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排毒中草药有哪些_祛湿排毒吃什么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身体湿气是一种常见的体质问题,常表现为体重增加、排汗减少、容易疲倦和皮肤潮湿等症状。
中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疏散湿气、改善体质的作用。
以下介绍一些中药方法来除湿。
1.茯苓茯苓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制作茯苓水的方法是将茯苓切片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放凉后饮用。
每天饮用一杯茯苓水,有助于除湿。
2.党参党参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帮助排除湿气。
可以将党参加入煲汤或炖煮食物中,每天食用一次。
3.粳米粳米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将适量的粳米洗净,煮成粥状,加入适量的水,每天食用一次。
4.石斛石斛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可以将石斛浸泡入开水中,作为茶饮服用,每天饮用一杯。
5.山药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山药切片加入煲汤中,每天食用一次。
6.薏苡仁薏苡仁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薏苡仁煮水饮用,或者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食物中食用。
7.竹叶竹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竹叶洗净加入开水中泡茶,每天饮用1-2次。
8.陈皮陈皮有理气化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陈皮洗净晒干,加入开水泡茶饮用,每天饮用1-2次。
需要注意的是,除湿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或几次使用中药就能彻底除湿。
同时,湿气问题往往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需要综合调理。
平时还应该合理饮食,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忧虑、抑郁等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及适度的运动。
祛湿排毒该吃什么中草药
祛湿排毒该吃什么中草药1、灯芯花灯芯花是一种促进水分和湿气的中药。
具有清心泻火、利尿淋水的作用。
特别是,它有一个清除心脏和减少火灾的重要作用。
它不会太冷,味道又甜又淡。
在广东人中,它经常被用作汤和粥的药。
2、扁豆扁豆味道甜而不甜,芳香而不通灵,性质温和,颜色微黄。
是健脾不腻、除湿不燥不烈的良药。
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等天然毒素相对耐热。
它们只有在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被破坏。
因此,应该注意的是,扁豆必须在食用前进行油炸。
3、木棉花传统中医认为木棉的味道又甜又凉。
它回到脾脏、肝脏和大肠。
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健胃消暑的功效。
对腹泻、咯血、呕吐、溃疡和湿疹非常有效。
此外,木棉皮还具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4、芡实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上品。
人们认为它具有“补中消暑、益精益气、壮志明目”的功效。
具有健脾除湿、补肾益精的功效。
吃Euryale ferox时,慢慢炖至熟,仔细咀嚼,慢慢吞咽,以补充身体。
Euryale ferox与鱼头一起食用。
具有健脑作用,可治疗神经衰弱。
5、绵茵陈青蒿是广东人非常熟悉的一种中药。
在春、夏、夏三季常被用作药物和汤。
它的价格非常便宜,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的草药经典中就被列为顶级。
中医认为它能清热利湿、利胆消黄,尤其擅长治疗三焦湿热、黄疸、肝炎、排尿不良、风痒、疥疮等。
6、五加皮刺五加是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
具有祛风除湿、强身健骨、益水的功效。
同时,它还具有滋补肝肾、强身健骨的作用。
刺五加主要用于治疗疝气、腹痛、男性阳痿、尿潴留、女性腰背痛、双足痛等。
位于潮湿地区,尤其适合端午节喝五加酒。
7、白术白术具有健脾健胃、燥湿、中和、止汗、利尿、安胎等作用。
据《本草集》记载,白术“是滋补脾胃、祛湿祛痹、除食消痞的重要药物”。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腹泻等症状。
它也可用于黄疸、易出汗和水肿以及排尿不良的人。
8、砂仁砂仁性温,可归脾、胃、肾经。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补脾胃去湿气是现代人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案之一,尤其适用于久居南方多湿的地区人群。
药方以及偏方不乏多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今,我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为您详细介绍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以及几种常见的食谱和偏方。
一、药方1.茯苓加白术汤茯苓、白术、桂枝等药材组成的茯苓白术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去濕氣的药方。
茯苓功能祛湿、健脾、润燥;白术益脾、燥湿、止泻;桂枝调和气血、发汗解表。
总体来说,茯苓加白术汤具有了除湿透疹、治疗滑泄腹痛、贫血等功效。
2.苍术汤苍术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中药,具有开胃的功效,既能帮助胃口不佳的人恢复正常,又能清除湿气,修补脾胃。
苍术汤只需要苍术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趁热饮服。
需要注意的是,若食欲较好,用此汤做饭使用更好。
二、食谱及偏方1.薏米排毒汤薏米,又叫苡仁,是一种常用的祛湿食材,它不仅可以燥湿除了湿气,还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
将薏米250克、红枣15个、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再小火煮4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10天。
此汤适用于湿气重、易生牡蛎之人。
2.芡实附子粥芡实和附子都是很好的补脾胃食材,而且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调节肠胃功能。
将芡实50克、附子6克、干姜3克洗净加水煮30分钟,再加入1-2个鸡蛋搅拌均匀即可,每周食用3-4次。
这种粥利于脾胃补气、胃肠道排毒,但是,并不适用于体虚消瘦人群。
3.红豆薏米枸杞甜汤红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元素,而且还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
薏米则是祛湿的好帮手,同样具有健脾作用。
枸杞则是一种常见的免疫调节食材,而且可增强视力。
将红豆50克、薏米40克、枸杞5克加清水煮成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添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这道汤水功能全面,不仅能排湿,而且还能帮助营养不良者增强营养。
