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数学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函数f(x) = x^2 - 4x + 3,则f(2)的值为:A. -1B. 1C. 3D. 5答案:B2. 已知集合A = {1, 2, 3},B = {2, 3, 4},则A∩B的元素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B3. 若a > 0,b > 0,则a + b的最小值是:A. 0B. 1C. 2D. 无法确定答案:D4. 函数y = 2^x的图象在点(1, 2)处的切线斜率为:A. 0B. 1C. 2D. 4答案:D5. 已知等差数列{a_n}的首项a_1 = 3,公差d = 2,则a_5的值为:A. 7B. 9C. 11D. 13答案:C6. 已知函数y = x^3 - 3x + 1,则y' =:A. 3x^2 - 3B. x^2 - 3C. 3x^2 + 3D. x^2 + 3答案:A7. 已知圆C的方程为(x - 2)^2 + (y - 3)^2 = 9,则圆心C的坐标为:A. (2, 3)B. (-2, 3)C. (2, -3)D. (-2, -3)答案:A8. 若直线y = 2x + 3与抛物线y = x^2 - 4x + 5相交,则交点的个数为:A. 1B. 2C. 3D. 0答案:B9. 已知向量a = (2, 3),b = (-1, 2),则a·b的值为:A. 1B. 2C. 3D. 4答案:C10. 已知函数f(x) = x^3 - 6x^2 + 11x - 6,求f'(x):A. 3x^2 - 12x + 11B. x^2 - 4x + 11C. 3x^2 - 12x + 5D. 3x^2 - 6x + 11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已知等比数列{a_n}的首项a_1 = 2,公比q = 3,则a_3的值为______。
答案:182. 已知函数y = x^2 - 6x + 8,求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2精选习题与答案

(数学2必修)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一、选择题1.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 的面积之比为( )A. 1:2:3B. 1:3:5C. 1:2:4D. 1:3:9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形,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23 B. 76C. 45D. 563.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 分别为1V 和2V ,则12:V V =( )A. 1:3B. 1:1C. 2:1D. 3:14.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 8:27 B. 2:3 C. 4:9 D. 2:95.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A. 224cm π,212cm πB. 215cm π,212cmπC. 224cm π,236cm πD. 以上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 若圆锥的表面积是15π,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060,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
2.一个半球的全面积为Q ,一个圆柱与此半球等底等体积,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是 . 3.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__ 倍.4.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5.已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高为3,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如图)在底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 求圆柱的表面积65P ABCVEDF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090DAB ∠=,0135ADC ∠=,5AB =,22CD =,2AD =,求四边形ABCD 绕AD 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数学2必修)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结论: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___版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

___版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一、选择题(12×5分=60分)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答案:D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___⊥γ。
答案:C和D3、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是()答案:C,60度4、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A二面角D’-AB-D 的大小是()答案:D,90度5、直线5x-2y-10=0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A.a=2,b=5;B.a=2,b=-5;C.a=-2,b=5;D.a=-2,b=-5.答案:C,a=-2,b=5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A.(3,-1);B.(-1,3);C.(-3,-1);D.(3,1)答案:A,(3,-1)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A.4x+3y-13=0;B.4x-3y-19=0;C.3x-4y-16=0;D.3x+4y-8=0答案:A,4x+3y-13=0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πa/3;B.πa/2;C.2πa;D.3πa.答案:B,πa/29、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²,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答案:B,3cm10、圆x²+y²-4x-2y-5=0的圆心坐标是:A.(-2,-1);B.(2,1);C.(2,-1);D.(1,-2).答案:C,(2,-1)11、直线3x+4y-13=0与圆(x-2)²+(y-3)²=1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相切;D.无法判定.答案:B,相交12、圆C₁:(x+2)²+(y-2)²=1与圆C₂:(x-2)²+y²=4的位置关系是()答案:相离一、选择题(12×5分=60分)1.C2.B3.D4.B5.B6.A7.A8.B9.C10.B11.C12.D二、填空题(5×5=25)13.16π14.1715.√3a16.-2017.√3a三、解答题18.解: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C(1,-3),所以圆心坐标为(1,-3)。
最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投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B.中心投影的投影线是互相垂直的C.线段上的点在中心投影下仍然在线段上D.平行的直线的中心投影不一定是平行直线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对应的角仍然相等;②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相等;③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平行;④线段的中点在直观图中仍然是线段的中点.A.1 B.2C.3 D.4解析:①③④正确.答案:C3.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其对应的实物是( )解析:根据三种视图的对角线位置关系,容易判断A是正确结论.答案:A4.如图所示,该直观图表示的平面图形为(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解析:直观图中三角形有2条边与坐标轴平行,这2条边互相垂直.答案:C5.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A.2 B.3C.4 D.6解析:由正视图可知,几何体的最右边有2个小正方体,中间和左边各有1个小正方体.答案:C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2B .18C .24D .30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得到的.三棱柱的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高为5;截去的锥体的底面是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高为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12×3×4×5-13×12×3×4×3=24.答案:C7.棱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16,81,有一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其面积为36,则截面截得两棱台高的比为( )A .11B .12C .23D .34解析:将棱台还原为棱锥,设顶端小棱锥的高为h. 两棱台的高分别为x 1,x 2,则 ⎝ ⎛⎭⎪⎫h h +x 12=1636,解得x 1=h 2.⎝ ⎛⎭⎪⎫h h +x 1+x 22=1681,解得x 2=34h.故x 1x 2=23. 答案:C8.某三棱锥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锥体体积公式:V =13Sh ,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 )A.3 B.2C. 3 D.1解析:由图可知,三棱锥的底面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左侧面垂直于底面,且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该三棱锥的底面积S=12×2×3,高h=3,所以其体积V=13Sh=13×3×3=1.故选D.答案:D9.若圆锥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半径缩短到原来的12,则圆锥的体积( )A.缩小到原来的一半B.扩大到原来的两倍C.不变D.缩小到原来的1 6解析:设变化前的圆锥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体积为V,变化后的圆锥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体积为V′,则V′V=13πr′2h′13πr2h=14r2·2hr2h=12.答案:A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 cm),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 cm,高为6 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A.1727B.59C.1027D.13解析:该零件是一个由两个圆柱组成的组合体,其体积V=π×32×2+π×22×4=34π(cm3),原毛坯的体积V毛坯=π×32×6=54π(cm3),被切部分的体积V切=V毛坯-V=54π-34π=20π(cm3),所以V切V毛坯=20π54π=1027.答案:C11.如图,如果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被一个平面所截,剩下部分母线长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那么圆柱被截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 )A.13πr2(a+b) B.12πr2(a+b)C.πr2(a+b) D.2r2(a+b)解析:将这样两个完全相同的几何体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高为a+b的圆柱,故圆柱被截后剩下部分的体积为12πr2(a+b).答案:B12.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如果这个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A.96 3 B.16 3 C.24 3 D.48 3解析:由球的体积公式可求得球的半径R=2.设球的外切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高即侧棱长为h,则h=2R=4.在底面正三角形中,由正三棱柱的内切球特征,有a2×33=R=2,解得a=4 3.故此三棱柱的体积V=12×32×(43)2×4=48 3.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如图所示的螺母是由________和______两个简单几何体构成的.答案:正六棱柱圆柱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半径为r=2,高为h=4的圆柱,中间挖去一个底面边长为a=2的正四棱柱,则其体积是V=πr2h-a2h=16π-16.答案:16π-161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它的体积是33,则a=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其底面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其边上的高为a,则V三棱柱=12×2×a×3=33a= 3.答案: 316.如图是一个棱长为1的无盖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A,B,C,D为其上四个点,则以A,B,C,D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题图答图解析:将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如图.故以A,B,C,D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V=VC-ABD=1 3×⎝⎛⎭⎪⎫12×12×1=16×1=16.答案:16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0分)17.(10分)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全等的长方形,边长分别是4 cm与2cm,如图所示,俯视图是一个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求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解:(1)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是长方体,底面是正方形,边长是4,高是2,因此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4×4+4×4×2=64 cm2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64 cm2.(2)由长方体与球的性质可得,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记长方体的对角线为d,球的半径是r,d=16+16+4=36=6,所以球的半径r=3.因此球的体积V=43πr3=43×27π=36π cm3.所以外接球的体积是36π cm3.18.(10分)把一块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铁片按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裁下,用余下的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正四棱锥形容器,试建立容器的容积V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解:在Rt△EOF中,EF=5 cm,OF=12x cm,则EO=25-14x2 cm,于是V=13x225-14x2 cm3.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x|0<x<10}.19.(10分)某工厂为了制造一个实心工件,先画出了这个工件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为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三视图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1)求出这个工件的体积;(2)工件做好后,要给表面喷漆,已知喷漆费用是每平方厘米1元,现要制作10个这样的工件,请计算喷漆总费用(精确到整数部分).解:(1)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底面直径为4,母线长为3,设圆锥高为h,则h=32-22=5,则V=13Sh=13πR2h=13π×4×5=453π(cm3).(2)圆锥的侧面积S1=πRl=6π,则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6π+4π=10π(cm2),喷漆总费用=10π×10=100π≈314(元).20.(10分)已知圆柱OO1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4.(1)求从下底面出发环绕圆柱侧面一周到达上底面的最短路径长;(2)若平行于轴OO1的截面ABCD将底面圆周截去四分之一,求截面面积;(3)在(2)的条件下,设截面将圆柱分成的两部分中较小部分为Ⅰ,较大部分为Ⅱ,求V Ⅰ:VⅡ(体积之比).解:(1)将侧面沿某条母线剪开铺平得到一个矩形,邻边长分别是4π和4,则从下底面出发环绕侧面一周到达上底面的最短路径长即为此矩形的对角线长41+π2.(2)连接OA,OB,因为截面ABCD将底面圆周截去14,所以∠AOB=90°,因为OA=OB=2,所以AB=22,而截面ABCD是矩形且AD=4,所以SABCD=8 2.(3)依题知V圆柱=Sh=16π,三棱柱AOB-DO1C的体积是8,则VⅠ+8=14V圆柱=4π,所以VⅠ=4π-8,而VⅡ=V圆柱-VⅠ=12π+8,于是VⅠ:VⅡ=π-23π+2.第二章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A∈b,A∈β,B∈b,B∈βbβB.M∈α,M∈β,N∈α,N∈βα∩β=直线MNC.直线m不在α内,A∈m AαD.A,B,C∈α,A,B,C∈β,且A,B,C不共线α与β重合解析:由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知选C.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D.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4个平面解析:考查确定平面的公理二及其推论,易知选D.答案:D3.如图,α∩β=l,A∈α,B∈α,AB∩l=D,C∈β,C 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 )A.直线AC B.直线ABC.直线CD D.直线BC解析:D∈l,lβ,∴D∈β,又C∈β,∴CDβ;同理,CD平面ABC,∴平面ABC∩平面β=CD.答案:C4.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B.若a∥α,b∥β,α∥β,则a∥bC.若aα,bβ,a∥b,则a∥βD.若a⊥α,b⊥β,α⊥β,则a⊥b解析:A中a、b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B中a、b可以平行或异面;C中α、β可以平行或相交.答案:D5.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若m∥α,n∥α,则m∥nB.若m∥α,m∥β,则α∥βC.若m∥n,m⊥α,则n⊥αD.若m∥α,α⊥β,则m⊥β解析:A项,当m∥α,n∥α时,m,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错误;B项,当m∥α,m∥β时,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错误;C项,当m∥n,m⊥α时,n⊥α,故正确;D项,当m∥α,α⊥β时,m可能与β平行,可能在β内,也可能与β相交,故错误.故选C.答案:C6.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B.AC⊥平面ABB1A 1C.AE,B1C1为异面直线,且AE⊥B1C1D.A1C1∥平面AB1E解析:由已知AC=AB,E为BC中点,故AE⊥BC,又∵BC∥B1C1,∴AE⊥B1C1,C正确.答案:C6题图7题图7.如上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AA1=a,∠BAB1=∠B1A1C1=30°,则异面直线AB与A1C1所成的角、AA1与B1C所成的角分别为( )A.30°,30° B.30°,45°C.45°,45° D.60°,45°解析:∵AB∥A1B1,∴∠B1A1C1是AB与A1C1所成的角,∴AB与A1C1所成的角为30°.∵AA1∥BB1,∴∠BB1C是AA1与B1C所成的角,又BB1=a,AB1=A1C1=2a,AB=3a,∴B1C1=BC=a,则BB1C1C是正方形,∴∠BB1C=45°.答案:B8.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PC=4,M是AB边上的一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A.2 3 B.27C.4 3 D.47解析:连接CM,则由题意知PC⊥平面ABC,可得P C⊥CM,所以PM=PC2+CM2,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在△ABC中,当CM⊥AB时CM有最小值,此时有CM=4×3 2=23,所以PM的最小值为27.答案:B9.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为棱DD1上的一点.当A1M+MC取得最小值时,B1M的长为( )A. 3B. 6C.2 3 D.2 6题图答图解析:将侧面CDD1C1绕DD1逆时针转90°展开,与侧面ADD1A1共面(如图),连接A1C′,当A1,M,C′共线时,A1M+MC取得最小值.由AD=CD=1,AA1=2,得M为DD1的中点.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1A1⊥平面A1D1DA,则B1A1⊥A1M,又A1M=2,故B1M=B1A21+A1M2=12+22= 3.故选A.答案:A10.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n,那么m+n等于( )A.8 B.9C.10 D.11解析:取CD的中点H,连接EH,HF.在四面体CDEF中,CD⊥EH,CD⊥FH,所以CD⊥平面EFH,所以AB⊥平面EFH,所以正方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与EF平行,其余4个平面与EF 相交,即n=4.又因为CE与AB在同一平面内,所以CE与正方体下底面共面,与上底面平行,与其余四个面相交,即m=4,所以m+n=4+4=8.答案:A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点H.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AH⊥平面CB1D 1C .AH 的延长线经过点C 1D .直线AH 和BB 1所成的角为45°解析:因为AH⊥平面A 1BD ,BD 平面A 1BD , 所以BD⊥AH.又BD ⊥AA 1,且AH∩AA 1=A , 所以BD⊥平面AA 1H.又A 1H 平面AA 1H.所以A 1H⊥BD,同理可证BH⊥A 1D , 所以点H 是△A 1BD 的垂心,A 正确. 因为平面A 1BD∥平面CB 1D 1, 所以AH⊥平面CB 1D 1,B 正确.易证AC 1⊥平面A 1BD.因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AC 1和AH 重合.故C 正确.因为AA 1∥BB 1,所以∠A 1AH 为直线AH 和BB 1所成的角. 因为∠AA 1H≠45°,所以∠A 1AH≠45°,故D 错误. 答案:D12.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π12B.π3C.π4D.π6解析:如图所示,P 为正三角形A 1B 1C 1的中心,设O 为△ABC 的中心,由题意知:PO⊥平面ABC ,连接OA ,则∠PAO 即为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正三角形ABC 中,AB =BC =AC =3, 则S =34×(3)2=334,VABC -A 1B 1C 1=S×PO=94,∴PO= 3.又AO =33×3=1, ∴tan∠PAO=PO AO =3,∴∠PAO=π3. 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BD,平行四边形ABCD 一定是________. 解析:如图,∵PA⊥平面ABCD , ∴PA⊥BD.∵PC⊥BD,∴BD⊥平面PAC. ∴AC⊥BD. 答案:菱形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棱AA 1和AB 上的点,若∠B 1MN 是直角,则∠C 1MN 等于________.解析:∵B 1C 1⊥平面A 1ABB 1,MN 平面A 1ABB 1,∴B 1C 1⊥MN, 又∠B 1MN 为直角,∴B 1M⊥MN 而B 1M∩B 1C 1=B 1.∴MN⊥平面MB 1C 1,又MC 1平面MB 1C 1, ∴MN⊥MC 1,∴∠C 1MN =90°. 答案:90°15.如图,圆锥SO 中,AB ,CD 为底面圆的两条直径,AB∩CD=O ,且AB⊥CD,SO =OB=2,P为S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SA与P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题图答图解析:连接PO,则PO∥SA,PO=SA2=2,∴∠OPD即为异面直线SA与PD所成的角,且△OPD为直角三角形,∠POD为直角,∴tan∠OPD=ODOP=22= 2.答案: 21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P在直线BC1上运动时,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P在直线BC1上运动时,直线AP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大小不变;③P在直线BC1上运动时,二面角P-AD1-C的大小不变;④M是平面A1B1C1D1上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则M点运动的路线是过D1点的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解析:因为BC1∥AD1,所以BC1∥平面ACD1,BC1上任意一点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定值,所以VA-D1PC=VP-ACD1为定值,①正确;因为P到平面ACD1的距离不变,但AP的长度在变化,所以AP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大小是变量,②错误;平面PAD1即平面ABC1D1,又平面ABC1D1与平面ACD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不变,故③正确;M点运动的路线为A1D1,④正确.答案:①③④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0分)17.(10分)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C⊥AB,PA⊥BC,点D,E,F,G分别是棱AP,AC,BC,PB的中点.(1)求证:DE∥平面BCP;(2)求证:四边形DEFG为矩形.证明:(1)因为D,E分别为AP,AC的中点,所以DE∥PC.又DE平面BCP,所以DE∥平面BCP.(2)因为D,E,F,G分别为AP,AC,BC,PB的中点,所以DE∥PC∥FG,DG∥AB∥EF,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又PC⊥AB,所以DE⊥DG.所以四边形DEFG为矩形.18.(10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 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所以BC 1⊥平面B 1AC.因为AB 1平面B 1AC ,所以BC 1⊥AB 1.19.(10分)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平面VAB⊥平面ABC ,△VAB 为等边三角形,AC⊥BC 且AC =BC =2,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 ;(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 ; (3)求三棱锥V -ABC 的体积.证明:(1)如图,因为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所以OM∥VB. 因为VB 平面MOC , 所以VB∥平面MOC.(2)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AB. 