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阅读:《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含答案)-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一、关于作者:卞毓方,江苏盐城人。

1944年生。

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

现供职于人民日报文艺部。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

已出版《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

近年来在散文界长啸而出,独树一帜。

卞毓方公(雨城)卞毓方是写散文的,写一种大气磅礴,迸射思想光芒的散文。

因为太太的老家与卞公的老家同为苏北射阳,加之在苏北工作多年,所以和此公熟识并且多了一份亲近。

卞毓方的散文属于那种“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的文章,读过他的东西以后,对他格外敬重。

而当我听他说起儿时的贫困和求学的艰辛,则多了几分感叹与感慨。

我很清楚,即便是现在,地处苏北的射阳,相对而言,也还是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亦复何言三十多年前?卞毓方的祖父饱读诗文,是以他三岁便发蒙于《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无奈家贫如洗,上学校连鞋也穿不上,只好用草绳绑一块硬胶板之类,权作行走之履。

初中时因家贫被迫辍学,绝望中以文学作为支撑,阅读大量中外名著,甘之如饴。

初中复学之后,写作水平突飞猛进,第一篇作文交上去以后,老师一定要他承认系抄袭之作,直逼得他委屈落泪。

其后篇篇优秀,老师才知道这个学生确实非同小可。

可他依然是贫穷,依旧求知如渴。

有一次他只身随一拖拉机颠簸几百公里到省城南京买书,三毛钱住旅馆,只住了一个晚上就舍不得了,钱省下来用于买书,晚上宁可蜷在玄武湖的亭子里与要饭花子为伍。

1964年考上北大(这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无异于中了状元),冲着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系主任的东方语言文学系而去。

不料两年后“文革”爆发,后来勉强分到湖南,虽然过得还不错,但觉得在湖南做事做得再大总免不了局限于湖南,在中国要有所作为还是要到京城。

于是便乘七十年代末的考研大潮,报考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

当时考生如织,考前他自己作了一番分析,两门主科:写作与外语,考生中往往写作好的外语不行,外语好的写作通常又不灵光,而他却兼而有之。

2019届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6我想说,你是坚韧的。动乱的岁月里,你总是走访于各地,考察古建筑,描摹古画, 于古典文集里寻找传统建筑的风格。颠沛流离,艰苦探索,住山屋,喝泉水,忙碌至深夜, 却依旧用诗文来描述传奇的建筑。内战中奔走四方,游说众人,只为力保古城之完整。病 榻之上,国徽之设计、英雄碑之构思,终于殚精竭虑为病魔夺去生命。不过,却也造就了 建筑家的你。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①⑤④
6.你是如何看待美的?请你任选一种自然物,挖掘你记忆中相关的诗句(一句即可), 加以分析。(观点可与文中相同)
2.阅读下文,完成 小 题。
林徽因墓前
1一座小巧的坟墓平躺着,墓碑上是简简单单地几个字,没有主人的生平简介,一块刻 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说明了她的身份:这里埋着林徽因,一位诗人,母亲和建筑师。“建 筑师林徽因墓”普通的几个字却吸引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人前来瞻仰。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5.阅读下文,完成 下 题。
袁盎传
1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 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2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 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 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 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 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 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诗人,作家,文人,画家,建筑师,或许不仅仅是如此吧。林徽因,那个时代让人魂 牵梦萦的女孩,那个时代被誉为第一才女的女孩,是浪漫的化身,是聪颖的集合。只是, 这里埋葬的是一位老人,一位五十岁的老妇人……

2.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2.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yù方教学目标1.了解马寅初人口论主要内容及意义2.学习马寅初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品质和热爱新中国、忧国忧民的意识3.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马寅初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品质和热爱新中国、忧国忧民的意识教学难点本文的艺术特色一、作者简介——卞毓方1944年生于江苏。

毕业于北大东语系日语专业。

当代社会活动家,散文作家。

现任《人民日报》编辑。

其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鸿,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颇受读者喜爱。

