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笔记、习题(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相关练习题。
(15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wěi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juān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
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
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
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3)反.以报君(同“返”,返回)(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满一年)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B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涓人言于.君曰每假借于.与藏书之家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详解: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而且,并且。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乃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有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一、词语解释: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王之蔽.甚矣(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今齐地方..千里()⑤邹忌讽齐王纳谏()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⑦朝服.衣冠()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⑨时时而间.进()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⑾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⑿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⒀皆以.美于徐公()⒁.期年..之后()⒂皆朝.于齐()二、翻译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三、选择题1、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B. 吾妻之美我者C. 君美甚D. 皆以美于徐公2、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 私我也B. 公而忘私C.曹操绕寨私行D. 不宜偏私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1.先容人物: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邹忌和齐王。
-邹忌:一个聪明睿智的智者,他虽然外貌平凡,但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勇于直言谏言,对于国家政治具有独到见解。
-齐王:一个好战与自负的君主。
他执政时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只信任自己的判断,因而常常因此失策。
2.邹忌因言获罪:故事的背景是齐王打算发动对邻国的进攻,但他并没有认真听取臣子的建议。
邹忌意识到这一点后,以他的智慧和勇气,进一步向齐王发表了一篇训诫的演说。
-邹忌的建议:邹忌认为,齐王应该削弱邻国的军力,使其陷入内乱和混乱中。
-齐王的反应:齐王对邹忌的建议感到愤怒,并要求他立即离开。
-邹忌的离去:在离开之前,邹忌与齐王分享了有关采纳忠言和理智统治的故事,希望齐王可以从中受益。
3.邹忌成为赵国上卿:邹忌离开齐国后,前往了赵国,并成为了赵国的上卿。
他在赵国继续为国家的治理和政策制定提出良好的建议,表现出了他的威望和智慧。
4.齐王遭遇失败:齐国决定忽视邹忌的忠言,开始了对邻国的进攻。
然而,由于没有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齐国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5.邹忌的再次登门:在齐国遭受失败后,邹忌再次来到齐王面前,并回忆起他上次讽刺和警告齐王的话。
他向齐王解释了失败的原因,并且表达了对失败的遗憾。
6.齐王的醒悟:听到邹忌的解释后,齐王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固执己见和没有听取他人建议的错误。
他认识到邹忌是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并后悔自己没有及时采纳他的建议。
7.谦虚能够带来成功:故事中的精髓是通过邹忌和齐王的对比,强调了一个人的谦虚、智慧和勇气是如何帮助他在社会和事业中获得成功的。
齐王的固执己见给他带来了失败,而邹忌的谦虚和建议使他在赵国获得了声望。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重要的道理和智慧。
例如,我们要谦虚听从他人的建议,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倾听,相信智者的忠告;要有勇气讲真话,勇于向君主提出忠言;以及要具备谦虚和智慧,才能在人生中获得成功。
007《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笔记、习题(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1.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
2.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3. 齐王,齐威王。
4. 纳,接受。
5. 修:长,这里指身高。
6. 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7. 昳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谓:对…说。
朝:早晨。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哪一个。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8.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9. 服,穿戴。
10. 窥镜:照镜子。
1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12. 孰,谁。
——一天清晨,邹忌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不自信:不相信自己。
而:就,表顺承。
复:又。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旦日:明日,第二天。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总结及课后习题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总结及课后习题答案一、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战国策》即由刘向编订而成。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
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三、注释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
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
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
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寝,躺在床上。
朝:朝廷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方: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蔽,受蒙蔽甚:厉害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同“授”。
给予,付予。
谤讥,指责、议论。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二、课文翻译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漂亮?”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那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那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的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整理
一、理解重点词语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三、一字多义(1)之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2.问之(代词,他)3..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孰视之(代词,指徐公)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8.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9.臣之妻私臣(的)10.王之蔽甚矣(不翻译)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12.数月之后(无意义)13.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 (zhāo)e.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3、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公(比)四、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委婉地劝说今:讽刺。
2.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4.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五、文言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课外文言字词积累1、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2、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孰视之(仔细)2、邹忌修八尺有余(又)二、古今异义(古/今)1、邹忌修八尺有余(古:长今:修理)2、暮寝而思之(古:躺而不睡今:泛指睡觉)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偏爱今:自私)4、能谤讥于市朝(古:指责今:诽谤、恶意中伤)5、明日,徐公来(古: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6、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处所、地点)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国君自称今:独夫)三、词类活用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作状,当面)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3、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认为…美/以…为美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5、闻寡人之耳者(一般动词的使动,让…听到)四、文言句式(一)宾语前置忌不自信(二)状语后置1、欲有求[于我]也2、能谤讥[于市朝]3、皆以美[于徐公]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皆朝[于齐]6、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定语后置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四)判断句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五)省略句(1)省主语1、(忌)与坐谈2、(邹忌)暮寝而思之3、(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2)省宾语1、与(之)坐谈2、自以为不如(其美)3、皆以(臣)美于徐公(六)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被蒙蔽、受蒙蔽)(七)固定句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跟…比,哪个…)2、吾与徐公孰美(跟…比,哪个…)。