因为平面VAB⊥平面ABC ,且OC 平面ABC , 所以OC⊥平面VAB.所以平面MOC⊥平面VAB.(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中,AC =BC =2, 所以AB =2,OC =1,所以S △VAB =3, 又因为OC⊥平面VAB ,所以 V C -VAB =13OC·S △VAB =33.因为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与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相等,所以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为33.20.(10分)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5,AA1=7,BB1=27,点E和F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1B1 BA;(2)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3)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解:(1)证明:如图,连接A1B.在△A1BC中,因为E和F分别是BC和A1C的中点,所以EF∥BA1.又EF平面A1B1BA,所以EF∥平面A1B1BA.(2)证明:因为AB=AC,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因为AA1⊥平面ABC,BB1∥AA1,所以BB1⊥平面ABC,从而BB1⊥AE.又BC∩BB1=B,所以AE⊥平面BCB1,又AE平面AEA1,所以平面AEA1⊥平面BCB1.(3)取BB1的中点M和B1C的中点N,连接A1M,A1N,NE.因为N和E分别为B1C和BC的中点,所以NE∥B1B,NE=12B1B,故NE∥A1A且NE=A1A,所以A1N∥AE,且A1N=AE.因为AE⊥平面BCB1,所以A1N⊥平面BCB1,从而∠A1B1N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的角.在△ABC中,可得AE=2,所以A1N=AE=2.因为BM∥AA1,BM=AA1,所以A1M∥AB,A1M=AB,由AB⊥BB1,有A1M⊥BB1.在Rt△A1MB1中,可得A1B1=B1M2+A1M2=4.在Rt△A1NB1中,sin∠A1B1N=A1NA1B1=12,因此∠A1B1N=30°.所以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的角为30°.第三章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x+1,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A.30°B.45°C.60°D.135°解析: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为-1,故由tan135°=-1,可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答案:D2.已知点A(0,4),B(4,0)在直线l上,则l的方程为( )A.x+y-4=0 B.x-y-4=0C.x+y+4=0 D.x-y+4=0解析:由截距式方程可得l的方程为x4+y4=1,即x+y-4=0.答案:A3.已知直线l与过点M(-3,2),N(2,-3)的直线垂直,则直线l的倾斜角是( )A.π3B.π4C.2π3D.3π4解析:因为kMN =-3-22+3=-1,所以kl=1,由此可得,直线l的倾斜角为π4.答案:B4.若直线mx+ny+3=0在y轴上的截距为-3,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3x-y=33的倾斜角的2倍,则( )A.m=-3,n=1 B.m=-3,n=-3C.m=3,n=-3 D.m=3,n=1解析:依题意得-3n=-3,-mn=tan120°=-3,得m=3,n=1.故选D.答案:D5.两条直线l1:2x+y+c=0,l2:x-2y+1=0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C .重合D .不能确定解析:l 1的斜率k 1=-2,l 2的斜率k 2=12,因k 1k 2=-1,所以两直线垂直.故选B.答案:B6.已知A(2,4)与B(3,3)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0 B .x -y =0 C .x +y -6=0 D .x -y +1=0解析:由已知得直线l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且过线段中点⎝ ⎛⎭⎪⎫52,72,由点斜式得方程为y -72=x -52,整理得x -y +1=0.故选D.答案:D7.已知直线mx +ny +1=0平行于直线4x +3y +5=0,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13,则m ,n的值分别为( )A .4和3B .-4和3C .-4和-3D .4和-3解析:由题意知:-m n =-43,即3m =4n ,且有-1n =13,∴n=-3,m =-4.答案:C8.和直线3x -4y +5=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3x +4y +5=0 B .3x +4y -5=0 C .-3x +4y -5=0 D .-3x +4y +5=0解析:设所求直线上的任一点为(x ,y),则此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因为点(x ,-y)在直线3x -4y +5=0上,所以3x +4y +5=0.答案:A9.如图,已知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A .210B .6C .3 3D .2 5解析:由题意知点P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为D(4,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C(-2,0),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PMN 的长为|CD|=210.答案:A10.点P(7,-4)关于直线l :6x -5y -1=0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 ) A .(5,6) B .(2,3) C .(-5,6) D .(-2,3) 解析:设Q(m ,n),则⎩⎪⎨⎪⎧n +4m -7×65=-1,6×m +72-5×n -42-1=0,解得m =-5,n =6,所以点P(7,-4)关于直线l :6x -5y -1=0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5,6),故选C.答案:C 11.已知点M(1,0)和N(-1,0),直线2x +y =b 与线段MN 相交,则b 的取值范围为( )A .[-2,2]B .[-1,1] C.⎣⎢⎡⎦⎥⎤-12,12 D .[0,2]解析:直线可化为y =-2x +b ,当直线过点M 时,可得b =2;当直线过点N 时,可得b =-2.所以要使直线与线段MN 相交,b 的取值范围为[-2,2].答案:A12.函数y =x 2+1+x 2-4x +8的最小值是( ) A .0 B.13 C .13D .不存在解析:y =x 2+1+x 2-4x +8 =x -02+0-12+x -22+0-22.令A(0,1),B(2,2),P(x,0),则原问题转化为在x 轴上求一点P(x,0),使它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如图所示,取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x 轴于点P ,则|AP|+|PB|=|A′P|+|PB|≥|A′B|. ∵A(0,1),∴A′(0,-1).∴|A′B|=2-02+2+12=13,即函数y =x 2+1+x 2-4x +8的最小值是13. 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过点(1,3)且在x 轴的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2+yb =1,又点(1,3)满足该方程,故12+3b =1,∴b=6.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2+y6=1,化为一般式得3x +y -6=0. 答案:3x +y -6=014.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16,且和坐标轴围成面积为3的三角形,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直线方程为y =16x +b ,与坐标轴截距分别为-6b ,b ,所以12|-6b|·|b|=3,解得b =±1,所以直线方程为x -6y +6=0或x -6y -6=0. 答案:x -6y +6=0或x -6y -6=015.已知直线l 与直线y =1,x -y -7=0分别相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中点坐标为(1,-1),那么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解析:设P(x,1),则Q(2-x ,-3),将Q 坐标代入x -y -7=0得,2-x +3-7=0.∴x =-2,∴P(-2,1),∴k l =-23.答案:-2316.已知a ,b ,c 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若点(m ,n)在直线ax +by +2c =0上,则m 2+n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点(m ,n)在直线ax +by +2c =0上,且m 2+n 2为直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当两直线垂直时,距离最小.故d =|a·0+b·0+2c|a 2+b 2=2c a 2+b 2=2c c =2.所以m 2+n 2≥4.答案:4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0分)17.(10分)(1)已知直线y=33x-1的倾斜角为α,另一直线l的倾斜角β=2α,且过点M(2,-1),求l的方程;(2)已知直线l过点P(-2,3),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求直线l的方程.解:(1)∵已知直线的斜率为33,即tanα=33,∴α=30°.∴直线l的斜率k=tan2α=tan60°= 3.又l过点(2,-1),∴l的方程为y-(-1)=3(x-2),即3x-y-23-1=0.(2)显然,直线l与两坐标轴不垂直,否则不构成三角形,设l的斜率为k,则k≠0,则l的方程为y-3=k(x+2).令x=0,得y=2k+3;令y=0,得x=-3k-2.于是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 2|(2k+3)(-3k-2)|=4,即(2k+3)(3k+2)=±8,解得k=-12或k=-92.∴l的方程为y-3=-12(x+2),或y-3=-92(x+2).即x+2y-4=0或9x+2y+12=0.18.(10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1)若l1与l2交于点P(m,-1),求m,n的值;(2)若l1∥l2,试确定m,n需要满足的条件;(3)若l1⊥l2,试确定m,n需要满足的条件.解:(1)将点P(m,-1)代入两直线方程得:m2-8+n=0和2m-m-1=0,解得m=1,n =7.(2)由l1∥l2得:m2-8×2=0m=±4,又两直线不能重合,所以有8×(-1)-nm≠0,对应得n≠±2,所以当m=4,n≠-2或m=-4,n≠2时,l1∥l2.(3)当m=0时,直线l1:y=-n8和l2:x=12,此时l1⊥l2,当m≠0时,此时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4,显然l1与l2不垂直,所以当m=0,n∈R时直线l1和l2垂直.19.(10分)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1=0,∠A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0.若点B 的坐标为(1,2),求点A 和点C 的坐标.解:由方程组⎩⎨⎧x -2y +1=0,y =0,解得点A 的坐标为(-1,0).又直线AB 的斜率k AB =1,x 轴是∠A 的平分线,所以k AC =-1,则A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x +1).①又已知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1=0,故直线BC 的斜率k BC =-2, 所以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2=-2(x -1).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x =5,y =-6.即顶点C 的坐标为(5,-6).20.(10分)如图所示,已知A(-2,0),B(2,-2),C(0,5),过点M(-4,2)且平行于AB 的直线l 将△ABC 分成两部分,求此两部分面积的比.解:由已知可得k AB =-12,过点M(-4,2)且平行于AB 的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0.直线AC 的方程为5x -2y +10=0,由方程组⎩⎨⎧x +2y =0,5x -2y +10=0,得直线l 与AC 的交点坐标为P(-53,56).所以|CP||CA|=|x P ||x A |=56.所以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5262-52=2511.第四章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以点A(1,-2),B(3,4)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 ) A .(x -2)2+(y +1)2=10 B .(x -2)2+(y -1)2=10 C .(x -2)2+(y +1)2=10 D .(x -2)2+(y -1)2=10解析:圆心为⎝⎛⎭⎪⎫1+32,-2+42,即(2,1),r =12|AB|=10,故方程为(x -2)2+(y -1)2=10.答案:D2.圆x 2+y 2=4与圆x 2+y 2-6x +8y -24=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离 C .内切 D .外切解析:圆x 2+y 2=4的圆心为A(0,0),半径为r =2,圆x 2+y 2-6x +8y -24=0的圆心为B(3,-4),半径为R =7,因为|AB|=5=R -r =7-2,故两圆内切.答案:C3.点P(1,-2,5)到坐标平面xOz 的距离为( ) A .1 B .2 C .5 D .-2解析:因为空间一点到平面xOz 的距离等于|y|,所以点P(1,-2,5)到坐标平面xOz 的距离为2.故选B.答案:B4.要使圆x 2+y 2+Dx +Ey +F =0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则有( ) A .D 2+E 2-4F>0,且F<0 B .D<0,F>0 C .D≠0,F≠0 D .F<0解析:令y =0,则x 2+Dx +F =0.设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1,x 2,则x 1x 2=F<0,且x 2+y 2+Dx +Ey +F =0表示圆时D 2+E 2-4F>0.答案:A5.圆x 2+y 2-4x -2y -20=0的斜率为-43的切线方程是( )A .4x +3y -36=0B .4x +3y +14=0C .4x +3y -36=0或4x +3y +14=0D .不能确定解析: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知,一定有两条斜率都为-43的平行直线与圆相切.答案:C6.如图,等腰梯形ABCD 的底边长分别为2和14,腰长为10,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外接圆E 的方程为( )A .x 2+(y -2)2=53B .x 2+(y -2)2=64C .x 2+(y -1)2=50 D .x 2+(y -1)2=64解析:由题图易知,等腰梯形的高为102-62=8,显然,外接圆的圆心E 一定在y 轴上,设圆心E 到下底边的距离为a ,则72+a 2=12+(8-a)2,解得a =1.故外接圆E 的圆心为(0,1),半径为72+12=52,故所求外接圆E 的方程为x 2+(y -1)2=50.答案:C7.若曲线x 2+y 2+a 2x +(1-a 2)y -4=0关于直线y -x =0的对称曲线仍是其本身,则实数a 等于( )A .±12B .±22C.12或-22D .-12或22解析:将(y ,x)代入曲线方程,得 y 2+x 2+a 2y +(1-a 2)x -4=0. 于是1-a 2=a 2,解得a =±22. 答案:B8.已知圆C 1:(x +1)2+(y -1)2=1,圆C 2与圆C 1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圆C 2的方程为( )A .(x +2)2+(y -2)2=1B .(x -2)2+(y +2)2=1C .(x +2)2+(y +2)2=1D .(x -2)2+(y -2)2=1解析:设圆C 2的圆心为(a ,b).因为圆C 1的圆心坐标为(-1,1),所以⎩⎪⎨⎪⎧a -12-b +12-1=0,b -1a +1=-1,解得⎩⎨⎧a =2,b =-2.又因为圆C 2的半径与圆C 1的半径长相等, 所以圆C 2的方程为(x -2)2+(y +2)2=1. 答案:B9.直线y =kx +3与圆(x -3)2+(y -2)2=4相交于M ,N 两点,若|MN|=23,则k 的值是( )A .-34B .0C .0或-34D.34解析:圆心(3,2)到直线y =kx +3的距离d =|3k +1|k 2+1,则|MN|=24-3k +12k 2+1=23,解得k =0或k =-34.答案:C10.已知圆C :x 2+y 2-4x -2y +1=0,直线l :3x -4y +m =0,圆上存在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1,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7,-7)B .(3,13)C .(-17,-7)∪(3,13)D .[-17,-7]∪[3,13]解析: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满足r -1<d<r +1时,圆上存在两个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即满足1<|2+m|5<3,解得m∈(-17,-7)∪(3,13).答案:C11.设点M(x 0,1),若在圆O :x 2+y 2=1上存在点N ,使得∠OMN=45°,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A .[-1,1]B.⎣⎢⎡⎦⎥⎤-12,12 C .[-2,2]D.⎣⎢⎡⎦⎥⎤-22,22解析:点M(x 0,1)在直线y =1上,而直线y =1与圆x 2+y 2=1相切.据题意可设点N(0,1),如图,则只需∠OMN≥45°即可,此时有tan∠OMN=|ON||MN|≥tan45°,得0<|MN|≤|ON|=1,即0<|x 0|≤1.当M 位于点(0,1)时,显然在圆上存在点N 满足要求.综上可知,-1≤x 0≤1.答案:A12.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为(m ,n),端点A 在圆C :(x +1)2+y 2=4上运动,且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322+⎝ ⎛⎭⎪⎫y -322=1,则m +n 等于( )A .-1B .7C .1D .-7解析:设点M ,A 的坐标分别为(x ,y),(x 0,y 0),因为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x 0=2x -m ,y 0=2y -n ,又点A 在圆C 上,所以(2x -m +1)2+(2y -n)2=4,即⎝⎛⎭⎪⎫x +1-m 22+⎝ ⎛⎭⎪⎫y -n 22=1,即为中点M 的轨迹方程,又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 ⎛⎭⎪⎫x -322+⎝ ⎛⎭⎪⎫y -322=1,比较得⎩⎪⎨⎪⎧1-m 2=-32,-n 2=-32,解得⎩⎨⎧m =4,n =3.所以m +n =7.故选B.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点M(4,-3,5)到x 轴的距离为m ,到xOy 坐标平面的距离为n ,则m 2+n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m 2=(-3)2+52=34,n =5,所以m 2+n =39. 答案:3914.若P(2,1)是圆(x -1)2+y 2=25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圆的方程得圆心坐标为O(1,0),所以k PO =12-1=1.则直线AB 的斜率为k =-1,由点斜式方程得x +y -3=0.答案:x+y-3=015.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6x-8y=0,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 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x-3)2+(y-4)2=25,过点(3,5)的最长弦为直径,所以AC=10,最短弦为与AC垂直的弦,所以BD=46,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2 AC·BD=20 6.答案:20 616.如图,已知圆C与x轴相切于点T(1,0),与y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B(B在A的上方),且|AB|=2.(1)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2)圆C在点B处的切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解析:(1)过点C作CM⊥AB于M,连接AC,则|CM|=|OT|=1,|AM|=12|AB|=1,所以圆的半径r=|AC|=|CM|2+|AM|2=2,从而圆心C(1,2),即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 -2)2=2.(2)令x=0得,y=2±1,则B(0,2+1),所以直线BC的斜率为k=2+1-20-1=-1,由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知,圆C在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则圆C在点B处的切线方程为y-(2+1)=1×(x-0),即y=x+2+1,令y=0得x=-2-1,故所求切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2-1.答案:(1)(x-1)2+(y-2)2=2 (2)-2-1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0分)17.(10分)已知一圆经过点A(2,-3)和B(-2,-5),且圆心C在直线l:x-2y-3=0上,(1)求此圆的标准方程;(2)判断点M1(0,1),M2(2,-5)与该圆的位置关系.解:(1)如图,因为点A(2,-3),B(-2,-5),所以线段AB 的中点D 的坐标为(0,-4).又k AB =-5--3-2-2=12,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 =-2x -4. 联立方程组⎩⎨⎧x -2y -3=0,y =-2x -4,解得⎩⎨⎧x =-1,y =-2.所以圆心坐标为C(-1,-2),半径 r =|CA|=2+12+-3+22=10.所以此圆的标准方程是(x +1)2+(y +2)2=10.(2)将点M 1(0,1),M 2(2,-5)分别代入(x +1)2+(y +2)2中,得值分别为10,18, 故点M 1(0,1)在圆上,点M 2(2,-5)在圆外.18.(10分)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x 2+y 2-4x -4y +7=0相切,求光线L 所在的直线方程.解:已知圆的标准方程是(x -2)2+(y -2)2=1, 它关于x 轴对称的圆的方程是(x -2)2+(y +2)2=1. 设光线L 所在直线方程是y -3=k(x +3).由题设知对称圆的圆心C′(2,-2)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1,即d =|5k +5|1+k 2=1. 整理得12k 2+25k +12=0, 解得k =-34或k =-43.故所求的直线方程是y -3=-34(x +3)或y -3=-43(x +3),即3x +4y -3=0或4x +3y+3=0.19.(10分)已知点P(2,0)及圆C :x 2+y 2-6x +4y +4=0. (1)若直线l 过点P 且与圆心C 的距离为1,求直线l 的方程.(2)设直线ax -y +1=0与圆C 交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P(2,0)的直线l 2垂直平分弦AB ?若存在,求出实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直线l 的斜率为k(k 存在),则方程为y -0=k(x -2),即kx -y -2k =0. 又圆C 的圆心为(3,-2),半径r =3,由|3k +2-2k|k 2+1=1,解得k =-34.所以直线方程为y =-34(x -2),即3x +4y -6=0.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为x =2,经验证x =2也满足条件.(2)把直线y =ax +1代入圆C 的方程,消去y ,整理得(a 2+1)x 2+6(a -1)x +9=0. 由于直线ax -y +1=0交圆C 于A ,B 两点, 故Δ=36(a -1)2-36(a 2+1)>0,解得a<0.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 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 存在.由于l 2垂直平分弦AB ,故圆心C(3,-2)必在l 2上.所以l 2的斜率k PC =-2. 而k AB =a =-1k PC ,所以a =12. 由于12(-∞,0),故不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P(2,0)的直线l 2垂直平分弦AB.20.(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1:(x +3)2+(y -1)2=4和圆C 2:(x -4)2+(y -5)2=4.(1)若直线l 过点A(4,0),且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为23,求直线l 的方程;(2)设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l 1和l 2,它们分别与圆C 1和圆C 2相交,且直线l 1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 2被圆C 2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解:(1)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4),即kx -y -4k =0,所以圆心C 1(-3,1)到直线l 的距离d =4-2322=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k -1-4k|k 2+1=1,化简得24k 2+7k =0,解得k =0或k = -724.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0或y =-724(x -4),即y =0或7x +24y -28=0. (2)设点P 的坐标为(m ,n),直线l 1,l 2的方程分别为y -n =k 1(x -m),y -n =-1k 1(x -m),即k 1x -y +n -k 1m =0,-1k 1x -y +n +1k 1m =0.因为直线l 1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 2被圆C 2截得的弦长相等,两圆半径相等,由垂径定理,得:圆心C 1(-3,1)到直线l 1的距离与圆心C 2(4,5)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故|-3k 1-1+n -k 1m|k 21+1=|-4k 1-5+n +1k 1m|1k 2+1,化简得(2-m -n)k 1=m -n -3或(m -n +8)k 1=m +。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含答案解析(60)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设某项试验成功的概率是失败的概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X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P(X=0)等于( )A.0B.12C.13D.232.若∣a⃗∣=1,∣b⃗⃗∣=2,且(a⃗+b⃗⃗)⊥a⃗,则a⃗与b⃗⃗的夹角θ=( )A.π3B.−π3C.2π3D.2π3或−π33.已知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满足z(1−i)=1+i,则z=( )A.i B.−12i C.1D.124.在复平面内,复数z1=3−i,z2=−1+2i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为( )A.2B.3C.4D.55.甲、乙两名同学在高考前的5次模拟考中的数学成绩如茎叶图所示,记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为x,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且乙比甲的成绩稳定B.x>y,且乙比甲的成绩稳定C.x<y,且甲比乙的成绩稳定D.x>y,且甲比乙的成绩稳定6.复数z(1−i)=i(i为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设a⃗=(32,sinα),b⃗⃗=(cosα,13),且a⃗∥b⃗⃗,则锐角α为( )A.45∘B.30∘C.75∘D.60∘8.