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会计规则的影响分析
中日会计对比分析
中日会计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
作为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中日两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践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中日会计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两国会计制度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会计制度比较中日两国的会计制度均以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为基础,包括成本原则、实体原则、一致性原则等。
在此基础上,两国分别制定了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准则和规范。
中日会计制度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1. 货币计量中日会计制度中的最大差异之一是货币计量问题。
在中国,人民币是主要货币单位,并且规定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编制财务报表。
而在日本,日元是主要货币单位,也是财务报表编制的计量单位。
2. 报表要求在财务报表编制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差异。
中国公司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满足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面披露要求。
而日本公司的财务报表还包括利润分配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其他附注信息,更加详细地呈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3. 抓住实质经济中日两国的会计制度在抓住实质经济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注重抓住经济实质,强调经济实质背后的经济活动和交易。
而日本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形式,着重考虑经济实体和会计处理规则。
除了会计制度的差异,中日两国的会计实践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为两国在会计实践方面的对比。
1. 会计核算中日两国的会计核算方式存在差异。
中国的会计核算主要采用计量成本法,即根据货币计量原则以历史成本计价。
而日本的会计核算则更加注重市场价值,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 费用计提中日两国在费用计提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会计制度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费用,即费用发生时就应计入当期的成本和费用中。
而日本的会计准则要求按照收入产生的因果关系计提费用,即要求费用与收入直接相关。
3.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中日两国在会计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在日本,公允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和非金融工具的计量。
浅析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一、浅析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简述二、会计制度的差异——西方强调市场价值,中方强调历史成本三、会计标准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对比四、财务报表呈现的差异——西方更加注重信息透明度五、会计职业道德差异——西方强调独立性,中方强调忠诚敬业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财务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领域,适用于从事财务工作的各行各业各企业的管理人员。
而财务会计的原则、标准、方法、技巧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一国之内可以完全一致的。
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计制度的差异会计制度是国家对财务报告制度的底线要求标准,也是各国财务会计的基础规则。
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度更加重视市场价值,而中国则更加注重历史成本。
在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的高度发达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公司股权、负债、资产等的市场价值日益凸显。
因此,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更注重准确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和风险,能够反映资金变化的现值效应。
而中国的财务会计更注重历史成本,因为中国的市场主体相对较少,整个市场环境较为稳定,企业的资产和权益之间没有过大的波动,因此历史成本更能够真实反映资产变化情况。
两种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当经济越发达的时候,市场价值会更加凸显,财务会计制度也会越来越注重市场价值。
二、会计标准的差异会计标准即口径、计量、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也是财务会计的基础标准,各国的会计标准存在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this refer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股权投资、债务重组、信用损失、按成本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等,而且中国会计准则在主席,审计、计算调整方面也有不同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需要披露的信息要比中国的会计准则更加详细和全面,国际会计准则主要以披露市场价格的口径作为核算标准,更注重市场欺诈行为的预防,增加信息透明度,而中国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各个交易环节数据的记录。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会计规则的影响分析
会计稳健性原则 , 是 指对不 确定的经济业务应持谨慎的态度处理 , 其结果 是合理低估 收入和资产 , 合理高估费用 和负债 。以公允 价值的 应用为例 。公允 价值 计量在美国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
代 。F AS B在 9 O 年 代发 布 的财务 会计 准则 中有 7 成 准则 涉及 公允 价 值 。进入新世 纪 以来 , F AS B将公允价 值全面 融入新发 布的 l 5 个 准则 中。这表 明美 I 对公 允价值 的使用力度再次加大。而公允价值在我 国 的发展 则显一 波三折 , 从1 9 9 7 年至今先 后经历 了从“ 提倡 、 “ 回避 ” , 再 到新准 则谨慎应用 三个阶段 。尽管 如此 , 我 国新会 计要求企业 一般采 用历史 成本对会计要 素进行计量 , 这实质上强调 了历史成本在 我国会 计计量 中的主 导地位 。公允价值 的确定具有较 强的不确定性 , 难以确 定衡量标 准 , 其应用 能够给企业带来 操纵利润 的空间。公允价值 在我
H o f s t e d e — Gr a y框 架 理 论 概 述 Ho f s t e d e ( 1 9 8 0 ) 在 调查 6 6 个 国家的 1 1 7 , 0 0 0 位I B M员 工的工作价 值 的基 础上 , 发展出基于西方文化的 四个国家层面 的文化维度 , 即个人 主义 与集体 主义 、 权 力距 离 、 不确定 性规 避 、 刚柔 性 。基于 此 , G r a y( 1 9 8 8 ) 提 出了会计亚 文化的 四个 维度 , 即职业导 向与法律监管 、 统一性 与 灵活性 、 保守 主义与乐观 主义 、 保密与透 明 , 将 国家文化 与会 计亚文 化 的四个方面联系起来 。基于上述 Ho f s t e d e—G r a v 框 架理论 , 以中国 和美国为例 , 在 国家文化层 面 , 相对 中国 , 美 国的个人 主义 倾向较为 明 显, 权利距离较小 , 不确定性规避 等级较低 。在 会计文化上 , 美 国会计 文化推崇个人 的专业 判断和行业 自律 , 倾向于较少的政府干预 , 强调 自 我管制能力 , 对大量 的专业判断更易容忍 。 二、 文化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中西方会计制度的差异(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和解释经济活动的手段。
中西方会计制度在历史、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会计准则和制度上,还体现在会计实务操作和会计观念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方会计制度的差异。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1. 中国会计制度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会计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如唐代的“簿记法”、宋代的“簿记学”、明代的“簿记术”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
2. 西方会计制度西方会计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会计制度。
西方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理论基础,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会计准则和制度差异1. 准则体系(1)中国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这些准则旨在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西方会计准则西方会计准则体系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FAS)为代表。
