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b07f11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1.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辩题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的正方代表。
我将从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社交交流、拓宽知识渠道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学生使用
手机的利大于弊。
首先,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如今,手机上的各类学
习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不再局限于
教室和图书馆。
例如,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学习应用程序进行知识点
巩固和复习,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此外,手机上的互联网资源也为学生提
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各种主题下的文章、论文以
及各类学术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于拓宽知识渠道。
手机上的各类应用程序
和互联网资源使得青少年更便捷地接触到各种知识。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
以浏览资讯网站,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新闻信息,
增长见识。
他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学习应用学习外语、音乐、绘画等才艺,发掘自己的潜力。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以订阅各类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当然,中学生使用手机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比如沉迷游戏、过度使用手机等。
但是,这些负面影响正是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管理,而
不是完全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
综上所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大于弊。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以提高
学习效率、促进社交交流、拓宽知识渠道。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助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
谢谢!。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32c9a3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6.png)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正方一辩: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和对方辩友,大家好!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已经取代了书信和固话,它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增加了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加快了网上购物的速度。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3.06亿户,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8%,在县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低头族。
手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娱乐。
青少年也需要手机,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与同学交流,增进友谊,解决问题。
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记录有意义的瞬间,里面的闹钟、天气、计算器等装置也很实用。
手机可以听音乐、聊天等,随身携带,出门可以不带钱,但不能不带手机,用手机支付更方便快捷。
当学生外出时,手机可以做导航,玩手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反应速度等。
随时随地快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时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百度一下都解决了。
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玩耍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于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不断创新,民族才有希望。
因此,我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利大于弊的。
正方二、三辩:手机对于全体人类都是有益的,为什么对中学生就有害呢?如果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可以要求他们关机。
如果是引发攀比,可以让他们戴手表。
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可以让他们带钱。
政府和学校在没有调查清楚就开禁,而不是想办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无能的表现。
我们并没有说要不停地玩手机,而是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有益的。
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吃。
关于辐射问题,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所有物体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热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并未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bf40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支持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家长,及时沟通生活和学习情况。
例如,在上学或放学途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联系家长时,手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2.中学生带手机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天气预报、新闻资讯等。
这有助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3.中学生带手机也可以促进学习,例如使用教育应用或在线资源来辅助学习。
反方(反对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容易造成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影响学习。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中学生带手机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增加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案例不断增加。
3.中学生带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正方一辩反驳:1.虽然手机确实存在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手机的错。
中学生应该被教育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被禁止带手机。
2.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并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者的问题。
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和监督,以确保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
3.至于课堂效果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方式。
如果中学生只是利用手机查找资料、辅助学习,那么手机并不会影响课堂效果。
反方一辩反驳:1.正方辩友提到应该教育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但是现实是很多中学生并没有自觉性,他们容易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
因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2.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诈骗等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这并不是否定手机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中学生带手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度使用手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即使有些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但是大多数中学生仍然难以做到。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e203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7.png)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关于“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我作为反方代表发言。
我方观点是:青少年玩手机并非只有弊端,实际上其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弊端。
我将阐述我方观点,并尝试反驳所谓的“弊大于利”的论点。
让我们来看看青少年玩手机带来的利益,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
青少年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应用、科普知识等。
这些资源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手机也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青少年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
这种互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手机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许多娱乐功能,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对方提出的“玩手机影响学习”我认为这并非绝对。
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手机,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只要家长和学校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他们完全可以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手机。
手机作为一个工具,其利弊并非完全取决于手机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者如何运用。
我们不能因为手机可能存在某些弊端,就全盘否定其带来的利益。
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方坚持观点:青少年玩手机利大于弊。
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一部分,为青少年带来了诸多利益。
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其存在的价值。
只要我们正确引导,青少年完全可以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保证学业不受影响。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沉迷网络游戏、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等。
我们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引导,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我们也要看到手机在促进青少年成长、拓宽视野、增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437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益处。
首先,手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学习App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学习。
比如,有很多手机应用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语言学习、数学学习等,这些都是手机给青少年学习带来的便利。
其次,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社交和交流。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
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可以参与到各种社交平台上,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
这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此外,手机还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娱乐和放松。
在学习之余,青少年也需要适当的娱乐和放松。
