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草案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通知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的要求以及《“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发〔2016〕86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的部署,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是由高校设立并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机构。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为高校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支撑高校协同创新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按照“自主设立、择优遴选、重点支持”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指导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对工作突出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经遴选和确认后认定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给予重点支持。
该项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教育部科技司负责,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承担具体工作。
有关省(区、市)知识产权局、教育厅予以协助。
第五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一般设立在高校图书馆。
所在高校是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设单位,负责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日常管理办法,负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条件保障。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由所在高校任命。
第二第二章章 建建设和运行设和运行第六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对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训、业务规范制定、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
第七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立足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工作。
第八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开展工作包括:(一)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及相关数据文献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二)建设和维护高校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平台,应用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技术,有条件的可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工具的开发;(三)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重大事务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四)支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配合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供重大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五)参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助高校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和运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六)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相关培训,壮大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宣讲普及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七)为高校师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指导,参与高校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活动;(八)发挥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九)承担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委托的工作。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利用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信息中心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探讨该制度的价值和重要性。
1. 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资产和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信息中心的规范运行和高效服务,协助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方面获得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2. 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信息中心的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要素:2.1 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信息中心的机构设置应科学合理,确保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和高效工作。
根据其定位和任务,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明确、工作流程清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2 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信息中心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管理机制,通过全面收集和组织各类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该制度应包括对各类信息来源进行审核和筛选、信息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3 服务范围和方式信息中心的管理制度应明确其服务范围和方式,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检索、技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指导等。
信息中心还应积极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信息中心的管理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信息中心可以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保障国家和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合理管理和保护。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中心的服务可以帮助其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的要求以及《“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发〔2016〕86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的部署,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是由高校设立并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机构。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为高校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支撑高校协同创新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按照“自主设立、择优遴选、重点支持”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指导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对工作突出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经遴选和确认后认定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给予重点支持。
该项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教育部科技司负责,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承担具体工作。
有关省(区、市)知识产权局、教育厅予以协助。
第五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一般设立在高校图书馆。
所在高校是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设单位,负责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日常管理办法,负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条件保障。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由所在高校任命。
第二第二章章 建建设和运行设和运行第六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对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训、业务规范制定、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
