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本教研方式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课题组一、课题提出背景教育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两大热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思考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问题。
而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从兴起至今,校本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在逐步完善。
上海顾泠元老先生和他学生王洁提出了新课改下学校教研活动新思路——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良华博士对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出了校本教研一种操作模式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余文森、吴刚平在《探索以校为本教学研究》中对开展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作了详实论述;徐世贵在《校本教研模式探寻》提出了“自修反思式”、“主题研讨式”、“学术沙龙式”、“案例透析式”等多种校本教研模式。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法和途径研究正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实践化轨道发展。
回顾我们曾经走过教研之路,尽管教研为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从教研形式上看,教师被动学习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从内容上看,教研活动只关注问题。
因此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理论和实践途径,必须注重与学校发展和教师现实需求相结合,体现一种动态发展。
显然,对“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促进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发展实践操作有效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有效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一)研究价值和意义1、研究价值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问题开展研究。
创新校本教研以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

创新校本教研以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愈发显得重要。
而作为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教研在近年来备受重视。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在学校内部形成合作学习、共享教学资源的平台,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和领导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校本教研模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一、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建设要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首先需要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建设。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或部门,负责组织和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该机构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研团队,负责指导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研管理制度,明确教研工作的目标、内容、规范和评价标准,确保教研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教研团队、设置专职教研岗位等方式,吸引和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教研工作得到持续稳定地开展,为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除了加强组织建设外,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的内容应当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拓展校本教研的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教研活动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比赛等。
这些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三、强化校本教研的指导与支持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校本教研需要得到充分的指导与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进行学术指导,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开展教研成果展示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支持。
学校还可以建立教研成果分享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谈谈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创新

谈谈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创新摘要:校本教研是教育科研面向基层学校的一种科研方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呈现出了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现行教研活动模式进行思考、创新了四构校本教研模式,能够帮助学校规范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教师分层建组活动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过程中,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越来越重视教育科研的作用,将其视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源。
呼应着这样的课程改革形势,校本教研活动在各基层学校盛行起来了。
校本教研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是一种既恰当有效,又易于操作的教育科研方式,具有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纵观当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基本停留在赛课准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以及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现身说法上,缺少借鉴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教学研究的力度很弱。
教师们都对学校的活动设计与安排总觉得单一、浅薄,缺乏多形式的综合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此导致教师参与不广,积极性不高,把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活动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为此,我校对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以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立足学校,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落脚点,建立了具有系统研究的四构校本教研模式。
