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精华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体裁是国别体,长于议论和叙事。
二、基础知识
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期()年朝()于齐间()进
(一)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5、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
7、臣之妻私臣古:偏爱。今:自私
8、能面刺寡人之过古:指责。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9、邹忌修八尺有余古:长,原文指身高。今:改正
(二)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形容词用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三)通假字
1.有:通“又”。
2.孰:通“熟”,仔细。如“孰视之”。
3.受:通“授”,给予、付予。
(四)一词多义
1、之
a.代词,代指具体的人、事、物。
问之(代词,他)
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b.助词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臣之妻私臣(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2、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
3、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4、于
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五)、重点字词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11、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1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13、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14、期年之后:满一年。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
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讥”)
3,省略句
与坐谈[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七)重点句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课文理解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7、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8、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9、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10、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1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12、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13、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魏征——唐太宗;曹刿——鲁庄公;
14、历史上进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