手机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娱乐资源,可以帮助青少年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因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手机是有益处的。
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
反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害处。
然而,青少年使用手机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现代手机屏幕都是电子屏幕,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等问题。
据统计,现在青少年近视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长时间使用手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次,手机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影响。
现在手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比如色情、暴力、低俗等,这些信息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交。
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青少年对学习和社交的兴趣减弱,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因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手机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手机对他们的视力健康、心理健康、学习和社交都会造成影响。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名人名句:1. 乔布斯曾说过,“技术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这句话提醒我们,手机作为一种技术产品,如何使用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e169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0.png)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保护学生的注意力和健康。
手机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成绩下降。
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对学生的健康有害。
2. 防止手机成为学生的依赖和隐私泄露。
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形成依赖,影响学习和生活。
此外,手机使用也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
3. 促进学生交流和社交。
禁止使用手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社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手机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资料、阅读电子书等。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手机使用需要学生自觉控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适当使用手机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手机上的各种应用和软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也可以伤害我们。
” ——乔布斯。
2. 经典案例,日本某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纪律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尽管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但考虑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应该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注意力和健康,防止手机成为学生的依赖和隐私泄露,促进学生交流和社交。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供学习和信息获取的渠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440a04bb68a98271fefac2.png)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是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刚才我们一辩与二辩已经明确手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好处以及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而在这两个条件的结合下,保证下,我方确实认为利会大于弊。
从当前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来看,普遍使用手机都有一下几种用途。
第一、用于日常联系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同学都表示,使用手机能够方便、及时地与家长联系,父母也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踪,避免了一些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担心和误会。
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因为手机而变得更加密切。
再者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你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即使是在你关机的时候。
第二、用于课余娱乐初中的学习总是比较紧张的,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也是最可以令人轻松愉快的事了。
饭间休息时间播一首自己喜爱的歌轻松轻松,接下来的课效率也会高些,这不是很好吗?就算不看效率高多少,自己赚个快乐心情不也很好吗?再者现在的手机“一机多用”方便又时尚,不仅有音乐功能,还有照相功能,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往往都是比较多的,期间不乏快乐的时光,难忘的片段。
有个手机时常拿出来拍个照,留个纪念,何尝不是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第三、用于收发短信我们中国人发短信的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都是很知名的。
中学生和大学生更喜欢和同学、好友发短信聊天。
作为一个中学生,总有些事是不太想让大家听到的(例如,跟别人吵架了需要道歉),这个时候就需要避开众人,或者编辑手机短信了。
这些都是固定电话解决不了的问题。
遇上各种节日,也可以给父母、老师、同学发送短信祝语,增进了亲友间的关系。
第四、用于上网了解知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互联网,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接收知识的海绵,老师课堂遗留的问题,同学之间的谈论,自己的疑惑等等,在课后你都能从互联网上得到答案,而这个正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大优势,这也很好的辅助了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知识面扩大,何乐而不为呢?相信对方辩友这是已经在偷笑了,这不正是手机的弊端吗?那你们可就错了。
是否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ee10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4.png)
是否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
首先,手机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有害。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孩子近视、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限制他们使用手机。
其次,手机使用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
心的数据,超过60%的青少年对手机有过度依赖的现象,这会影响
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因此,限制孩子使用手机是有必要的。
最后,名人名句也支持这一观点。
比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宁愿我的孩子在书本中迷失,也不愿他们在手机中迷失。
”这
句话表明了手机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限制他们使用手机。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
首先,手机可以帮助孩子学习。
现代手机上有各种学习软件,
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比如语言学习、数学练习等。
因此,手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次,手机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世界。
通过手机,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和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开阔视野。
最后,名人名句也支持这一观点。
比如,乔布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能限制孩子使用技术,而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技术。
”这句话表明了技术本身并非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技术。
综上所述,虽然手机使用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机,而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使用手机。
毕竟,技术本身并非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技术。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f91e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正方代表,今天我要阐述的主题是“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第一,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第二,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第三,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下面我们逐一来详细探讨。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
手机是一个信息世界的窗口,它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娱乐和社交功能。
然而,这些功能也很容易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陷入沉迷。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玩游戏或者和朋友聊天。
这样的行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对老师的讲解和班级的教学内容不够专注。
而专注力是学习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中学生如果带手机,很容易因此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其次,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使用的时长过长会对视力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手机的屏幕辐射含量较高,如果常常长时间接触手机屏幕,容易引发眼部疲劳、视疲劳甚至近视。
而且中学生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影响眼睛的健康,还会导致缺乏运动,影响身体的健康。
最后,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尽管手机提供了许多方便的社交功能,但是它也会对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造成负面影响。
手机的出现使得中学生更多地倾向于与虚拟世界交流,而忽略了与真实世界的面对面交流。
中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而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削弱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为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我们应当限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范围,尽量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反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反方代表,今天我要反驳正方的观点,并论证中学生带手机的利大于弊。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概括我的立场:第一,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第二,手机可以方便中学生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第三,手机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便利性。
关于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
![关于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a17b51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5.png)
关于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辩论题:中小学生应该使用手机吗?