一、同题同构校本教研模式所谓同题同构校本教研就是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案、同一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备,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风格、语言素养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进行上课。
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能激发教师们进行积极思考,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反思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之外的其他因素,从而发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内涵。
进而激发教师在业务上自觉继续调适自己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创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创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教研模式就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学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什么是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及校本教研模式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模式是指在农村学校内部建立起一种由校本教师主导、以学校为平台、以教育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模式的目的是通过集体合作、交流共享,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础,权重在于教师的参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相互支持的氛围。
二、校本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校本教研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支持。
其中,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学研究共同体是校本教研模式的核心思想。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共享,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研究共同体则强调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要有效实施校本教研模式,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加强学校领导力,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引导。
其次,要建立学校教研团队,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提供相关的教研资源和平台,例如教研活动、教研讲座等,以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
此外,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校本教研模式的重要性校本教研模式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校本教研模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校本教研模式能够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农村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
总之,农村学校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学研究共同体,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校本教研活动的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指在学校内部,由教师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方法1. 明确教研主题(1)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研主题。
(2)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教研主题。
(3)遵循教师兴趣:尊重教师个人兴趣,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长选择教研主题。
2. 组建教研团队(1)教师自愿参与: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加入教研团队。
(2)合理搭配:根据教研主题,合理搭配团队成员,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明确分工:明确教研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制定教研计划(1)确定教研目标:根据教研主题,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确保教研活动有的放矢。
(2)制定教研方案:制定详细的教研方案,包括教研内容、时间安排、活动形式等。
(3)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教研活动时间,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
4. 开展教研活动(1)讲座与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享,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3)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
(4)教学研讨:围绕教研主题,开展教学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教学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等。
(2)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引导教师进行改进。
(3)总结与推广:对优秀教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6. 持续改进(1)定期评估: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县 高 中教 师 的风 采 。我 有 幸讲 了《 性 规 划 》 课 , 课 的模 式 线 一 授
是 :创设 问题 情 境一 学 生主 动探 究 一 师生 互 动交 流一 师生 共 同 反思, 而我 县障城 中学 的马庆 元老师 的授课模 式则 是先学后 教式 。 通过“ 同课 异 构 ” 活动 。 们在 比较和 体验 中感 悟 . 我 认识 到 不 同 的 模 式 下都 可 以实 现有 效 的课 堂 教学 . 开 了教 学思 路 . 显 教师 打 彰 的教 学 个性 .使 每 一 位参 与活 动 的 教师 专 业 水 平都 得 到 提 升 。 “ 同课 异 构 ” 的核 心 理 念就 是 引 导 学 生有 效 学 习 . 分 体 现 以学 充 生为本, 以学 生 的学 为本 , 到 “ 教 师 走 向学 生 ” 做 从 。虽 然 每 节课 都 有 一些 不 足的 地方 ,但学 校始 终 把有 效 教学 作 为课 堂 教 学 的 核 心 和关 键 , 在这 个 大环 境 的影 响下 。 个教 师 的 理念 都 得 到提 每
■一
樊 帆
( 陉 县第 一 中学 , 井 河北 石 家 庄 000 ) 5 30
一
校 本 教 研 模 式 创 新 , 领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引
摘
要 : 本 教 研 的 三 个核 心要 素是 教 师 自我 反 思 、 校 同伴
互助 、 业 引领 。校 本 教 研 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创 新 可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入 手 : 专