IFRS强调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FAS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2. 记账基础(1)中国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记账基础。
权责发生制强调会计事项的实际发生,收付实现制强调会计事项的实际收付。
(2)西方会计制度西方会计制度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强调会计事项的实际发生。
3. 资产负债表(1)中国会计制度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
(2)西方会计制度西方资产负债表采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平衡公式。
四、会计实务操作差异1. 会计科目设置(1)中国会计制度我国会计科目设置较为详细,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类别,共计100多个科目。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比较分析一、传统文化的国际比较社会文化传统是某一社会群体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历久不变的思想、行为以及情感等。
众所周知,美国、欧盟、日本是世界经济的三强。
其经济的迅猛发展,除了许多得天独厚的因素外,各国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西方文化包括两种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
而日本文化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儒家学说的教义对日本人的影响比对中国人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1.世界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即“天人合一”。
认为,理论和实践内在上是统一的,物质和精神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而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认为,一切知识和理论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注重物质和实践。
而日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夸大精神的作用,执著地认为,精神是万能的,而且可以超越和脱离物质而存在。
2.价值观。
我国自古奉行先社会而后个人的价值取向,认为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价值、利益融于家族和民族价值、利益之中。
而美国则遵循先个人而后社会的价值取向。
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法德文化环境下,尤其是在法国,在其价值观念里,“民族再生”乃是至上的价值追求,完全忽视个人的目标追求,这同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是分不开的。
而日本的价值观念也是崇尚集体主义。
3.人生观。
我国历来信奉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重整体的成就感和整体的责、权、利。
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强调个人的责、权、利,重视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由于相应的价值观的存在,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的民族将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强烈盼望其有限的一生能够创造无限的理想神话,因此,缺乏可操作性。
4.政治体制。
文化研究专家将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文化差异概括为四个层面:权力差别(权力距)、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日本和美国文化对会计及审计实务的影响
日本和美国文化对会计及审计实务的影响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深深的影响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是中国最大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关注日美两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和美国都是文化大国,一个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岛国,一个是年轻活力的西方霸主,它们的文化各具特色。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会计实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这里就分析两个的文化和会计实务和审计工作,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标签:美国日本文化会计和审计实务一、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种族构成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日本和美国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
这对于企业的会计和审计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1.美国人习惯清楚、直接的交流,而日本人含蓄、间接的交流方式有时很难理解,有时在获取会计信息时可能产生歧义。
尽管日本和美国人在思维方式上都注重时效,但美国人解决问题注重逻辑方法,而日本人则喜欢墨守成规,用旧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2.日本男权主义倾向严重,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和中国人相似,日本人也爱“面子”,在加上日本人比美国人更加厌恶风险,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也较差,所有日本人在编制报表时会更加倾向严谨。
日本人严格设计控制系统,减少会计系统的不确定性。
二、日本和美国的会计实务1.在企业合并方面,日本统一采用购买法,而美国则是购买法和权益法两者均可。
使用权益法,在计价基础、是否确认购买成本和商誉、合并前收益和留存收益的处理以及合并费用的处理不同。
在报表上反映出来,购买法下资产的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权益法下收益和留存收益大于报表法。
由于权益法不将并购视为交易,因此,没有确认并购中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格,造成盈余高估、投资低估,从而夸大了并购后的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所有权益法存在利润操纵的空间,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美国由于文化上偏向自由和创新,所以在企业合并上购买法和权益法均有,因而也有操纵了可能性。
会计学中的文化差异与国际会计准则实施
会计学中的文化差异与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计实践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探讨会计学中的文化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
首先,文化差异对会计学的理论框架产生了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
例如,在西方国家,财务报告更注重信息透明度和市场效率,而在东方国家,财务报告更注重企业家族的利益和社会责任。
这种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会计学理论的多样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准则难以达成一致。
其次,文化差异对会计实践产生了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会计实践的态度和行为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重视关系和信任的文化背景下,会计实践可能更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共赢。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重视个人权利和竞争的文化背景下,会计实践可能更注重个体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差异导致了会计实践在不同的地方存在着差异,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变得复杂而困难。
然而,尽管存在文化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的比较和分析。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的比较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可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更加一致和可比较,从而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决策能力。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会计专业的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会计专业的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可以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专业更加接近和沟通,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全球范围内的会计专业的水平和能力。
