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知识点整理-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复习提纲

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复习提纲

银行货币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货币1.货币: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2.货币职能●交易媒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价值尺度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

用货币单位衡量并表示商品及劳务的价值简化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支付手段用于支付手段,作为价值标准,为长期性契约和借贷合约的基础●价值贮藏将买与卖分离开来,起到价值储蓄的功能,要求货币的价值稳定3.货币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①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②便利了生产者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簿记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改善管理;③促进了储蓄形式的转变以及储蓄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使得资源有可能得以更有效地配置,当然也使得资产选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④货币便利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也便利了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管理,但国家对货币管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危险的通货膨胀。

4.信用货币为一种由国家强制力来维护的符号或标志5.货币层次划分及内容依据: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划分层次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第二章金融系统1.金融工具特点及关系●定义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典型的金融工具①股票(权益性金融工具)②存款、贷款、债券(债务性金融工具)●特性①期限性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还清一项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②流动性将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暗含期限性)影响因素:发行人信誉&偿还期长短③安全性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违约风险(与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偿还意愿有关)、市场风险与偿还期成反比④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够定期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收益●联系:流动性及安全性都与期限性有关,都暗含了期限性的概念。

期限性越长,安全性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差,而这些金融工具最终都是要带来收益的,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现代货币银行学

现代货币银行学
1.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1单位商品A = 2单位商品B
• 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商品:商品A
– 需要通过其它商品表现其价值的商品
• 处于等价形态的商品(等价物):商品B
– 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
• 处于等价形态商品的特征
–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自发的、不依赖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价格标准是人为的, 通常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
– 价值尺度随着货币金属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价格标准是法定的,与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无关。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职能与形式
(二)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交易媒介实现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所发挥 的职能。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的金 融体制改革与开放的必要性、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作用机理、效果以及中国经济运行 态势和金融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性等现实经济中存在问题与现象。
现代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学时)
第1节 货币的本质、职能与形式
一、货币的产生:
• 金准备制度:货币发行的黄金或金属准备制度
– 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 – 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 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额
• 在纸币制度下,金准备的最后两项作用已不存在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化
三、货币制度的演化
(一)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 银本位制及其特征: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政府规定了它具有无限法偿。 • 银本位制衰退的原因:银价不稳定、币值低、携带不方便。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原书第4版)知识点串讲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原书第4版)知识点串讲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原书第4版) 串讲第一部分重要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1.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逆向选择主要是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

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3.货币市场(money market)答:货币市场通常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资金交易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是由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等构成。

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等。

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有:银行存款、短期证券和商业票据等。

3.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答: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交易后的影响产生的。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4.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答: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奕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实际利率i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或假设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3.名义利率r是包含由对通货膨胀补偿的利率。

【r=(1+i)(1+p)-1】4.原始存款R:是指商业银行的能够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它包括两部分:①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5.派生存款D: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不断地划转存贷款,引起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内存款的增加额。

D=R*1/r6.基础货币: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称。

7.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比。

m=M/B8.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9.国际储备: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可以由财政部门拥有,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拥有。

10.通货膨胀: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的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11.通货紧缩: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和下跌。

12.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13.财政政策:14.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15.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16.中间业务:凡是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等事项,并举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7.表外业务: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二、简答题1.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211页)。

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第二个层次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2.货币供给的层次及划分的依据。

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 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以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需求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以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ﻫ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错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o\ac(○,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ﻫ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ﻫ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ﻫ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ﻫ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第一章导言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中国企业融资结构表(新增融资)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金融结构本外币贷款(间接融资)(%8882.87782.62、直接融资总额股票债券商业汇票(贴现部分扣除)121.31.98.817.23.2212238.71.712.617.46.01.110.3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9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银行货币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银行货币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银行货币学(简答)1、简述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

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实体经济运作中,各种商品和交易都要用货币计价支付,货币供求关系变化的背后是各种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有多少商品和交易需要货币去实现,所以社会总供求及其均衡对货币供求及其均衡有决定性作用;其次,由于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存在着四边联动关系,货币供求均衡与否也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因为货币供给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进而决定总供给。

2、简述当代金融创新的特征与成因。

(1)当代金融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型化、电子化、多样化和持续化。

(2)金融创新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经济思潮的变迁;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3、简述货币市场及其特点。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特征是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及风险相对较低。

4、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哪些效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影响主要有:1、一体化效应: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资本流动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有利于增加世界总产出和经济福利;国际资本流动还能使国际支付能力在各国之间有效调剂,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平衡各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使世界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同时也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

2、放大效应: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这一现象称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放大效应。