三、注意事项1.调节不易虽然大多数药方、食谱和偏方都属于祛湿食材,但不同体质的人还是需要进行调节。
这也意味着,即便是身体较差的人也不可盲目跟从中医药方,而应该先去医院进行相关体检,确诊后再寻求医生意见。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材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材有哪些药补脾胃去湿气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药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以下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中药材,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也会列举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出一条养生建议。
1. 黄芪黄芪,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补脾肺肾的作用。
由于它具有收敛效果,可以帮助身体去除多余的湿气。
使用黄芪时要注意其与其它药材搭配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收纳。
2. 苦参苦参,性寒味苦,为常见的中草药。
苦参具有清热除湿、止痛的功效,可辅助排除身体的湿气。
但苦参对于妇女在月经期时应慎用,避免出现过度流血的现象。
3. 芍药芍药,性凉味苦,具有生津止痛的效果。
使用芍药时可以搭配其它的药材使用,如甘草,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使用芍药时特别注意,如果过量使用,有可能会引起胃部疼痛的情况。
4. 枸杞子枸杞子,性温味甘,是一种常见的补益之品。
枸杞子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同时,它也可以消除肝肾虚弱所引起的眩晕和头疼等问题。
枸杞的用量应按照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酌情调整。
5. 萎仙子萎仙子,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去湿的作用。
萎仙子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保持身体健康!萎仙子的剂量应按照个人体质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药剂师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针对上述药材,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合理的食谱或偏方来辅助调理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调理身体气血的作用。
1. 黄芪炖瘦肉用高汤加入适量的水、黄芪与瘦肉放入罐中,以小火炖煮两个小时即可。
2. 苦参汤将苦参加入沸水煮20分钟,待凉后饮服。
3. 芍药甘草汤将芍药与甘草一起煮熟,当饮料喝。
4. 枸杞粥银耳粉加入牛奶与蜂蜜,再加入适量的枸杞即可。
5. 萎仙子炖鸡用高汤煮鸡肉,再加入适量的萎仙子炖煮40分钟。
但我们在使用这些食谱或偏方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对于个体敏感或病史悠久的人群,不宜自己寻找调理身体气血的办法,而应依照药师或医生的建议进行食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排毒除湿吃什么中药最好
排毒除湿吃什么中药最好身体有湿气,可能就是需要排毒除湿了,那么排毒除湿吃什么药好呢,小编认为排毒除湿吃中药比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排毒除湿的中药方,欢迎大家阅读。
排毒除湿的中药方1、去湿汤,功效:湿毒。
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15g、桑叶15g、杭菊15g、布渣叶15g、荷叶15g、云苓15g、芡实15g、扁豆15g、苡仁30g、丹皮15g、甘草5g。
做法:以水煎服,连服五剂。
2、茵陈茶,功效:解毒清热,湿热,湿毒。
对热毒性毒疮,皮肤红斑热毒,湿重之肠胃热毒,肛门热毒等,均有功效。
材料:菌陈(一两),土银花(一两),夏枯草(一两),大生地(一两),土茯苓(一两),绿豆(二两),水(12碗)。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3、若以湿毒为主,有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腻等表现,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
可用野生灵芝10克,白术 1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
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150克,煲汤饮用。
排毒除湿食物珍珠三鲜汤配料: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
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
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原材料:木瓜(宣木瓜)约500克、粟米(连衣、须) 1个、花生仁50克、生鱼1条、猪瘦肉100克、红枣3个、生姜3片。
(约3人食用)做法:将木瓜削皮去瓤,洗净,切为角块状;粟米洗净,切为短段;花生洗净,稍浸泡;生鱼宰洗净去肠杂,下油锅慢火稍煎至两边微黄。
祛湿排毒该吃什么中草药
祛湿排毒该吃什么中草药如果人身上的湿气过重的话就会产生疲劳的状况,那么如何去湿排毒呢,祛湿排毒吃什么药好呢,小编现在就告诉你祛湿排毒的中草药,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祛湿排毒的中草药1、灯芯花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2、扁豆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
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3、木棉花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
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4、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
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
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5、绵茵陈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
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6、五加皮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7、白术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
《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都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都有哪些药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起着消化吸收、转化排泄等重要作用。
