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交视频监控智能调度系统

项目概述

1.1现状分析

目前公交调度基本上还是按照固定的时刻表来进行的,采用"定点发车、两头卡点"的手工作业的调度方式,对车辆在运营路线上的状态无法实时了解,仅依靠经验调度车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难以及时有效地采取调度措施。导致时常出现“串车”、“大间隔”现象,乘客滞留和空车的情况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公交客运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除了公交调度效率低外,由于大部分公交调度系统未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容易造成如下问题:公交营运中经常出现司机与乘客之间发生纠纷,司机利用职务之便盗取票款,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扒窃等事件;调度中心不能实时了解公交车运营情况。

总结目前的公交运营,当前各公交公司的运营管理大多存在如下问题归纳如下:

1、不能准确地记录车厢内发生的所有事情,以便为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的影像

资料,方便调查偷盗、伤人等案件的取证,帮助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

2、乘客投诉缺少事实证据,对司乘人员缺少有效监督。由于缺少事实根据,

乘客投诉查无对证,难以更好提高客户满意度;

3、车辆出了场站,权限在司机,对车辆无法有效监控,给管理造成了很多的

漏洞;

4、堵车晚点误点现象时有发生,前站多车拥挤不动,后站等车的乘客焦急不

安,线路上的公交车无法保持相对稳定的间隔,调度中心又难以知情无法

有效调度;

5、由于每天使用路单、报表、票务单等,一线工作人员需要输入大量运营基

础数据,而造成大量人力成本及纸张的浪费,并造成城市公交人员的工作

困难;

6、信息提示需驾驶员人工操作,增加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并且经常出错或者

根本就不提示;此外目前有效管理数量众多的仪器设备等也相对复杂,不

能及时发现设备问题(经常出现夏天公交起火主要原因是车内设备老化)。

由于传统的、手工的、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事业面向新世纪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发智能化公交运营管理系统,以改变传统的公交管理模式。

1.2设计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PS卫星定位技术、3G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得应用最新科技研制智能化的公交管理系统成为可能。

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利用目前已有信息化资源,本系统应实现如下建设目标:

1、采集所有公交车实时视频及其它相关信息,对及时准确发现违法犯罪活

动,调查收集证据,处置突发事件,设备维护等提供依据,实现智能调度、精确化管理、为解决纠纷和治安事件提供事实依据。

2、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采集所有公交车辆的运输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归

纳等科学手段,为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的改善、提升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资源;

3、对规范公交司机驾车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为加强公交公司内部管理提供

有力的技术手段;

4、引入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实现了智能调度、现场监

控、报表统计、后勤及服务支持、运营及管理决策等功能,使得公交公司的

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极大提高了公司的运营管理及优质服务水平。

5、进行公交整体监控网络建设,包含公交停车场站、公交站台、金库等全

面联网监控,增强公交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系统建设中全面采用视频监控技术、3G无线通信传输技术、恶劣环境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GIS可视化操作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形成一套针对公交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1.3设计原则

系统的建设将在追求性能优越、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力图使该系统真正成为符合公交业务实际应用的信息平台。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从技术措施角度来讲,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和前瞻性:本系统所有的组成要素均充分地考虑其先进性,使系统的

扩充和维护简单化,并满足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保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技术优势,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潮流。

●标准性和开放性:本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均支持国内、国际通用

的标准网络协议,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均符合部标、行标的统一要求,符合总体设计要求,确保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上下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开放性:即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

用户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安全性和可靠性:设备的单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可

带电修复故障而不影响系统的总体工作。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建立应急处理系统,以保证整个系统达到365天×24小时工作的要求。

●可维护性和易管理性:整个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应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

学,并便于维护。针对复杂和庞大的信息化系统,要求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以便合理的管理设备资源,监视设备状态及控制设备的运行。在设计和实现系统时,考虑整个系统的便于维护性,以使系统在万一发生故障时能提供有效手段及时进行恢复,尽量减少损失。

●可扩充性:系统的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即设备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

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采用的产品遵循通用的工业标准,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接入,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兼容性:根据系统开放的协议,可方便地开发系统新的应用功能要求,实现

新的上层应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系统设备满足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以及和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即在保证单独系统可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多系统的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