第七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立足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工作。
第八条 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开展工作包括:(一)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及相关数据文献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二)建设和维护高校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平台,应用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技术,有条件的可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工具的开发;(三)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重大事务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四)支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配合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供重大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五)参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助高校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和运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六)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相关培训,壮大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宣讲普及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七)为高校师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指导,参与高校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活动;(八)发挥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九)承担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委托的工作。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立体化用户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第7期2023年3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7March,2023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名称:面向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精准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725㊂作者简介:罗秀娟(1983 ),女,江苏东台人,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信息服务㊂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立体化用户培训体系构建研究罗秀娟(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摘要: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㊁教育部联合发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服务中心必须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㊂文章在用户知识产权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对象㊁规划㊁主体㊁内容㊁方式㊁手段和评估7大节点构建精准立体化的用户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全员全覆盖㊁系列大讲堂定向系统培养㊁嵌入讲座个性化满足特定用户群体㊁企事业单位主动服务的4大内容,并辅以知识竞赛和全媒体宣传,全面提高用户的知识产权全链条能力素养㊂关键词: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用户培训;培训体系;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2㊀㊀文献标志码:A1㊀研究背景㊀㊀为贯彻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2019 56号)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 2035年)“,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㊁教育部联合修订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的5项重点工作就是培育专业人才㊁承担高校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知识培训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㊁宣讲普及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㊁提升在校学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素养[1]㊂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及周边企业有计划㊁有系统地高效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迫在眉睫,因此,笔者旨在基于不同对象用户需求特性,设计了一套科学的㊁行之有效的用户知识产权培训体系,以全面提高高校用户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水平,有力支撑高校协同创新,助力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㊂2㊀研究现状㊀㊀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宗旨是创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举措,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供给,推动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融入高校知识产权创造㊁运用㊁保护㊁管理㊁服务全链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㊂自2019年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立以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呈现井喷之势,主要有介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4]㊁线上培训质量研究[5]㊁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研究[6]㊁针对馆员的培训体系设计[7]㊁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8-9]㊂优秀实践案例有:东南大学举办 奥凯杯 在宁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技能大赛[10];2018至今成功举办3届的incoPat 全国高校检索大赛[11];上海交通大学的 专利学堂 采用培训㊁沙龙㊁实体和虚拟服务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并联合 思源微课 制作了专利系列微视频[12];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技术转移研究院联合举办系列讲座式的 知识产权讲堂 [13];北京大学采用公选课㊁系列讲座和有奖答题闯关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14]㊂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用户培训实践在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在理论研究方面鲜见相关密切报道,因此,笔者构建了一套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多层次立体化用户培训体系,以期为各高校开展此服务提供借鉴作用㊂3㊀知识产权用户培训体系㊀㊀知识产权用户培训就是以高校图书馆㊁特邀知识产权专家为培训服务主体,面向全校师生㊁科研人员及周边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人群,紧密围绕知识产权相关主题,借助线上线下各种培训和宣传手段,开展教学㊁讲座㊁竞赛㊁宣传等教育活动,旨在提高用户对于知识产权创造㊁运用㊁保护㊁管理㊁服务的全流程化能力素养㊂因此,知识产权培训体系要素可以分为培训对象㊁培训规划㊁培训主体㊁培训内容㊁培训方式㊁培训手段和培训评估㊂3.1㊀培训对象:侧重需求调研分析㊀㊀知识产权用户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全校师生㊁科研人员及企业内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人群㊂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性,不同专业背景㊁学历层次㊁研究阶段用户的信息需求差异性较大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首先必须对培训对象进行信息需求调研分析,充分掌握用户知识产权需求的侧重点和满足率,并根据需求的差异性进行用户分类统计,从而为培训活动针对不同用户设计相对应的知识产权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现多层次知识产权培训系统,也是提高用户知识产权信息需求满足率的基本前提条件,从而实现个性化㊁精准化的知识产权培训㊂3.2㊀培训规划:统筹可行性和科学持续性㊀㊀制定知识产权用户培训发展规划是保证培训活动有计划㊁有步骤㊁可持续地科学推进的重要保障㊂通过调研兄弟高校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经典案例分析,结合用户知识产权培训需求和本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队伍等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知识产权用户培训服务规划㊂规划中必须明确具体目标㊁活动任务㊁专职负责人员㊁培训服务方式㊁服务内容㊁实施策略等㊂重点要在规划中确定每项活动任务的关键时间点,统筹可行性和科学持续性,通过制定具体㊁可操作性的规划指导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的高效开展㊂3.3㊀培训主体:注重多元协同合作㊀㊀培训人员的素养直接决定了