已知实数a∈[−3,3],则复数z=a+i2−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的概率为( )A.512B.12C.712D.34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为 ( ) A .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B .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C .棱柱的两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D .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相互平行10. 在 △ABC 中,a =5,b =3,则 sinA:sinB 的值是 ( ) A . 53B . 35C . 37D . 57二、填空题(共6题) 11.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两条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12. 已知非零向量 a ⃗,b ⃗⃗ 满足 ∣a ⃗∣=∣∣a ⃗−b ⃗⃗∣∣,则 (a ⃗−12b ⃗⃗)⋅b ⃗⃗= .13. 设两个非零向量 a ⃗ 与 b ⃗⃗ 不共线.若 ka ⃗+b ⃗⃗ 与 a ⃗+kb ⃗⃗ 共线,则 k = .14. 已知 (a −i )2=2i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那么实数 a = .15. 若复数 z 满足 2z +z =3−2i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 z = .16. 已知 O 为 △ABC 内一点,OA ⃗⃗⃗⃗⃗⃗+2OB ⃗⃗⃗⃗⃗⃗+3OC ⃗⃗⃗⃗⃗⃗=0⃗⃗,则 S△ABC S △AOC= .三、解答题(共6题)17. 一个盒子里装有完全相同的十个小球,分别标上 1,2,3,⋯,10 这 10 个数字,现随机地抽取两个小球,如果: (1)小球是不放回的; (2)小球是有放回的.分别求两个小球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18. 正六边形 ABCDEF 中,O 是其中心,设 AB ⃗⃗⃗⃗⃗⃗=m ⃗⃗⃗,AF ⃗⃗⃗⃗⃗⃗=n ⃗⃗,用 m ⃗⃗⃗,n ⃗⃗ 表示 AD ⃗⃗⃗⃗⃗⃗,BD ⃗⃗⃗⃗⃗⃗⃗.19. 如图所示,某地出土的一种“钉”是由四条线段组成,其结构能使它任意抛至水平面后,总有一端所在的直线竖直向上,并记组成该“钉”的四条线段的公共点为 O ,钉尖为 A i (i =1,2,3,4).(1) 设OA1=a(a>0),当A1,A2,A3在同一水平面内时,求OA1与平面A1A2A3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2) 若该“钉”的三个端尖所确定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2cm2,要用某种线型材料复制100枚这种“钉”(损耗忽略不计),共需要该种材料多少米?⃗⃗⃗⃗⃗⃗对应的复数是1+2i,向量20.复平面内有A,B,C三点,点A对应的复数是2+i,向量BA⃗⃗⃗⃗⃗⃗对应的复数是3−i,求点C在复平面内的坐标.BC21.已知过球面上三点A,B,C的截面到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C=BC=6,AB=4,求球面面积与球的体积.22.定义:对于两个非零向量p⃗和q⃗,如果存在不全为零的常数α,β,使αp⃗+βq⃗=0⃗⃗,那么称p⃗和q⃗是线性相关的,否则称p⃗和q⃗是线性无关的.已知a⃗=3i⃗−4j⃗,a⃗+b⃗⃗=4i⃗−3j⃗,试判断a⃗与b⃗⃗的线性关系(相关还是无关),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C【知识点】事件的关系与运算2. 【答案】C【解析】因为(a⃗+b⃗⃗)⊥a⃗,所以(a⃗+b⃗⃗)⋅a⃗=a⃗2+a⃗⋅b⃗⃗=1+2cosθ=0,解得cosθ=−12,又θ∈[0,π],所以θ=2π3.【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3. 【答案】A【解析】由z(1−i)=1+i,得z=1+i1−i =(1+i)2(1−i)(1+i)=2i2=i.【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4. 【答案】D【解析】在复平面内,复数z1=3−i,z2=−1+2i对应的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1,2),则两点间的距离为∣z2−z1∣=√(−1−3)2+[2−(−1)]2=5.【知识点】复数的加减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5. 【答案】A【解析】由题,x=15×(101+102+105+114+138)=112,y=15×(108+118+117+124+123)=118,所以x<y,由茎叶图可知,乙的成绩更集中,故乙比甲的成绩稳定.【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6. 【答案】C【解析】因为z=i1−i =i(1+i)(1−i)(1+i)=−1+i2=−12+12i,所以z=−12−12i,对应点为(−12,−12),在第三象限.【知识点】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的乘除运算7. 【答案】A【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8. 【答案】A【解析】 z =a+i2−i =(a+i )(2+i )(2−i )(2+i )=2a+(a+2)i+i 24−i 2=2a−1+(a+2)i5,由于点位于第二象限, 所以 {2a −1<0,a +z >0,则 −2<a <12, P =∣∣12−(−2)∣∣∣3−(−3)∣=512.【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9. 【答案】A【解析】在A 中,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不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例如正六棱柱的相对侧面互相平行,故A 错误;在B 中,由棱柱的定义知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故B 正确; 在C 中,由棱柱的定义知棱柱的两底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多边形,故C 正确; 在D 中,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 相邻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有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柱,由此得到D 正确.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10. 【答案】A【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 sinAsinB =ab =53. 【知识点】正弦定理二、填空题(共6题) 11. 【答案】 ×【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2. 【答案】 0【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13. 【答案】 ±1【解析】因为 ka ⃗+b ⃗⃗ 与 a ⃗+kb⃗⃗ 共线,所以存在实数 λ,使 ka ⃗+b ⃗⃗=λ(a ⃗+kb ⃗⃗),即 (k −λ)a ⃗=(λk −1)b⃗⃗. 又 a ⃗,b ⃗⃗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所以 k −λ=λk −1=0. 消去 λ,得 k 2−1=0,所以 k =±1.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14. 【答案】 −1【解析】 a 2−2ai −1=a 2−1−2ai =2i ,a =−1. 【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15. 【答案】 1−2i【解析】设 z =a +bi (a,b ∈R ), 则 z =a −bi , 因为 2z +z =3−2i ,所以 2a +2bi +a −bi =3−2i , 所以 3a =3,b =−2, 解得 a =1,b =−2, 所以 z =1−2i .【知识点】复数的加减运算16. 【答案】 3【解析】如图所示,取 BC 的中点 D ,AC 的中点 E ,连接 OD ,OE , 则OA ⃗⃗⃗⃗⃗⃗+2OB ⃗⃗⃗⃗⃗⃗+3OC ⃗⃗⃗⃗⃗⃗=(OA⃗⃗⃗⃗⃗⃗+OC ⃗⃗⃗⃗⃗⃗)+2(OB ⃗⃗⃗⃗⃗⃗+OC ⃗⃗⃗⃗⃗⃗)=2OE⃗⃗⃗⃗⃗⃗+4OD ⃗⃗⃗⃗⃗⃗⃗=0⃗⃗,所以 OE⃗⃗⃗⃗⃗⃗=−2OD ⃗⃗⃗⃗⃗⃗⃗, 所以 D ,O ,E 三点共线, 所以 DE ⃗⃗⃗⃗⃗⃗=32OE ⃗⃗⃗⃗⃗⃗, 又 DE 为 △ABC 的中位线,BA ⃗⃗⃗⃗⃗⃗=2DE ⃗⃗⃗⃗⃗⃗, 所以 BA⃗⃗⃗⃗⃗⃗=3OE ⃗⃗⃗⃗⃗⃗. 设在 △ABC 和 △AOC 中,AC 边上的高分别为 ℎ1,ℎ2,则 ℎ1=3ℎ2, 所以 S△ABC S △AOC=3.【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从十个小球中随机抽取两个小球,记事件 A 为“两个小球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其所有可能的结果为 (1,2),(2,3),(3,4),(4,5),(5,6),(6,7),(7,8),(8,9),(9,10),(2,1),(3,2),(4,3),(5,4),(6,5),(7,6),(8,7),(9,8),(10,9),共 18 种.(1)如果小球是不放回的,按抽取顺序记录结果 (x,y ),则 x 有 10 种可能,y 有 9 种可能,共有 90 种可能的结果, 因此,事件 A 的概率是 1890=15.(2)如果小球是有放回的,按抽取顺序记录结果 (x,y ),则 x 有 10 种可能,y 有 10 种可能,共有 100 种可能的结果, 因此,事件 A 的概率是 18100=950. 【知识点】古典概型18. 【答案】 AD ⃗⃗⃗⃗⃗⃗=2AO ⃗⃗⃗⃗⃗⃗=2(m ⃗⃗⃗+n ⃗⃗),BD ⃗⃗⃗⃗⃗⃗⃗=BA ⃗⃗⃗⃗⃗⃗+AD ⃗⃗⃗⃗⃗⃗=m ⃗⃗⃗+2n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19. 【答案】(1) 根据题意,可知组成该种钉的四条线段长必相等,且两两所成的角相等,A 1,A 2,A 3,A 4 两两连接后得到的四面体 A 1A 2A 3A 4 为正四面体,延长 A 4O 交平面 A 1A 2A 3 于 B ,则 A 4B ⊥平面A 1A 2A 3,连接 A 1B ,则 A 1B 是 OA 1 在平面 A 1A 2A 3 上的射影, 所以 ∠OA 1B 即为 OA 1 与平面 A 1A 2A 3 所成角. 设 A 1A 4=l , 则 A 1B =√33l . 在 Rt △A 4A 1B 中,A 1A 42=A 1B 2+A 4B 2,即 l 2=(√33l)2+(a +√a 2−(√33l)2)2,所以 l =2√63a , 故 A 1B =√33×2√63a =2√23a ,cos∠OA 1B =A 1B OA 1=2√23(其中 0<∠OA 1B <π2),所以 ∠OA 1B =arccos2√23, 故 OA 1 与平面 A 1A 2A 3 所成角的大小为 arccos 2√23.(2) 12A 1A 22⋅√32=3√2,根据(1)可得 A 1A 2=2√63a ,所以 a =√2724cm ,1100⋅100⋅(4a )=4a =2√2164m . 答:复制 100 枚这种“钉”,共需材料 2√2164米.【知识点】棱锥的结构特征、线面角20. 【答案】因为 AC⃗⃗⃗⃗⃗⃗=BC ⃗⃗⃗⃗⃗⃗−BA ⃗⃗⃗⃗⃗⃗, 所以 AC⃗⃗⃗⃗⃗⃗ 对应的复数为 (3−i )−(1+2i )=2−3i , 设 C (x,y ),则 (x +yi )−(2+i )=2−3i ,所以 x +yi =(2+i )+(2−3i )=4−2i , 故 x =4,y =−2.所以点 C 在复平面内的坐标为 (4,−2). 【知识点】复数的加减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21. 【答案】如图设球心为 O ,球的半径为 R ,作 OO 1⊥平面ABC 于点 O 1,则 OA =OB =OC =R ,且 O 1 是 △ABC 的外心,设 M 是 AB 的中点, 因为 AC =BC , 所以 O 1∈CM , 所以 O 1M ⊥AB , 设 O 1M =x ,则 O 1A =√22+x 2,O 1C =CM −O 1M =√62−22−x . 又 O 1A =O 1C ,所以 √22+x 2=√62−22−x ,解得 x =7√24. 所以 O 1A =O 1B =O 1C =9√24.在 Rt △OO 1A 中,O 1O =R 2,∠OO 1A =90∘,OA =R , 由勾股定理得 (R 2)2+(9√24)2=R 2,解得 R =3√62, 所以 S 球=4πR 2=54π,V 球=43πR 3=27√6π. 【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22. 【答案】线性无关.对照定义,可求得 α=β=0.【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
高一数学(必修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为10,该侧面与其相对侧棱的距离为3,则此斜三棱柱的体积为( ) A .30B .15C .10D .602.一件刚出土的珍费文物要在博物馆大厅中央展出,需要设计各面是玻璃平面的无底正四棱柱将其罩住,罩内充满保护文物的无色气体.已知文物近似于塔形,高1.8米,体积为0.5立方米,其底部是直径为0.9米的圆(如图),要求文物底部与玻璃罩底边间隔0.3米,文物顶部与玻璃罩上底面间隔0.2米,气体每立方米1000元,则气体费用为( )A .4500元B .4000元C .2880元D .2380元3.过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三个顶点作一截面,此截面恰好切去一个三棱锥,则该正方体剩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4B .6C .203D .1634.已知用斜二测画法画梯形OABC 的直观图O A B C ''''如图所示,3O A C B ''''=,C E O A ''''⊥,8OABC S =四边形,//C D y '''轴,2C E ''=,D 为O A ''的三等分点,则四边形OABC 绕y 轴旋转一周形成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52π3B .48πC .38π3D .12π5.已知四棱台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2和4的正方形,侧面均为腰长为4的等腰梯形,则该四棱台的表面积为( )A .1015+B .34C .201215+D .686.如图,棱长为5的正方体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有两个直通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孔,则这个有孔正方体的表面积(含孔内各面)是( )A .258B .234C .222D .210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表面上任取4个点构成一个三棱锥,则这个三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1(0,]6B .1(0,]3C .1(0,]2D .(0,1)8.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 2B .23C 3D 2 二、多选题9.有一个三棱锥,其中一个面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两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可能是( ) A 3B 2C 22D 2310.“堑堵”“阳马”和“鳖臑”是我国古代对一些特殊几何体的称谓.《九章算术·商功》有如下叙述:“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其一为鳖臑”.意思是说:将一个长方体沿对角面斜截(图1),得到一模一样的两个堑堵(图2),再沿一个堑堵的一个顶点和相对的棱斜截(图2),得一个四棱锥称为阳马(图3),一个三棱锥称为鳖臑(图4).若长方体的体积为V ,由该长方体斜截所得到的堑堵、阳马和鳖臑的体积分别为123,,V V V ,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123V V V V ++=B .122V V =C .232V V =D .36V V =11.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A =,1AB BC ==,90ABC ︒∠=,侧面11AAC C 中心为O ,点E 是侧棱1BB 上的一个动点,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直三棱柱侧面积是422+B .直三棱柱体积是13C .三棱锥1E AAO -的体积为定值 D .1AE EC +的最小值为21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O ⊥底面,//ABCD AB CD ,,O M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且PO OD DA AB BC ====,记三棱锥,,P OBM M OBC M PAB ---的体积分别为123,,V V V ,则( )A .12V V =B .212V V =C .13B OMPD V V -= D .12323P ABCD V V V V -=++三、填空题13.已知平行六面体各棱长均为4,在由顶点P 出发的三条棱上,取1PA =,2PB =,3PC =,则棱锥-P ABC 的体积是该平行六面体体积的______.14.某正三棱台的各顶点之间的距离构成的集合为{}3,2,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 15.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A A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梯形,AD BC ∥,且2AD BC =,过1A ,C ,D 三点的平面记为α,1BB 与平面α的交点为Q .则此四棱柱被平面α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__.16.给定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1α,2α,3α,4α,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为1,若一个1234A A A A 的四个顶点满足:i i A α∈(1i =,2,3,4),则该正四面体1234A A A A 的体积为_________.四、解答题17.如图所示,正六棱锥被过棱锥高PO 的中点O '且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到正六棱台OO '和较小的棱锥PO '.(1)求大棱锥,小棱锥,棱台的侧面面积之比;(2)若大棱锥PO 的侧棱长为12cm ,小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cm ,求截得的棱台的侧面面积和表面积.18.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 和b (a <b ).(1)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若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它的高.19.如图,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上、下底面均是正方形,且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且5AB =,113A B =,110AA =(1)求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的侧面积; (2)求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20.正三棱柱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2和4的矩形,求它的表面积.21.棱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空间图形之一,譬如我们熟悉的埃及金字塔,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我国数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棱锥问题,公元一世纪左右成书的《九章算术》第五章中的第十二题,计算了正方锥、直方锥(阳马)、直三角锥(鳖臑)的体积,并给出了通用公式.公元三世纪中叶,数学家刘徽在给《九章算术》作的注中,运用极限思想证明了棱锥的体积公式.请你使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如图,正三棱锥S ABC -中,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垂直,侧棱长是3,底面ABC 内一点P 到侧面,,SAB SBC SAC 的距离分别为x ,y ,z .(1)求证:3x y z ++=;(2)若1113x y z++=,试确定点P 在底面ABC 内的位置.22.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的下底边长3AB =3.(1)求正四棱台的表面积S 表;(2)求1AB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参考答案1--8BBCBC CBB9.BCD 10.ACD 11.ACD 12.ACD 13.164147215.117165517.(1)设小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斜高为h ,则大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 ,斜高为2h , 所以大棱锥的侧面积为1622122a h ah ⨯⨯⨯=,小棱锥的侧面积为1632a h ah ⨯⨯⨯=, 棱台的侧面积为1239ah ah ah -=,所以大棱锥,小棱锥,棱台的侧面积之比12:3:94:1:3ah ah ah =. (2)因为小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cm ,所以大棱锥的底面边长为8cm , 因为大棱锥的侧棱长为12cm 1441682-=, 所以大棱锥的侧面积为2168821922cm 2⨯⨯⨯=, 所以棱台的侧面积为2321442cm 4=, 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为22233646824331203cm +==, 所以棱台的表面积为(231442cm .18.解:(1)如图所示:PO ⊥平面ABCD ,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 45PAO ∴∠=︒,2PO OA ∴=,1112PO O A =. 分别取AB ,11A B 的中点E ,1E ,连接OE ,11O E . 则2223()()22b PE b +,22123()()22a PE a +=. ∴斜高113)EE PE PE b a =-=-.∴棱台的侧面积()))2213432S a b b a b a =⨯+-=-侧;(2)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22114()2a b EE a b ⨯+⨯=+,2212()a b EE a b +∴=+. 222222111()[]()2()2a b b a abOO EE EO E O a b a b+-∴=---++. 19.(1)设棱台1111ABCD A B C D -是由棱锥P ABCD -截出的,如图,棱台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则棱锥P ABCD -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显然侧棱都相等, 设M 是底面ABCD 上AC 与BD 的交点,则M 是AC 的中点也是BD 中点,所以PM AC ⊥,PM BD ⊥,则PM ⊥平面ABCD ,M 正方形ABCD 中心,因此P ABCD -是正棱锥,棱台1111ABCD A B C D -是正棱台,在侧面11BB C C 内过1B 作1B H BC ⊥于点H ,则22153(10)()32B H -=-=, 棱台的侧面积为S 侧=14(35)3482⨯+⨯=;(2)设N 是1111D C B A 的中心,显然N PM ∈,1MNB B 是直角梯形,2525BM ==,132B N高225232(10)()2222MN =--= 棱台的体积为221982(5533)223V =+⨯+⨯ 20.因为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分别为2和4的矩形, 所以有以下两种情况:当2是下底面的周长,4是正三棱柱的高时,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为=+2=S S S 表侧底21232324+223⎛⎫⨯⨯⨯ ⎪⎝⎭当4是下底面的周长,2是正三棱柱的高时,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为=+2=S S S 表侧底21438342+223⎛⎫⨯⨯⨯ ⎪⎝⎭故答案为:238321.(1)在正三棱锥S ABC -中,SA ,SB ,SC 两两垂直且AB =BC =CA ,P 为底面ABC 内的一点,连接PA ,PB ,PC ,PS ,如图,可将原三棱锥分成三个三棱锥P SAB P SBC P SAC ---,,, 它们的高分别为,,x y z ,由S ABC C SAB P SAB P SBC P SAC V V V V V -----==++, 即2111133(333333)3232x y z ⨯⨯⨯=⨯⨯⨯+⨯+⨯, 得 3.x y z ++=(2)由31113x y z x y z ++=⎧⎪⎨++=⎪⎩,得1116x y z x y z +++++=.又0,0,0x y z >>>,∴1112,2,2x y z x y z +≥+≥+≥,∴1116x y z x y z +++++≥, 当且仅当1x y z ===时取等号.故当1113x y z ++=时,点P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 22.(1)如图,做该正棱台的轴截面,GNE 中,3,33,90o GN NE GNE ==∠= , 所以6,30o GE GEN =∠= ,根据对称性,30o QEG ∠= , 故60,120,o o QEN MPQ ∠=∠= 所以60o MPG ∠= ,3,3,GM MP =∴=正四棱台上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3的正方形,2222113[(23)(63)(23)(63)]33S ⋅=+⋅表 即111210812108=120+36=40+125233S =+⨯=表()() (2)正四棱台中,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且侧棱长相等,1B 在底面的射影为M , 所以1B M ABCD ⊥面 , 1AB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1B AM ∠ ,1123,6,43MQ B M BQ ==∴=43AQ =146AB =16sin 46B AM ∠=。
高一数学必修二卷子可打印的

