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道路规划与设计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小区道路交通设计方案
小区道路交通设计方案
准备单位:XX局交通规划研究室
准备日期:2024年4月10日
综述
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居民交通场所,每天有大量的车辆和行人进出小区,因此小区道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对整个小区交通安全和交通流量有着重要
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提出一个合理的小区道路交通设计方案,以保证小区
道路的安全、畅通、绿化和美观。
一、畅通的小区道路
1.建设主要道路。
主要道路的宽度应满足交通容量的需求,一般大于15米,以协调小区内外乘客出行的需要。
2.保证环境质量安全。
主要道路的侧边应设置绿化带,以缓冲噪音,
减少小区的噪声污染;同时,采取有效的路侧景观措施,提高小区环境质量。
3.拓宽入口路口。
在小区入口处应设置广域路口,以缓解交通拥堵,
增加车辆出入路口的通行能力。
4.根据小区内部车流量,设置支线,并保证行车安全。
小区内部车流
量较大的道路需要设置支线或快速通道,以减少车辆出入时交叉路口的拥
堵情况,保证行车安全。
二、安全的小区道路
1.保证路面安全。
小区道路规划
小区道路规划小区道路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的增加,小区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小区的道路规划是小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小区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感。
首先,小区道路规划要注重交通的合理性和便利性。
在道路设计上,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道路网络规划。
道路的分布应当合理,保证每个居民都能够方便地到达小区内的各个地方。
道路的长度和宽度也应该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既要满足行车的需求,也要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
其次,小区道路规划要考虑交通安全。
在道路设计上,应该合理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和停车位。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应该宽敞,保证人们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机动车道宜设置在小区的边缘位置,从而减少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干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停车位应该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随意停车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此外,小区道路规划还要考虑美观性和环保性。
在道路设计上,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的设置,打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花坛,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同时,可以在小区中心设置一个公园或广场,为居民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另外,还应该注重减少水泥的使用,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实现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小区道路规划还要注重社区功能的融合。
在道路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小区的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的分布,保证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这些地方。
可以设置步行街和商业街,为居民提供方便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同时,还可以设置社区公共设施的集中区域,如幼儿园、学校和医院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综上所述,小区道路规划是小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道路设计上要注重交通的合理性和便利性,考虑交通安全和环保性,同时融入社区功能的需求。
只有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才能提高小区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感。
居住区道路规划
第四 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居住区步行系统是居住区内全部室外步行空间旳综合,涉及居住区级、 小区级绿地和公建中心,以及各级道路边上旳人行道。由步行道、小 广场、小游园、老年人或小朋友话动场地等构成。
一、步行系统旳规划设计原则
1、系统整体原则 步行系统应该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旳整体,使步行于其中旳行人免 受汽车旳干扰。建筑、活动场地、健身场地、绿地空间等应经过步行 系统融为一种有机旳整体。。
4、立交式
在居住区内部空间架设与各住宅楼相连旳架空平台,平台下为车行 道和车库,平台上作为步行空间和居民户外活动空间。
造价较高,人旳活动受到-定限制。
5、混合式
发挥以上不同模式旳特点,结合地形和建筑物布置,在不同旳区域 设置经济合理旳步行道布置方式。
三、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平台、楼梯、广场、公园、绿地。 步行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下列几种方面旳原因:
2、分组明确.逐层衔接
道路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旳道路归属于相应旳空间层 次内,做到逐层衔接。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路网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四面旳环境条件以及居民旳出行方式,选 择经挤、便捷,合理旳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便民.利于通风日照 。利于设施旳安排,满足地下管线旳埋设要求。
在人车混行旳路网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三种交通共用同一条 道路,其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同一空间——车行道;步行空间与 之分开,形成专门旳步行系统,井兼有散步休闲等功能。
人车混行与分行相结合旳路网中,一般小区级或组团级道路与人车混 行方式一致,组团或邻里生话院落内旳道路按步行道路设计,但应考 虑服务性车辆旳进出需求。
者结合使用。
在人车混行旳住区,一般使用完全人车混行或局部人车混行旳方式 布局道路。
小区道路规划与设计
次干道
2021/10/10
主入口
次入口
38
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2021/10/10
39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 方面进行比较。
• 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 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 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 且不利于对于小区的管理。
2021/10/10
9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7.2.3 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
1)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 2)车行系统分级设置 3)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 4)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 设施设置
2021/10/10
10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2021/10/10
23
居住区小级道路
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车行道宽度6-9米,红 线宽度10-14米。
2021/10/10
24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 - 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2021/10/10