具体体现在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杠杆效应、羊群效应上。

国际资本流动的杠杆效应是指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可以控制的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一、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1 货币存款创造的条件●(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显著区别在于: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并且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部分准备金制度●转账结算制度●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的账户直接划转到收款单位的银行账户的资金结算方式●2 存款货币多倍创造的过程●原始存款:整个银行体系最初吸收的存款;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是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D=R/rd●D:存款总额●R:原始存款●rd:法定存款准备金●L:商业银行可贷款数量●3存款乘数与制约存款创造的因素●存款乘数又称存款货币乘数(存款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K=1/rd●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1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K=1/(rd+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存款乘数成反比●2 现金漏损率C●也称提现率,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的现金与存款总额之比K=1/(rd+e+c)●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能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越多,创造的派生存款越多●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二)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量的比率●货币乘数总是大于1●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准备金+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供应量成倍于基础货币,倍数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公式(P342)●基础货币的增减将导致数倍的货币供应量增减●货币供给的完整模型(P343)●货币乘数的存在原因是:银行准备金R的多倍存款创造作用●区别 m 和 c●m分子是1+C●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货币乘数取决于五个因素●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d●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决定于银行的行为●现金漏损率c:决定于公众的行为●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决定于公众的行为●经济主体主体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途径●B、rd、rt代表央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e 代表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t、c代表公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影响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财富变动的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随着财富增长而下降●预期收益率变动效应●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上升时,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上升●银行风险将引起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大幅上升●流动性变动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与公众金融经验负相关●影响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定期存款利率●正相关●其他金融金融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收入或财富水平●正相关●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上升→超额准备金水平会下降;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收益上升→超额准备金会上升●1 市场利息率●超额准备金与市场利息率反向变动●2 预期存款流出量●与存款准备金正向变动●3预期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正相关●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3.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银行的后盾●4.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1694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复习提纲

金融机构类型及职能
01
02
03
04
中央银行
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 策,维护金融稳定,提 供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
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和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 是企业和个人的主要金 融服务提供者。
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发起并出资成立, 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 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 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维护金融 秩序和稳定。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业务
经营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保障资金 安全的前提下,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追
求盈利最大化。
资产业务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包 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票据贴现等。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 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等。
租赁公司
以融资租赁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设备租赁和融资支持。
04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 导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
通过调整市场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 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政府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 式,如发行国债等;
消费信用银行或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 于消费支出的信用,如信用卡、消费贷款等 。
金融市场分类及功能
货币市场
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 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 期资金融通市场,如同业拆借市 场、票据市场等;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第一章导论第一章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资金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而银行则是资金融通的主渠道。

如果把金融体系比作人体的循环系统,那么,货币就是血液,银行就是主动脉。

货币和银行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二章第二章给出了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详细地讨论了货币这一一般等价物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一章的特点是除了讨论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的规范定义和职能外,还结合中国过去计划经济的实际,讨论了货币与票证共存的情况。

第三章第三章讨论利率这一货币银行学的核心概念,给出了计算各种金融工具利率的方法。

利息是资金的回报,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资金的费用。

人们把钱存在银行,意味着在一段时间里把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所以银行要付利息。

第四章第四章讨论人们如何进行资产选择。

在给定的财富水平上,人们对各种资产的选择取决于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相对流动性和相对风险,收益高的资产风险也越高。

第五章在第五章中,将讨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指用款者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从提供资金者手中得到资金;间接金融是指用款者通过金融中介组织融入资金。

第六章第六章重点介绍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存贷款业务。

金融市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既是最古老、又是最现代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管理有三个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贷款要能安全收回,按时还本付息: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要能随时作好准备兑付客户的提款,一个商业银行可以有高质量的贷款,但是贷款期限未到,而存款客户急需提款,就会产生问题,这种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盈利性则指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使其利润最大化。

第七章第七章全面介绍了政府对银行的监管。

银行业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除了银行业以外,金融市场还包括证券、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物市场。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利息与利率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外汇与汇率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金融与金融体系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存款类金融机构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金融管理机构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货币市场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资本市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金融衍生产品市场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国际金融体系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五章货币均衡和金融稳定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第4版,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2)双本位制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

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本质特征:➢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信用产生的原因➢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_李敏_习题册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_李敏_习题册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货币是一般的等价物。

价值尺度-货币最基本的只能,它是衡量相对价值量上商品的价值大小,反映了货币与商品之间价值的对等关系。

它的特点:可以是观念的而不必是现实的,但必须是足值的。

一般等价物-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能与一切商品交换,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本位币-一国货币制度中的核心货币,政府法律规定了它具有无限法偿,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具有强制流通的力量。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市场流通的是纸币,黄金成为发行准备,政府规定了可兑换黄金的纸币的含金量。

