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课件--高教版_第02章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课件--高教版_第02章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何有效地接受他人管理,领悟上司的管理方式和 组织的管理体系 可以更好地认识管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何系统地认识现代化的管理
管理思想现代化 管理体制现代化 管理方法科学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
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定义的四层含义? 2.为什么说管理是第四种资源? 3.什么是管理的有效性?请举一例。 4.什么是管理的效率?请举一例。 5.如何理解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含义? 6.如何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 7.为什么控制会存在于管理的职能之中? 8.举例说明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的关系,怎么才算是良好
二、组织职能
组织的含义:
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为 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具有明确职 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管理系统。这一管 理系统有如下特点:①开放系统 ②技术 系统 ③整合系统
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对 管理系统拥有的资源的职责、权限和相互 关系进行有序安排的活动过程。这就是管 理的组织职能
一、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
所谓目标,就是管理活动努力的方向 目标决定了组织的存在,因而被称为目标原则 目标原则强调了目标的三个特点
目标的突出特性 目标能公开说明 目标具有两重性
成功和失败的企业家最大的区别是:目标 和方法哪个是可以变化的。
目标的作用
指明管理方向 激发成员潜力 促进管理成效 完善管理基础
3M 1 I
企业的资源有哪些?
你有什么资源?
补充:基于资源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管理的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指挥劳动”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表现了管
理的自然属性。 “监督劳动”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表现了
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编企业及其管理总论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应用注意:识记领会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一)企业的概念P3(二)企业类型P4: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2、按行业:农、工、商3、按使用的主要资源: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4、按规模:大型、中、小5、按组织形式:简单综合型企业、简单专业化、多元专业化、跨行业综合型6、按市场类型:商品市场、金融、技术、按运用的主体技术:传统技术企业、高新技术 7(三)企业系统结构及特征P10企业系统结构五要素:产品、人、财、物、信息四流程:物流、资金流、人事流、信息流企业二重性:一般属性(自然属性)、特殊属性(社会属性)现代工业企业系统特征: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的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 2 和连续性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关系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一) 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P14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企业组织形式的类型:按财产构成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1、个人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 3、公司制按内部分工协作:1、单厂型企业 2、总厂型企业 3、专业公司按外部社会联系方式:1、联合公司 2、企业联合体 3、战略联合体4、虚拟企业(二)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改造P2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弊病:1、产权关系模糊 2、投资主体单一 3、企业资产呆滞 4、政企职责不分5、经济效益不佳公司制改造:1、公司制可以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明晰起来、2、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又能加大规模筹集资2金,分散国有资产风险。

3、公司制能使产权流动变为现实国有企业改组公司制的形式:1单投资主体:独资公司2多投资主体: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集团P23 (三)企业集团特征:1、有核心企业 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 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企业集团类型:1、产品辐射型 2、多元复合型 3、项目成套型 4、经营服务型5、出口导向型我国发展企业集团意义:第三节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方式(一)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P25(二)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P27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理论:分离原因:1、企业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2、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三)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P29国企两权分离的经营方式和种类:1、股份经营方式 2、承包经营方式 3、租赁经营方式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的产生原因P32(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含义P33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产生的原因:1、合理组织生产能力的职能 2、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第二节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一)企业管理的职能P37:1、一般职能2、特殊职能具体职能:1、计划 (首要)2、组织3、用人、指挥 45、控制(二)企业管理的任务(三项重要任务)P41:1、必需把经济上取得成就放在首位2、要使各项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3、履行社会责任(三)企业管理的内容P42一、不同层次的管理(纵向):1、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2、专业管理(中层)3、作业管理(基层)二、各项专业管理(横向):技术开发管理、生产管理、物流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方法和一般方法(一)企业管理的方法论P45一、系统论观点:1、自然系统2、人造系统特征:1、整体性 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二、信息论P46:1、来自外部环境信息 2、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三、控制论P47:控制过程分三步骤:1、拟订控制标准 2、衡量实际成果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控制分两种类型:1、简单的反馈控制 2、前馈控制(二)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P48: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律方法4、教育方法 (各方法长处和局限性)第四节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P50:1、人本化2、整体化3、战略化4、网络化企业管理人性化发展过程: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社会人延伸后产生:文化人、网络人、知识人)工具人到社会人体现了企业管理理论人本化思想。