34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规定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规定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规定1.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周围往往是城市级的生活性和交通性主干道或次干道,这些道路起着联系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与居住区的作用。
居住区与外围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以保证有良好的内外联系。
当居住区级或居住小区级道路在城市交通性干道开口时,其出口间距应在150米以上。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应尽可能采用正交,以简化路口的交通组织。
当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交角超出规定时,可在居住区道路的出口路段增设平曲线变道来满足要求。
在山区或用地有限制地区,才允许出现交角小于75°的交叉口,但必须对路口作必要的处理。
此外,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以及利于治安保卫。
4.为了体现居住区规划设计对残疾人士的关怀及考虑当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包括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老年人活动站及老年公寓等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以满足轮椅车和盲人的出行需要。
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尽端应设回车场地,用地有条件时最好按不同的回车方式安排相应规模的回车场,如图3-43所示。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自行车推行车道。
7.在多雪地区,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面积,区内道路可酌情放宽;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以道路本身技术设计要求而言,抗震设计设防基本烈度起点为八度;对于地基为软性土层、可液化土层或易发生滑坡的地区,道路抗震设计起点烈度为七度。
8.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的停放问题,以适应城市居住区内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的情况。
9.居住区内道路的纵坡应符合居住区(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见表3-14。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1)在小区级道路以上还有居住区级或城市级的生活性、交通性主干道或次干道,这些主次干道通常位于小区周围,起着联系城市各功能区或者居住区各功能区的作用。
因此,小区主干道与它的衔接处理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即规范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予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其底层加设人行通道(过街楼或利用楼梯间开辟穿行门洞)。
(2)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接时,一般采用900±150的正交设计,以简化路口的交通组织,正交有困难时,才采用斜交,但其交角不宜小于750,以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和保证交通的安全。
当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在山区或用地有限制时,才允许出现交角小于750的交叉口,但必须对路口作必要的处理。
(3)在住宅小区的各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4)由于过长的尽端路会影响行车视线、影响自行车与行人正常通行,尤其对消·514.第二篇房地产全程营销防、急救不利,因此,小区内尽端式车道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尽端应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5)当居住区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以梯步作为辅助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边附设自行车、婴儿车等非机动车推行车道。
(6)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面积:道路两侧有绿化带或绿地时,上述面积可与之合并考虑。
(7)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防卫。
(8)居住区内需考虑私人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场地或场所。
(9)区内道路的纵坡应符合居住区(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道路规划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便捷与安全,还对小区的整体环境和品质产生着深远影响。
为了实现科学、合理、人性化的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定。
一、道路功能与分类住宅小区的道路应根据其功能和使用特点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间道路。
主要道路是连接小区出入口与各个功能区域的干道,承担着较大的交通流量,其宽度通常在 6 8 米左右,以满足车辆双向通行和消防车辆的进出要求。
次要道路是连接主要道路与各住宅组团的道路,交通流量相对较小,宽度一般在 4 6 米。
宅间道路则是连接住宅与次要道路的通道,主要供行人使用,宽度在 25 3 米左右。
二、道路布局1、系统性道路布局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各个区域相互连通,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城市道路的衔接,确保交通顺畅。
2、分级设置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各级道路,避免交通拥堵和混乱。
3、人车分流为了保障居民的行走安全,应尽量实现人车分流。
可以通过设置步行道、地下车库出入口等方式,减少人车冲突。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1、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宽度应根据车型和交通流量确定。
一般来说,小型车车道宽度为 35 米,大型车车道宽度为 375 米。
2、人行道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15 米,以满足行人的通行需求。
同时,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出行。
3、绿化带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减少噪音和灰尘对居民的影响。
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四、道路坡度与排水1、坡度道路的坡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 03% 8%之间,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排水顺畅。
2、排水道路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等,及时排除雨水,避免积水影响道路使用。
五、道路照明1、照度道路照明应满足一定的照度要求,保证夜间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照度标准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情况确定。
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规范
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管理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
小区作为城市居住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规范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设计目标1、交通便捷性:小区道路应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便于行车通行及停放。
2、人车分流:小区内的道路应该设计成适合行人和车辆分流的道路结构。
3、景观效果:小区道路工程应该能够充分考虑到道路美化与景观效果,增加小区的整体美感。
4、安全保障:道路设计要能够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5、环保要求:在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环保因素。