知识产权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知识产权培训团队建设至关重要㊂知识产权用户培训的主体是图书馆馆员中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专职人员,也称为知识产权馆员㊂首先,加强知识产权馆员的素养培养,系统性地进行知识产权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实践能力提升,严格按照专利代理师执业准入资格考试的要求,将专利基础知识㊁法律知识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结合㊂其次,一名优秀的知识产权培训馆员除了具备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素养,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㊁沟通能力和培训技术等㊂除了知识产权馆员,外聘的知识产权专家㊁相关专利数据库培训师㊁咨询公司专利代理师㊁学院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教师都是培训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团队整体师资能力的关键举措㊂图书馆应该也必须寻求外部更多专家的协助,多方合作才能组成一个强大的知识产权培训团队㊂3.4㊀培训内容:兼顾覆盖性和个性化的立体三角型㊀㊀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的内容设计是建立在受众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的,兼顾共性和个性,呈现为一种三角状立体型㊂最底层,体现大多数受众的需求特性,主要内容为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知识㊁知识产权相关信息资源获取途径㊁检索技巧和简单分析等㊂最底层就是地基,内容涵盖知识产权最基础的知识,培训的目标就是全员全覆盖㊂中间层,面向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㊁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的研发人员,内容设计为专利高效检索㊁深入分析和精准挖掘以及技术交底书撰写等㊂中间层主要面向对专利深层次检索㊁挖掘㊁申报和转移有需求的用户,培训的目标就是定向和系统培养㊂最顶层,主要是面向创新创业团队㊁高新技术企业等㊂采用培训人员直接嵌入课题组或培训班的方式,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培训,内容由用户实际需求决定,培训的目标就是精准化和个性化㊂3.5㊀培训方式:课程+讲座融合竞赛+宣传3.5.1㊀专业课程㊀㊀知识产权培训方式是由培训对象需求和培训内容共同决定的,是培训效果最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㊂针对知识产权最底层和部分中间层内容的培训对象,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采用系统性㊁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打牢知识产权理论学习的地基㊂例如,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知识产权方面的占比;开设知识产权法律㊁知识产权实务㊁企业竞争情报与专利㊁专利检索与分析等选修课程㊂3.5.2㊀各类讲座㊀㊀针对知识产权部分中间层和最顶层内容的培训对象,用户培训最普遍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术讲座,围绕领域内某一具体问题邀请专家进行讲授㊂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笔者将高校知识产权培训讲座分为以下4种类型㊂第1种,直接嵌入重点课题组㊁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等,针对项目组不同科研阶段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㊁精准化的讲座㊂例如,嵌入高价值专业培育示范中心,针对高价值专利培育㊁发掘㊁申请文本评判标准㊁案例分享等进行全面的培训㊂在服务过程中了解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领域盲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通过领域核心知识产权跟踪㊁热点分析㊁预警等知识模块解读,对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教融合式的知识产权进阶教育㊂第2种,定点化的图书馆系列专题讲座㊂作为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专门将知识产权相关培训讲座辟出自成体系㊂每年在用户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知识产权系列专题讲座计划,及时利用各种途径推送,构建集专利基础㊁检索㊁分析㊁申请㊁转化全流程的培训体系,提高用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利用创新成果及保护自身创新成果的能力,为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撑,促进用户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㊂第3种,定制化地嵌入相关专业课程㊁相关学院的培训讲座㊂与学院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将专利申请内容嵌入专业课程中,对专业课程的信息需求进行专业的㊁直接的㊁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应对基础教育的专业广度,紧跟知识产权最新政策走向,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产权素养㊂主动走进学院,充分沟通,在了解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将定制性知识产权讲座直接推送到学院师生手中㊂第4种,借助于知识产权培训基地㊁知识产权联盟等参会培训讲座㊂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借助于知识产权培训基地㊁知识产权联盟等相关会议,发挥资源优势,面向学校和企业提供层次不一的培训讲座服务,推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促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㊂例如,江苏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依托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㊁扬州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依托涉农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㊂3.5.3㊀知识产权竞赛㊀㊀作为常规培训方式课程和讲座重要补充的知识产权竞赛,以赛促学㊁以赛促用㊂知识产权竞赛旨在动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知识竞赛以学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结合技能培训掌握专利数据库检索和分析,形成理论与实践㊁个人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竞赛模式㊂区域知识产权竞赛的组织,可以推动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助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繁荣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活动,形成了辐射地区广㊁参与人数多㊁宣传力度好㊁交流程度深的竞赛格局,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综合素质起到了示范效应㊂3.5.4㊀宣传活动㊀㊀知识产权各类型宣传活动的组织是知识产权普及㊁用户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㊂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全媒体形式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线下通过宣传单㊁宣传报㊁咨询处㊁有奖问答㊁沙龙分享会等形式宣传知识产权;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㊁新闻网站㊁录制微视频㊁闯关类小游戏等宣传知识产权,营造积极的知识产权氛围㊂3.6㊀培训手段:全媒体技术支撑㊀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知识产权培训充分利用数字化㊁智能化的技术㊂首先,构建和共享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平台㊂针对服务中心用户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录制知识产权培训讲座相关视频,以网上知识产权培训资源搜集㊁挖掘和整合为补充,构建中心的知识产权培训平台,便于用户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培训资源,充分体现培训资源的易获得性和友好性㊂同时,注重共享优质的网络知识产权培训资源,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㊁中国大学MOOC(中国精品课程)中的知识产权慕课㊁数据库商培训平台 承知课堂 等㊂其次,利用线上游戏等形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激发用户兴趣㊂利用字谜游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产权专业名词的学习和记忆;利用在线棋类游戏模式回答知识产权数据获取途径㊁检索技巧㊁分析窍门等,可设置几人轮流回答,寓教于乐,有效提高知识产权素养;开发探索性寻宝类游戏,将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知识㊁检索分析技巧和实务操作融入任务中,按照学习难度进行通关,吸引用户探索知识产权之谜㊂最后,借助微信㊁微博㊁微视频等微媒体技术优势,加强知识产权培训资源宣传与推广㊂充分发挥微信㊁微博㊁抖音微视频等手机软件在用户群体中的普及性,申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㊁微博号和抖音号等,将知识产权培训的资源按照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及时推送㊂3.7㊀培训评估:工作执行评价与用户反馈相结合㊀㊀评价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的效果是保障培训活动可持续性科学发展㊁提升培训服务质量㊁健全培训服务规划制度的重要环节㊂培训体系评估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考察培训人员对工作规划执行的情况;二是调研用户对培训活动的成效评价㊂用户调研应将每场培训活动和年终评估相结合㊁培训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相结合㊁培训便捷性和有效性相结合㊁用户需求满足率和满意度相结合㊁培训的效率和效果相结合,综合各种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形成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的评价报告㊂4 结语㊀㊀用户知识产权培训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构建一套科学㊁可行㊁高效的培训体系是实施这项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这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㊂以用户需求调研分析作为前提㊁多方协同和共建共享作为关键㊁队伍建设作为核心㊁平台建设作为保障㊁制度建设作为基础㊁评估体系建设作为保证,从而实现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知识产权用户培训㊂参考文献[1]公共服务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EB/OL].