点传输模式和多点传输模式,而且还采取脉冲信号传播、间歇信号传播和同步信号传播等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无线终端通信、无线给管理、无线环境监测和多媒体播放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信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王兴亮)第1-3章章 (1)

通信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王兴亮)第1-3章章 (1)

第1章 绪 论 图1-6 点对点的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模型
第1章 绪 论 2.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与频带传输系统相对应,我们把没有调制器/解调器的数字 通信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其模型如图1-7所示。
图1-7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模型
第1章 绪 论
3.
上面论述的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源输出的信号均为数字基带 信号。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信号(如语音信号)为连续 变化的模拟信号,要实现模拟信号在数字系统中的传输,则必须 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即进行A/D转换;在接收端需进行相 反的转换,即D/A转换。实现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通信系统模型 如图1-8所示。
第1 章
绪论 表 1-3 常用的调制方式
第1章 绪 论
1.2.3 通信的方式
1. 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分类
通常,如果通信仅在点对点之间进行或一点对多点之间进行, 那么,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不同,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 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 式,如图1-1(a)所示。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 遥控、 无线寻呼等。这里,信号(消息)只能从广播发射台、 遥控器和无 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 遥控对象和寻呼机上。
第1章 绪 论
图1-1 按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划分的通信方式 (a) 单工方式; (b) 半双工方式; (c) 全双工方式
第1章 绪 论
2.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排列的顺序不同, 可将通信 方式分为串序传输和并序传输。所谓串序传输,是指将代表信息 的数字信号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在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 式,如图1-2(a)所示;如果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序列分割成两 路或两路以上的数字信号序列同时在信道上传输, 则称为并序 传输, 如图1-2(b)所示。

电信机务员题库-无线通信专业问答题

电信机务员题库-无线通信专业问答题

问答题重点第一章无线通信概述综合题1.阐述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答: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由电荷产生电场,电流产生磁场,电荷和电流交替消长的振动可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并以光速向四周辐射的电磁波。

电磁波以直线形式在均匀介质中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或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吸收、折射、绕射或极化偏转等现象。

为把信息通过无线电波送往远方,必须以电波作为载体,即用变更电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使信息附加到载频上去,分别称为调幅、调频或调相。

统称调制。

经过调制的电波可在传输媒质中传输到达接收地点,然后再将所需信息提取出来还原,称为解调(即反调制)。

以上的信息传输过程就是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移动通信一、简答题1.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发信机的主要作用?答:发信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首先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形成已调载波,已调载波信号经过变频(有的发射机不经过这一步骤)成为射频载波信号送至功率放大器,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天馈线。

2.解决移动通信多址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多址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多路复用,也就是将一条通路变成多个物理信道;二是信道分配,即将单个用户分配到某一具体信道上去。

2.简述GSM网络中直放站(中继器)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频射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

在上行链路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

3.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答: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终端、BSS子系统和MSS子系统等部分。

移动终端与BSS 子系统通过标准的Um无线接口通信,BSS子系统与MSS子系统通过标准的A接口通信。

其中,BSS子系统包括: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两部分;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和短消息中心(SC)7个功能单元。

