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
解读黄河三角洲发展战略
解读黄河三角洲发展战略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开发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深入实施阶段,对于增创我省发展新优势,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重重要意义规划的批复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加速环渤海地区的振兴与崛起,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加快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1、黄河三角洲是山东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投资项目与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东部沿海及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梯次转移的趋势明显。
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天津滨海新区引发的产业北移的中间地带,拥有大量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和荒草地,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突出高效生态主题,进一步优化环境,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黄河三角洲地区将进入快速崛起阶段。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已超过15%,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9300亿元,建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2、黄河三角洲是促进山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突出瓶颈制约的逐步突破,黄河三角洲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山东省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3、黄河三角洲是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文化产业基本概况(一)文化产业现状分析1.文化沿革及独具特色生态优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6,总人口约985万。
区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独特的黄河文化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气势磅礴的九曲黄河、黄河口湿地公园、海岛金山寺、杨家埠、孙子文化园、陈庄西周古城遗址等,是黄河自然风光与山东古齐文化特色结合区。
本区形成了以黄河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历史遗存文化、军垦文化、红色经典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现代文化的“八大文化”。
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以浑然天成的漫卷书画形式擦亮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精神底色,集中表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历史演进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和文明成果,使本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
2.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成绩“十一五”期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民营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市场逐步规范繁荣。
杨家埠、孙子文化园、黄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打造了包括现代吕剧《梨花雨》、动漫片《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品牌。
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寿光市大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滨州北方文化有限公司、山东惠民孙子兵法城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邹平范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本区现已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影视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等为代表,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体系。
3.文化体制改革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区内各级政府为推进文化产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围绕黄河三角洲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规划和政策,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状及发展重点研究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状及发展重点研究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现状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六分之一,区内总人口985.3万人。
1.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发展速度快于全省。
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014.8亿元,占全省的14.8%,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228.1亿元,占全省的10.4%,增长15.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5个百分点。
2.工业支撑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
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58.4亿元,占全省的16.2%,比重高于GDP1.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3.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02年的6.64%提高到2008年的24.44%。
3.三大需求稳步扩大,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2711.6亿元,占全省的14.2%,增长27.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9.8亿元,占全省的9.2%,增长18.5%;进出口总额111.9亿美元,占全省的8.1%。
4.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37元,高于全省918元。
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1.地理区位优越。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北大门”和黄河入海口的交汇区,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毗邻天津滨海新区,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地处黄河入海口,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推荐下载】浅谈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策略
浅谈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策略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共和国一块年轻的宝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浅谈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策略。
山东省的规划中指出:沿黄产业经济带要依托黄河口和自然保护区等特点,重点发展优质粮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和依据,贯彻国家、省、市规划中对于黄河三角洲的产业规划,积极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第一,发展现代石油加工业。
黄河三角洲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东营市最发达的工业也是石油、天然气加工业,但是,就目前胜利油田石油加工业来说,污染严重、能源损耗量太大。
这必须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步伐,节能减排,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要大力提倡企业创新。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抓好胜利工业园和华泰集团、万达集团、利华益集团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工作,提升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水平。
第二,发展现代港口产业。
黄河三角洲是以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恶化。
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兴城到以港强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东营港的扩建将给城市转型带来新的机遇。
港口及其附属加工业基地将是黄河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黄三角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三,发展制造业。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延长产业链。
一是工业生态链模式。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努力使每一生产链上游产出的废弃物用于下游生产的原料,实现循环经济。
二是绿色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集农、工、贸、种、养、加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是环保工业产品模式。
以各类植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开发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一省有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2011年1月7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为国家发展战略。
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所谓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
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该区域将形成"四点"、"四区"、"一带"的布局框架。
"四点"是指东营、滨州、潍坊港和莱州港区,"四区"是指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一带"是指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实现黄河三角洲的高效生态经济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需要加强生态保护。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采取环保行动。
其次,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惩罚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企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需要加强城市化建设。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和水平。
其次,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需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需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首先,需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推广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其次,需要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黄河三角洲的高效生态经济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城市化建设,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河三角洲的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分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分析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进展规划》。
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进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进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根据相关管理方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国家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疆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支持进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夫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乐观稳妥进展产权交易市场。
国家还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创新合作进展机制,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包括整合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条件成熟后适时上市;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加快进展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以及丰富保险服务品种,拓展保险市场,加快进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进展总体战略、爱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进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进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进展。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领先转变进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进展和参加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依据《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规划》明确了黄河三角洲进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进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进展新模式;到2022年,领先建成经济富强、环境美丽、生活富有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优势独特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的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0万亩、荒草地148万亩、滩涂212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同时,黄河仍在填海造陆,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
当东部沿海许多地方在为土地资源的紧缺而犯愁时,黄河三角洲优势独具,在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突出优势。
3.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100多种矿产,该地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多种,这里还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目前仅在东营的石油地质储量高达50亿吨,天然气储量是2300亿立方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近900公里,占全省的28%,是我省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之一。
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
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
4.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气温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思考李硕雅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态特色明显,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堪称“鸟类的天堂”。
天然苇场是黄河三角洲独有的湿地资源。
黄河三角洲拥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野生动物1524种,植物393种。
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报告12
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由省建设厅2008年编制完成,同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于09年12月份正式列入国家战略。
