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本课是利用弹拨尺子、敲击鼓面、手摸喉咙发音等活动,通过手的感觉认识

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完成从假设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为本单元后几课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学情分析

声音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一般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都没有留心去思考过它是怎样产生的。基于学生的现状,教者设想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人手,让学生经历“倾听声音”、“制造声音”、“认识声音产生时物体的变化”等一系列研究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得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科学结论。有些学生也许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会尊重事实。。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陈述: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广泛提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会涉及到为什么会有声音或声音是怎样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利用谈话引导学生对声音提及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二、探究新知(一)制造声音:

1.谈话: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2.学生自行制造声音。

3.汇报实验情况:你怎样使食品保鲜袋发声的?4.教师注意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看谁制造的多。

(1.学生在使食品袋发出声音时基本会作出以下动作:搓保鲜袋、拉平放在唇间吹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等等。2.学生在制造声音时也许会出现一些不卫生现象。3.利用身体发出声音学生会做一下动作:说话、唱歌、呼吸、走路、跑、跳……)

通过“制造声音”这一环节使食品袋、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有声音发出时,物体在动!以此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动起来有关”这样的感性认识,为有关声音产生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二)作出假设:1.小组猜测: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学生作出自己的假设。3.学生汇报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声音产生的条件。学生最初也许会提出声音发出时物体

会“动”,但对“震动”可能概括不到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教师演示击鼓实验(学生观察鼓面上的绿豆)2.师演示:敲击音叉(学生观察旁边的小球)3.学生弹动皮筋

4.思考讨论:

①在以上实验中,发生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②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③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 5. 研究怎样让物体停止发声。

(1)提问:你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教师敲击音拨,谈话:现在音拨发出了声音,怎样使它停止发出声音?(3)学生想实验办法。(4)学生上台演示。

(5)提问:同学们的表演说明了什么?

(6)实验进一步证明: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1.通过演示实验以及自己弹动皮筋,学生很清楚的知道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2.通过观察学生会推测出声音发出时物体会动起来。3.使敲击的音拨停止发音,学生上台演示时基本会将音拨捂在肚子上,使其停止发音。)

三、巩固练习

人们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不能大声喊叫、不能吃辛辣食品等)

1.学生用自己课前准备的物品,使他们产生声音。(尺子、空瓶子等)

2.学生手摸喉结,体会人体发音。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与应用。教育学生合理用嗓,学会保护嗓子。

四、课堂评价与作业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是按照:学生作出猜测、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巩固应用的顺序进行教学的。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想了解有关声音的哪些知识,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针对性选择一个进行探讨,以此激励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课。再让学生用食品袋、身体制造出声音,(在这段教学中因为有塑料袋的加入,所以适当的给学生讲授一些卫生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学生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猜测的结果不管它的正确与否尽量给予学生鼓励)然后用实验(击鼓实验、敲击音叉实验、弹皮筋实验)验证。做实验时主要让学生注意观察三个实验中物体是否相同?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再进一步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使声音停止,以音钹为例进一步证明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最后将本课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学生手摸喉咙,体会人体发音,知道人们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

音的。(因为人们要发出声音离不开声带,因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声带保护教育)以此结束本课教学。

反思本课,自我感觉有以下成功之处:1、鼓励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看到一些现象,有意识的提出“为什么”,培养好奇心。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尊重事实不能一叶障目,捕风捉影。

3、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与观察中寻找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并从中得到一种成功的愉悦感。

4、适时的加入行为习惯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本堂课学生兴趣很浓,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