无线传感网——zigbee基础实验-点对点通信

无线传感网——zigbee基础实验-点对点通信

⽆线传感⽹——zigbee基础实验-点对点通信 //头⽂件1 #include <iocc2530.h>23 #include "hal_mcu.h"4 #include "hal_assert.h"5 #include "hal_board.h"6 #include "hal_rf.h"78 #include <stdio.h>9 #include "basic_rf.h"1011#define NODE_TYPE 012#define RF_CHANNEL 251314#define PAN_ID 0x200715#define SEND_ADDR 0x253016#define RECV_ADDR 0x25201718static basicRfCfg_t basicRfConfig;先将NODE_TYPE改为1(发送),然后可找⼀个标识为Status的盒⼦编译烧写此程序(断电)再将NODE_TYPE改为0(接收),然后可找⼀个标识为Data的盒⼦编译烧写此程序RF数据发送函数void rfSendData(void){uint8 pTxData[] = {"你好,我是发送端CC2530过来的数据!\r\n\r\n"};uint8 ret;printf("send node start up...\r\n");basicRfReceiveOff();while(TRUE){ret = basicRfSendPacket(RECV_ADDR, pTxData, sizeof pTxData);if (ret == SUCCESS){hal_led_on(1);halMcuWaitMs(100);hal_led_off(1);halMcuWaitMs(900);}else{hal_led_on(1);halMcuWaitMs(1000);hal_led_off(1);}}} RF数据接收函数 1void rfRecvData(void)2 {3 uint8 pRxData[128];4int rlen;567 printf("recv node start up...\r\n");89 basicRfReceiveOn();1011while(TRUE)12 {13while(!basicRfPacketIsReady());14 rlen = basicRfReceive(pRxData, sizeof pRxData, NULL);15if(rlen > 0)16 {17 printf((char *)pRxData);18 }19 }20 }主函数void main(){halMcuInit(); //MCU初始化hal_led_init(); //LED初始化hal_uart_init(); //Uart初始化if(FAILED == halRfInit()) //CC2530-RF 初始化{HAL_ASSERT(FALSE);}basicRfConfig.panId = PAN_ID;basicRfConfig.channel = RF_CHANNEL;basicRfConfig.ackRequest = TRUE;#if NODE_TYPEbasicRfConfig.myAddr = SEND_ADDR; //(0x2530)#elsebasicRfConfig.myAddr = RECV_ADDR; //(0x2520)#endifif(basicRfInit(&basicRfConfig)==FAILED){HAL_ASSERT(FALSE);}#if NODE_TYPErfSendData();#elserfRecvData();#endif}再将刚才烧写好的发送盒⼦拼接到接收盒⼦上开串⼝调试器后(两根线都连接收盒)进⾏跟踪结果如下:(接收盒⼦不断有数据过来)"你好,我是发送端CC2530过来的数据!"。

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解决方案

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解决方案

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解决方案一、引言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是一种用于建立两个或者多个建造物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的技术。

该解决方案可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适合于各种室外环境,如校园、工业园区、农村地区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解决方案的设计要点、部署步骤和性能评估。

二、设计要点1. 频段选择:选择适合室外环境的频段是设计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频段包括2.4GHz和5GHz,其中2.4GHz适合于长距离传输,但受到干扰较多;5GHz适合于短距离传输,但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较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频段。

2. 天线选择:天线是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的核心组成部份,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和距离。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等。

同时,天线的安装位置也需要考虑,要确保两个建造物之间的视线畅通。

3. 安全性保障: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采用加密技术,如WPA2-PSK或者WPA3-PSK,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MAC地址过滤、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限制无权访问的设备接入网络。

4. 抗干扰能力:室外环境中存在各种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电磁干扰等。

为了提高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选择具有频谱分析功能的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干扰源。

三、部署步骤1. 网络规划: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的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和设备数量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网络规划,包括确定设备的位置、天线的方向和角度等。

2. 设备安装:根据网络规划的结果,安装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设备。

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防护性,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同时,注意设备之间的距离和对准度,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 网络配置:对室外点对点无线网桥进行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分配、子网掩码设置、网关配置等。

同时,进行安全性配置,如设置加密方式、密码等。

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4. 调试测试:完成网络配置后,进行调试测试。

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方案

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方案

作者:聂光义摘要:具体介绍无线通信在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单片机MCU与无线收发模块的硬件接口设计,点对多点无线通信协议的编写,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打包与解包的软件设计。

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要害词:无线通信协议通用串行总线中心监控远程终端引言现代世界是一个高速自动化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设备除了可以与计算机联机外,还可以互联机,而最简单的自动化联机方式就是使用串行通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并没有被取代,后倒是逐渐被广泛应用。

如今,在许多场合有线连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的高速发展。

无线技术正以一种快速的速度进入许多产品,它与线相比主要有成本低,携带方便,省去有线布线的烦恼;非凡适用于手持设备的通信、电池供电设备、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无线数字语音、数字图像传输、智能小区不停车收费、银行智能回单系统等。

在如此多的无线系统应用中,无线通信的协议自然显得非凡重要。

无线通信协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误码率以及系统运行的速度。

本文以上海桑博科技有限公司的STR-2无线收发模块为例,具体介绍无线收发模块与各种单片机的硬件接口设计,点对多点无线通信协议的数字打包格式、解包程序以及相关软件设计。

1 系统概述1.1链状点对多点系统图1所示的系统是由一台中心监控设备CMS(CentralMonitoringSystem)和多台远程终端设备MRTU(MultipleRemote Termial Unit)构成的点对多点的多任务无线通信系统。

在中心监控设备CMS与远程终端RTU(Remote Termial Unit)之间用多台中转设备Tran作为中转站,以便起到暂存数据和延伸距离的作用。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2所示: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1.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被传输消息的物理特性分: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等。