正方:
认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有利的
主要论点:
最后,使用手机也可以方便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早发现学习不良问题,及早纠正,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可靠保障。
反方:
认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有弊的
主要论点:
首先,手机的功能太复杂,使得学生在使用时容易迷惑,耽误学习,容易影响学习进度。
其次,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可能被自己的游戏所吸引,导致学习上的拖延,降低学习成绩。
最后,手机携带的非法软件以及色情网站可能会污染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关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辩论,无论哪一方说服力更强,结果可能会不同。
家长和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在校园中合理使用手机,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1a84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9.png)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对于手机使用的问题。
时下,校园颇为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手机。
然而,通过校园日常生活以及对校规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手机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
尤其当学校明文规定时,许多同学仍然明知故犯。
对于校规视而不见。
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心理以及手机对于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利弊。
第二、我们要正确认识手机,充分合理的使用手机。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家长为什么给我们配手机?目的无非是便于我们与家里联系,但大多数同学却用它闲聊,特别是个别同学竟用于作业的答案传送,这是其一。
其二,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中学生,用手机绝对是一种高消费,而且它又属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很容易丢失,再买新的又加重家长的负担。
况且有的人好胜心理严重,看到别人有新手机,心里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感,就想买更好的手机,因此,不少同学带手机来学校的心理无非是别人有了我没有面子上过不去或者看着眼红。
那么手机进校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利弊呢?带了手机,的确方便了与父母的联系,减少了回家途中不必要的担心。
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弊端。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c8a0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益处。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方便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青少年可以通过手机学习新知识、获取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运用。
”只有通过手机获取知识,青少年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
其次,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关系。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以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
手机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手机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娱乐和放松自己。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以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等,这些都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方式。
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
”手机上的娱乐内容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享受生活,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反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害处。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过度使用手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据统计,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手机使用会让青少年沉迷于社交网络,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手机上,青少年可能会沉迷于社交网络,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这样会让他们失去与人交流的机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最后,手机使用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青少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身体问题,还会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既有利处,也有害处。
我们应该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f0a8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e.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1.对我们有利的方面l 便于交流与沟通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交际。
62.8%的学生及12.8%的老师认为高中生使用手机能更方便与朋友家人和老师的交流与联系。
另外,部分手机的摄像功能能够看到对方形象增加乐趣和亲切感。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朋友家人谈心可放松许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主张学生不仅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l 获取信息、拓宽眼界手机中带有的电子时闹,有利于同学们准确掌握时间,安排作息和出行。
而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进行各种复杂运算。
部分手机还附有其它先进功能,比如:通过手机上网,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拓宽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收听气象讯息,为我们出行做出提示,减少旅途困难。
总之,手机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与好处,所以哪怕价格昂贵也迅速普及,让很多中学生持有使用。
.对我们有弊的方面l 影响学习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有12%上课经常使用手机,36%的学生上课偶尔使用手机,毕竟部分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如此以来,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必定大受影响。
有时学生们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这些同学往往是想接有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l 影响他人、集体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镜头一:图书馆内,本来只有轻轻的脚步声与翻书声,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响起,众多老师和学生怒目而视。
镜头二: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不少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是,突然冒出一阵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惹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和同学的思绪都被打断了。
镜头三:已是凌晨,某学生宿舍,窝谈会早已结束,但见一些蚊帐内不断传来按键声,手机屏幕闪亮,一些学生与电话里的他(她)倾诉心声。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45a9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b.png)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使用手机会导致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眼睛和颈椎造成伤害。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手机过度使用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2. 提高学习效率。