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中的一种形式。

本国货币通过外汇比价间接地与黄金挂钩,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可自由地兑换采用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

信用货币-一种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金银的纸币,国家法律赋予它无限法偿。

另一种是银行各类短期信用工具,成为流通中人们普遍接收的支付手段。

这两类构成了信用的载体。

纸币本位制-一种以不兑换黄金与白银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量一定要适应商品流通的规模。

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金银双本位制下,政府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发生不一致时,价值低估的货币被价值高估的货币逐出流通,融化或收藏,价值高估的货币充斥了市场。

这一规律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体系支票存款。

广义货币M2-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直接融资-盈余方直接购买赤字方发行的债务凭证或股权证书。

金融机构仅仅起委托代理的中介作用,并不是信用借贷的中介关系。

间接融资-有盈余货币的人通过银行之类的信用中介向赤字货币的人进行间接融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从赤字方那里获得直接证券,并且以它自己的信用度重新发行一种自己的证券进行借贷活动。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一个短期金融证券交易的市场,期限都在一年以下。

具体品种有政府的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联邦基金。

金融学(第二版)_精编版_(货币银行学(第四版))_编著_黄达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金融学(第二版)_精编版_(货币银行学(第四版))_编著_黄达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考研胡庆康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考研胡庆康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考研胡庆康版讲义与考研复
习笔记
第一章货币制度和利率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核心考点】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见表1-1)
表1-1 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本质特征(见表1-2)
表1-2 货币的本质特征
3货币形式的发展
货币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但其存在形式由最初足值的金属货币,纸币,发展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

考点二、货币的职能(见表1-3)
表1-3 货币的职能
考点三、货币制度和货币层次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见表1-4)
表1-4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2货币制度的演变(见表1-5)
表1-5货币制度的演变
3货币层次的划分(见表1-6)
表1-6 货币层次的划分
考点四、利息和利率
1利息的本质(见表1-7)
表1-7 利息的本质
2利率的分类(见表1-8)
表1-8 利率的分类
3利息和利率的计算(见表1-9)
表1-9 利息和利率的计算
4利率的作用和结构
(1)利率的作用(见表1-10)
表1-10利率的作用
(2)利率的结构(见表1-11)
表1-11 利率的结构
5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见表1-12)
表1-12 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
图1-1 IS曲线的决定
图1-2 LM曲线的决定
图1-3 IS-LM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习讲义(第四版):1、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3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3、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16世纪开始盛行)--->金银复本位(16-18世纪;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或银行券)4、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存、储蓄、其他)5、信用的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6、商业信用:定义: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提供的资本是商品资本;②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③信用资本和产业资本变动是一致的。

局限性:①信用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确定;②商业信用更具有严格的方向性;③对象上的局限性。

7、银行信用:定义: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

特点:①贷出的资本以货币形式提供,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②属于间接信用;③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

局限性:无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但银行信用不能完全替代商业信用,工商企业能在商业信用范围内解决的问题就不必求助于银行信用。

8、国家信用:定义: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

特点:①以国家政府为主体;②安全性最高;③资金主要用于财政方面,用途专一。

9、消费信用:定义: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需要消费者个人具有偿还能力;②非生产性;③利息高,违约惩罚也高。

10、信用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

11、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本票和商业汇票。

特点:①抽象性;②不可争辩;③流通性。

12、银行票据:银行本票(同城);银行汇票(异地)。

13、信用工具的总特点:①偿还性;②可转让性;③本金的安全性;④收益性。

14、利率的分类:①年、月、日;②固定、浮动;③实际、名义;④市场、官定、公定;⑤长期、短期;⑥一般、优惠。

15、利率的作用:宏观:积累资金;调整信用规模;抑制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微观: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家庭和个人金融资产投资;作为资金计算基础的功能。

16、平衡国际收支详解: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时,将本国利率调整高于其他国家,阻止资金外流,吸引外国短期资金;当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逆差并存,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提高短期利率,阻止资金外流,吸引外资流入。

以此达到内外部平衡。

17、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收益和利率。

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储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而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

因此当资本的供给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资本的均衡价格,即均衡的利率水平。

由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而利息所得完全是由真实因素决定,而不受货币因素影响。

货币与利率的决定全然无关。

这也是“真实的利率理论。

”(①实际因素;②无货币政策的影响;③不考虑收入;④流量分析法P47)18、流动性偏好理论:它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偏好的补偿,因此利率就是对人们流动性偏好的衡量指标。