高中数学必修二全书综合练习题100题(选择题+解答题)一、单选题1.10张奖券中有4张“中奖”奖券,甲乙两人先后参加抽奖活动,每人从中不放回抽取一张奖券,甲先抽,乙后抽,在甲中奖条件下,乙没有中奖的概率为()A .35B .23C .34D .4152.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M ,N 分别是1A D ,1D B 的中点,则()A .直线1A D 与直线1DB 垂直,直线//MN 平面ABCD B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平行,直线MN ⊥平面11BDD BC .直线1AD 与直线1D B 相交,直线//MN 平面ABCD D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异面,直线MN ⊥平面11BDD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 b =r r ,则a b=± B .零向量的长度是0C .长度相等的向量叫相等向量D .共线向量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4.已知2i z =+,则i1iz -=+()A .12i-B .22i+C .2iD .2i-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3a =,4b =,6A π=,则cos B =()A .23B .3C .D .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A .22R πB .294RπC .283RπD .2R π7.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A .甲与丙相互独立B .甲与丁相互独立C .乙与丙相互独立D .丙与丁相互独立8.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记事件A 为“向上的点数为1或4”,事件B 为“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与B 互斥B .A 与B 对立C .()23P A B +=D .()56P A B +=9.某人将一枚硬币连抛20次,正面朝上的情况出现了12次.若用A 表示事件“正面向上”,则A 的()A .频率为35B .概率为35C .频率为12D .概率接近3510.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3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B .3C .πD 11.抛掷一颗均匀骰子两次,E 表示事件“第一次是奇数点”,F 表示事件“第二次是3点”,G 表示事件“两次点数之和是9”,H 表示事件“两次点数之和是10”,则()A .E 与G 相互独立B .E 与H 相互独立C .F 与G 相互独立D .G 与H 相互独立12.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于2022年2月1日上映.某新闻机构想了解市民对《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评价,决定从某市3个区按人口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若3个区人口数之比为2:3:5,且人口最多的一个区抽出了100人,则这个样本的容量为().A .100B .160C .200D .24013.已知单位向量a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B .0a b += C .a b= D .//a b14.如图1为某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统计图,图2为该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收入统计图,对统计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 .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3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差值接近2000万件B .从1~4月份来看,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高速增长C .从两图中看,增量与增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但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变化高度一致D .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50%,在3月份最高,和春节后网购迎来喷涨有关15.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22EF 则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A .112B .14C .212D .不确定16.储粮所用“钢板仓”,可以看成由圆锥和圆柱两部分组成的.现有一种“钢板仓”,其中圆锥与圆柱的高分别是1m 和3m ,轴截面中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若要储存3003m 的水稻,则需要准备这种“钢板仓”的个数是()A .6B .9C .10D .1117.复数20492z i =-+的共轭复数z =()A .122i +B .122i -C .2i--D .2i-+18.已知2i z =-,则()i z z +=()A .62i-B .42i-C .62i +D .42i+19.化简3(2)2()a b a b +-+的结果为()A .4r r a b+B .a b+C .2a b+ D .a b- 20.下列条件中,能得出直线m 与平面α平行的是()A .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平行B .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C .直线m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D .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21.对任意量给非零向量a ,b,定义新运算:sin ,a a b a b b ⨯= .已知非零向量m ,n满足3m n > ,且向量m ,n 的夹角ππ,42θ⎛⎫∈ ⎪⎝⎭,若()4m n ⨯ 和()4n m ⨯ 都是整数,则m n ⨯ 的值可能是()A .2B .3C .4D .17422.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A.B.C .D .23.已知向量a ,b 满足||a =r ||2b = ,且()a a b ⊥- ,则a 与b的夹角为()A .30°B .60°C .120°D .150°2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11B D 的中点,则直线PB 与1AD 所成的角为()A .π2B .π3C .π4D .π625.若复数z 满足(z -1)i =1+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A .-2-iB .-2+iC .2-iD .2+i26.设()()2346z z z z i ++-=+,则z =()A .12i -B .12i+C .1i+D .1i -27.若1()9P AB =,2(3P A =,1()3P B =,则事件A 与B 的关系是()A .事件A 与B 互斥B .事件A 与B 对立C .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D .事件A 与B 既互斥又相互独立28.已知复数z 满足2i 2i z =+,则z 的虚部为()A .2-B .iC .1D .229.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满足AB DC =,则四边形ABCD 是()A .正方形B .平行四边形C .菱形D .梯形3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线段11A 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D E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 31.从某网络平台推荐的影视作品中抽取400部,统计其评分数据,将所得400个评分数据分为8组:[)66,70、[)70,74、L 、[]94,98,并整理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评分在区间[)82,86内的影视作品数量是()A .20B .40C .64D .8032.如图,△ABC 是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其中2O C O A O B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C 是钝角三角形B .△ABC 是等边三角形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 .△ABC 是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直角三角形33.在ABC 中,已知120B =︒,19AC 2AB =,则BC =()A .1B 2C 5D .334.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一共有4,)Z (n n n ≥∈个小矩形,第4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其余(n 1-)个小矩形面积和的37,则第4个小矩形对应的频率为()A .0.3B .0.4C .0.5D .0.73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P 在棱AD 上,过点P 作该正方体的截面,当截面平行于平面11B D C 3AP 的长为()A 2B .1C 3D 3236.2(2i)4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7.有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A .至多有1次中靶B .2次都中靶C .2次都不中靶D .只有1次中靶38.已知向量()1,a m =- ,()1,2b m =+ ,且a b ⊥,则m =()A .2B .2-C .1D .1-39.某同学从家到学校要经过三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该同学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2,13,14,则该同学从家到学校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为()A .124B .1124C .23D .3440.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 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 的顶端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m 到达B 处,又测得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45°,若CD =50m ,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度为θ,则cos θ等于AB .2C 1D -141.2021年3月,树人中学组织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经统计,得到前200名学生分布的饼状图(如图)和前200名中高一学生排名分布的频率条形图(如图),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 .成绩前200名的200人中,高一人数比高二人数多30人B .成绩第1-100名的100人中,高一人数不超过一半C .成绩第1-50名的50人中,高三最多有32人D .成绩第51-100名的50人中,高二人数比高一的多42.已知2(1)32i z i -=+,则z =()A .312i--B .312i-+C .32i-+D .32i--43.已知集合{}1,0,1,2M =--,从集合M 中有放回地任取两元素作为点P 的坐标,则点P 落在坐标轴上的概率为()A .516B .716C .38D .5844.如图,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的直观图,6A O ''=,2''=B O ,则OAB 的面积是()A .6B .12C .D .45.已知平面向量a ,b ,c 满足:2= a ,3b = ,()a ab ⊥- 且20a bc -+=,则c 为()A .1B .3C D .9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长度为0的向量都是零向量;②零向量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单位向量都是同方向;④任意向量与零向量都共线.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47.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则直线1A D 与直线1B M 所成角大小为()A .30°B .45°C .60°D .90°48.天气预报说,今后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先由计算器算出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下雨,5,6,7,8,9,0表示不下雨.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966195925271932812458569683431257393027556488730113537989据此估计今后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为()A .0.40B .0.30C .0.25D .0.2049.已知复数z 满足()()i 2i 62i z -+=-,则z =()AB .2CD 50.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二、解答题51.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24a c b +-=,sin 4B =.(1)求△ABC 的面积;(2)若1sin sin 2A C =,求△ABC 的周长.52.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半圆,母线长为(1)求圆锥的底面积;(2)在该圆锥内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求圆柱的体积.53.在如图所示的半圆柱中,AB 为上底面直径,DC 为下底面直径,AD 为母线,点F 在 AB 上,点G 在 DC上且222AB AD BF DG ====,P 为DC 的中点.(1)求直线AG 与直线BF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CA 与平面ADG 所成角的正切值;(3)求二面角A GC D --的正弦值.54.已知△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满足4sin 3cos a B b A =.(1)求cos A 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222a c -,求bc 的值.55.如图所示,M 是菱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A MC =.求证:AC 垂直于平面BDM .56.某市为提倡节约用水,准备实行自来水“阶梯计费”方式,用户用水不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价收费,为更好地决策,自来水公司随机抽取了部分用户的用水量数据,并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每组数据包括右端点但不包括左端点),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用户用水量频数直方图用户用水量扇形统计图(1)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扇形图中“15吨~20吨”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用水量定为每户25吨,那么该地区6万用户中约有多少用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57.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2,45a c B ==︒.(1)求sin C 的值;(2)在边BC 上取一点D ,使得4cos 5ADC ∠=-,求tan DAC ∠的值.58.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在①(2)cos cos a c B b C -=;3=2ABC BC S →→⋅△;③sin sin 33B B π⎛⎫++= ⎪⎝⎭.(1)求角B 的值;(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1b =,求ABC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59.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1)求A ;(2)若BC =3,求ABC 周长的最大值.60.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11,BC 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111A B C △的中心,若//AO 平面11EB C F ,且AO AB =,求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61.如图,四边形ABCD 中,已知2AD BC = .(1)用AB ,AD 表示DC ;(2)若2AE EB = ,34DP DE = ,用AB ,AD 表示AP .62.当实数m 分别为何值时,(1)复数()22256i z m m m m =+-+++是:实数?虚数?(2)复数()222log 33i log (3)z m m m =--+-纯虚数?63.某厂研制了一种生产高精产品的设备,为检验新设备生产产品的某项指标有无提高,用一台旧设备和一台新设备各生产了10件产品,得到各件产品该项指标数据如下:旧设备9.810.310.010.29.99.810.010.110.29.7新设备10.110.410.110.010.110.310.610.510.410.5旧设备和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样本平均数分别记为x 和y ,样本方差分别记为21s 和22s .(1)求x ,y ,21s ,22s ;(2)判断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均值较旧设备是否有显著提高(如果y x-≥则不认为有显著提高).64.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小李准备销售一种农特产,这段时间内,每售出1箱该特产获利50元,未售出的,每箱亏损30元.经调查,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小李购进了160箱该特产,以x(单位:箱,100≤x≤200)表示市场需求量,y(单位:元)表示经销该特产的利润.(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市场需求量的众数和平均数;(2)将y表示为x的函数;(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利润不少于4800元的频率.65.在一次高三年级统一考试中,数学试卷有一道满分为10分的选做题,学生可以从A,B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某校有900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为了了解该校学生解答该选做题的得分情况,计划从900名学生的选做题成绩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为此将900名学生的选做题的成绩随机编号为001,002,⋅⋅⋅,900.(1)若采用随机数法抽样,并按照以下随机数表,以方框内的数字5为起点,从左向右依次读数,每次读取三位随机数,一行数读完之后接下一行左端写出样本编号的中位数.052693706022358515139203515977 595678068352910570740797108823 099842996461716299150651291693 580577095151268785855487664754 733208111244959263162956242948 269961655358377880704210506742 3217558574944467169414655268758759362241267863065513082701501529393943(2)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按照学生选择A 题目或B 题目,将成绩分为两层,且样本中选择A 题目的成绩有8个,平均数为7,方差为4;样本中选择B 题目的成绩有2个,平均数为8,方差为1.试用样本估计该校900名学生的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66.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80,90),[90,100]⋯(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 的值;(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67.记ABC 是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ac =,点D 在边AC 上,sin sin BD ABC a C ∠=.(1)证明:BD b =;(2)若2AD DC =,求cos ABC ∠.68.在五面体ABCDEF 中,点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CDE 是等边三角形,棱//EF BC 且12EF BC =,证明:FO ∥平面CDE .69.已知a 、b 、c 是△ABC 中∠A 、∠B 、∠C 的对边,a =3b =6,cos A =﹣13.(1)求c ;(2)求cos2B 的值.70.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DD 的中点,F 为1CC 的中点.(1)求证:1//BD 平面AEC ;(2)求证:平面//AEC 平面1BFD .71.甲、乙两人玩一个摸球猜猜的游戏,规则如下:一个袋子中有4个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2个红球,2个白球,甲采取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取出2个球,然后让乙猜.若乙猜出的结果与摸出的2个球特征相符,则乙获胜,否则甲获胜,一轮游戏结束,然后进行下一轮(每轮游戏都由甲摸球).乙所要猜的方案从以下两种猜法中选择一种;猜法一:猜“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红球”;猜法二:猜“两次取出球的颜色不同”.请回答:(1)如果你是乙,为了尽可能获胜,你将选择哪种猜法,并说明理由;(2)假定每轮游戏结果相互独立,规定有人首先获胜两次则为游戏获胜方,且整个游戏停止.若乙按照(1)中的选择猜法进行游戏,求乙获得游戏胜利的概率.72.统计某校n 名学生期中考试化学成绩(单位:分),由统计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化学成绩组[50,60)[60,70)[70,80)[80,90)[90,100]频数m 2638p 8(1)求出表中m ,p 的值;(2)估计该校学生化学成绩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及中位数(保留一位小数);(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校学生化学成绩达到“化学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所占比例不低于该校全体学生的80%”的考核标准?73.在某地区,某项职业的从业者共约8.5万人,其中约3.4万人患有某种职业病:为了解这种职业病与某项身体指标(检测值为不超过6的正整数)间的关系,依据是否患有职业病,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100名从业者,记录他们该项身体指标的检测值,整理得到如下统计图:(1)求样本中患病者的人数和图中a ,b 的值;(2)试估计此地区该项身体指标检测值不低于5的从业者的人数;(3)某研究机构提出,可以选取常数0 4.5X ,若一名从业者该项身体指标检测值大于0X ,则判定其患有这种职业病;若检测值小于0X ,则判定其未患有这种职业病.从样本中随机选择一名从业者,按照这种方式判断其是否患病,求判断错误的概率.74.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单位:年)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如下:甲:5,5,6,6,8,8,8,10;乙:4,5,6,7,8,9,12,13;丙:3,3,4,7,9,10,11,12.(1)三个厂家的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指出___________(从“甲、乙、丙”三厂家中选择一个)厂家在广告中依据了统计数据中的哪个特征数?(2)计算甲厂家抽取的8件产品的方差.75.已知向量(),1m a = ,(),2n b =- .(1)若2a =,1b =,且()()m n m n λ-⊥+ ,求实数λ的值;(2)若25m n -= ,求m n ⋅ 的最小值.76.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其中边c 最长,并且22sin sin 1A B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2)当1c =时,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77.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为贯彻总书记指示,大庆市某学校食堂从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协助食堂宣传节约粮食的相关活动.现已有高一63人、高二42人,高三21人报名参加志愿活动.根据活动安排,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已报名的志愿者中抽取12名志愿者,参加为期20天的第一期志愿活动.(1)第一期志愿活动需从高一、高二、高三报名的学生中各抽取多少人?(2)现在要从第一期志愿者中的高二、高三学生中抽取2人粘贴宣传标语,求抽出两人都是高二学生的概率是多少?(3)食堂每天约有400人就餐,其中一组志愿者的任务是记录学生每天倒掉的剩菜剩饭的重量(单位:公斤),以10天为单位来衡量宣传节约粮食的效果.在一个周期内,这组志愿者记录的数据如下:前10天剩菜剩饭的重量为:24.125.224.523.623.424.223.821.523.521.2后10天剩菜剩饭的重量为:23.221.520.821.320.419.420.219.320.618.3借助统计中的图、表、数字特征等知识,分析宣传节约粮食活动的效果(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说明即可).78.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45︒,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79.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由三棱锥P ADQ -和正四棱锥P ABCD -拼接而成,PQ ⊥平面ADQ ,//AB PQ ,1PQ =,2AB =,5AQ =O 为四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1)求证://OP 平面ADQ ;(2)求二面角O AP D --的正弦值.8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BD DC ⊥,点E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BD 折起,使AB AC ⊥,连接AE 、AC 、DE ,得到三棱锥A BCD -.(1)求证:平面ABD ⊥平面BCD ;(2)若1AD =,二面角B AD E --的大小为60°,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81.小张大学毕业后决定选择自主创业,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下得到如下的两张表格:利润占投入的百分比10%5%5%-频率50%40%10%利润占投入的百分比10%5%频率40%x y项目B 的表格中的两个数据丢失,现用x ,y 代替但调研时发现:投资A ,B 这两个项目的平均利润率相同.以下用频率代替概率,A ,B 两个项目的利润情况互不影响.(1)求x ,y 的值,并分别求投资A ,B 项目不亏损的概率;(2)小张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同时,拿到了100万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现在小张与投资方决定选择投资其中的一个项目进行投资,请你从统计学的角度给出一个建议,并阐述你的理由.8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2AB BD AD ===,2BC CD ==,32AC =,延长BC 到E ,使BC CE =,取BD 中点F ,求异面直线AF 与DE 的距离和它们所成的角.8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字形结构体现着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性.如图所示,三个汉字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小敏和小慧利用“土”“口”“木”三个汉字设计了一个游戏,规则如下:将这三个汉字分别写在背面都相同的三张卡片上,背面朝上,洗匀后抽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抽出一张,若两次抽出的汉字能构成上下结构的汉字(如“土”“土”构成“圭”),则小敏获胜,否则小慧获胜.(1)写出该试验的样本空间Ω;(2)设小敏获胜为事件A ,试用样本点表示A .84.为响应“绿色出行”号召,某市先后推出了“共享单车”和“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并计划在甲、乙两个工厂选择一个工厂生产汽车轮胎,现分别从甲、乙两厂各随机选取10个轮胎,将每个轮胎的宽度(单位:mm )记录下来并绘制出如下的折线图:(1)分别计算甲、乙两厂提供的10个轮胎宽度的平均数;(2)轮胎的宽度在[]194,196内,则称这个轮胎是标准轮胎.试比较甲、乙两厂分别提供的10个轮胎中所有标准轮胎宽度的方差的大小,根据两厂的标准轮胎宽度的平均水平及其波动情况,判断这两个工厂哪个工厂会被选择.85.实数x 分别取什么值时,复数()()226215z x x x x i =+-+--对应的点Z 在:(1)第三象限;(2)直线30x y --=上.86.设向量()1,2a =- ,()1,1b =-r ,()4,5c =- .(1)求2a b + ;(2)若c a b λμ=+r r r ,,λμ∈R ,求λμ+的值;(3)若AB a b =+uu u r r r ,2BC a b =- ,42CD a b =- ,求证:A ,C ,D 三点共线.87.在①55%分位数,②众数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的横线上,并解答问题.维生素C 又叫L -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现从猕猴桃、柚子两种食物中测得每100克维生素C 的含量(单位:mg )各10个数据如下,其中猕猴桃的一个数据x 被污损.猕猴桃:104,119,106,102,132,107,113,134,116,x ;柚子:121,113,109,122,114,116,132,121,131,117.已知x 等于柚子的10个数据中的___________.(1)求x 的值与猕猴桃的数据的中位数;(2)分别计算上述猕猴桃、柚子两种食物中测得每100克维生素C 含量的平均数.88.如图,用铁皮作一个无盖的圆锥形容器,已知该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容器的高为10cm ,制作该容器需要多少面积的铁皮?(不计耗损,结果精确到整数)89.某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关于当年校服流行颜色的调查,调查者在该学校附近的公交站询问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并进行统计,根据这次统计结果,选出的服装颜色的众数是蓝白搭配.