禁止使用手机可以减少学生上课时的分心现象,提高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
研究表明,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会显著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
3. 保护学校安全。
手机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学校安全问题,比如学生使用手机偷拍他人或传播不良信息。
禁止使用手机可以减少这类安全隐患。
名人名句,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建筑工程。
”禁止使用手机可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经典案例,法国政府在2018年全面禁止了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赞扬。
学校纪律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1. 学生使用手机有助于获取信息和知识。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禁止使用手机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学习渠道。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允许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有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3. 适当使用手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或查阅资料,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提高学习效率。
名人名句,乔布斯曾说过,“技术应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控制我们的生活。
”适当使用手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经典案例,芬兰的一所学校在课堂中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禁止使用手机在学校是否合适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让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3f773e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1.png)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四辩总结陈词对于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其利大于弊,可总结如下:
一、使用手机有利于学习:方便地获取各种资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更好地和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们交流,从而拓宽视野;可以安装学习软件,及时复习知识及查阅相关素材。
二、使用手机可以在时间合理安排上节省更多的精力:手机上的日程
安排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安排好每日的活动,使得学生的时间更有效率。
三、使用手机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学生可以通过随手查阅答案,更
好地了解考试题目,及时纠正答题思路,从而辅助考试应对。
四、使用手机也可以自我管理: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中的健康管理软件
记录运动量,监测体重,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学生使用手机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安排时间,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这使得手机在校园里的学生使用利大于弊。
中学生辩论会《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与弊》5篇范文
![中学生辩论会《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与弊》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e012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e.png)
中学生辩论会《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与弊》5篇范文第一篇:中学生辩论会《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与弊》辩论会辩论会:也叫辩论赛,还有的叫做论辩赛。
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
一、辩论会的流程:1、主持人致辞:2、主持人先公布本次辩论会的题目;介绍选手姓名及正反方所持观点等。
3、介绍嘉宾评委及比赛细则:4、比赛开始①陈词阶段。
正反双方的一辩陈述本方观点。
②攻辩阶段。
正反双方二三辩可相互提问。
并由双方一辩做攻辩小结。
③自由辩论。
正反双方可自由辩论,表达各自的见解。
互相说自己的道理。
④双方四辩作总结,再次强调本方观点。
5、观众自由提问时间6、宣布比赛结果并总结发言。
参与人员:主持人评审团;正方和反方各有: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进行总结的人)辩论赛细则:1、陈词(6分钟,正反双方各3分钟)由双方一辩一次完成,按正→反顺序进行。
每方用3分(剩30秒时有一次提示),时间用完时发言必须终止;陈词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逻辑性强。
2、攻辩(10-12分钟,正反方攻辩时间各4分钟,攻辩小结各1-2分钟)(1)攻辩由正方辩手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
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
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
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
不能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
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正反方选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
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30秒。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9fcd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正方辩手:
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
首先,手机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
它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知识等。
正如美国作
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今天的孩子不会因为他们的无知而受到
惩罚,而是因为他们的无知而受到惩罚。
”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获
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其次,手机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正如英国首
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更重要的了。
”最后,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
间和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
反方辩手:
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不必要的。
首先,手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
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
说过,“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
”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容易
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其次,手机使用还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
会导致近视、颈椎病等问题。
正如医学专家曾经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视力和颈椎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最后,手机使用还会增加青少年的安全风险,他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网络欺凌、色情信息等的侵害。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不必要的。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各自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fa48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f.png)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要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但我想说“再华丽的言辞也掩饰不了错误的理论。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以下几点漏洞:第一、对方辩友一再强调手机的种种优势,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体是中学生,使用的地点是在学校。