三、设计规范1、道路布局(1)道路等级划分:根据小区规模和功能需求,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2)道路宽度:主干道宽度应不小于6米,次干道宽度应不小于4米,支路宽度应不小于3米。
(3)交通节点设施:按照小区规模设置交通节点,如路口、环岛、停车场等。
2、道路设计(1)道路横断面:根据道路等级划分,设定相应的横断面标准,包括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宽度等。
(2)路面材料选择:应选择防滑、耐磨、抗冻融性能良好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设。
(3)路灯设置: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需求设置路灯,确保夜间行车和行人通行的安全。
(4)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道路规划和实际需要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保证交通秩序和安全。
3、排水设计(1)道路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的道路排水系统,防止因雨水积聚而影响道路使用。
(2)雨水收集:根据小区地势和道路布局,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使雨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利用。
4、景观设计(1)植树绿化:应合理设置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和空气品质。
(2)景观照明:根据道路功能和景观需求,设置合适的景观照明设施。
五、施工及监管1、施工质量:小区道路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确保道路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2、施工周期:小区道路工程施工周期应安排合理,力求最短时间内完成,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住宅小区 道路 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道路设计标准
以下是住宅小区道路设计的一些基本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道路规划
-道路布局应考虑住户出行便利性、交通流动性和安全性。
-道路宽度应根据预计的车辆流量确定,一般建议主干道宽度不少于10米,次干道宽度不少于8米,支路宽度不少于6米。
-道路网格应合理连接各个区域,避免过于复杂的路网结构。
-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适当的距离,以确保通行的安全性和视野。
2.交通设施
-设置合理数量和位置的停车位,包括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居民和访客的需求。
-在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保证行人的通行安全。
-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标线、交通指示牌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秩序和安全性。
3.绿化与景观
-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种植合适的植物,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设计合适的景观特色,如花坛、喷泉等,增加小区的美观度和宜居性。
4.安全考虑
-在交叉口设置合适的视线三角区和安全岛,确保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置减速带或斑马线,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考虑自行车道和非机动车停放区的设置,鼓励住户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
5.环保与可持续性
-合理利用雨水,设置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设施,减少洪涝和水资源浪费。
-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考虑公共交通设施的布局,方便居民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1。
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是什么
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是什么在小区公共道路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标准和要求:1. 道路布局:道路应符合城市规划,并综合考虑小区内的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需求等因素进行布置。
一般来说,主要道路应尽量呈直线或大弧线,避免锐角弯道。
2. 道路宽度:根据小区内的交通流量和规模,确定道路的宽度。
主干道一般应保持在6-10米之间,而次干道可以设置在4-6米之间。
3. 车道划分:在道路上划分出合理的车道,以保证车辆的有序通行。
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流量,通常包括了行驶车道、停车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划分。
4. 路面材料: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抗滑性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装,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典型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沥青和石子等。
5. 道路标志:设置合理、清晰的道路交通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的行驶方向和限制。
这些标志包括交通信号灯、停车标志、行人过街设施等。
6.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道路两旁进行合理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以增加道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可以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设置休憩点和景观照明等。
7. 道路照明:设置适当的道路照明设施,以确保夜间行车和行人通行的安全性。
8. 交通安全设施:根据道路特点和交通流量,设置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如隔离栏、减速带、交通指示牌等,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9. 停车设施:为居民和访客提供合理的停车场或停车位,以满足小区内停放车辆的需求。
10. 垃圾处理设施:设置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保持小区的环境整洁。
总之,小区公共道路设计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标准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小区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小区住宅道路设计标准
小区住宅道路设计标准小区住宅道路设计标准是指为了保证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交通安全,以及方便车辆和行人出行而进行的道路设计要求和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小区住宅道路设计标准:1. 道路宽度:小区住宅道路的宽度应根据预计的交通量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单向行车道宽度应在3-4米之间,双向行车道宽度应在6-8米之间。
如果道路是主干道,宽度应增加至8-10米以上。
2. 车道数量:根据小区住宅道路的交通量和通行需求,设计合适的车道数量。
一般情况下,住宅区的道路采用双向车道设计。
3. 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离:为了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车行道应与人行道进行分离设计。
一般来说,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或者铺设砖石,以提供行人通行的空间。
4. 安全设施:小区住宅道路应设置合适的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路口信号灯等,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保证交通秩序。
5. 慢行通道:在小区住宅道路中设置慢行通道,如减速带、人行横道等,以限制车辆速度,保证行人安全。
6. 停车位设置:根据小区住户数量和车辆拥有量设置合适的停车位。
通常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以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停放,避免交通阻塞。