而当年学校发布的调查结果是灰白搭配.(1)兴趣小组的调查结果是否代表该学校所有师生的看法?(2)你认为这两种调查的差异是由什么引起的?90.已知ABC 中C ∠是直角,CA CB =,点D 是CB 的中点,E 为AB 上一点.(1)设CA a = ,CD b = ,当12AE AB = ,请用a ,b 来表示AB ,CE ;(2)当2AE EB = 时,试求AD CE ⋅ .91.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1)EH ∥平面BCD ;(2)BD ∥平面EFGH .92.已知z 为复数,2i z +为实数,且(12i)z -为纯虚数,其中i 是虚数单位.(1)求z ;(2)若复数2i 3+i z m ⎛⎫+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93.已知向量x y 、满足:1,2x y == ,且()()2215x y x y -⋅-= .(1)求向量x 与向量y 的夹角θ;(2)若()mx y y -⊥ ,求实数m 的值.94.某服装公司计划今年夏天在其下属实体店销售一男款衬衫,上市之前拟在该公司的线上旗舰店进行连续20天的试销,定价为260元/件.试销结束后统计得到该线上专营店这20天的日销售量(单位:件)的数据如图.(1)若该线上专营店试销期间每件衬衫的进价为200元,求试销期间该衬衫日销售总利润高于9500元的频率.(2)试销结束后,这款衬衫正式在实体店销售,每件衬衫定价为360元,但公司对实体店经销商不零售,只提供衬衫的整箱批发,大箱每箱有70件,批发价为160元/件;小箱每箱有60件,批发价为165元/件.某实体店决定每天批发大小相同的2箱衬衫,根据公司规定,当天没销售出的衬衫按批发价的8折转给另一家实体店.根据往年的销售经验,该实体店的销售量为线上专营店销售量的80%,以线上专营店这20天的试销量估计该实体店连续20天的销售量.以该实体店连续20天销售该款衬衫的总利润作为决策,试问该实体店每天应该批发2大箱衬衫还是2小箱衬衫?95.某校有高一年级学生520人,高二年级学生500人,高三年级学生x 人.如果想通过抽查其中的80人来调查学生的消费情况,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明显差别,而同一年级内消费情况差异较小.(1)应采用怎样的抽样方法?(2)按(1)中的抽样方法,在高一年级中抽取26人,则该校的高三年级的学生共有多少人?96.已知正三棱柱ABC ﹣A1B 1C 1的边长均为E ,F 分别是线段AC 1和BB 1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三棱锥C ﹣ABE 的体积.9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 = ,AD b = ,(1)如图1,如果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试用,a b 分别表示,BF DE .(2)如图2,如果O 是AC 与BD 的交点,G 是DO 的中点,试用,a b 表示AG .98.某校在2021年的综合素质冬令营初试成绩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并将成绩共分成五组:第1组[75,80),第2组[80,85),第3组[85,90),第4组[90,95),第5组[95,100],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且同时规定成绩小于85分的学生为“良好”,成绩在85分及以上的学生为“优秀”,且只有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面试资格,面试通过者将进入复试.(1)根据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众数;(2)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良好”和“优秀”的学生中共选出5人,再从这5人中选2人发言,那么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优秀”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第三、四、五组的人数成等差数列,规定初试时笔试成绩得分从高到低排名在前18%的学生可直接进入复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初试时笔试成绩至少得到多少分才能直接进入复试?99.复数()()222522i z m m m m =-++--,当m 取何实数时:(1)z 为实数;(2)z 为纯虚数;(3)z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上实轴的上半部分.100.2022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在4月24日上午举行,为普及航天知识,某校开展了“航天知识竞赛”活动,现从参加该竞赛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60名,统计他们的成绩(满分100分),其中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被评为“航天达人”,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若该中学参加这次竞赛的共有20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这次竞赛中“航天达人”的人数;(2)估计参加这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80%分位数;(3)若在抽取的60名学生中,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人,则从成绩在[70,80),[80,90),[90,100]内的学生中分别抽取了多少人?。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D)2
10、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A1C1 AD
B、 D1C1 AB
C、 AC1与 DC 成 45 角 D、 A1C1与 B1C 成 60 角
11
、a,b,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 a∥M,b∥M,则
a∥b;②若 b M,a∥b,则 a∥M;③若 a⊥c,b⊥c,则 a∥b;④若 a⊥M,b⊥M,则
.
2
16、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 A 在平面 内,其余顶点在 的同侧,已知其中 有两个顶点到 的距离分别为 1 和 2 ,那么剩下的一个顶点到平面 的距离可能是:
①1; ②2; ③3;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
④4;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12 、 点 (1,1)在圆(x a)2 ( y a)2 4 的 内 部 , 则 a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 )
(A) 1 a 1
(B) 0 a 1
(C) a 1或 a 1 (D) a 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0、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则 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 S上 22 4 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 S下 5225 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 S S上 S下 29 又圆台的侧面积S侧 (25)l 7 l 于是7 l25 29 即l 为所求. 7
6
1分 3分 5分 6分 8分
9分 10 分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2B .221+C .22+2 D .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3B .23C .33D .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 B .3∶2 C .2∶3 D .3∶36.在△ABC 中,AB =2,BC =1。
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9πB .27πC .25πD .23π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 .130B .140C .150D .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9 B .5 C .6 D .215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 .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 .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第14题)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 和40 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 =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 1.A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 2.A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 =21(1+2+1)×2=2+2.3.A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4×43=3. 4.B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l =2225+4+3=52,2R =52,R =225,S =4πR 2=50π. 5.C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6.D解析:V =V 大-V 小=31πr 2(1+1。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圆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圆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高一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圆(x+2)²+y²=5关于原点P(0,0)对称的圆的方程为()A。
(x-2)²+y²=5B。
x²+(y-2)²=5C。
(x+2)²+(y+2)²=5D。
x²+(y+2)²=52.若P(2,-1)为圆(x-1)²+y²=25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A。
x-y-3=0B。
2x+y-3=0C。
x+y-1=0D。
2x-y-5=03.圆x²+y²-2x-2y+1=0上的点到直线x-y=2的距离最大值是()A。
2B。
1+√2C。
1-√2D。
1+2√24.将直线2x-y+λ=0,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圆x²+y²+2x-4y=0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A。
-3或7B。
-2或8C。
2或10D。
1或115.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A。
1条B。
2条C。
3条D。
4条6.圆x²+y²-4x=0在点P(1,3)处的切线方程为()A。
x+3y-2=0B。
x+3y-4=0C。
x-3y+4=0D。
x-3y+2=0二、填空题1.若经过点P(-1,0)的直线与圆x²+y²+4x-2y+3=0相切,则此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2.2.由动点P向圆x²+y²=1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²+y²-x=0.3.圆心在直线2x-y-7=0上的圆C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则圆C的方程为(x-1)²+(y+1)²=4.4.已知圆(x-3)²+y²=4和过原点的直线y=kx的交点为P,Q,则OP·OQ的值为2.5.已知P是直线3x+4y+8=0上的动点,PA,PB是圆x²+y²-2x-2y+1=0的切线,A,B是切点,C是圆心,那么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是3.三、解答题1.点P(a,b)在直线x+y+1=0上,求a²+b²-2a-2b+2的最小值。
高一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A)(B ) (C) (D)图1 高一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1所示,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是( )2.过点()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 ) (A)1条 (B )2条 (C)3条 (D)4条3.如图2,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BC ,CC 1的中点,设α为二面角D AE D --1的平面角,则αsin =( )(A)32(B )35(C) 32 (D)322 4.点(,)P x y 是直线l :30x y ++=上的动点,点(2,1)A ,则AP 的长的最小值是( )(A)2 (B ) 22 (C)32 (D)425.一束光线从点(1,1)A -出发,经x 轴反射到圆22:(2)(3)1C x y -+-=上的最短 路径长度是( )(A )4(B )5 (C )321- (D )26图2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βα ,那么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7.设直线过点(0,),a 其斜率为1,且与圆222x y +=相切,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 22± (D )2±8.将一张画有直角坐标系的图纸折叠一次,使得点)2,0(A 与点B(4,0)重合.若此时点)3,7(C 与点),(n m D 重合,则n m +的值为( ) (A)531(B)532 (C) 533 (D)534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5,2,2(P 、),4,5(z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则z =_______. 10.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 固定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个说法:①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状;②水面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不改变; ③棱11D A 始终与水面EFGH 平行; ④当1AA E ∈时,BF AE +是定值. 其中正确说法是 .11.四面体的一条棱长为x ,其它各棱长均为1,若把四面体的体积V 表示成关于x 的函数)(x V ,则函数)(x V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12.已知两圆2210x y +=和22(1)(3)20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公共弦AB 所在直线的直线方程是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33=-+y x 的倾斜角是 .14.正六棱锥ABCDEF P -中,G 为侧棱PB 的中点,则三棱锥D GAC 与三棱锥P GAC 的体积之比GAC P GAC D V V --:= .三、解答题(4大题,共44分)15.(本题10分)已知直线l 经过点)5,2(-P ,且斜率为43-. (Ⅰ)求直线l 的方程;(Ⅱ)求与直线l 切于点(2,2),圆心在直线110x y +-=上的圆的方程.16.(本题10分)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90ABC ,1CC BC =,M 、N 分别为1BB 、11C A 的中点.(Ⅰ)求证:11ABC CB 平面⊥; (Ⅱ)求证:1//ABC MN 平面.17.(本题12分)已知圆04222=+--+m y x y x . (1)此方程表示圆,求m 的取值范围;(2)若(1)中的圆与直线042=-+y x 相交于M 、N 两点,且ON OM ⊥ (O 为坐标原点),求m 的值;(3)在(2)的条件下,求以MN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18.(本题12分)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是60=∠A 、边长为a 的菱形,又ABCD PD 底面⊥,且PD=CD ,点M 、N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 (1)证明:DN//平面PMB ;(2)证明:平面PMB ⊥平面PAD ; (3)求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CA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C , 2C, 3B , 4C , 5A , 6D , 7B , 8D.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 111或-=z ; 10. ①③④; 11. ⎪⎪⎭⎫⎢⎣⎡3,26 ; 12. 30x y +=; 13. 150°; 14. 2:1.三、解答题(4大题,共44分)15.(本题10分)已知直线l 经过点)5,2(-P ,且斜率为43-. (Ⅰ)求直线l 的方程;(Ⅱ)求与直线l 切于点(2,2),圆心在直线110x y +-=上的圆的方程. 解析:(Ⅰ)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2(435+-=-x y 整理,得所求直线方程为.01443=-+y x……………4分 (Ⅱ)过点(2,2)与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4320x y --=, ……………5分由110,4320.x y x y +-=⎧⎨--=⎩得圆心为(5,6),……………7分∴半径22(52)(62)5R -+-=, ……………9分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5)(6)25x y -+-=. ………10分 16.(本题10分)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90ABC ,1CC BC =,M 、N 分别为1BB 、11C A 的中点.(Ⅰ)求证:11ABC CB 平面⊥; (Ⅱ)求证:1//ABC MN 平面.解析:(Ⅰ)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面C C BB 11⊥底面ABC ,且侧面C C BB 11∩底面ABC =BC , ∵∠ABC =90°,即BC AB ⊥,∴⊥AB 平面C C BB 11 ∵⊂1CB 平面C C BB 11,∴AB CB ⊥1. ……2分 ∵1BC CC =,1CC BC ⊥,∴11BCC B 是正方形, ∴11CB BC ⊥,∴11ABC CB 平面⊥. …………… 4分 (Ⅱ)取1AC 的中点F ,连BF 、NF . ………………5分 在△11C AA 中,N 、F 是中点,∴1//AA NF ,121AA NF =,又∵1//AA BM ,121AA BM =,∴BM NF //,BM NF =,………6分故四边形BMNF 是平行四边形,∴BF MN //,…………8分而BF ⊂面1ABC ,MN ⊄平面1ABC ,∴//MN 面1ABC ……10分 17.(本题12分)已知圆04222=+--+m y x y x .(1)此方程表示圆,求m 的取值范围;(2)若(1)中的圆与直线042=-+y x 相交于M 、N 两点,且ON OM ⊥ (O 为坐标原点),求m 的值;(3)在(2)的条件下,求以MN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解析:(1)方程04222=+--+m y x y x ,可化为 (x -1)2+(y -2)2=5-m , ∵此方程表示圆, ∴5-m >0,即m <5.(2)⎩⎪⎨⎪⎧x 2+y 2-2x -4y +m =0,x +2y -4=0,消去x 得(4-2y )2+y 2-2×(4-2y )-4y +m =0, 化简得5y 2-16y +m +8=0.设M (x 1,y 1),N (x 2,y 2),则⎩⎨⎧y 1+y 2=165, ①y 1y 2=m +85. ②由OM ⊥ON 得y 1y 2+x 1x 2=0, 即y 1y 2+(4-2y 1)(4-2y 2)=0, ∴16-8(y 1+y 2)+5y 1y 2=0. 将①②两式代入上式得NM BD CA16-8×165+5×m +85=0,解之得m =85. (3)由m =85,代入5y 2-16y +m +8=0,化简整理得25y 2-80y +48=0,解得y 1=125,y 2=45.∴x 1=4-2y 1=-45,x 2=4-2y 2=125. ∴M ⎝⎛⎭⎫-45,125,N ⎝⎛⎭⎫125,45, ∴MN 的中点C 的坐标为⎝⎛⎭⎫45,85.又|MN |= ⎝⎛⎭⎫125+452+⎝⎛⎭⎫45-1252=855, ∴所求圆的半径为455.∴所求圆的方程为⎝⎛⎭⎫x -452+⎝⎛⎭⎫y -852=165. 18.(本题12分)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是60=∠A 、边长为a 的菱形,又ABCD PD 底面⊥,且PD=CD ,点M 、N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 (1)证明:DN//平面PMB ;(2)证明:平面PMB ⊥平面PAD ; (3)求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解析:(1)证明:取PB 中点Q ,连结MQ 、NQ ,因为M 、N 分别是棱AD 、PC 中点,所以QN//BC//MD ,且QN=MD ,于是DN//MQ .PMB DN PMB DN PMB MQ MQDN 平面平面平面////⇒⎪⎭⎪⎬⎫⊄⊆. …………………4分(2)MB PD ABCD MB ABCD PD ⊥⇒⎭⎬⎫⊆⊥平面平面又因为底面ABCD 是60=∠A ,边长为a 的菱形,且M 为AD 中点, 所以AD MB ⊥.又所以PAD MB 平面⊥..PAD PMB PMB MB PAD MB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8分(3)因为M 是AD 中点,所以点A 与D 到平面PMB 等距离.过点D 作PM DH ⊥于H ,由(2)平面PMB ⊥平面P AD ,所以PMB DH 平面⊥.故DH 是点D 到平面PMB 的距离..55252a a aaDH =⨯=所以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为a 55.………12分。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含答案解析(54)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已知一家便利店从1月份至5月份的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的折线图如下:关于该便利店1月份至5月份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各月的利润保持不变B.各月的利润随营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C.各月的利润随成本支出的增加而增加D.各月的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呈正相关关系2.设i是虚数单位,如果复数(a+1)+(−a+7)i(a∈R)的实部与虚部相等,那么实数a的值为( )A.4B.3C.2D.13.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B.表示取某数的频率C.表示该组上的个体数与组距的比值D.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4.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内的频率为( )A.0.001B.0.1C.0.2D.0.35. 如果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 2,方差是 13,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 A . 2,13B . 2,1C . 4,23D . 4,36. 在 △ABC 中,∠BAC =π2,AB =AC =2,P 为 △ABC 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则 PA⃗⃗⃗⃗⃗ ⋅(PB ⃗⃗⃗⃗⃗ +PC ⃗⃗⃗⃗⃗ ) 的最小值为 ( ) A . 1B . −12C . −1D . −27. 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 α,β 交于直线 l ,若直线 m ,n 满足 m ∥α,n ⊥β,则 ( ) A .m ∥lB .m ∥nC .n ⊥lD .m ⊥n8. 复数 i (2−i )= ( ) A . 1+2iB . 1−2iC . −1+2iD . −1−2i9. 若复数 z 满足 z (1+i )=2i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 z = ( ) A . 1−iB . 1+iC . −1+iD . −1−i10. 在 △ABC 中,B =30∘,AB =2√3,AC =2,则 △ABC 的面积是 ( )A . √3B . 2√3C . √3 或 2√3D . 2√3 或 4√3二、填空题(共6题) 11. 思考辨析,判断正误.在 △ABC 中,已知两边及夹角时,△ABC 不一定唯一.( )12. 根据党中央关于“精准脱贫”的要求,某市农业经济部门派甲、乙、丙 3 位专家对 A ,B 两个区进行调研,每个区至少派 1 位专家,则甲、乙两位专家均派遣至 A 区的概率为 .13. 已知向量 a =(2,1),b ⃗ =(−1,x ),若 (a +b ⃗ )∥(a −b ⃗ ),则实数 x 的值为 .14. 半径为 3 的球体表面积为 .15.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 ,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α⊥β,α∩β=l,,⇒a⊥β.图形语言:16.若复数z=2+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为.1−2i三、解答题(共6题)17.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求证:(1) 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2) 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全面积的2318.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的大小是每分钟40m,水流速度的大小是每分钟20m,如果一小船从岸边某处出发,沿着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到达对岸,则小船的行进方向应指向哪里?19.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b2+c2−a2=2bcsin(B+C).(1) 求角A的大小;,求△ABC的面积.(2) 若a=2,B=π320.应用面面平行判断定理应具备哪些条件?21.在北京市“危旧房改造”中,小强一家搬进了回龙观小区.这个小区冬季用家庭燃气炉取暖.为了估算冬季取暖第一个月使用天然气的开支情况,从11月15日起,小强连续八天每天晚上记录了天然气表显示的读数,如下表(注:天然气表上先后两次显示的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使用天然气的数量):日期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小强的天然气表显示读数(单位:m3)220229241249259270279290妈妈11月15日买了一张面值600元的天然气使用卡,已知每立方米天然气1.70元,请你估算这张卡够小强家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吗?为什么?22.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 结合平均数和方差分析谁更优秀;(2) 结合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谁的成绩好些;(3) 结合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分析谁的成绩好些;(4) 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分析谁更有潜力.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D【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2.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 a +1=−a +7,则 a =3.故选B . 【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3. 【答案】D【解析】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是 频率组距,面积表示频率.【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4. 【答案】D【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5. 