而湿邪的侵袭往往会对人体脾胃造成影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因此,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中最为常见的一项功课。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材以及相关的食谱或者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中药材1. 苦苣菜:苦苣菜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消化。
建议将苦苣菜泡水清洗干净,切成细末,每次取5克左右,冲泡饮用即可。
2. 泽泻:泽泻具有温中利水,除湿利尿的功效,可促进消化吸收,抑制肠胃蠕动及分泌过多的胃酸等。
将泽泻洗净煮熟,加入少许红糖搅拌均匀,每日饮用一次。
3. 山楂:山楂味酸甜微温,具有健脾消食,化痰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胀、腹泻等症状。
将山楂切片煮沸后捣成泥,每天食用10克左右即可。
4. 陈皮:陈皮味苦微辛,具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胃肠不适、腹胀等症状。
将陈皮清洗干净,晒干后切成薄片,每日以5~10克为宜。
二、食谱及偏方1. 橙皮猪蹄汤:制作方法:取一只猪蹄,洗净砍成小块,加入适量的姜片、葱段、料酒等基础调料,放入电饭煲内,加入橙皮、山药、苍术、桂皮、薏苡仁等中药材,加适量清水,煮熟即可。
此汤具有健脾益胃、温中下气的功效。
2. 葛花粥:制作方法:取适量葛花、山药、粳米等熬煮成粥,每日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食用。
此粥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润燥的功效。
3. 茯苓猪肚汤:制作方法:取适量茯苓、猪肚、五味子、生姜、白胡椒等材料,煮熟后制成汤品食用,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脾胃等功效。
三、相关注意事项1. 食物清洗干净:脾胃虚弱的人群往往消化能力较差,因此饮食时应将食材清洗干净,避免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2. 合理搭配食材:中药材与食物的搭配要合理,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食量适中:脾胃虚弱的人群应控制进食量,避免进食过多而导致负担加重。
四、养生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多食用具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等功效的食材,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吃什么药去湿气效果最好-
吃什么药去湿气效果最好?在现实生活中身体有湿气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身体疾病,长期体内有湿气会严重有损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导致人体记忆力下降,便秘,皮肤粗糙容易起痘痘等情况,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调理,可以服用一些中药,也可以在饮食上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来调理。
★祛湿的中药1、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
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
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3、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
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
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
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
《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健脾补肾祛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健脾补肾祛湿的中草药有哪些?健脾补肾祛湿,可以通过一些中草药方式帮助调理,因为通过这些中草药调理可以帮助避免更多的副作用影响,而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介绍一下,健脾补肾又祛湿的中草药配方。
一、材料茵陈20g;蒺藜15g;防风 15g;柴胡10g;甘草5g;黄芪10g;白术15g;党参15g;薄荷10g;薏仁15g;茯苓15g;益母草15g;猪苓10g材料:薏米仁、赤小豆、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芡实做法:成品,袋泡茶,冲泡即饮,非常方便。
薏米仁、赤小豆皆为祛湿佳品,加上马齿苋、淡竹叶等清热排毒之中药材。
祛湿效果更佳。
二、薏米冬瓜汤材料:薏米50克,冬瓜150克。
准备: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3小时。
冬瓜去皮,切厚片备用。
做法:先把薏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停火,焖30~50分钟,然后开小火,煮熟至开花。
然后放入冬瓜,转大火烧开转中火煮2分钟即可。
如果你感觉味道太淡,可以加点盐、葱花等调一下味道。
三、白鲫鱼煲汤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
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
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
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四、田艾煲鲫鱼材料作用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
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
此方可健脾祛湿。
五、淮山薏米莲子粥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
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1. 背景介绍在中医药学中,湿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身体疲倦、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湿热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不当、环境潮湿、感染等。
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缓解湿热带来的不适。
2. 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原理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主要通过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性对人体产生作用,达到清热解毒去湿热的效果。
中药方中常使用的药材有很多种,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机制。
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体内湿热的程度,缓解相关症状。