然而,要实现国际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
首先,需要进行文化适应性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实践和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会计准则。
文化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影响研究
文化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影响研究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对一些共同的领域产生不同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也不例外,文化差异对其应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化差异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某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注重透明度和全面披露。
然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企业更倾向于保护商业秘密和隐私。
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信息披露实践,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
其次,文化差异还对资产估值和商业交易产生了影响。
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会更加注重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对资产进行估值,以反映市场价值。
然而,在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企业会更倾向于使用历史成本法,注重长期稳定和风险控制。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在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时候,对资产估值和商业交易处理的不同偏好。
另外,文化差异还会在企业治理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产生影响。
在一些西方国家,企业治理更加注重股东权益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财务报告要求更加透明和全面。
然而,在一些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企业治理往往更加注重家族企业和关系网络,财务报告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治理和财务报告方面的应用效果不同。
此外,文化差异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责任产生影响。
在一些西方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要求相对较高,会计师承担较多的责任和监管。
然而,在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更容易受到企业的影响和控制,导致其独立性受到质疑。
这种文化差异会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产生一定的限制。
总之,文化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在信息披露、资产估值、企业治理和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偏好和实践。
因此,当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差异,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确保其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东西方财务制度的区别
东西方财务制度的区别财务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障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所在。
东西方的文化、历史和制度对于财务制度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西方财务制度的区别,包括会计准则、税收制度、审计制度等方面。
会计准则东西方在会计准则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导,如美国的通用会计准则(GAAP)、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
这些准则强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注重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同时,西方国家的法律和监管机构对于会计准则的遵循要求较为严格,违规者会受到严厉惩罚。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在会计准则方面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在中国、日本等国家,会计准则多以本国的国家会计准则为主导,辅以国际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更注重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情,强调企业的自主性和管理层对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但是由于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采取不当的会计手段,不利于信息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
税收制度东西方在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税率水平、税收征管和税收优惠等方面。
在西方国家,税率较高,如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企业税率普遍在20%以上,个人所得税也较高。
同时,西方国家对于税收征管较为严格,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税收征管,防止逃税行为的发生。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在税收制度方面存在较为宽松的情况。
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税率较低,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投资。
但是由于税收征管水平不高,导致一些企业存在逃税行为,造成税收损失。
此外,东方国家对于税收优惠政策较多,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但也容易导致企业滥用税收优惠,削弱了税收的正常征收。
审计制度审计制度是财务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西方国家,审计制度相对完善,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高度重视。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全面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论中美文化差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理论论文
近年来,不少中外会计学者致力于会计与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令会计学术界耳目一新。
尤其是各国文化对本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对于协调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异,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虽屡经变革,但其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经久不衰。
作为在这一独特的、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下孕育出的中国会计准则[1],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
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4)曾从四个方面建立了一个文化研究的框架,这四个方面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 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权距(power distance)、规避不确立性(uncertainty avoidance)、阳刚/阴柔(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
葛雷(gray, 1988)则在 hofstede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四维的会计亚文化观(accounting subculture),这四维是:职业化/法律管制(profession-alism versus statutory control)、统一性/灵活性(uniformity versus flexibility)、稳健主义/乐观主义(conservatism/optimism)、保密/透明(secrecy versus transparency)。
据此,我们不妨用霍夫斯蒂德、葛雷的框架,通过比较中、美文化及其会计准则之间差异,进而探究我国文化传统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1.崇尚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团结合作,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与美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因此,美国的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使用者(individual users)的需要,而中国首先是为了满足机构(尤其是政府)的信息需要。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比较分析首先,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的目标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财务稳定和利润最大化。