【答案】D【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6. 【答案】C【解析】如图,以直线 AB ,AC 分别为 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A (0,0),B (2,0),C (0,2),设 P (x,y ),则 PA⃗⃗⃗⃗⃗ =(−x,−y ),PB ⃗⃗⃗⃗⃗ =(2−x,−y ),PC ⃗⃗⃗⃗⃗ =(−x,2−y ),PB ⃗⃗⃗⃗⃗ +PC ⃗⃗⃗⃗⃗ =(2−2x,2−2y ), 所以PA⃗⃗⃗⃗⃗ ⋅(PB ⃗⃗⃗⃗⃗ +PC ⃗⃗⃗⃗⃗ )=−x (2−2x )−y (2−2y )=2x 2−2x +2y 2−2y =2(x −12)2+2(y −12)2−1,当 x =12,y =12 时,PA ⃗⃗⃗⃗⃗ ⋅(PB ⃗⃗⃗⃗⃗ +PC⃗⃗⃗⃗⃗ ) 取得最小值,为 −1. 故选C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7. 【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α∩β=l,所以l⊂β,因为n⊥β,所以n⊥l.【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线、面的位置关系8. 【答案】A【解析】i(2−i)=1+2i.【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9. 【答案】B【解析】因为复数z满足z(1+i)=2i,所以z=2i1+i=1+i.【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10. 【答案】C【解析】由AB=2√3,AC=2,B=30∘及正弦定理ACsinB =ABsinC得sinC=ABsinBAC=2√3×122=√32.由C为三角形的内角可知C=60∘或120∘.因此A=90∘或30∘.在△ABC中,由AB=2√3,AC=2,A=90∘或30∘,得面积S=12AC⋅AB⋅sinA=2√3或√3.【知识点】正弦定理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知识点】余弦定理12. 【答案】16【解析】该试验所有的样本点为(甲,乙丙),(乙,甲丙),(丙,甲乙),(甲乙,丙),(甲丙,乙),(乙丙,甲)(其中每个样本点表示的都是“派往A区调研的专家、派往B区调研的专家”),共6个,其中甲、乙两位专家均被派遣至 A 区的样本点有 1 个,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16. 【知识点】古典概型13. 【答案】 −12【解析】因为 a =(2,1),b⃗ =(−1,x ), 所以 a +b ⃗ =(1,x +1),a −b ⃗ =(3,1−x ), 又 (a +b ⃗ )∥(a −b⃗ ), 所以 1−x −3(x +1)=0, 解得 x =−12.【知识点】平面向量数乘的坐标运算14. 【答案】 36π【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5. 【答案】交线;垂直; a ⊂α ; a ⊥l【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16. 【答案】 (0,1)【知识点】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的乘除运算三、解答题(共6题) 17. 【答案】(1) 略. (2) 略.【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8. 【答案】如图所示,设向量 OA⃗⃗⃗⃗⃗ 的长度和方向表示水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向量 OB ⃗⃗⃗⃗⃗ 的长度和方向表示船在静水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 OA⃗⃗⃗⃗⃗ ,OB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OACB ,连接 OC . 依题意得 OC ⃗⃗⃗⃗⃗ ⊥OA ⃗⃗⃗⃗⃗ ,∣∣BC ⃗⃗⃗⃗⃗ ∣∣=∣∣OA ⃗⃗⃗⃗⃗ ∣∣=20,∣∣OB ⃗⃗⃗⃗⃗ ∣∣=40,所以 ∠BOC =30∘.故船应向上游且与河岸夹角为 60∘ 的方向行进.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实际应用问题19. 【答案】(1) 因为 A +B +C =π, 所以 sin (B +C )=sinA , 所以 b 2+c 2−a 2=2bcsinA ,所以b 2+c 2−a 22bc=sinA ,由余弦定理得 cosA =sinA ,可得 tanA =1, 又因为 A ∈(0,π), 所以 A =π4.(2) 根据正弦定理得 b =a sinA ⋅sinB =√6,又 sinC =sin (A +B )=sin (π4+π3)=√6+√24, 所以S △ABC =12absinC =12⋅2⋅√6⋅√6+√24=3+√32.【知识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20. 【答案】①平面 α 内两条相交直线 a ,b ,即 a ⊂α,b ⊂α,a ∩b =P .②两条相交直线 a ,b 都与 β 平行,即 a ∥β,b ∥β. 【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21. 【答案】 300×1.70<600,够用.【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22. 【答案】(1) 根据题意作出统计表: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命中9环及以上次数甲7 1.271乙75.47.53因为平均数相同,且 s 甲2<s 乙2,所以甲的成绩比乙稳定,甲更优秀.(2) 因为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 < 乙的中位数, 所以乙的成绩比甲好.(3) 因为平均数相同,且乙命中 9 环及以上的次数比甲多, 所以乙的成绩比甲好.(4) 因为甲的成绩在平均线附近波动,而乙的成绩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从第 4 次开始射靶的环数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 所以乙更有潜力.【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
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B (3,0),那么线段AB 中点的坐标为( ).A .(2,2)B .(1,1)C .(-2,-2)D .(-1,-1)3.如果直线x +2y -1=0和y =kx 互相平行,则实数k 的值为( ).A .2B .21 C .-2 D .-21 4.一个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在数值上相等,则该球半径的数值为( ).A .1B .2C .3D .46.圆x 2+y 2-2x -4y -4=0的圆心坐标是( ).A .(-2,4)B .(2,-4)C .(-1,2)D .(1,2)7.直线y =2x +1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A .y =-2x +1B .y =2x -1C .y =-2x -1D .y =-x -18.已知两条相交直线a ,b ,a ∥平面 α,则b 与 α 的位置关系是( ).A .b ⊂平面αB .b ⊥平面αC .b ∥平面αD .b 与平面α相交,或b ∥平面α9.在空间中,a ,b 是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条件中可推出a ∥b 的是( ).A .a ⊂α,b ⊂β,α∥βB .a ∥α,b ⊂βC .a ⊥α,b ⊥αD .a ⊥α,b ⊂α10. 圆x 2+y 2=1和圆x 2+y 2-6y +5=0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B .内切C .外离D .内含11.如图,正方体ABCD —A'B'C'D'中,直线D'A 与DB 所成的角可以表示为( ).A .∠D'DB B .∠AD' C'C .∠ADBD .∠DBC'12. 圆(x -1)2+(y -1)2=2被x 轴截得的弦长等于( ).A . 1B .23 C . 2D . 313.如图,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侧棱AA 1⊥底面A 1B 1C 1,底面三角形A 1B 1C 1是正三角形,E 是BC 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C 1与B 1E 是异面直线 B .AC ⊥平面A 1B 1BA C .AE ,B 1C 1为异面直线,且AE ⊥B 1C 1D .A 1C 1∥平面AB 1E14.有一种圆柱体形状的笔筒,底面半径为4 cm ,高为12 cm .现要为100个这种相同规格的笔筒涂色(笔筒内外均要涂色,笔筒厚度忽略不计). 如果每0.5 kg 涂料可以涂1 m 2,那么为这批笔筒涂色约需涂料.A .1.23 kgB .1.76 kgC .2.46 kgD .3.52 k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CBADA 'B 'C 'D ' (第11ABCA BEC(第13ABC DD C BA (第15.坐标原点到直线4x +3y -12=0的距离为.16.以点A (2,0)为圆心,且经过点B (-1,1)的圆的方程是 .17.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锥A 1——ABCD 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18.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上述结论,可得:四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内任意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已知直线l 经过点(0,-2),其倾斜角是60°.(1)求直线l 的方程;(2)求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2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C ⊥底面ABC , AB ⊥BC ,D ,E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 AC ; (2)求证:AB ⊥PB ;(3)若PC =BC ,求二面角P —AB —C 的大小.21.已知半径为5的圆C 的圆心在x 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4x +3y -29=0相切. (1)求圆C 的方程;(2)设直线ax -y +5=0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 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P (-2,4)的直线l 垂直平分弦AB ?若存在,求出实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一、选择题2.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π B .23πC .πD .43π3.如图,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直线AB ,CD 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且垂直 C . 异面 D .相交成60° 4.若三点(2,3),(5,0),(0,)(0)A B C b b ≠共线,则b =( ) A .2B .3C .5D .15.与直线:2l y x =平行,且到l 的距离为5的直线方程为( )ACPBDE(第20题)A .25y x =±B .25y x =±C .1522y x =-± D .1522y x =-±6.若点(,0)k 与(,0)b 的中点为(1,0)-,则直线y kx b =+必定经过点( ) A .(1,2)-B .(1,2)C .(1,2)-D .(1,2)--7.已知菱形ABCD 的两个顶点坐标:(2,1),(0,5)A C -,则对角线BD 所在直线方程为( ) A .250x y +-= B .250x y +-= C .250x y -+= D .250x y -+= 9.圆心为(11),且与直线4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22(1)(1)2x y -+-=B .22(1)(1)4x y -+-=C .22(1)(1)2x y +++= D .22(1)(1)4x y +++=10.由直线1y x =+上的一点向圆22(3)1x y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A .1B .22C .7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1. 直线0x ay a +-=与直线(23)0ax a y --=垂直,则a =.14.设集合{}22(,)4M x y x y =+≤,{}222(,)(1)(1)(0)N x y x y r r =-+->≤.当M N N =I 时,则正数r 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0,0),(3,3),(4,0)A B C . ⑴ 求边CD 所在直线的方程(结果写成一般式) ; ⑵ 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为矩形,并求其面积.16. 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且MN PC MN AB ⊥⊥,.证明:平面P AD ⊥平面PDC .17. 如图,已知直线1:40l x y +=,直线2:10l x y +-=以及2l 上一点(3,2)P -.求圆心在1l 上且与直线2l 相切于点P 的圆的方程.18. 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如图. ⑴ 若其正视图是一个边长分别为332、、的等腰三角形,求其表面积S 、体积V ;⑵ 设AB 中点为M ,PC 中点为N ,证明:MN //平面P AD .19.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设E 是棱1CC 的中点.⑴ 求证:BD AE ⊥;⑵ 求证://AC 平面1B DE ;⑶.求三棱锥1A B DE -的体积.20.已知圆22:68210C x y x y +--+=和直线:430l kx y k --+=.⑴ 证明:不论k 取何值,直线l 和圆C 总相交;⑵ 当k 取何值时,圆C 被直线l 截得的弦长最短?并求最短的弦的长度. \一、选择题1.B2.D3.D4.C5.A 6.D 7.A 8.D 9.C10.A 11.D12.C13.C14.D二、填空题15.512.16.(x -2)2+y2=10.17.1:3.18.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三、解答题19.解:(1)因为直线l 的倾斜角的大小为60°,故其斜率为tan 60°=3,又直线l 经过点(0,-2),所以其方程为3x -y -2=0. (2)由直线l 的方程知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2,-2,所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S =21·32·2=332.20.(1)证明:因为D ,E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所以DE ∥P A .因为P A ⊂平面P AC ,且DE ⊄平面P AC ,所以DE ∥平面P AC .(2)因为PC ⊥平面ABC ,且AB ⊂平面ABC ,所以AB ⊥PC .又因为AB ⊥BC ,且PC ∩BC =C .所以AB ⊥平面PBC .又因为PB ⊂平面PBC ,所以AB ⊥PB . (3)由(2)知,PB ⊥AB ,BC ⊥AB ,所以,∠PBC 为二面角P —AB —C 的平面角. 因为PC =BC ,∠PCB =90°,所以∠PBC =45°,所以二面角P —AB —C 的大小为45°.21.解:(1)设圆心为M (m ,0)(m ∈Z ).由于圆与直线4x +3y -29=0相切,且半径为5,所以,5294-m =5,即|4m -29|=25.因为m 为整数,故m =1.故所求的圆的方程是(x -1)2+y 2=25.(2)直线ax -y +5=0即y =ax +5.代入圆的方程,消去y 整理,得(a 2+1)x 2+2(5a -1)x +1=0.由于直线ax -y +5=0交圆于A ,B 两点,故△=4(5a -1)2-4(a 2+1)>0,即12a 2-5a >0,解得a <0,或a >125.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25,+∞). (3)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 存在,由(2)得a ≠0,则直线l 的斜率为-a 1,l 的方程为y =-a1(x +2)+4, 即x +ay +2-4a =0.由于l 垂直平分弦AB ,故圆心M (1,0)必在l 上.所以1+0+2-4a =0,解得a =43.由于43∈(125,+∞),故存在实数a =43,使得过点P (-2,4)的直线l 垂直平分弦AB . 一、选择题1. C 2. D 3. D 4. C5. B 6. A 7. A 8. D9. A10.C二、填空题:11. 0或212.5 13. 22+ 14.022r <-≤三、解答题:15.【解】⑴. 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33ABk =,//CD AB ,∴33CD AB k k ==,又因直线过点(4,0)C ,∴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0(4)3y x -=-,即340x y --=. ⑵. 可求||23,||2AB BC ==,故矩形ABCD 的面积||||43ABCD S AB BC =⋅=.16.【证明】设PD 中点为H ,连接NH 、AH ,则NH 是三角形PCD 的中位线,NH =//12CD ,而MA =//12CD ,故MA =//NH ,四边形AMNH 为平行四边形,//AH MN .而//MNAB DC AB ⊥,,故MN DC ⊥,又MN PC PC DC C ⊥=I ,,故MN ⊥平面PCD ,而//AH MN ,故AH ⊥平面PCD , AH ⊂平面P AD ,故平面P AD ⊥平面PDC .17. 【解】设圆心为(,)C a b ,半径为r ,依题意,4b a =-.ACPBDE(第20设直线2l 的斜率21k =-,过,P C 两点的直线斜率PC k ,因2PC l ⊥,故21PC k k ⨯=-,∴2(4)13PC a k a---==-,解得1,4a b ==-.||22r PC ==.,所求圆的方程为222(1)(4)(22)x y -++=.18.【解】⑴. 设CD 中点为E ,则正四棱锥的正视图为三角形PME . 依题意,332PMPE ME ===、、,故几何体的表面积S =1423224342⎛⎫⨯⨯⨯+⨯=+⎪⎝⎭, 体积V =()2214243133⨯⨯-=. ⑵. 设PD 中点为F ,连接NF ,AF . 则NF 为三角形PCD 的中位线,故NF =//12CD ,MA =//12CD ,故NF =//MA ,四边形MNF A 为平行四边形, //MN AF ,MN ⊄平面P AD ,AF ⊂平面P AD ,故MN //平面P AD .19.【证明】连接BD ,AE . 因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故BD AC ⊥,因EC ⊥底面ABCD ,BD ⊂面ABCD ,故EC BD ⊥,又EC AC C =I ,故BD ⊥平面AEC ,AE ⊂平面AEC ,故BD AE ⊥. ⑵. 连接1AC ,设11AC B D G =I ,连接GE ,则G 为1AC 中点,而E 为1C C 的中点,故GE 为三角形1ACC 的中位线,//AC GE ,GE ⊂平面1B DE ,AC ⊄平面1B DE ,故//AC 平面1B DE .⑶. 由⑵知,点A 到平面1B DE 的距离等于C 到平面1B DE 的距离,故三棱锥1A B DE -的体积11A B DE C B DE V V --=,而11111121223323C B DE D B CE B CE V V S DC --⎛⎫==⨯⨯=⨯⨯⨯⨯= ⎪⎝⎭,三棱锥1A B DE -的体积为23.20.⑴. 方法一:圆C 的方程可化为:222(3)(4)2x y -+-=,圆心为(3,4)C ,半径2r =.直线l 的方程可化为:(4)3y k x =-+,直线过定点(4,3)P ,斜率为k .定点(4,3)P 到圆心(3,4)C 的距离22(43)(34)2dr =-+-=<,∴定点(4,3)P 在圆C 内部,∴不论k 取何值,直线l 和圆C 总相交. 方法二:圆C 的方程可化为:222(3)(4)2x y -+-=,圆心为(3,4)C ,半径2r =.圆心(3,4)C 到直线:430l kx y k --+=的距离2|1|1k d k --=+,2222122111k k k d k k ++==+++,因()()221210k k k +-=-≥,212k k +≥,2211k k +≥, 故22221241kdr d r k =+<=<+≤,,∴不论k 取何值,直线l 和圆C 总相交. ⑵. 圆心(3,4)C 到直线:430l kx y k --+=的距离2|1|1k d k --=+C 被直线l 截得的弦长=222222411k r d k ⎛⎫-=-+ ⎪+⎝⎭,当0k=时,弦长23=;当0k ≠时,弦长2231k k=-+,下面考虑先求函数1y k k=+的值域. 由函数知识可以证明:函数在(1)-∞-,上单调递增,在(10)-,上单调递减,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证明略), 故当0k<时,函数在1k =-处取得最大值-2;当0k >时,函数在1k =处取得最小值2.即12k k +≥或12k k +-≤,故11012k k <+≤或11012k k-<+≤,可得2101k k --<+≤或2011k k <+-≤,即2111k k --+≤≤且201k k -≠+,22341k k-+≤≤且2331k k-≠+, 2222341k k-+≤≤且223231k k-≠+.综上,当1k =时,弦长取得最小值22;当1k =-时,弦长取得最大值4.。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含答案解析(1)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复习测试题卷11(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 △ABC 中,若 a =1,c =2,B =60∘,则 △ABC 的面积为 ( ) A . 12B . 1C .√32D . √32. 若书架中放有中文书 5 本,英文书 3 本,日文书 2 本,则抽出一本书为外文书的概率为 ( ) A . 15B . 310C . 25D . 123. 若 θ 为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则 θ 的取值范围为 ( ) A .(0,π) B .(0,π] C .[0,π) D .[0,π]4. 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 A = { 抽到一等品 },事件 B = { 抽到二等品 },事件 C = { 抽到三等品 } ,且已知 P (A )=0.65,P (B )=0.2,P (C )=0.1.则事件“抽到的是二等品或三等品”的概率为 ( ) A .0.7 B .0.65 C .0.35 D .0.35. 下列关于古典概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③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④若样本点总数为 n ,随机事件 A 包含其中的 k 个样本点,则 P (A )=kn .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④6. 给定一组数据:102,100,103,104,101,这组数据的第 60 百分位数是 ( ) A . 102 B . 102.5 C . 103 D . 103.57. 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 14 时的气温情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 5 天,这 5 天中 14 时的气温数据(单位:∘C )如下:甲:2628293131乙:2829303132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 14 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 14 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 14 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 14 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其中根据数据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编号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一般会稳定于概率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9.用符号表示“点A在直线l上,l在平面α内”,正确的是( )A.A∈l,l∉αB.A⊂l,l⊄αC.A⊂l,l∈αD.A∈l,l⊂α10.半径为2的球的表面积为( )A.4πB.8πC.12πD.16π二、填空题(共6题)11.一家保险公司想了解汽车的挡风玻璃在一年时间里破碎的概率,公司收集了20000部汽车,时间从某年的5月1日到下一年的5月1日,共发现有600部汽车的挡风玻璃破碎,则一部汽车在一年时间里挡风玻璃破碎的概率约为.12.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做100次拋硬币的试验,结果51次出现正面朝上,因此,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110013.若空间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14.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B对应的复数分别是z1,=.z2,则z2z115.平均数:如果n个数x1,x2,⋯,x n,那么x=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16.思考辨析判断正误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学生在这学期多次考试中数学成绩情况,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 )三、解答题(共6题)17.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A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了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8.小明是班里的优秀学生,他的历次数学成绩是96,98,95,93,45分,最近一次考试成绩只有45分的原因是他带病参加了考试.期末评价时,怎样给小明评价(90分及90分以上为优秀,75∼90分为良好)?19.类比绝对值∣x−x0∣的几何意义,∣z−z0∣(z,z0∈C)的几何意义是什么?20.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CB=90∘,PA=AC=2BC.(1) 若PA⊥PB,求证:平面PAB⊥平面PBC;(2) 若P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60∘,求二面角C−PB−A的余弦值.21.应用面面平行判断定理应具备哪些条件?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B∥DC,AB⊥AD,DC=6,AD=8,BC=10,PD=9,E为PA的中点.(1) 求证:DE∥平面BPC.(2) 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F,满足CF⊥DB?若存在,试求出此时三棱锥B−PCF的体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C【解析】由题得 △ABC 的面积 S =12AB ⋅BC ⋅sin60∘=12×2×1×√32=√3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 【答案】D【解析】在 10 本书中,中文书 5 本,外文书为 3+2=5 本,由古典概型,在其中抽出一本书为外文书的概率为 510,即 12. 【知识点】古典概型3. 【答案】D【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4.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事件 A 、 B 、 C 互为互斥事件,记事件 D =“抽到的是二等品或三等品”,则 P (D )=P (B ∪C )=P (B )+P (C )=0.2+0.1=0.3. 【知识点】事件的关系与运算5. 【答案】D【解析】②中所说的事件不一定是样本点,所以②不正确;根据古典概型的特征及计算公式可知①③④正确. 【知识点】古典概型6. 【答案】D【解析】 5×0.6=3,第 60 百分位数是第三与第四个数的平均数, 即103+1042=103.5.【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7. 【答案】B【解析】因为 x 甲=26+28+29+31+315=29,x 乙=28+29+30+31+325=30,所以 x 甲<x 乙.又 s 甲2=9+1+0+4+45=185,s 乙2=4+1+0+1+45=2,所以 s 甲>s 乙,故由样本估计总体可知结论①④正确. 【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8. 【答案】C【解析】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1,故A 错误;频率是由试验的次数决定的,故B 错误;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故C 正确,D 错误. 【知识点】频率与概率9. 【答案】D【解析】点 A 在直线 l 上,表示为 A ∈l ,l 在平面 α 内,表示为 l ⊂α. 【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0. 