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考试卷(四)附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6b34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7.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这样如此如是B.如此这样如是C.这样如是如此D.如是这样如此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答案】1.B 2.A 3.C【1题详解】A.“不殚”中“殚”应为“惮”;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D.“愤然”中“愤”应为“奋”。
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含答案)
![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26a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7.png)
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读音?A. 氛围(fēn wéi)B. 氛围(fēn wéi)C. 氛围(fēn wéi)D. 氛围(fēn wéi)2. 下列哪个成语的用法是正确的?A.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B.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C.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D.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3. 下列哪个词语的词性是名词?A. 快速B. 快速C. 快速D. 快速4. 下列哪个句子的语法是正确的?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4答案卷尾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4答案卷尾](https://img.taocdn.com/s3/m/02165c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2.png)
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语文2024.01学校班级姓名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
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
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强调对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
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所谓的实证方法。
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
1638年,伽利略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方法。
科学决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批判态度同样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
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
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科学理论经过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
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
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
但批判也不是完全否定,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
而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这对破除科学的神话.....是非常有益的。
批判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
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081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d.png)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
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
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
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
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
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
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206d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1.png)
浙江强基(培优)联盟2024年7月学考联考高二语文试题卷浙江强基(培优)联盟研究院命题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经典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不断地改编,甚至可以写一部“艺术改编史”。
改编的优势,是有可依赖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母本”。
改编和原创一样,是需要高度想象力参与的艰苦的艺术创造。
改编的难度,在于如何摆脱杰出“母本”对作者再创作的限制,从而创造出独具艺术感染力的新的艺术文本。
改编,是致敬经典、理解经典、与经典深入会心的对话。
面对经典,改编者须吃透原作,在原作的字里行间探索前行,就像优秀工匠面对璞玉一般,反复打磨,然后小心翼翼地取舍增删,根据艺术逻辑进行重构,对保留下来的精华篇章,予以光彩照人、激动人心的放大。
改编的难点之一,在于不同艺术样式拥有的空间、篇幅不对等。
以长篇小说为母本改编的各类舞台剧,前者篇幅偏长,后者受制于几个小时上下的演出时长,改编中必须考虑舞台空间再现小说场景的限制。
有的在篇幅上做减法,使空间相对集中;有的在原著上做加法,以更具质感的细节和吸引观众的情节,丰富小说留下的空白。
改编的难点之二,是不同艺术本体之间的转换。
文学阅读的魅力,在于文学语言触发的阅读和想象的乐趣。
读者借助文字媒介,依靠想象力的参与,对艺术形象和故事场景进行再创造,自由而充满个性。
影像或者舞台艺术的魅力,除了剧本台词的文学性,还要借由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来展示。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081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0.png)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2024辽宁省点石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考试语文及答案
![2024辽宁省点石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考试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d9f1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b.png)