(2)按调制方式分:总的说来,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带通)传输两大类。

基带传输是直接以基带信号来传输,而频带传输是对基带信号先进行调制,再以调制后的信号来传输。

根据载波是连续波还是脉冲波以及调制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可分为四类。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上面向联系可知:模拟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 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反之亦然。

(4)按传输媒介分:有线(含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

(5)按信号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2.通信方式(1)按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分:①单工通信:单向,如广播、无线寻呼。

②(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如电话。

③半双工通信:双向、不同时,如无线对讲机。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式分:串行(序)传输和并行(序)传输。

三、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每一个消息信号必定包含有接受者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消息以具体信号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则是抽象的、本质的内容。

只有消息中有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所以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

1.信息量的计算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则消息 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当消息出现的概率为1时,则它传递的信息量为0;若干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等于各个消息所含信息量的线性叠加,即信息具有相加性。

点对点通信

点对点通信

点对点通信简介在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点对点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模式。

它是指在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直接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讯的方式,而不需要经过中间节点或交换机进行转发。

点对点通信在各种网络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

特点1.直连性:点对点通信直接连接了两个节点,不需要经过其他中间设备,因此具有较低的通信延迟。

2.点对点通道:每个点对点连接构成一个独立的通道,保证了通信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3.效率高:点对点通信直接传输数据,省去了中间转发的时间,提高了通信效率。

4.独占带宽:每个点对点通道独占一定的带宽资源,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领域1.文件传输:通过点对点通信可以快速、安全地传输文件,适用于企业内部数据共享和云存储服务。

2.实时通信:如视频会议、语音通话等,通过点对点连接可以保证实时通信的稳定性和质量。

3.物联网:在物联网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数据交换和控制。

4.分布式系统: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通过点对点通信协作完成任务,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优缺点优点•安全性高:点对点通信直接连接,通道独立,不易被第三方窃听或干扰。

•通信效率高:直连传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通信效率。

缺点•连接繁琐:每个节点都需要与其他节点建立连接,管理和维护较为复杂。

•可扩展性差:节点之间的通信模式固定,不易扩展到更多节点。

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点对点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点对点通信将更加普遍,更加高效、安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结语点对点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模式,在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优势在于直连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应用广泛且前景广阔。

我们期待点对点通信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线的5种模式范文

无线的5种模式范文

无线的5种模式范文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灵活、高效的通信方式。

在无线通信中,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五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模式。

1.点对点模式:点对点模式是一种最简单的无线通信模式,其中一个无线设备与另一个无线设备直接通信。

它类似于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只有两个设备之间才能进行通信。

这个模式通常用于相邻的设备间的短距离通信,例如蓝牙耳机与手机之间的通信。

2.广播模式:广播模式是指无线设备将信息广播到周围的所有设备中。

这种模式类似于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发送广播。

广播模式可以使一台设备同时与多个设备通信,但通常只有一个设备能够发送信息,其他设备只能接收。

这种模式常用于一对多的通信,例如电视台向多个电视观众发送电视信号。

3.网状模式:网状模式是一种多对多的通信模式,其中多个无线设备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在网状模式下,每个设备都可以与其他设备直接通信,而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需要大范围覆盖的通信网络,例如城市中的传感器网络。

4.基站模式:基站模式是一种集中式的通信模式,其中一个或多个基站控制着周围的无线设备。

基站负责调度和管理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基站进行中转。

这种模式常用于大范围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蜂窝网络中,移动设备需要通过基站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5.对等模式:对等模式是指无线设备之间平等地进行通信,没有中心节点的控制。

在对等模式下,每个设备都可以直接与其他设备通信,而无需经过中继。

这种模式常用于小范围的无线网络,例如家庭内部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结起来,上述五种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是点对点模式、广播模式、网状模式、基站模式和对等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来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无线通信模式也将进一步提升和演进。