散文集《雪冠》《长歌当啸》《岁月游虹》;散文特写集《站在历史的窗台上》《啊,少年中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二、马寅初及《新人口论》马寅初(1882~1982)浙江绍兴嵊shèng县(今嵊州市)人,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1906年,赴美国留学。

191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在北洋政府财政部(职员)、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任职。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遭到批判,并被打成右派;1960年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

1979 年9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

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被称为“民族瑰宝”。

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l,938,035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20‰。

马寅初对普查结果表示怀疑,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是:人口增长率每年增长22‰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30‰,50年后(2003年),中国将有26亿人口。

人多地少,吃饭都成问题。

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提交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小组讨论征求意见。

(审核版)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III卷,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全国III卷,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II卷精校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征,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教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图文转换(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图文转换(含解析)

专题 13:图文转换【2019 年高考】一、【 2019 年高考天津卷】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样类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要求:不能出现数字。

(4 分)(改编自2019 年 4 月 11 日《中国教育报》)【答案】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观察图表,弄清坐标代表的含义,注意各项之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

建议要根据图表的信息提出。

本题是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样类型进行的调查,要求根据调查给出建议。

根据图表信息,有45%的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为榜样,据此可建议“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有30%多的学生以英模、劳模为榜样,有25%的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有不到15%的学生以政商界精英为榜样,据此可建议“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有不到40%的人以影视明星为榜样,据此可建议“对崇拜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有近15%的学生没有榜样,据此可建议“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

二、【 2019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 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 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图形代表含义,然后根据文字说明,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整个图形分两部分,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代表“现有的VR体验”,外面虚线勾勒的等腰三角形代表的是“期许的VR 体验”,由此可知C、 D两项表述正确;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又分为三部分,分别代表“沉浸的知觉体验”“自如的行为体验”“梦幻般的精神体验”,由此可知 A 项表述正确;由图可知,现有的三种体验发展并不均衡,并没有体现出发展速度,所以 B 项表述没有依据。

(新课标ⅲ卷)全国大联考2019年高考语文三模试题(含解析)

(新课标ⅲ卷)全国大联考2019年高考语文三模试题(含解析)

2019年全国大联考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新课标Ⅲ卷)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

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墨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

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168条,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实践价值的指引。

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治国必先齐家。

从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必须要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带来治理困境。

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

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本环节。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与工夫,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

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可能带来的孤独、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

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

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

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

正是在这种融“家族规矩”于“个体人格”的生存结构中,“江南第一家”养育出来的郑家子弟,出仕理家,皆能立身有本,进退有据,维系郑家几百年于不坠。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 ,______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 ,______ ”。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2019年全国统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答案详解

2019年全国统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答案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 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 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 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 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解说错误,三晋指春 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12. C【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 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 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 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公叔 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 文中并未提到吴起对公叔继任相位的不满。 故选C。
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 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 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 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 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 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 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 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 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 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 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 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 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
8.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 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 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 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
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 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 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 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 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 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 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 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的阅读题及答案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的阅读题及答案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的阅读题及答案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的阅读题及答案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鼎鼎大名管什么用?名声徒然为批判制造轰动。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

他认死理:这不是政治,而是学术。

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批判愈是升级,马寅初愈发斗志昂扬;马寅初愈显轩昂,批判愈加大张旗鼓。

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亲自找马寅初谈话:“马老啊,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你我在重庆相识,整整有二十年了啊。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呢?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

检讨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设身处地,老朋友堪谓推心置腹,循循善诱。

谁知马寅初不买账,他决不转弯。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在重庆受难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来营救;我149年自香港北上参政,也是应他的'电召而来。

这些都使我感激不尽,如今还牢记在心。

但是这次遇到了学术问题,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心中万分不愉快,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希望我这位朋友仍然虚怀若谷,不要把我的拒绝检讨视同抗命则幸甚。

这位老朋友就是周恩来。

在这件公案上,周恩来用心良苦而又左支右绌,让人不胜唏嘘。

而马寅初,则让人五内鼎沸,肃然起敬。

此事发生在2世纪50年代。

那是个阳光明媚而又瘴烟四伏的年代。

【2019-2020】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word范文 (2页)