第二章 管理基本原理

第二章  管理基本原理

说明:1)、留有多大的弹性或弹性限度,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 应根据实践情况而定,弹性太大就会失去章法,使钻空子。管理就 会混乱 ;弹性太小起不到弹性的作用,是僵化的管理。
2)、掌握合适的弹性尺度是管理艺术,需要进行实是求是的探索
管理概论 3)、消极弹性与积极弹性
消极弹性:视留有地为“留一手”不去解决问题,留
有的属性,管理又代表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和目的,
管理概论
二、二重性原理
管理概论
三、学习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对企业管理二重性的揭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管理
理论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一原理,是我们认识、学习和借鉴发 达国家企业管理中的科学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研究、总
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理论武器;因而对于建设具有中
人组成,当不同能力的人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分成的类可称为能
级。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对每个人按其能力进行分级,使相应能 力的人具有相应能力的岗位,(能级原理也是人的自我实现需要 并使管理的内容动态的处于相应的能级之中。
的要求)为了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
管理概论
进修等,吸纳能量。 犯错误,释放能量。
管理概论
归纳起来:
(1)系统性质、功能、规律由整体表现;
(2)系统应具有子系统所没有的新性质或功能; (3)系统的目的决定着子系统的存在方式、活动状态。
6、 层次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7、 环境适应性:系统应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管理概论
国际环境 社会文化 法规政 策
行业内部,其它行业 企业 政治 直接竞争环境 经济
国际环境
技术
管理概论 系统原理是指: 1.将我们管理的对象,视作系统; 2.从整体上把握组织运行规律; 3.分析、综合、优化,以求整体效益。 (1+1>2) 系统分析是指: 1.了解系统的要素; 2.分析系统的结构; 3.研究系统的联系; 4.把握系统的功能; 5.弄清系统的历史; 6.研究系统的改进、优化。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组织协调,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以确保管理的高效性和成功性。

本文将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企业管理。

一、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1.1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研究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

企业管理者需要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供需关系和成本效益等概念,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市场竞争中,管理者需要根据需求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产品定价和供应量,以实现市场份额和利润最大化。

1.2 组织行为学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员工在组织内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动机和行为模式对于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策略,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1.3 管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涉及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决策制定、沟通和协调等方面。

有效的管理学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团队协作机制。

二、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2.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目标和愿景的明确性和可行性。

管理者需要与团队成员一起制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具体计划和策略。

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和认同企业的目标和愿景,以实现整体的一致性和协同工作。

2.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对于企业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需要建立起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渠道,与员工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内部沟通平台和个人交流,可以促进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2.3 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管理者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这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2、改革开放后的探索与创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集权与分权结合、经济与 社会并重的管理思想 ① 工作重点: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管理方面:政治性 经济性 经济与社会并重性; ③ 经济方面: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④ 管理方式:集权型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2)企业管理改革与理论创新 大量引进西方管理思想 + 结合我国国情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思想
古典理论 近代管理理论 管 理 现代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论 梅奥与霍桑试验 分散化与集中化 系统、权变理论 管理理论新发展 当代管理思想 文化结构与功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 改革后的管理 泰罗与法约尔


中国管理思想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建设
建设的要求阶段与方法
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
一、近代管理理论概述 1、经验管理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出现之前,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 理,没有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这种管理被称为经验管理或传 统管理。 2、管理理论萌芽的出现(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 (1)亚当· 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① 劳动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 a、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提高; b、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 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 c、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工 具和改进设备。 ② “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 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 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
5、古典管理理论的缺点: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 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 内。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 心; (2)古典管理理论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一 个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没有一定的抽象性, 就事论事,尽管也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了一些 概括,并提出了一些规律和原则,但没有把管 理上升到系统来认识; (3)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放在企业内部, 而不是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

企业管理ppt课件

企业管理ppt课件
利用数据的同时保障安全。
创新与创业
创新和创业精神是企业管理发展 的关键驱动力,通过不断探索和 尝试,企业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
抓住新的机遇。
企业需要建立鼓励创新和创业的 文化氛围,为员工提供充分的空 间和支持,以激发其创造力和创
新思维。
与初创企业合作或自主创业,是 企业实现创新和拓展新市场的重
要途径。
案例四:苹果的全球化战略
总结词:苹果作为全 球消费电子产品的领 导者,其全球化战略 具有多元化、高端化 的特点。
详细描述
1. 设计引领:苹果注 重产品设计,通过创 新的设计引领消费潮 流。
2. 高质量产品:苹果 注重产品质量,追求 高精度的工艺和优质 的材料。
3. 全球化布局:苹果 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 产、销售网络,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员工的岗位、能力、业绩等因素,制 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创造力。
财务管理
预算编制 成本控制 财务分析 税务筹划
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编制年度预算和资金计划,合理安 排资金支出和收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
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和控制,降低成本消耗和提高效 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工的潜力。
领导力风格
分析不同的领导力风格,以及如 何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特点选择
合适的领导风格。
团队建设与管理
团队建设
探讨如何建立高效、协作良好的团队,以及如何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士气。
团队管理
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来管理团队,以 及如何解决团队冲突和问题。
团队发展
探讨如何根据团队需求和目标来发展团队,以及 如何评估团队的绩效和改进计划。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 高,绿色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 的重要方向。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本章考核知识点: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与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方法四、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从一般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以后才产生的。

