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点滴实践

合集下载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实践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实践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出发,探讨其在我国师范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概述1. 教育救国思想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的根本,师范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关键。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国家命运,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教师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教师是国家教育的灵魂。

他主张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提倡“生活教育”、“工学结合”等教育方式,强调教育要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需求。

二、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在我国师范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 师范教育目标的确立我国师范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借鉴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将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力求体现这一目标。

2. 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陶行知主张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我国师范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借鉴这一思想,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方面,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陶行知主张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国师范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育模式。

通过开展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陶行知强调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师范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借鉴这一思想,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一方面,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

三、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启示1. 坚持教育救国思想,发挥师范教育的关键作用我国师范教育应继续坚持教育救国思想,充分发挥师范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倡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需求。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而非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知识灌输。

他倡导的“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教学”思想,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倡导师生间的平等和尊重,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实践陶行知提倡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故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计算实际消费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也注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老师们应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有效地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3篇)

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潜,字晓庄,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乡村教育”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期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出发,生活即教育。

他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认识生活、改造生活,使人们成为生活的主体。

生活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生活的教育、教育的生活和生活的教育。

(1)生活的教育: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态度。

(2)教育的生活:强调教育者应该将教育融入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生活兴趣。

(3)生活的教育:强调教育应该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即“教”与“学”、“做”三者不可分割。

他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教学内容: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乡村教育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

他主张乡村教育应该以农村生活为基础,关注农民的需求,培养具有乡土情怀、能够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乡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普及教育:提高农村儿童入学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2)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青少年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成人教育:提高农村成年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三、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1. 创办晓庄师范学校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旨在培养具有乡土情怀、能够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3篇)

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3篇)

第1篇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他的教学思想,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民族教育”,主张教育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培养具有生活能力和生活情趣的人。

2. 社会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3. 民族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关注民族,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

4. 教育即社会: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要与社会相结合,为社会服务。

二、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的途径1. 转变教育观念要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改革教学方式(1)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实践环节:陶行知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关键。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4. 优化课程设置(1)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教学实践(3篇)

陶行知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强调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创造教育,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教学实践的特点、方法和启示,以期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陶行知教学实践的特点1. 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在陶行知的教学实践中,他注重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社会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教育中,他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主张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陶行知的教学实践中,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创造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在陶行知的教学实践中,他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陶行知教学实践的方法1. 课堂教学陶行知先生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他提倡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 课外辅导陶行知先生认为,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他提倡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在课外辅导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陶行知教学实践的启示1.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教学实践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造能力。

陶行知主要教育实践

陶行知主要教育实践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2. 爱国主义教育陶行知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他提出“以德为本,以能为本,以爱国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爱国精神。

3. 平民教育陶行知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他提出“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口号,强调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陶行知的主要教育实践1. 创建晓庄师范学校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平民师范学校。

晓庄师范学校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爱国精神。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2. 创建山海工学团1930年,陶行知在江苏省宜兴县创建山海工学团,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以“工学结合”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工学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工学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开展文艺演出等,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创建育才学校1938年,陶行知在四川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是一所面向战时难童和流亡学生的学校。

育才学校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为办学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实行开放式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 创建社教馆1940年,陶行知在四川创办了社教馆,这是一所旨在推广平民教育的机构。

社教馆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

5. 推广“小先生制”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即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让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_实践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_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家,被誉为“平民教育家”、“乡村教育家”。

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

他说:“教育是生活,生活是教育,为生活所需要的教育,为生活所创造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教育的实用性,要求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育即创造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主张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束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陶行知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他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4. 乡村教育陶行知关注乡村教育,认为乡村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

他提出了“以农立校”的思想,主张将学校建在乡村,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乡村人才。

5. 爱国主义教育陶行知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他提出“教育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要求教育要关注国家命运,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陶行知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2. 创新教育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他还提倡“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师队伍建设陶行知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提倡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4. 乡村教育实践陶行知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以农立校”的思想,将学校建在乡村,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乡村人才。