无线网络ppt第一章

无线网络ppt第一章

(6)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层,它为上层用户 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它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 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等功能。表示层处理交换信息 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等。
(7)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最高层,它直接为 最终用户服务。其主要功能是为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 网络服务。应用层是面向用户服务的层次,它的协议很多,使 用不同的网络协议来提供相关网络服务。
卫星
地球
地面站(接收)
图1-5 卫星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
卫星微波通信是指利用人 造卫星进行中转的通信方式。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 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 继站的作用,把地球站发上来 的电磁波放大后回送另一地球 站。如图1-5所示是卫星微波 通信的基本原理。
1.3.4 卫星微波通信
地球站是卫星系统形成的 链路。由于每一颗通信卫星可 俯视地球1/3的面积,所以利 用在定点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分 布的三颗卫星,就能同全球进 行通信,如图1-6所示。
1.2.1 无线电的管理机构
无线通信采用电磁波 进行信号的传输。电磁波 可运载的信息量与它的带 宽有关。但电磁波难以生 成和调制,穿过建筑物的 特性不好,且对生物有害。 如图1-1所示的电磁波的 2.1 无线电的管理机构
在真空中,所有的 电磁波以相同的速度传播, 与频率无关,大约为 3×108m/s。电磁波可运 载的信息量与它的带宽有 关。在无线网络中,通常 采用微波进行信息传输, 表1-1列出了无线通信中 常见的频谱划分。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地球
通信卫星
图1-5 基于卫星微波的全球通信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2所示: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1.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被传输消息的物理特性分: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等。

(2)按调制方式分:总的说来,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带通)传输两大类。

基带传输是直接以基带信号来传输,而频带传输是对基带信号先进行调制,再以调制后的信号来传输。

根据载波是连续波还是脉冲波以及调制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可分为四类。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上面向联系可知:模拟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 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反之亦然。

(4)按传输媒介分:有线(含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

(5)按信号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2.通信方式(1)按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分:①单工通信:单向,如广播、无线寻呼。

②(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如电话。

③半双工通信:双向、不同时,如无线对讲机。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式分:串行(序)传输和并行(序)传输。

三、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每一个消息信号必定包含有接受者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消息以具体信号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则是抽象的、本质的内容。

只有消息中有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所以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

1.信息量的计算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则消息 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当消息出现的概率为1时,则它传递的信息量为0;若干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等于各个消息所含信息量的线性叠加,即信息具有相加性。

局域网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中职教育).docx

局域网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中职教育).docx

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习目的:掌握网络的组成.分类.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学习难点: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广义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对信息共亨和信息传递的LI益增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證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特征:至少需要两台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线路介质网络软件和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均衡负载互相协作。

⑴信息交换这是计算机网络最棊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

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了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了购物、电了贸易、远程电了教冇等。

⑵资源共享所谓的资源是指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包括软、硬件资源,如:计算处理能力、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绘图仪、通信线路、数据库、文件和其他计算机上的有关信息。

由于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这些资源并非(也不可能)所冇川户都能独立拥冇,所以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町以使用口身的资源,也町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因而增强了网络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捉高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利用率。

⑶分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各计算机分别协作并行完成存关部分,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大为增强。

(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对差错信息的重发,网络中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网络成为彼此的后备机,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5)均衡负载互相协作通过网络可以缓解用户资源缺乏的矛盾,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调整。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E速的发展。

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

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管理、小区配置数据、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 ➢ BTS:收发信台,负责无线传输、无线分集、信道加密
及跳频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GSM通信系统概述
网络交换子系统(NSS)
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 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功能实体: MSC/VLR HLR/AUC EIR
下行:1805.2MHz+(N-512)*0.2
➢移动GSM1800M系统使用频点为512-561.
PPT文档演模板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3 联通GSM9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909~915MHz 下行954~960 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F=890+0.2*指令载波频率号 下行:F=935+0.2*指令载波频率号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6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 第二章 GSM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章 CDMA通信系统概述 第四章 射频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无线通信概述 第二节 无线通信频段和
上行:F=885+0.2*(指令载波频率号-999) 下行:F=930+0.2*(指令载波频率号-999)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移动GSM18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1710-1720MHz 下行1805-1815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1710.2MHz+(N-512)*0.2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1)选择与填空第一章无线通信一、填空题1.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

2.中波通信白天主要靠地波传播,夜晚也可由(电离层)反射的天波传播。

3.微波通信可用于高达(2700)路甚至更多的大容量干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A)km。

A、50B、100C、150D、2002.中波通信多用于(C)。

A、海上B、水下C、广播D、地下3.(C)设备较简单,机动性大,因此也适用于应急通信和抗灾通信。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4.超短波通信的工作频带较宽,可以传送(B)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A、20B、30C、40D、505.(D)适合于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

A、长波B、中波C、短波D、超短波6.(D)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三、多项选择题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ABCD)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A、振荡器B、放大器C、调制器D、变频器2.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主要由前置放大器、(ABCD)和低频基带放大器等组成。

A、变频器B、本地振荡器C、中频放大器D、解调器3.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ABCD)。

