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语文第9课《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语文第9课《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壮观场面。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夸张句。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二)新课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简要介绍秦兵马俑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含义。
3.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秦兵马俑模型,介绍制作过程。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实录课堂实录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吗?生1:知道,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物。
课堂实录2: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夸张句。
生2:比喻句有“秦兵马俑就像一座巨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生3:夸张句有“数以万计的陶俑,排列整齐,气势磅礴”。
课堂实录3: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制作的秦兵马俑模型。
生4:我制作的秦兵马俑模型有四个俑,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弓箭手俑和车兵俑。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秦兵马俑的壮观场面,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秦兵马俑教学教案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教案反思一、教学背景1. 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2.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学情分析: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认识不够深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秦兵马俑制作工艺的细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秦兵马俑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秦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图片展示法: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兵马俑形象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秦兵马俑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秦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秦兵马俑教学教法的有效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秦兵马俑的认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反思秦兵马俑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秦兵马俑教学教案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教案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兵马俑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学会欣赏古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兵马俑的背景,导入新课。
2. 教学展开(1)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图片和资料,详细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重点讲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包括雕塑技巧、造型设计等方面。
(2)学生欣赏和讨论学生分组欣赏兵马俑图片,并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自己的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3. 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提问:“你们觉得兵马俑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如何理解它的艺术价值?”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它们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取一幅中国古代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阅读课文,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2. 多媒体课件。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师:同学们,刚才的课前竞猜游戏是关于什么话题?生:是关于世界遗产的。
师:说到世界遗产,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生1:北京的天坛、故宫、长城、颐和园都是。
师:厉害!一口气说那么多。
接着说——生2: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生3:孔林、孔庙、孔府。
生4:敦煌莫高窟。
生5:秦始皇陵兵马俑。
生6:河北的平遥古城和拉萨的布达拉宫。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刚才有同学提到秦兵马俑。
知道“俑”是什么?生:古代用来殉葬的人或物品的偶像。
有木制的、也有陶制的。
师:那(板书)“秦兵马俑”又指什么呢?生:是给秦始皇陪葬的人偶或兵马兵器的模型。
师:说得很棒!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坑,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以东约5千米的地方,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
它于1974年发掘,当时震惊了全世界。
后来,依坑建馆,大家请看(课件)秦兵马俑博物馆就是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造起来的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那么,为什么秦兵马俑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指读课题),去感受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伟大与神奇的,都用了什么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吗?文中这些生字词能准确地读吗?生:享誉世界规模宏大鸟瞰发誓统率……师:读得很准确!有几对多音字词会区分读吗?生:头戴鹖冠、勇夺冠军、惟妙惟肖、十二生肖……师:不错,你们懂得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及反思
第19课《秦兵马俑》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可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
从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人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
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
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
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人,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
可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认。
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九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秦兵马俑的教案(9篇)
秦兵马俑的教案(9篇)优秀的老师通常都要撰写教案 ,通过教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的教案,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秦兵马俑的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秦兵马俑的发觉发掘过程,认得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强酷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本身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二、教学思路本课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有两大学习重点,一为了解考古常识,扩大学问面,并形成崇尚文明、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二为把握赏识评述宝贵文物的一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进展审美本领。
“活动一”教学程序可为:交流讨论——赏识分析——仿照捏制——小结评述。
课前可让同学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和考古相关的故事资料。
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结合教材,了解秦兵马俑的发觉、发掘、清理还原以及保护的过程。
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如:宝贵的文物是从何而来的?考古工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兵马俑的发觉者是谁?兵马俑在造型上有何特点?秦俑兵阵除了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外还有一些什么宝贵文物?等等。
老师结合本身课前收集的资料,针对同学叙述不完整、不精准的地方进行小结。
接着老师可为同学供给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了解关于兵马俑的学问,赏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赏识后就可让同学仿造兵马俑造型开展泥塑活动。
