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智语文”
“情智语文”是孙双金的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
“情智语文”的提出得到小语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江苏教育》等众多主流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
什么是“情智语文”
何为“情智语文”?孙老师认为:
情,可理解为情趣、情味、情感,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
情”,《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源于非智力的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它可以影响和调节其他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而语文教学更应是充满情感的活动,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联系作者和读者最主要的纽带就是情感。为什么有人读书,看着看着潸然泪下,读着读着又捧腹大笑?皆是情感使然!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上缺失了太多的情感。有人把语文课上成了文章分析课,把有血有肉充满情趣的文章,上成了毫无情趣的“生物解剖课”;有人挂着脸孔,把小学语文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识字作文课;有的重视语文的积累,又把语文课上成了死记硬背的背诵记忆课,如此等等,把语文这张充满迷人魅力的少女的脸庞变成了冷冰冰、死板板、生硬硬的“寡妇脸”。
呼唤语文课上的情感魅力,这是人性的回归,这是教育的回归,这是语文本质的回归!但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一味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而忽视学生的智慧世界,那我们的教学必然流于感性,缺乏理性的思辨,缺少思想的深度。
智,可以理解为智力、智能、智慧,智力是智慧的核心。“智慧”一词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谈及率极高。什么是智慧呢?现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明的头脑,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为,幽默的语言等等。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的理解以及透彻的领悟,智慧其实就是“理解”再向前走几步到“领悟”。印度人认为,智慧之于文化,正如语法之于语言。希腊人说: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
我们在实践中也常常看到有的课堂情味很浓,让教师和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有的提出在语文课上要“将煽情进行到底”!有些观摩课组织者甚至提出要带上手巾纸走进课堂擦拭眼泪,显然这些理解和鼓动都有失偏颇,有些偏激了。
语文课,我们既要浓浓的情,也要深深的思;我们既要激情澎湃的课堂,也要思绪万千的课堂;我们既要情真意切的流淌,也要思维火花的迸射。
至此,我们可以尝试给“情智语文”一个初步的概念。“情智语文”就是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情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
为什么强调“情智”?
当前小语界提法确实很多,有提“深度语文”,有提“诗意语文”,有提“简单语文”,有提“本色语文”。我个人认为“深度语文”是针对教师对文本研讨太浅,课堂教学缺乏思想深度而提的;“诗意语文”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简单语文”是针对某些人把语文搞得太玄太深太复杂而提的;“本色语文”是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语文的本质。我提出的“情智语文”,它更是从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来思考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情智和谐的人,这“人”的一撇上写着五个大字“高尚的情感”,“人”的一捺上写着五个大字“丰富的智慧”。和谐的情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和途径。为了造就情智和谐的全人,而不是造就唯知、唯情、唯理的半人,我们提出了“情智语文”的教学主张。
为什么要专门突出“情智”呢?因为:
(一)有情有智是我们人的本质特点:
作为一名现代人既要有高尚的情感,也要有丰富的智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缺一不可。
(二)有情有智是语文学科鲜明的特点:
作为具有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文明丰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怀,一旦失去了情感,语文就不再是人文学科;一旦失去了智慧,语文也就失去了思想,失去了魅力。(三)有情有智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因为教学需要激发情感,需要启迪智慧。儿童世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和智慧的未开垦的世界,需要我们教师用情去唤情,用智去启智。可以设想吗?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失去了情感和智慧,那是多么的苍白枯燥,多么的令人生畏呀!
(四)有情有智是儿童世界对成人世界的呼唤:
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情感萌发于生命诞生之初,它在人生轨迹中发展着、孕育着。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成人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感化,去熏陶、去滋润、去培育。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智力也萌发于生命诞生之初,它需要我们去激活、
去唤醒、去启迪、去点化。
有情有智,情智共生,是儿童发展的需求,是语文教学的呼唤,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现代人的特征。因此,当代儿童呼唤“情智语文”,语文教学呼唤“情智语文”,现代完人呼唤“情智语文”。
[“情智语文”的模式]
“情智语文”课堂有哪些外显特征呢?孙双金老师认为,情智的课堂在学生身上有如下表现:
“小脸通红”指向学生的情感领域。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才会“小脸通红”,否则只会“小脸无神,小脸发白”。
“小眼发光”指向学生的智力领域。只有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的时候,只有当学生情感闸门不断开启的时候,才会“小眼发光”,否则只会“小眼发直,小眼发呆”。
“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指向学生的参与领域。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和文本、教师、学生的互相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
1.入境——启动情智:
——内涵:这是一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以至心灵震撼的过程。根据教学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在教学情智触发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而教师可以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