升 , 教 学 中更 注重 过 程 , 在 既注 重 知 识 的传 授 与 技 能 的培 养 . 又 重 视学 生 情感 的 熏 陶与 价值 观 的提 升 。风 格迥 异 , 色 鲜 明 , 特 共 同展 示 和谐 的课 堂 教 学 ; 释 “ 生 主体 。 乐学 习 , 诠 学 快 高效 掌 握 ” 的真 正 内涵 。“ 同课 异构 ” 研模 式 , 教 有利 于促 进教 师 在 开放 、 多 元 的教 学 环境 中 , 习和 借鉴 他 人 的经 验 和做 法 , 成 自己 的教 学 形 学特色 , 真正 实 现 在 教 育 教 学 方 面 的 专业 成 长 。 二 、 教 案学 案 一体 化 ”发 展模 式—— 提 供 教 师 交流 反 思平 “ 台。 引领教 师专 业成 长 。华 东师 范大 学 叶澜教 授指 出 :一个 老师 “ 写 一辈子 教案 不一 定成 为名 师 , 果一 个老 师写 三 年反 思有 可能 如 成 为名 师。 教 师 的成长 需要 不断实 践和 不断 反思 , ” 我校在2 0 年 04 就 提倡 “ 案学 案 一体 化 ” 教 发展 模 式 . 提前 一 周备 课 . 由本 学科 资 历较 深 的老教 师 、 干教 师 和青 年教 师结 对 , 教师 、 干教 师负 骨 老 骨 责 设计 思路 . 年教 师打 教案 、 案 , 青 学 然后 在 教研 活 动 中 . 负责 由 教师 先说 明设 计的 意 图和 目的 , 以及本 节课 的重点 、 关键 点 , 同 并
以组为本创新校本教研

以组为本创新校本教研摘自:《山东教育社》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破解了教研的神秘,降低了教研的难度,使大多数教师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来,积极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教研方式已经蔚然成风。
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倡导的多、落实的少以及教学事务多、教学研究少的情况。
为避免弊端,保障校本教研沿着健康方向发展,可以在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功能上作如下尝试。
倡树组本教研建立实践共同体组本教研就是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体的教研体系,这种体系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组”的功能。
1.注重组长的选拔。
由于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要有一定的教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对本组的成员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最好是经过竞聘上岗。
为了保持稳定性与连续性,一般任期为三年,每年要考核一次,总评成绩低于85分的要引咎辞职。
为了强化这一岗位,教研组长的行政级别为教导处副主任级。
这就从组织上保障了教研组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的目的是规范教研组的教研工作,防止随意性,保证持续性。
为此,首先要制定教研组工作奖惩制度,如《教研活动发言制度》、《课题选择制度》、《集体议题制度》。
其次,对教研组的考核要采用“捆绑”的方法。
即学科组的总体成绩要平均给教研组及备课组的每一个成员,组里任何一位教师参与学校的活动得分要平均给每一位教师。
其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位一线教师要负责任地对待组里的一切教研活动,要有建立共同体的思想。
3.时间上理顺。
教研组的活动要有时间作保证。
据此,学校一周要有两次教研时间,一次是统一时间,一次是教研组自行安排时间。
除两次集中外,教研组还布置一些课外分析题目,以督促教师经常学习、思考。
如语文组布置给教师的课题可以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新课改下语文课该怎样上”、“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我的教学中有多少是素质教育的成份”、“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应试教育有怎样的危害”、“怎样看待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私塾教育的优点是什么”、“浅谈孔子的有教无类”等等。
创新教研形式,激活校本教研

创新教研形式,激活校本教研夏邑县实验中学摘要: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夏邑县实验中学依托现有资源,创造性地把原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教研三大块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了“备—研—听—评”的“三合一”的新型教研活动形式。
整个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紧扣的,都是扎实的,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根植于教师中间,围绕课堂教学,围绕课标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接“地气”。
这种形式使各个版块不再割裂开,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一个整体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校本教研才真正有意义,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这样的活动形式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备课要认真准备,说课要积极参与,讲课要认真听,总结要踏实写。
围绕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名师评选”之“说课大赛”和“优质课大赛”;课标学习及测试;学生“评教”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着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引领着我校教师逐渐成长为“名师”。
正文:我们先来看一份教研组活动记录——八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活动内容:《说“屏”》活动时间:周一上午活动地点:三楼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八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责任领导:徐伟利活动过程:备课组长说明本次活动内容及程序,开始活动。
第一阶段:说课。
全体老师把各自准备好的《说“屏”》一课的教案交由备课组长检查并签字,然后在徐主任的监督下,抽出两位老师说课。
结果高志伟、李朵两位老师幸运当选。
高志伟老师说课(课件展示)。
(略)李朵老师说课(课件展示)。
(略)第二阶段:磨课。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全体成员就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研讨:胡芝侠:我想重点说一下本课的导入。
创新校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研究模式,已经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动态、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策略与方法等。
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教师能够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例进行展示。
观摩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设计大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大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4. 教学案例分享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交流,使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对优秀案例进行表彰和推广。
5. 教学反思与总结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总结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6. 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包括板书、粉笔字、多媒体运用、教学设计等。
通过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7. 教学技能竞赛举办教学技能竞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通过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寻找 设计 与现 实 的差 距 ,肯 定成 果并 写 出教 育反 思 与体
会 。实践 证 明 ,这 种 校本 教研 模 式 ,有 利于 克 服 以往教 研 课 的盲 目性 ,有 利 于教 师共 同 感受 成 功与 困惑 ,有利
于培养教 研组 团 队协作 的精 神 。
2 听课评课式校本 教研模式 。学校 规定每个教 师在一 .