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6月阶段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诸多领域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相关研究也愈发深入,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实现路径。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实践充分证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才能让大家一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自人民网《共建“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材料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学交流早已存在。
如公元前1世纪初期,儒家典籍《诗经》《春秋》等就已经传入朝鲜和越南。
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使者、留学生、留学僧学习中国文化,并将汉字偏旁部首和草书应用于日文,儒家文化也随之普及至日本社会各个阶层。
此后,《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经典名著对东南亚等国家影响深远。
“五四”以前,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不可小觑。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8288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f.png)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af8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至二单元、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1e4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3.png)
潍坊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传统子部学问中极关键的一环,诸子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老》《庄》等道家文本中富含思想资源,对其的深刻诠释往往能通向重要的哲学问题。
刘韶军从《论道》看金岳霖对《老子》之“道”的理解,从金氏以“能”为名诠释“道”说起,言及其论“道”多从“无极”“太极”“理”与“势”入手这一特点,总结出:金氏之说在论述问题时包罗一切,在方法与术语上中西合璧。
《孟子》与儒学也是诸子学接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刘伟抓住《孟子》中的心灵问题,辨析了其中对身与心、思与虑的区分,梳理本心之“庸”与心之所发之“斯须”间的关系。
其他诸子也蕴含着哲学思想。
匡钊依托《墨子》“城守”诸篇,分析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认为古人所谓“民本”,与赋予平民特定政治法律地位的现代制度并无共同之处。
刘体胜论析墨家“兼爱”并不就是“爱无差等”,崔晓姣围绕“刑名”与“自然”探索黄老政治哲学的内在理路。
徐翔由探究“法”在先秦时与“规矩”“绳墨”的关联,反思法家并不注重“法”的平等性,而追求以之有效制人。
作为中国哲学的古代思想资源中更具创造力的一面,诸子学的研究为今天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乾乾不息的动力。
而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传统研究进路之外,为诸子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摘编自李元骏《多元视域下的诸子学研究》)材料二:读诸子,首先应注意,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大多是对于特定对象的表达;战国中期以后,有了针对普遍对象的表达,也还有许多篇章的内容是特定性的。
特定性的对象有个别性和类别性两类。
个别性的如《论语》,大多是对某个弟子或时人的教诲,以及弟子相互间交流的记录,各条语录原本是对个别性的对象而言。
这也正是原始语录体的特征。
在这类体式中,语录的意义是由语录句义、语录涉及的对象和语录产生的语境结合起来形成的。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1dc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高二语文考试(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12月5日是第十个“世界土壤日”。
土壤本身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为土壤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
你知道吗?我们平时不怎么留心观察的土壤是会呼吸的,它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挖开土壤,会发现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蚂蚁等动物。
除了能看到的,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数量众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
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被称为“土壤生物”。
多样的土壤生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一张食物网。
土壤生物要生存,就需要进行新陈代谢。
它们通过地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壤呼吸。
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指未被扰动的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
土壤呼吸的生物过程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和土壤动物的呼吸。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物活跃程度的表征,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
土壤呼吸通常与地上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也存在季节的变化。
如果通气不畅,例如淹水,就会影响到土壤呼吸。
受污染的土壤中,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伤害,土壤呼吸也会降低。
和人一样,土壤生物也需要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它们的食物一方面来自植物死亡后的凋落物,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土壤生物的排泄物或其他土壤生物死亡后的残体。
土壤生物“吃”与“被吃”的过程一方面构成食物网,令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把生物代谢的残余物(如植物的凋落物、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微生物死亡后的残体等)分解,释放出养分,供植物生长所需。
因此土壤生物是土壤肥力的重要保障,土壤呼吸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a8a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e.png)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庭关心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与现场目击的证人,而且对证据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一个目击者不能假设任何事,不能猜测,不能保证,也不能评估。
当然,他也不可以说谎。
有了这些严格规范的证据,就能百分百掌握事情的真相了吗?与法庭相比,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