【答案】D【解析】因为球的半径为 r =2, 所以该球的表面积为 S =4πr 2=16π. 【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二、填空题(共6题) 11. 【答案】 0.03【解析】 P =60020000=0.03.【知识点】频率与概率12. 【答案】 ×【知识点】频率与概率13. 【答案】相等或互补【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4. 【答案】 −1−2i【解析】由题意,根据复数的表示可知z1=i,z2=2−i,所以z2z1=2−ii=(2−i)⋅(−i)i⋅(−i)=−1−2i.【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15. 【答案】1n(x1+x2+⋯+x n)【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16. 【答案】√【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如图所示,旋转所得的几何体是一个圆柱挖去两个圆锥后剩余部分构成的组合体.【知识点】组合体18. 【答案】小明5次考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45,93,95,96,98,中位数是95,应评定为“优秀”.【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19. 【答案】∣z−z0∣(z,z0∈C)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内点Z到点Z0的距离.【知识点】复数的加减运算20. 【答案】(1) 因为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BC⊂平面ABC,BC⊥AC,所以BC⊥平面PAC,因为PA⊂平面PAC,所以PA⊥BC.又PA⊥PB,PB∩BC=B,所以PA⊥平面PBC,因为PA⊂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BC.(2) 如图,过P作PH⊥AC于点H,因为平面PAC⊥平面ABC,所以PH⊥平面ABC,所以∠PAH=60∘,不妨设PA=2,所以PH=√3,以 C 为原点,分别以 CA ,CB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以过 C 点且平行于 PH 的直线为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C (0,0,0),A (2,0,0),B (0,1,0),P(1,0,√3),因此 AB⃗⃗⃗⃗⃗ =(−2,1,0),AP ⃗⃗⃗⃗⃗ =(−1,0,√3),CB ⃗⃗⃗⃗⃗ =(0,1,0),CP ⃗⃗⃗⃗⃗ =(1,0,√3). 设 n ⃗ =(x 1,y 1,z 1) 为平面 PAB 的一个法向量, 则 {n ⃗ ⋅AB⃗⃗⃗⃗⃗ =0,n ⃗ ⋅AP⃗⃗⃗⃗⃗ =0, 即 {−2x 1+y 1=0,−x 1+√3z 1=0,令 z 1=√3,可得 n ⃗ =(3,6,√3), 设 m ⃗⃗ =(x 2,y 2,z 2) 为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 则 {m ⃗⃗ ⋅CB⃗⃗⃗⃗⃗ =0,m ⃗⃗ ⋅CP ⃗⃗⃗⃗⃗ =0, 即 {y 2=0,x 2+√3z 2=0,令 z 2=√3,可得 m ⃗⃗ =(−3,0,√3), 所以 cos⟨m ⃗⃗ ,n ⃗ ⟩=4√3×2√3=−14, 易知二面角 C −PB −A 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C −PB −A 的余弦值为 14.【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二面角21. 【答案】①平面 α 内两条相交直线 a ,b ,即 a ⊂α,b ⊂α,a ∩b =P .②两条相交直线 a ,b 都与 β 平行,即 a ∥β,b ∥β. 【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22. 【答案】(1) 取 PB 的中点 M ,连接 EM ,CM ,过点 C 作 CN ⊥AB ,垂足为 N ,如图所示. 因为 CN ⊥AB ,DA ⊥AB , 所以 CN ∥DA , 又 AB ∥CD ,所以四边形 CDAN 为矩形, 所以 CN =AD =8,DC =AN =6.在 Rt △BNC 中,BN =√BC 2−CN 2=√102−82=6, 所以 AB =12.因为 E ,M 分别为 PA ,PB 的中点, 所以 EM ∥AB 且 EM =6, 又 DC ∥AB ,且 CD =6, 所以 EM ∥CD 且 EM =CD , 则四边形 CDEM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DE ∥CM .因为 CM ⊂平面BPC ,DE ⊄平面BPC ,所以 DE ∥平面BPC .(2) 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可得 DA ,DC ,DP 两两互相垂直,故以 D 为原点,DA ,DC ,DP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 则 D (0,0,0),B (8,12,0),C (0,6,0),所以 DB⃗⃗⃗⃗⃗⃗ =(8,12,0). 假设 AB 上存在一点 F 使 CF ⊥BD ,设点 F 坐标为 (8,t,0)(0≤t ≤12), 则 CF⃗⃗⃗⃗⃗ =(8,t −6,0), 由 CF ⃗⃗⃗⃗⃗ ⋅DB ⃗⃗⃗⃗⃗⃗ =0,得 64+12(t −6)=12t −8=0, 所以 t =23,即 AF =23,故 BF =12−23=343.又 PD =9,所以 V 三棱锥B−PCF =V 三棱锥P−BCF =13×12×343×8×9=136.【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高一数学必修2习题(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1、给出的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②三条平行直线必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④每两条都相交且交点各不相同的四条直线一定共面A.1B.2C.3D.4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逐个对各选项分析: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其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内,①对;两条平行直线是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三条平行直线有可能确定三个平面,②错;三个公共点可以同在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直线上,③错;设这四条直线分别为l1、l2、l3、l4,取其中两条相交直线l1和l2,则它们可确定一个平面α,取l3,设其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A、B,则由题意知这两点不同,且A∈l1,B∈l2,所以有A、B∈α,从而l3∈α;同理可证明l4∈α.所以每两条都相交且交点各不相同的四条直线一定共面,④对.答案: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如图2-1-17,空间四边形SABC中,各边及对角线长都相等,若E、F分别为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 )A.90°B.60°C.45°D.30°图2-1-17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求EF与SA所成的角,可把SA平移,使其角的顶点在EF上,为此取SB的中点G,连结GE、GF、BE、AE.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GE=BC,GF=SA,且GF∥SA,所以∠GFE就是EF与SA所成的角.若设此空间四边形边长为a,那么GF=GE=a,EA=a,EF=a,因此△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FG=45°,所以EF与SA所成的角为45°.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如果直线a∥平面α,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 )A.一条直线不相交B.两条直线不相交C.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任意一条直线不相交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直线a∥平面α,则a与α无公共点,与α内的直线当然均无公共点.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若点M在直线α上,α在平面α内,则M、a、α间的上述关系可记为( )A.M∈a,a∈αB.M∈a,aαC.M a,aαD.M a,aα参考答案与解析: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5、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与HG交于点M,则( )A.M一定在直线AC上B.M一定在直线BD上C.M可能在AC上,也可能在BD上D.M不在AC上,也不在BD上参考答案与解析: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A错,不共点的三点;B错,如空间四边形;D错,两平面的三个交点在同一直线上.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7、若点M在直线a上,a在平面α内,则M,a,α间的上述关系可记为()A.M∈a,a∈αB.M∈a,C.,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要明确数学符号语言的表示.答案: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8、异面直线是指()A.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A错,有可能平行;B错,有可能平行或相交;C错,有可能平行或相交;D正确.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9、若a∥α,b∥α,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 D.A、B、C均有可能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此题的难点在于可能选平行,易和平行公理混淆.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10、下列命题:①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a∥b,直线,则a∥α;④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B.2C.3D.4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对于①,∵直线l虽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有可能在平面α内,∴l不一定平行于α.∴①是假命题.对于②,∵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和a与α相交,∴a和α不一定平行.∴②是假命题.对于③,∵直线a∥b, ,则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a不一定平行于α.∴③是假命题.对于④,∵a∥b, ,那么aα或a∥α,∴a可以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④是真命题.综上所述,真命题的个数为1.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1、空间三条直线两两相交,点P不在这三条直线上,那么由点P和这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的平面的个数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1)当题中三条直线共点但不共面相交时,可确定3个平面;而P点与每条直线又可确定3个平面,故共确定6个.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是异面直线的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由公理4可知不可能平行,只有相交或异面.答案:相交或异面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看图填空.(1)AC∩BD=_______;(2)平面AB1∩平面A1C1=________;(3)平面A1C1CA∩平面AC=________;(4)平面A1C1CA∩平面D1B1BD=_________;(5)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B1C=_________;(6)A1B1∩B1B∩B1C1=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两个面的两个公共点连线即为交线.答案:(1)O(2)A1B1(3)AC(4)OO1(5)B1(6)B1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已知平面α、β相交,在α、β内各取两点,这四点都不在交线上,这四点能确定平面_______个.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分类,如果这四点在同一平面内,那么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这四点不共面,则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可确定四个.答案:1或4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三、解答题【共3道小题】1、如图,已知△ABC在平面α外,它的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交平面α于点P、Q、R,求证:P、Q、R三点共线.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本题是一个证明三点共线的问题,利用公理3,两平面相交时,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因此只需证明P、Q、R三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即可得这三个点都在两平面的交线上,因此是共线的.证明:设△ABC确定平面ABC,直线AB交平面α于点Q,直线CB交平面α于点P,直线AC 交平面α于点R,则P、Q、R三点都在平面α内,又因为P、Q、R三点都在平面ABC内,所以P、Q、R三点都在平面α和平面ABC的交线上,而两平面的交线只有一条,所以P、Q、R三点共线.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①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②直线BA′和CC′的夹角是多少?③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A′垂直?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①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棱AD,DC,CC′,DD′,D′C′,B′D′所在直线分别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②由BB′∥CC′可知,∠B′BA′为异面直线BA′与CC′的夹角,∠B′BA′=45°,所以BA′与CC′的夹角为45°.③直线AB,BC,CD,DA,A′B′,B′C′,C′D′,D′A′分别与直线AA′垂直.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已知直线b∥c,且直线a与b、c都相交,求证:直线a,b,c共面.参考答案与解析:证明:∵b∥c,∴不妨设b,c共面于平面α.设a∩b=A,a∩c=B,∴A∈a,B∈a,A∈α,B∈α,即.∴三线共面.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1、若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分别在这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直线( )A.平行B.异面C.相交 D.平行或异面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两平行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就是不可能相交.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若aα,则a∥α②a∥平面α,bα则a∥b③平面α∥平面β,aα,bβ,则a∥b④平面α∥β,点P∈α,a∥β,且P∈a,则aαA.1个B.2个C.3个 D.4个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若aα,则a∥α或a与α相交,由此知①不正确若a∥平面α,bα,则a与b异面或a∥b,∴②不正确若平面α∥β,aα,bβ,则a∥b或a与b异面,∴③不正确由平面α∥β,点P∈α知Pβ过点P而平行平β的直线a必在平面α内,是正确的.证明如下:假设aα,过直线a作一面γ,使γ与平面α相交,则γ与平面β必相交.设γ∩α=b,γ∩β=c,则点P∈b.由面面平行性质知b∥c;由线面平行性质知a∥c,则a∥b,这与a∩b=P矛盾,∴aα.故④正确.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若AE∶EB=CF∶FB=1∶3,则对角线AC和平面DEF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在内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在平面ABC内.∵AE:EB=CF:FB=1:3,∴AC∥EF.可以证明AC平面DEF.若AC平面DEF,则AD平面DEF,BC平面DEF.由此可知ABCD为平面图形,这与ABCD是空间四边形矛盾,故AC平面DEF.∵AC∥EF,EF平面DEF.∴AC∥平面DEF.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a,b是两条异面直线,A是不在a,b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过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B.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C.过A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bD.过A且平行a,b的平面可能不存在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如当A与a确定的平面与b平行时,过A作与a,b都平行的平面不存在.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5、已知直线a与直线b垂直,a平行于平面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是( )A.b∥αB.bαC.b与α相交D.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a与b垂直,a与b的关系可以平行、相交、异面,a与α平行,所以b与α的位置可以平行、相交、或在α内,这三种位置关系都有可能.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①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④若直线a∥b,b平面α,那么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A.1B.2C.3D.4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对于①,∵直线l虽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有可能在平面α内(若改为l与α内任何直线都平行,则必有l∥α),∴①是假命题.对于②,∵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和a与α相交,∴a与α不一定平行,∴②为假命题.对于③,∵a∥b,bα,只能说明a与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a不一定平行于平面α.∴③也是假命题.对于④,∵a∥b,bα.那么aα,或a∥α.∴a可以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④是真命题.综上,真命题的个数为1.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7、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1)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α内,则l∥α(2)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4)若一直线a和平面α内一直线b平行,则a∥αA.0个B.1个C.2个 D.3个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没有正确命题.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8、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n是异面直线,mα,m∥β,nβ,n∥α,则α∥β.其中真命题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利用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知①④正确.②α与β相交且均与γ垂直的情况也成立,③中α与β相交时,也能满足前提条件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9、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A1中点,F为BB1中点,与EF平行的长方体的面有()A.1个B.2个C.3个 D.4个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面A1C1,面DC1,面AC共3个.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10、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给定下列条件:①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垂直于γ;②存在平面γ,使α、β都平行于γ;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④存在异面直线l,M,使得l∥α,l∥β,M∥α,M∥β.其中可以判断两个平面α与β平行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 D.4个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取正方体相邻三个面为α、β、γ,易知α⊥γ,β⊥γ,但是α与β相交,不平行,故排除①,若α与β相交,如图所示,可在α内找到A、B、C三个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所以排除③.容易证明②④都是正确的.答案: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1、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A1B1、B1C1的中点,P是棱AD上一点,AP=,过P、M、N的平面与棱CD交于Q,则PQ=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MN∥PQ(∵MN∥平面AC,PQ=平面PMN∩平面AC,∴MN∥PQ).易知DP=DQ=.故.答案: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如果空间中若干点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些点在空间的位置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共线或在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内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若直线a和b都与平面α平行,则a和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相交或平行或异面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中点,则BD1与过点A,C,E的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如图所示,连结BD,设BD∩AC=O,连结BD1,在△BDD1中,E 为DD1的中点,O为BD的中点,∴OE为△BDD1的中位线.∴OE∥BD1.又平面ACE,OE平面ACE,∴BD1∥平面ACE.答案:平行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1、如图,直线AC,DF被三个平行平面α、β、γ所截.①是否一定有AD∥BE∥CF;②求证:.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①平面α∥平面β,平面α与β没有公共点,但不一定总有AD∥BE. 同理不总有BE∥CF.②过A点作DF的平行线,交β,γ于G,H两点,AH∥DF.过两条平行线AH,DF的平面,交平面α,β,γ于AD,GE,HF.根据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有AD∥GE∥HF.AGED为平行四边形.∴AG=DE.同理GH=EF.又过AC,AH两相交直线之平面与平面β,γ的交线为BG,CH.根据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有BG∥CH.在△ACH中,.而AG=DE,GH=EF,∴.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S是平面ABCD外一点,M为SC的中点.求证:SA∥平面MDB.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要说明SA∥平面MDB,就要在平面MDB内找一条直线与SA平行,注意到M是SC的中点,于是可找AC的中点,构造与SA平行的中位线,再说明此中位线在平面MDB内,即可得证.证明:连结AC交BD于N,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是AC的中点.又因为M是SC的中点,所以MN∥SA.因为MN平面MDB,所以SA∥平面MD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如图,已知点M、N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棱A1A与A1B1的中点,P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求证:MN∥平面PB1C.参考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连结AC,则P为AC的中点,连结AB1,∵M、N分别是A1A与A1B1的中点,∴MN∥AB1.又∵平面PB1C,平面PB1C,故MN∥面PB1C.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1、二面角指的是( )A.两个平面相交所组成的角B.经过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所组成的图形C.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D.两个平面所夹的不大于90°的角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根据二面角的定义讨论,故选C.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α、β、γ、ω是四个不同平面,若α⊥γ,β⊥γ,α⊥ω,β⊥ω,则( )A.α∥β且γ∥ωB.α∥β或γ∥ωC.这四个平面中可能任意两个都不平行D.这四个平面中至多有一对平面平行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若α∩β=a.∵α⊥γ,β⊥γ,∴α⊥γ.同理a⊥ω.∴γ∥ω;若α∥β,则γ与ω相交或平行,∴α∥β或γ∥ω.答案:B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n⊥m;③若m⊥α,m∥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①m∥α,n∥α不一定有m∥α.②③正确.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如图2-3-15,设P是正方形ABCD外一点,且PA⊥平面ABCD,则平面PAB与平面PBC、平面PAD的位置关系是( )图2-3-15A.平面PAB与平面PBC、平面PAD都垂直B.它们两两都垂直C.平面PAB与平面PBC垂直、与平面PAD不垂直D.平面PAB与平面PBC、平面PAD都不垂直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PA⊥平面ABCD,∴PA⊥BC.又∵BC⊥AB,PA∩AB=A,∴PC⊥平面PAB,从而平面PBC⊥平面PAB.由AD⊥PA,AD⊥AB,PA∩AB=A得AD⊥平面PAB.∵AD平面PAD,∴平面PAD⊥平面PAB.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5、如图2-3-16,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BC边上的高为AD,若沿AD折成直二面角,则A 到BC的距离是……()图2-3-16A.1B.C.D.