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孰.视之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今义:修理;整治(2)窥.镜古义: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3) 明日..徐公来古义:今义:明天,今天的下一天(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今义:尖的东西进人或穿过物体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句中意为:(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原意为:美丽,好看(跟“丑相对”),句中意为:(3)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头的前部;脸,句中意为:(4)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见,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纳:(2)而形貌昳丽..昳丽:(3)旦日..,客从外来旦日:(4)又弗.如远甚弗:(5)朝.服衣冠朝:(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7)王之蔽.甚矣蔽:(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过:(9)能谤讥于市朝..而间进时时:..市朝:(10)时时(11)期年..之后期年:5一词多义(1)徐公何能及.君也(2)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孰.视之(3)冠①朝服衣冠.②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4)朝①朝.服衣冠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皆朝.于齐④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三、文言虚词1.徐公何.能及君也2.皆以.美于徐公3.与①容从外来,与.坐谈②吾孰与.徐公美4.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皆以美于.徐公③能谤讥于.市朝5.而①而.形貌昳丽②暮寝而.思之③时时而.间进6.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③吾妻之.美我者④期年之.后四、句子翻译1,吾与徐公孰美?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课内知识点梳理一、段层讲解。
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进谏齐王除弊纳谏。
第一层: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相同回答及各自不同的原因。
第二层:拿齐王的处境和自己作比较,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二、中心概括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向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三:人物形象:邹忌:能根据个人经历明辨是非,不被谗言所蒙蔽,并能从中得出结论,有自知之明,勇于进谏,善于进谏;劝说方法得当,条理清晰。
齐王:虚心纳谏,政治清明,赏罚分明,知错能改,从谏如流,广开言路。
四.现实意义1.要虚心向他人请教。
2.要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3.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五.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通熟,意思:仔细。
2.古今异义。
(1)窥.镜古义:照,今义:暗中观察。
(2)明日..徐公来古义:次日,第二天,今义:明天。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偏爱,今义:暗地里;不公开的(4)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今义:方位名词。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指责,今义: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7)能谤讥..于市朝古义: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义。
今义:诽谤,嘲讽。
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美丽,活用意思为:穿戴。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原意为美丽,活用意思为:认为……美(3)名词用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面部,活用意思为:当面。
(4)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活用意思为: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串线归纳一、作家作品1、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经西汉刘向编订全书,全书共33卷,,反映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二、词语解释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纳:接受,采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形:形体。
貌:容貌。
昳丽:光艳美丽朝:早晨服:穿戴。
窥:照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孰:谁及:赶得上,比得上。
旦日:第二天明日:次日,第二天。
孰.视之:同“熟”,仔细。
寝:睡觉美我:认为…美(意动用法)私:偏爱孰美:美丽。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悟出直不易的道理朝:朝廷。
诚:确实地:土地方:方圆莫:没有谁。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第二段:邹忌以亲身经历设喻,类比推理讽谏齐王。
——除蔽纳谏善:好面刺:当面指责。
刺:指责。
过:过错。
谤讥: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
时时:常常,不时。
间:间或,偶然期(ji)年:满一年。
虽:即使闻:听说,听到。
朝.于齐:朝见。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其效果,实现了齐国大治三、主旨本文进述了邹忌巧妙设喻,归劝齐王纳谏除蔽,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生动地说明了只有少受蒙蔽,也解事情真相,才能治理好国家。
告诉人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四、写作手去设喻说理,类比推理。
五、问答题1。
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答:标题是间语结构,表明两个部分的内容。
一是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规劝齐王。
二是齐王从谏如流。
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齐国大治。
2。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答①a.邹忌从生活事;悟出深刻道理。
b.邹忌讽谏齐王并获得认可,使齐国大治。
②第一件事是前提,第二件事是结果。
3.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么道理?采用了什么方法说理?答①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
②记明直言不易。
劝说齐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
③以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生活小事上升到治国安邦的大事。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精讲精练 一、精讲邹忌讽1齐王纳谏21、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的规劝。
2、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
纳谏:接受规劝。
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作者刘向。
刘向:字子政,西汉文学家,目录学家。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原文精讲】邹忌1修2八尺3有余,而形貌昳y ì丽4。
朝服衣冠5,窥镜6,谓其妻曰:“我孰与7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8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9,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10,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11,徐公来,孰12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13。
暮寝14而思之,曰:“吾妻之美15我者,私16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威王的时候曾任齐相。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大约23.3厘米。
4、昳丽:光艳美丽。
5、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6、窥镜:照镜子。
7、孰与:和……比(那一个更)。
表示比较。
8、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
10、旦日:明日,第二天。
11、明日:第二天。
12、孰:同“熟”,仔细。
13、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弗:不。
14、寝:躺,卧。
15、美:以……为美,认为……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6、私: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本文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二.重点字词解释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
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
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
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寝,躺在床上。
朝:朝廷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地方:土地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蔽,受蒙蔽甚:厉害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谤讥,指责、议论。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诚:确实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四.一字多义(一)之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他) 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d.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e.孰视之(代词,指俆公)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g.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h.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i.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j.臣之妻私臣(的)k.王之蔽甚矣(不翻译)l.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m.数月之后(无意义)n.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二)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三)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归纳大全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归纳大全一.文学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二.重点字词解释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