(2021-06-08)[2022-02-10].https:///art/2021/6/15/ art_581_160040.html.[2]张群,惠澜,谢东,等.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调研[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4): 53-58.[3]周静,张立彬,谷文浩.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9 (21):35-46.[4]宋玉梅,严哲,朱琳,等.微信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3):51-60.[5]陈慧琪,吕源,刘敏榕.高校学科馆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线上培训质量研究 基于FULink联盟馆员调研数据[J].图书情报工作,2021(21):76-83. [6]王丽萍.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20(3):16-21. [7]王丽萍,黎子辉,秦霞,等.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体系设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4): 43-51.[8]唱婷婷,杨新涯,沈敏,等.高校图书馆多层级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4):73-80.[9]郭文希,李姝,陈思瑶.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建立与实践初探 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C]//图书馆新时代:坚守㊁转型㊁颠覆 第十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论文集.上海,2020:118-122. [10]东南大学.东南大学 奥凯杯 在宁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技能大赛[EB/OL].(2021-05-25) [2022-03-01]./seuipc/news/ news2104.html.[11]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新科技检索大赛[EB/OL].(2021-03-15)[2022-03-01]. https:///a/282292283_690962. [1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EB/OL].(2022-03-01)[2022-03-01].https:///f/content/detail. shtml?id=6097&lang=zh-cn.[13]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EB/OL].(2022-03-01)[2022-03-01].https:// /wzxq.htm?id=cdd2fe09-cdb2-4857-816d-c4fe2157b464.[14]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EB/OL].(2022-03-01)[2022-03-01].https:// /portal/cn/news/0000002266?qt -search_quicktab=0.(编辑㊀何㊀琳)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user training system of national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 in universityLuo Xiujuan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226019 ChinaAbstract In2021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ointly issued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learly stated that the service centers must carry 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us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n accurate and three-dimensional us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ining system from the seven nodes of object plan subject content method means and evaluation and realizes the four major contents of full coverag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argeted system training of series of lecture halls personalized embedded lectures to meet specific user groups and active service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for the supplement by knowledge competition and all-media publicity will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users ability and quality in the whole chai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user training training system university library。
《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解读

《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20.12.24•【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解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重要讲话精神和局党组“织好服务网”工作部署,统筹布局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一、制定背景及重要意义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基础性工程,仅靠政府能力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的需求,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017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建立一批技术创新与支持中心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服务创新发展、支撑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服务高校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知识产权基础服务尚未实现广泛供给,服务人员规模和服务能力不能充分满足创新创业的普遍需求,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相关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
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办法,将布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壮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和人员规模,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合理布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也是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的有力举措。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以提供基本信息公共服务为主,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类型,采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认定的形式,可以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利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与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布局、服务类别、服务内容上互为补充,形成覆盖广泛、层级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强大、服务规范的格局,实现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全国一盘棋”局面,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辐射更多行业和区域,惠及更广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8•【文号】国知办发服字〔2021〕23号•【施行日期】2021.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其他规定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国知办发服字〔202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其他部门所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办发〔2019〕56号),落实《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国知发服字〔2019〕46号)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高校的创新质量和效益,助力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修订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6月8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办发〔2019〕56号),落实《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国知发服字〔2019〕46号)的工作要求,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信息中心制度

