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一章
药物化学(第七版)第一章

原பைடு நூலகம்抑制剂
洛伐他丁
普萘洛尔
氯吡格雷 塞氯匹定 抗血栓药 阿司匹林
拉贝洛尔
醋丁洛尔 肼屈嗪 作用于血管平
氟桂利嗪
Diltiazem
钙通道阻滞剂
奎尼丁
维拉帕米
硝苯地平
心血管疾病 治疗药物
地高辛 福辛普利
滑肌药物和作 用于交感神经 胍乙啶 利血平 末梢药物
烟酸 非诺贝特 影响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代谢 药物 氯贝丁脂
OH OH OH OH OH OH Sugar HOOC OH
HO HO HO HO HO HO Sugar HO HOOC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 厄贝沙坦
缬沙坦 吗多明
酚妥拉明
氟伐他丁 HMG-CoA还 阿托伐他汀
NO供体药物 硝酸甘油
b-受体阻滞剂
噻吗洛尔
酚苄明 作用于a肾上 腺素受体的药 特拉唑嗪 可乐定 物
药物化学形成
植物 19世纪初,从植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 阿片:吗啡 古柯叶:可卡因 颠茄:阿托品 金鸡纳:奎宁 19世纪中期,从有机化合物中寻找活性物质 水合氯醛用于镇静 乙醚用于麻醉 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上市,开创了 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发展(二十世纪)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1950 1951 1952 1953 1953 1960 1966 1970 1972 1983 1988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胡萝卜素全合成成功 麦角生物碱结构阐明 吗啡全合成成功 胰岛素结构阐明 发现利血平 Vit D3 全合成成功 PGE1 绝对构型确定 甲状腺释放因子全合成成功 Vit B12 全合成成功 青蒿素全合成成功 青蒿素新药上市作为药用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药物化学(第二版)第一章 局麻药-文档资料

相关链接
滥用K粉(氯胺酮)的危害
K粉是氯胺酮的俗称。 本品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 可对心、肺、神经造成致命损伤,对中枢神经的损伤 比“冰毒”还厉害。 本品如果滥用至70毫克会引起中毒 100毫克会产生幻觉 500毫克将出现濒死状态,过量可致死。 2001年5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列入二 类精神药品管制; 2003年公安部将其明确列入毒品范畴, 2004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升级为一类精 神药品实施管制。
CH3 NHCOCH2N(C2H5)2 CH3 HCl H2O
化学名: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 盐酸盐一水合物,又名赛罗卡因。
性
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有麻木感; 在水、乙醇中易溶,氯仿中可溶,乙醚中不溶
盐酸利多卡因
稳定性:本品化学稳定性比普鲁卡因高。原因是: ①酰胺键比酯键较稳定; ②由于酰胺基邻位有两个甲基,形成空间 位阻作用,使其对酸、碱均较稳定,不易 发生水解。 鉴 别:本品游离碱可与一些金属离子生成有色螯 合物,如与硫酸酮试液形成蓝紫色,加氯 仿振摇后放置,氯仿层显黄色。 作 用:本品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约2倍,穿透 力强,起效快。用于各种麻醉,也用于治 疗心律失常。
第二节
局 部 麻 醉 药
局部麻醉药
简称局麻药,是一类通过可逆性阻 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在保持意识清醒状 态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适用 于局部小手术。
结构类型
局麻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芳酸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氨基醚类 氨基酮类 氨基甲酸酯类 其中芳酸酯类和酰胺类最常见。
引 入 卤 原 子
药物化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完整完美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1、下面哪个药物的作用与受体无关A. 氯沙坦B. 奥美拉唑C. 降钙素D. 普仑司特E. 氯贝胆碱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A. 预防脑血栓B. 避孕C. 缓解胃痛D. 去除脸上皱纹E. 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
1-3、肾上腺素(如下图)的a碳上,四个连接部分按立体化学顺序的次序为A. 羟基>苯基>甲氨甲基>氢B. 苯基>羟基>甲氨甲基>氢C. 甲氨甲基>羟基>氢>苯基D. 羟基>甲氨甲基>苯基>氢E. 苯基>甲氨甲基>羟基>氢1-4、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A. 化学药物B. 无机药物C. 合成有机药物D. 天然药物E. 药物1-5、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A. 受体B. 酶C. 离子通道D. 核酸E. 细胞壁二、配比选择题[1-6-1-10]A. 药品通用名B. INN名称C. 化学名D. 商品名E. 俗名1-6、对乙酰氨基酚1-7、泰诺1-8、Paraacetamol1-9、N-(4-羟基苯基)乙酰胺1-10、醋氨酚三、比较选择题[1-11-1-15]A. 商品名B. 通用名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11、药品说明书上采用的名称1-12、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名称1-13、根据名称,药师可知其作用类型的名称1-14、医生处方采用的名称1-15、根据名称就可以写出化学结构式的名称。