7. 绿化美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或者种植景观树木,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居民的环境美观感。
8. 采光通风:设计时应考虑到住宅区道路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避免过于封闭,以保证住户的舒适性。
9. 适度斜坡:设计时应避免过大的坡度,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10. 非机动车道设置:为了方便非机动车的出行,小区住宅道路应设置非机动车道。
总之,小区住宅道路设计标准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交通安全性。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宽度、车道数量和交通设施的设置,以及绿化美化和采光通风的考虑,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宜居的小区住宅道路。
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规范
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规范小区公共道路的设计标准规范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交通情况制定,考虑到交通流量、行车安全和住户需求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规范:一、道路宽度1. 主要干道的宽度应根据交通流量确定,一般不小于10米;2. 次要支路的宽度一般不小于6米;3. 步行道宽度一般不小于2.5米。
二、车行道和停车位1. 车行道设计应满足相应交通流量和车辆尺寸的要求;2. 路口处应设置转弯处和借进道,保证车辆安全通行;3. 停车场应规划合理的车位数目和停车通道,确保停车位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人行道和绿化带1. 人行道应设置在路边,宽度应满足行人通行和停放自行车的需要;2. 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应设置缓冲带,保证行人的安全;3. 绿化带应沿道路两侧设置,增加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四、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1. 道路标线应设置清晰明确,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位的标线;2. 路口处应设置交通标线和转向箭头,指示车辆行驶方向;3. 道路边缘、速度限制和斑马线等处应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
五、排水系统1. 道路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2. 路面应设置坡度,确保排水顺畅;3. 路边应设置排水沟或雨水收集池,收集和排放雨水。
六、照明设施1. 道路照明设施应满足交通安全和夜间行车的需要;2. 照明设施应设置在道路两侧或行人道上,确保路面照明均匀;3. 公共区域应设置适当数量的照明设施,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小区公共道路设计标准规范应全面考虑交通安全、交通流量和住户需求等因素,确保道路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只有考虑周全,设计合理的公共道路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居住体验。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个合理、科学、人性化的道路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居民的出行,还能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和安全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
一、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道路规划应首先考虑居民的安全。
合理设置交通标识、标线,确保车辆和行人的视线清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道路的坡度、弯道半径等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保障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2、便捷性原则道路布局应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尽量减少居民步行的距离。
例如,将小区的出入口设置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与城市道路顺畅连接。
3、舒适性原则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到居民的感受,减少噪音和灰尘对居民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增加道路的平整度,为居民提供舒适的行走和驾车环境。
4、景观性原则道路应与小区的景观相融合,成为小区景观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路灯等设施的设计,提升道路的美观度。
二、道路分级与宽度1、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是连接小区出入口与组团之间的道路,一般宽度为 7-9 米,以满足双向车辆通行的需求。
2、组团级道路组团级道路主要连接组团内部的建筑物,宽度通常在 4-6 米,满足单向车辆通行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3、宅间小路宅间小路是连接住宅与组团级道路的道路,宽度一般为 25-3 米,主要供行人使用。
三、道路线型设计1、直线与曲线道路线型应根据小区的地形和建筑布局合理选择直线和曲线。
直线道路简洁明快,但过长的直线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曲线道路可以增加道路的美观性,但要注意弯道半径的大小,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2、坡度设计道路的坡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机动车道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 8%,非机动车道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 3%,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四、道路交叉口设计1、交叉口形式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T 字形和环形等。
十字形交叉口交通组织较为简单,但容易产生冲突点;T 字形交叉口适用于道路主次分明的情况;环形交叉口可以减少冲突点,但占地面积较大。
小区道路设计的交通规划原则
小区道路设计的交通规划原则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小区道路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小区道路设计不仅影响居民的出行体验,也关乎整个社区的交通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通过了解交通规划的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规划小区道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首先,小区道路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的匹配。
根据小区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性质,合理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流量。
为了避免道路拥堵,应确保道路容量能够满足日常的交通需求,并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应对突发交通事件。
此外,结合道路等级和所在区域的交通规划,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布局,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其次,小区道路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安全应成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首先,为行人和车辆划分明确的交通通道,并设置交通标志、路牌和标线,引导行人和车辆按规定通行。
其次,要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确保交叉口的交通秩序。
此外,设立合适的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提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最后,对于有可能出现交通事故的地点,如弯道、坡道、交叉口等,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减速措施,增加行车安全性。