维普资讯
・教 育 探 索 与 实 践 ・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促进 学校持续发展
孟 德 琮
( 南 省 华 容 县 第 五 中学 ) 湖
所 谓 校本 教研 ,就 是 以校 为本 的 教研 ,是将 教 学研 究 的重 心下 移到 学校 ,以课 程 实施 过 程 中教 师所 面 对 的 样 ,授课教 师根据听评课 教师 的意见和 自己的思考 写 出教
深入 访谈 ,讨 论 教学 行 为如 何 改进 ,并 按 照新 的教 学 设 计 实施新 的课 堂 教学 。 在课 堂教 学 结束 后 ,听课人 员 举
行会 议 ,比较 分 析三 个 阶段 课 的差 异和 变 化 ,进行 第 三 次研 讨 。施 教 者 在新 教 学 行 为 完 成后 进 行 第 二 轮反 思 ,
■
让 大家 在 交谈 中探 讨 “ 点 ” “ 点 ”、 “ 点 ” 疑 、 难 焦 。我 们 曾开 展 了 以 “ 自主学 习大 家 谈 ” 为 主题 的学 术 沙 龙 。 教师 们 围绕 “ 正 的 自主 学 习 有何 特 点 ? “ 何 开 展 真 ” 如 有 效 学 习 ? 等 问题 进行 自由发 言 。通 过交 流 ,教 师 加 ” 深 了认识 ,形 成 了新 的教 学 策略 ,收集 与交 流 了许 多 信 息 与 资料 。定期 组 织轻 松愉 快 的学 术 沙 龙活 动 ,促 进 了 教 师 间的 了解 与 沟通 ,增强 了教 师队伍 的凝 聚力 。 5 辐 射带 动式 校本 教研 模 式 。学 校 每月 召 开骨 干教 . 师工 作会 议进 行 研讨 和 总结 。前 期 主要 工 作 是分 学科 归 纳 各 位 骨 干 教 师 的 成 长 经 历 ,找 出各 位 骨 干 教 师 的特 色 。根 据 学校 的实 际情 况 ,结 合 评定 骨 干教 师 的 特 点 ,
校本教研活动创新

—— 迈克·富兰
02
透视教育改革——防止排异和表面化
01
认识学校的文化,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
02
重视你的老师,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03
扩展你所重视的东西,形成办学特色;
04
表达你所重视的东西,升华为办学理念;
05
促进协作,而不是接管,走向和谐;
06
提供菜单,而不是下命令,民主选择;
07
运用断然的措施来促进,而不是限制,建立激励机制;
校本教研活动创新 与教师专业发展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促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教育部将从今年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建设一批实验性、示范性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各省也要逐步建立起一批省(市)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以校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通过联片教研等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摘自2003年4月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朱小蔓
01
——从内部推进学校改革,使学校成为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
02
[美国]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
03
“学校成为学习化的社会大家庭”
04
[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
“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

“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是一种以“十字形”为核心理念构建的研修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性: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研修模式的碎片化特点,将整个学校教师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2. 学科交叉:以“十字形”为核心理念构建的研修模式强调学科交叉,不局限于各自班级或学科的研修内容,而是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探讨与研修,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教研相结合:该模式将教研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注重教研成果的分享和应用,形成一个循环的发展模式。
4. 校本化:该模式注重学校实际情况,将校本特色与研修内容相结合,使每位教师都能够将所学所得直接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5. 多元化:该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研形式,包括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丰富了研修内容,提高了研修效果。
在实施“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时,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确保研修模式的顺利实施。
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念宣导:学校领导需要充分宣导并普及“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的理念与特点,促使全校师生都能够认同并积极参与其中。
2. 研修组织:组织研修小组,确定研修内容和形式,明确研修目标和要求,紧密联系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发展方向,使研修内容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
3. 研修方案:编制详细的研修方案,明确研修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研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研修推进: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推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形成教育共同体。
5. 研修评估:对研修模式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研修工作的持续有效。
在实际实施中,“十字形”教育共同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能够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十字形”研修模式,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引言教育教学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而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推进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
二、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自发进行的,在教师主导下,围绕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设计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点:1.以教师为主体:校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校本教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和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活动。
3.在学校内部进行:校本教研在学校内部进行,通过学校内不同学科组成教研组,开展研讨和观摩等活动。