解毒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身体的康复。
去湿药:如茯苓、瞿麦、苦参等,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可以调理体内湿气,缓解湿热带来的不适。
综合应用这些药材,可以达到清热解毒去湿热的效果,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促进健康。
3. 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配方以下是一个常用的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中药方配方:•金银花 20g•连翘 15g•板蓝根 15g•黄连 10g•黄芩 10g•黄柏 10g•茯苓 10g•瞿麦 10g•苦参 10g以上药材按照比例混合使用,可以制作成药物剂型,如颗粒、丸剂等。
4. 使用方法根据个人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使用方法:1.煎剂: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煎至药液呈现黄绿色,去渣后可饮用。
每日2-3次,每次100ml。
2.颗粒剂: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粉末,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稀释后口服。
每日2-3次,每次5-10g。
3.丸剂: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蜂蜜或黄酒搅拌均匀,制成丸剂。
每日2-3次,每次5-10g。
使用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5. 注意事项1.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不可自行使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中药方。
3.对中药过敏者禁用中药方。
4.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配合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加快康复。
中药土方清热祛湿的草药组合
中药土方清热祛湿的草药组合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中有许多土方草药组合能够有效地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的需求非常常见,因为湿热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中药土方清热祛湿的草药组合。
1. 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胸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藿香、陈皮、厚朴等。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祛湿、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湿热引起的不适。
2. 五味子煎剂五味子煎剂主要由五味子、泽泻、黄芩、茯苓等草药制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清热祛湿的治疗中,特别适用于淋巴水肿、湿热痰壅等症状。
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开胃健脾的作用,而泽泻、黄芩、茯苓等草药则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的功效。
3. 苦苣苓丸苦苣苓丸主要由苦苣、白术、茯苓、草豆蔻等草药组成。
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内阻、脾胃湿滞等症状。
苦苣具有清热泻火、利湿消肿的作用,而白术、茯苓、草豆蔻等草药则能够健脾利湿、除湿化痰。
4. 西瓜霜西瓜霜是一种出名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主要由西瓜霜、甘草等草药制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治疗中。
西瓜霜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敛火,具有极佳的镇痛和消炎功效。
5. 茵陈蒿茶茵陈蒿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主要由茵陈、蒿草等草药制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治疗中。
茵陈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的作用,而蒿草则能够祛湿、消肿止痛。
除了以上提到的草药组合,还有许多其他清热祛湿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如黄连汤、八正散等。
尽管这些草药组合的具体用法和剂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着相似的草药选择原则,即以清热、祛湿、健脾胃为主要目标。
总之,中药土方清热祛湿的草药组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这些草药组合能够有效地缓解湿热引起的不适,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然而,在使用中药土方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能除湿热的中草药
能除湿热的中草药1、除湿热中草药主要有那些白扁豆、白鲜皮、白藓皮、白癣皮、白芷、扁豆、扁豆花、扁豆衣、扁蓄、车前子、川黄柏、灯心、独活、防己、矾石、榧实、贯众、海金沙、海金砂、荷花莲房、黑白牵牛仁、黄柏、黄连、黄芩、滑石、胡黄连、建曲、苦参、兰花草、莲须、莲子、藜芦、龙胆草、马肉、绵茵陈、木槿根皮、木槿皮、牛膝、秦艽、蚯蚓、蚯蚓土、杀虫、蛇床子、生地、生铁、石莲子、酸浆、甜瓜蒂、王瓜、泻湿、萱花、羊肉、雨霜雪露水汤、禹余粮、蚤休、泽泻、猪苓、紫贝。
2、改善湿热的食物2.1、绿豆: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
2.2、红豆:是利水、消肿、清热佳品,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散热燥湿、补心健脾、养肝益肾。
2.3、黄瓜: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是难得的排毒食品。
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抑制脂肪形成。
2.4、苦瓜: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
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除湿热中草药有哪些2.5、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
2.6、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减肥、降脂、祛痘产品中都含有荷叶。
2.7、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
可以用于胃中烦热不适、恶心、肺热咳喘、心中烦躁、口苦、口渴、牙龈出血等,其清热利湿解毒作用较缓和,除湿热体质之人外,也适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祛湿排毒的中药配方是什么