第三,小区道路设计应注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便捷性。
现代城市的交通规划已经越来越注重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鼓励步行和骑行,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拥堵。
因此,在小区道路设计中,应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有足够的空间和安全通道。
通过设置专用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让行人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开,减少交通冲突。
此外,要考虑步行距离和便捷性,合理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和便捷出入口,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能够安全便捷地穿行小区。
第四,小区道路设计应注重交通的便捷性和流线性。
交通的便捷性和流线性是评价交通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合理设计道路的走向和连接,在保证交通流畅的同时,减少行车距离和时间。
如采用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减少左转弯和掉头的冲突,增加交通流畅性。
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要求
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要求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是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小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小区的整体形象。
因此,对于小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要求非常重要。
二、设计需求1.符合小区规划布局小区道路的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小区整体规划布局,与小区内的建筑、绿化等其他设施协调一致,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出行条件。
2.安全性小区道路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包括道路宽度、交叉口设计、路面平整度、路边设施设置等方面。
尤其对于小区内的儿童和老年人来说,道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需要在设计方案中给予充分考虑。
3.便捷性小区道路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包括步行、骑车、开车等多种出行方式。
需要合理布局行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并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系统,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4.美观性小区道路设计方案需要考虑道路的美观性,包括路面材料、景观绿化、路灯设置等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道路成为小区的一道风景线,增强小区的整体形象。
5.可持续性小区道路设计方案需要考虑道路的可持续性,包括环保材料选用、节能照明系统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
在道路设计方案中注重环保、节能和可再生性,符合当今社会的绿色发展理念。
6.适应未来发展小区道路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包括交通压力、人口增长、新设施建设等方面。
需要对未来的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并在设计方案中留有扩建和改造的空间。
三、设计要求1.道路宽度根据小区规划布局和交通量需求,设置合理的道路宽度,包括主干道和支路。
主干道要保证畅通,支路要保证通达性,同时考虑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
2.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证行人和骑车者的安全出行。
尤其对于小区内的儿童和老年人来说,需要设置宽敞且平整的人行道,方便他们的出行。
3.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系统设置清晰的交通标识和有效的交通信号系统,指引和规范路面交通。
小区道路设计方案
小区道路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区道路设计是指对小区内的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和布局,以提供良好的交通流动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合理的小区道路设计能够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居住品质,同时还能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将就小区道路设计方案进行阐述。
二、设计原则在制定小区道路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保证道路设计符合交通安全规范,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设计等,确保居民出行的安全性。
2.便捷性:合理规划道路布局,缩短居民出行距离,提高出行效率。
3.美观性:注重道路的景观设计,通过绿化、艺术装饰等手段,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4.可持续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兼顾小区发展和环境保护,设计绿色环保的道路系统。
三、道路布局设计小区道路布局设计是制定道路走向、数量和形态的过程,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小区整体交通流动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1. 主干道主干道是连接小区内外主要道路的重要通道,通常由双向车道组成。
在设计主干道时,应考虑交通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以确保交通流动畅通。
2. 支路支路是连接主干道和小区内部各个区域的次要道路,通常为单向或双向行驶。
在设计支路时,应根据小区规模和人口密度合理规划路宽和车道数量,以确保居民可便捷地从主干道进入小区内部。
3. 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除了机动车道,小区道路设计还应考虑步行者和自行车骑行者的需求。
适当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通道,促进低碳出行。
四、交通设施设置小区道路设计还应考虑交通设施的设置,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便利性。
1. 交通信号灯在小区内设置交通信号灯,合理引导交通流动,确保交叉口通行的安全性。
2. 路口标线和交通标志在路口设置明确的标线和交通标志,提醒司机注意行车规则和交通安全。
3. 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为了方便居民步行过马路,应设置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五、景观设计小区道路设计不仅仅关注交通流动,还应注重景观设计,提升小区的美观性和居住品质。
小区公路工程设计方案
小区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小区位于城市郊区,总规划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项目占地约20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000余户,总人口约1.2万元。
二、道路设计要求1.设计标准:道路按照城市次干道的标准进行设计,主干道宽度为20米,次干道宽度为15米,支路宽度为10米。
2.设计等级:主干道为二级道路,次干道和支路为三级道路。
3.设计车速:主干道车速为50公里/小时,次干道和支路车速为40公里/小时。
三、道路网络布局1.主干道:主干道贯穿小区北部至南部,一路贯穿整个小区,为小区连接外部交通的重要干道,便于居民出行及货物运输。
2.次干道:次干道呈东西、南北走向,横向串联起各个住宅区,垂直串联起公共设施区,便于居民上下班及到公共设施区进行活动。
3.支路:支路连接各个住宅楼群,为小区内部交通提供便利。
四、道路线形设计1.道路线形:道路线形采用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直线部分以保证车辆高速通行,曲线部分以保证车辆稳定通行。
2.道路坡度:道路坡度控制在3%以内,保证车辆通行的舒适度。
3.道路弯道:道路弯道采用合理的半径设计,保证车辆通行安全。
五、道路绿化设计1.绿化带设置: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宽度根据道路等级和车流量确定。