三、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必要性现有的校本教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活动常规化、缺乏系统性、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至关重要。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其关注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分析和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
四、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方法1.构建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搭建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教研展示、教学竞赛等形式,激励教师的参与和投入。
(完整版)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我校地处海南山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本地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此,我校“基于问题,立足校本”,凝聚教研团队力量,研创出了团队引领模式,它已成为我校年轻教师专业成长非常有成效的途径。
为此,我们多年来研究的核心就是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并让新教师更专业化,长效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就业的成就感,并让其成为了我校强师的一大特色。
一、常态教研制度化,扎实教师专业根基教研即教育研究。
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我校的教研文化已成为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研训活动。
如“三活动”(即集体备课活动、学习观摩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四种课(即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同上一课)”、“五个一(即每周听一课、每学年上一公开课或示范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案例)”这些多样性的教研常规活动,为新教师扎实了专业基础,让所有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互相竞技,二、课题研究,扭转教师就业心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就是为了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转轨,提供了一种互补、完善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梯。
三、师徒结对,提升课堂教学理念四、外派学习研修,开阔教育业务视野五、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专业成长快乐11课题 26名骨干教师,9名县级骨干教师1、常规研训活动制度化,常态教研富有活力同课异构,即对同一课题,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根据理解不同、构想不同、策略不同、模式不同,大家在比较中互相观摩、学习和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随着教育的推进,校本教研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校本教研是指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以学校为单位展开的一种教研活动。
它主要依靠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着力解决学校存在的教学问题,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指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采用了一系列新颖而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教研内容的创新上,还包括了教研形式的创新、教研评价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通过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教研活动的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首先,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的教育教研中,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时多是被动的接受教研命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教研课题,研究和探讨自己感兴趣和有待改进的教学问题。
这样一来,教师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提高了教研的参与度和质量。
其次,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课程。
校本教研活动紧密围绕课程开展,针对学校内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引入多种教研工具和方法,如课堂观摩、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反思等,使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们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工作中,提升了课程的效果。
再次,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有机会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教研活动也为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最后,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
校本教研旨在解决学校内部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通过教研活动,学校能够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的专业化、深化和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鼓励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
创新管理机制 务实校本教研——前郭县第三中学创新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

第一 ,建立 了以校长 为组 长 的校本教研 领导小组 ,明
或课 题 、听课评课 、参加活动 、指导教研 ,并 帮助教师解 决研究过程 中遇到的 困难和 问题 ;将 主要精力 用于教学研 究 和教学管理 ,确保教师参加 教研和培训所必需 的经费投 入 ;整合教 导处 、教科室 、教研组 的力量 ,使 之具备促进 和指导校本教研 顺利开展 的职能 ,形成教学 、教研一体化 的格局 ;建 立教研激励机制 ,定期奖励教 学研 究成果 ;为
确 了领 导小 组的职责 。学校 校长及领导成 员都分包 了学科 具 体情 况下达 目标 ,期 中监控 目标 的实施 ,期末 对 I
为使校本教研 形成规范 ,学 校统 一制作 了实施
即 《 教研组长手册 》 《 备课组长 手册 》 《 校本教研 :
教师获得经 常性的沟通 和联 系创造 良好 的环境 条件 ,使教 师 的困惑能及时得到 回应 ,教师 的经验 能及时得到关 注和
学反思 ,提 出一条教学建议 ; “ ”即每 学期主讲一 讲
质量 的公 开课 ( 青年教 师上汇报课 、高级教师上示
一
般教 师上 研究课 ); “ 编” 即每学期 编拟一份标
试 卷 ; “ ” 即每学 期精 读 一本 教育 专 著 ; “ ” 读 研
学期写 一篇研讨论文 。对青 年教师还 提出 了更多的 在 上述 “ 八个一 ”的基 础上 ,每周 至少听课两节 ,4 至少两个案 例分析 ,每期 写一篇成 长叙事 ,每期至!