祛湿排毒的中药配方是什么夏季湿气尤其重,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做好祛湿保健工作,那么,祛湿排毒的中药配方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祛湿排毒的中药配方1、去湿中药方子一金钱草15、牛膝15、薏苡仁30、山药15、白术15、茯苓15、防风10剂。
一天一剂,一剂煮2次,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2、去湿中药方子二山药15、薏苡仁30、茯苓15、防风10,煮粥!3、去湿中药方子三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
另外,参苓白术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食疗祛湿的方法1、红豆+花生+大枣做法:(1)红豆、花生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
(2)红枣洗净,剔去枣核。
(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红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红枣,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
2、绿豆+薏米仁做法:(1)将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
(3)加入白糖即成。
(也可以等粥冷却,加入蜂蜜)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麦,口感更好。
3、鲤鱼+红豆做法:(1)红豆100克、红枣4个、陈皮1/4个、鲤鱼1条(约500克)、生姜3片。
将各配料洗净待用。
(2)鲤鱼宰洗净,去脏杂,置油镬煎至微黄,洒入少许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刮痧祛湿的方法1、曲池穴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2、血海穴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有哪些药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导致湿邪滞留,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中药材中有很多可以起到补脾胃去湿的作用,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及其做法。
一、中药材1. 黄连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可以清热燥湿、解毒消炎,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黄连可以在煮汤时加入,或者用热水泡一下直接饮用。
2. 陈皮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行气化痰、开胃健脾的作用。
可以将陈皮切成薄片,加入煮鸡汤中食用,或者将其用开水泡成茶饮。
3. 泽泻泽泻是一种利水除湿的中药材,可以排除脾胃湿气,同时还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可以将泽泻煮成茶饮或者加入粥中食用。
4. 红枣红枣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补血健脾、益气养心的作用。
可以将红枣和其他食材一起煮成粥食用,或者直接食用。
5. 葛根葛根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可以清除湿热、改善胃肠炎症状。
可以将葛根煮成茶饮或者蒸熟食用。
二、食谱及偏方详细说明1. 陈皮砂糖水做法:将陈皮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砂糖和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
用量及注意事项:每次饭后喝一杯,一天不超过两次。
注意陈皮量不要过多。
2. 红枣粥做法:将糯米和红枣一起煮成粥,可加入适量红糖或者蜂蜜调味。
用量及注意事项:每次食用一碗,一天一次即可。
3. 泽泻茶做法:将泽泻放入开水中,大约浸泡10分钟,即可当茶饮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每天泡一杯,不宜过量。
三、养生建议1. 合理饮食在平时饮食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甜食等食物。
2. 积极运动在养生过程中,适量运动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3.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晚上应尽可能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调节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药材、食谱及偏方可以辅助人们改善脾胃功能并减少湿气困扰。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去湿气是很多人关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和湿气较重的地区。
湿气会导致身体不适,如身体困重、四肢无力、食欲减退、精神疲劳等,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疾病。
传统中药有很多方法可以去除湿气,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种配方是参苓白术汤。
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消除湿气。
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党参、茯苓、白术等。
党参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祛湿利水的作用;茯苓可以利尿、化湿;白术则能调理脾胃功能,帮助消化湿气。
将这些药材一起煎煮,每日饮用,可以改善湿气引起的身体不适。
第二种配方是猪苓茯祛湿汤。
这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肾虚湿盛的方剂,对于湿气引发的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它的组成成分有猪苓、茯苓、山药、益智仁等。
猪苓和茯苓可以祛湿化痰,消除体内湿气;山药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益智仁则能调理肠胃功能,帮助消化湿气。
将这些药材煎煮成汤,每日饮用,可以有效去除湿气。
第三种配方是桂附地黄丸。
这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肾阳虚引起的湿气的方剂,也适用于湿寒体质的人群。
它的组成成分有肉桂、附子、地黄等。
肉桂可以暖阳,祛湿驱寒;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地黄则能滋阴补肾,使体内气血运行顺畅,湿气得到消散。
将这些药材研成丸剂,每日服用,可以改善湿气引发的身体不适。
第四种配方是薏苡陈皮汤。
这是一种中药调理脾胃湿气的经典方剂。
它的组成成分有薏苡仁、陈皮、白术等。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陈皮可以健脾祛湿,改善脾胃功能;白术则有温中健脾之功效。
将这些药材一起煎煮成汤,每日饮用,可以有效改善湿气引发的不适症状。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药配方,还有许多其他中药可以帮助去除湿气,例如白术茯苓汤、半夏泻心汤等。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方剂是关键,建议您在找到合适的方剂后,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具体用药指导。