四、多项选择题1-16、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发现与发明新药B. 合成化学药物C. 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D. 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E. 剂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1-17、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A. 受体B. 细胞核C. 酶D. 离子通道E. 核酸1-18、下列哪些药物以酶为作用靶点A. 卡托普利B. 溴新斯的明C. 降钙素D. 吗啡E. 青霉素1-19、药物之所以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是由于A. 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的必需物质的不足B. 药物可以产生新的生理作用C.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激动作用D.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抑制作用E. 药物没有毒副作用1-20、下列哪些是天然药物A. 基因工程药物B. 植物药C. 抗生素D. 合成药物E. 生化药物1-21、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A. 通用名B. 俗名C. 化学名(中文和英文)D. 常用名E. 商品名1-22、下列药物是受体拮抗剂的为A. 可乐定B. 心得安C. 氟哌啶醇D. 雷洛昔芬E. 吗啡1-23、全世界科学家用于肿瘤药物治疗研究可以说是开发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下列药物为抗肿瘤药物的是A. 紫杉醇B. 苯海拉明C. 西咪替丁D. 氮芥E. 甲氧苄啶1-24、下列哪些技术已被用于药物化学的研究A. 计算机技术B. PCR技术C. 超导技术D. 基因芯片E. 固相合成1-25、下列药物作用于肾上腺素的β受体A. 阿替洛尔B. 可乐定C. 沙丁胺醇D. 普萘洛尔E. 雷尼替丁五、问答题1-26、为什么说“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1-27、药物的化学命名能否把英文化学名直译过来?为什么?1-28、为什么说抗生素的发现是个划时代的成就?1-29、简述现代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内容。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药物的概念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内容。
为了设计、发现和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3) 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一、巴比妥类1 异戊巴比妥HNN H OOO中等实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体内代谢】巴比妥类药物多在肝脏代谢,代谢反应主要是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环的水解,然后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结合物排出体外。
异戊巴比妥的5位侧链上有支链,具有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氢更易被氧化成羟基,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易溶于水,从肾脏消除,故为中等时效的药物。
【临床应用】本品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的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久用可致依赖性,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苯二氮卓类1. 地西泮(Diazepam, 安定,苯甲二氮卓)【结构】NNOCl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体内代谢】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 -1去甲基、C -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被开发成药物)。
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1. 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结构】. HClNSClN【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氧化代谢,体内代谢复杂,尿中存在20多种代谢物,代谢过程主要有N -氧化、硫原子氧化、苯环羟基化、侧链去N -甲基和侧链的氧化等,氧化产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出。