A、发射机B、发射天线C、接收天线D、接收机第二章微波通信一、填空题1.微波接力通信是利用微波(视距传播)以接力站的接力方式实现的远距离微波通信,也称微波中继通信。

2.数字微波同步技术主要包括位同步、时隙同步及(帧同步)。

3.有源微波接力站是指具有补偿接收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失真,并完成频率转换和(路由改向)功能的接力站。

4.有源微波接力站有基带、(中频)和射频三种转接方式。

5.无源微波接力站是指用金属反射板、绕射栅网或以两个背对背微波天线直接联结的方式,来改变(波束传播)方向的接力站。

6.微波站是指地面微波接力系统中的(终端站)或接力站。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3 联通GSM9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909~915MHz 下行954~960 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F=890+0.2*指令载波频率号
下行:F=935+0.2*指令载波频率号
联通GSM900M系统使用频点为96-124.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移动GSM18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1710-1720MHz
下行1805-1815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1710.2MHz+(N-512)*0.2
下行:1805.2MHz+(N-512)*0.2
移动GSM1800M系统使用频点为512-561.
频段名称 极低频(ELF) 超低频(SLF) 特低频(U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甚高频(VHF) 频率范围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波段名称 极长波 超长波 特长波 甚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 (米波) 波长范围 100~10Mm(108~107m) 10~1Mm(107~106m) 1000~100km(106~105m) 100~10km(105~104m) 10~1km(104~103m) 1000~100m(103~102m) 100~10m(102~10m) 10~1m
自由空间损耗公式:Ls=32.45+20lgF+20lgD
思考题
• 何谓无线通信? • WCDMA的工作频段?该频段属于哪一波段 ? • 按照自由空间损耗公式计算参考距离为1m处

zigbee技术之点对点通信

zigbee技术之点对点通信

任务1 Zigbee无线组网和点对点通信一、任务:数据传输基本功能:两个Zigbee节点进行点对点通信,Zigbee节点1发送“Hello”字符串,发送成功,节点上发光二极管闪烁;Zigbee 节点2接收数据后,对接收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接收正确,则发光二级闪烁。

二、基础知识Zigbee是物联网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相比WiFi、BlueTooth、GPS等技术。

Zigbee 具有传输距离短、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

1.短距离无线网络短距离无线网络主要分为两类:●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

一个无线局域网设备可以很容易地接入有线局域网。

无线个域网是为了在POS(Personal Operating Space)范围内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一种通信方法,其中POS是指以无线设备为中心的半径10米内的球形区域。

无线个域网按照传输速率不同,分为三种:HR-WPAN、MR-WPAN、LR-WPAN分别对应三种协议为:2.Zigbee与IEEE802.15.4在设计网络的软件架构时,一般采用的思想是,不同层负责不同的功能,数据只能在相邻层之间流动。

例如,以太网分层模型是OSI七层参考模型:Zigbee协议也是在OSI参考模型基础上,结合无线网络特点,使用分层思想实现。

如图:Zigbee协议分层模型Zigbee事由Zigbee联盟指定的面向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LR-WPAN)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指标,其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用IEEE802.15.4标准,网络层和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定义。

采用分层思想有很多优点。

例如,当网络协议的一部分发生改变时,可以很容易第对于此相关的几个层进行修改,其它层无需改变。

3.Zigbee特点三、控制程序1.协调器程序/********************************************************************* Coordinator.c是协调器端的应用程序,如果接收到终端节点的应用程序向本设备发送“Hello”消息,则让LED2闪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G(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TDMA( IS-95采用 CDMA ) 以GSM系统、IS-136和IS-95 CDMA为代表的数字 蜂窝系统

2018/7/25
9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3G)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以WCDMA、CDMA2000与TD-SCDMA和它们的演进系统为代表 的IMT-2000系统 理论下载速率WCDMA(7.2/14.4Mbps), CDMA2000(3.1Mbps/单载波),TD-SCDMA(2.8Mbps/单载波)
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AMPS在无线传输中采用了频率 调制FDMA AMPS是第一代的蜂窝技术模拟 通信系统
2018/7/25
8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2G)
2018/7/25
27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信号的分析
基波、谐波
《高等数学》、教材参考书1
周期信号:周期信号可以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函数级数来表示,即傅里叶级数
----傅里叶级数
非周期信号:可以用不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的加权积分来表示
----傅里叶反变换 ----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可以用不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的加权积分来表示