安庆市纺织技工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学校的计算机校园网的管理,保障学校范围内所有师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校管理、科研、教学服务,保证校园网的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学校范围内各网络节点的联网管理应当依照本规定办理。
第二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1.互联网:是多个网络相互连接构成的集合。
通过网关将多个不兼容的网络连接起来,并由网关完成相应的转换功能。
互联网的最常见的形式是多个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连接起来,即互联互通工程。
2.校园网:是为学校服务的网络。
3.接入网络:是指通过接入互联网络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的活动。
4.节点用户: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接入校园网,获取或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部门或个人。
第三条学校对校园网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责任管理,鼓励应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领导负责协调、解决有关校园网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学校领导依照本规定具体管理办法,明确校园网的出入口信息,提供单位、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负责对校园网联网工作的检查监督。
第六条学校校园网由图文信息中心负责管理。
学校无网络覆盖的区域,节点用户的申请,必须报经办公室审核,校长签审接入。
第七条申请校园节点用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学校建制下的独立部门或学校拥有注册学藉的学生;2.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和计算机联网软硬件条件;3.服从本管理规定和《校园网用户守则》的约束,办理好联网登记手续和互联网安全使用承诺;4.符合法律,不与国家地方政府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相抵触。
第八条学校图文信息中心负责学校各节点用户计算机网络联网应用知识的技能、安全使用和软硬件维护工作。
第九条使用学校计算机网络的部门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查阅、制作、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及有伤风化的信息。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评估与回顾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其管理制度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与回顾,并探讨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应用。
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重要的组织规定,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要求和规则。
在深入评估这些管理制度之前,让我们先概述一下主要内容。
1.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定位和目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一个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其定位和目标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及时、可靠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
2.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应当合理,职责分工明确。
包括中心负责人、各部门和相关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应的权限和责任。
3. 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规范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运行的稳定性。
4. 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其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应合理、科学、可操作,包括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等方面的规定。
5. 保密管理制度为了维护知识产权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应制定科学的保密管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和保密措施,严格保护客户和用户的知识产权信息。
二、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的深入评估在了解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后,我们来深入评估其深度和广度。
1. 深度评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在深度上是合理且具体的。
对于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中心负责人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应在清晰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职责和任务。
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立和完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2020tisc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2020tisc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典型案例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知识产权也不例外。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服务。
以下将介绍2020年TISC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一些典型案例。
首先,2020年疫情的影响导致了知识产权的变动和创新需求的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TISC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起到了及时响应和支持的作用。
以某高校为例,该校的教授开展了一项与疫苗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希望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TISC迅速提供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并为教授提供了专利申请的流程和指导。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为该教授提供了专利检索和分析的支持,帮助其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已有技术和专利情况,为其专利申请提供参考意见。
其次,在疫情期间,TISC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加强了对企业的支持。
以某制药企业为例,该企业希望开展新药研发,并希望获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TISC提供了该领域的专利检索和分析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已有技术和专利情况,为其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为该企业提供了专利申请的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专利申请,并保护了其在研发过程中的创新成果。
此外,TISC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积极组织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了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意识。
以某地区为例,TISC在疫情期间组织了一场在线知识产权培训,邀请了专业的知识产权专家为企业和学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