事件的所有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不是在法庭上提的——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
这些证人的证据很可能存在猜测、推想、估算与假设等情况,我们没法看到他们的脸孔,以便推测他们是否在撒谎。
所以,一件历史的“事实”——虽然我们感觉很相信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但却是世上最难以捉摸的。
当然,某一种历史事实是可以确定的。
1861年4月12日,美国在桑姆特要塞掀起了内战;1865年4月9日,李将军在法庭向格兰特将军投降,结束了内战。
每个人都会同意这些日期,除非当时全美国的日历都不正确。
但是,就算我们确实知道内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事实上,这些日期确实被质疑着——不是因为所有的日历都错了,而是争论的焦点在这场内战是否应该起于1860年的秋天,林肯当选总统,而结束于李将军投降后五天,林肯被刺。
你可以说,至少我们知道,不论内战是不是从桑姆特之役开始,这场战役确实是发生在1861年4月12日。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前面提过,这是在特定限制之下的史实。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3228e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d.png)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生动描述胖子和瘦子相遇后的场景,心中满是遇到老友的惊喜,这符合朋友重逢的真实生活逻辑。
B.第⑫段画线句子通过行李“蜷缩”这一拟人化的描写,侧面表现出瘦子的卑躬屈膝,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契诃夫生前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是他去世100多年之后,他的声誉比当初高了不知多少倍,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是现代性的,他在现代性之初,就发现了现代性中隐藏的种种隐忧,直到今天,他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依旧在我们的身边,他永远不落伍。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契诃夫的作品首先得到了西方的重视,那个时代正是西方现代派戏剧崛起的时代,以荒诞派为代表。主要的特点是表现人们源于精神世界的痛苦,源于社会压迫所产生的痛苦,这样的戏剧中没有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后来人们追溯它的源头,发现原来契诃夫早就开始这样创作了。相比较19世纪的其他俄国作家来说,契诃夫是很温和的。他并不非常激烈,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革命作家。
B.以影视、游戏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经验”不断走向国际,受到外界的认可,未来也将会有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走出去。
C.受日韩将自身传统文化内核隐藏在文化产品中的启发,中国游戏从业者首次在《黑神话:悟空》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
D.近年来,国内游戏玩家对高性能个人电脑的需求逐渐降低,而《黑神话:悟空》的出现将有可能再次繁荣高性能个人电脑市场。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名校质检联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名校质检联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eba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f.png)
2023-2024学年高二(上)质检联盟第四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5课,第9~11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创意”有多种理解,但它经常被一些学者过分强调其“新颖性”“新奇性”“独创性”“个人性”,而有意无意忽视其同样重要的“实用性”“有价值”“适切”等属性,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狭隘的。
实际上,一切创意都是针对问题而来的,没有问题,所谓的“创意”就是空洞的表演、盲目的花样翻新。
“实用性”是“独创性”的前提。
简言之,创意针对的是问题,是对所需要解决问题的一个最专业、最科学且最经济的解决途径。
在这个意义上,创意写作是否等同于文学写作,写作的创意性是否等同于文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面对今天无限而具体的写作需要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如跨文体、跨形态、跨业态等“适切”“有价值”的支持。
在市场经济深入社会每一个细处的今天,写作包括文学写作实际上早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们是否有价值,是否被需要,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成为某种特殊产品,提供等值的精神、审美或者其他需要。
在市场语境下,写作可以对作者提出要求,但是不能反过来对读者、对消费者提出要求,比如,自我表达是作者的权利,但接受作者的自我表达不是读者的义务,而是后者的选择。
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当然是一种需要,但在纸媒文字中心向视觉中心、数字中心转向的今天,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短视频、数字作品剪辑、动漫、游戏等才是更多接受者的选择,而面向上述领域包括剧本、游戏文案、文旅策划、短视频脚本、超文本制作、元宇宙世界观的“众筹”、IP的二度创作等新领域的写作,且能满足制作方、消费市场、政策规则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的写作,方可称之为今天的“创意写作”。
当然,从事纸媒文字写作只要存在需要,它一定天然地具有创意性,而这种“创意性”是相对于文字需要而言的,过去我们将之称为“陌生化”或者“文学性”“诗意”,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创意”或者满足需求。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486c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8.png)
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4月阶段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今年暑期,国内“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
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馆人数超过1.28万,创下建馆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纪录。
不少博物馆都出现入口处排起长队、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打卡式观展”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和吐槽。
2023年8月1日,《隽永的异彩》俄罗斯美术作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观展。
南宁市民吴芳却在观展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
当时,她正驻足欣赏穆萨·穆萨耶夫的《高加索的婚礼》,突然一名打扮时髦的女生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请她让一下。
原来是几名年轻人想在画前打卡留影。
吴芳本想等她们迅速拍完后接着看展,可这几名女生轮流拍完后,有人觉得没拍好,又换个姿势让同伴继续拍,其中一人还带了好几套衣服,要拍不同造型的组图。