学“术”为主、学“道”为辅!
2018/7/25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内容一览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从贝尔到莫尔斯
模块二 多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模块三 GSM网络 模块四 WCDMA网络 模块五 TD-SCDMA网络
3G网络 2G网络
模块六 cdma2000网络
2.量化
均匀量化
将纵轴均匀划 分成M个区间 落在某一区间 内的样值统统 量化成1个值 一般这个量化值取 这个区间的中点 这样,本来纵坐标的取值 是无限多个的模拟信号就 变成了多进制数字信号
2018/7/25
m3 m4 m5 m6 m7 m6
32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非均匀量化
下面主要学习非均匀压缩
能、特点与应用;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8/7/25
4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学习方式
学“道”(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线通信原理) 知其所以然(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 学“术”(通信系统结构、设备、功能、 性能、配置) 知其然(掌握如何这样)
A是大于1的常数
y是x的2段函数: 第1段是线性函数 第2段是指数函数
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采用15折线逼近μ 律,采 用13折线逼近A律
2018/7/25
34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3.编码
将每一个量化电平用一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过程称为编码。 在实际的设备中,量化和编码是同时完成的。我们重点介绍常 用的逐次反馈比较型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的过程。 在真正的通信系统中应用的PCM编码是采用A律13折线法的, 用8个bit为来表征,共可以表示28 256 个电平。
针对上边这个问题,美国物理学家奈奎斯特( Nyquist )
在1927年提出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内容——当采样频率 fs 大于等于信号中最高频率 fmax的2倍时,即 f 2 f ,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才能完整地保留
s max
了原始信号的信息
2018/7/25
31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2018/7/25
24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和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的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累积 (2)便于多种信息传输(数字化语音、计算机数据、数字化图 象、监控数 据等) (3)便于信息处理(如加密、存储、网管等)
(4)可靠性高、电路功耗低,体积小便于集成化
(5) 接收端具有纠错检错功能 磁带-CD,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大哥大-GSM手机 缺点:占用频带宽 占用带宽多,相比模拟信号,有失真。 胶片电影、光学摄像机等
2018/7/25
25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信号的时域概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2018/7/25 26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信号的频域概念---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特性
时域和频域是信号的基本性质,这样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分析信号,每种方 式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对于一个信号来说,它也有很多方面的特性。如信 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域特性),信号是由哪些单一频率的信号合 成的(频域特性) 通常一个电磁信号会由多种频率组成,而非单一的频率:
一个信号,无论它是周期的还是非周期的,我们都能用数学 公式对它进行表达,傅里叶的理论构成了现代通信的基石
2018/7/25 28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信号的分析
时域和频域的转换 f=1/t
乔丹打球
2018/7/25
29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A/D变换”的3个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2018/7/25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实际上,模 型中的调制解调器中都包含了放大功能
23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 源
信 源 编 码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信道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噪声源 可能是模拟信源 主要功能是检错和纠错, 与模拟调制的作用是类似的: 如果信源是数字信源,主 (如麦克风),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 都是为了使通信传输的信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 要对其压缩、加密等; 也可能是数字信 的可靠性 更远、更多、更抗干扰 展,信道编码与数字调 如果是信源是模拟信源, 源(如计算机) 则先进行A/D变换再进行压 制有融合的趋势 缩、加密 是发送端处理的“逆过 程”,不再赘述
4G手机,确切的 说4G终端,其本 质不是把手机做 大,而是把电脑 做小。
12
2018/7/25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宽带接入移动化”
“移动通信宽带化”
2018/7/25
13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

2018/7/25
21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模拟通信系统
2018/7/25
22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如下图所示(以调幅/AM广播为例):
模拟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宿
噪声源
人的语音频率在300Hz 到4000Hz之间,无法 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MME / S-GW
MME / S-GW
X2
eNB eNB
S1
eNB
X2
S1
S1
X2
S1
E-UTRAN
2018/7/25
11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4G)
4G

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LTE-Advanced 多频段层叠无线接入系统, 100mhz频谱带宽。 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 行500Mbps IEEE 802.16m是为用户站点和 核心网络(如:公共电话网和 Internet)间)提供通信路径而 定义的WIMAX无线服务标准协议 。
2018/7/25
36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数字调制的三种方式:
2018/7/25
37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本章结构
现代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
2018/7/25
14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
2018/7/25
15
移动通信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2018/7/25 16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古代通信
最早的无线通信:人与人之间对话 发射机、接收机、声波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018/7/25
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 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 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技术规范机构
2018/7/25
7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1G)
模块七 LTE网络
4G网络
2018/7/25
6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