陶行知做中学教学实践(3篇)

陶行知做中学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陶行知“做中学”教学实践的内涵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实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 做是学的中心。

陶行知认为,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做是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展开。

2. 做是学的动力。

陶行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动机和需求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3. 做是学的目的。

陶行知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二、陶行知“做中学”教学实践的特点1. 实践性。

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主体性。

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创新性。

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 综合性。

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陶行知“做中学”教学实践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1. 课程设置。

在我国教育领域,教师可以根据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实践性的课程。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理念,运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的主要教育实践

陶行知的主要教育实践

一、生活教育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 生活教育实践(1)创办晓庄学校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这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基地。

晓庄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陶行知在这里推行生活教育,使学生们在劳动、生活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办乡村师范教育陶行知认为,要改变乡村教育,首先要培养一批有责任感的乡村教师。

为此,他创办了乡村师范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教师,为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平民教育1. 平民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使每个人都能受到教育。

他提出“平民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普及、平等、实用。

2. 平民教育实践(1)创办平民学校陶行知在晓庄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平民学校,招收贫苦农民子女入学。

平民学校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

(2)推行扫盲教育陶行知认为,扫除文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他积极推行扫盲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文盲状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三、乡村教育1. 乡村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关键。

他提出“乡村教育”理论,强调乡村教育要面向农村,服务于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乡村教育实践(1)创办乡村师范教育陶行知在晓庄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乡村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乡村教师,为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推广农业技术陶行知认为,要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推广农业技术。

他组织专家编写农业技术书籍,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

四、陶行知教育实践的意义1. 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使我国教育事业从城市走向农村,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①晓庄学校:1927年春,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

②山海工学团: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达到普及教育。

③“小先生制”: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

他提出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就体现了这一认识。

“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是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交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二、“生活教育”思想体系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陶行知从瑞士近代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那里受到的启发,而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

②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③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之间问题上的具体化。

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由于到处是生活,到处都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时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教学观、教育观有所改变,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

陶行知的三个教育实践

陶行知的三个教育实践

一、生活教育实践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他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以下为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的三个要点:1. 以生活为教育内容陶行知认为,教育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他提倡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教育,让学生在种植、养殖等活动中学习农业知识,提高生活技能。

2. 以生活为教育方法陶行知强调教育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规律。

他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方法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学会学。

例如,他提倡通过游戏、实验、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3. 以生活为教育评价标准陶行知认为,教育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表现。

他提出:“评价学生,要评价他的生活”,主张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道德品质等。

例如,他提倡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乡村教育实践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

他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提出了以下乡村教育实践的三个要点:1. 以乡村为教育场所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要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将乡村作为教育场所。

他提出:“乡村教育,就是乡村生活”,主张乡村教育要关注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培养他们适应乡村生活的能力。

2. 以乡村居民为教育对象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要关注乡村居民的教育需求。

他提出:“教育是乡村的,也是乡村居民的”,主张乡村教育要面向全体乡村居民,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3. 以乡村社会为教育目标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要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服务。

他提出:“乡村教育,要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服务”,主张乡村教育要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能力的乡村建设者,推动乡村社会进步。

三、平民教育实践陶行知认为,平民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危机的关键。

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了以下平民教育实践的三个要点:1. 以平民为教育对象陶行知主张平民教育要关注平民的教育需求。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提出了“做人先做好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等一系列生活教育理念,深受人们的推崇。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教学实践,又该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以生活为中心,贯穿教学内容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他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多种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习作、日记等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做好人,注重道德教育陶行知提出“做人先做好人”的观点,他强调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课堂讨论、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优秀的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3.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爱护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使得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

通过组织课外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增强情感管理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启发式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应启发孩子的天性,而不应剥夺他们的天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陶行知教育的实践

陶行知教育的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原名陶知行,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教育的实践,分析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实施策略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他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为社会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