制作完成后老师可将全班同学制作的兵马俑集中构成方阵,讲评小结。
“活动二”教学程序可设计为:收集资料——尝试评述——描绘细节——交流讨论——赏识评述——拓展延长。
课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教材上供给的文物的资料。
小组同学依照书上供给的评述方法,相互尝试评述其中感受最深、了解最多的文物。
接着还可用线描的方法,描绘文物的精致细节或外形,进一步感受文物的艺术性。
然后再交流感受,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总结发言。
《秦兵马俑》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秦兵马俑》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秦兵马俑》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激趣导入1、播放秦兵马俑录象片断,激发兴趣。
2、指名谈谈观录像后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段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⑴ 读读第三段:找找课文介绍了哪几类兵马俑。
⑵ 选择感兴趣的一类俑,看看图片,浏览资料,品读课文描写。
2、学生利用网页自学。
3、学生集体交流,相机点击“友情链接”,浏览“将军俑图”、“武士俑图”、“骑兵俑图”、“马俑图”和“群兵马俑图”,说说它们的个性特点并试着读出它们的这种个性特点。
4、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说出各图片的名称。
5、讨论: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准确的判断的。
6、播放视频:再次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细细体会各自的个性特点。
三、课外延伸1、师提问: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让我们进入“网站链接”找找答案。
2、进入“BBS论坛”或“聊天室”,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3、电话连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先生,现场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疑惑之处。
四、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项完成,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2、类似于秦兵马俑的文化和艺术很多,从网上搜索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出一份小报。
3、从网上搜索你感兴趣的资料,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及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形式,写一篇短文。
【理性思考】初次品尝新鲜的语文络教学课让我从中感受到网络语文教学的几点优势:一、网络语文教学为互动式学习创造了可能,它是创造人格的保证网络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为一种互动式学习创造了新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正是塑造学生,创造人格的重要保证。
在网络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界面,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好坏、长相美丑、家庭背景,甚至品行优劣等影响教师期望的固定因素,都有机会“隐藏”起来,只有虚拟存在是唯一的真实。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秦兵马俑》教案设计篇一: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及反思《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四、教学过程:一、师导入: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游览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的长城、颐和园,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主持修建的,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还创造了另一项奇迹,那就是兵马俑。
(板书课题)(出示幻灯片了解兵马俑)理解“秦兵马俑”的意思。
二、生练习读生字生词快速浏览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僻的词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三、生观看视频——全景师:作者观看了秦兵马俑后,用了几个词对“秦兵马俑”作出了高度评价和赞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知道它们的意思吗?秦兵马俑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竟配得上用这样的词了来形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8自然段,看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段话来写的。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四、学习第2节:1.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生自己读3.指名交流排列如此整齐、规模宏大、生动形象的雕刻作品出自于中国人之手,作为中国人,心里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1,9自然段)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四、学习第4——7自然段:1.课文描写了哪几种俑?首先看看将军俑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
2.这一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可以吗?为什么?3、这段话不仅从外形、神态两方面描写了将军俑,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有显著的特色。
(使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这种语言简短有力,庄重鼓舞,与将军俑古老、刚毅的外形相得宜彰,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生读。
电视上见过说书人说书吗?用上表情动作表演出人物的神态动作。
(生尝试表演读。
)4、喜欢这种朗读方式吗?那运用这种方式自己去表演读课文中描写其他三种俑的自然段。
(生自读、交流读)5、师小结:同学们,这一支支金戈铁马,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朝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再次自豪地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2、有谁去亲眼看过秦兵马俑?说说你参观后的印象。
师随机点拨:“俑”——古代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供陪葬用。
3、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从此,这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终于重见天日。
(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
读了这段话,你收集到什么信息?(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换词,积累同类词。
)4、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轻轻走近这神秘的军阵,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交流: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一方面:规模宏大。
指名读相关段落。
一方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指名读相关段落。
这两个方面是用那句话连接起来的?(齐读第3段,体会承上启下的作用)3、2-8小节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情况,大家再读读第1和第9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此分段。
三、聚焦“规模宏大”1、默读,圈圈划划,哪些地方读出规模宏大?2、交流。
体会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类比、举例子)3、朗读,体会词语意思“鸟瞰(句式“站在山顶向下鸟瞰,站在鸟瞰。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第2课时一、品味“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四年级语文上《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文化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1.课文《秦兵马俑》2.生字词卡片3.相关图片、视频资料4.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吗?(引导学生说出秦始皇陵兵马俑)2.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壮观景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2.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关注秦兵马俑的特点,如规模宏大、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2.引导学生关注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
(二)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关于秦兵马俑的手抄报,展示秦兵马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一、成功之处:针对本文篇幅较长,远离生活实际的情况,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学会预的优势,在展示课上大胆取舍,直奔中心,收到较好的效果。
1.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
在进行课文内容的展示的时候,先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进行,迅速理清全文脉络。
2.掘身边的教学采用对比的进行重难点的突破。
比如在展示课文的第二段时,能住数字说明的来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但是仅从数字让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是很困难的。