药物化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章绪论药物化学简介药物化学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综合性学科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发展历程数百万前:神农尝百草19世纪初期:提取要用分子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1920~1930:神经系统药物1930~近代1960:药理实验各种模型→不同的药物化合物→不同的药理活性→药物筛选1970至今理性化时代:构效关系研究开始兴起(天然药物分子→药效基因→简化复杂分子→类天然产物)1.磺胺由百浪多息转化而来2.弗洛里、钱恩(深入研究青霉素)3.弗莱明(青霉素发现者)4.在红豆杉中提取了抗肿瘤有效成分紫杉醇现代新药设计基于疾病发生机制的药物设计基于药物作用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以受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以酶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以离子通道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以核酸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化学药物的质量与纯度评定药物质量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内在质量)药物的纯度(药物的外在质量)药物质量标准的指征有效成分的含量药物的杂质限度药物的命名国际非专有名(通用名)受行政和法律保护的名称化学名规律性系统性准确性反映药物的本质商品名药物的分类按来源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按化学成分无机药物(如顺铂)有机化学药物按国家药品管理化学药无机药物合成有机药物生物药(利用提取有效单体,例如:第一个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中药中成药中药材按用途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按适用对象人药兽药农药40%天然药物60%合成药物、基因工程。
(完整版)药物化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药物化学的定义
药物 特殊化学品 –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或为了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的法律定义
药品管理法57条
������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 调节人的生理机能
������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 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
������ 1、提供使用药物的化学基础 ������ 2、研究药物生产的工艺 ������ 3、创制新药
使用药物的化学基础
������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 药物质量分析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 药物制剂 –稳定性、药物间的相互影响、配伍禁忌、剂型选 择 ������ 药物的体内化学(代谢) –体内的化学变化,吸收、分布、代谢、排除
化学名
������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 –化合物的名称代表它的组成和结构,且具有 相应的系统性 –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不致混淆
通用名 即 INN
������ 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正式名 称 –不能取得任何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 生产者都可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 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作使用的复方组份的名称
INN 的作用
������ 避免药名混乱
– 一药多名和一名多药
肿瘤的转移和耐药是其难以治愈和复发的二个主要原 因。
临床诊断结果显示,约60%以上的初诊肿瘤患者已经 发生肿瘤转移。
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90%以上的肿瘤 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
药物化学第一章_绪论

7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 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1769 1783 1806 1818 1819 1831 1886 1890 1901 1901 1904 1909 1918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从酒石中生产出酒石酸 从橄榄油中生产出甘油 从鸦片中发现及分离出吗啡 从树叶中分离出叶绿素 从咖啡中得到咖啡因 从胡萝卜中分离得到胡萝卜素 第一个生物碱——毒芹碱的合成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的合成 第一个激素药——肾上腺素分离成功 阿托品合成成功 肾上腺素合成成功 罂粟碱全合成成功 麦角胺生物碱制得纯品
沙利度胺
20世纪 年代 镇静药,缓解孕吐(反应停) 世纪60年代 镇静药,缓解孕吐(反应停) 世纪 海豹儿 消旋化合物中的左旋对映异构体有致畸作用。 消旋化合物中的左旋对映异构体有致畸作用。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 年以前)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1990年以前) 年以前