具体地说,当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机器大工业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商品生产日益发达,以机器大生产为特点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工业企业成为社会基本单位以后,才出现了企业管理。

在运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的企业中,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员工在一起进行共同劳动,他们既有细致的分工,彼此间又要严密协作,并且要同生产资料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

要使这种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连续性很强的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全体职工的活动,即进行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管理是由共同劳动也就是协作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调节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调节生产关系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含义企业管理是由协作劳动引起的,不过,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的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组织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以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存在本质区别。

企业管理概论-第2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企业管理概论-第2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2009年4月 ) 2.在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 中,被称为首要职能的是(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 3.某企业高层管理者经常以强制的方式下 达指令。该管理者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 ) 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教育方法
21.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 ( ) A.人本化 B.整体化 C.虚拟化 D.战略化 E.网络化 (2009年7月 ) 3.某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李主任管 理工作的重点是( ) A.计划、组织 B.组织、用人 C.计划、用人 D.指挥、控制 4.展开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人本化B.整体化 C.战略化D.网络化
(2010年4月 ) 2.有关人性的假设是企业管 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下述哪一种假设使人 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和体现?( ) A.社会人 B.文化人 C.网络人 D.学习人 3.按照既定计划和其他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使工作按原定计划 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属于企业 管理的( ) A.计划职能 B.控制职能 C.指挥职能 D.组织职能
2、企业管理前沿的主要理论 管理前沿理论整合图
企业战略管理 核心能力理论 供应链管理理论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流程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团队理论
战略联盟理论
业务外包理论
网络组织理论
2、领会: (1)企业管理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发展过程,社会 人延伸产生了文化人、网络人、知识人 (2)整体化含义 要求企业管理由关注局部转向关注整体,整体化体 现了管理理论在管理活动的空间维度上的扩展 (3)战略化含义 表现为管理理论的重点由解决眼前的技术性问题转 向解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理论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理论

抛砖引玉:早期管理理论的形成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 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 我国北宋真宗年间,一个叫丁渭的大臣提出了“一举三得”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在公元 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 11世纪的管理实践活动。当时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君宫被烧毁。真宗命令丁渭用 25年的时间修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 复它。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设计施工,还要清理废墟、挖土、烧砖、运输材料。丁渭 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提出,首先在皇宫前挖沟,然后利用挖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水引入沟中,用水路将材料运到 ---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 宫前,最后利用废土填入沟中。这样一下子解决了就地取土、顺利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问题。
首先,科学管理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认为工人是“经济人”。泰勒认为,工人之所以工作, 是因为工人只追求物质利益,没有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人们是不会好好工作的,大部分 人是懒惰、无知、没有责任心。因此对工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 度,将工人管起来。 其次,其局限性还表现在只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因素。泰勒反对工人集体 工作,理由是“工人在班组里工作时,他的工作效率要比工人作为个人干活时的效率 低”。他将工人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他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 “精神革命”的提出也是强调工人的服从,服从生产效率,服从雇主,做“一流工人” 或“头等工人”
---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
【知识研修】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方法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经营风险。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制定全面的财务预算,合理分配资金资源, 确保企业战略实施。
资金管理
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优化资金 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企业经营状况、 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
投资决策
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风险 和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制定战略
基于环境分析结果,制定适应 企业发展的战略,包括市场定 位、竞争策略、产品创新等。
营销管理
01
02
03
04
市场调研
收集消费者、市场、竞争对手 等信息,为营销决策提供支持

产品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制 定产品组合、定价、促销等策
略。
渠道策略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分销模 式,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目录
• 企业管理概述 •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 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 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与制度 • 企业管理的领导企业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企业管理的定义
企业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组织、 协调、计划和监督活动,对企业 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领导力培养
通过培训、实践、反馈等方式,提升 领导者的领导力,包括自我认知、情 绪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
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设计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认为员工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 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激励措施应满 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强调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和目标的设定,以 及实现目标后的奖励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
02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复习重点:(1)企业的类型;(2)企业系统;(2)企业集团。

