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础心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答: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知觉的选择性和恒常性
答: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
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3、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
答:注意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像上去的现象。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4、想象和表象
答:想象指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5、意识和无意识
答:意识是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部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无意识指某种心理活动或现象正在发生或进行,我们却不能觉知到。
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6、定势
答: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
7、语言和言语
答: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8、需要和动机
答: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产生的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内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人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9、情绪和情感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10、能力和智力
答:能力:指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指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答和论述题
1、心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分类?
答: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科学研究表明,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即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但心理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这种主观现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甚至是体验,但决不是反映事物本身。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从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维度上进行研究,可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的维度进行研究,形成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人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形成了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的工作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这又形成了应用心理学的众多分支,如健康类的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教育类的教育心理学;管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测量,此外还有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心理测验等心理学分支。
2、什么是遗忘:遗忘进程有什么规律?
答: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的实验研究成困证明了遗忘进程的规律是,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以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以间隔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画了一条说遗忘进程的曲线,中保持曲线。因为保持的反面是遗忘。所以也叫遗忘曲线。从保持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3、简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答:思维是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所谓间接性,指的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所谓概括性是指所概括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或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不象感觉和知觉那样,只对个别事物发生的反映。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认识。
4、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的品质。
答:意志是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品质:一般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
5、什么是人格?简述人格的结构。
答: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方面。前者是人格的动力,后者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上述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成分并不是散乱的堆积,或是机械地组合,而是彼此间紧密联系,把人格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人格和个性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常常通用,在心理学中可视为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