基于疾病发生机制的药物设计
未知 7% 受体 45%
酶 28%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1
目前药品开发趋势 1. 以受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
与受体有关的药物有激动剂和拮抗剂。 与受体有关的药物有激动剂和拮抗剂。 激动剂
16
受体 M 型乙酰胆碱受体 M 型乙酰胆碱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β1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α1 /β1 /β2 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 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
用途 利尿 心脏病 抗溃疡 抗真菌 抗抑郁 抗痛风 抗癌、抗病毒 抗癌 抗寄生虫
酶 RNA 聚和酶 血栓素合成酶 胆固醇合成酶 醛糖还原酶 乙酰胆碱酯酶 GABA 转氨酶 神经氨酸酶 蛋白酶 核糖基转酰胺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前研究 如有可能
新化合物的合成
生物活性测定及 药效学试验
结构分析和 化合物设计
以小分子为
基础的循环
配体3D结构
SA推测 新类似物的预测
全新设计
QSAR 受体模建 3D-QSAR
以蛋白质结构
模型为基础的循环
配体-受体三维结构 同源蛋白模建
以受体实验结构 为基础的循环
配体-受体三维结构 X-RAY NMR
激动
肾上腺素能受体
卡维地洛
拮抗
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
氯沙坦
拮抗
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
依普沙坦
拮抗
胃肠道痉挛 支气管哮喘 心律失常
高血压 心律失常 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 高血压 高血压
14
常见与受体有关的药物
受体
降钙素受体 多巴胺受体 D2 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组胺受体 H1 组胺受体 H2 5-羟色胺受体 5-HT3 5-羟色胺受体 5-HT4 5-羟色胺受体 5-HT1B 5-羟色胺受体 5-HT2A/2C
与生命科学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C 至少在治疗学(Therapeutics)及药理学
(Pharmacology) 研究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几千年前,人类
就开始使用药物。人们品尝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植物(例如 中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其中产生令人有舒适感的植物或
S H C O 者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植物,就被用于作为药物使用。而产生 O N 毒性作用的植物则被用来打猎、战争或其他特别用途,但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计 算机及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成就又充实了药物化学的内 容,使得它又成为一门新兴的极具生气的朝阳学科。
4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769 从酒石中生产出酒石酸 1783 从橄榄油中生产出甘油 1806 从鸦片中发现及分离出吗啡 1818 从树叶中分离出叶绿素 1819 从咖啡中得到咖啡因 1831 从胡萝卜中分离得到胡萝卜素 1886 第一个生物碱——毒芹碱的合成 1890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的合成 1901 第一个激素药——肾上腺素分离成功 1901 阿托品合成成功 1904 肾上腺素合成成功 1909 罂粟碱全合成成功 1918 麦角胺生物碱制得纯品
HOOC Sugar
S u g ar HOOC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Sugar
HOOC
21
塞氟氯H伐原匹M他洛缬定酶G丁伐沙抗他抑-坦血C受丁血制o管氯阿体A栓吡托剂紧厄还拮格伐药贝张抗雷他沙素汀剂坦缬II普沙萘坦洛吗拉N尔多贝O-明洛受供尔体体阻药噻硝滞物吗酸剂洛甘醋尔油丁洛尔酚妥可腺肼作作滑拉乐屈素用明定用肌嗪受于酚于药物体苄血物肾明的管和上药特平作拉唑嗪
年代 重要合成药物发明
1924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1927 帕马喹 Pamaquine 1931 丁卡因 Tetracaine 1932 海索比妥 Hexobarbital 1933 磺胺柯定 Sulfachrysoidine 1936 磺胺 Sulfanilamide 1945 氯喹 Chloroquine 1945 甲硫氧嘧啶 Methylthiouracil 1964 甲基多巴 Methyldopa 1967 可乐定 Clonidine 1967 乙胺丁醇 Ethambutol 1969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1970 甲氧苄啶 Trimethoprin
激酶 底物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11
第一章 绪论 两大研究策略
基因组 药物
基因组信息 生物信息学
靶标
12
第一章 绪论
M essenger
R eceptor
C ell M em brane
C ell
受体
M essenger
R eceptor
C ell M em brane
C ell
Cell
Receptor