一
是有效 的教学反思 。为使 教师的反思 日常化 ,
高其 反思 能力 ,我 们提 出了 “ 八个 一 ” ( 、记 、 学 思 、讲 、编 、读 、研 )的校本教 研要求 。 “ ”即{ 学
教学方法革新: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革新: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革新: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挑战也愈来愈多。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为主,学生听听课、背背书的模式。
而这种模式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时代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是创新、思辨和实践。
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
一、了解教育环境,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变难免是根据学生现状的变化而来的,所以要满足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学生和学校所处的教育环境,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等,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要科学规范、与时俱进,通过实际教学策略的落实来完成设定的目标。
这需要老师与学生密切合作,畅所欲言,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革新,重视互动教学方法的改变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背诵,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现代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对知识产生自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创建校本资源,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在革新教学方法时,需要利用校本资源,整合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所需的一些材料和资源,可以借鉴校内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方法,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网络、教科书、教师之间的教研、学生的体验和反馈,创造出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四、提高创新意识,使用多样化教材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注重多样化的教材使用。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通过教科书或者其他固定的材料来授课。
现在,老师不仅要善于创新,也要注重多样化的教材使用。
他们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如:绘本、电影、游戏、网络、音频、视频、文本和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校本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要积极推行“+教育”,以“+教育”引领未来发展。
然而,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不可否认的是,AI技术的应用尚不普及,并且在教育领域中,AI的应用现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引入全新的技术和理念,还需要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探索和验证。
在这个背景下,校本教研工作面临着教育教学领域众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这一前提下,校本教研工作者们勇于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颠覆旧有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实践更加地高效、全面和个性化。
一方面,他们注重研究教学的金字塔,通过“显披”、“内隐”、“认知”和“元认知”四次升华,使教学本身更完整,更深入。
另一方面,他们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信息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和翻转课堂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校本教研工作者们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适应潜在的、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精神,他们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管理风格。
这些努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本教研工作的实践,在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育管理、实现学校转型和升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专业知识为例,通过校本教研工作,教师们深化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对教学教材的把握和熟悉度,并通过多角度的交流和讨论,提升了专业水平和素质。
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例,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科难点,校本教研工作者们创新性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化教学和微视频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特别是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和引入考核反馈机制,出现了明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再以创新教育管理为例,校本教研工作进一步拓展了教师工作的视野和领域,注重教师的终身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自主发起、研究、实施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采取教师主导、集体合作的方式,开展基于实际教学的研究活动,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校本教研模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校本教研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模式中,教师的活动往往受到课程安排和学校要求的限制,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研究和创新。
而校本教研模式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研究课题,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从而增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校本教研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导致教师之间的孤立和机会的浪费。
而校本教研模式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经验的共享和教学理念的碰撞,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再次,校本教研模式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校本教研模式可以让教师们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集体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校本教研模式能够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校本教研模式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推动教育教学的方式。
它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推行校本教研模式,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条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注重的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此,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一、教研活动的形式1.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者有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后形成文献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的成果,并在学校的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分享。
2.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研活动的另一个形式,教师可以到其他学校参观观摩其他教师精彩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从中学习吸收先进教学经验。
教学观摩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与其他学校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研讨会研讨会是校本教研活动的必要形式,它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研讨会内容主要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在研讨会中,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换看法,创新思路,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教研活动的内容1. 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小学教研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们可以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的开发和完善,以及新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问题。
教育改革不仅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帮助,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奠定基础。
2. 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是小学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们可以就某一个学科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这样有助于教师们逐渐理解某个学科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
3. 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创新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教师可以探讨如何制作出更富有创意和创新的教育资源,如素材、课件或者网络教育资源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