中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手机对于学习来说,绝对不是必需品,没有哪位学生是因为使用手机而考上清华北大的,并且就中学生本身的特点而言,现在手机所具有的许多功能对于我们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来说,就是弊大于利的。
下面,我将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对自身影响极坏:其一,影响学习。
据调查70%的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与学习无关,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难道这还不影响学习吗?其二,影响身心健康。
当手机辐射,垃圾短信,攀比之风,汹涌地袭向中学生时,难道我们还要坦然处之,不顾身心健康,将手机校园生活进行到底吗?其三,交友盲从。
当我们用手机尝着爱情的味道,盲目地聊着社会青年时,难道这对我们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吗?第二,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对他人产生更恶劣的影响:其一,扰乱正常校园秩序。
上课时响起的铃声让老师如何专心讲课,让学生如何认真听讲?其二,手机为作弊提供方便。
用手机舞弊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一条作弊短信波及的范围是其他任何方式难以达到的,这种助长作弊的工具对于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有弊无利。
其三,手机作为贵重物品,极易诱发偷盗现象,引发中学生犯罪,影响校园治安。
因此,我方认为,手机本就是一种用来沟通的工具,应该为人所用,但是,当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出现人为物役的情况时,再使用这个工具就一定是弊大于利的了。
当手机成为学习的敌人,作弊的工具,健康的杀手,精神的桎梏,生活的枷锁时,对方辩友还能理直气壮的说,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吗?当然,在明确了现在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后,我们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对社会来说,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ec6996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d.png)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们
我作为反方的第三位辩手,将再次强调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其次,校园内使用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
学生们通过手机与外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可能会陷入虚拟世界的依赖,影响与班级、室友和同学之间的真实交流。
此外,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也容易导致欺凌和网络暴力问题。
他们可以随意传播不良信息和互相恶意攻击,导致校园氛围恶化。
这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交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最重要的是,学校是培养学生品质和能力的地方,而手机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健康问题。
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可控制,可能导致学生熬夜和手机成瘾现象的出现。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作息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青少年近视率的上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学生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而不是被手机所束缚。
综上所述,我作为反方的第三位辩手,再次强调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手机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导致社交问题和健康问题,不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控,确保他们能够专注学习、健康成长。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一辩: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
手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书信、固话必定被手机代替。
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的沟通更方便、休闲娱乐更多样、网上购物更快捷。
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13.06亿户头族。
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娱乐。
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禁止呢?再者,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1.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2.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3.里面的闹钟、天气、计算器等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4.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音乐、聊聊天等 5.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现在的人们出门可以不带钱,但不能不带手机,用手机支付更方便快捷。
6.当学生外出时,手机可以做导航。
7.学生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反应速度等。
8.随时随地快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时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百度一下都解决了。
手机的利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玩耍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于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不断创新,民族才有希望。
总之,基于以上三点: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生活中的必要工具。
三、创新精神的需要。
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正方二、三辩:1.手机对于全体人类有益的。
那么对于中学生为什么就有害呢?2、是因为他们上课玩手机?那你可以要求他们上课关机。
如果是引发攀比,那么他们可不可以戴手表?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那么他们可不可以带钱?虽然有政策被废止,但政府及学校在没有调查清楚就开禁,而不是想办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不是无能的表现?3、你玩手机不?偶尔玩与一直不停的玩是一回事吗,对我们的作用一样吗?我们说玩手机,也没有说不停地玩啊。
4、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对人体好不好?是不是我们都每时每刻都不停的吃?(那不撑死了吗)5、社会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还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难道你不认为玩手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吗?多一条培养创新精神的渠道不好吗?(条条大路通罗马)6、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还是向后退步的?因为手机有辐射,我们就要回到落后的原始社会吗?那是不是所有的信号塔我们要去推倒呢?7、手机本没有错,玩也没有错,你认为象棋、足球、篮球错了吗?你认为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错了吗?今天我们是价值的判断?我们说的是玩,也不是时时玩呀。
8、我们强调中学生玩手机利大于弊,并不是否定他有弊端。
就像喝水容易呛着,吃饭容易噎着,难道我们就不喝水不吃饭了吗?玩手机有点危害,难道就禁止玩?这是不是因噎废食?你们学校不禁止吗?你认为学校制度合理吗?寄宿制学校前些年规定7点起床,现在又有很多学校要求学生6点前进教室,你说学校的那一项制度更合理呢?合理是不是就科学呢?你认为学校禁止学生玩手机科学吗?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今天有很多老师在用手机录像,这很好的发挥了手机的利,请问对方辩友,老师可以录,学生可以录吗?(不可以,学校禁止带手机)(可以,为什么不录呢?难道他们对今天的辩论没有兴趣?还是过目不忘呢?还是另有隐情?)请问老师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平等吗?用极少数学生危害的例子,剥夺大多数学生玩手机的权利,这公平吗?10、对方同学说玩手机诱发违法犯罪,你有多少事例能证明是因为玩手机进监狱的呢?请多举几个例子我看看。