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用我们的教室、全校总人数作为参照。
我先问我们的这间教室大?他们说挺大的.。
我又问他们我们多?他们说很多。
接着我告诉我班的教室大概20多个方米,我们全校数大概在个左右,然后我让去计算一下三个俑坑的大小和坑大小分别相当于几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和坑内的兵马俑数分别相当于全校总人数的几倍,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是:三个俑坑大小相当于956间教室的大小,坑的大小相当于713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相当于全校总人数的10倍,坑内的兵马俑数相当于全校总人数的8倍。
看着自己算出的结果后们不由得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哇,三个俑坑竟然这么大啊!”“这么多兵马俑啊!”“果然规模宏大!”……可见,中的知识息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教室、、……都是有价值的教学。
教时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掘身边的教学,并在教学中充分这些教学,要引导在生活中,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二、不足之处及措施: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又是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我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在一节课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精练紧凑,自己的教学也显得比以往要干脆很多。
所以在重点分,特别是课文的第十自然段,让品读涵咏的时间很少,所以举手发言的面还不广,只是一些时语感很好的同学能够瞬间跟上我的思路。
语文《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
语文《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秦兵马俑》的第三部分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是课文的难点,部分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可能不能深入地理解每种兵马俑的形象特点,这时,通过合作学,让他们通过讨论,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师:快速阅读课文的3~8小节,找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
生: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手、马俑这四种类型的俑。
师: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师:再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他们,与他们每一个进行交谈。
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俑,多读几遍,感受外形特点,及其个性特点,完成表格,准备介绍给大家。
生:自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大家学得真认真,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你们得的学习成果。
第一组:生1:我们这组向大家介绍武士俑。
读课文(生2、生3、生4摆姿势。
生2握着铜戈,生3擎着利剑,生4拿着盾牌。
)生1:我们认为武士俑的形象特点是体格健壮,发髻偏右,手握武器,神态严峻。
生4:我们从身高1.8米左右,个个手握武器,想到他们一个个都十分威武,从他们的神态,握仿佛看到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武士们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是多么勇猛呀!师:从你们的表演,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威武凝重的武士,对他们的介绍,你不想说些什么吗?生:我觉得他们把武士的动作,神情表演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真正的兵马俑。
生:我也感觉他们表演得真好。
我想补充一点,我们还从武士的武器中了解到秦国当时的武器情况。
生:我们从发髻大多偏向右,了解到了他们的军纪严明。
师:是呀。
从秦兵马俑我们还可以研究秦国的文化,军事情况,这些兵马俑威风凛凛,他们……师导读第五小节。
师:我们继续交流。
第二组:生1:我们这组向大家介绍车兵俑。
其余三人摆姿势。
生1:(指着中间的一个人说)这是驭手,他居中而立,驾驭战车驰骋疆场,你看他多么专注。
(指着边上2个)这两位是军士,他们站立在驭手的两侧,手握利剑,拿着盾牌,舍生忘死保护着驭手。
课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课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篇一《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一、成功之处:针对本文篇幅较长,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会预习的优势,在展示课上大胆取舍,直奔中心,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进行课文内容的展示的时候,先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进行,迅速理清全文脉络。
2、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
比如学生在展示课文的第二段时,能抓住数字说明的方法来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但是仅从数字让学生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是很困难的。
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用我们的教室、全校学生总人数作为参照对象。
我先问学生我们的这间教室大吗?他们说挺大的。
我又问他们我们学校学生多吗?他们说很多。
接着我告诉学生我班的教室大概20多个平方米,我们全校学生数大概在1200个左右,然后我让学生去计算一下三个俑坑的大小和一号坑大小分别相当于几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和一号坑内的兵马俑数分别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几倍,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是:三个俑坑大小相当于956间教室的大小,一号坑的大小相当于713间教室的大小,三个俑坑内的兵马俑总数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0倍,一号坑内的兵马俑数相当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8倍。
看着自己算出的结果后学生们不由得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哇,三个俑坑竟然这么大啊!”“这么多兵马俑啊!”“果然规模宏大!”……可见,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教室、学校、学生……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二、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又是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我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在一节课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年级公开课《秦兵马俑》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秦兵马俑》语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兴趣。
2.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2激发学生探究历史、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2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秦兵马俑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4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3.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3.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4.深入阅读与讨论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4.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秦兵马俑的认识。
5.拓展活动5.1学生绘制秦兵马俑的简笔画,展示自己的作品。
5.2学生仿写课文,以“我眼中的秦兵马俑”为主题,进行创作。
5.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秦兵马俑的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四、教学反思1.对生字词的讲解要更加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
2.在阅读理解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拓展活动要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提升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
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1.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
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刚烈豪爽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篇一《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我用一课时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简略: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兵马俑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描写兵马俑的方法,并进行仿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一、引导掌握自学技巧《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所以我认为除了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还应该体现多种自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通过学习略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