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折叠后BD=DC=,且∠BDC为二面角的平面角,∠BDC=90°,∴BC=.取BC中点E,连结DE,则DE⊥BC,进一步易证AE⊥BC,AE的长为所求距离.∵AD=,DE=BC=,∴AE=.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也可能异面,所以A,B错,垂直于同一直线的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平行,所以D错.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7、空间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则它的两对角线AC、BD的关系是( )A.垂直且相交B.相交但不一定垂直C.垂直但不相交D.不垂直也不相交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取BD中点E,连结AE、CE.∵AB=AD=BC=CD,∴AE⊥BD,CE⊥BD.∴BD⊥平面AEC.又AC面AEC,∴BD⊥AC.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8、线段AB的长等于它在平面α内射影长的2倍,则AB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A.30°B.45°C.60°D.120°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知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9、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β;②若, ,M∥β,n∥β,则α∥β;③若l∥α,l⊥β,则α⊥β;④若,,且l⊥M,l⊥n,则l⊥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②错误;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④错误.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垂直③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④过直线外一点只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平行的性质,知①②③正确;④错,过直线外一点作平面与直线垂直,则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与该直线垂直.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1、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结论: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假设①③④为条件,即m⊥n,n⊥β,m⊥α成立,如图.过m上一点P 作PB∥N,则PB⊥m,PB⊥β,设垂足为B.又设m⊥α,垂足为A,过PA、PB的平面与α、β的交线l交于点C.∵l⊥PA,l⊥PB,∴l⊥平面PAB.∴l⊥AC,l⊥BC.∴∠ACB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由m⊥n,显然PA⊥PB,∴∠ACB=90°,∴α⊥β.由①③④②成立.反过来,如果②③④成立,与上面证法类似可得①成立.答案: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结论: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假设①③④为条件,即m⊥n,n⊥β,m⊥α成立,如图.过m上一点P 作PB∥N,则PB⊥m,PB⊥β,设垂足为B.又设m⊥α,垂足为A,过PA、PB的平面与α、β的交线l交于点C.∵l⊥PA,l⊥PB,∴l⊥平面PAB.∴l⊥AC,l⊥BC.∴∠ACB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由m⊥n,显然PA⊥PB,∴∠ACB=90°,∴α⊥β.由①③④②成立.反过来,如果②③④成立,与上面证法类似可得①成立.答案: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设三棱锥P ABC的顶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H,给出下列命题:①若PA⊥BC,PB⊥AC,则H是△ABC的垂心;②若PA、PB、PC两两互相垂直,则H是△ABC的垂心;③若∠ABC=90°,H是AC的中点,则PA=PB=PC;④若PA=PB=PC,则H是△ABC的外心.请把正确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①若P A⊥BC,PB⊥AC,则H为垂心.②∵PA⊥PB,PA⊥PC,∴PA⊥面PBC.∴PA⊥BC.又PH⊥面ABC,∴PH⊥BC.∴BC⊥面PAH.∴AH⊥BC.同理BH⊥AC,∴H为垂心.③∵H为AC中点,∠ABC=90°,∴AH=BH=CH.又PH⊥面ABC,由勾股定理知PA=PB=PC.④∵PA=PB=PC,又PH⊥面ABC,同③可知AH=BH=CH,∴H为外心.答案:①②③④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4、如图,P是二面角α-AB-β的棱AB上一点,分别在α、β上引射线PM、PN,截PM=PN,如果∠BPM=∠BPN=45°,∠MPN=60°,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过M在α内作MO⊥AB于点O,连结NO,设PM=PN=a,又∠BPM=∠B PN=45°,∴△OPM≌△OPN.∴ON⊥AB.∴∠MON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连结MN,∵∠MPN=60°,∴MN=a.又,∴MO2+NO2=MN2.∴∠MON=90°.答案:90°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三、解答题【共3道小题】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A1D,EF⊥AC,求证:EF∥BD1.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要证明EF∥BD1,可构造与它们都垂直的一个平面.由于A1D,AC 均为各面的对角线,通过对角线的平行性可构造垂直关系.证明:连结A1C1,由于AC∥A1C1,EF⊥AC,∴EF⊥A1C1.又EF⊥A1D,A1D∩A1C1=A1,∴EF⊥平面A1C1D. ①∵BB1⊥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BB1⊥A1C1.又A1B1C1D1为正方体,∴A1C1⊥B1D1.∵BB1∩B1D1=B1,∴A1C1⊥平面BB1D1D.而BD1平面BB1D1D,∴BD1⊥A1C1.同理,DC1⊥BD1,DC1∩A1C1=C1,∴BD1⊥平面A1C1D. ②由①②可知EF∥BD1.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2、在长江汽车渡口,马力不足或装货较重的汽车上岸时,采用沿着坡面斜着成S形的方法向上开,这是为什么?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吗?参考答案与解析:答案:在汽车马力恒定的情况下,行驶单位路程内,垂直上升高度愈大,汽车愈费“力”,当“力”所不及时,就会发生危险.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走S形可减少这种危险,从数学的角度看,可作如下解释.图2-3-22如图,AB表示笔直向上行走的路线(AB⊥CA),α表示它与水平面所成的交角,CB表示斜着向上行走的路线,β表示它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它们所达到的高度都是BD.现在的问题就是要研究α和β这两个角哪个大,越大越费力.在Rt△BAD中,sinα=.①在Rt△BCD中,sinβ=.②比较①与②,因为AB、CB分别是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和斜边,也就是说AB<CB,所以>.又因为α、β都是锐角,所以α>β.因此汽车沿着CB方向斜着向上开要省力.山区修筑的公路,采取盘山而上的方法,也是这个道理.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D、△ACD、△BCD、△ABC都全等,且,BC=2,求以BC为棱、以面BCD和面BCA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参考答案与解析:解:取BC的中点E,连结AE、DE,∵AB=AC,∴AE⊥BC.又∵△ABD≌△ACD,AB=AC,∴DB=DC.∴DE⊥BC.∴∠AE D为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又∵△ABC≌△DBC,且△ABC为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故△DBC也是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又△ABD≌△BDC,∴AD=BC=2.在Rt△DEB中,,BE=1,∴,同理.在△AE D中,∵AE=DE=,AD=2,∴AD2=AE2+DE2.∴∠AE D=90°.∴以面BCD和面BCA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为90°.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一、选择题【共12道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殊的四棱柱C.所有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成平面图形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参考答案与解析:B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2、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柱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参考答案与解析:D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3、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A. B. C.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设球半径为R,截面半径为r.+r2=R2,∴r2=.∴.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4、如图所示的直观图是将正方体模型放置在你的水平视线的左上角而绘制的,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及主体图形中虚线的使用,知A正确.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5、长方体的高等于h,底面积等于S,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面积为S′,则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 )A. B.C. 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a、b,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面积S′=①,S=ab②,由①②得:(a+b)2=+2S,∴a+b=,S侧=2(a+b)h=2h.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6、设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是4,过每一顶点有两条棱与对角线的夹角都是60°,则此长方体的体积是( )A. B. C.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设长方体的过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a、b、c,并且长为a、b的两条棱与对角线的夹角都是60°,则a=4cos60°=2,b=4cos60°=2.根据长方体的对角线性质,有a2+b2+c2=42,即22+22+c2=42.∴c=.因此长方体的体积V=abc=2×2×=.答案:B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7、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1、S2、S3,则( )A.S1<S2<S3B.S3<S2<S1C.S2<S1<S3 D.S1<S3<S2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截面性质可知,设底面积为S.;;可知:S1<S2<S3故选A.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截面性质都是一些比例关系:截得面积之比就是对应高之比的平方,截得体积之比,就是对应高之比的立方,所谓“高”,是指大棱锥、小棱锥的高,而不是两部分几何体的高.答案:A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8、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球心到一个面的距离等于这个正四面体高的( )A. B. C.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球心到正四面体一个面的距离即球的半径r,连结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把正四面体分成四个高为r的三棱锥,所以4×S·r=·S·h,r= h (其中S为正四面体一个面的面积,h为正四面体的高)答案:C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9、若圆台两底面周长的比是1∶4,过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则圆台被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是( )A.1∶16B.3∶27C.13∶129D.39∶129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题意设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4r,截面半径为x,圆台的高为2h,则有,∴x=.∴.答案:D主要考察知识点:简单几何体和球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 B. C.D.。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综合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30°B .45°C .60°D .90°2.若三点A(3,1),B(-2, b),C(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 等于( )A .2B .3C .9D .-9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是( )A .y +2=33(x +1) B .y -2=3(x -1) C.3x -3y +6-3=0 D.3x -y +2-3=04.直线3x -2y +5=0与直线x +3y +10=0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异面5.直线mx -y +2m +1=0经过一定点,则该定点的坐标为( )A .(-2,1)B .(2,1)C .(1,-2)D .(1,2)6.已知ab <0,bc <0,则直线ax +by +c =0通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7.点P(2,5)到直线y =-3x 的距离d 等于( )A .0 B.23+52C.-23+52 D.-23-528.与直线y =-2x +3平行,且与直线y =3x +4交于x 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 )A .y =-2x +4B .y =12x +4 C .y =-2x -83D .y =12x -839.两条直线y =ax -2与y =(a +2)x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 )A .2B .1C .0D .-1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 -y +2=0,直角顶点是C(3,-2),则两条直角边AC ,BC 的方程是( )A .3x -y +5=0,x +2y -7=0B .2x +y -4=0,x -2y -7=0C .2x -y +4=0,2x +y -7=0D .3x -2y -2=0,2x -y +2=011.设点A(2,-3),B(-3,-2),直线l 过点P(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4或k ≤-4B .-4≤k ≤34C .-34≤k ≤4 D .以上都不对 12.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二、填空题13.已知点A(-1,2),B(-4,6),则|AB|等于________.14.平行直线l1:x -y +1=0与l2:3x -3y +1=0的距离等于________.15.若直线l 经过点P(2,3)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或________.16.若直线m 被两平行线l1:x -y +1=0与l2:x -y +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 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求经过点A(-2,3),B(4,-1)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并把它化成点斜式,斜截式和截距式.18.(1)当a 为何值时,直线l1:y =-x +2a 与直线l2:y =(a2-2)x +2平行? (2)当a 为何值时,直线l1:y =(2a -1)x +3与直线l2:y =4x -3垂直?19.在△ABC 中,已知点A(5,-2),B(7,3),且边AC 的中点M 在y 轴上,边BC 的中点N 在x 轴上,求:(1)顶点C 的坐标;(2)直线MN 的方程.20.过点P(3,0)作一直线,使它夹在两直线l1:2x -y -2=0和l2:x +y +3=0之间的线段AB 恰被P 点平分,求此直线方程.21.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4,-6),B(-4,0),C(-1,4),求(1)AC 边上的高BD 所在直线方程;(2)BC 边的垂直平分线EF 所在直线方程;(3)AB 边的中线的方程.22.当m 为何值时,直线(2m2+m -3)x +(m2-m)y =4m -1.(1)倾斜角为45°;(2)在x 轴上的截距为1.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综合检测题1A 斜率k =2+3-24-1=33,∴倾斜角为30°. 2D 由条件知kBC =kAC ,∴b -11-2-8=11-18-3,∴b =-9. 3C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 -2=tan30°(x -1),整理得3x -3y +6-3=0.4A ∵A1B2-A2B1=3×3-1×(-2)=11≠0,∴这两条直线相交.5A 直线变形为m(x +2)-(y -1)=0,故无论m 取何值,点(-2,1)都在此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A 1D 1B 1C 1A即墨实验高中高一数学周清自主检测题命题人:吴汉卫 审核人:金文化 时间:120分钟 №: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点),3(),2,1(m B A --,则m 的值为( )A .6B .10C .2D .02 .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 .3∶1B .3∶2C . 1∶3D .2∶3 3 .平行线0943=-+y x 和0286=++y x 的距离是( )A .58B .2C .511D .574 .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l m ⊥,m α⊂,则l α⊥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 //D .若l α//,m α//,则l m //5 .若直线l 过点3(3,)2--且被圆2225x y +=截得的弦长为8,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A .3x =-B .332x =-=-或yC .34150x y ++=D .34150x y ++=x=-3或6 .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或2B .-1或-2C .1或2D .1或-27 .无论m,n 取何实数值,直线 (3m-n)x+(m+2n)y-n=0都过定点P,则P 点坐标为 ( )A .(-1,3)B .)23,21(-C .)53,51(-D .)73,71(-8 .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等于 ( )A .23B .33C .223D .2339.圆1C :222880x y x y +++-=与圆2C :224420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外切C .内切D .相离10.若使得方程0162=---m x x 有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424.≤≤-m A 244.≤≤-m B44.≤≤-m C 244.≤≤m D11.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2AB BC CC ===,则直线1BC 和平面11DBB D 所成的正弦值等于( )A .32 B .52 C .105 D .101012.若直线4=+byax 与圆4:22=+y x C 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点),(b a P 与圆C 的位置关系是( )A .在圆外B .在圆内C .在圆上D .不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经过点A(-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4.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___cm 3.15.以点(-3,4)为圆心且与直线5x y +=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16.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β,n∥β,m 、n ⊂α,则α∥β; ②若α⊥γ,β⊥γ,α∩β=m ,n ⊂γ,则m⊥n; ③若m⊥α,α⊥β,m∥n,则n∥β; ④若n∥α,n∥β,α∩β=m ,那么m∥n;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装订线正视俯视13三、解答题(共74分)17.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3420x y +-=与直线220x y ++=的交点P ,且垂直于直线210x y --=.(Ⅰ)求直线l 的方程;(Ⅱ)求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 .18.如图,在三棱锥A —BPC 中,AP⊥PC,AC⊥BC,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Ⅰ)求证:MD//平面APC;(Ⅱ)求 证:平面ABC⊥平面APC.19.已知圆C 的半径为10,圆心在直线2y x =上,且被直线0x y -=截得的弦长为42,求圆C 的方程.20.已知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将△ABD 折起,使点A 到点A 1的位置,且二面角A 1—BD—C 为直二面角。
(I )求二面角A 1—BC —D 的正切值大小; (II )求异面直线A 1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直线BD 与平面A 1BC 所成角的 正弦值的大小。
21.已知:ABC ∆中,顶点()2,2A,边AB 上的中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y +=,边AC上高BE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40x y ++=。 (1)求点B 、C 的坐标; (2)求ABC ∆的外接圆的方程。22.(14分)已知关于x,y 的方程C:04222=+--+m y x y x .(1)当m 为何值时,方程C 表示圆。
(2)若圆C 与直线l:x+2y-4=0相交于M,N 两点,且|MN|=54,求m 的值。
高一数学周清自主检测题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B5. D6. B7. D8. B9. A 10. B 11. C 12. A 二、填空题13. x+y-1=0,4x+3y=0 14. 243 ;15. 22(3)(4)8x y ++-= ; 16. ②④ 三、解答题 17. 解:(Ⅰ)由3420,220.x y x y +-=⎧⎨++=⎩ 解得2,2.x y =-⎧⎨=⎩由于点P 的坐标是(2-,2). 则所求直线l 与210x y --=垂直, 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 20x y C ++=.把点P 的坐标代入得 ()2220C ⨯-++= ,即2C =. 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 220x y ++=(Ⅱ)由直线l 的方程知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1-、2-, 所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11212S =⨯⨯=18. 解(Ⅰ)∵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MD//AP,又MD ⊄平面ABC, AP ⊂平面ABC∴MD//平面APC(Ⅱ)∵△PMB 为正三角形,且D 为PB 中点, ∴MD⊥PB.又由(Ⅰ)知MD//AP, ∴AP⊥PB.又已知AP⊥PC,PB∩PC=P∴AP⊥平面PBC,而BC 包含于平面PBC, ∴AP⊥BC,又AC⊥BC,而AP∩AC=A, ∴BC⊥平面APC, 又BC ⊂平面ABC∴平面ABC⊥平面PAC19. 解:因为所求圆的圆心C 在直线2y x =上,所以设圆心为(),2Ca a ,所以可设圆的方程为()()22210x a y a -+-=,因为圆被直线0x y -=截得的弦长为42,则圆心(),2C a a 到直线0x y -=的距离()22224210211a a d ⎛⎫-==- ⎪ ⎪⎝⎭+-,即22ad ==,解得2a =±. 所以圆的方程为()()222410x y -+-=或()()222410x y +++=.20. 解:(I )解:设O 为BD 中点,连结A 1O ,∵A 1D=A 1B , ∴A 1O ⊥BD 。
又二面角A 1—BD —C 是直二面角, ∴A 1O ⊥平面BCD ,过O 作OE ⊥BC ,垂足为E ,连结A 1E ,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 1E ⊥BC 。
∴∠A 1EO 为二面角A 1—B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形ABCD 边长为2, 则1,21==OE O A ,.2tan 11==∴OEOA EO A (II )解:连结A 1A , ∵AD ∥BC ,∴∠A 1DA 为异面直线A 1D 与BC 所成的角,∵A 1O ⊥平面ABCD ,且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 ∴A 1—ABCD 为正四棱锥。
∴A 1A=A 1D , 又AD=A 1D , ∴∠A 1DA=60°∴异面直线A 1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为60°。
(III )解:易知BC ⊥平面A 1OE , ∴平面A 1OE ⊥平面A 1BC ,过点O 作OF ⊥A 1E ,垂足为F ,连结BF , 则OF ⊥平面A 1BC ,∴∠OBF 为直线BD 与平面A 1BC 所成的角, 设正方形ABCD 边长为2,.33sin ,36,2==∴==BO OF OBF OF BO 则21. 解(1)由题意可设(34,)B a a --,则AB 的中点D 322(,)22a a --+必在直线CD 上, ∴322022a a --++=,∴0a =,∴(4,0)B -, 又直线AC 方程为:23(2)y x -=-,即34y x =-,由034x y y x +=⎧⎨=-⎩得,(1,1)C - (2)设△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0x y Dx Ey F ++++=,则22222220(4)40110D E F D F D E F ⎧++++=⎪--+=⎨⎪++-+=⎩得941147D E F ⎧=⎪⎪⎪=-⎨⎪=-⎪⎪⎩∴△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9117044x y x y ++--=. 22. 解:(1)方程C 可化为 m y x -=-+-5)2()1(22显然 5,05<>-m m 即时时方程C 表示圆。
(2)圆的方程化为 m y x -=-+-5)2()1(22圆心 C (1,2),半径则圆心C (1,2)到直线l:x+2y-4=0的距离为 5121422122=+-⨯+=d1||||2MN MN ==则,有 2221(||)2r d MN =+,)52()51(522+=-∴M 得 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