这次培训向企业和学生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保护方法和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另外,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的宣传内容,提醒大家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防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最后,TISC与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解读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8.02.02•【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解读一、背景情况《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发〔2016〕86号)要求“增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加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等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明确“支持高校图书馆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促进高校创新提供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进行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需求调研工作,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制定过程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联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152所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情况进行调研,针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图书馆、科研三类人员发放调查问卷4346份,回收有效问卷4005份,经过梳理分析,了解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需求,形成了建设框架和初步方案。
调研认为,建设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将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7年,在调研的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拟定了《办法》(征求意见稿)。
在北京、江西、广东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了有关高校、地方知识产权局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各方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会签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有关部门持续沟通,经修改完善,《办法》于2017年12月印发。
三、主要内容《办法》分五章,共二十三条。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定位、建设原则、建设单位,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附件2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考核评估证明材料
学校名称:
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政策和经费支持证明
如涉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相关学校文件、详细
— 1 —
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文献资源及信息分析工具投入经费的证明材料。
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资质和培训证明
如知识产权师职称、专利代理师资格、参加培训证明等。
三、典型案例详情
工作成效报告中所列典型案例详情,涉密案例请勿提交或各高校自行脱密处理。
四、专业人才培育证明
如知识产权业务知识培训通知、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安排等。
五、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制度
如相关规章和管理制度。
六、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
如科研项目立项和结题证书、研究成果清单、获奖证明等。
七、其他材料
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3.11•【文号】•【施行日期】2015.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你校第10届党委会第4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我部核准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章程》,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2015年1月20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核准。
核准书所附章程为最终文本,自即日起生效,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你校应当以章程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3月1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章程序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起源于1952年1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的北京石油学院。
北京石油学院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主体,于1953年10月1日正式开学。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9年11月学校迁至山东,1970年1月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设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2月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并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立石油大学(北京),形成了石油大学(华东)与石油大学(北京)两地相对独立办学的格局,1997年11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现校名,2006年12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承载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高等教育支撑的使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行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方案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方案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知识产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和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建立一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探讨建立一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和运作方案。
二、建议的组织形式1. 技术参数和专业团队:建议设立一个专业团队,包括专业领域的律师、技术专家、经济学家以及市场分析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将提供不同的服务,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评估、专利检索、知识产权许可和交易等。
2. 公共平台:建议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信息和交流平台,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在线咨询、知识产权检索和交易等服务。
该平台还将定期发布知识产权政策和前沿技术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和趋势。
三、服务范围和内容1. 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和法律服务,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和防范措施,并代理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权案件。
2. 技术评估:提供技术评估的服务,为企业评估和鉴定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并提出技术改进和创新建议。
3. 专利检索:提供专利检索的服务,帮助企业和创新者了解现有技术和专利的情况,为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4. 知识产权许可和交易: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知识产权许可和交易的服务,帮助他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5. 培训和教育: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企业和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四、运作模式和机构设置1. 运作模式:建议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有偿服务。
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知识产权服务。
2. 机构设置:建议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由政府负责管理和监督。
该机构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的发展。
3. 资金来源:建议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和科研项目等。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探索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探索刘天琳张芹陆桃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北京102249][摘要]通过调研分析80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服务的现状,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实践效果,探索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模式制度建设,并针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出完善培训制度、培养人才团队、嵌入科研团队、建立用户反馈响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分类号]G 251.5*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利布局与‘一流学科’匹配度研究分析”(项目编号:y j s 2019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一般项目“基于用户需求的本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探索”(项目编号:y j s 2019035)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教育部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在打通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在发展过程中,各高校相继探索和开展了多样化、特色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模式。