基于这点考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
意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充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阅读体验。
接着我通过采用重点突破法,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找出过渡段,同时也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同时体会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抓关键句来帮助自己读懂课文的方法,如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作用于,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等都是这篇课文的关键句,在学习时注意唤醒学生学习的经验,在第五单元中还学到过哪些类似的句子,意在指导学生学法可以举一反三,掌握了一种方法可以指导自己读懂相同结构类型的段落。
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四年级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四篇)
四年级秦兵马俑教学反思今天教了《秦兵马俑》一课,上课之前,自认为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应该能够做到学习流畅,语文能力有多方面的提高。
但前面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使得整节课混乱不堪,教学效果低下。
那个出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本来设计的是先让学生找出有那些类型,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类兵马俑,一个学生模拟,一个学生离开书本介绍,其他的同学对他们的模拟和介绍结合课文内容做出评价。
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魅力。
学生模拟必须先理解,学生离开书本必须内化,学生要评价必须要理解,并对介绍同学的评价可以体会原文语言的魅力。
但在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担心学生书未读到家,便又分别指明几个学生读了4~9自然段,结果在这一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在单调的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减低,使的在后面的合作上效果不佳。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较多,使得在教学第10自然段未能很好的体会和拓展。
而且最后一个环节,先让学生上黑板写下学完课文后秦兵马俑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概括。
然后选择黑板上的词,说说读了课文的体会。
这样既总结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说话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可教学时间不足,我又坚决不占用学生下课时间,这个环节未能进行,着实遗憾。
上课也如下棋,一招不慎,满课皆输。
以后对重点段教学的设计还要在精细化,无特殊情况做到教学案一体化,切勿随心所欲。
四年级秦兵马俑教学反思(二)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老师制作好相关课件。
1课时。
⒈谈话:同学们去过西安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我国的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去领略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的奇迹的秦兵马俑的风采吧。
⒉出示课题,全班齐读。
提示断句:秦/兵马俑⒈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效果怎样。
课件出示词语:鸟瞰统率魁梧拼搏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惟妙惟肖指名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⒉选择词语说一句话来形容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①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师:这句话总写了秦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
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这句话在文章第几自然段。
文章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此处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③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师:“绝无仅有”与哪个词语意思相同?(举世无双)这句话也是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
⒊问;谁能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 ;然后具体写 ;最后总结。
㈠规模宏大。
⒈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第2自然段)“宏大”是什么意思?“大”可以组个什么词?这个自然段已经写出来的,找一找。
(巨大)“宏”又可以组个什么词呢?(宏伟)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宏伟巨大。
这就是“宏大”的意思。
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叫拆字组词法。
⒉提出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笔勾出最能表达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勾画,读书。
⒊交流:①兵马俑规模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
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
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学习网站来学习课文,感悟语言。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
因此,我可让学生先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
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安排:“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一点就是这节课我还比较注重读的训练。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导入边放课教师边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后教师提问:
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
出示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
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
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
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三、品读课文1、用课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2、学生自由练习读第8自然段。
3、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作者在观察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联想,把作者联想的句子划下来。
比较一下:
如果去掉文中联想的句子,好不好呢?
体会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
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妙趣横生,并体验一下,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的个性。
4、知识点练习: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教学小结:
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从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如果读书光读不用那还是纸上谈兵。
想不想把今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想不想试一试?
出示秦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创设情境:
为了使你的导游应聘成功,要做些准备才行,请你选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为了增加吸引力,提高成功的机会,你还可以改编解说词。
基本要求是:
能让你的家庭旅游团成员听懂。
开始准备吧。
老师是身份多变的主考官。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一起去西安旅游,来到秦兵马俑博物馆,瞧,一行行,一列列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就在眼前……
感谢各位导游的解说!一个个有学问、能说会道的小导游,真使我们这次西安之游令人难忘啊!2、引导学生课后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评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
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
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
另外这一课教学我还比较重视读的训练,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个个兵马俑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到了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此时此刻他们都情不自禁要“以抑扬顿挫之声”,来“抒深切真挚之情”,学生这时的朗读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听之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