相对而言,货币的供给是外生变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一个常量。

因此,利率水平取决于货币的需求量。

(①货币因素;②受货币政策的影响;③不考虑收入;④存量分析法P48)19、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会认为利率只有可能上升而不可能下降,他们将只持有货币,对货币的需求就会无限大。

即当利率低到一定水平r时,投资者对货币的需求就会趋向于无限大,会吸收所有增加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曲线的末端逐渐变成一条水平直线,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增加,利率水平都不可能再下跌。

(*)20、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利率应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窖藏,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储蓄和货币供给的增量。

可贷资金的需求是关于利率的减函数,可贷资金的供给则是关于利率的增函数,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r。

该理论最大的缺陷是忽略了商品和货币市场格子的均衡。

(①实际货币;②未考虑收入;③流量和存量分析法)21、利率决定的宏观模型——IS-LM模型:(这个太操蛋,你们自己看吧,听说是重点,记不住的同学可以烧香拜佛了P51)22、直接融通:赤字单位直接向盈余单位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期间不需要经过任何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两个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

23、间接融通: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没有直接契约关系,以金融中介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中介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再用该资金买入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

24、金融的基本特点:回收性、期限性、收益性、风险性。

25、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特点:①期限短;②较高的安全性;③较高的流动性;④融资高效性;⑤有适当的收益。

26、金融工具:国库券、联邦基金、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欧洲美元27、一级市场:又称为初级市场,是发行新证券的的市场,也称资本发行市场。

分为债券发行市场和股票发行市场。

28、二级市场:买卖已流通的有价证券的市场,也称流通市场。

分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29、证券交易所市场的特点:①地点固定,时间固定;②交易所本身不参加任何交易活动;③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从事交易;④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30、期货: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资产的协议。

31、期货种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

32、利率期货:短期(3个月内)、长期(长期的)33、期权:合约多头方有权利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某一约定的价格向合约的空头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标的物。

34、期权基本类型:看涨期权、看跌期权。

35、期权按执行时间区分:欧式期权、美式期权。

36、欧式四大期权的图示分析(P86)37、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单元制: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分支行制: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各地及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

银行持股公司由某一集团成立一家持股公司,由持股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

代理行制:银行间互相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

连锁银行:实际上由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持有这些银行的股份,控制这些银行的经营决策。

38、票据贴现:持票人将未到期票据交银行请求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一定贴现利息后,以现款付给客户,或转入其活期存款账户。

计算公式:贴现利息=票面金额X贴现率X(未到期天数/360)实际贴现率=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利息)39、银行是三个基本经营方针: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40、银行面临的风险(安全性):①信用风险②市场风险③外汇风险④购买力风险⑤内部风险⑥政策风险41、我国现在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42、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①准备策略②规避策略③分散策略④转移策略43、银行三大方针的关系: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

矛盾体现为盈利性是对利润的追求,这种追求越高,往往风险越大,安全性、流动性越差。

统一则体现在:其一,在某个范围内,三性可以达到某种可被接受的程度;其二,在一定条件下,盈利性和后两者可以实现同向变化。

安全性和流动性通常都是统一的,安全性越高,流动性越大。

不过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也会有反向变动的可能。

44、三性的相对地位: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盈利性是目标,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的要求(条件)。

45、资产管理6C原则:品德、能力、资本、担保或抵押、环境、连续性46、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历史: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资本协议》--->1983年5月,修改--->1988年7月,实质性进步的通常意义上的《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1994年6月调整了信用等级与风险认识--->1995年4月,表外业务风险调整--->1996年1月推出市场风险补充规定--->1997年9月推出全面的管理理念--->2004年6月26发布《新资本协议》--->2006年底在试过集团开始实施47、《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48、《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算式: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投资总额>=8%49、银行创造信用的过程:(P174)50、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与广义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中央银行投放或者回收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能使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51、货币乘数完备式:m=(1+k)/(Rd+Rt*t+e+k)货币乘数=(1+活期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非个人定存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比率)52、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53、中央银行的资产:①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和贴现);②对政府的贷款;③黄金外汇储备;④证券(及其他资产);⑤特别提款权。

54、中央银行的负债:①流通中的货币(通货);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③财政性存款。

55、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恒等式:资产总额=负债+资产项目资产总额=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56、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57、一般性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58、再贴现政策:优点: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

缺点:①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强迫或组织商业银行申请再贴现,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②货币市场的发展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贴现窗口的依赖降低,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到前来贴现的银行;③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中央银行若经常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59、存款准备金政策:优点: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缺点:①难以确定调整的时机和幅度;②商业银行也难以迅速调整准备金以符合变动了的法定限额;③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④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