黄河三角洲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北翼的主体,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加快建设特色经济区,培育经济新亮点,成为全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发挥环渤海经济圈重要成员作用的桥头堡。
对于增强我省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 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逐步向北拓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三角洲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土地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优势)。
同时黄河三角洲地区也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
鉴于以上的优势和制约因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该区域的发展定位为: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济区、现代物流区、技术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区,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规划积极发展县域城镇,在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县城建设,膨胀城市规模,配套建设道路、通信、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金融、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
根据定位省人民政府将在土地利用、财税、投融资政策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园区建设等六大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扶持。
同时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省预算内投资及专项资金、省基建基金都会向该区域倾斜,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支持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环保及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鉴于以上规划,建议:1、充分利用好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历史机遇,各相关部门仔细研究《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鲁发【2008】13号文件精神,积极与上级各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和掌握上级政策措施,特别是资金政策支持方面及重点倾斜扶持政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修改稿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山东省农业厅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建设,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对于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0-2020)总体要求,编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一、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一)区域资源优势明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土地资源丰富。
区内土地总面积2774万亩。
其中,耕地1473万亩,乡村人口人均1.91亩,是全省人均水平的近2倍;未利用地811万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荒碱地418万亩;黄河三角洲地区年可新增土地2万多亩,是全国唯一新增土地的地区。
其中,东营市人均土地面积约6.7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尚有未利用土地资源2699.3平方公里。
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最有利因素,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2.生物资源多样。
黄河三角洲独特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拥有高等植物120科700余种,动物11纲900余种,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动植物品种,如冬枣、金丝小枣、鸭梨、紫花苜蓿、渤海黑牛、德州驴、渤海马、洼地绵羊、寿光鸡等。
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
3.生态环境独特。
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陆地、淡水、海水交接地带,多类型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区内地广人稀,污染源少,生物安全半径大,易于隔离,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得天独厚。
(二)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较高。
得益于油区开发建设和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等,区域内“路、水、电、林、田”等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区内粮食总产690.4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0%;亩产462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11.6%;与2000年相比,总产增174.3万吨,增幅33.7%。
201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文档资料
机场。扩建东营机场。
能源。建设莱州等大型电源项目。
社会事业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2020年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
级生态经济区
空间布局
核心保护区 控制开发区 集约开发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发展规划》粗浅解读
汪德峰 2019-3-25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 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 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一、发展历程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石油勘探开发。 1983年,东营市成立以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逐步摆上山东和国家战略位
正式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 2019年6月,省政府编制《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9年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
见》。 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25个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联合调研
组,专题调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完善提升问题。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
有利于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实现区 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该区域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规划范围包括东营、滨州两个市和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
主要功能定位是建设“四区一基地”,即: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
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
其中,集约开发区作为开发重点,主要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
四点,即东营港、滨州港、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
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
一带,即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
产业合作重点: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高效农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等环境友好型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生态旅游、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未利用地:得天独厚的后备土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建设最大的优势。
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792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 1.5万亩。
规划2011-2020年期间开发利用未利用地110万亩,新增农用地66万亩、建设用地44万亩。
目前,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1万亩,新增耕地12.4万亩、建设用地5.7万亩。
同时,扎实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统筹土地开发、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加速土地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
营商环境:《规划》批复以来,山东省成立了黄三角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未利用地开发意见》《金融支持黄三角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编制了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制造业等26个专项规划,与国土资源部等20多个部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了国家规划确定的16项重大政策事项,设立了每年10亿元的黄三角建设专项资金、总规模200亿元的黄三角产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开发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黄三角产权交易中心,为黄三角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专家解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专家解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山东省政府•【公布日期】2009.12.14•【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专家解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规划》编制组负责人范恒山详解《规划》③《规划》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的主线,在深入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着眼全局,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方面,考虑到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急需加以保护和改善的问题,《规划》明确要求这一地区的发展模式要有别于其他区域,必须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走在前列;必须把高效利用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支撑点,在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树立典范;必须把突破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创新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着力点,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为此,《规划》提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主题,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规划》提出了工作中要坚持的四条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在战略定位方面,着眼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充分发挥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着眼于打造环渤海地区发展新的支撑点,《规划》提出要把这一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前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独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开发日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黄河三角洲视察,并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做出重要指示。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滨州实施追赶超越战略,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鲁发〔2010〕9号),为进一步推进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指导滨州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包括山东省滨州市全境,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6县1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人口375万,陆地面积9600平方公里。
本规划以2008年为基期,近期目标到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现状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湾。
自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启动以来,滨州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立足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主战场这一定位,坚持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载体,着力培育符合高效生态要求的产业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经济社会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具体策略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具体策略:摘要:文章立足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效生态;黄河三角洲;策略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共和国一块年轻的宝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山东省的规划中指出:“沿黄产业经济带”要依托黄河口和自然保护区等特点,重点发展优质粮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和依据,贯彻国家、省、市规划中对于黄河三角洲的产业规划,积极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工业第一,发展现代石油加工业。
黄河三角洲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东营市最发达的工业也是石油、天然气加工业,但是,就目前胜利油田石油加工业来说,污染严重、能源损耗量太大。
这必须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步伐,节能减排,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要大力提倡企业创新。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抓好胜利工业园和华泰集团、万达集团、利华益集团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工作,提升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水平。
第二,发展现代港口产业。
黄河三角洲是以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恶化。
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兴城”到“以港强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东营港的扩建将给城市转型带来新的机遇。
港口及其附属加工业基地将是黄河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黄三角”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二,水资源。
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应将水资源的节约使用置于优先地位。
运用水费价格这一经济杠杆进行调控,从管理、工程和节水技术等方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提高灌溉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田间无效蒸发,推广抗早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第三,油气资源。
今后应充分发挥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区位两大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