【2019-2020】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word范文 (2页)

【2019-2020】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文章为思想而写梁衡人们为什么写文章。

可以有很多目的。

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

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

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

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

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他时候留下的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

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

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

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

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

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

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

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

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

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之美。

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共3题;共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①随着智能化时代大暮的开启,人工智能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迎面而来,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观念。

人工智能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军事上发展和应用正迅猛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正迎来新一轮机遇期。

②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

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新军事变革的发生。

从军事变革史着,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惑性并首先实现技长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

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

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景,都把人工智能称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

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木来军事战争的制高点,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工智能。

③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成为人类迄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成为最糟糕的事。

”霍金对人工智能的这一评价,启示我们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要保持足够的审慎。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

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

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

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

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

《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

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

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中和之美”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许多表现,诸如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繁与简、似与不似等多对关系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中和”审美理念: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敛的笔墨情思,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

“中和”作为中国最早确立的审美理想,对历代山水画的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句子+课件
【答案】(1)而下雪却是千变万化。 (2)不同的湿度则影响了雪花的具体形状。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分)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 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 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 ① 。
[答案] 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或“科学”“合理”等) 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今熬夜现象极其普遍,虽然各种关于熬夜伤身体的科普随处可见,____①,他们认为熬夜 后白天补一觉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是与体内昼夜节律的自然运行密 切相关的。无论熬夜还是熬夜后再补觉,都打乱了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___②,从而对身体健 康造成伤害。所以说,_____③,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多轮班工作群体(如护士、安 保人员等)虽然在夜班后可以得到补休,但他们依然是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高发群体。
【答案】:①“一米线”同样应当坚守;
②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③“一米线”也是一把尺子。
பைடு நூலகம்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对和谐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 界,需要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这一观念。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重点在于既要改造自然以 适应人的需要,也要调整人的生活方式, ① ,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要义。 ② , 重点在于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要考虑局部的利益更要顾全整体的利益,以达到整体的协 调发展。关于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重点在于通过实践和自省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由此看 来, ③ 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I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III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III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II卷)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增强,环境伦理不断扩展着道德关怀对象,从生命体到地球生态圈,再到暂无生命迹象的外太空,这本身便使环境伦理研究视域得到延伸。

在荒野语境下,将地球荒野地所定义的荒野概念,扩展至距离地球居住区更遥远的外太空,从而构建起“太空荒野”的概念。

这种将“地球荒野观”投射至“太空荒野观”的建构,或许是处理太空开发伦理问题值得借鉴的路径探究方式。

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在《英语辞典》中将“荒野”定义为“一片荒漠,一块孤立和未开化之地”。

这一定义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英美视作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的《荒野法案》将“荒野”定义为“荒野与那些人类影响起支配地位的地区相比,被认为是一个地球和它的生命群落不受人类约束的地区,在这里人类自身是一个不再停留的访客”。

如今,词典中将“荒野”定性为未耕作的或者未开发的空间,并从地球上的土地、海洋延伸到太空。

在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开发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太空开发的伦理问题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公地悲剧”可能在太空开发中重演。

太空中的很多资源与地球上的“公地”资源一样,同时被多个拥有者持有对其的使用权,而对于每一个使用权利持有者而言,却没有阻止他人使用的权利。

这可能会导致即使人们知道公共资源由于过度使用必将造成资源的枯竭,但人们会抱着私心进行竞争性过度开发,从而导致资源枯竭。

其二,当前,太空不仅是科学探索的领域,还是一个关于资源掌控及利益争夺的战场。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现代人读《诗经》,往往会有些‚隔‛,只能就作品内容形式进行分析鉴赏,而闻一多研究《诗经》,却力图给现代人提供《诗经》时代这些作品产生与流布的想象。

比如解释《诗经》与祭祀、舞蹈、种植、记事、隐语等的关系,就让人们尽可能回到《诗经》时代,去理解这些作品不可重复之美。

这等于给文学史增加了一个‚文学生活‛的想象天地。

但这种对‚文学生活史‛的研究,仍停留于比较零碎的、个案的操作,至今未见到有把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生活‛系统写进文学史的著作,各种古今的文学史,绝大部分仍只满足于对作家作品及源流的描述,即使介绍思潮流变,涉及时代背景,也未见得能自觉地展现‚文学生活‛。