一、名词解释公司制企业;企业联合体;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集团二、简答题1、第四方物流应满足的条件2、企业系统的内容和特点(五种要素与四流)3、企业集团的特征、类型和作用第二章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复习重点:(1)企业管理二重性;(2)企业管理的职能;(3)企业管理一般方法;(4)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名词解释企业管理二重性;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用人职能二、简答题1、简述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的内容2、简述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3、简述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三章企业组织管理复习重点:(1)法人治理结构;(2)企业组织结构设计;(3)企业组织结构形式;(4)企业组织变革一、名词解释企业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发展型组织;企业流程再造二、简答题1、简述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的职权2、简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3、简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4、简述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5、简述企业变革的动因和方向6、简述企业流程再造导致组织结构的转型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企业文化管理复习重点:(1)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2)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功能;(3)企业文化建设方法途径一、名词解释企业文化;二、简答题1、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2、简述企业文化的特点3、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4、简述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5、简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重点:(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4)工资分配制度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职务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二、简答题1、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作用3、简述人员招聘的程序4、简述工资制度的原则和要求第六章战略管理概述复习重点:(1)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2)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和内容;(3)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一、名词解释企业经营战略二、简答题1、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2、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和内容3、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第七章企业战略环境调研复习重点:(1)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2)企业经营实力分析(内部环境);(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方法一、简答题1、简述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2、简述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主要内容二、论述题试用SWOT、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战略分析。

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 精讲.

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 精讲.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 企业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三章 战略分析第四章 战略选择第五章 企业文化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 市场营销第八章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第九章 质量管理第十章 项目管理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第十二章 创业、创新、与企业成长本章重难点分析一、企业的概念一、企业的概念二、企业的构成要素二、企业的构成要素三、企业的流程要素三、企业的流程要素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二、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三、按企业使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划分四、按企业规模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事业发展部法律事务部营销部物流中心企划部研发中心卫生阀门事业部气动阀门事业部卫生管件事业部流体设备事业部企业文化品牌进厂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经理(厂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72 学分:3分适用对象:高职高专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学生考核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胡楚图、丁明利、张可器主编,《企业管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左昌鸿主编,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当今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企业管理学课程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加深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并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正确理念,方法观,以指导其管理实践和工作实践。

3、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4、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和流程,包括企业管理原理和制度、企业战略、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生产运作、流通过程管理等,使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管理学基本理论

管理学基本理论

管理学基本理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泰勒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他主张对工作进行标准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例如,他通过对工人铲煤动作的研究,确定了最合理的铲煤姿势和铲煤次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泰勒还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根据工人的工作效率来支付工资,以激励工人提高工作积极性。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思路,使得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于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忽视了工人的社会需求和心理因素。

二、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管理的原则和职能。

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职能。

他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如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

这些原则为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法约尔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其他组织的管理。

但他的理论更多地是从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基层管理的关注相对较少。

三、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强调了组织的理性化和科层制结构。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当是基于理性权威的,具有明确的分工、层级结构和规章制度。

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稳定性。

科层制的优点在于其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规范的工作流程,能够避免权力的滥用和决策的随意性。

然而,科层制也可能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创新不足。

四、人际关系理论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大纲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大纲

企业概论复习大纲(1-—8章)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1-311、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

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2、企业的类型: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按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按市场类型划分:内向型、外向型和跨国型企业(实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3、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契约式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私营企业(8人以上)4、外向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和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

5、企业系统结构的五种要素:财、人、物、产品和信息详见P106、企业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侧重于生产力)和社会属性(侧重于生产关系)详见P127、企业系统的特征:①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②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③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④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8、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企业组织按财产划分:个人业主制企业(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负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制企业(三个特点: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9、公司制企业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是最适合大中型企业的组织形式.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三种:单厂型、总厂型、专业公司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的方式划分四种:联合公司、企业联合体和战略联盟、虚拟企业战略联盟按照结盟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为:竞争、前竞争、后竞争和非竞争1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①产权关系模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考核知识点: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与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方法四、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从一般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以后才产生的。

具体地说,当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机器大工业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商品生产日益发达,以机器大生产为特点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工业企业成为社会基本单位以后,才出现了企业管理。

在运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的企业中,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员工在一起进行共同劳动,他们既有细致的分工,彼此间又要严密协作,并且要同生产资料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