2.绿化种植:绿化带栽种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美化道路环境。
3.灯光照明:在绿化带内设置路灯,提高夜间行车安全。
六、道路排水设计1.排水系统:设置排水井及排水沟,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防止雨水积聚。
2.排水坡度:道路排水坡度设置为1%以内,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流入排水井。
七、交通标志标线设置1.交通标志:设置交通标志,包括限速标志、禁停标志、车辆优先标志等,提醒车辆注意交通规则。
2.交通标线:设置车道分隔线、转弯箭头等交通标线,引导车辆行驶方向。
八、道路硬化材料选择1.道路面层:选择耐磨损、耐久性好的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保证道路使用寿命。
2.道路基层:选择优质的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基层,保证道路承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联系。红线宽度20-30米。
精选
20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 - 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 设 有 公 交 车 道 时 , 车 行 道 宽 度 10 - 14 米,人行道一般在2.4米左右
当人流较大时,可设置自行车和人行道,自行车道单车道1.5 m、两车
精选
32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道)。
精选
7
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精选
8
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精选
9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7.2.3 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
1)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 2)车行系统分级设置 3)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 4)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 设施设置
精选
精选
26
(4)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精选
27
宅间小路
通向各户、各单元的道路,路面宽度不小于2.5米。
精选
28
中山北一路
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赤峰路
密
曲
云
东
阳
路
体
路
育
会
路
玉田路
精选
29
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道2.5m,人行道最小宽度1.5 m。
精选
22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 - 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 度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 行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 - 2 米左右
精选
23
居住区小级道路
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车行道宽度6-9米,红 线宽度10-14米。
10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精选
11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7.3.1 道路的类型
1)机动车道 2)非机动车道 3)步行道
精选
12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精选
13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精选
14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精选
15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7.3.2 道路的分级
1. 分级的依据 —功能上 —布局上 —技术上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精选
33
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内环模式
(2)内环模式:由一 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 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 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 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 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 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精选
34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精选
4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7.2.1 人车混行
机动车与行人在同一的道路断面中通行 主要用于车流量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 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行得道路。
精选
5
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精选
6
7.2.2 人车分行
机动车与行人在不同的道路断面中通行
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 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 地段)以及人车立交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外环模式
精选
3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精选
16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7.3.2 道路的分级 2. 红线
道路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的界限 叫做红线。
精选
17
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精选
18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7.3.2 道路的分级
3)道路的分级 —居住区级道路 —居住小区级道路 —居住组团级道路 —宅间小路
精选
19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小区规划
道路规划设计
精选
1
7 住宅区的道路与交通
7.1 交通方式与特征 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 7.4 道路系统规划
精选
2
7.1 交通Leabharlann 式与特征7.1.1 交通方式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精选
3
7.1 交通方式与特征
7.1.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
体能 交通时间 交通费用
精选
24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 - 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精选
25
居住组团级道路
住宅群内的主要道路,车行道宽度3.5米,建筑控制线 之间的宽度8米(无供热管线区)或10米(需敷设供热管线区) 以上。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精选
35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精选
36
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精选
30
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1)贯通式
曲线式、直线式
(2)环通式
圆环式、半环式
(3)尽端式
精选
31
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格网模式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 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 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 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 格形状的块状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