他主张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通过社会交往、劳动实践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来学习。

他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行动教育陶行知提出“行动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他主张将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三、陶行知教育的实践策略1. 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陶行知在实践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注重在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实验。

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实验,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模式。

2. 开展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提倡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主张让更多的平民百姓接受教育。

他创办了“平民教育社”,通过各种途径,如巡回演讲、编写教材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3. 创办教育刊物陶行知创办了《新教育》等教育刊物,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

他通过这些刊物,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思想,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派领袖,他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主要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陶行知提倡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感悟,使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

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实践,如:种植小植物、小制作、小手工等,这些小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耐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创造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善良、感恩、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写信、写感想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生活教育还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和合理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不可盲目冒险或追求效果。

同时,在安排实践环节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避免过于简单或复杂,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收获。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小实验,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最后,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重通过简单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困难和不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提供参考和帮助。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学生为主题、以生活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科能力。

陶行知的教学实践(3篇)

陶行知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他提倡“生活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分析其实践探索。

二、陶行知的教学实践1. 教育目标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他提出以下教育目标:(1)德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尊重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感。

(2)智育: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美育: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情趣,热爱艺术,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2. 教学方法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以下教学方法:(1)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2)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合作教育: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情境教育: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3. 教学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以下教学内容:(1)生活常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烹饪、家务等。

(2)科学知识:传授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素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4)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具备艺术鉴赏能力,热爱艺术。

三、陶行知的教学实践探索1. 实践教育陶行知在实践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提倡“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他还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培养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陶行知教育教学实践

陶行知教育教学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原名陶知行,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二、陶行知的教育教学实践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中学习、成长。

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获得真知。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提出,社会是最大的学校,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强调,教学与做是相统一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儿童教育理论陶行知关注儿童教育,提出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儿童个性。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培养儿童创造力。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3. 教师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他提出了以下教师教育理论:(1)教师要以身作则。

陶行知强调,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2)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陶行知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要有爱心。

陶行知强调,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用爱心去感化、教育学生。

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推荐6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推荐6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推荐6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1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

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

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

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

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原名陶知行,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他生于1891年,逝世于1946年,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人民教育家”。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践及其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教育救国思想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的根本途径。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明确提出:“教育救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使命。

”2. 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使教育与社会、学校、家庭紧密相连。

3. 创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教育创新,他认为:“教育是创造的,教育者必须创造。

”他主张教育要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4. 重视师资培养思想陶行知认为,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

他主张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陶行知的教育实践1. 创办学校陶行知一生创办了多所学校,如晓庄学校、南京燕子矶小学等。

在这些学校中,他实行了生活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推广教育改革陶行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主张。

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 培养师资陶行知重视师资培养,他主张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他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1. 提高教育质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了教育质量。

2. 促进教育改革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优秀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陶行知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生活教育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一生的追求和实践,他主张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课程,以生活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生活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三个方面展开,以期探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将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认为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学生的学习应该贴近生活,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生活、用自己的手脚去实践生活。

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最终获得真正的教育。

1. 崇尚自由发展。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应该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宗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2. 强调全人教育。

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他认为,学生的心理、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同样重要,应该在生活中给予关注和呵护。

3. 注重体验式学习。

陶行知生活教育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

他认为,教育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 以人为本。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和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追求教育的人文性和个性化。

2. 强调学生参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贴近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成长和实践。

二、生活教育的教学实践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生活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和实践模式。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影响等方面,对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观点,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实践。

2.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

他提出“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魂”的教育理念,倡导全面发展。

3. 平民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教育普及。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农村开始,解决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而推广到城市。

二、陶行知的教育实践1. 创办晓庄学校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典范。

他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晓庄学校的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被誉为“农村教育的奇迹”。

2. 推广乡村教育陶行知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提倡“一村一校”、“一乡一师”的教育模式,使乡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他亲自到农村调查、考察,指导乡村教师开展教育工作。