总之,中药配方是一种有效的去湿气方法,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湿气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药配方去除湿气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名补脾胃和去湿气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中药在这方面有很多功效显著的药材。
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其食谱和偏方。
一、补脾药材1、白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主要功效是补脾胃,除湿止泻。
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将白术洗净切片,放入汤锅中煮熟,加入少量蜜糖调味,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1-2个月为一疗程。
2、茯苓:味甘淡,微寒,主要归脾、肺。
可除湿,健脾利水,还可以解酒毒。
用于煮汤、热水泡茶、加入药膳、炖鸡汤等都是不错的食谱。
例如在炖鸡汤时,将洗净的茯苓切成小块,和其他配料一起煮,如枸杞、淮山、地黄等等,可以增加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3、山药:味甘、淡,性平。
归脾、肺、肾、胃经。
具有健脾胃、滋阴养肺的功效。
山药煮熟后可以捣成泥或拌成饭团或粥状食品,或者加入其他食材炒菜,也可直接在Salad中使用。
注意山药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物质,对于有消化不良、肝功能不佳的人群要慎重食用。
二、除湿药材1、茶树:味苦、寒,性微寒,主要归脾、胃、肺经。
功效是去火,除湿,清心解毒。
一般常见的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用。
2、荸荠:味甘淡,性寒。
主要归肺、胃、脾、大肠四经。
可清热利湿,消炎解毒,对于湿热内蕴,或急性肠胃炎、胃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建议食用时洗净去皮,切成薄片,配合海鲜、叶菜、鸡肉等制作炒菜或汤汁。
3、白扁豆:味甘、平。
归肺、脾经。
能除湿散咳,可以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适合于制作豆浆、豆腐等食品,并可加入鸡蛋、蔬菜、海鲜等材料煮成汤或炒。
注意事项:1、药材食用时应注意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和副作用。
2、有特殊体质、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3、药材使用不当,易导致中毒或过敏等现象,请勿随意尝试。
最后,与补脾胃和去湿气相关的养生建议是:饮食方面要注意健康均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过度油腻、辛辣、肥腻等高热值食物,定期进行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可有效控制体内湿气,防止疾病的发生。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有哪些药名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只有脾胃健康,身体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而湿气则是环境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湿气过重会导致人体内湿,影响脏腑功能,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补脾胃去湿非常重要,中药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及相关食谱或偏方,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常用中药1. 苦参:苦参味苦,性寒,有破积消肿、清热解毒、杀虫驱蛀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等症状。
2. 白术:白术味甘,性温,有健脾胃、除湿补气、益肾固精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
3. 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保护胃黏膜、调节免疫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炎、肝炎等症状。
4.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水肿等症状。
5. 山药:山药味甘淡,性平,有补脾胃、益气润肺、平肝安神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气虚乏力、失眠等症状。
二、相关食谱或偏方1. 苦参水:将苦参切碎后加水煮沸,去渣后取汁饮用。
可用于治疗湿热病、湿疹、瘙痒等症状。
用量:每日1-2次,每次50ml,连续饮用3-5天。
2. 白术粥:将白术磨成粉末,加水煮沸后加入大米,煮成粥。
可用于治疗脾虚湿阻、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早上空腹食用,每次150-200ml,连续饮用1个月。
3. 炙甘草水:将炙甘草切成小块后加水煮沸,去渣后取汁饮用。
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炎、肝炎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每次50-100ml,饭前或饭后都可饮用,连续饮用1个月。
4. 茯苓糯米粥:将茯苓磨成粉末后加入糯米中,煮成粥。
可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水肿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早上空腹食用,每次150-200ml,连续饮用1个月。
5. 山药炖鸡:将山药和鸡肉切块后放入锅中,加水炖煮数小时。
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气虚乏力、失眠等症状。
三请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三味祛湿的中药材拍照并详细说明
三请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三味祛湿的中药材拍照并详细说明在中药博物馆内,我找到了三味祛湿的中药材,其中包括苦参、瞿麦和茯苓。
1.苦参:苦参又名黄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茎。
苦参性寒、味苦,归肺、心、大肠经。
苦参具有清热祛湿、解毒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湿热痰盛、痈疡肿痛、湿疹瘙痒等症状。
在中药制剂中常见的有苦参汤剂、苦参片等。
2.瞿麦:瞿麦是禾本科植物瞿麦的干燥成熟果穗。
瞿麦性寒、味甘苦,归心、脾、胃经。
瞿麦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湿热黄疸、水肿、中毒、湿热痢疾等症状。
在中药制剂中常见的有瞿麦饮等。
3.茯苓:茯苓是多孔菌门真菌茯苓菌的菌核。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肺、心经。