见状,吴芳只好移步去其他展区。
“之前,我参观潘玉良画展成都博物馆站时,几名年轻人在拍照时大声讨论,使原本安静的展厅变得吵闹,又或是长时间在一幅画前摆姿势,影响其他人观展。
”四川成都市民李丹表示,这类“打卡式观展”的游客有个共性,就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对保安的制止也置之不理。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的研究指出,年轻人“打卡式观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社交需求的推动,人们通常会追求现实生活中更加新鲜、有趣的场景和活动为自己的网络虚拟社交提供素材,而“观展”这种“短平快”的活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展览的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32f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3.png)
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我们的文明之所以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汉字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之一。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
这个文字系统虽然在形体上有所变化,但其内部深层结构从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所记录的语言古今一脉相承,所形成的文献丰富而连续。
一个能读古书的现代人,如果打开2000多年前西汉人抄写的古书,阅读障碍很小,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知名学者白川静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就是汉字文化,汉字所具备的各种特质,给中华文化添上了浓烈的色彩。
”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有很多种,民族语言也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就下令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
秦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
虽然天下分合、朝代更替,但汉字作为通用文字的传统再未动摇。
历史上,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都会主动拥抱汉文化,学习汉字。
南北朝时期,为了让拓跋鲜卑融入中原文化,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对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华民族不是单纯的人种血缘的融合,而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字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曼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fd9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海淀区2023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1.(2分)D2. (2分)A3. (2分)C4. (2分)D5.(4分)答案示例一:①本文重点说明了当代中国拱桥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进行修建。
使拱桥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石拱桥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以此突出当代中国拱桥在继承上的发展。
(1分)③“中国拱桥的当代发展”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符合实用文简洁、朴实、易懂,实用性强的特点。
(1分)答案示例二:①本文重点说明了中国工程师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修建拱桥。
使拱桥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对世界拱桥建造的巨大贡献,再写中国今天在拱桥建造技术、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1分)③“中国拱桥——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准确且形象,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9分。
6.(2分)B7. (2分)C8. (2分)A9.(4分)参考答案:①听到岩洞的水声,懂得了高官显位给人带来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恬淡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的内心需求。
②游览岩洞深处,却随众返回而没有看到泉流山石的胜境, 在感到可惜时流露出做事不应因随众心理而丢失自己初心的体悟(或做事不应因随众而失去更好机遇的体悟)。
③记述游览山水经历不应采纳怪诞、流俗之说,而应体现自己的真实经历及感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10.(8分)(1)倒;差错(每空1分)(2)答案示例: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可见禹品德高尚,仁爱诚信,这体现了孔子“政者,正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中所表现的为政以德、德化民众的政治观。
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左准绳,右规矩”,可见禹举止端庄,勤勉不倦,以规矩纲法来约束自己,并成为万民的榜样,这体现了孔子“子帅以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万民表率的政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溪中学高二语文周练4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亲.家(qìng)逮.捕(dǎi)掎.角之势(jǐ)B.拓.本(tà) 锃.亮(zèng) 人才济.济(jì)C.角.色(jiǎo) 伺.候(cì) 力能扛.鼎(gāng)D.脊.梁(jǐ) 确凿.(záo) 浩浩汤.汤(shāng)解析:选D A项,逮.捕(dài);B项,人才济.济(jǐ);C项,角.色(jué)。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格斯拉兄弟将自己的店开在一条横街上,这条横街座落在伦敦市的西区。
B.我不断地叩问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从中找出一条贯穿其中的脉络的愿望。
C.老王为新春写的这幅对联,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展现了书法大境界。
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哄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解析:选B A项,“座落”应为“坐落”;C项,“这幅”应为“这副”;D项,“哄然”应为“轰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梦”就是给中国人民量身定做的“一双鞋子”,只有..穿上它才舒适,才轻快,才青春焕发,才健步如飞。
B.今年元宵节,放鞭炮、赏花灯、闹元宵,一派欢乐的景象。
吴山广场万人空巷....,欢乐赏灯,喜庆元宵。
C.互联网货基产品的销售如火如荼,余额宝半年时间2 500亿的销售令市场震惊,微信理财通最近火热推出更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热烈程度。