对方的假设只是建立在自己的凭空想象之上,假设是不成立的。
或者说这是一个假命题。
11、买手机、玩手机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怎么能说浪费呢?把正常的消费说成是浪费,这是混淆概念。
那种只吃不拉的是什么?那是传说中的皮休。
12、现代汉语词典对玩的解释你知道吗?我告诉你有三种解释,一是玩耍,如在公园里玩得很好。
二是做某种活动,如玩足球、玩彩票、玩电脑、玩手机。
三是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如玩花招、玩阴的。
而今天我们辩论的玩手机的利与弊,就是第二种解释,做某种活动,而活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意义的,难道你认为大多数人的认识是错的?13、你认为中学生玩手机就是只玩不好的?你认为手机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就像吃苹果一样,明知是坏的、烂的谁还会去吃呢?除非是傻子,难道你认为我们大多数中学生是傻子吗?14、学校禁止玩手机。
制度就是对的吗?制度就是一直不变的吗?奴隶社会允许买卖奴隶,封建社会禁止女孩受教育是对的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文化都是腐朽的吗?是不是以偏概全?新事物不就是在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的吗?当我们认识到玩手机利大于弊时,现行的学校制度会不会变呢?观点: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自律意识缺乏、公众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等“老问题”。
有些学校已经严禁学生在校园带手机,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关键在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观点: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普及的沟通工具。
因此,要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给学生生活带来的改变是不太可能的,关键还是靠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加强学生自身的自控力。
学校应该从理解学生、体谅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如规定他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该玩,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比简单地禁止学生玩更好。
作为家长,关爱子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需要正确对待。
如经济条件允许,作为特殊情况可考虑给孩子配手机,但应当与孩子约定,不胡乱使用一些对自己没用的功能。
观点: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手机不仅仅是单纯狭义的单一手机功能,生活离不开手机,一种科技的通讯手段。
让学生玩手机可以培养学生利用高科技的,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素养。
3. 我也不认为学生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如果认为玩游戏、发短信不利于学习,那么就算禁止学生用手机,学生还是会做其他的事打发时间,比如听随身听,关键是学生的道德自律,懂得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的学习。
4.对方观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有些时候会在课堂上,这样必然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手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生活品质,有些个别情况玩手机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全部.5.关于辐射问题:辐射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摄氏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而人们都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就是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我们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目前比较权威的结论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一篇关于手机辐射的阐述。
其中说到,在近来的所有回顾中都没有结论表明暴露于移动电话或基站所形成的射频场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6.导致攀比:即使没有手机,同学之间的攀比也会产生,许多同学拿名牌衣服做攀比,那是不是我们都不用穿衣服了?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把“攀比的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手机上。
7.浪费钱财:家长可以限制孩子每月的话费,若超过不予支出,则孩子们便能学会节约,如实在不行可让孩子们自己赚钱出话费,培养自立能力。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信息时代离不开手机,手机是信息科技时代的一种象征,学生也应该分享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手机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就像我们的“水”一样,其利弊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
而我们今天的使用者是中学生,我们不否认个别中学生自控能力差,但不代表大多数中学生自控能力差,玩手机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但不等于弊大于利。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书呆子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需要我们中学生不断发现新事物,研究新事物。
同时,我们中学生要有开放的心态,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充分利用手机的利,自觉摒弃其弊,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手机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手机普及到学生人群中,反映了通讯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它就像网络上的QQ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很高一样。
所谓的“手机使用的低龄化会助长攀比风”根本不成立,如果所有人的心态摆正,不将手机看成一种奢侈品,就像手表、电子词典一样,又何来这一说法呢?攀比不是因为手机才出现的,更不会因为中学生不玩手机攀比就不存在了。
再者针对“手机的使用会影响学习”,这是个过于片面的说法。
我的朋友60%玩手机,他们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学习的事情还是要看自己,不要因为自己学习不好就把责任归咎于手机,忽视了主观原因。
况且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多,在学校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很好的使用,有助于学习,丰富知识,拓宽思路,陶冶身心,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
在这花园中,作为花朵的我们或许有可能会长虫子,但是别忘了还有我们园丁般的老师,他们总是会适时地为我们除草除虫,引导我们的枝叶向着阳光,甚至当我们慵懒地犯错地时候,他们也会利用硬邦邦的支架把我们加以规范。
而我们也在这其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充满阳光。
这不就是孟子说的那句话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相信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有我们敬爱的老师指导我们的船舵,加强自律、不断创新,我们一定会是时代潮流的佼佼者。
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中学生玩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大家!反方一辩: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手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给人们带来带来了方便,我们不否认手机带给我们的益处。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的不理一面。
因为,今天需要辩论的玩手机的主体是初中生,而非其他成年人。
其次,手机使用的是玩。
调查显示中学生手机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上网,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许多学生把时间荒废在发短信、微信上,你来我往,没完没了,时间便在这指间悄然流逝,话费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耗尽。
有同学甚至在课上发短信、微信,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不算,还要影响上课纪律,使得老师不得不停止讲课,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上。
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31%,短息、微信聊天的占58%,而其中8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