按照政策要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单位要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2]。
因此,对比总结了现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石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结合石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推广效果,提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期为相关发展提供借鉴。
1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随着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服务内容和服务深度也在探索中拓展。
近三年,教育部先后遴选出3批共80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笔者通过对这些中心业务实践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中挖掘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和发展方向。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36期2020年12月No.36December ,2020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崔琰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山东青岛266580)摘要:对已入选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多集中在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专利检索与咨询、专利分析等,而专利跟踪预警以及其他嵌入式特色服务却开展较少,体现了多数高校在技术型专利服务以及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的特色服务上仍存在欠缺。
高校图书馆应抓住当下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良好机遇,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积极构建校内多方协作体系,立足自身优势学科资源,拓展深度特色服务。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特色服务中图分类号:G258.6;G252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崔琰琳(1983—),女,山东烟台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学科分析与知识产权。
引言高校作为孕育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和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服务者,是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并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更可以有效地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国家创新驱动长足发展。
为了壮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队伍,增强高校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的能力,提升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的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根据《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于2019年3月完成首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建设工作[1],继而又于2020年3月组织开展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并于6月公布了第二批37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2]。
这60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由高校设立,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在提供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服务,支撑高校协同创新、优势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05•【文号】国知办发服字〔2018〕37号•【施行日期】2018.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发服字〔2018〕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于2017年12月联合印发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国知办发规字〔2017〕62号,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有关规定,决定开展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遴选原则统筹考虑建设需求和地区分布、高校类型和学科特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遴选首批20家左右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申报主体高校是申报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主体。
三、申报条件(一)所在高校已设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18年10月31日前设立,以高校发文时间为准)。
(二)符合《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各项基本条件。
(三)符合《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之一,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遴选程序(一)提交材料。
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交《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申请书》(附件)及相关附件,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经主管部门推荐,省(区、市)属高校经所在省(区、市)知识产权局、教育厅(教委)推荐,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交申请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国知办发规字〔2017〕62号)及《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1-2016),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规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心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立足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工作。
第二章工作原则第三条回避原则。
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是与委托方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中心与委托方进行业务接洽时,应对委托方进行利益冲突核查。
当委托方需要委托的业务与中心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专利文献信息服务业务存在利益冲突时,中心不再受理此委托。
例如,当以专利侵权为分析目的时,中心不再同时受理专利权人和被诉侵权人的委托。
第四条客观原则。
(一)中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地为委托方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不受委托方其它要求的干涉,包括委托方为了己方的利益需求向中心提出的希望获得具有明显目标导向性检索分析结论的要求。
(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供可信的信息服务结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出具的报告客观、公正。
第五条保密原则。
中心根据服务协议的约定对委托方提供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签署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有关保密事项的权利义务。
服务过程中委托方提交的相关信息属于秘密信息,部分信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列举的秘密事项,例如与国家重大决策事务相关的检索委托、军工科研院所或军队委托的与国防建设相关的检索委托等。
除委托方或委托方明确指定的人或机构、法律法规允许的第三方、有权的司法行政机关外,中心及其工作人员承诺不向任何人泄露服务中的保密信息。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六条中心分设领导小组、业务小组、专家小组。
各小组职责如下:(一)领导小组。
由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分管业务副馆长及部门负责人、总审员组成,负责向图书馆党政汇报中心建设情况;制订中心长期规划和相关业务规章;协调处理重要事项;拟定业务建设、队伍建设、职工培训、业务绩效考核等计划方案。
(二)业务小组。
负责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委托业务的日常受理、任务分派、报告完成、审核提交、结算费用等事务性工作;落实各项业务规范,以及队伍建设、职工培训、业务绩效考核等计划方案的实施。