3. 创办生活教育社1930年,陶行知创办了生活教育社,旨在推广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具有生活教育观念的教育人才。

生活教育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出版刊物、组织研讨会等。

4. 指导全国教育改革陶行知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全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

他主张教育要为抗战服务,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才。

在他的推动下,全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陶行知教育实践的影响1. 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农村教育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深,获益匪浅,按照这个理念建立起来的同仁大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学子们在无形中学会了宽容、理解和相互关爱。

我们想.我们的学生都带着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走出校园,将爱洒向
社会,传遍世界,那不就是’爱满天下”了吗?
在同仁校园,学生四人共居一室,住校学生要自己洗衣、叠被、整理房间,按时作息,集体生活的磕磕碰碰,使学生改掉了许多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自私、以我为中心等毛病。

学会了与他人和睦共处,团结、友爱、互相谅解和包容。

学校让学生动手在校园内栽花,种草,打扫卫生,改造环境,开展“我文明,同仁文明,西安明文,社会文明”的德育教育活动,用“生活教育”的理念,践行着"改造社会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的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得到了践行。

陶行知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人不间,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同仁提出的“一生一策”的治学方略,就是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仁小学深入开展成功教育,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里面装着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制订的教育方案口有学生自己的优秀作业,优秀考卷,优秀的作品,还有各项活动中的获奖证书,这些都记录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记录着学生成长足迹。

每当看到这些成果,学生心中油然升起成功的快乐,信心更足了.实践证明这
是一种好做法。

二、“学做真人”教育
同仁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指弓|,以“孝敬教育”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开展“言行一致”。

“真诚考试”“遵纪守时”等系列活动。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我们在教学生“学做真人”时,紧紧抓住一个“做”字,让学生把正确的“知”落实到“行”中去。

为学生布置“孝敬作业”,建立诚信档案,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孝敬父母长辈做起。

中学学生处采取评“遵纪守时”标兵的办法,制定考核表,对能守时守信的学生张榜表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三年级的李真同学,从家带来一本印刷精美的卡通书,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想借来看一看,这位同学就是不肯。

有一个同学提出掏钱买他的书,这位同学要20元,而这本书的定价只有11元。

那位想买书的同学好奇心切,就答应了他,给了他20元。

后来,老师知道了这件事,问李真为什么要这样做,李真说:“我爸做生意就是这样,50块批发来的服装,要买100多块呢!”望着孩子稚嫩的神气,班主任吴老师没有简单地评判此事,而是让全班同学讨论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买卖公平”;也有人说:“李真从小会做生意,具有‘商业头脑’”。

更多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对课外书互通有元,赚同学的钱不对。

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讨论,李真同学主动将钱退还给同学,将书放在班里的图书角,让全班同学传着看。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老师却陷入了沉思之中,现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化价值观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教学生做人应当是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

当年迈的老奶奶享受着孙子洗脚的快乐,当辛劳半生的父亲第一次迎来女儿生日里送来的鲜化,当生病的妈妈品尝着儿子做的饭菜,家长们无不对同仁的教育交口称赞。

三、实践“终身学习”的思想
如今被大家普遍认同的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思想,陶老在其理论体系中已早确论述,他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他的话似催人奋进的号角,使学团董事会认识到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学团每年都要开学习汇报大会,倡导教师在岗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为鼓励教师学习,学团为此制定了专门的奖励政策,拿到本科以上文凭均有3000—10000元不等的奖金。

在同仁集体中,从校长到教职工,大家你追我赶,争着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抢着参与教改实验,比着撰写教学论文。

教师们刻苦自学,积极进修已成为自觉行动。

仅同仁中学在陕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进修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就有十多人。

去年暑假,青年英语教师赵青梅,孩子不满一岁,为了完成学业,她冒着酷暑,每天坚持坐公交车从西郊的家赶到南郊陕师大上课,中午再回去给孩子喂奶,还利用坐在车上的时间背单词,以优秀成绩通过了考试。

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