茯苓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利水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脾胃湿滞、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在中药制剂中常见的有茯苓饮、茯苓丸等。
下面是我在中药博物馆内拍摄到的苦参、瞿麦和茯苓的照片:[插入苦参的照片]苦参的外观呈长横条状,表面呈黄褐色,质地坚硬而有弹性。
切开后可见黄白色的断面。
[插入瞿麦的照片]瞿麦的外观呈长而尖的圆柱状,表面呈黄褐色,质地坚硬。
切开后可见黄白色的断面,外有许多丝状物。
[插入茯苓的照片]茯苓的外观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呈棕色,质地坚硬而有弹性。
切开后可见白色的断面,质地坚实。
总结:苦参、瞿麦和茯苓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三味祛湿药材。
它们分别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用于不同的湿热症状和疾病治疗。
这些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的三味祛湿的中药材的详细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湿排毒中草药有哪些_祛湿排毒吃什么
好
祛湿中药适用于治疗脾胃水湿内停,常用的有苍术、白术、薏苡仁、砂仁、蚕沙等药物。
下面给大家介绍祛湿排毒中草药,希望对你有用!
祛湿排毒中草药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祛湿排毒中草药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
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祛湿排毒中草药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
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祛湿排毒中草药4、芡实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
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
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祛湿排毒中草药5、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
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祛湿排毒中草药6、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祛湿排毒中草药7、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
《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祛湿排毒中草药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
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
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祛湿排毒中草药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
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祛湿排毒中草药1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
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祛湿排毒中草药1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
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祛湿排毒中草药1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
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祛湿排毒中草药1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
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
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祛湿排毒中草药14、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祛湿排毒的七种食物推荐一、山药
我们都知道是对身体有益的食物,能够增加免疫功能。
把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成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二、燕麦
我个人并不怎么喜欢吃燕麦,但它有很好的功效。
它能滑肠通便,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
只要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就可以了,很方便吧。
三、薏仁
有促进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功能,而且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加入一些糖,它还是肌肤美白的保养品。
四、绿豆
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在这炎热的夏天,喝一碗绿豆汤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绿豆不能煮太久,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五、地瓜
是非常美味可口的食物,它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但是不能吃太多,容易上火。
六、莲藕
夏天到了,莲藕是必不可少的。
莲藕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来净化我们的血液。
将莲藕打成汁,加一点蜂蜜调味直接饮用,也可以小火加温,加一点糖,趁温热时喝,试试看不错的呦。
七、醋
有利于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可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疲劳,还有利尿通便的效果。
与上面的食物相比它虽然不美味,但是也有很好的功效。
每天早晚用餐后,各喝一次稀释过的醋,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哦。
祛湿排毒按什么穴位1、祛湿按摩曲池穴
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
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祛湿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3、祛湿按摩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
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4、祛湿按摩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5、祛湿按摩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6、祛湿按摩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