(三)专家小组。
由校内外特聘专家组成,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法律、技术层面上提供专业支撑。
第七条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团队,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
团队人员在10 名以上(含10 名),其中5 名以上(含5 名)具备科技查新工作经验并接受过系统的知识产权信息培训,从事过3 年以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员不少于2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2人,具有本校优势学科专业背景人员不少于2 人。
第八条图书馆负责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源、数据库、信息分析工具等数字资源和软硬件设施;中心负责完善各项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服务工作体系。
第四章工作内容第九条依据《关于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通知》(中石大东发〔2018〕45 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挂靠在学校图书馆。
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一)承担学校知识产权信息及相关数据文献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二)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重大事务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三)支持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配合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供重大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专利文献传递服务、专利法律状态检索服务、专利性检索服务、专利稳定性检索服务、专利侵权检索服务、专利竞争情报检索服务、技术创新决策分析服务(含重大科研项目专利服务)、专利性分析服务、专利稳定性分析服务、专利侵权分析服务等。
(四)参与学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助学校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和运营,跟踪具有转移转化潜力的知识产权成果,提供专利竞争力、专利稳定性、潜在转移/转化目标企业检索等相关分析报告,促进学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五)承担学校知识产权信息相关培训,壮大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宣讲、普及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
(六)为学校师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指导,参与学校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活动。
(七)发挥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第五章部分工作流程第十条专利信息分析:专利信息分析流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专利分析、完成报告和成果利用5个阶段。
其中,前4个阶段包括成立课题组、确定分析目标、项目分解、选择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专利检索、专家讨论、数据加工、选择分析工具、专利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这11个环节。
有些环节还涉及多个步骤,例如专利检索环节包括初步检索、修正检索式、提取专利数据3个步骤。
有些环节还涉及多个步骤,例如专利检索环节包括初步检索、修正检索式、提取专利数据3个步骤。
有些环节还涉及多个步骤,例如专利检索环节包括初步检索、修正检索式、提取专利数据3个步骤。
第十一条专利导航:(一)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二)基础分析(数据):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对专利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三)深度分析(现状):由科研管理部门、技术专家及专业分析人员进行深度分析;(四)协助成果管理科推动专利运营(方向):瞄准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引导科技创新。
第十二条专利布局:(一)制定布局策略;(二)确定布局重点;(三)制定布局规划;(四)规划实施和优化。
第十三条专利预警:(一)信息的检测和采集:采集专利申请和授权信息、涉外专利争议的纠纷信息、国家重大贸易、科技、投资和技术标准制定活动中的专利信息;(二)数据分析:开放专利预警分析软件,建立专利指标体系;组织专家评估和论证,提供专利预警分析报告;(三)专利预警信息发布:使委托方随时掌握国际上软件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动态;(四)专利预警信息反馈:进行后续跟踪,并对预警分析意见进一步修正。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四条中心知识产权专员任职条件:(一)具有教育部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颁发或认证的相关资质,包括教育部科技查新员、教育部科技查新审核员、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员资格、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实务研修班结业证书等。
(二)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良好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三)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四)熟悉知识产权领域的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十五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知识产权培训计划;(二)组织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知识产权专员等进行培训;(三)对各院系负责人及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组负责人进行知识产权及相关保密工作的培训。
第七章档案管理第十六条加强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涉密信息,规定保密等级、期限和传递、保存、销毁的要求,建立信息披露的知识产权审查机制,避免出现侵犯知识产权情况或造成知识产权流失。
第十七条知识产权文档收集针对知识产权服务中形成的有保护价值的所有文件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纸、视频、音频材料等。
知识产权文档的收集与管理遵循知识产权的规律与特点,贯穿于知识产权活动的全过程。
第十八条知识产权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完整、准确、系统,文件书写和载体材料应能耐久保存,文件材料整理符合规范。
第十九条凡是专利、商标、软件、图片、图纸等知识产权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视频、音频材料须在项目结束或形成后一个月内形成专项组卷。
归档完毕,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应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作者(摄制者)等。
第二十条知识产权档案的分类按其形成或针对的不同年度分开,同年度的归在一起。
同一事件跨年度的档案统一归在事件结束的年度。
根据内容按项目单独组卷,可按时间顺序装订,也可为便于再利用采取不装订直接按类装盒的方法。
第二十一条根据知识产权档案的内容,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查、鉴定,并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编制清册,提出处理意见,经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方可销毁。
销毁档案时,必须严守保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监销,监销人在完成任务后,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八章运行与管理第二十二条中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双方约定的相关要求,与委托方协商,签订相关协议并出具报告。
第二十三条委托方需根据具体服务项目的需求,明确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时间范围、技术范围、地域范围等信息。
第二十四条委托方不能按照要求准确提供完成服务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包括申请号、关键词、技术要点等,中心有权拒绝受理委托。
第二十五条根据委托任务的不同,中心出具的检索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检索时间、检索人员、审核人员、检索数据库名称及时间范围、待检索技术要点、基本检索要素、检索式及结果、检索文献列表、分析等。
第二十六条中心的部分业务属于有偿服务,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收费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并不定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笔收费由学校财务处为委托方提供发票。
第九章检查和改进第二十七条定期开展检查监督,确保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根据检查、监督的结果,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中心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主管部门对中心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每年12月中旬前,将当前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整理完毕,并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章相抵触或有未提及之处,以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准。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