不过,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方面出现的一种理论自觉。

最近,山东大学几位学者连续发表多篇关于‚文学生活史‛的讨论文章,提出要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

他们希望突破历来文学史只注重作家、作品和批评的‚内循环‛,嵌入一个新角度即‚文学生活‛‚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设想,与此前温儒敏教授主持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有密切关联。

温儒敏曾指出,迄今为止的各种文学史,绝大多数就是作家作品加上思潮流派的历史,很少能看出各个时期普通读者的阅读、‚消费‛以及反应等状况。

‚文学生活‛研究关注文学生产、传播、阅读、消费、接受、影响等社会文化生活环节,这样的视野将使文学史研究打开新局面。

从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到‚文学生活史‛研究,是一个跃进,研究方法也要随之调整,‚文学生活史‛研究带有很强的文学社会学色彩,除了对不同的普通读者进行访谈以及菜些必要的调查问卷,更加重要的还是史料收集梳理研究,也许还需要借用一些诸如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等跨学科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文阅读:《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卞毓方
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这也不
失为明智。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他认死理: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
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说:“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
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谁知马寅初不买账,决不检讨。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们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
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
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者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
最稳当,尽管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者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
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
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思想者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
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自从献身经济学,人口问题,一直是马寅初关注的焦点。

一届人大二次会议,
他首次就人口问题表态。

在他看来,这已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结论。

没有想到,
爆发的不是掌声,而是斥责。

“社会主义国家哪来的人口问题?”面对公众的
质疑,他居然扬言:“大家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

我也可以暂时收回发言稿件。

但不因为大家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我将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调查
研究,下次人大会上,还将提出。


真理没有外衣。

马寅初按照他的既定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查,深入研究,把人口问题直接搬到了中南海的最高国务会议。

“人口多就是我们的致命伤。

”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
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
《新人口论》堪谓生不逢辰。

起初批判仅局限在民间,停留在群众自发的层次。

马寅初表现出不屑一顾。

然而,到了1958年春天,毛泽东撰写了《介绍一个合作社》,以他惯用的诗性词语,强调:“……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
一个决定的因素。

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59年冬,北大临湖轩,雪压冰冻封,朔风尖啸。

一场批判马寅初会议,正呈现
出与大自然同步的严酷。

中途,专程赶来压阵的康生,也许觉得火力还不够猛烈,但见他一拍桌子,打断批判者的发言,恶狠狠地插话:“马寅初说,有人
说他是马尔萨斯主义者,但他不能同意。

他说马尔萨斯是马家,马克思也是马家,而他是马克思的马家。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到底是姓马克思的马,还
是马尔萨斯的马?我认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毫无疑问是属于马尔萨斯的
马家!”
谁知马寅初不吃这一套,前面话音刚落,他后面就当场顶撞:
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
斩钉截铁。

数一数,总共十一个字。

然而,这就够了。

这才是“一句顶一万句”!有多少大师级、准大师级人物的一生,就是从胸腔里迸发不出这样的一句,连模仿也模仿不来。

惟独马寅初做到了。

不假思索,长啸而出,九鼎大吕,震铄古今。

再说那段铮铮誓言。

面对政治高帽随时会扣落下来的生存险境,马寅初选择
《新建设》刊登《重申我的请求》:
我接受《光明日报》开辟一个战场的挑战。

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
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
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老不老,守正白眼朝天,立世青眼向文。

历史不堪重负,后人为轻装前进就
不得不学会健忘。

然而,我相信,无论无常的岁月经历多少轮回,马寅初高昂
的头颅和勃发的英气,将永远激荡青史,烛照天地!
马寅初在望八之年遭受重厄,竟以百岁高龄,重新出山,赢得世人的大声惊叹,大把热泪。

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

他的价值,一半在于他发掘的人口理论,一半在于他渊渟岳峙【注】、独立苍茫的健康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