D.孤独是一种自我的感觉,孤灯长夜,琴笛悠悠,轻吟浅唱,不绝如缕....。
解析:选C A项中“只有”,表示条件唯一。
B项中“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C项中“加剧”,指加深严重程度,往往是不好的情况。
D项中“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医疗机构设置的药房,应当成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药品保管制度。
B.电商大量虚假刷单不仅误导甚至欺骗了消费者,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对诚信商家也造成了伤害。
C.对于不同地域地区的学校间能否实现更便捷的聚合和共享资源问题,有关专家在此次会议上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紫苏是一味中药,也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去毒,开胃,深受城市居民所喜爱。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成立”不能搭配“质量管理人员”,可在“质量管理人员”前加“配备”。
C项,语序不当,“广泛”不能修饰“意见”,应将“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D项,句式杂糅,“深受居民所喜爱”句式杂糅,可去掉“所”或将“深受”改成“为”。
5.下面是从某杂志部分栏目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春天里的遐思》《幸福和痛苦》《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带上灵魂赶路》第二组:《道教为何崇拜女性》《妇女节的由来》《不缠足运动的兴起》《民国女子游行风波》第三组:《寻源话名句》《柳永的婉约》《春雨入诗中》《诗流词海皆蕴春》A.生活品读女权揭秘诗词妙趣B.哲海拾趣女权揭秘奇趣诗画C.生活品读史海探秘奇趣诗画D.哲海拾趣史海探秘诗词妙趣解析:选A第一组都是生活感悟类的文章,宜用“生活品读”;“哲海”的范围太窄,且“幸福和痛苦”的标题不涉及“趣”。
第二组文章都与女性有关,宜用“女权揭秘”;“史海探秘”的范围太广,没有针对性。
第三组文章与诗词、名句等有关,宜用“诗词妙趣”;四篇文章都不涉及“画”。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解析:选B A项,以“磁针石”喻“臣心”,表达永远“指南”的决心。
B项,“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此诗句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C项,将皓月银辉下洞庭湖中的山比喻为“白银盘里”的“青螺”。
D项,以“眉”喻“月”,以“镜”喻“水”。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平民。
古时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B.拜相如为上大夫...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和卿平级。
C.永和九年永和九年:年号纪年法,即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
D.则请立太子..为王太子:诸侯嫡子中指定继承君位的人。
解析:选B上大夫比卿低一级。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宁许以负.秦曲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D.项伯杀人,臣活.之解析:选A A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来船只的人,并不是能够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译文: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览。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译文:所以现在墓中全是五个人。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还拒绝什么呢?解析:选B A项,“假”借助。
C项,“全乎为五人”意为“是完整的五个人”。
D 项,“辞”告辞。
10.下列对《长亭送别》中[一煞]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和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莺莺目送张生于烟霭残照中远去,这一怅然痴立的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
C.“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D.“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看似平淡,实际上表现了莺莺的惆怅和依依不舍。
解析:选C C项,“留恋美景”表述错误,莺莺留恋的是张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士兵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大概C.举.以予人举:全部D.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解析:选D A项,“兵”,兵器;B项,“率”,都,皆;C项,“举”,拿,用。
1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诸侯之.地有限A.破灭之.道也B.子孙视之.不甚惜C.诸侯之.所大患D.此言得之.解析:选A例句与A项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B项,代词,代土地;C 项,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三段论证“赂秦而力亏”这一观点时,运用了多组对比,增强了观点的可靠性和深刻性。
B.“抱薪救火”既是引用论证,也是类比论证,形象地说明了“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结果。
C.“今日”“明日”夸张地表现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是虚指,说明赂秦的土地越来越多。
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形象地再现了韩、魏、楚三国国君不知道爱惜祖先留下的土地的情形。
解析:选B“类比论证”不正确,应为“比喻论证”。
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痛苦)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的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事,揭开了两人过往的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地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解析:选C选项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说法不对,这里“汗涔涔地”是周朴园听了鲁侍萍的叙说后,很“惊讶、恐惧”的表现。
并且此时周朴园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女人的身份,故说法不正确。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愚昧的权利田松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
这种科普活动叫作“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
“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
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从他们。
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
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