要使这种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连续性很强的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全体职工的活动,即进行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管理是由共同劳动也就是协作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

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调节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调节生产关系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含义企业管理是由协作劳动引起的,不过,它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的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组织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以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存在本质区别。

(二)、企业管理二重性产生的原因企业管理之所以具有二重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

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

由于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具有二重性。

企业管理必须执行两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一是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缺一不可。

这两种职能互相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这样,企业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

(三)、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根据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原理,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原理,为了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必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现代企业生产力运动规律和价值规律,努力实现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员专业化,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必须认真研究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而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注意研究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发扬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总之,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充分重视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科学管理,充分重视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充分重视我们民族自己的优良传统,把学习、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一、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一般职能是指由协作劳动产生的、属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管理职能;特殊职能是由这一劳动过程的社会性质(即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产生的、属于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是企业管理两个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基本职能。

具体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指挥、用人。

(一)计划这是确定企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资源配置等的管理工作。

计划职能是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

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

(二)组织为了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与计划,确定企业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相一致,并且彼此协调,保证企业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一系列工作,就是组织职能。

计划职能为组织职能规定了方向乃至具体要求,组织职能为计划任务的完成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三)用人用人亦称人事职能,系指人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奖惩和培养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四)指挥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员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指挥职能和计划、组织、用人等项职能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

(五)控制控制职能就是按照既定计划和其他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计划进行,或者改变和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控制职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类型。

按业务范围划分,有生产作业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库存控制和资金控制等;按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划分,控制职能有局部控制和综合控制(全面控制)。

二、企业管理的任务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承担和完成下列三项相关的重要任务。

(一)必须把经济上取得成就放在首位(二)要使各项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三)履行社会责任三、企业管理的内容(一)不同层次的管理1、企业高层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统帅地位。

它的核心内容是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这是关系企业前途与命运的头等大事。

2、企业中层管理是把高层管理和基层管理联结起来的纽带,一方面对高层管理发挥参谋与助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基层管理进行指导、服务与监督。

3、企业基层管理的对象是作业层。

(二)各项专业管理企业以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构成要素为对象,形成的一系列专业管理主要有技术开发管理、生产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

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一、企业管理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对研究解决企业管理的各种具体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系统论观点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系统,从是否人为的角度划分,有两大系统:一类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系统,称为自然系统,例如太阳系;另一类是人造系统,例如企业。

人造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根据系统论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及其管理作为系统来研究,这样将有助于全面考虑、正确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寻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方案。

可以说,企业管理所要解决的每个重要问题,都需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作指导。

(二)信息论观点信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

信息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制定正确计划的不可缺少的依据,是进行生产指挥、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要想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使信息工作符合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三)控制论观点控制论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与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拟定控制标准。

2、衡量实际成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找出原因。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控制是通过信息反馈来发现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消除,从而实现系统运行的控制。

根据信息反馈的方式,可以把控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简单的反馈控制。

带有“后见之明”的性质。

二是前馈控制。

有“先见之明”。

二、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按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划分,有以下四类方法。

(一)行政方法这是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命令、指示、规定),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完成管理任务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强制性。

(二)经济方法这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价格、工资、利润、利息、奖金等)和经济方式(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来执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任务的方法。

(三)法律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用经济法规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教育方法它是指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按照时代特点划分,企业管理有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按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划分,企业管理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现代管理方法一般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电子计算机和各种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借助多种数学方法,去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搞好企业管理,不能单纯依赖某一种方法,而是应该把各种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之相互补充,以求得理想效果。

第四节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理论呈现出四大趋势:人本化、整体化、战略化、和网络化。

(一)人本化人性假设是企业管理理论展开的基本出发点。

追溯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关于人性的假设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发展过程。

从环境变化和管理实践的需要出发,一些新兴的管理理论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延伸,产生了“文化人”、“网络人”和“知识人”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本管理的思想。

“文化人”人性假设源于企业文化等理论的发展。

“网络人”:是伴随网络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人性假设。

“学习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二)整体化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组织整体对环境的敏捷性和适应能力。

只有整体优化配置企业的全部资源,特别是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让企业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以及总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产品供应商与推销服务商和相关的合作伙伴协调起来,统一意志,协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化趋势,也为整体管理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基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各种管理模式都印证了这一点。

(三)战略化战略化的趋势是指管理理论在管理活动的时间维度上的延伸。

战略化表现为管理理论的重点由解决眼前的技术性问题转向解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四)网络化从等级管理向网络管理的转变,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称之为网络化。

网络化是管理理论人本化、整体化、战略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