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
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
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寝,躺在床上。
朝:朝廷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方: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蔽,受蒙蔽甚:厉害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同“授”。
给予,付予。
谤讥,指责、议论。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诚:确实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四.一字多义(一)之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b.问之(代词,他)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d.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e.孰视之(代词,指俆公)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g.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 h.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i.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j.臣之妻私臣(的) k.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l.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m.数月之后(无意义)n.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二)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三)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谓:对…说。
朝:早晨。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哪一个。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一天清晨,邹忌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不自信:不相信自己。
而:就,表顺承。
复:又。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旦日:明日,第二天。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如。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弗如:不如。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寝:躺着。
美,认为……美。
私:动词,偏爱。
畏:害怕。
欲:想要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朝:朝廷。
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方:方圆。
左右:近臣,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全国。
蔽,受蒙蔽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甚:到了极点。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谤讥,指责、议论。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公共场合。
闻,让……听到。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间(jiàn),间或,偶然。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偶尔有人来进谏;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jī)年:满一年。
——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朝:朝见。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一、重点字词解释1.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2. 而形貌昳丽(形貌:相貌昳丽:光彩美丽)3.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谁更……。
孰:谁)4.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若:不如,比不上)5.孰视之(孰:通“熟”,仔细)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实在)7.皆以美于徐公(以:认为于:比)8.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9.莫不私王 (莫:没有谁)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失)11.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责,讽刺)12.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候。
间:偶尔)13.期年之后(期年:满一年)二、一词多义1.朝朝服衣冠(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 皆朝于齐(朝拜)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视之(通“熟”,仔细)3.上受上赏(上等的)上书谏寡人者(呈上 ,上交)4.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门庭若市(像)5.美不如徐公美(美丽)妾之美我者(认为……美)三、古今异义1.窥镜古义:察看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2.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用委婉的语言劝告今义:讽刺3.今齐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4.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5.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自私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侍从今义:方位词,左和右四、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3.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做状语,当面)4.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省略句:“皆以美于徐公”“以”后省略了“我”。
3.倒装句:(1)“忌不自信”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宾语前置)。
(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正确语序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六、句子翻译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然后再问他的妾侍:“我与徐公比谁更美?”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译文: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宫廷里的侍女、侍卫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的百官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王。
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七、按原文填空1.面对着称赞,邹忌有着清晰的头脑,他先是“不自信”,等见到徐公后,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甚而至于“暮寝而思之”。
2.邹忌“暮寝而思之”,由个人因为妻子“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而受蒙蔽的现象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因此设喻讽谏齐王,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推动了齐王纳谏除弊的改革。
3.齐王依据不同的进谏方式设了不同等级的奖赏:“面刺”者受上赏,“上书”者受中赏,“谤讥”者受下赏。
4.齐王下令赏进谏者的最终效果是“战胜于朝廷”。
八、课文理解。
1.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明确:邹忌的妻、妾、客都说邹忌比徐公美。
而邹忌并没有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通过思考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即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
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2.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 ?明确:邹忌先从自己的小事(与徐公比美)说起,引起“人可能受蒙蔽”这个话题,继而话锋一转,转到齐王身上,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方面指出“王之蔽甚矣”。
3.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邹忌的讽谏艺术主要是:一、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喻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
二、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4.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分析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一年之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为什么能进谏成功?明确: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是有作为的君主,开明、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九、人物形象分析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善于反省、实事求是、善于进谏、敢于进谏齐威王:开明君主、善于敢于纳谏、闻过则喜、勇于改革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10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伐鲁。
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
曹刿谓鲁庄公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
”庄公曰:“请从。
”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
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
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
钧其死也,戳于君前。
”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
”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
【注】国: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