这体现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竞争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中西方文化重视中和平衡,传统文化强调“仁爱”、“中庸”、“和谐”等价值观念,这对财务管理的目标有所影响。
在中西方文化中,财务管理的目标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维护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其次,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决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财务决策往往更加注重数据和经济因素。
这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而在中西方文化中,财务决策更加注重人情因素和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主张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顾及社会关系和道德价值。
因此,中西方文化对财务决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此外,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也有一些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财务管理的沟通方式更加直接和透明。
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加详细和全面,以确保公众对公司财务状况的透明度。
而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对财务信息的沟通方式更加注重隐私和保密。
特别是在家族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财务信息往往只有在内部成员之间共享,以保护企业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中西方传统文化在财务管理的范围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财务管理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应用,例如财务比率分析、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等。
而在中西方文化中,财务管理除了注重技术方法,还涉及更广泛的范围,包括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管理,对员工关系和企业声誉的重视等方面。
总之,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财务稳定和利润最大化,强调数据和经济因素;而中西方传统文化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情因素和道德规范。
这些差异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目标、决策、沟通方式和方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从而更好地应对跨文化财务管理的挑战。
中西方会计要素差异对比分析
中西方会计要素差异对比分析会计要素是衡量和记录企业经济事项的重要指标,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内容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中西方会计要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时间、资产负债、收益成本、所有者权益等。
首先,货币的差异。
中西方在货币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会计体系中,货币是一个稳定的概念,用于衡量和计量企业活动的价值。
而在中国会计体系中,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在货币存续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因此在中国会计准则中对货币的处理更加灵活。
其次,时间的差异。
西方会计体系中,时间的概念相对稳定,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记录和计量。
而在中国会计体系中,时间的处理更加注重周期性和阶段性的把握,例如会计报表的编制周期、年度结算等。
第三,资产负债的差异。
在资产负债的处理上,中国会计体系更强调对企业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把握,重视企业的风险防控和财务状况的反映。
而西方会计体系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值,更加注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的盈利能力。
第四,收益成本的差异。
在收益成本的处理上,中国会计体系更强调收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强调按照确认条件计入收益。
而西方会计体系更加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强调按照经济实质和市场价值计量。
最后,所有者权益的差异。
在所有者权益的处理上,中国会计体系更加注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稳定和保护,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进行记录和披露。
而西方会计体系更加注重企业的股东权益和市值,对于股东权益的变动进行跟踪和分析。
综上所述,中西方会计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西方在货币、时间、资产负债、收益成本、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处理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
这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制度、法律规定和企业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
了解中西方会计要素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并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各国财务报告差异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财务报告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各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以及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各国财务报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各国财务报告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二、各国财务报告差异的表现形式1. 会计准则差异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受其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法律体系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差异:(1)收入确认原则:美国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我国采用收付实现制。
(2)固定资产折旧:美国采用直线法,而我国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
(3)存货计价方法:美国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而我国仅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
2. 会计政策差异会计政策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差异:(1)研发费用资本化:美国允许将研发费用资本化,而我国不允许。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美国采用成本法,而我国采用权益法。
(3)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美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3. 税收制度差异税收制度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差异:(1)企业所得税:美国采用累进税率,而我国采用比例税率。
(2)增值税:美国实行消费税,而我国实行增值税。
(3)税收优惠政策:各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等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各国财务报告差异的原因分析1. 经济体制差异各国经济体制的差异是导致财务报告差异的重要原因。
如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为主体,而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私有制为主体。
2. 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
如我国注重稳健性原则,而美国注重公允价值原则。
3. 法律体系差异法律体系差异导致各国会计准则、税收制度的差异。
如美国法律体系较为完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较为严格。