生物信息学和组合化学
来源
理化性质、3D小分子库
3D蛋白质结构、序列库
分子生物学 受体蛋白质克隆、表达等
生物化学 受体蛋白质的纯化、结构表征
27
第一章 绪论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 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 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 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5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921 胰岛素分离取得纯品 1925 吗啡的化学结构得以阐明 1926 通过光照获得 Vit D 1928 Vit C 分离出纯品 1932 从睾丸中分离出第一个雄性激素 1933 Vit C 全合成成功 1936 分离出皮质激素并确定化学结构 1937 Vit A 全合成成功 1939 Vit B1 结构阐明、全合成成功 1940 发现青霉素并分离得到纯品 1944 奎宁全合成成功 1944 链霉素分离得到纯品 1947 发现氯霉素并阐明其结构
蛋白酶 核糖基转酰胺酶
药物
利福霉素 利多来尔 美格鲁特 依帕司他 溴新斯的明 丙戊酸钠 扎那米韦 Ampremavir 6-巯基嘌呤
用途
抗结核 抗凝血 降血脂 糖尿病 重症肌无力 抗癫痫 流感 爱滋病 抗癌
20
钾离子通道
HOOC Sugar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OH HO
创新药物研究
新药研究的 发现阶段
discover
新药研究的 开发阶段
VitD3与1a-OH VitD3的代谢
OH
HO VitD3
HO
25-OH-VitD3
肝
1,25-(OH)2-VitD3
HO
OH
OH
OH OH
肾
24,25-(OH)2-VitD3 (无活性)
HO
23
病毒侵染与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苏拉明、钨酸锑、 甲酸磷、叠氮胸苷
无环鸟苷、羟基丁基嘌 呤、羟基丙氧甲基鸟嘌 呤、氟磺阿糖胞苷、氟 磺阿糖尿苷
Active Site
酶的活性中心
Active Site
17
酶的催化作用
SU B ST R A TE
ENZYM E
ENZYM E
Reaction Binding
SUBSTRATE
SUBSTRATE
BLOCKED
ENZYME
ENZYME
18
常见与酶有关的药物
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HMG-CoA 还原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84 他莫昔芬 Tamoxifen
1985 氧氟沙星 Ofloxacin
1988 西沙必利 Cisapride
1989 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1989 奥丹西隆 Odnsetron
1993
阿仑膦酸钠 Sodium
Alendronate
1996 雷洛昔芬 Raloxifen
7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
白三烯受体
药物
降钙素 氟哌啶醇 戈那瑞林 茶苯海明 雷尼替丁 利坦色林 莫沙必利 曲唑酮 氯氮平 普仑司特
激动或抑制
用途
激动
骨质疏松
拮抗
精神病
拮抗
肿瘤
拮抗
晕动症
拮抗
胃肠道溃疡
拮抗
止吐药
激动
胃肠运动障碍
激动
抑郁症
拮抗
精神病
过敏、哮喘
15
常见与受体有关的药物
受体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 催产素受体 前列腺素受体 抑生长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论是药物还是毒物,都丰富了人类的文化。
3
第一章 绪论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神经系统药物如麻醉药、镇静 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等重要药物已广泛使用,它们大 部分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药物实际上都与人们的主 观感觉有关,在实验药理学尚未发展的前提下,它们的兴 起是容易理解的。
“药物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科学,具有坚实的 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内容。
Membrane
Cell Messenger
13
常见与受体有关的药物
受体
药物
激动或抑制
用途
M 型乙酰胆碱受体
氯贝胆碱
激动
M 型乙酰胆碱受体
异丙基阿托品
拮抗
肾上腺素能受体
阿替洛尔
拮抗
肾上腺素能受体
可乐定(氯压定)
激动
肾上腺素能受体 普萘洛尔(心得安)
拮抗
肾上腺素能受体
特拉唑嗪
拮抗
肾上腺素能受体
沙丁胺醇(舒喘灵)
30年代 磺胺类药物 40年代 青霉素类抗生素时代 50年代 半合成抗生素 60年代 激素药物时代: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 70年代 化学治疗药、心血管、肿瘤、内分泌 80年代 合成抗生素等 90年代 现代药物化学时代,以酶、受体、离子通道、神经传送、病 毒药物、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8
第一章 绪论 “药物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科学,具有坚实
6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950 胡萝卜素全合成成功 1951 麦角生物碱结构阐明 1952 吗啡全合成成功 1953 胰岛素结构阐明 1953 发现利血平 1960 Vit D3 全合成成功 1966 PGE1 绝对构型确定 1970 甲状腺释放因子全合成成功 1972 Vit B12 全合成成功 1983 青蒿素全合成成功 1988 青蒿素新药上市作为药用