中外企业会计制度差异(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本文旨在分析中外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外企业会计制度概述1.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解释等。
我国会计制度强调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比性和谨慎性原则,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
2. 外国企业会计制度外国企业会计制度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会计准则。
以美国为例,其会计制度以《美国会计准则》为基础,强调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和现金流量等原则。
欧洲国家则普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三、中外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1. 计量属性差异(1)中国: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强调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完整性。
(2)外国:外国企业会计制度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强调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公允性。
2. 资产负债表差异(1)中国:中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类,强调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完整性。
(2)外国:外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类基础上,增加现金流量表,强调企业现金流量状况。
3. 利润表差异(1)中国:中国企业利润表按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等分类,强调利润的真实性、完整性。
(2)外国:外国企业利润表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分类基础上,增加非经常性损益,强调企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4.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差异(1)中国:中国企业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较为稳定,强调一致性、可比性。
(2)外国:外国企业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较为灵活,强调公允性、透明度。
5. 会计信息披露差异(1)中国:中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较为全面,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等。
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塑造的影响比较.doc
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塑造的影响比较-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塑造的影响比较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文化价值维度等因素对本地域会计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比较大。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塑造上,其次体现在约束与指导会计人工作活动的会计规范,进而影响会计实务与理论。
对比中西方历史文化环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包括会计职业阶层的多维度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体现在会计职业阶层的思想观念、专业知识能力、会计道德、行为方式、思维结构等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这种因果表象,对于建设培养优秀的会计文化和塑造优秀的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思想观念的差异我国会计人一般对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关系有着比较传统的认识,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即天人合一。
理论与实践内在是一致的,注重精神与致知。
对社会政治上尤其是会计工作活动上的权利、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较为认同和容忍,民主、自由的思想相对缺乏,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人一般认为天人、知行是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是抗争的,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直接检验,即证伪不可,否则就是谬论。
强调两者对立与分割,注重物质和实践。
对社会政治尤其是对会计工作中的权力、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易认同和容忍,民主、自由思想较为强烈,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二、专业知识能力的差异我国传统思想是贱工商,轻功利,会计职业只是依附于工商的账房业,是士农工商的末技。
因而在传统上,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会计这一职业和会计人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程度、对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的财力投入和社会精英投身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上都显得较低较少。
加之我国自古只重四书五经的人文精神培养,不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那些通书达礼的儒生阶层才可以为官治国。
这些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在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培养层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都不十分突出。
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财务会计差异
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财务会计差异虽然财务会计学科几百年前起源于西方,但会计被中国人学习/运用后,短短几十年间已被中国人本土化,并颇具中国特色了。
导致中西方财务会计差异的原因有文化习俗,政治体制,经济环境,道德素养等等各种因素。
下面简单讲讲文化差异对财务会计产生的影响。
1.就思维方式来说,中国人讲悟性,“悟”即领会,觉醒。
据《孟子》一书记载:孔子曾当过一段时间管钱粮的小官,他给会计下过一个定义,曰“会计当而已矣”。
何为“当”?“当”就是量入为出、谋求收支平衡,也即会计标准。
至于如何“当”则无具体规范可循,会计从业人员对业务的具体拿捏,全靠一个“悟”字。
就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一改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禅”是指能通过静坐默想领悟佛理。
此种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封建制度,事事有规范,皇帝就没人当;行行讲规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因此,在中国古代凡事必需神秘,人们不愿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故凡事只能靠“悟”。
西方人讲规范,规范即标准。
此种思维方式源于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社会事事有规范,如果不讲规范,就没有资本主义今天的规模与发展。
2.从治国理念来讲,我国是典型的内陆国家,早在三千年前就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农耕社会,我们祖先的治国理念是追求心灵平衡的文明,重在和谐,治国方略是“仁、义、礼、智、信”,即以德治国,淡化制度、淡化“利”。
统治者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必然是血缘、是亲情,是群体利益高于一切。
其经济思想重宏观,强调富国,体现在经济关系中,讲究的是道德约束。
西方国家选择的则是追逐利益平衡的文明,重在竞争,构建社会秩序的手段只能是以法治国,是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其经济思想重微观,强调富民,体现在经济关系中,讲究的是制度安排,所谓制度,即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团结合作,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因此,美国的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使用者的需要,而中国首先是为了满足机构(尤其是政府)的信息需要。
探讨文化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探讨文化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摘要]不同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会计人员,不同的会计人员形成了不同的会计行为方式。
会计行为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会计信息。
本文从文化差异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建立优秀会计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会计信息;人性论;独立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有产权、治理结构、法律、制度、文化等因素,其中文化对法律、制度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文化的影响是最基础的影响。
一、人性论差异对完善会计信息制约体系的影响西方崇尚人恶论,西方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有原罪,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做好事才能洗刷自己的原罪。
圣经上说,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了天庭禁果,犯了天条,上帝为了惩罚他们,把他们打下人间,让他们受苦,人类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生来就有作恶犯罪意向。
这种性恶论的优点是:第一,既然人人都有作恶的本性,制约人的戒律就是必要的;第二,既然人性本恶,一切有权力的人必然滥用权力,政府必须受到权力的制衡。
因此,每一个人在他从事工作之前,都应给他明确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干好该如何奖励,干坏该如何惩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把工作干好,而不易出差错,反之则相反。
它主张的事前刚性制度的建立与制约以及制衡机制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开始运用契约把事前所预见的事情规范起来,作为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律文书。
使西方社会各个方面的事前刚性制度的建立与制约机制逐渐得到完善。
在会计领域,会计信息的制约体系比较完善。
人善论是《三字经》的中心内容,人之初,性本善,阐述人一生下来,其本性都是善良的,到后来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染上恶习,那是后天受社会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致。
人善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消极影响是:第一,它必然导致贤人政治,忽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就是说。
治理国家,重要的不是法律、制度,而是治理者的道德修养;第二,它必然导致道德意识的强化和法律意识的淡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会计规则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萧言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文化作为区别不同民族成员的集体心理模式,对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中西文化代表,以Hofstede - Gray 框架为出发点,分别从会计稳健性、财务披露的保密程度和会计准则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会计规则的影响,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文化差异会计规则
一、Hofstede - Gray 框架理论概述
Hofstede ( 1980)在调查66个国家的117,000位IBM员工的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西方文化的四个国家层面的文化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柔性。
基于此,Gray ( 1988)提出了会计亚文化的四个维度,即职业导向与法律监管、统一性与灵活性、保守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与透明,将国家文化与会计亚文化的四个方面联系起来。
基于上述Hofstede - Gray 框架理论,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在国家文化层面,相对中国,美国的个人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权利距离较小,不确定性规避等级较低。
在会计文化上,美国会计文化推崇个人的专业判断和行业自律,倾向于较少的政府干预,强调自我管制能力,对大量的专业判断更易容忍。
二、文化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会计稳健性原则,是指对不确定的经济业务应持谨慎的态度处理,其结果是合理低估收入和资产,合理高估费用和负债。
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例。
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FASB在90年代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中有7成准则涉及公允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FASB将公允价值全面融入新发布的15个准则中。
这表明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力度再次加大。
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则显一波三折,从1997年至今先后经历了从“提倡、“回避”,再到新准则谨慎应用三个阶段。
尽管如此,我国新会计要求企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这实质上强调了历史成本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
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难以确定衡量标准,其应用能够给企业带来操纵利润的空间。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使用情况,显示了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
中美在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与稳健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验证了Gray 的“会计—文化”的理论假设。
三、文化差异对财务披露的影响
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的制度。
以环境信息披露为例。
环境资源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其现实状况对公众利益影响较大。
比较显示,在法律规定层面,我国实行鼓励和自愿手段,并未制定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等具体问题,在美国,除环境问题的法规外,SEC等也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中考虑环境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及对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对中国对披露要求较高。
中国政府层面的“不强制”,致使环境资源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
在实务层面,有学者以中石化和埃克森美孚为参照,探讨中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的出相关结论。
中美环境信息披露对比充分验证了“一个国家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越高,权力距离越大,个人主义和男性化倾向越小,越可能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倾向”的假设。
四、文化差异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政策等也在逐渐趋同,任何一个国家想脱离世界这个大市场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而会计作为商业语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世界急切地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标准来促进各国经济的交流和融合。
在西方文化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起主导作用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例如,由于我国公有制占主导,我国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土地使用权按无形资产入账;而多数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财产私有化程度高,土地均为个人、企业所有,所以按固定资产入账。
又如上述公允价值的应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鼓励采用更“决策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完备,国家文化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较为谨慎。
五、启示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而文化差异则是此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各国需要“求同存异”,找到最佳平衡点。
国家文化影响会计亚文化,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首先要文化趋同。
显然,文化完全统一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求同存异”是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不宜盲目跟随潮流,而应充分结合实际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潘爱玲,李彬,林亚囡,等. 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J]. 会计研究, 2012(4):20-27
[2]畅秀平. 中美会计文化比较与启示[J]. 财会通讯, 2009(12):131-132
[3]王海连. 国际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